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超全)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超全)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超

全)

单选题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答案:B

A. 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水分子和品红分子均在不断运动,可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

B.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

C. 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易于压缩。正确。

D. 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正确。

故选:B。

2、“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硒

B.硅

C.铝

D.锡

答案:B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是硅,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硅;

故选:B。

3、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答案:B

A、B质子数为11,属于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

B、A为稀有气体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稳定,C最外层2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A与C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错误。

2023中考化学教材基础练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2023中考化学教材基础练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教材素材变式
10 [科粤九上P44习题3,2022重庆南岸区期中]冰是人们常见的物质。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 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运动就停止了 B.“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气凝胶冰”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D.“气凝胶冰”是一种纯净物
教材素材变式
6 [沪教九上P73习题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核外电子上。( )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 (3)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不是。( ) (4)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不能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中考化学•教材基础练
知识点7
构成物质的微粒
教材素材变式
1 [人教九上P51习题1,2022原创]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冰融化成水没有新分子生成是物理变化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物理变化 C.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是化学变化 D.一种分子变为另一种分子是化学变化
答案
3.D 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分子,所以生成物属于纯净物,A错误;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错误;该反应是由 两种分子反应生成另一种新分子,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此反应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可分,D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B、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带正电。

C、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得到电子,带负电。

4、离子的形成: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8、元素周期表:七个周期,十六个族。同个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同个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似。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章教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章教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章教案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能从微观角度解释一些现象;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并能读懂一些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离子的概念,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初步了解氯化钠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掌握元素的概念;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例子和多媒体课件展示,认识到分子、原子这些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2)根据科学实验结论说明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的结构及构成原子的粒子的性质特点,通过抽象的思维想象了解原子的大小;通过画原子结构简图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根据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中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失情况分析了解离子的形成;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对比,说明离子可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

(3)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理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4)通过对一些常见元素名称的造字特点认识元素的分类,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通过对不同元素的性质与其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研讨,归纳总结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联系和区别;会用微粒知识解释一些问题。

2、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区分识别氧化物;

3、了解元素的概念、意义;化学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能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计算。

4、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掌握化合价的原则及其应用;

【复习重点】

化学式的书写和应用

【自主复习】

围绕知识结构网络,复习并记熟第三章知识点,准备默写!!

【课堂活动】

活动一、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1、分子、原子、离子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联系怎样?

2、用微粒的知识解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

3、原子结构怎样?

4、相对原子质量如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如何计算?

例题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例题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5种物质B.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

C.该图可示意SO2与O2的反应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例题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 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C 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D 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例题4、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3节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课件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3节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课件沪教版
(2)露天烧烤不仅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且烧焦的肉类中还含有强烈
的致癌物质——3,4苯并芘,其化学式为C20H12,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_2_0_∶__1__,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___3_2____个原子。
10.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 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1_7_6___。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4_._5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8+16×6=176;维生素C中氢元 素的质量分数= 8 ×100%≈4.5%。
176
11. 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 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计算:
4. (2019·泰州中学附属初中期中)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 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 法正确的是( B )。
A. 亮氨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亮氨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 亮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亮氨酸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解析】观察三种化合物可知,混合物中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是固定的,即 (23×2)∶32=46∶32,已知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即可确定硫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32%,其余为氧元素,其质量分数为1-46%-32%=2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一)本单元概述: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分别是“分子和原子” 、“原子的结构”和“元素” 。包括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相对原子

质量、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等内容。

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在初中化学课程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在实现课程目标中发挥很好的教育教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第一,人们依据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通过对微观粒子及运动特点的不断探

究和发现来认识和解释宏观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成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内

容和特点,也是现代科学关于物质世界认识的重要成果,在促进学生科学物质观、正确

的世界聪明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功能。

第二,本单元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在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中占有很大的分量,这些生

长性很强的基本概念是支撑和构建初中化学知识结构的重要结点,正确理解这些基本概念,熟练运用有关化学用语和术语,是学习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其他知

