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高级中学2015高一必修一期考试题

合集下载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贺州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数学试题命题者: 审题者:注意事项:1.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请将答题卷上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涂黑,务必填涂规范; 3.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请用0.5mm 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1.已知集合{}2,R A x x x =≤∈,{}4,Z B x =≤∈,则A B =( )(A )()0,2 (B )[]0,2 (C ) {}0,2 (D ){}0,1,2 2.复数311i z i-=+(i 为虚数单位)的模是( ) (A )5(B )22(C )5 (D )83.设x ,R y ∈,向量)1,(x a =,),1(y b =,)4,2(-=c ,且⊥,∥,则||b a +=( ) (A )5 (B )10 (C )52(D )104.已知31sin()23πα+=,则cos 2α=( ) (A )79- (B )79 (C )13- (D )135.已知命题tan 1p x R x ∃∈=:,使,命题q :0,2>∈∀x R x .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命题“p q ∧”是真命题 (B )命题“p q ∧⌝”是假命题(C )命题 “p q ⌝∨”是真命题 (D )命题“q p ⌝∧⌝”是假命题 6.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274=+a a ,865-=a a ,则=+101a a ( )(A )7 (B )5 (C )5- (D )7-7.在ABC ∆中,若60,45,A B BC ︒︒∠=∠==AC =( )(A )(B )(C (D理科数学 第1页(共4页)ABDC(第14题)8.曲线xy 2=与直线1y x =-及4x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A ) 2ln2 (B )2ln2- (C )4ln2- (D )42ln2-9.已知xa x f =)(1,ax x f =)(2,x x f a log )(3=,0(>a 且)1≠a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其中两个函数......在第Ⅰ象限的图象,正确的是( )(A ) (B ) (C ) (D )10.已知0ω>,函数()sin(4f x x πω=+在(,)2ππ上单调递减,则ω的取值范围是( )(A )15[,]24 (B ) 13[,24 (C ) 1(0,]2(D )(0,2]11.已知函数()M f x 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满足()1,0,M x Mf x x M ∈⎧=⎨∉⎩(M 是R 的非空真子集),在R 上有两个非空真子集,A B ,且A B =∅,则()()()()11A B A B f x F x f x f x +=++的值域为( )(A )20,3⎛⎤ ⎥⎝⎦ (B ){}1 (C )12,,123⎧⎫⎨⎬⎩⎭ (D )1,13⎡⎤⎢⎥⎣⎦12.设函数()x f x mπ=.若存在()f x 的极值点0x 满足()22200x f x m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66,-∞-∞ (B )()(),44,-∞-∞ (C ) ()(),22,-∞-∞ (D )()(),14,-∞-∞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已知2)2sin()cos()sin()2sin(=-+--+-x x x x πππ,则=x tan .14.如图, 在ABC ∆中,AB AD ⊥,=1||= ,则⋅ .15.《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理科数学 第2页(共4页)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 升.16.已知函数)(x f 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0>x 时,)1()(-=-x e x f x ,给出以下命题:①当0<x 时,)1()(+=x e x f x ;②函数)(x f 有五个零点;③若关于x 的方程m x f =)(有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2()2(f m f ≤≤-;④1x ∀,R x ∈2,2|)()(|21<-x f x f 恒成立.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cos ,sin )θθ=,=(13-,), 22π≤θ≤π-. (1)当a ⊥b 时,求θ的值; (2)求||+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n a 满足41=a ,144--=n n a a ),2(*N n n ∈≥,设21-=n n a b . (1)求证: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cA a sin cos 3=.(1)求A 的大小;(2)若6=a ,求c b +的取值范围.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n a 是n S 和1的等差中项,等差数列{}n b 满足11b a =,理科数学 第3页(共4页)43b S =.(1)求数列{}n a 、{}n b 的通项公式; (2)设11n n n c b b +=,数列{}n c 的前n 项和为n T ,证1132n T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ln f x x x =,()23g x x =- (1)证明:()()f x g x >(2)证明:220143(112)(123)(120142015)e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a ,b ,c 均为正数,证明: (1)9111)(≥⎪⎭⎫⎝⎛++++c b a c b a ; (2)3≥-++-++-+ccb a b b ac a a c b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15DABAD - 610D B D B A - 1112BC- 理科数学 第4页(共4页)二、填空题:13.1314 15.6766 16.①④三、解答题 17.解:(1) b a ⊥ ∴0sin cos 3=-=⋅θθb a ……………………2分易知0cos ≠θ,得3t a n =θ (4)分又∵22π≤θ≤π-即:θ=3π (6)分(2)||b a +=4)sin cos 3(21+-+=θθ )3sin(45π--=θ………………………………………………………9分∵22ππ≤≤-θ ∴6365πππ≤-≤-θ ∴ 21)3sin(1≤-≤-πθ ∴4)3sin(42≤--≤-πθ……………………… 11分∴3||3≤+≤ ………………………………………………………………………12分18.解:(1)∵21-=n n a b ,∴)2(2111≥-=--n a b n n ……………………………………1分则212142212111111=---=---=------n n n n n n n a a a a a b b ……………………………………4分即)2(211≥=--n b b n n ∴数列{}n b 是以2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6分 (2)由已知可得212111=-=a b ,则n b n 21= (9)分∴n a b n n 2121=-= ,解得22+=n a n …………………………………………………………12分19.解:(1)由已知条件结合正弦定理有:A aC c A a sin sin cos 3==……………………2分从而有:A A sin cos 3=,则3tan =A ………………………………………………… 4分∵π<<A 0,∴3π=A (6)分(2)由正弦定理得:34sin sin sin ===AaC c B b ∴B b sin 34=,C c sin 34=,且32π=+C B (8)分∴)6sin(12)32sin(sin 34sin 34sin 34ππ+=⎥⎦⎤⎢⎣⎡-+=+=+B B B C B c b (10)分 ∵6566πππ<+<B ,∴12)6sin(126≤+<πB 即:(]12,6∈+c b .………………………………………………………………………………12分20.解:(1)∵n a 是n S 和1的等差中项, ∴21n n S a =- 当1n =时,11121a S a ==-,∴11a = 当2n ≥时,111(21)(21)22n n n n n n n a S S a a a a ---=-=---=-, 化简得12-=n n a a …………………………………………………………………………………2分∵11a =,∴)(0*N n a n ∈≠,则有12nn a a -= ∴数列{}n a 是以11a =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2n n a -=,21n n S =- …………………………………………………………………………4分设{}n b 的公差为d ,111b a ==,4137b d =+=,∴2d =∴1(1)221n b n n =+-⨯=-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第1页(共3页)…6分(2)11111()(21)(21)22121n c b b n n n n ===--+-+……………………9分∴数列{}n T 是一个递增数列 ∴113n T T ≥=. 综上所述,1132n T ≤< …………………12分21.解:(1)令()()()ln 23F x f x g x x x x =-=-+)0(>x ()ln 12ln 1F x x x '=+-=-, (2)分令()0F x '=,得e x =∴当(0,)x e ∈时,0)(<'x F ,当(,)x e ∈+∞时,0)(>'x F∴)(x F 的单调减区间是(0,)e ,单调增区间是(,)e +∞………………………………………4分∴min ()()ln 2330F x F e e e e e ==-+=->故()()f x g x > ………………………………………………………………………………6分(2)由(1)ln 23x x x >-,得233ln 2x x x x->=- 令1(1)x n n =++,得[])1(32)1(132)1(1l n +->++->++n n n n n n , (9)分则有)201520141ln()321ln()211ln(⨯+++⨯++⨯+⎪⎭⎫ ⎝⎛⨯++⨯+⨯-⨯>201520141321211320142 1220143[1]2015=⨯--320142-⨯>即ln[(112)(123)(120142015)]220143+⨯+⨯⋅⋅⋅+⨯>⨯-…………………………………11分则220143(112)(123)(120142015)e ⨯-+⨯+⨯⋅⋅⋅+⨯>成立. …………………………………12分22.解:(1)∵a ,b ,c 均为正数, 由柯西不等式得[]⎥⎦⎤⎢⎣⎡++++=⎪⎭⎫⎝⎛++++222222)1()1()1( )()()(111)(c b ac b a c b a c b a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第2页(共3页)2111⎪⎭⎫ ⎝⎛⋅+⋅+⋅≥c c b b a a9=不等式得证. ……………………………………………………………………………………5分(2)3-+++++=-++-++-+cbc a b a b c a c a b c c b a b b a c a a c b 3)()()(-+++++=cbb c c a a c b a a b3222-++≥ 3=不等式得证.………………………………………………………………………………………10分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第3页(共3页)。

