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症及处理

合集下载

PCI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PCI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护理措施
对于出现出血的患者,应保持穿 刺部位的干燥、清洁,避免剧烈 运动,同时根据医嘱给予止血药 物治疗。
血管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血管并发症
PCI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血管并发症,如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等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并发 症。
护理措施
对于出现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保持安静,减少活动,给予 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同时根据医嘱进行相应的护理。
总结词
心律失常是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详细描述
患者在进行PCI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心电图 监测显示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表现。经过药物治疗和心电监护,患者心律 逐渐恢复正常。
术后出血案例分析
总结词
术后出血是PCI手术的严重并发症, 需要紧急处理。
缩药物的使用。
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是PCI术后较为严重 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造影
剂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引起。
症状包括尿量减少、肾功能不全 等,严重时可出现肾衰竭甚至死
亡。
护理措施包括水化治疗、观察肾 功能变化、及时处理造影剂肾病 症状,同时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03 PCI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 护理
造影剂肾病案例分析
总结词
造影剂肾病是PCI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与造影剂使用有关。
详细描述
患者在PCI手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表现为尿素氮、肌酐升高。经过水化治疗、利尿等措施,肾功能 逐渐恢复正常。同时给予保肾药物治疗,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症状包括局部血肿、淤斑、血尿、消 化道出血等,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甚至 危及生命。

PCI术后常见并发症

PCI术后常见并发症
编辑ppt
入路血管并发症
桡动脉痉挛
原因:操作者不熟练,操作时间过长;患者紧张、疼痛 刺激;血管内径小,存在原发性高血压、周围血管病、 上肢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极度弯曲狭窄。
预防护理:1.加术前强心理护理,必要时使用镇静剂;2. 注意患者的主诉,切忌强行操作,硝酸甘油解除痉挛; 3.穿刺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解除痉挛;4.注意保暖。
编辑ppt
入路血管并发症
桡动脉闭塞 原因:年龄、吸烟史、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险因素;
动脉鞘管直径过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压迫过度。 表现:临床表现不明显,桡动脉搏动消失超声检查可见
桡动脉血栓形成。 预防护理:术前充分评估;合理使用肝素;合适压迫力
度;尽可能选择6F的动脉鞘管。
编辑ppt
全身并发症
迷走神经反射
停搏、死亡
处理:必要时置入支架;IABP循环支持;置入临时起搏器。
编辑ppt
冠状动脉相关并发症
冠状动脉穿孔
冠状动脉穿孔是造影剂从局部撕裂的血管持续外渗,严重时可导致心包填塞, 甚至死亡。临床上比较少见。
时间: 原因: 表现: 处理:
编辑ppt
冠状动脉相关并发症
支架内血栓形成
发生率为1%左右,分为急性(<24h),亚急性(1-30d),晚期(31d-1年)和极晚期(>1年) 血栓
3.预防护理:心理护理,备好抢救用药,当内科介入治疗无效时应紧急 安置主动脉内球囊反博,血压平稳后立即送外科手术室行急诊CABG
编辑ppt
入路血管并发症
入路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血肿、假性动脉 瘤、桡动脉痉挛、动脉闭塞、动静脉瘘、 腹膜后血肿等。
高危因素:年龄>70、低体重女性、使用抗 血小板药物、外周动脉疾病史。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脉介入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脉介入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导致冠状动脉开口病变逆行撕裂;另 外导管开口部骑跨、顶壁、同轴性差
时、推注造影剂过猛、在主动脉内无
引导钢丝时粗暴进行器械推送导致的 主动脉内膜撕裂。
•5、心律失常 冠脉造影过程中出现心
律失常和传导阻滞很常见,多数呈一 过性,不产生临床后果;有些如AF或 Af会产生血流动力学异常,需积极处
理;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或心室停搏 可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
•出血、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类似于 股动脉但发生率极低,共约0.06%~2%。 独有并发症为桡动脉痉挛、桡动脉闭 塞;桡动脉、内乳动脉、腋动脉破裂、 无名动脉破裂导致纵隔血肿,可以压 迫气道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前臂 挤压综合征。
•桡动脉中层平滑肌受а肾上腺受体控 制,容易发生痉挛。桡动脉术后有一
•无血流临床表现:胸痛加剧、心电图 ST段弓背向上抬高、血压降低、心率 减慢、心源性休克,甚至出现心脏停 搏和室颤、死亡。
• 无血流的急救处理:任何机械措施均无效,关键是维持血流动力 学稳定和迅速恢复冠脉血流,前者包括升压药的应用,后者包括
冠脉内给予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钙拮抗剂(异搏定或合心爽)
•大多数夹层不会引起并发症,许多未 治疗的夹层可以存在3~6个月以上。 另外夹层对再狭窄无影响。PTCA引导 钢丝、球囊导管扩张引起的和支架植 入后的冠状动脉夹层视血管大小和供 给心肌的范围、夹层的类型和急性闭 塞的风险和危害,决定是否植入支架 闭合夹层,一般均可植入支架闭合夹 层。如夹层未闭合应该积极使用抗血 小板治疗、肝素和凝血酶抑制剂。
•(3)、房颤或房扑 冠脉造影过程中 出现的房颤或房扑一般来说与基础心
脏病本身有关,与导管操作关联不大
或难以确定,除非导管直接刺激了心
房。若心室率过快时可出现血流动力

