孔子之“孝”
孔子论孝译文
孔子论孝译文
孔子论孝的译文如下: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孔子论孝
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也就是说,孝乃第一忠,是“仁”的根本所在。
那么,什么是孝呢?
《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违礼)。”
那么,什么是无违呢?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活着时按礼侍奉;死之后按礼安葬、按礼纪念)”(《论语·为政》)。
由此可见,孔子对孝有两个标准,即对老人生前的无违和死后的无违。
所谓生前的无违,就是“生,事之以礼”。
怎样才是“生,事之以礼”呢?
1.《论语·为政》记载:孟武伯问孝。子曰:“关心父母的健康(父母唯其疾之忧)。”
2. 《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现在的孝顺,只是能赡养老人。即使是犬马,都会得到饲养。不敬重,有何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子曰:“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随便吃;这样就是孝了吗(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也就是说。孔子的“生,事之以礼”绝不仅仅是应付差事和对老人物质生活的关心和满足,更是要发自内心、关心和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
所谓死后的无违就复杂了。孔子绝不仅仅满足于“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样的简单应付差事,他还要求无改呢!
什么是无改,怎样才是无改呢?
《论语·学而》记载: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以说是孝啦)。”
这简直就是荒唐致极的嘛!秦二世胡亥果然是三年无改父道,算是尽孝了,可也却亡国了,不仅没得到赞美,反而让司马迁着实嘲讽一通,留下千古骂名。
孔子论孝道_孔子对孝道的论述
孔子论孝道_孔子对孝道的论述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对孝道的论述也是颇有见解。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论孝道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对孝道的论述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儒家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同上)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孔子强调,作为人子,不但要奉养父母、尊敬父母,还不要忘记父母的年龄。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一方面,父母高寿应该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应该有所恐惧。因为,年龄大了,随时可能生病,也随时有可能死亡。因此,更应该多关心父母。
孔子认为,继承父志是”孝”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逝死之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对父亲志向和优点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说是做到”孝”了。”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在《里仁》篇中又一个字不差地重复了一次,孔子的学生在编辑《论语》这部书时,为什么要重复这句话呢?除了强调这个意思重要性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孔子认为,为人子者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朱熹注:”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四书集注·为政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生病,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常言说:”儿行千里娘担忧”;当父母年老的时
孔子论孝原文
《孔子论孝》原文如下: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在,不远童冠。于父母,敬而无违。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寿。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唯其疾之忧。
父母在,不有先峰。无违天地也,必在恭敬。
有事,事其邻;无悔也。视其所不视,耳其所不听,思其所不为。行其所不好使吾身修焉者谓之教也。行不必人之非,人将不弃我者谓之德也。是以君子服善以矜德行其孝也如此其道也!此圣人之道,治国平天下之道也!又安在乎以犬马尽孝道乎?愚以为事父母大法乃忠君之始也!
这段原文描述了孔子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方式。孔子认为,孝道不仅仅是赡养父母,更是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是个人道德和社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孔子强调了父母身体健康的担忧是子女最大的责任。子女应该尽力避免父母担忧,不仅要在物质上照顾好自己,还要保持身心健康,不给父母带来额外的担忧。
其次,孔子提出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原则。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父母在世,子女不应该离家太远,如果必须出远门,也必须确定好去向,以免父母担忧。这体现了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
再次,孔子认为子女应该继承和发扬父母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即“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意味着子女应该尊重和继承父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以便更好地照顾父母和家庭。
孔子论孝道
孔子论孝道