2015年度2016年度贺州高级中学高一学年下学期期考试题

2015年度2016年度贺州高级中学高一学年下学期期考试题

_ 2016—2017学年度贺州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英语命题人:翁就红林斌审题人:陈海运康卫华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F ind a bus stop.B. Have a rest.C. Buy something.2.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A new city.B. An old temple.C. A long history.3. What would the man like to have?A. Wine.B. Juice.C. Water.4. With whom is the woman going to the concert?A. The man.B. Her friend.C. Her husband.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At the restaurant.B. In the office.C. In the shop.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五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相应的位置。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二章综合检测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v-v0)/t,下列对物体运动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当v0>0,a<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B.当v0<0,a<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C.当v0<0,a<0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v0>0,a=0时,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答案:B解析: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即A错误.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即B正确,C错误.当初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D错误.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A.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加速度大小不变D.全过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AC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L,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是v1,车头过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A.v2B.2v2-v1D.2v22-v21C.v21+v222答案:D解析:车头、车尾具有相同的速度,当车尾通过桥尾时,车头发生的位移x=2L,由v2-v20=2ax,得v22-v21=2aL,又v2-v21=2a·(2L),由此可得v=2v22-v21.4.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1答案:ABD解析:甲由x 1处从t =0开始沿负方向匀速运动,乙由原点从t =t 1开始沿正方向匀速运动,在t =t 2时甲、乙两物体相遇,到t =t 3时,甲到达原点,乙运动到距原点x 1处,所以ABD 选项正确.5.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 ,发现火车前进540m ;隔30s 后又观测10s ,发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A .0.3m/s 2B .0.36m/s 2C .0.5m/s 2D .0.56m/s 2答案:B解析:前30s 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 =54030m/s =18m/s ,它等于火车在这30s 内中间时刻的速度,后10s 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 1=36010m/s =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 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与前30s 的中间时刻相隔50s.由a =Δv Δt =v 1-v Δt =36-1850m/s 2=0.36m/s 2.即选项B 正确.6.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汽车刹车的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A .(2+1)∶1B .2∶1C .1∶(2+1)D .1∶2答案:A 解析:汽车的运动可以反向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半程与后半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1;则平均速度之比为时间的反比:1∶(2-1)=(2+1)∶1.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 0,末速度的大小为v ,则在时间t 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A .等于(v 0+v )/2B .小于(v 0+v )/2C .大于(v 0+v )/2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答案:C解析:利用面积求解.8.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它通过斜面一半所用时间是它通过整个斜面所用时间的n 倍,则n 等于()A.2-1 B.2C.2-22D.22答案:D解析:设通过斜面一半所用的时间为t 1,通过斜面全长所用的时间为t 2,由x =12at 2,得t =2x a,故t 1=2×L 2a =L a ,t 2=2L a ,则n =t 1t 2=22.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先后经过A 和B 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 和7v ,经历时间为t ,则该段时间内,后t 2内通过的位移比前t 2内通过的位移大()A .4v t B.32v t C .3v t D .32v t答案:B解析:该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v t /2=v +7v 2=4v ,前t 2内的位移s 1=v 1·t 2=v +4v 2·t 2=54v t ,后t 2内的位移s 2=v 2·t 2=4v +7v 2·t 2=114v t ,故Δs =s 2-s 1=32v t ,B 正确.10.初速度为v 0的物体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使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物体发生的位移是()A.(n 2-1)v 202a B.n 2v 202a C.(n -1)v 202a D.(n -1)2v 202a答案:A解析:由v t =n v 0=v 0+at 与s =v 0t +12at 2联立得s =(n 2-1)v 202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如图所示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A 、B 两物体均做__________运动,它们运动的方向__________,0时刻它们相距__________m ,它们在__________s 时刻相遇,相遇时__________.答案:匀速直线相反10 2.5距参考点5m 处12.利用打点计时器等仪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是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 、B 、C 、D 、E 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已测得B 、C 、D 、E 各点到A 点的距离分别为x AB =24.0mm ,x AC =52.2mm ,x AD =84.6mm ,x AE =121.3mm ,则打点计时器打下B 、D 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B =__________m/s ,v D =__________m/s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__m/s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0.2610.3460.423解析:v B =x AC 0.2s =0.05220.2m/s =0.261m/s x CE =x AE -x AC =0.0691m ,v D =x CE 0.2s =0.06910.2m/s ≈0.346m/s a =x CE -x AC (0.2s)2≈0.423m/s.13.现给定以下器材:A .闪光照相机B .秒表C .打点计时器D .交流电源4~6VE .导线若干F .纸带G .复写纸H .铁架台I .游标卡尺J .重物K .刻度尺L .直径1cm 的钢球M .1m 长细线N .照相底片设计一个测当地重力加速度g 的实验方案.(1)从给定器材中选(填器材前面的字母)________作为实验器材;(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3)用你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重力加速度g 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答案:(1)CDEFGHJK (2)连续相等时间(t 0)段的位移差Δx (3)g =Δx t 20解析:重物连上纸带后让重物自由下落,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的点,测出相邻相等时间(t 0)段的位移差Δx ,则g =Δx t 20.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 ,加速度为2m/s 2.试求该质点:(1)第5s 末的速度;(2)前5s 内的平均速度;(3)第5s 内的平均速度.答案:(1)20m/s (2)15m/s (3)19m/s解析:(1)第5s 末的速度v 5=v 0+at =(10+2×5)m/s =20m/s(2)前5s 的平均速度v 1=v 0+v 52=10+202m/s =15m/s (3)第4s 末的速度v 4=10m/s +2×4m/s =18m/s第5s 内的平均速度v 2=v 4+v 52=18+202m/s =19m/s 15.如下图所示,是某质点的速度图象,由此确定:(1)质点在OA 、AB 、BC 、CD 段做何种运动?(2)质点在几种运动中的位移分别是多少?(3)质点在OA 段,AC 段和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4)质点在OA 段、AB 段、BC 段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的关系如何?解析:(1)质点在OA 段、AB 段、BC 段和CD 段分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质点的位移分别为:OA 段:x 1=12×3×8m =12m.AB 段:x 2=2×8m =16m.BC 段:x 3=12×2×8m =8m.CD 段:x 4=12×(-4)×1m =-2m.(3)质点在OA 、AC 段及全程的平均速度,按平均速度定义式v =x t计算.v OA =x 1t 1=123m/s =4m/s.v AC =x 2+x 3t 2+t 3=16+82+2m/s =6m/s.全程的平均速度v =(x 1+x 2+x 3+x 4)t =[12+16+8+(-2)]8m/s =4.25m/s.(4)在v -t 图象上,斜率等于加速度大小质点在OA 段、AB 段和BC 段的加速度分别为:a OA =Δv Δt =83m/s 2,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a AB =Δv Δt =0,a BC =Δv Δt =0-82m/s 2=-4m/s 2,负号表示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16.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180m 后打开降落伞,以-14.3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 取10m/s 2)答案:(1)305m (2)9.85s解析:(1)由v 21-0=2gh 1可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v 1=60m/s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v 22-v 21=2ah 2可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位移h 2=v 22-v 212a =52-6022×(-14.3)m =125m 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h =h 1+h 2=180m +125m =305m (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 1=v 1g =6s 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 2=v 2-v 1a≈3.85s 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t =t 1+t 2=9.85s 17.客车以20m/s 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同轨前方120m 处有一列车正以6m/s 的速度匀速前进.于是客车紧急刹车,以0.8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试判断两车是否相撞.答案:相撞解析:一个物体能否追赶上另一个物体的问题,可以假设经过时间t 能追赶上,根据运动规律列出关于时间t 的方程,如果这个方程有解就说明能追赶上,如果这个方程无解就说明赶不上.以列车前进的方向作为正方向.假设客车经过时间t 追上列车.客车在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x 1=v 0t +122=20t +12×(-0.8)×t 2=20t -0.4t 2①列车在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x 2=v t =6t ②当客车追赶上列车时:x 1-x 2=120,即20t -0.4t 2-6t =120,整理得t 2-35t +300=0;解得t 1=15s ,t 2=20s(舍去).由此可见,15s 后客车追赶上列车.第三章综合检测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静止的小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B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C.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D.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答案:BD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B.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在正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定限度答案:D3.一匀质木棒,搁置于台阶上保持静止,下图关于木棒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木棒受到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应垂直于它与台阶接触处的公切面,所以正确选项是D.4.如下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是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答案:D解析:绳只能产生拉伸形变,所以绳上的弹力方向只能沿绳并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轻杆和绳不同,它既可以产生拉伸形变,也可以产生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5.如甲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水平推力F作用于木块上,但未把木块推动,则在图乙中反映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随水平推力F变化的关系图线是()答案:A解析: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F,所以A正确.6.A、B、C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m和m0,作如右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绳子和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判断()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0g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答案:A解析:可把A、B当做一个物体,由二力平衡知,A受桌面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0g,对物体B,运动状态不变,没有相对A运动的趋势,故B不受摩擦力,A正确.7.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60N,若使两个力的合力也是60N,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 A.30°B.45°C.90°D.120°答案:D解析:本题求两分力的夹角,利用三角形法则解决最简捷,两分力与合力的矢量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三条边相等,故组成等边三角形,所以F1与F2夹角为120°,仅D正确.8.如右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和F2都减小D.F1和F2都增大答案:C解析:采用图解法.F1和F2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绳长增加时,绳与墙的夹角变小,力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分析可得,F1和F2都减小.9.某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共点力作用,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恰好围成一个封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不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答案:ABD解析:A图中F1、F3的合力为F2,所以三力的合力为2F2;B图中的合力为2F1;C图中的合力为零;D图中合力为2F3.10.如图甲、乙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下列关于小球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的重力在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效果完全相同B.小球均受重力、压紧斜面的力、压紧挡板的力和斜面弹力、挡板弹力C.小球受到挡板的作用力和斜面的弹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均相等D.撤去挡板,小球所受合力方向均将沿斜面向下答案:CD解析:斜面上的小球均受重力、斜面的弹力和挡板的弹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受力特点可知,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和挡板的弹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重力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压紧斜面的力和压紧挡板的力,撤去挡板后,小球受力的大小和方向随之发生变化,重力产生的效果变为压紧斜面的力和使小球下滑的力,压紧斜面的力与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平衡,故甲、乙两种情况下小球所受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 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D正确.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用两根钢丝绳AB、BC将一根电线杆OB垂直固定在地面上,且它们在同一个平面内,如下图所示,设AO=5m,OC=9m,OB=12m,为使电线杆不发生倾斜,两根绳上的张力之比为__________.答案:39∶25解析:为使电线杆不发生倾斜,两根绳上的张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由几何知识可得AB=13m,BC=15m.设AB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BC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则有F AB sinα=F BC sin β,所以F AB F BC =sin βsin α,代入数据得F AB F BC =3925.12.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实验时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g 取10N/kg)砝码质量m /×10-3kg 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度l /×10-2m 6.07.28.39.510.611.8(1)根据实验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弹力F 跟弹簧伸长量x 关系的图象.(2)根据图象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__N/m.答案:(1)如图所示(2)26解析:由图象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 =1.5-00.058-0N/m ≈26N/m.13.某同学在做“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条结点位置O 以及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1)试在图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橡皮条的拉力图示,并用F 3表示该力.(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A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B .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 .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 .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答案:作图略AC解析:(1)作图略(2)合力与分力并不同时存在,故B 错误;由矢量三角形可知,当只增大某一只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时,为使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不变,必须改变另一只测力计拉力方向,故D 错误.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在一段平直的河面上,一条船受到两边岸上大小相等的纤夫的拉力前行,每个拉力都是2000N ,夹角是60°,如下图所示,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答案:3460N解析: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本题作出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用几何知识求合力F,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OAD中,OD表示合力F的一半,∠AOD=30°,所以F2=F1cos30°,F=2F1cos30°=2×2000×32N=3460N.15.一个重为200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1,试计算该物体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受到的摩擦力:(1)物体开始时静止,用F=5N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体;(2)物体开始时静止,用F=30N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体;(3)物体开始以v=15m/s的初速度向左运动,用F=15N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体.解析: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在同样正压力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注意:严格来说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因为F滑=μF N=0.1×200N=20N,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F max=20N,所以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0<F静≤20N.(1)由于F=5N<F max,物体仍静止,所受静摩擦力F静=5N,方向水平向左.(2)由于F=30N>F max,所以物体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这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滑=μF N=20N,方向水平向左.(3)由于物体向左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仍等于20N.16.如图所示,不计滑轮的摩擦,将弹簧C的右端由a点沿水平方向拉到b点时,弹簧B刚好没有形变.求a、b两点间的距离.己知弹簧B、C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钩码的质量为m,弹簧C的右端在a点时它刚好没有形变.解析:开始时C无形变.设B的压缩量为x1,由胡克定律得k1x1=mg,x1=mgk1,后来B无形变,设C的伸长量为x2,则k2x2=mg,x2=mgk2,所以ab=x1+x2=mg(1k1+1k2).17.如图所示,位于桌边竖直侧面的物体A的质量m A=0.2kg,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 的质量m B=1.0kg,绳和滑轮间的摩擦均不计,且绳的OB部分水平,OA部分竖直,A和B 恰好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取g=10m/s2.(1)求物体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果用水平力F 向左拉物体B ,使物体A 和B 做匀速直线运动需多大的拉力?解析:(1)因为物体A 和B 恰好一起匀速运动,所以物体B 受到水平绳的拉力F T 与滑动摩擦力F 1的大小相等,且等于物体A 的重力m A g .物体B 对桌面的压力F N 等于物体B 的重力m B g .有:F 1=μF N ,F N =m B g ,F T =F 1=m A g .解得μ=0.2.(2)如果用水平力F 向左拉物体B ,使物体A 和B 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 所受水平绳的拉力F T 与滑动摩擦力F 1的大小均不变,根据物体B 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平衡有:F =F T +F 1=2m A g =4N.第四章综合检测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作用力,乙物体受到作用后,才产生反作用力,所以先有作用力,再有反作用力B .甲、乙两队拔河,甲队取胜,说明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C .重力和支持力组成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地球吸引物体、物体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D解析: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其大小相等,故A 、B 错;作用力的施力物体同时是反作用力的受力物体,反之亦然,故C 错,D 对.2.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分别作用在质量为m 1、m 2的两个物体上,使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各经t 1、t 2时间后,两物体速度相同,则两物体通过的位移比是()A .m 1∶m 2B .m 2∶m 1C .t 1∶t 2D .t 21∶t 22答案:AC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知,速度相同时,a 1t 1=a 2t 2.物体加速度为:a 1=F m 1,a 2=F m 2.物体的位移为:s 1=12a 1t 21,s 2=12a 2t 22.整理得,s 1s 2=t 1t 2=m 1m 2.故答案为A 、C.3.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如a -1m 图象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A .物体的加速度a 与质量m 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a 与质量m 成反比C .物体的质量m 与加速度a 成正比D .物体的质量m 与加速度a 成反比答案:B解析: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说明a 与1m成正比,即a 与m 成反比,故A 错,B 对;质量只决定于物体本身,与加速度无关,故C 、D 均错.4.(2010·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 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A.1 3mgB.23mgC.3 6mgD.239mg答案:D解析:3F cos30°=mgF=239mg,选D.5.某物体同时受到F1、F2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作用力而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与F1、F2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若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其具有最大速度时,位移是()A.1m B.2m C.3m D.4m答案:B解析:根据图象可知,在0~2m内合力的方向为正,所以加速度为正,一直在加速.在x>2m后,合力为负,物体做减速运动,故x=2m处物体的速度最大.6.(2010·高考山东卷)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v、a、f 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在斜面上,f=μmg cosθ,在水平面上f=μmg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知C正确,A、B错误,s-t图象应是开口向上的曲线,可知D错误.7.如图所示,m =2kg 的物体,在F 1=40N ,F 2=30N 的两个相反的水平拉力及竖直向下的力F 3的作用下仍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水平外力F 2,则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A .0B .5m/s 2C .15m/s 2D .20m/s 2答案:ABC解析:由静止状态时受力可知,Fμ≥10N ,撤去F 2后,∑F =F 1-Fμ≤40-10=30(N),故a max =30/2=15(m/s 2).8.(2009·全国卷Ⅱ)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 时间内的v -t 图象如右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A.13和0.30s B .3和0.30s C.13和0.28s D .3和0.28s 答案:B解析:设甲、乙的质量分别是m 甲和m 乙,甲、乙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 甲、a 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 .由题图知,乙的加速度大小为a 乙=v 0t 1=40.40m/s 2=10m/s 2t 1时刻甲、乙速度相同,均为v =1m/s ,由v =v 0-a 甲t 1得t 1=v 0-v a 乙=4-110s =0.3s 所以甲的加速度大小a 甲=v t 1=10.3m/s 2=103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 甲m 乙=F a 甲F a 乙=a 乙a 甲=10103=3因此,选项B 正确.9.如图所示,物体m 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关于m 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皮带传送速度越大,m 受到的摩擦力越大B .皮带传送的加速度越大,m 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 .皮带速度恒定,m 质量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D .m 可能不受摩擦力答案:BD解析:物块若加速运动,其合外力由传送带给它的摩擦力来提供,故加速度大,摩擦力大,B 正确;当物块匀速运动时,物块不受摩擦力,故D 正确.10.某同学从6楼乘电梯到1楼,电梯刚刚起动时()A .他受的重力增大B .他受的重力减小C .他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增大D .他对电梯地板的电力减小答案:D解析:电梯从6楼到1楼运动时为加速度运动,即人对底板压力变小,但重力不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斜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答案:233g 垂直于木板斜向下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木板对球的弹力F N =233mg ,弹簧的拉力F =33mg .撤离挡板瞬间,挡板弹力立即消失,而弹簧弹力保持不变,故小球所受的合力大小为233mg ,方向垂直于木板斜向下.12.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打出纸带的一段.(单位:cm)(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利用图乙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__________;(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3)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 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F =__________.答案:(1)3.98m/s 2(2)小车的质量m ,斜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L 及这两点间的高度h (3)mg h L-ma 解析:(1)由纸带可知x 1=5.22cm ,x 2=5.75cm ,x 3=6.41cm ,x 4=7.05cm ,x 5=7.68cm ,x 6=8.33cm ,x 7=8.95cm ,x 8=9.61cm ,x 9=10.26cm ,任意两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T =0.04s ,故小车的加速度a =(x 6-x 1)+(x 7-x 2)+(x 8-x 3)+(x 9-x 4)4×5T 2=(x 6+x 7+x 8+x 9)-(x 1+x 2+x 3+x 4)20T 2=(8.33+8.95+9.61+10.26)-(5.22+5.75+6.41+7.05)20×0.042×10-2m/s 2≈3.98m/s 2.(2)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小车的质量m ,斜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L 及这两点间的高度h .(3)小车受重力和阻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mg sin θ-F =ma ,而sin θ=h L ,故F =mg h L -ma .13.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得到以下数据:物体质量不变时,加速度a 与物体所受合力F 的对应数据如表一;物体所受合力不变时,加速度a 和物体质量的倒数1M的对应数据如表二.表一a /(m·s -2) 1.0 2.0 4.0 6.08.1F /N 0.5 1.0 2.0 3.0 4.0表二a /(m·s -2) 1.0 2.0 2.7 3.0 4.01M /kg -10.250.500.690.80 1.0(1)请在下图所示的坐标平面内,分别画出a -F 图象和a -1M图象;(2)由a -F 图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a -1M图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在a -F 坐标平面和a -1/M 坐标平面内,根据表一和表二提供的数据,分别描出五个对应点,根据这些点迹作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直线上,即得到a -F 图象和a -1/M 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2)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