pci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pci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pci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介入性心脏治疗手段,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PCI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在此我们介绍PCI术后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1. 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出血严重可威胁生命,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状况,及时处理。

措施包括:局部压迫止血、输注血小板、血浆等血液制品、使用止血药物等。

2. 血管痉挛:术后可能发生血管痉挛,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血液循环。

措施包括:使用扩血管药物、维持患者温暖、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活动等。

3. 心肌损伤:术后心肌损伤较为常见,严重者可引起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

措施包括:监测心电图、生命体征、血液生化指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4. 感染:术后可能发生伤口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措施包括: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使用广谱抗生素等。

5. 血管穿孔:术后少见但危险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出血、心包积液等。

措施包括:紧急手术处理、输注血液制品等。

6. 窦性心动过缓或快:术后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或快,影响心脏功能。

措施包括:观察患者心电图、生命体征等,必要时使用药物调节心律。

7. 血压异常:术后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影响心脏功能。

措施包括:密切观察患者血压状况,必要时使用药物调节血压。

8. 患者焦虑: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措施包括:与患者交流沟通,给予心理疏导、支持等。

总之,PCI术后护理需要全面、细致、及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pci术后5个主要并发症

pci术后5个主要并发症

pci术后5个主要并发症PCI(穿刺冠脉介入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治疗方法,透过冠脉插管操作,用导管介入塞入支架等器械,扩张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恢复冠脉血流,以改善心脏供血。

尽管PCI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术后仍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

本文将讨论PCI术后的五个主要并发症。

一、血管并发症PCI术后,可能出现血管周围的并发症,如血管狭窄、血管损伤或血管破裂。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血液凝块的形成,甚至可能需要进行血管修复手术。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手术期间医生需要精确操作,并确保器械的正确使用。

二、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梗死是一种可能的并发症。

这是因为在血液流动恢复到冠脉狭窄部位之前,部分心肌组织可能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受损。

此外,PCI术后的几天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如胸痛、胸闷等,以便及早发现心肌梗死的迹象。

三、冠脉内血凝块在PCI术后,冠脉内可能会形成血凝块,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血凝块可能会完全堵塞血流,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因此,术后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抗凝药物,以避免血凝块的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冠脉血流。

四、心律失常PCI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

这是由于冠脉插管手术对心脏本身的刺激,以及PCI术中使用的造影剂等药物的作用所致。

心律失常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持续性的,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跳骤停。

因此,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身心率的变化,并及时就医。

五、出血PCI术后,病人可能会出现出血并发症。

出血可能发生在穿刺/插管部位,也可能发生在其他身体部位。

出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穿刺点的位置、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