孔子认为,孝道是人类最根本、最重要的道德标准之一。他认为,孝道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二是对祖先的敬祷和纪念;三是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
孔子强调,孝顺父母是人之常情,是道德的基础。他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其食之味,可谓孝矣。”他认为,孝要从小事做起,例如要及时回家看望父母,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不要让他们操劳过度。
在孔子看来,还要尊敬祖先,并向他们奉献祭品,以保佑后代幸福安康。同时,对祖先的记忆也是孝道的一部分。他说:“君子爱人以德,敬神以诚,而祭之以礼。”
孔子认为,忠诚于国家也是孝道的表现之一。他强调:“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少年时就培养忠诚于国家的精神,并在后续的人生历程中继续保持自己的忠诚。
总之,孝道是孔子道德体系的核心之一,它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建设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孔子的孝
“孝”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在他看来,孝是为人的根本,也是为政的根本。孝,包括孝顺、孝养和孝敬。
第一是“无违为孝”。有一次,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孔子又将这个意思告诉樊迟,樊迟不明白,孔子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意思是:父母在世时要以”礼”来事奉他们,父母死后要以”礼”来安葬他们,还要按照”礼”的祭祀他们。无违于礼,能以礼来奉事父母,这就是孝。
孔子又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这是说:子女奉事父母,如果父母有过错,应当微言规劝(也就是语调低缓、和颜悦色地规劝),如果父母不听从,还是应该照常恭敬,不要有违逆的心,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找机会进行规劝,这样操心是很劳累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对父母产生怨恨。现在,我们常说“孝顺”,“顺”即是“无违”,所以说只有先顺从了父母,行的孝才会让父母感到满意啊。
第二是“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朱熹注:”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四书集注•为政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生病,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也就是说,让父母只忧虑你的疾病。能做到只让父母担心在外的子女的疾病也是十分困难的。子女在外,父母常常忧虑,子女现在到了哪里啊,生活在外地习不习惯啊,工作学习顺不顺利啊之类的。所以孔子又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作远行,若不得已有远行,也应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方位。这样就能让父母少了一条对子女的忧虑。
孔子的孝道观
孔子的孝道观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 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参考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孔子论孝
孔子之论孝
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孔子的《论语》里头,孝这个字出现了17次。很多学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做“孝”,所以论语中有许多这样的记载。下面我就通过这些记载来分析一下孔子所提倡的孝具有哪些层面的含义。一、依礼行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知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孝首先就是要不违背最基础的礼节。孔子本人以承接周公的思想为人生使命,而西周以来逐渐形成的“周礼”,即周朝所遵循的礼法制度,就是发源于周公的思想。在周礼之中,忠孝之道的思想是居于主要地位。在孔子看来,孝道是道德伦常的根本。孔子主张孝道应该从家庭做起。他要求年轻人“入则孝”,所谓“入”就是指家庭的内部,“孝”就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和行为。
二、以心行孝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孔子这样说。他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孔子先不去谈我要怎样建设家国社稷,怎样建立多少功勋,而是说让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顿了,让我的朋友对我可以信任、托付,让孩子们觉得我这个人是值得追慕、缅怀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够让这三种人心中有这样的种种寄托,也就够了。在这里面,摆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
孔子对孝的解读
孔子对孝的解读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理念影响至今。在孔子的思想中,
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认为孝是人们应该尽力去做的事情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
下孔子对孝的解读。
首先,孔子认为孝尊重父母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他认为,孝顺父母是治理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第一步,只有尊重父母,才能够培养出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孔子认为,孝是人民美德的根源,他在《论语》中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父母身边不离开的人才是有方向的,远离父母的人容易迷失方向,
因此必须时刻尊重父母。
其次,孔子认为孝的内涵不仅是对父母尊重,也包括了对祖宗的敬奉。孔子认为,我