2014-2015高一物理上学期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2014-2015高一物理上学期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满分100分,共有18个小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否则无效。

每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零分)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C.早上6 h起床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小时35分钟从天津西站发车3、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5、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率是速度的大小B.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D.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35 km/hB.40 km/hC.45 km/hD.50 km/h7、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v2=20 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 km/h,则v1应为()A.24 km/hB.34 km/hC.35 km/hD.28 km/h8、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9、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4 m/s与2 m/s2B.0与4 m/s2C.4 m/s与4 m/s2D.4 m/s与010、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2—1所示,则图2—1A.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加速度大B.4 s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1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也可能为零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12、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m/s,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和第2s内的位移分别是()A.1m和8 mB. 2m和6 mC. 2m和10 mD. 2m和9 m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3、(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________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兹,它每隔_______打一次点。

高一必修一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必修一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必修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A. 物质的进出B. 细胞的保护C. 细胞的分裂D. 细胞的识别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场所是:A. 叶绿体B. 线粒体C. 细胞核D. 细胞质3. 细胞中负责合成蛋白质的结构是:A. 核糖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线粒体4.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A. DNA和RNAB. DNA和蛋白质C. RNA和蛋白质D. 蛋白质和脂质5. 下列哪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A. 胰岛素B. 甲状腺素C. 肾上腺素D. 促性腺激素6.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7. 人体中,红细胞的寿命大约为:A. 30天B. 60天C. 90天D. 120天8. 以下哪种物质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的最终电子受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葡萄糖9.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哪种成分?A. 磷脂B. 蛋白质C. 胆固醇D. 糖蛋白10.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A. 细胞数量增加B. 细胞体积增大C. 细胞种类增多D. 细胞功能增强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和______。

2.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3. 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阶段。

4. 人体中,______是最大的细胞,它负责储存和释放能量。

5. 细胞内负责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2. 描述一下细胞分裂的过程,并说明它对生物体的意义。

3. 阐述一下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其在生物体发育中的作用。

四、实验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并描述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A4. B5. A6. B7. A8. A9. A 10. C二、填空题1. 磷脂、蛋白质2.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链3. G1期、S期、G2期、M期4. 脂肪细胞5. DNA三、简答题1.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其主要功能包括物质的运输、信号的传递和细胞的保护。

广西贺州高中高一生物上学期期考试卷(含解析)