识板块的重要基础和工具。

第三,本单元包括的重要科学方法、观念、典型人物和化学史实,是教学中需要深

入挖掘并充分利用的教育、教学浆糊。包括一些具有应用价值的科学方法和过程,如一

滴水中所含分子数量的计算,原子大小与乒乓球和地球的类比、元素符号的采用、相对

原子质量的采用、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解释离子的形成等;一些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如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化学变化前后元素不变等;一些重要的化学人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归纳笔记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归纳笔记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归纳笔记

单选题

1、关于原子和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个数相等的任何物质具有相同的质量

答案:A

解析:

A、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不一定比原子大,例如水分子质量小于汞原子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分子个数相等的物质,质量不一定相等,例如1个水分子质量和1个氧分子质量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目前发现有100多种元素,其中金属元素种类最多。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氩B.氧C.汞D.硫

答案:C

氩是稀有气体元素,氧是非金属元素,汞是金属元素,硫是非金属元素,故选C。

3、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B.氧气C.氯化钾晶体D.铜

答案:C

解析:

一般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非金属固体单质、稀有气体单质,且一定是单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也有非金属元素,一定是化合物;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只有非金属元素,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A、金刚石是非金属固体单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故A错误;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

C、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正确;

D、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金属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小提示: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粒,让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由哪种微粒构成的.

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归纳笔记

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归纳笔记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归纳笔记

单选题

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答案:C

解析:

A、③是水蒸气状态,②是液体状态,故水分子间的间隔:③>②,说法错误;

B、③状态温度比①状态温度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说法错误;

C、分子质量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说法正确;

D、②→③的过程中水从液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水未发生分解,说法错误。

故选:C。

2、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卓越贡献。下图是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C.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 g

D.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2

答案:B

解析:

A、从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知道核电荷数是3,不符合题意;

B、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符合题意;

C、由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知道,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单位不是g,不符合题意;

D、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则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元素显-1价,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不符合题意。故选B。

初中化学_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轮复习课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

新课学习已经完成,已经初步认识到:物质由元素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大多数纯净物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稀有气体、金属、金刚石等由原子直接构成,氯化钠等物质由离子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更微小粒子构成,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分层排布,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知道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知道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等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但由于缺乏总体上加深认识和理解,缺乏通过具体的实例加以运用,才能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因此,需要作单元整理、归纳等复习。

2.功能与地位:

本单元所学习的有关物质构成奥秘的知识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是能从本质上理解物质的性质、用途等化学知识的关键。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本单元的复习课使所学习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方面的知识系统化、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学习化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物质组成元素、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和理解。

(2)进一步认识原子的内部构成及用结构示意图来表示结构,理解原子不显电性和离子带电的原因是粒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目的不同。

(3)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联系的观念,理解稀有气体原子化学性质极不活泼和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在反应中化学性质活泼是由最外层电子数所决定的。

初中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含答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和原子练习附答案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能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氧分子和硫分子B.氧原子和硫原子

C.二氧化硫原子D.二氧化硫分子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B.氯酸钾C.二氧化锰D.液氧

3.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大而原子小

B.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发生变化,而分子发生变化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4.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不停地运动,原子不动

5.同种元素的原子都具有相同的

A.电子数B.中子数

C.质子数和中子数D.核电荷数

6.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A.分子和原子B.质子和中子

C.质子和电子D.电子和中子

7.下列属于非金属固体单质的是

A.铁B.磷C.冰D.氧气

8.下列物质中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是

A.白糖水B.空气C.水蒸气D.过氧化氢9.下列能说明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B.品红扩散

C.水在通电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D.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高低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与纯净的氧气化学性质不同

B.人呼出的气体是由多种分子组成的

C.自然界中的氧元素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

D.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三大类

二、填空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如二氧化碳由(填粒子名称)构成的,铁是由(填粒子名称)构成的物质,H2SO4是由(填粒子名称)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粒子;原子是中_________的粒子,可以相互结合成分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3.分子受热时,间隔.遇冷,因此物体有现象.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优秀ppt课件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优秀ppt课件