们的生命是建立在祖先的基础上,祖先为我们做出了很多贡献,所以我们应该尊敬他们。
他在《论语》中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祖先就像在我们面前一样,我们在犯事之前必须请教祖先的意见,获得他们的祝福,同时也要为他们祭祀,表示
对他们的敬仰和感恩。
孔子对孝的解读也包括了对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孝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父母
的尊重,还包括对兄弟姐妹的关心和帮助。孔子在《论语》中说:“参乎?父子之间,难也;惟鬼神之与人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难以维持子父之间的感情,但是维持人与
神之间的感情是比较容易的。孝顺不仅体现在父母之间,也体现在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中。
最后,孔子认为孝不仅在于言传,更在于行动。他强调的是孝道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如吃饭、睡觉、走路等方面,我们都应该用言行去体现孝道。孔子在《论语》中说:“二
孔子“孝”
孔子“孝”思想是儒家伦理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历史影响。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其精华,发挥孔子“孝”思想及其平等博爱、教人从善、珍爱生命的道德价值观念。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作为儒家伦理思想代表的孔子的“孝”思想,内涵丰富,其中很多精华之处至今仍带给我们伦理启示。
一、孔子“孝”思想的基本内涵
孝是子女仁爱父母的道德要求。《论语》中孔子讲到孝的地方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层意思。
1、养亲与敬亲。孔子论孝,强调敬养父母。养亲就是奉养父母,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这是孔子孝道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传统孝道最基本的含义。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养大,子女成人后应当不忘养育之恩,尽心竭力供养和照料双亲,保障父母物质生活的需要,使其安度晚年。当然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于是,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保证父母吃饱穿暖,无饥寒之虑,固然重要,但这是连狗连马都能做到的事。如果不敬爱父母,只是养活,单纯地给吃给喝,这与狗养狗、马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因此,养亲与敬亲,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尽孝不单单是指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而应是内心自然且自觉的意愿,重在内心的诚敬。与此相适应,表现在外表方面,对父母应和颜悦色、恭敬亲切,这是子女对父母挚爱的体现,也是孝道的第一要义。
2、关怀与思念。孔子认为做子女的不仅要做到能敬养父母,而且要做到关心父母、温暖父母,还应该问候请安,陪伴在父母身旁,为父母分忧解愁,这是内心的诚敬落实到生活的具体方面。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母在时不能随便远游,远游便无法侍奉父母。如果远游且游踪不定,那会让父母牵挂、放心不下的,而孝子是不肯让父母这样的。孝便表现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做到能陪伴在父母身旁,时刻关怀、安慰和温暖父母。思念是指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应该时刻惦记、牵挂着父母,即孝思。关于孝思,孔子谈了几种情况。“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此句有两种解释,但是相通的:一是忧父母之疾,这是为父母担忧;一是因疾使父母忧,那么作为子女就应该注意身体健康,不要增加父母的忧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子女,不但要对父母恭敬有礼,而且要忧年忧疾,记住他们的岁数与生日,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一方面为他们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和疾病而忧惧。因此,应时刻思念和牵挂父母,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孝道的内在要求。
孔子的孝道
孔子提出「孝」为「仁之本」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求知过程中,需从孝亲悌下着手,时时反省自己的 言行,一视同仁的关爱大众,最后才亲近有德之人,学 习知识,这样才称得上一位德智兼备的君子。如果环境 不允许一个人向学,可是他将孝悌做好,他也称得上一 位有德之人。
3.重丧祭
❖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 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 礼。」 --「生,事之以礼。」意同于「居则致其敬,养则致 其乐,病则致其忧。」「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意同于「葬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臣之义也”。
❖ 提倡孝道孝行对于稳定其统治有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孝”成了帝王们所追求的目 标,很多帝王的封号都以“孝”带头-- 如孝文帝,孝惠帝
❖ 孔子是要求“孝慈则忠”,也就是要求君主自己 “孝慈”
❖ 但是《孝经》:
❖
“父”变成一种“父权”
❖
“父权”与“君权”的绝对性
❖
《白虎通义》“父为子纲”,“君为臣纲”的教条
❖ 孔子的孝道思想来源 ❖ 孔子孝道的内容 ❖ 对孔子孝道的延续和发展
孔子的孝道思想来源
❖ 鲁国的治国理念是「尊尊而亲亲」 。 ❖ 《诗》、《书》、《易》、《礼》、
论语讲案第四篇里仁之第18章
论语讲案第四篇里仁之第18章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错,要小心劝说。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父母不允从,还要恭敬不违逆,忧劳却不怨艾。”
探究
怎样看待父母的过失呢?