广西贺州高中高一生物上学期期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广西贺州高中高一(上)期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2.下列物质中,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是()①抗体②消化酶③性激素④胰岛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列化合物含有的元素种类一定相同的是()A.肝糖原和脂肪 B.血红蛋白和胰岛素C.核苷酸和核糖 D.胰岛素和性激素4.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5.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合成④时有水产生6.关于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含量是不变的B.自由水含量与细胞内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C.自由水可转化为结合水,反之则不然D.自由水与结合水之比可作为衡量细胞代谢强弱的指标7.有人使用了NH4NO3、KNO3、CaCl2•2H2O、MgSO4•7H2O、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配制培养基,用于培养某种植物.但培养基中缺少了一种大量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A.Ca(NO3)2B.KCl C.KH2PO4D.K2SO48.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同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A.氨基 B.羧基C.氨基和羧基D.连在C原子上的H9.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几层单位膜()A.4 B.6 C.7 D.810.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这是因为()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11.如图是细胞各结构的部分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古细菌不具有②③④的结构B.有氧呼吸能发生在结构④中C.按①~④顺序依次可能是高尔基体膜、叶绿体膜、核膜、线粒体膜D.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具有②结构12.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A到视野B时,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A.①②③④ B.③①②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13.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活,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下列对图中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易化扩散相比简单扩散转运速率高B.易化扩散和简单扩散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呈正关C.易化扩散和简单扩散都要转运蛋白的帮助D.易化扩散和简单扩散都是将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均不需要消耗能量1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B.变形虫摄食利用了胞吞作用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D.需要载体协助的物质运输都是主动运输15.下面关于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ATP分子水解去掉两个磷酸基后变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在叶绿体中形成ATP需要光能D.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1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17.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多种酶B.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还原CO2C.光反应固定CO2,暗反应还原CO2D.光反应消耗水,暗反应消耗ATP18.下列有关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H]和ATP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1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并使其失去活性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D.活细胞产生的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能起作用20.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2和CO2以图中a方式通过细胞膜B.被动运输过程有时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C.图中c可表示葡萄糖进入口腔上皮细胞的过程D.图中①②④都能运动,而③一般不能运动21.如图表示高等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中,只要线粒体消耗O2,光合作用就不缺少ATP和CO2B.过程②需要ATP,过程①③④产生ATPC.对于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突然降低光照强度,过程①②都会减弱D.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与合成ATP相关的酶22.如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透光的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最准确的叙述是()A.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B.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C.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D.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大23.某植物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依次是()A.4 4 4 B.4 4 8 C.4 8 8 D.4 8 1624.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加倍B.显微镜下可看见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赤道板和细胞板出现C.分裂间期由于蛋白质合成旺盛,核仁的活动会加强D.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分裂方式不同,但细胞质分裂方式相同2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B.一般说来,分化了的细胞将短暂保持分化后的状态,很容易再分化C.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并且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细胞分化并未使细胞中遗传信息改变,而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导致的26.下列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扩散速度最慢与最快的依次是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B.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时期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染成绿色区分布在细胞质,红色区分布在细胞核D.发芽的种子研磨液加入斐林试剂后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是因为含有还原性糖27.如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B.①时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序可能达到最高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D.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28.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B.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C.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29.下列图象是某同学观察某种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后期绘制而成的染色体行为简图,你认为正确的是()A.B.C.D.30.分析如图并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作答无效.31.如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性.(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具有疏水性和具有专一性.(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存在,此结构与(细胞器)的合成相关.(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填序号).①脂肪细胞②淋巴细胞③心肌细胞④口腔上皮细胞.32.图1是利用通气法来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装置中通入气体的CO2浓度是可以调节的).将适量叶片置于同化箱中,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照强度下,让空气沿箭头方向缓慢流动,并用 CO2分析仪测定M、N两处气体中CO2浓度的变化.图2是图1装置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通过测定相关数据绘制而成的.(1)欲使M、N两处气体CO2浓度相同,可通过控制等因素实现.当图1中M、N两处气体CO2浓度相同,则同化箱中光照强度为klx;若M处气体CO2浓度低于N处,此时光照强度的值应当(2)若适当增加通入气体的CO2浓度,则叶片光饱和点的值(变大/不变/变小),光的补偿点将(左移/右移/不变).(3)若该叶片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前测得叶片有机物的量为a,放入黑暗环境中1h后测得有机物的量为b,然后再放入光照条件下1h后测得有机物的量为c,则叶片的净光合量为,光合总量为.(4)如图3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水滴位置在X.恒温30分钟后,针筒容量调至0.6mL,水滴位置恢复到X.若以氧气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则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mL/h,该数值比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低,原因是.33.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请回答:(1)细胞有氧呼吸第二个阶段的产物有;细胞有氧呼吸生成H2O的场所是,分析图中A、B、C三点,可知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 最多.(2)图中结果显示,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作用,其中mmol•L﹣1的KNO3溶液作用效果最好.(3)根系缺氧会导致根细胞无氧呼吸增强,实验过程中能否改用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请分析说明.(填“能”或“不能”),原因是:.34.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如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在S期细胞内主要的变化是.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h,处于M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h,M期时长为l.9h.若要在显徽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佳的时期是M期的.(5)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在末期后出现,前者不会;还有前者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会,后者不会.2015-2016学年广西贺州高中高一(上)期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考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脂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分析】本题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功能和单体,根据选项涉及的内容分析判断.【解答】解: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A正确;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C、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C正确;D、甘油和脂肪酸是脂肪的基本单位,不是磷脂的基本单位,D错误.故选:D.2.下列物质中,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是()①抗体②消化酶③性激素④胰岛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能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或蛋白质),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据此答题.【解答】解:①抗体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①正确;②消化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②正确;③性激素是脂质中的固醇,在内质网中合成,③错误;④胰岛素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④正确.故选:B.3.下列化合物含有的元素种类一定相同的是()A.肝糖原和脂肪 B.血红蛋白和胰岛素C.核苷酸和核糖 D.胰岛素和性激素【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脂质的组成元素.【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解答】解:A、肝糖原和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A正确;B、血红蛋白的元素组成为:C、H、O、N、Fe,胰岛素的本质为蛋白质,元素组成为:C、H、O、N,B错误;C、核苷酸的元素组成为:C、H、O、N、P,核糖的元素组成为:C、H、O,C错误;D、胰岛素的本质为蛋白质,元素组成为:C、H、O、N,性激素的本质为脂质,元素组成为:C、H、O,D错误.故选:A.4.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蛋白质水解后为氨基酸.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键数目=氨基酸数﹣肽链数.若有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氨基和羧基分别为m个.【解答】解: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游离的氨基为810﹣800=10个,游离的羧基为808﹣800=8个.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为800﹣2=798个,氨基至少为2和羧基至少为2,所以总的氨基为10+2=12个,总的羧基数目为8+2=10个.故选:B.5.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合成④时有水产生【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分布和功能,图中,①是单糖,包括五碳糖和六碳糖,五碳糖主要是核糖、脱氧核糖等,六碳糖包括葡萄糖、果糖等;②是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③是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因此④是纤维素,⑤是肌糖原.【解答】解:A、①是单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A错误;B、①中的五碳糖不是还原糖,②中的蔗糖不是还原糖,B错误;C、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是储能物质,C错误;D、④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纤维素时产生水,D正确.故选:D.6.关于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含量是不变的B.自由水含量与细胞内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C.自由水可转化为结合水,反之则不然D.自由水与结合水之比可作为衡量细胞代谢强弱的指标【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结合水的比例上升时,植物的抗逆性增强,细胞代谢速率降低.【解答】解:A、随细胞代谢强度的改变,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含量是改变的,A错误;B、自由水含量与细胞内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的含量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B错误;C、自由水可转化为结合水,反之也可以,C错误;D、自由水与结合水之比可作为衡量细胞代谢强弱的指标,D正确.故选:D.7.有人使用了NH4NO3、KNO3、CaCl2•2H2O、MgSO4•7H2O、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配制培养基,用于培养某种植物.但培养基中缺少了一种大量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A.Ca(NO3)2B.KCl C.KH2PO4D.K2SO4【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生物体中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解答】解:分析该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有:C、H、O、N、S、K、Ca、Mg,缺少P元素,因此为了保证该植物的正常生长,应该在培养基中再加入含P的化合物.故选:C.8.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同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A.氨基 B.羧基C.氨基和羧基D.连在C原子上的H【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脱水缩合示意图为: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脱去的水分子中氢的来源.【解答】解: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一个氨基酸上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上的羧基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肽键,即“﹣NH﹣CO﹣”,同时氨基上的“﹣H”和羧基上的“﹣OH”结合生成水.所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氧来自于羧基.故选:C.9.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几层单位膜()A.4 B.6 C.7 D.8【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线粒体是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叶绿体也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进入叶绿体基质中参与暗反应过程.【解答】解: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外膜、细胞膜、另一细胞的细胞膜、叶绿体外膜、叶绿体内膜共6层单位膜.故选:B.10.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这是因为()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2、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逆浓度梯度低浓度→高浓度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举例O2、CO2、H2O、N2甘油、乙醇、苯、尿素葡萄糖进入红细胞Na+、K+、Ca2+等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解答】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因此根据化学中的相似相溶原理可知,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是因为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故选:A.11.如图是细胞各结构的部分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古细菌不具有②③④的结构B.有氧呼吸能发生在结构④中C.按①~④顺序依次可能是高尔基体膜、叶绿体膜、核膜、线粒体膜D.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具有②结构【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此题可根据各种生物膜的具体特点进行解答.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内质网、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细胞核的膜上有许多核孔,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许多褶皱,叶绿体内膜比较光滑.据此,①是内质网膜或高尔基体膜②是叶绿体膜③是核膜④是线粒体膜.据此答题.【解答】解:A、古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A正确;B、④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B正确;C、由以上分析可知,①是内质网膜或高尔基体膜②是叶绿体膜③是核膜④是线粒体膜,C 正确;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不含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D12.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A到视野B时,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A.①②③④ B.③①②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准焦螺旋).【解答】解:据图可知,图B为图A中甲的放大,视野A甲在左下方,因此物像甲要向右上方移动,故玻片应向左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后再放大,若先放大甲就有可能移动到视野外面而看不到,因此首先⑤移动玻片;放大时先④转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因此还要③调节光圈,用大光圈使视野变亮,为了看得更加清晰需要②转动细准焦螺旋.因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⑤④③②.故选:C.13.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活,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下列对图中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广西贺州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广西贺州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某某贺州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1.在下列四组函数中,f(x)与g(x)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f(x)=1,B.,C.f(x)=x,D.f(x)=|x|,2.一次函数y=x+3与y=﹣2x+6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是()A.{4,1} B.{1,4} C.{(4,1)} D.{(1,4)} 3.已知集合A={x|﹣1≤x<3},B={x|2<x≤5},则A∪B=()A.{x|2<x<3} B.{x|﹣1≤x≤5}C.{x|﹣1<x<5} D.{x|﹣1<x≤5} 4.已知一次函数f(x)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且f(f(x))=4x+3,则f(x)的表达式为()A.2x+1 B.﹣2x﹣3 C.﹣2x+1 D.2x+35.函数的图象是()A. B.C. D.6.设集合A={x|0≤x≤6},B={y|0≤y≤2},从A到B的对应法则f不是映射的是()A.f:x B.f:x C.f:x D.f:x7.下列函数中,值域是(0,+∞)的是()A.y=2x+1(x>1)B.y=x2﹣x+1 C.D.y=8.下列集合中与集合{x|x=2k+1,k∈N+}不相等的是()A.{x|x=2k﹣1,k∈N+} B.{x|x=4k±1,k∈N+}C.{x|x=2k﹣1,k∈N且k>1} D.{x|x=2k+3,k∈N}9.已知f()=,则()A.f(x)=x2+1(x≠0)B.f(x)=x2+1(x≠1)C.f(x)=x2﹣1(x≠1)D.f(x)=x2﹣1(x≠0)10.如果函数f(x)=x2+x+a在[﹣1,1]上的最大值是2,那么f(x)在[﹣1,1]上的最小值是()A.B.0 C.﹣D.﹣111.函数f(x)对任意正整数m、n满足条件f(m+n)=f(m)f(n),且f(1)=2,则=()A.4032 B.2016 C.1008 D.2100812.下列四个命题:(1)函数f(x)=2x+1(x∈N)的图象是一条直线;(2)函数在(﹣∞,0)时是减函数,在(0,+∞)也是减函数,所以f(x)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3)f(x)=x2﹣2|x|﹣3的递增区间为[﹣1,0]和[1,+∞);(4)若函数f(x)=ax2+bx+2与x轴没有交点,则b2﹣8a<0且a>0.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 B.1 C.2 D.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函数y=的定义域是.14.已知A={y|y=﹣x2+2x﹣1},B={y|y=2x+1},则A∩B=(用区间表示).15.著名的Dirichlet函数,则D[D(x)]=.16.已知y=f(x)在定义域(﹣1,1)上是减函数,且f(1﹣a)<f(2a﹣1),则a的取值X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集合A={a2,a+1,﹣3},B={a﹣3,2a﹣1,a2+1},若A∩B={﹣3},某某数a的值.18.已知集合A={x∈R|ax2﹣3x+2=0},其中a为常数,且a∈R.①若A是空集,求a的X围;②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③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X围.19.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集合A,B={x|x<a}.(1)若A⊆B,某某数a的取值X围;(2)若全集U={x|x≤4},a=﹣1,求∁U A及A∩(∁U B).20.已知函数,且f(1)=2.(1)判断f(x)在[1,+∞)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2)求函数在上最大值和最小值.21.已知函数f(x)=|x﹣1|+|x﹣2|.(1)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该函数,并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写出该函数的值域、单调区间(不要求证明);(3)求不等式f(x)≤3的解集.22.设函数f(x)=ax2+bx+1(a、b∈R且a≠0),若f(﹣1)=0,且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f(x)≥0恒成立.(1)某某数a、b的值;(2)若函数g(x)=f(x)﹣kx在[﹣2,2]上为单调函数,某某数k取值X围.2015-2016学年某某贺州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1.在下列四组函数中,f(x)与g(x)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f(x)=1,B.,C.f(x)=x,D.f(x)=|x|,【考点】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专题】函数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判断两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就要看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都相同,这样对每个选项的函数求定义域,并化简函数解析式便可找出正确选项.【解答】解:A.f(x)的定义域为R,g(x)的定义域为{x|x≠0};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B.解得,x≥1;解x2﹣1≥0得,x≥1,或x≤﹣1;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C.,为同一函数,即该选项正确;D.f(x)的定义域为R,g(x)的定义域为[0,+∞);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故选C.【点评】考查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及对应法则,而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可以确定一个函数,从而清楚判断两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的方法:看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都相同.2.一次函数y=x+3与y=﹣2x+6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是()A.{4,1} B.{1,4} C.{(4,1)} D.{(1,4)} 【考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专题】计算题.【分析】先联立方程组成方程组,求得方程组的解,从而可得交点坐标,进而用集合表示即可.【解答】解:由题意,联立方程组可得,解得y=4,x=1∴一次函数y=x+3与y=﹣2x+6的图象的交点为(1,4)∴组成的集合是{(1,4)}故选D.【点评】本题以函数图象交点为载体,考查集合概念的理解,本题很容易误选B.3.已知集合A={x|﹣1≤x<3},B={x|2<x≤5},则A∪B=()A.{x|2<x<3} B.{x|﹣1≤x≤5}C.{x|﹣1<x<5} D.{x|﹣1<x≤5}【考点】并集及其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别把两集合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根据数轴求出两集合的并集即可【解答】解:把集合A={x|﹣1≤x<3},B={x|2<x≤5},表示在数轴上:则A∪B=[﹣1,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题.4.已知一次函数f(x)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且f(f(x))=4x+3,则f(x)的表达式为()A.2x+1 B.﹣2x﹣3 C.﹣2x+1 D.2x+3【考点】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专题】数形结合;方程思想;构造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设f(x)=ax+b(a≠0),可得f(f(x))=a(ax+b)+b=a2x+ab+b=4x+3,则,解得a,b,再根据一次函数f(x)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即可得出.【解答】解:设f(x)=ax+b(a≠0),∴f(f(x))=a(ax+b)+b=a2x+ab+b=4x+3,则,解得或,故f(x)=2x+1,或f(x)=﹣2x﹣3,又f(x)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f(x)=2x=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其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5.函数的图象是()A. B.C. D.【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段函数图象的性质,及函数图象的作法,由绝对值的含义化简原函数式,再分段画出函数的图象即得.【解答】解:函数可化为:当x>0时,y=1+x;它的图象是一条过点(0,1)的射线;当x<0时,y=﹣1+x.它的图象是一条过点(0,﹣1)的射线;对照选项,故选D.【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函数的图象、绝对值的概念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6.设集合A={x|0≤x≤6},B={y|0≤y≤2},从A到B的对应法则f不是映射的是()A.f:x B.f:x C.f:x D.f:x【考点】映射.【专题】阅读型.【分析】通过举反例,按照对应法则f,集合A中的元素6,在后一个集合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故选项A不是映射,从而选出答案.【解答】解:A不是映射,按照对应法则f,集合A中的元素6,在后一个集合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故不满足映射的定义.B、C、D是映射,因为按照对应法则f,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后一个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一个元素与之对应,故B、C、D满足映射的定义,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映射的定义,通过给变量取特殊值,举反例来说明某个命题不正确,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7.下列函数中,值域是(0,+∞)的是()A.y=2x+1(x>1)B.y=x2﹣x+1 C.D.y=【考点】函数的值域.【专题】函数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值域,反比例函数的值域便可求出每个选项的函数的值域,从而找出正确选项.【解答】解:A.x>1;∴2x+1>3;即y>3;∴该函数的值域为(3,+∞);∴该选项错误;B.;∴该函数的值域为;∴该选项错误;C.,x≠0;∴y≠0;∴该函数的值域为{y|y≠0};D.,x2>0;∴;即y>0;∴该函数的值域为(0,+∞);∴该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函数的值域,反比例函数的值域,以及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值域.8.下列集合中与集合{x|x=2k+1,k∈N+}不相等的是()A.{x|x=2k﹣1,k∈N+} B.{x|x=4k±1,k∈N+}C.{x|x=2k﹣1,k∈N且k>1} D.{x|x=2k+3,k∈N}【考点】集合的相等.【专题】探究型;集合.【分析】根据集合相等的定义,逐一分析四个答案中的集合与已知集合的关系,可得答案.【解答】解:集合集合{x|x=2k+1,k∈N+}表示大于等于3的奇数集;集合{x|x=2k﹣1,k∈N+}表示大于等于1的奇数集与集合{x|x=2k+1,k∈N+}不相等;集合{x|x=4k±1,k∈N+}表示大于等于3的奇数集与集合{x|x=2k+1,k∈N+}相等;集合{x|x=2k﹣1,k∈N且k>1}表示大于等于3的奇数集与集合{x|x=2k+1,k∈N+}相等;集合{x|x=2k+3,k∈N}表示大于等于3的奇数集与集合{x|x=2k+1,k∈N+}相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相等的概念,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9.已知f()=,则()A.f(x)=x2+1(x≠0)B.f(x)=x2+1(x≠1)C.f(x)=x2﹣1(x≠1)D.f(x)=x2﹣1(x≠0)【考点】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专题】转化思想;换元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f()=,变形为=﹣1,即可得出.【解答】解:由,得f(x)=x2﹣1,又∵≠1,∴f(x)=x2﹣1的x≠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解析式求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0.如果函数f(x)=x2+x+a在[﹣1,1]上的最大值是2,那么f(x)在[﹣1,1]上的最小值是()A.B.0 C.﹣D.﹣1【考点】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专题】函数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f(x)的对称轴判断出f(x)在[﹣1,1]上何时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解出a的值后再计算最小值.【解答】解:∵二次函数f(x)开口向上,对称轴x=﹣,∴f max(x)=f(1)=2+a=2,∴a=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与对称轴的关系,是基础题.11.函数f(x)对任意正整数m、n满足条件f(m+n)=f(m)f(n),且f(1)=2,则=()A.4032 B.2016 C.1008 D.21008【考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规律型;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令n=1代入条件得f(m+1)=f(m)f(1),进而得出,再分别令m=1,3,5,…,2015即可求出原式结果.【解答】解析:∵f(x)对任意正整数m、n满足条件f(m+n)=f(m)f(n),∴令n=1,可得f(m+1)=f(m)f(1),而f(1)=2,所以,,因此,分别取m=1,3,5,…,2015(共1008项)得,===…==2,所以,原式==2×=2016,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抽象函数及其应用,涉及函数值的求法和数量关系的确定,属于中档题.12.下列四个命题:(1)函数f(x)=2x+1(x∈N)的图象是一条直线;(2)函数在(﹣∞,0)时是减函数,在(0,+∞)也是减函数,所以f(x)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3)f(x)=x2﹣2|x|﹣3的递增区间为[﹣1,0]和[1,+∞);(4)若函数f(x)=ax2+bx+2与x轴没有交点,则b2﹣8a<0且a>0.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 B.1 C.2 D.3【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转化思想;定义法;简易逻辑.【分析】①根据函数的定义域进行判断.②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判断.③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判断.④利用特殊值法进行排除.【解答】解:对于命题(1),∵x∈N,函数f(x)图象是由一些离散的点构成,不是直线,命题(1)不正确;于命题(2),函数f(x)是分别在(﹣∞,0)和(0,+∞)上独立递减,命题(2)不正确;对于命题(3),做出函数图象可判断命题(3)正确;对于命题(4),当a=0且b=0时,f(x)=2图象与x轴也没有交点,命题(4)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涉及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恒成立问题,综合考查函数的性质.运算量较大,综合性较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函数y=的定义域是{x|x<0,且x≠﹣1} .【考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为0,0的0次幂无意义,可得自变量x须满足,解不等式组可得函数的定义域.【解答】解:若使函数y=的解析式有意义,自变量x须满足解得x<0且x≠﹣1故函数的定义域为{x|x<0,且x≠﹣1}故答案为:{x|x<0,且x≠﹣1}【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其中根据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原则,构造不等式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14.已知A={y|y=﹣x2+2x﹣1},B={y|y=2x+1},则A∩B=(﹣∞,0](用区间表示).【考点】交集及其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集合A、B是两个函数的值域,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集合A,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集合B,进而由交集的意义,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对于A,有y=﹣x2+2x﹣1=﹣(x2﹣2x+1)=﹣(x﹣1)2≤0,则A={y|y=﹣x2+2x﹣1}={y|y≤0},B={y|y=2x+1}=R,则A∩B={y|y≤0}=(﹣∞,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考查交集的计算,关键是根据集合的意义,得到集合A、B.15.著名的Dirichlet函数,则D[D(x)]= 1 .【考点】函数的值.【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分段函数的表达式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若x为有理数,则D(x)=1,此时D[D(x)]=D(1)=1.若x为无理数,则D(x)=0,此时D[D(x)]=D(0)=1.综上:D[D(x)]=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应用,利用分段函数的取值X围直接代入求值即可,比较基础.16.已知y=f(x)在定义域(﹣1,1)上是减函数,且f(1﹣a)<f(2a﹣1),则a的取值X围是.【考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f(1﹣a)<f(2a﹣1),严格应用函数的单调性.要注意定义域.【解答】解:∵f(x)在定义域(﹣1,1)上是减函数,且f(1﹣a)<f(2a﹣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应用单调性解题,一定要注意变量的取值X围.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集合A={a2,a+1,﹣3},B={a﹣3,2a﹣1,a2+1},若A∩B={﹣3},某某数a的值.【考点】交集及其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由A∩B={﹣3}得﹣3∈B,分a﹣3=﹣3,2a﹣1=﹣3,a2+1=﹣3三种情况讨论,一定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解答】解:∵A∩B={﹣3},∴﹣3∈B,而a2+1≠﹣3,∴当a﹣3=﹣3,a=0,A={0,1,﹣3},B={﹣3,﹣1,1},这样A∩B={﹣3,1}与A∩B={﹣3}矛盾;当2a﹣1=﹣3,a=﹣1,符合A∩B={﹣3}∴a=﹣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及其运算,通过公共元素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18.已知集合A={x∈R|ax2﹣3x+2=0},其中a为常数,且a∈R.①若A是空集,求a的X围;②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③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X围.【考点】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最值.【专题】计算题;集合.【分析】①A为空集,表示方程ax2﹣3x+2=0无解,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与△的关系,我们易得到一个关于a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答案.②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表示方程ax2﹣3x+2=0为一次方程,或有两个等根的二次方程,分别构造关于a的方程,即可求出满足条件的a值.③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则集合A为空集或A中只有一个元素,由①②的结论,将①②中a的取值并进来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①若A是空集,则方程ax2﹣3x+2=0无解此时△=9﹣8a<0,即a>②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则方程ax2﹣3x+2=0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当a=0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满足条件当a≠0,此时△=9﹣8a=0,解得:a=∴a=0或a=;③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则A为空集,或有且只有一个元素由①②得满足条件的a的取值X围是:a=0或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元素的确定性及方程根的个数的判断及确定,同时考查了转化的思想,属于基础题.根据题目要求确定集合中方程ax2﹣3x+2=0根的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集合A,B={x|x<a}.(1)若A⊆B,某某数a的取值X围;(2)若全集U={x|x≤4},a=﹣1,求∁U A及A∩(∁U B).【考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首先求出集合A,根据A⊆B,利用子集的概念,考虑集合端点值列式求得a 的X围;(2)直接运用补集及交集的概念进行求解.【解答】解:(1)要使函数f(x)=有意义,则,解得:﹣2<x≤3.所以,A={x|﹣2<x≤3}.又因为B={x|x<a},要使A⊆B,则a>3.(2)因为U={x|x≤4},A={x|﹣2<x≤3},所以C U A={x|x≤﹣2或3<x≤4}.又因为a=﹣1,所以B={x|x<﹣1}.所以C U B={﹣1≤x≤4},所以,A∩(C U B)=A={x|﹣2<x≤3}∩{﹣1≤x≤4}={x|﹣1≤x≤3}.【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考查了交集和补集的混合运算,求解集合的运算时,利用数轴分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题是基础题.20.已知函数,且f(1)=2.(1)判断f(x)在[1,+∞)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2)求函数在上最大值和最小值.【考点】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专题】函数思想;定义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由f(1)=2,可得a=1,,f(x)在[1,+∞)上为增函数,运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注意作差、变形和定符号、下结论几个步骤;(2)可得f(x)在(0,1)递减,求得最小值,比较端点处的函数值,可得最大值.【解答】解:(1)∵由f(1)=2,得a=1,∴,f(x)在[1,+∞)上为增函数,下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设1≤x1<x2,由==,∵1≤x1<x2,∴x1﹣x2<0,x1x2>0,x1x2﹣1>0,∴(x1﹣x2)<0,即f(x1)﹣f(x2)<0,得f(x1)<f(x2),∴f(x)在[1,+∞)上为增函数.(2)同(1)可证,当0<x1<x2≤1时,有(x1﹣x2)<0,得f(x1)>f(x2),∴f(x)在(0,1]上为减函数,∴f(x)在上有,f(x)min=f(1)=2.【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和证明,以及运用:求最值,考查定义法的运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被揭穿他.21.已知函数f(x)=|x﹣1|+|x﹣2|.(1)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该函数,并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写出该函数的值域、单调区间(不要求证明);(3)求不等式f(x)≤3的解集.【考点】分段函数的应用.【专题】作图题;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分三段讨论并根据表达式画出函数图象;(2)由图象得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和值域;(3)分三段讨论得出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1)f(x)=|x﹣1|+|x﹣2|,分三段讨论如下:①当x≥2时,f(x)=2x﹣3;②当1≤x<2时,f(x)=1;③当x<1时,f(x)=﹣2x+3,所以,f(x)=,图象如右图;(2)函数f(x)的值域为:[1,+∞),函数f(x)的单调增区间为:[2,+∞),函数f(x)的单调减区间为:(﹣∞,1];(3)要解不等式f(x)≤3,需分三段讨论如下:①当x≥2时,f(x)=2x﹣3≤3,解得,2≤x≤3;②当1≤x<2时,f(x)=1≤3恒成立,所以,1≤x<2;③当x<1时,f(x)=﹣2x+3≤3,解得,0≤x<1,综合以上讨论得,f(x)≤3的解集为:[0,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涉及分段函数的表示,图象的作法,值域,单调区间和不等式的解法,属于中档题.22.设函数f(x)=ax2+bx+1(a、b∈R且a≠0),若f(﹣1)=0,且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f(x)≥0恒成立.(1)某某数a、b的值;(2)若函数g(x)=f(x)﹣kx在[﹣2,2]上为单调函数,某某数k取值X围.【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二次函数的性质.【专题】综合题;函数思想;判别式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由f(﹣1)=0,可得a=b﹣1,结合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f(x)≥0恒成立,可得a>0且△=b2﹣4a≤0,联立可得(b﹣2)2=0,由此求得a,b的值;(2)由函数g(x)=f(x)﹣kx在[﹣2,2]上为单调函数,可得g(x)=x2+(2﹣k)x+1在[﹣2,2]上为单调函数,由对称轴的X围求得实数k取值X围.【解答】解:(1)∵f(﹣1)=0=a﹣b+1=0,∴a﹣b+1=0,得a=b﹣1﹣﹣﹣①,又∵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f(x)≥0恒成立,∴函数f(x)=ax2+bx+1的图象开口向上,且与x轴的最多有一个交点,得a>0且△=b2﹣4a≤0﹣﹣﹣②,由①代入②得:b2﹣4b+4=0,即(b﹣2)2=0,∴b=2,从而a=1;(2)由(1)知f(x)=x2+2x+1,∴g(x)=x2+(2﹣k)x+1,若函数g(x)在[﹣2,2]上为单调函数,则有或.解得k≤﹣2或k≥2,∴k∈(﹣∞,﹣2]∪[6,+∞)时,函数g(x)在[﹣2,2]上为单调函数.【点评】本题考查恒成立问题,考查二次函数性质的用法,考查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是中档题.。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Word版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Word版