纯净物、单质
混合物
纯净物、单质
精选ppt课件
39
讨 论⑵
氢气在氯气中 燃烧生成氯化氢。 试分析在氢气与氯 气反应的化学变化 中,分子和原子的 变化情况,推论在 化学变化中,发生 变化的是分子还是 原子?
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 学性质的最 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精选ppt课件
40
四、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空气易压缩,水难压缩 空气中气体分子的间隔大,易 压缩;水分子的间隔小,难压缩
5、下列情况能够导致分子间间隔缩小的是( C )
A、晾晒湿衣服 B、装有酒精的容器敞口放置 C、向车胎内充气 D、将氧气常温密封保存在贮气瓶中
6、某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固体变为该物
质的液态或气态,主要是由于( D )
A、分子形状发生变化 B、分子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D、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链接
实验探究1: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 冷水、热水现象如何? 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不断向水中运 动, 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现象.
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
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所构成的。
现代科学 技术已能 将构成物 质的粒子 放大后呈 现在我们 的眼前。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如图所示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组合是()

①该实验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②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③该实验能证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④片刻后可观察到试管A中溶液变红

⑤加热后氨分子的能量升高

⑥加热后氨分子的质量变小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D

解析:D

【分析】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①该实验用到了对比的方法,该选项说法正确;

②该实验过程中,酚酞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酚酞溶液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该实验过程中,C中溶液变红色比B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片刻后不能观察到试管A中溶液变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⑤加热后氨分子的能量升高,该选项说法正确;

⑥加热后氨分子的质量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亚硒酸钠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下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硒原子易得电子B.硒是一种金属元素

C.硒原子的质量为78.96g D.硒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A

解析:A

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4=2+8+18+n,n=6,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硒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案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难点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烧杯(大小各5只)、试管、酒精灯、品红、浓氨水、酚酞溶液、酒精、水等。

一、导入新课

投影四幅Flash动画画面

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到了花香,你闻到了吗?

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为什么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

4.小强指着马路问爸爸:马路为什么要隔成许多小泥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何不一样宽?

以上四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热水中的品红为什么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呢?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3)为什么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分子间有间隔 (4)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 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
三、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过氧化氢分解 氢气在氯化氢中燃烧
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
过氧化氢分子变 成水分子和氧分 子
氢分子和氯分子都 发生了改变,变成 氯化氢分子
化学性质
改变
改变
结论:分子是______________。
【定义解析】为什么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因为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在物理变化过程
中,化学性质没变,但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如颜色、气味、状态、 熔点和沸点等。
氧化汞分解
1. 由 一 个 字 母 表 示 的 元 素 符 号 要大写。
2. 由 两 个 字 母 表 示 的 元 素 符 号 ,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 字母小写。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H 氢元素 一个氢原子
注意: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系数后, 就只能表示若干原子,不再表示某元 素。如3H只表示3个氢原子。
门捷列夫
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你能发现 什么规律?
1. 有7个横行,18个纵列。 2. 每个横行叫一个周期,每个纵列叫一 个族(8、9、10共成一个族)。 3. 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原子序数。 4.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区。

初中化学人教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整理(全面,带答案)

初中化学人教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整理(全面,带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

二、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例如扩散、溶解、挥发等)

【拓展实验】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完成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①实验一: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至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有: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实验二(如图1):烧杯B中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B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③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三(如图2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什么没必要;实验一已经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3)分子之间有间隔(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例热胀冷缩、三态变化、1+1<2)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而最小粒子。

注意:物质由什么微粒构成,化学性质就由什么微粒保持。

3、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混合物、纯净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混合物宏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的

微观:由不种分子构成的

(2)纯净物宏观:由同种物质组成的

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3)物理变化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微观:分子种类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

(4)化学变化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