如何看待父母的过失,是行孝的难题。
《邢疏》引《包注》为说:“父母有过,当微纳善言以谏于父母也。见父母志有不从己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己之谏也。”意思很明白:父母有过失,子女应小心采纳有益之言来劝谏父母。若见父母心意,有不听从自己劝谏的神色,就仍当恭恭敬敬,不敢违逆父母心意来达成自己的劝谏。
《集注》说:“几,微也。微谏,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所谓‘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也。”朱熹说得更形象些:几,微的意思。微谏,即所谓“父母有过失,子女当低声下气,和颜悦色,柔声劝谏”。见父母心意不愿听从,仍恭敬不违逆,即所谓“劝谏若不采纳,更加恭敬孝顺,待父母愉悦了就再劝谏”。
其实,孔子之孝,核心在敬,而难在“色难”。《为政》记孔子语:“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敬事父母,有别于心存要求,软磨硬泡,死缠烂打。心怀敬爱,即便父母有过,也能供养如一。当然,尽孝也讲智慧。孝顺父母,做到诚心敬重,悦色包容,与父母的沟通也就容易了。
《荀子·子道》说:“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子路问孔子说:“有人在此,早起晚睡,耕地锄草植树播种,手脚磨出老茧,以此赡
浅析孔子“孝”的思想
浅析孔子“孝”的思想
摘要:孔子“孝”的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无违、孝敬父母。孝以仁为本,以礼为表现姓社,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孝”具有某些特殊的政治功能。孔子的“孝”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孝礼仁
一、综述
(一)孔子“孝”的基本观点
“孝”的观念在西周时就已经产生和流行,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最终形成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
1、“无违”谓之“孝”
《论语·为政》中有一章是孟懿子问孔子何者为“孝”,子曰:“无违。”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就是要听从、顺从父母的意志, 维护父母家庭中的核心地位。“父母活着的时候, 按照礼节伺候他们;死了, 按照礼节埋葬他们, 按照礼节祭奠他们。”
一般认为,“无违”有两层含义:一是无违于礼,依礼行孝;二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
另外,不违背父母意志还表现为继承父母遗志。孔子提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对于这句话,有一种看法是孔子片面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个性和自由。比如陈国庆、何宏在书中是这样注释的:“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道”是指父亲的人生准则,他生前的愿望、志向。比如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父之道”解释为“父亲的途径、方向”,他认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真正原因是保持氏族生存经验的重要性。
孔子对孝的解读
孔子对孝的解读
孔子认为孝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应该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孝有两个方面:一是尊敬父母,二是孝顺祖先。尊敬父母是指对父母言听计从,不违背他们的意志;孝顺祖先是指对祖先的尊崇和纪念,包括祭祀和继承祖业。孔子认为,孝是天下万物之根本,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他主张要从小培养孝心,用孝心来涵养人的精神品质,促进社会和谐。他认为,孝可以增强人和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让人们相互关爱,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在孔子看来,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道德进步的关键因素。因此,他一直强调要推崇孝道,让孝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信仰和追求。
- 1 -
孔子对孝的理解和认识
孔子对孝的理解和认识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孝的理解和认识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孔子认为,孝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他认为,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子女应该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孔子看来,孝有三种表现方式:一是尊敬父母,二是体贴父母,三是孝顺父母。
孔子认为,尊敬父母是最基本的要求。他说:“尊其父母,敬其兄长,爱其妻子,孝其子女”。在孔子看来,父母是子女的根本,子女应该尊重父母的意愿和决定,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
孔子还强调了体贴父母的重要性。他认为,孝顺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尊重,更包括了对父母的爱护和关怀。孝顺的表现,应该是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帮助父母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以及提供儿女应有的经济支持。
最后,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人们应该尽的心中之义。他说:“孝者,天下之至柔也,至远也,至清也,至温也,至容也”。孝顺父母是一种至柔至温的行为,是一种至宝至贵的情感。在孔子看来,孝顺父母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能够影响人生价值观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因素。
总之,孔子对孝的理解和认识深刻而又具体。他提出的孝顺父母的标准,不仅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核心价值观,更能够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履行孝道,维护家庭和谐。
孔子关于孝敬父母的言论
孔子关于孝敬父母的言论
1.孔子说的孝道名言
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翻译: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翻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三、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翻译:孔子说:“如果能够长时间地不改变父亲生前所坚持的准则,就可说做到了孝。”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四、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翻译: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五、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翻译: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之“孝”