(图1)广西贺州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注意事项:1.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请将答题卷上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涂黑,务必填涂规范; 3.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请用0.5mm 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1.复数3321i i++的值是 ( )(A )i 2121+ (B )i 107101+ (C )i 8585+ (D )i 4381+2.已知全集U R =,集合{}212M x x =-≤-≤和{}21,1,2,N x x k k ==-=的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图1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 ) (A )3个 (B )2个(C )1个 (D )无穷多个 3.在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一组是( ) (A )xxy y ==,1 (B )1,112-=+⨯-=x y x x y (C )55,x y x y == (D )2)(|,|x y x y == 4.函数x xx y +=的图象是(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x R ∃∈,使得sin cos 2x x += (B )(0,)x π∀∈,有sin cos x x > (C )x R ∃∈,使得22x x +=- (D )(0,)x ∀∈+∞,有1xe x >+6.设集合},,{c b a M =,}1,0{=N ,映射N M f →:满足)()()(c f b f a f =+,则映射N M f →: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7.设命题p :2210ax ax ++>的解集是实数集R ;命题q :01a <<,则p 是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已知 , 0()(3)4 ,0x a x f x a x a x ⎧<=⎨-+≥⎩,对任意12x x ≠都有1212()()0f x f x x x -<-成立,则a 的取值是 ( )(A )(0,3) (B )(]1,3 (C )10,4⎛⎤ ⎥⎝⎦(D )(,3)-∞9.已知函数xx f ⎪⎭⎫⎝⎛=21)(,函数)(x g 的图象与)(x f 的图象关于直线x y =对称,则函数)(2x g 是( )(A )奇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 (B )偶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 (C )奇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 (D )偶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 10.若)2,0(πθ∈,则函数2)1(log sin >-=x y θ的解集是( )(A ))sin,1(2θ-∈x (B ))1,(cos 2θ∈x(C ))21,(cos 2θ∈x (D ))cos ,1(2θ-∈x11.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R ,2)1(=-f ,对任意R x ∈,其导函数满足2)(>'x f ,则不等式42)(+>x x f 的解集为( )(A )(1-,1)(B )(1-,+∞)(C )(∞-,1-)(D )(∞-,+∞)12.已知函数()y f x =对任意实数x 都有(1)()f x f x +=-,且当[]0,2x ∈时,2()(1)f x x =-如果5()()log |1|g x f x x =--,则函数()y g x =的所有零点之和为( )(A )2 (B )4 (C )6 (D )8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计算:=⎰.14.函数20.5log (2)y x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15.若2221()sin cos f θθθ=+ (,)2k k Z πθ≠∈,则()f θ的最小值为 . 16.已知0a >,函数2()21f x ax ax =++.若()0f m <,比较大小(2)f m +____1(填“>”、“ <”或“=”)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集合{}2230A x x x =--≤,{}22240,,B x x mx m x R m R =-+-≤∈∈. (1)若[]0,3AB =,求实数m 的值;(2)若R A B ⊆ð,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a R ∈,且2a ≠,函数1()lg 12axf x x+=+是奇函数. (1)求函数()f x的定义域; (2)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自来水厂的蓄水池存有400吨水,水厂每小时可向蓄水池中注水60吨,同时蓄水池又向居民小区不间断供水,t 小时内供水总量为t 6120吨,(240≤≤t ).(1)从供水开始到第几小时,蓄水池中的存水量最少?最少水量是多少吨?(2)若蓄水池中水量少于80吨时,就会出现供水紧张现象,请问:在一天的24小时内,有几小时出现供水紧张现象.理科数学 第3页(共4页)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1()ln (0)2f x x a x a =->. (1)若2a =,求()f x 在(1,(1))f 处的切线方程;(2)若()f x 在区间(1,)e 上恰有两个零点,求a 的取值范围.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22)(2R x x ax x f ∈+-=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1)求实数a 的值所组成的集合A ; (2)设关于x 的方程xx f 1)(=的两根为1x 、2x ,试问: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不等式||1212x x tm m -≥++对a A ∀∈及[]1,1t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f x x a =-.(1)若不等式()3f x ≤的解集为{}15x x -≤≤,求实数a 的值;(2)在(1)的条件下,若()(5)f x f x m ++≥对一切实数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15BBCCD - 610C B C B B - 1112BD-二、填空题:13.4π14.()2,+∞ 15.3+ 16.> 三、解答题 17.解:(1)由2230x x --≤,解得13x -≤≤∴{}13A x x =-≤≤ (2)分由[][]22240(2)(2)0x mx m x m x m -+-≤⇒---+≤,解之得22m x m -≤≤+ ∴{}22B x m x m =-≤≤+ (4)分∵[]0,3A B =,则有2023m m -=⎧⎨+≥⎩,得2m = (6)分(2)∵R A B ⊆ð,∴AB φ= (9)分则有23m ->或21m +<-,……………………………………………………………………11分解之得5m >或3m <- …………………………………………………………………………12分18.解:(1)∵函数1()lg 12axf x x+=+是奇函数,则有()()f x f x -=-……………………2分 即11lg lg 1212ax ax x x -+=--+,得112lg lg 121ax xx ax-+=-+,所以2a =-……………………………4分所以12()lg12x f x x -=+,由121101222x x x ->⇒-<<+ 即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1,22⎛⎫- ⎪⎝⎭………………………………………………………………6分(2)令12()12x u x x -=+ ,则222(12)(12)24()(12)(12)x x u x x x -+---'==++ (8)分则()0u x '<在11,22⎛⎫-⎪⎝⎭上恒成立,所以()u x 在11,22x ⎛⎫∈- ⎪⎝⎭为单调减函数, 又lg y u =在()0,u ∈+∞上为增函数……………………………………………………………10分所以()lg ()f x u x =在11,22x ⎛⎫∈- ⎪⎝⎭为单调减函数.…………………………………………12分19.解:(1)设t 小时后,蓄水池中的存水量为()f t ,依题意有()40060f t t =+-240≤≤t )………………………………………………………2分240=+显然()f t 最小值为(6)40f = ……………………………………………………………………5分即从供水开始到第6小时,蓄水池中的存水量最少,最少水量是40吨.……………………6分(2)由()80f t <,即4006012080t +-<化简得: (7)分31600t -<⇒<得83233t <<<< ……………………………………………………………10分 由328833-=,得在一天的24小时内,有8个小时出现供水紧张现象.……………………12分20.解:(1)由已知得()a f x x x'=-若2a =时,有(1)121f '=-=-,1(1)2f =…………………………………………………3分∴在(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1(1)2y x -=--,化简得2230x y +-=…………………5分(2)由(1)知()f x '=,因为0a >且0x >,令()0f x '=,得x =7分所以当(x ∈时,有()0f x '<,则(是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当)x ∈+∞时,有()0f x '>,则)+∞是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9分若()f x 在区间(1,)e 上恰有两个零点,只需(1)00()0f f f e >⎧⎪<⎨⎪>⎩,即22102l n 2202ae a e a e a ⎧>⎪⎪⎪-<⇒<<⎨⎪⎪->⎪⎩ 所以当22e e a <<时,()f x 在区间(1,)e 上恰有两个零点. (12)分21.解:(1)由已知得222224()(2)x ax f x x -++'=+………………………………………………2分∵()f x 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 ∴()0f x '≥在[]1,1-上恒成立即22240x ax -++≥,令2()224tx x a x =-++ (4)分 则只需(1)022011(1)0220t a a t a -≥-+≥⎧⎧⇒⇒-≤≤⎨⎨≥+≥⎩⎩即{}11A a a =-≤≤………………………………………………………………………………6分(2)由方程1()f x x=,可化为220x ax --=,其两根为1x 、2x 有12x x a +=,122x x ⋅=-∴12||3x x -==≤ (8)分若对a A ∀∈,||1212x x tm m -≥++都成立,则有213m tm ++≥ (9)分令2()1g t m tm =++,则()3g t ≥对[]1,1t ∀∈-都成立,有(1)3(1)3g g -≥⎧⎨≥⎩ (11)分解之得2m ≥或2m ≤-……………………………………………………………………………12分22.解:(1)由()3f x ≤,即||333x a a x a -≤⇒-≤≤+ (2)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第2页(共3页)分 所以有31235a a a -=-⎧⇒=⎨+=⎩………………………………………………………………………5分(2)由(1)知()|2|f x x =-则()(5)f x f x m ++≥,即|2||3|x x m -++≥……………………………………………6分由|2||3||(2)(3)|5x x x x -++≥--+=………………………………………………………8分所以5m ≤…………………………………………………………………………………………10分。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化学理).doc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化学理).doc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化学理)说明:1.试题共21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将第I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u-64第I卷选择题(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导致下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A.酸雨 B.干旱 C.臭氧层空洞 D.温室效应2.下列化合物不能用单质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A. CuCl2B.FeS C.CuS D.FeCl33. 下列金属中能溶于稀硫酸,但用它制的容器适合用来盛装浓硫酸的是( )A.锌 B.铁 C.铜 D.金4.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A.16 B.26 C.36 D.46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键的是( )A.SO2 B.Na2O2 C.SiO2 D.NaOH6.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 电子结构的是( )A.H2O B.N2 C.SF6 D.PC157. 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对观察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C.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小试管内有KNO3晶体析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只能含离子键,不能有共价键B.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学键一定只有共价键C.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一定是同一元素D.判断化学变化的可靠方法是看有无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酸钡中加入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BaCO3+2H+=Ba2++CO2↑+H2OB. 氧气和臭氧互为同位素C. 双氧水呈弱酸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D. 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10. 已知X、Y、Z为三种主族元素,分别形成X n+、Y m+、Z n-三种离子,已知m>n且X、Y、Z三种原子的M层电子数均为奇数。