出血较轻的情况下,通常可以通过压迫止血或者使用止血药物来控制。

但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进行止血。

为了降低出血风险,PCI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术后护理建议。

综上所述,PCI术后可能会出现血管并发症、心肌梗死、冠脉内血凝块、心律失常以及出血等五个主要并发症。

30-PCI并发症及其处理

30-PCI并发症及其处理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PCI并发症及其处理
紧急处理
血液动力学:Dopamine
无复流:Tirofiban; NTG; 异搏定 (IC)
微导管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PCI并发症及其处理
紧急处理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编 者 (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 波 于世勇 马长生 马依彤 毛 懿 方唯一 石蕴琦 曲新凯 刘 健 杜志民 李 浪 李为民 李俭强 杨峻青 杨跃进 沈卫峰 陈 明 陈纪言 陈韵岱 周玉杰 钱菊英 高 炜 郭丽君 黄 岚 韩雅玲 窦克非 颜红兵 霍 勇
学术秘书 曲新凯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PCI并发症及其处理
PCI时急性冠脉闭塞预防
正确选用器材:导引导管/导引钢丝 规范操作
导引导管深插 注射造影剂用力适当 导引钢丝由软至硬(超硬) 球囊从小直径开始 支架覆盖病变(夹层)
充分抗血小板(抗凝)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PCI并发症及其处理
病例 2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PCI并发症及其处理
支架置入后即刻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PCI并发症及其处理
支架置入后2min
Chest pain BP↓, HR↓
22%; 心肌超声显影无再流面积减低(78% --25%)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症及处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症及处理
3 康复治疗
提供适当的康复治疗措施,如心脏运动康复等来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PCI后出现血管外并发症的处理
监测与观察
护理管理
心理支持
对于可能出现血管外并发症的患者, 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相关症状 的变化。
提供适当的护理管理,如疼痛管理、 护理性支持和康复指导等,帮助患 者恢复。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 帮助他们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压力。
结论和展望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处理是提高患者康复率和治疗效果的关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PCI并发症的处理方 法也在不断完善,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多希望。
PCI后出现血管内并发症的处理
1
血栓形成
及时应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
2
血管破裂
使用支架修复破裂的血管,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出血。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血管撕裂
通过导管技术对撕裂的血管进行修复,并且定期进行随访以确保恢复良好。
PCI后出现出血并发症的处理
1
局部止血措施
使用局部止血贴或压迫止血器材等进行直接止血,避免深层出血。
PCI并发症概述
血管内并发症
血管内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 血管破裂和血管撕裂等,需要 及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出血并发症
出血是PCI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 一,可能因手术创伤、抗凝药 物使用等引起,需采取止血措 施。
心肌梗死并发症
心肌梗死是治疗时不可避免的 情况,并且可能对患者的心脏 功能造成进一步影响,需要针 对性处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 发症及处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导管手术,用于处理冠状动脉疾 病。本演示将重点介绍PCI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对应的处理方法。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症及处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症及处理

3
栓塞
栓子堵塞血管会阻碍血液供应部位的灌注,导致缺血和坏死。在PCI治疗中发生 冠状动脉栓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心肌缺血并发症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肌缺血性疾病,由于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长期狭窄和血栓形成,导 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
心绞痛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急性或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会感觉到胸部疼痛或 不适。
PCI并发症分类
PCI并发症可分为血管并发症、心肌缺血并发症、心律失常和PCI相关器械并发 症四类。
血管并发症
1
出血
出血是介入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穿刺部位的机械损伤和抗凝药 物使用造成血液凝固机制障碍引起。
2
血肿
血肿是穿刺点周围出血血液积聚而成的堆积物,如果无法被机体吸收和排出,将 会限制周围组织血液灌注,严重时可造成器官功能受损。
手术治疗
如心肌梗死患者需 及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急诊冠状动 脉搭桥手术治疗。
PCI并发症的预后
PCI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影响程度各异,严重程度与处理及预后密切相关。严重并发症会影响到患 者的生命质量甚至生命安全,恰当的处理和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PCI后的注意事项
1 术后休息
2 饮食保健
3 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 一种创伤较小的治疗 方式,但术后仍需要 适当的休息和恢复, 尽可能避免剧烈运动、 体力劳动等。
心律失常
1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心房的快速而不规则的
心室颤动
2
跳动,由于心房不协调收缩,排出 的血液流动减缓,导致心脏输出量、
心室颤动是心室丧失了有效收缩功
再灌注和氧供降低。