上海市商业学校徐明君
儒学认为,孝是德之本,是人性的基础。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孔子给予“孝”在人性中的极高地位。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综合《论语》全文,孔子之“孝”有四种不同的境界,即:有养、无违、悦色、立身。
一、有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养”是孝的起点。孝养是指我们赡养父母首先给予父母一定物质上的供给。赡养老人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起点。抚爱幼崽,凡是动物都有此本能,所以父爱母爱都具有一定的动物性,能做到并不难;而后代能够赡养父母,只有人才能做到:父母到了一定年纪,或因疾病使之失去劳动能力,如果没有子女的照料,生活就没有保障。
“养”的标准是“论心不论迹”。“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孝子中有穷的,也有富的,也有收入一般般的,就不能以谁给父母钱多来衡量谁更孝敬父母,而是看谁在孝敬父母上尽了自己的心。穷的孝子可能无法给父母更多的钱,但他心里是时刻想着父母的,他是会尽自己的微薄收入孝敬的。而富的子女,虽然给父母的钱相对其他穷的子女更多些,但他心里有没有父母却是另一回事,他对父母的情感是真的,我们就不能说他不孝。这就是“论心不论迹”的道理。
二、无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无违”是指顺从父母的意志。顺从父母意志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在这里,孔子告诉我们,具体怎样做才叫“无违”: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的要求去侍奉他
们,父母去世的时候要按礼的要求去安葬他们,祭祀父母的时候要按礼的要求去缅怀他们。做到这三点就是孝顺父母了。
爱惜自己的身体,是孝顺的第一层次。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顺。
理智接受父母的责罚,不让父母犯过,是孝顺的第二层次。父母是人,在对待子女成长的问题上又会“恨铁不成钢”,我们如何面对来自于父母的责罚:“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即: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小杖不受,父亲难以消气,儿子不够尽孝;大杖不走,可能陷父亲于不义,更是大不孝。父母盛怒之时,用大杖打子女,如果子女不走,打伤了,反而使父母痛心甚至摊上人命官司,所以说大杖则走。春秋时期,曾参因为种瓜误点被父亲毒打一顿,挨打后不省人事,醒来后还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孔子听说后,非常气愤,甚至不认他这个弟子。孔子说当年舜对待父亲的责罚从来都是小受大走,也不失去对父亲的孝心,曾参则陷父亲于不义之恶名,造成终身遗憾。
父母有过错,做了不当的事,子女也要“无违”吗?孔子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说,父母有不当之处,子女要不断诤谏,即使父母还不能听从,也不能改变对父母的敬重,还要毫无怨言地一如既往地侍奉他们。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的诤谏,是爱父母的表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对父母有违礼的言行进行诤谏,孔子认为那是从更高境界表现孝心。
三、悦色
悦色父母源于内心的敬爱。孔子特别看重“敬”,上文提及:孔子对子游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把父母养活着就行了,那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
有位老太太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崩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自己床上摸索,生硬的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好好呆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在找个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子脸色很臭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夜晚12点,老母亲便从七楼跳下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孝敬父母什么最难,是“色难”,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色难”难在何处?难在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于是“色悦”成了衡量一个人孝心的道德标尺。在父母的面前要满面春风,经常对父母微笑,经常敬重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
每天真诚地看着母亲的眼睛,跟母亲交谈几分钟——不嫌弃,不抱怨,想对母亲发脾气时克制一下,始终和颜悦色对待父母,她们就会生活得开开心心的。只有真正心怀孝敬的儿女,才能在父母面前总是面带微笑,和穆春风。今天有不少年轻人心有不悦,就喜欢在父母面前发泄,以为父母不计较自己,就拿父母当做出气筒。其实你这样做是在伤父母心。也许就在你泄完气,转身觉得畅心舒意的时候,你的父母可能正在墙角抹眼泪。对父母心里要有敬意,给父母脸色看,用言语顶撞父母,都是不敬的表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记住父母的年寿,看到父母都健康快乐,自己心里就充满欢喜;同时也要知道,父母年事已高,我们的心里要时时惦记着他们,经常去询问他们,有没有哪儿不舒服,心里有什么悬挂之事。虽然是些小事,能做到常记不忘也非容易。细小之处可见真诚。我不知道年轻的你,知道自己父母高寿多少吗?属相什么?生日哪天?晨晚向父母问过安好?心怀敬意!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方”解释为“理由、道理”,这个“理由、道理”包括给父母讲清楚“游”的“理由、道理”,更包含对父母的安置、赡养即对孝的兼顾。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其重点是对父母尽责,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在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即使我们不得不“远游”,但别忘了对父母的眷顾:抬腿就走,杳无音讯,让父母牵挂,让父母担忧,实乃不孝之举。无论我们去哪儿,都别忘了自己的一声问候。
四、立身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孔子把“孝志”看作孝的最高境界。“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以德立身,行大道事,让自己的名字为后人所景仰,就会让后世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导有方,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就是孝的终极目标。
司马迁因李陵案牵连下狱,惨遭腐刑,“哀莫大于此心死”,但其不忘先父遗志:“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着矣------”。父亲的遗命,深以“天下之史文”废而感到忧惧,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司马迁深知这是文化的使命,责任重大,虽然“身毁不用”,但其发愤著书,终成“史记”,也让世人二千年后还记得司马迁有一个父亲叫司马谈。当我们取得某个成就的时候,往往会惠及父母,赞扬父母教子有方;当我们因为行为品行不端而屡次伤害到他人时,“没教养”受辱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