2015级高一段考各项分析

2015级高一段考各项分析

年Hale Waihona Puke 1354贺州高级中学2015级高一上学期段考估计分数线(45%以上)分析
化学(上线分54) 生物(上线分74) 政治(上线分58) 历史(上线分80) 地理(上线分73)
上线人数 上线率 名次 上线人数 上线率 名次 上线人数 上线率 名次 上线人数 上线率 名次 上线人数 上线率 15 25 23 20 13 19 13 29 32 30 33 35 20 16 13 29 17 27 27 18 36 38 23 31 22 28 632 27.78% 45.45% 41.82% 36.36% 23.21% 34.55% 23.64% 53.70% 59.26% 54.55% 61.11% 63.64% 37.04% 29.63% 24.07% 51.79% 30.36% 49.09% 49.09% 31.58% 80.00% 84.44% 52.27% 73.81% 44.90% 90.32% 23 14 16 18 26 19 25 9 7 8 6 5 17 22 24 11 21 12 12 20 3 2 10 4 15 1 23 24 26 18 28 14 7 10 32 25 30 27 28 18 23 24 22 22 18 16 43 22 17 35 39 30 621 42.59% 43.64% 47.27% 32.73% 50.00% 25.45% 12.73% 18.52% 59.26% 45.45% 55.56% 49.09% 51.85% 33.33% 42.59% 42.86% 39.29% 40.00% 32.73% 28.07% 95.56% 48.89% 38.64% 83.33% 79.59% 96.77% 15 13 11 21 8 24 26 25 5 12 6 9 7 20 15 14 18 17 21 23 2 10 19 3 4 1 21 20 16 23 25 24 27 21 23 18 19 16 22 25 25 16 22 28 23 24 39 34 27 29 32 25 624 38.89% 36.36% 29.09% 41.82% 44.64% 43.64% 49.09% 38.89% 42.59% 32.73% 35.19% 29.09% 40.74% 46.30% 46.30% 28.57% 39.29% 50.91% 41.82% 42.11% 86.67% 75.56% 61.36% 69.05% 65.31% 80.65% 19 21 24 15 11 12 8 19 13 23 22 24 17 9 9 26 18 7 15 14 1 3 6 4 5 2 25 20 22 18 31 25 26 17 20 24 26 22 25 25 22 19 17 17 18 10 34 32 30 35 32 29 621 46.30% 36.36% 40.00% 32.73% 55.36% 45.45% 47.27% 31.48% 37.04% 43.64% 48.15% 40.00% 46.30% 46.30% 40.74% 33.93% 30.36% 30.91% 32.73% 17.54% 75.56% 71.11% 68.18% 83.33% 65.31% 93.55% 10 19 16 21 7 13 9 23 18 14 8 16 10 10 15 20 25 24 21 26 3 4 5 2 6 1 19 22 26 18 16 20 18 22 31 21 17 16 27 18 24 32 22 23 28 13 38 31 25 36 31 28 622 35.19% 40.00% 47.27% 32.73% 28.57% 36.36% 32.73% 40.74% 57.41% 38.18% 31.48% 29.09% 50.00% 33.33% 44.44% 57.14% 39.29% 41.82% 50.91% 22.81% 84.44% 68.89% 56.82% 85.71% 63.27% 90.32%

广西桂林市、贺州市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广西桂林市、贺州市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广西桂林市、贺州市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是在有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体内有关的生理过程的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过程,X、Y、Z和W表示相关物质。

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X、Y、Z物质分别表示水、C3、C5和ATPB.①--⑤过程中产生ATP的有①③④,消耗ATP 的是②C.②⑤过程分别表示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D.③④过程也有[H]的生成,与①过程产生的[H]是同种物质2.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分离结果示意图,甲为新鲜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①~④表示色素的种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③C.分离时滤液细线应浸没在层析液中D.乙可能为衰老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3.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C.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D.可以观察到分裂后期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缓慢移动的过程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施用化肥比施用农家肥更有利于作物生长B.合理密植有利于改善田间CO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C.降低温度、保持干燥有利于绿色蔬菜的保鲜D.给稻田定期排水、晒田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水稻生长5.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种类和鉴别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别B.细胞中的脂质都能被苏丹Ⅳ染成红色,都只含C、H、O三种元素。

C.细胞内蛋白质种类众多,但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可以鉴定其分布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7.将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B.核苷酸、磷酸、碱基C.核糖、磷酸、碱基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D.在叶绿体的内膜、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9.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

XXX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XXX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XXX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没有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删除,只需修改格式错误和语言表达不清的地方。

XXX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S=\{x|x+1\geq2\}$,$T=\{-2,-1,0,1,2\}$,则$S\cap T=$()A。

$\{2\}$。

B。

$\{1,2\}$。

C。

$\{0,1,2\}$。

D。

$\{-1,0,1,2\}$解题思路】:题目给出了集合$S$和$T$,需要先求出它们的具体表达内容,再求它们的交集。

$S$是一次函数不等式的解,$S=\{x|x\geq1\}$;$S\cap T=\{1,2\}$,故选B。

2、用阴影部分表示集合$C\cup A\cup B$,正确的是()解题思路】:题目给出了四个图形,需要判断哪个图形表示$C\cup A\cup B$。

利用XXX求解,A中阴影部分表示$C\cup(A\cup B)$,B中阴影部分表示$(C\cup A)\cap B$,C中阴影部分表示$A\cap B$,D中阴影部分表示$C\cup A\cup B$,故选D。