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

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

支架血栓形成
支架血栓形成是PCI术后最严重的并 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支架内血栓形 成引起。
VS
防治措施:在PCI过程中,应选择合 适的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以减少支 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术后应长期使 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定期复 查冠状动脉造影,及时发现并处理支 架血栓形成。对于已经形成的支架血 栓,可能需要再次介入治疗或药物治 疗。
PCI主要并发症
02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 缺血和损伤引起。
防治措施:在PCI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缺血和损伤,术后应密 切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对于严重的心律 失常,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再次介入治疗。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PCI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但后果严重。主要原 因是心肌缺血和损伤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严重受损。
防治措施: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严格筛选 手术适应症。术中应尽量减少缺血和损伤,术后应密切监 测心功能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是主 要的治疗方法。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PCI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栓塞或冠状动脉夹层引 起。
防治措施:在PCI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栓塞和冠状动脉夹层的发生。术后应密切 监测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肌梗死。对于严重的心肌梗死 ,可能需要紧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跨学科合作
加强心血管、影像、药学等多学科合 作,共同推进PCI并发症防治研究。
普及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对PCI并发症的认识,促进 患者主动参与防治措施的落实。
THANKS.
血管并发症包括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等, 需及时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和介入治疗。
PCI并发症治疗进展

PCI并发症

PCI并发症
• 联合抗血小板+抗凝,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增多, • 介入装置特有并发症:穿孔, 无血复流
冠状动脉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 • 死亡 • AMI • 急诊CABG 其他并发症: • Slow flow, No flow • 冠脉穿孔、心包填塞 • 大分支闭塞
应重视其预防,识别和紧急处理
主要并发症
急性闭塞
- 病变因素:血栓性病变存在, 如AMI,UAP的病变。
造影表现
• 模糊,不干净(haziness);
• 充盈缺损;
• 迅速“长大”的充盈缺损。
治疗
• 机械方法(因常常合并有夹层)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适用于合并内膜撕裂或夹层者) • 药物溶栓(血栓量大时)
UK
tPA
SK
球囊(水凝胶和多孔球囊等)局部应用小剂量溶栓药物 •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替罗非班冠脉内静推 ReoPro等,对血栓性病变有特效 • 术后充分抗凝、抗血小板
• 病变成角≥45°
• RCA开口处病变
• 严重狭窄(90-99%)病变
• ACC/AHA记分
冠脉闭塞后预测死亡因素
• 女性 • 有CHF史
•年龄≥65-70岁
•LVEF≤30%
• UAP
• 被扩张血管提供 了侧支循环
•多支血管或LM病变
•RCA近端病变 •新近发生的心绞痛
脑卒中
•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均很 少见,但后果严重。术中操作规范,轻柔可减少 动脉系统栓子脱落的机会。抗凝宜充分,但须注 意监测,老年患者尽力应用低分子肝素或低强度 的抗凝,并适当的控制血压以避免颅内出血并发 症。
支架脱落
原因:病变未充分扩张时植入支架 病变弯曲或支架过硬 支架与球囊未紧贴 支架后撤被引导管卡脱 处理:取出支架 用一小球囊套入支架,扩张时取出 用另一钢丝与原钢丝缠绕,带出支架 伸进球囊,原位植入 再植入一支架将其压扁 预防:病变充分扩张再植入支架 直接植入支架时,应选用与球囊紧贴的支架

PCI低血压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科室学习

PCI低血压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科室学习

学习更新
持续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 经验,不断改进并提高科室的技 术水平。
患者至上
始终将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 位,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最好的 护理。
2 药物治疗
结合PCI和冠状动脉旁路搭 桥手术,可降低并发症的 风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血 管活性药物和心脏抑制剂 等药物。
3 液体管理
合理控制液体输入量,避 免过度液体负荷。
处理方法
1
立即复苏
采取紧急措施,如维持呼吸道通畅、输液、给氧等,以物、肾上腺素类药物等进行有效干预。
3
监测和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临床案例分析
病例一 病例二 病例三
患者术后低血压,经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 患者术后低血压,需进行血管扩张和液体补充。 患者术后低血压,采取干预措施后病情迅速好转。
科室团队合作
麻醉科
提供合适的麻醉方案,确保手 术安全。
心内科
评估并指导药物治疗,监测患 者病情变化。
护理团队
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密切关 注患者血压和生命体征。
后期护理要点
1 稳定患者
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并提供合适的药物支持。
2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等,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3 随访管理
定期复查患者,观察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科室学习总结
团队合作
科室各专业团队密切配合,共同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PCI低血压并发症预防及 处理-科室学习
在这个学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如何预防和处理PCI术后低血压并发症。
定义和病因解析
定义
PCI低血压并发症是指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出现低血压的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体会本文主要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症进行了分析,并且总结了临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过程。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成功率和安全性都比较高。

但是,PCI术后并发症是一个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疾病治疗和生活质量。

PCI术后并发症较多,这里主要对几个常见的并发症进行介绍,并探讨其护理对策。

1. 再灌注综合征(Reperfusion syndrome)Reperfusion syndrome是PCI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5%~10%。

Reperfusion syndrome是由于再灌注后导致细胞内钙浓度升高、自由基产生、炎症反应等细胞损伤过程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肺复苏等。

护理对策: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等相关检查结果,及时调整血流动力学指标。

加强患者的饮食营养支持,保持患者心理稳定,可以采用镇静剂等药物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2. 出血并发症PCI术后出血并发症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出血部位主要包括血管穿刺部位、肠胃道、泌尿生殖道等。

严重的出血可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

护理对策:出血风险评估是预防和控制PCI术后出血的关键措施之一。

对于高出血风险患者,应在术前充分用药,有效控制凝血功能,注意采用符合血管穿刺部位的修复方式。

出现显著出血时,应积极采取止血措施,并予以输血抗休克治疗。

3. 药物反应和过敏PCI术后药物反应和过敏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过敏、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

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需及时识别、处理、治疗,避免出现生命危险等情况。

护理对策:对可疑药物进行过敏试验,选择具有少副作用,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

若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症状,应及时停用药物,静脉注射咖啡因、甲氧氯普胺等应急药物,必要时应给予皮质激素和抗组胺剂治疗。

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

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
近年来,包括荟萃分析[118]、PRATO-ACS研究[119]、
尤其是纳入2 998例中国患者的TRACK-D研究(瑞 舒伐他汀10 mg/d)[120]等提示,他汀治疗对预防 CIAKI有一定效果。预防CIAKI的措施详见表6。
(3)前臂血肿:可由亲水涂层导丝穿孔桡动脉小分
支或不恰当应用桡动脉压迫器引起,预防方法为 透视下推送导丝;如遇阻力,应做桡动脉造影。 术后穿刺局部压迫时应注意确压迫血管穿刺点。 (4)筋膜间隙综合征:少见但后果严重。当前臂血 肿快速进展引起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至一定程度 时,常会导致桡、尺动脉及正中神经受压,进而 引发手部缺血、坏死。因此一旦发生本征,应尽 快外科手术治疗。 (5)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低于0.01%[115],若局部压 迫不能奏效,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股动脉穿刺主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如下: (1)穿刺点及腹膜后血肿。少量局部出血或小血肿且 无症状时,可不予处理。血肿较大、出血过多且血 压下降时,应充分加压止血,并适当补液或输血。 若PCI后短时间内发生低血压(伴或不伴腹痛、局部 血肿形成),应怀疑腹膜后出血,必要时行超声或CT 检查,并及时补充血容量。 (2)假性动脉瘤。多普勒超声可明确诊断,局部加压 包扎,减少下肢活动,多可闭合。对不能压迫治愈 的较大假性动脉瘤,可在超声指导下向瘤体内注射 小剂量凝血酶治疗。少数需外科手术治疗。
有研究显示,AGEF评分≤0.92、0.92~1.16和
>1.16的CIAKI发生率分别为1.1%、2.3%和5.8%。 AGEF评分增高是CIAKI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116]。
水化疗法是应用最早、被广泛接受、可有效减少
CIAKI发生的预防措施。对CK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可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实施水化治疗,以 减少CIAKI的发生[117]。