3、函数$y=\log_{\frac{1}{2}}(x-1)$的定义域是()A。

$(1,+\infty)$。

B。

$[1,+\infty)$。

C。

$(0,+\infty)$。

D。

$[0,+\infty)$解题思路】:题目给出了函数$y=\log_{\frac{1}{2}}(x-1)$,需要求出它的定义域。

由$\log_{\frac{1}{2}}(x-1)>0$得$x-1>0$,即$x>1$,故选A。

4、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A。

$y=-|x|$。

B。

$y=x$。

C。

$y=|x|$。

广西贺州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 Word版含解析

广西贺州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 Word版含解析

广西贺州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复数的值是( ) A.+i B.+i C.+i D.+i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共轭复数即可得出. 解答:解:原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共轭复数,属于基础题.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函数是( ) A.y=x﹣2 B.y=x﹣1 C.y=x2 D. 考点: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幂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与指数部分的关系,我们逐一分析四个答案中幂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函数y=x﹣2,既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故A正确; 函数y=x﹣1,是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故B错误; 函数y=x2,是偶函数,但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故C错误; 函数,是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其中指数部分也幂函数性质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输出S的值是( ) A.6 B.24 C.120 D.840 考点:程序框图. 专题:操作型;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利用循环计算S=2×3×4×5值,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用表格将程序运行过程中变量的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不难给出答案. 解答:解:执行循环体前,S=1,i=1 第一次执行循环体后,i=2,S=1×2,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第二次执行循环体后,i=3,S=1×2×3,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第三次执行循环体后, i=4,S=1×2×3×4,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第四次执行循环体后,i=5,S=1×2×3×4×5,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此时S=120 故输出结果为:120 故选C 点评:根据流程图(或伪代码)写程序的运行结果,是算法这一模块最重要的题型,其处理方法是:①分析流程图(或伪代码),从流程图(或伪代码)中即要分析出计算的类型,又要分析出参与计算的数据(如果参与运算的数据比较多,也可使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②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第一步分析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③解模. 4.条件p:|x+1|>2,条件q:x≥2,则¬p是¬q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命题的否定.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题意,解|x+1|>2可以求出p为真的解集,从而得到?p,由q可得?q为x<2,进而能够判断出?p是?q的真子集,由集合间的关系与充分条件的关系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x+1|>2?x<﹣3或x>1, 则¬p:﹣3≤x≤1, 又由题意,q:x≥2,则¬q为x<2, 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补集的思想,并且根据充要条件的判断可以转化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5.设a=,b=,c=log3,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c<b<a C.b<a<c D.b<c<a 考点:对数值大小的比较. 专题:计算题. 分析:可先由对数的运算法则,将a和c化为同底的对数,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再比较b和c的大小,用对数的换底公式化为同底的对数找关系,结合排除法选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由对数的运算法则,a=log32>c;排除A和C. 因为b=log23﹣1,c=log34﹣1=, 因为(log23)2>2,所以log23>,所以b>c,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数值的大小比较,考查对数的运算法则和对数的换底公式,考查运算能力.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x∈R,使得sinx+cosx=2 B.?x∈(0,π),有sinx>cosx C.?x∈R,使得x2+x=﹣2 D.?x∈(0,+∞),有ex>1+x 考点:全称命题;特称命题. 专题:证明题. 分析:利用辅助角公式,可将sinx+cosx化这正切型函数的形式,进而根据正弦函数的值域,判断A的真假;利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举出反例,可以判断B的真假;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判定方法,可以判断C的真假;构造函数f(x)=ex﹣x﹣1,利用导数法,可以函数出函数的在区间(0,+∞)上的单调性,进而判断出D的真假,得到答案. 解答:解:∵sinx+cosx=sin(x+)∈,2?,故A“?x∈R,使得sinx+cosx=2”不正确; 当x=时,sinx<cosx,故B“?x∈(0,π),有sinx>cosx”,不正确; ∵方程x2+x=﹣2无解,故C“?x∈R,使得x2+x=﹣2”,不正确; 令f(x)=ex﹣x﹣1,则f′(x)=ex﹣1,当x∈(0,+∞)时,f′(x)>0恒成立,即f(x)=ex﹣x﹣1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 又∵f(0)=ex﹣x﹣1=0,∴D“?x∈(0,+∞),有ex>1+x”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称命题,特称命题,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判定,函数恒成立问题,要判断一个全称命题错误,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而要想说明一个特称命题为真命题,只要举出一个正例即可. 7.函数的图象是( ) A.B.C.D. 考点:函数的图象.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段函数图象的性质,及函数图象的作法,由绝对值的含义化简原函数式,再分段画出函数的图象即得. 解答:解:函数可化为: 当x>0时,y=1+x;它的图象是一条过点(0,1)的射线; 当x<0时,y=﹣1+x.它的图象是一条过点(0,﹣1)的射线; 对照选项, 故选D.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函数的图象、绝对值的概念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 8.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 A.B.C.D. 考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 专题:作图题. 分析:由俯视图和正视图可以得到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的组合体,是由一个三棱锥和被轴截面截开的半个圆锥组成,根据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得到组合体的侧视图. 解答:解:由俯视图和正视图可以得到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的组合体, 是由一个三棱锥和被轴截面截开的半个圆锥组成, ∴侧视图是一个中间有分界线的三角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考查由三视图看出原几何图形,再得到余下的三视图,本题是一个基础题. 9.已知函数若f(x0)>3,则x0的取值范围是( ) A.x0>8 B.x0<0或x0>8 C.0<x0<8 D.x0<0或0<x0<8 考点: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类讨论. 分析:通过对函数f(x)在不同范围内的解析式,得关于x0的不等式,从而可解得x0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①当x≤0时,f(x0)=>3, ∴x0+1>1, ∴x0>0 这与x≤0相矛盾, ∴x∈?. ②当x>0时,f(x0)=log2x0>3, ∴x0>8 综上:x0>8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分段函数,在解不等式时注意分类讨论,是个基础题. 10.已知:f(x)是R上的奇函数,且满足f(x+4)=f(x),当x∈(0,2)时,f(x)=x+2,则f(7)=( ) A.3 B.﹣3 C.1 D.﹣1 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已知中f(x)是R上的奇函数,且满足f(x+4)=f(x),我们可得f(7)=f (3)=f(﹣1)=﹣f(1),再由当x∈(0,2)时,f(x)=x+2,求出f(1)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f(x+4)=f(x), ∴函数是的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f(7)=f(3)=f(﹣1) 又∵f(x)是R上的奇函数, ∴f(﹣1)=﹣f(1) 又∵x∈(0,2)时,f(x)=x+2, ∴f(1)=1+2=3 故f(7)=﹣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值,其中利用奇函数的性质及周期函数的性质,将所求的f(7)的值,转化为求出f(1)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已知方程|x|=ax+1有一负根且无正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a=1 C.a≥1 D.a≤1 考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法一:由已知方程|x|=ax+1有一个负根而且没有正根,可得出x<0,去掉绝对值符号即可解题. 法二:构造函数y=|x|,y=ax+1,在坐标系内作出函数图象,通过数形结合求出a的范围. 解答:解:法一:如果x<0,|x|=﹣x, ﹣x=ax+1,x=﹣<0,a+1>0, a>﹣1; 如果x>0,|x|=x,x=ax+1,x=>0,1﹣a>0, a<1. 因为没有正根, 所以a<1不成立. 所以a≥1. 法二:令y=|x|,y=ax+1,在坐标系内作出函数图象, 方程|x|=ax+1有一个负根, 但没有正根,由图象可知 a≥1 故选C. 点评:题考查了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难度适中,法一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法二关键是数形结合. 12.函数f(x)的定义域为R,f(﹣1)=2,对任意x∈R,f′(x)>2,则f(x)>2x+4的解集为( ) A.(﹣1,1)B.(﹣1,+∞)C.(﹣∞,﹣l)D.(﹣∞,+∞) 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压轴题;函数思想. 分析:把所求的不等式的右边移项到左边后,设左边的式子为F(x)构成一个函数,把x=﹣1代入F(x)中,由f(﹣1)=2出F(﹣1)的值,然后求出F(x)的导函数,根据f′(x)>2,得到导函数大于0即得到F(x)在R上为增函数,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即可得到F (x)大于0的解集,进而得到所求不等式的解集. 解答:解:设F(x)=f(x)﹣(2x+4), 则F(﹣1)=f(﹣1)﹣(﹣2+4)=2﹣2=0, 又对任意x∈R,f′(x)>2,所以F′(x)=f′(x)﹣2>0, 即F(x)在R上单调递增, 则F(x)>0的解集为(﹣1,+∞), 即f(x)>2x+4的解集为(﹣1,+∞).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函数思想求其他不等式的解集,是一道中档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A={1,3,5},?UB={1,2,4},则A∩B={3,5}. 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利用补集的补集性质B=?U(?UB)求出B,再计算A∩B即可. 解答:解:根据补集的定义可知,B∩(?UB)=?,B∪(?UB)=U,B=?U(?UB) ∵全集U={1,2,3,4,5,6},?UB={1,2,4}, ∴B={3,5,6}, 又集合A={1,3,5}, ∴A∩B={3,5}. 故答案为:{3,5}. 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补集、交集运算,属于基础题. 14.命题“?x∈R,2x2﹣3ax+9<0”为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函数恒成立问题. 分析:根据题意,原命题的否定“?x∈R,2x2﹣3ax+9≥0”为真命题,也就是常见的“恒成立”问题,只需△≤0. 解答:解:原命题的否定为“?x∈R,2x2﹣3ax+9≥0”,且为真命题, 则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值要想大于等于0恒成立, 只需△=9a2﹣4×2×9≤0,解得:﹣2≤a≤2. 故答案为: 点评:存在性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一般不好掌握,若考虑不周全、或稍有不慎就会出错.所以,可以采用数学上正难则反的思想,去从它的反面即否命题去判定.注意“恒成立”条件的使用. 15.在区间上任取一个数x,使得不等式x2﹣3x+2>0成立的概率为. 考点:几何概型.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题意先确定是几何概型中的长度类型,由不等式x2﹣3x+2>0,则必须有x<1或x>2,并求出构成的区域长度,再求出在区间上任取一个数x构成的区域长度,再求两长度的比值. 解答:解:不等式x2﹣3x+2>0, 则有x<1或x>2,, 即不等式x2﹣3x+2>0,且x∈,则构成的区域长度为:2, 在区间上任取一个数x构成的区域长度为3, 使得不等式x2﹣3x+2>0成立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的建模和解模能力,本题是长度类型,思路是先求得试验的全部构成的长度和构成事件的区域长度,再求比值. 16.在R上定义运算△:x△y=x(1﹣y)若不等式(x﹣a)△(x+a)<1,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新定义的运算△:x△y=x(1﹣y),将不等式转化为二次不等式,解决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图象恒在x轴上方,从而有△<0,解△<0即可. 解答:解:根据运算法则得(x﹣a)△(x+a)=(x﹣a)(1﹣x﹣a)<1 化简得x2﹣x﹣a2+a+1>0在R上恒成立,即△<0, 解得a∈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的考点是函数恒成立问题,主要考查了函数恒成立问题,题目比较新颖,关键是理解定义了新的运算,掌握恒成立问题的处理策略,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c>0,且c≠1,设p:函数y=cx在R上单调递减;q:函数f(x)=x2﹣2cx+1在(,+∞)上为增函数,若“p且q”为假,“p或q”为真,求实数c的取值范围. 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 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由函数y=cx在R上单调递减,知p:0<c<1,¬p:c>1;由f(x)=x2﹣2cx+1在(,+∞)上为增函数,知q:0<c≤,¬q:c>且c≠1.由“p或q”为真,“p且q”为假,知p真q假,或p假q真,由此能求出实数c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函数y=cx在R上单调递减,∴0<c<1. 即p:0<c<1, ∵c>0且c≠1,∴¬p:c>1. 又∵f(x)=x2﹣2cx+1在(,+∞)上为增函数,∴c≤. 即q:0<c≤, ∵c>0且c≠1,∴¬q:c>且c≠1. 又∵“p或q”为真,“p且q”为假, ∴p真q假,或p假q真. ①当p真,q假时,{c|0<c<1}∩{c|c>,且c≠1}={c|}. ②当p假,q真时,{c|c>1}∩{c|0<c}=?. 综上所述,实数c的取值范围是{c|}. 点评:本题考查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及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指数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18.已知向量=(sinA,cosA),=(1,﹣2)且⊥. (1)求tanA的值; (2)求函数f(x)=cos2x+tanAsinx(x∈R)的值域.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三角函数的最值. 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1)⊥故有∵?=sinA﹣2cosA=0可解得tanA的值; (2)由二倍角的余弦将函数f(x)化简,由三角函数的最值即可求函数f(x)的值域. 解答:解:(1)∵?=sinA﹣2cosA=0 ∴tanA=2 (2)f(x)=cos2x+2sinx=1﹣2sin2x+2sinx=∵﹣1≤sinx≤1 ∴当时,f(x)有最大值; 当sinx=﹣1时,f(x)有最小值﹣3. 所以f(x)的值域是.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三角函数的最值,属于基础题. 19.设a∈R,且a≠2,函数f(x)=lg是奇函数. (1)求函数f(x)的定义域; (2)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 考点: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1)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建立条件关系求出a,然后根据函数成立的条件即可求函数f(x)的定义域; (2)利用复合函数单调性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函数f(x)的单调性. 解答:解:(1)∵函数f(x)=lg是奇函数,则有f(﹣x)=﹣f(x)… 即lg=﹣lg,得lg=lg,所以a=﹣2… 所以f(x)=lg,得>0,解得<x<, 即函数f(x)的定义域为(,)… (2)令,则… 则u'(x)<0在(,)上恒成立,所以u(x)在(,)上为单调减函数, 又y=lgu在(0,+∞)上为增函数… 所以f(x)=lg在(,)为单调减函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的应用以及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利用复合函数单调性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一工厂生产甲,乙,丙三种样式的杯子,每种样式均有500ml和700ml两种型号,某天的产量如右表(单位:个):按样式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这个月生产的杯子中抽取100个,其中有甲样式杯子25个. 型号甲样式乙样式丙样式 500ml 2000 z 3000 700ml 3000 4500 5000 (1)求z的值; (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甲样式杯子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从这个样本中任取2个杯子,求至少有1个500mL杯子的概率.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专题:方程思想. 分析:(1)根据分层抽样的规则计算出总体容量,即可算得z值. (2)算出两种杯子在样本中的数量,用列举法列举出所有的基本事件及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由公式求出概率即可. 解答:解:(1).设该厂本月生产的乙样式的杯子为n个,在丙样式的杯子中抽取x 个,由题意得, ,所以x=40.﹣﹣﹣﹣﹣﹣﹣﹣﹣﹣﹣ 则100﹣40﹣25=35,所以,,n=7000, 故z=2500﹣﹣﹣﹣﹣﹣﹣﹣﹣﹣ (2)设所抽样本中有m个500ml杯子, 因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甲样式杯子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 所以,解得m=2﹣﹣﹣﹣﹣﹣﹣﹣﹣﹣﹣ 也就是抽取了2个500ml杯子,3个700ml杯子, 分别记作S1,S2;B1,B2,B3,则从中任取2个的所有基本事件为 (S1,B1),(S1,B2),(S1,B3)(S2,B1),(S2,B2),(S2,B3),((S1,S2),(B1,B2),(B2,B3),(B1,B3) 共10个,其中至少有1个500ml杯子的基本事件有7个基本事件: (S1,B1),(S1,B2),(S1,B3)(S2,B1),(S2,B2),(S2,B3),((S1,S2),所以从中任取2个, 至少有1个500ml杯子的概率为.﹣﹣﹣﹣﹣﹣﹣﹣﹣﹣﹣ 点评:本题考查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解题的重点是列举出基本事件的个数及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列举时要做到不重不漏. 21.已知函数f(x)=ax3+bx2+cx+d,(x∈R)在任意一点(x0,f(x))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x0﹣2)(x0+1). (1)求a,b,c的值; (2)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3)若y=f(x)在﹣3≤x≤2上的最小值为,求y=f(x)在R上的极大值. 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1)由f′(x)=3ax2+2bx+c和f(x)在(x0,f(x0))处的切线斜率k=(x0﹣2)(x0+1),能求出求a,b,c的值. (2)由f′(x)=x2﹣x﹣2=(x﹣2)(x+1),能求出函数f(x)的单调区间. (3)由f′(x)=(x﹣2)(x+1)及﹣3≤x≤2,列表能求出函数f(x)在R上的极大值. 解答:解:(1)f′(x)=3ax2+2bx+c, 而f(x)在(x0,f(x0))处的切线斜率k=f′(x0)=3ax02+2bx0+c=(x0﹣2)(x0+1), ∴3a=1,2b=﹣1,c=﹣2, ∴a=,b=﹣,c=﹣2. (2)∵f(x)=, 由f′(x)=x2﹣x﹣2=(x﹣2)(x+1)≥0, 知f(x)在(﹣∞,﹣1]和上为减函数. (3)由f′(x)=(x﹣2)(x+1)及﹣3≤x≤2,可列表 x f′(x)+ 0 ﹣ f(x)↑极大值↓ f(x)在上的最小值产生于f(﹣3)和f(2), 由f(﹣3)=﹣,f(2)=, 知f(﹣3)<f(2), 于是f(﹣3)=﹣, 则d=10. ∴f(x)max=f(﹣1)=, 即所求函数f(x)在R上的极大值为.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切线方程、单调区间和极值,综合性强,难度大,计算繁琐,容易出错.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导数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2.设函数f(x)=|x+1|+|x﹣2| (1)求不等式f(x)>5的解集; (2)若?x∈R,是f(x)≤t2﹣2t有解,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1)通过求解分段函数,分别求不等式f(x)>5的解集即可; (2)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出,函数的最小值,转化f(x)≤t2﹣2t为二次不等式,即可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f(x)=当x<﹣1,﹣2x+1>5,x<﹣2, ∴x<﹣2 当﹣1≤x≤2,3>5,∴x∈? 当x>2,2x﹣1>5,x>3,∴x>3 综上所述 {x|x<﹣2或x>3}.… (2)函数f(x)=|x+1|+|x﹣2|,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的点到﹣1和3的距离之和, 易得f(x)min=3,若?x∈R,使f(x)≤t2﹣2t有解, 则只需,解得{t|t≤﹣1或t≥3}.… 点评:本题考查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