冠脉介入诊疗并发症及其处理

冠脉介入诊疗并发症及其处理
详细描述
支架血栓形成常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者可 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等。处理包括抗凝、抗血小 板等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进行再次介入治疗。
外周血管并发症
总结词
外周血管并发症是冠脉介入诊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因穿刺血管损伤、血管栓塞等原因导致。
详细描述
外周血管并发症常表现为穿刺部位血肿、疼痛、淤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肢体 缺血坏死等。处理包括局部压迫止血、抗凝、溶栓等治疗,必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案例四:支架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治疗
总结词
支架血栓形成是冠脉介入诊疗后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对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预后和生存质 量产生不良影响。
详细描述
支架血栓形成多由于患者未按时服药、生活 习惯不良、手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预防 上需加强患者的教育和管理,定期随访和监 测患者的血压、血脂等指标,指导其正确服 药和调整生活习惯。治疗上需根据患者的具
冠状动脉穿孔是冠脉介入诊疗中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因导管或器械操作不当 导致冠状动脉壁穿破。
详细描述
冠状动脉穿孔常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脏压塞、急性 心肌梗死等。处理包括立即停止操作、心包穿刺引流、紧急外科手术等。
支架血栓形成
总结词
支架血栓形成是冠脉介入诊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因支 架置入后内膜增生、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
体情况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案例五:外周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外周血管并发症如动脉瘤、血栓形成等,对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预后产生不良影响,需积极预防和处理。
详细描述
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血管基础疾病、手术操 作、药物治疗等多种因素有关。预防上需注意控制患者 的血压、血脂等指标,避免长时间卧床和过度活动等导 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处理上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且无充盈缺损
精品PPT
术前
支架植入后
最终结果
精品PPT
六、冠状动脉穿孔
1、原因: CTO病变, 引导钢丝过硬穿出血管末梢 球囊、旋磨头和DCA等器械选择过大 闭塞病变处桥状侧支或假腔内扩张 术者经验不足,操作过重
精品PPT
2、冠状动脉穿孔分类
1型:造影剂外渗,未进入心包腔 2型:造影剂外渗,进入局部心包腔 3型:造影剂外渗,进入整个心包腔致心包填
紧急PTCA
CABG
精品PPT
五、支架内血栓
1、形成原因:
弥漫长病变
支架材质

病 变
成角病变
架 本
血 管
钙化病变
身 原
特 点
偏心病变
因 支架表面电位、结构、
血管腔小于2.5mm
张力
精品PPT
2、按发生时间分类
急性支架内血栓:24内发生SCA显示 支架部位血栓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24小时后SCA显示 支架部位血流TIMI0-1级或1月内猝死
技术操作因素:夹层、大球囊、低血压、 抗凝不充分
致死因素:左心功能受损、左主干、多支病变
精品PPT
5、冠脉急性闭塞的防治
急性闭塞
直径<2.5cm血管
药物治疗:无症状 再次PTCA 或小范围缺血 或STENT
直径> 2.5cm血管 局限性夹层 严重或
螺旋型夹层
植入STENT 多个STENT 结果不满意
阿托品:缓慢心律失常、低血压
反复痉挛
药物治疗:小血管
植入STENT:大中血管
严重心绞痛低血压
精品PPT
三、冠状动脉夹层(内膜撕裂)
1、夹层形成原因:两大原因
弥漫长病变
导引导管操作不当
冠 脉
成角病变
器 诫
解 剖
钙化病变
技 术
导引导丝选择不当
因 素
偏心病变
原 因 球囊直径大于
慢性闭塞病变
病变血管直径
精品PPT
早期支架内血栓:30天内突发胸痛 伴支架部位ECG缺血或梗死改变
精品PPT
3、支架内血栓防治
• 术前充分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预 防
(ASA+抵克力得 or 波立维) • 术前、后低分子肝素
(ASA+抵克力得+肝素 )
• 术中普通肝素足量,ACT>300秒术前:
• 即刻SCA
处 • 多体位投照排除夹层 理 • 再次PTCA,软导丝扩张至残余狭窄< 20%
1. 过敏反应 2. 血管迷走反射 3. 失血性休克 4. 心包填塞 5. 急性肺栓塞 6. 肾功能损害 7. 导管打折 、 折断和打 结
8. 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 9. 穿刺部位出血、血肿 10. 动脉夹层
精品PPT
一、PCI并发症危险因素
1. 冠状动脉解剖因素 冠状动脉病变形态学及严重程度直接影响 PCI治疗成败与效果: A型病变成功率------> 85%,轻度危险 B型病变成功率------ 60%-85%,中度危险 C型病变成功率------ < 60%,重度危险
精品PPT
二、冠状动脉痉挛
1、冠状动脉痉挛分类: 病变部位血管痉挛 病变远端血管痉挛 微血管痉挛 术后冠脉痉挛
精品PPT
一、PCI并发症危险因素
2. 临床因素
高龄>70岁;
女性; 伴心力衰竭,AMI,UAP;肾功衰; 左主干病变; 急诊PTCA; 既往实施PCI或CABG;
精品PPT
一、PCI并发症危险因素
七、无血流现象
1、定义: 无血流 (No flow)现象:指冠脉原狭窄病变
处无夹层、血栓、痉挛和明显的残余狭窄,其血 流明显减慢(TIMI 0-I级)的现象;
慢-血流(Slow flow)现象:指血流为TIMI II级, 发生率为1-5%。
多见于血栓性病变(如AMl)、退行性大隐 静脉桥病变的介入和使用斑块旋磨、旋切吸引 导管以及人为误推入空气时。
精品PPT
四、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1、定义:PCI过程中或后病变靶血管完全闭塞,
表现为冠脉TIMI0-2级血流。
2、分型:
急性闭塞:完全闭塞, TIMI0-2级血流 临近闭塞:狭窄加重, TIMI2级血流 高危闭塞:先兆闭塞,残余狭窄>50%
TIMI3级血流
精品PPT
术前
术后急性闭塞
精品PPT
3、冠脉闭塞与未闭塞患者恶性事件发生率
塞: 血压持续下降, 对升压药物无反映, 心率增加
精品PPT
3、冠状动脉穿孔防治
• 球囊封堵 • IC少量鱼精蛋白、凝血酶 • 扩容、升压 • 心包穿刺引流 • 心包切开引流术 • 球囊等器械避免选择过大 • CTO病变,避免硬钢丝到血管末梢,操作应轻柔 • 扩张CTO病变时,应确认在真腔内
精品PPT
恶性事件
死亡 AMI 急诊CABG 围术期死亡 围术期MI
急性闭塞 (%) 无急性闭塞(%)
5
1
10---50
2
25---60
3
5---10
---
40
---
精品PPT
4、冠脉急性闭塞的原因
冠脉夹层 80% 冠脉血栓 15-20%? 冠脉痉挛 1-5%?
精品PPT
5、冠脉急性闭塞的危险因素
病变因素:扭曲、成角、弥漫、偏心、CTO、 多支、血栓性等病变
2、夹层分类(NHLBI)
分型Βιβλιοθήκη 特点急性闭塞发生率(%)A
管腔内少量透X线区
----
少量或无造影剂滞留
B
透X线区分成两个平行管腔
3
少量或无造影剂滞留
C
管腔外帽样改变,
10
有造影剂滞留
D
管腔内螺旋样充盈缺损
30
E
新出现持续充盈缺损
9
F
非A-E型导致血流闭塞
69
精品PPT
3、夹层防治
• 严格规范导管操作规程 • 根据血管病变特点选择相应钢丝、球囊及支架 • 及时植入支架,防夹层扩展 • 钙化病变忌高压反复扩张 • 灌注球囊 • 升压药,如多巴胺等 • 有条件插入IABP • 除颤、临时起搏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并发症及处理
精品PPT
PCI并发症
1. 冠状动脉痉挛;
心 脏 相 关 并
2. 冠状动脉夹层;
3.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非
4. 冠状动脉穿孔; 5. 支架内血栓;
心 脏 并
发 6. 无血流现象; 症 7. 边支血管闭塞;
发 症
8. 支架脱落;
9. 死亡、AMI
10. 急诊CABG;
3.手术器械及技术因素: 器械选择不当 术中操作不当
精品PPT
2、冠状动脉痉挛机理
介入器械刺激 破坏冠脉血管内膜 氮氧合物大量丢失 增加病变部位对缩血管物质敏感性 及降低对舒血管物质敏感性
冠脉痉挛
精品PPT
3、冠状动脉痉挛防治
PTCA引起痉挛 硝酸甘油排除夹层和血栓
钙离子拮抗剂 再次PTCA 抗胆碱制剂
精品PPT
2、临床表现:
• 胸痛和ECG ST段上抬, • 依据缺血范围、基础心功能状态、其它冠脉病 变情况,还可出现心电传导障碍,心律失常、低血 压、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 • 无血流现象死亡率增高10倍,约15%,AMI约为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