贺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段考试试卷

贺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段考试试卷

贺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段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 . 吝啬(sè) 譬如(pì) 孱头(chàn) 自诩(xǔ)B . 蹩脚(biè)掘墓(jué)冠冕(miǎn)剔除(tī)C . 糟粕(bó)大度(dù)残羹(gēng)犀利(xī)D . 徘徊(huái)玄虚(xuán)脑髓(suǐ)给予(jǐ)2. (2分) (2016高三上·温州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登上严子陵钓台,在诗文碑刻和烟雨亭台之间徜徉流连,感受到的是古代隐士的那份淡泊和潇洒;也只有这般清雅灵秀的所在,才能令名士放下功名的羁拌。

B . 行走在村中,你会发现周遭的这些受到徽派建筑风格影响的明清房屋,每一座门面上都镶嵌着数以千计的砖雕,真是异彩纷呈,古韵非凡。

C . 在浮躁暄嚣、尘土飞扬中,很多人在为个人奋斗的过程中,渐渐变得好斗、复杂、神经质,要么一脸浑浊,要么面带愁容。

D . 这些摄影作品在展示现代城市绚丽多采夜空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光污染难以全面遏制的忧思:越来越多人造光源的使用已严重污染纯净的夜空。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________莫过于“应试教育”。

②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________太不礼貌了吧。

③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________。

A . 词语不免无可厚非B . 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 . 词汇未免无可非议D . 词语未免无可非议4. (2分)下面语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广西贺州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广西贺州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广西贺州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54分)1. (6分) (2015高一上·东城期末)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据此完成下题.(1)太阳辐射可以()A . 诱发地震和潮汐B .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C . 改变大气圈厚度D .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2)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关联密切的是()①生物活动②大气运动③火山爆发④水的运动.A . ②③④B . ①②④C . ①②③D . ①③④(3)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A . 海南岛B . 青藏高原C . 四川盆地D . 东北平原2. (6分) (2019高一上·佛山期中) 下图是冬至日四地纬线昼弧、夜弧分布状况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A . 甲、乙B . 乙、丙C . 丙、丁D . 甲、丁(2)图中乙和丁的周长相等,则()A . 日期相反B . 雨季时间相反C . 日出、日落时间相反D . 昼夜长短相反(3)下列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甲位于南极圈B . 乙可能位于赤道C . 丁不可能位于赤道D . 丙位于回归线3. (4分) (2015高一上·慈溪期中)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宣称在鲸鱼座τ星(Tau Ceti)恒星系统中存在着一颗超级地球,“鲸鱼座τ星e”行星作为超级地球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它位于恒星的宜居地带。

虽然这些系外行星尚未进一步证实,但这项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阅读材料,“鲸鱼座τ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A . 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普通的星球B . 该行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C . 该行星的昼夜温差适中D . 该行星上有适合生命物质生存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4. (2分)饱和水汽是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能够容纳的最大水汽。

广西贺州市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广西贺州市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其中1-6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10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但没有错误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均得0分)二、1.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三、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2.在08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鸟巢”400m环形赛道上,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

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D.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 3.以下划线上的数字指时间(即时间间隔)的是()A.某中学的作息表上写着,第四节:10:15-10:55B.刘翔跨栏记录为12.91sC.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每晚7:30准时与您见面D.午休从12:10开始4.)A.①②B. ②④C. ②③D.5.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1.5 m/min ,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 1 mm ,则此人的心率为A.80次/ min B.70次/ min C.60次/ min D.50次/ min 6.A、B两质点沿同一直线从同一地点出发,其运动情况在图中由A、B两条图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同时从静止出发,向相同的方向运动B.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t=2s时,A、B两质点间距离等于2 mD.t=4s时,A、B两质点相遇7.下列物体或人,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考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蛋白质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关,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2.下列物质中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是()①抗体②酶③性激素④胰岛素⑤糖元⑥维生素D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⑤3.下列化合物含有的元素种类一定相同的是()A.肝糖原和脂肪B.血红蛋白和胰岛素C.核苷酸和核糖D.胰岛素和性激素4.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5.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还原糖,加热条件下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合成④时有水产生6.关于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自由水总是比结合水含量高B.自由水含量与细胞内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C.自由水可转化为结合水,反之则不然D.自由水与结合水之比可作为衡量细胞代谢强弱的指标7.有人使用了NH4NO3、KNO3、CaCl2·2H2O、MgSO4·7H2O、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配制培养基,用于培养某种植物。

但培养基中缺少某种大量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A.Ca(NO3)2 B.KCl C.KH2PO4 D.K2SO48.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同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A.氨基和羧基B.羧基C.氨基D.连在C原子上的H9.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几层生物膜()A. 4 B.6 C.7 D.810.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这是因为()A.细胞膜以磷脂分子层作基本骨架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C.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11.下图是细胞各结构的部分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不具有②③④的结构B.有氧呼吸能发生在结构④中C.按①~④顺序依次可能是高尔基体膜、叶绿体膜、核膜、线粒体膜D.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具有②结构12.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A到视野B时,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A.①②③④B.③①②C.⑤④③②D.④⑤①②13.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活,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下列对图中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协助扩散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B.两种方式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呈正相关C.两种方式都需要转运蛋白的帮助D.两种方式都是将物质从浓度高一侧转运到浓度低一侧,均不需要消耗能量1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B.变形虫摄食利用了胞吞作用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D.需要载体协助的物质运输都是主动运输15.下面关于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ATP分子水解去掉两个磷酸基后变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在叶绿体中形成ATP需要光能D.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1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B. 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17.在下面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多种酶B.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形成ATPC.光反应固定CO2,暗反应还原CO2 D.光反应消耗水,暗反应消耗ATP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H]和ATP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1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并使其失去活性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D.活细胞产生的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能起作用20.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O2和CO2以图中a方式通过细胞膜B.被动运输过程有时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C.图中c可表示葡萄糖进入口腔上皮细胞的过程D.图中①②④都能运动,而③一般不能运动21.如图表示高等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中,只要线粒体消耗O2,光合作用就不缺少ATP和CO2B.过程②需要ATP,过程①③④产生ATPC.对于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突然降低光照强度,过程①②都会减弱D.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与合成ATP有关的酶22.如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透光的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最准确的叙述是()A、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B、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C、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D、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大23.某植物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依次是()A.444B.448 C.488D.481624.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加倍B.显微镜下可看见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赤道板和细胞板出现C.分裂间期由于蛋白质合成旺盛,核仁的活动会加强D.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分裂方式不同,但细胞质分裂方式相同A.细胞分化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B.一般说来,分化了的细胞将短暂保持分化后的状态,很容易再分化C.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并且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6.下列关于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扩散速度最慢与最快的依次是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B.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时期C.双缩脲试剂用来鉴定蛋白质,因为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可发生蓝色的颜色反应D.发芽的种子研磨液加入斐林试剂后会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因其含有还原性糖27.下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数量关系。

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B.①时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可能达到最高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D.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28.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B.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C.细胞衰老,膜通透性不变;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29.下列图像是某同学观察某种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后期绘制而成的染色体行为简图,你认为正确的是()30.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处下降,B处上升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上升,B处下降D.A.B两处都不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作答无效。

31.(8分,每空1分)右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具有疏水性和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存在。

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②淋巴细胞③心肌细胞④口腔上皮细胞32.(9分,每空1分)图1是利用通气法来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装置中通入气体的CO2浓度是可以调节的)。

将适量叶片置于同化箱中,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照强度下,让空气沿箭头方向缓慢流动,并用CO2分析仪测定M、N两处气体中CO2浓度的变化。

图2是图1装置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通过测定相关数据绘制而成的。

(1)欲使M、N两处气体CO2浓度相同,可通过控制等因素实现。

当图1中M、N两处气体CO2浓度相同,则同化箱中光照强度为_______klx;若M处气体CO2浓度低于N处,此时光照强度的值应当(2)若适当增加通入气体的CO2浓度,则叶片光饱和点的值(变大/不变/变小),光的补偿点将(左移/右移/不变)。

(3)若该叶片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前测得叶片有机物的量为a,放入黑暗环境中1h 后测得有机物的量为b,然后再放入光照条件下1h后测得有机物的量为c,则叶片的净光合量为,光合总量为。

(4)如图3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

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 mL,水滴位置在X。

恒温30分钟后,针筒容量调至0.6 mL,水滴位置恢复到X。

若以氧气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则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mL/h,该数值比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低,原因是。

33.(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

请回答:1)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分析图中A、B、C三点,可知(1分)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

2)长期淹水会使根系烂掉,那是因为缺氧导致根系进行,产生的对根系有毒害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