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涉税风险点

合集下载

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由于企业的涉税事项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而如今,越来越复杂的税收政策体系,越来越复杂的企业交易行为和越来越严格的税务征管措施,使得企业的涉税风险日益暴露;如何正确应对企业税务风险以及做好防范措施呢下面就听听资深的财务人员为大家总结的几个要点吧一健全制度基础

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当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完善,税收制度也逐渐健全,但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为避免税务风险,企业财务工作者须把握上述差异,尽量做到正确纳税,这一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即企业应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在严格把握传统财务内控手段的前提下,对现代化知识技术充分利用,建立一套操作性强、便于控制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

2.健全税务代理制度

税务代理,即税务代理人在国家法律法规限定的代理范围内,依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小企业如不具备自身进行独立税务核算的能力,可选择外部税务代理机构代劳,但是一定要选择合法合规且信誉度较高的税务代理机构;一旦形成稳定委托关系,因其对本企业相关情况比较了解,可以长期合作,不宜频繁更换;

二构建税务风险预测系统

企业应定期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

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

一般而言,企业应结合自身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和实际经营情况,重点识别下列税务风险因素:

大型商业零售行业常见税收风险分析及建议

大型商业零售行业常见税收风险分析及建议

大型商业零售行业常见税收风险分析及建议

大型商业零售行业常见的税收风险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值税风险:商业零售行业通常会涉及到大量的销售额和进项发票,如增值税的计算和申报存在误差或虚假发票,就容易引发税务风险。建议加强税务合规管理,确保进销项发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定期进行内部审查和外部审计。

2. 所得税风险:商业零售行业经营模式复杂,业务收入来源多样,所得税征收规则也相对复杂。对于不同的业务收入,需要按照不同的税率计算所得税。在管理所得税风险时,需要对收入的分类和计算进行准确把握,合理利用税收政策和减免措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税务争议。

3. 进出口关税风险:商业零售行业中涉及到的商品可能涉及进口或出口,对于进口或出口商品的关税计算和申报,需要严格按照海关法律法规执行,避免因为关税计算错误或漏报导致的风险。建议对海关法律法规进行充分了解,与海关部门保持密切合作,确保关税计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4. 跨境电商税收风险: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涉及到的税收问题也相应增多。跨境电商涉及到的税收问题包括增值税、关税、消费税等。此外,还会面临国内和国际税收政策的差异,需要深入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合理规划税务筹划,避免税务风险。

针对上述税收风险,建议商业零售行业加强税务合规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进销项发票的管理和使用;加强

对相关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学习和了解,确保税收计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与税务机关和海关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分享和交流经验,提高对税收风险的防范和管理能力。

企业常见税务风险

企业常见税务风险

企业常见税种的税务检查风险点

一、企业所得税

(一)收入类

1.取得手续费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如: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取得手续费收入。

【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科目下的“其他”、“手续费”等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及余额,是否存在收到手续费挂往来不作收入。

2.确实无法支付的款项,未计入收入总额。

【核查建议】核查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明细科目中长期未核销余额。

3.违约金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如:没收购货方预收款。

【核查建议】核查预收账款科目,了解往来核算单位中贷方金额长期不变动的原因。

4.取得补贴收入,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长期挂往来款未计入收入总额。

【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专项应付款等科目贷方发生额,以及其相关拨付文件是否符合不征税财政性资金的相关规定。

5.取得内部罚没款,长期挂往来款未计入收入总额。

【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其他—监察部门、其他应付款—其他—纪检部门等科目贷方发生额及相关原始凭证,有无可以确认不再退还当事人的罚款或违纪款。

6.用于交际应酬的礼品赠送未按规定视同销售确认收入。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

【核查建议】核查产成品科目贷方直接对应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是否在所得税申报时视同销售确定收入。

7.外购水电气用于职工福利未按规定视同销售确认收入。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

【核查建议】核查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等科目,审核水电气使用分配表等管理报表,是否存在用于职工福利的未确认收入。

企业涉税风险及风险控制

企业涉税风险及风险控制

企业涉税风险及风险控制

标题:企业涉税风险及风险控制

引言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在税务方面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了解企业涉税风险及有效控制风险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企业涉税风险的来源

1.1 法律法规变化:税法政策的调整对企业涉税风险产生直接影响。

1.2 企业经营活动:企业的经营活动可能导致税务风险的增加,如跨境交易、资金流动等。

1.3 税务管理不规范:企业内部税务管理不规范导致税务风险的暴露。

二、企业涉税风险的影响

2.1 财务风险:税务纠纷可能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2.2 品牌形象受损:税务风险暴露可能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3 法律责任:税务违规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法律责任,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涉税风险的控制方法

3.1 加强内部税务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税务管理制度,提高税务合规性。

3.2 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定期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3.3 培训员工税务知识:加强员工税务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税务意识和合规意识。

四、企业涉税风险的应对策略

4.1 寻求专业税务顾问支持:企业可委托专业税务顾问进行税务规划和风险控制。

4.2 主动配合税务机关:企业应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4.3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应对税务风险。

五、企业涉税风险的未来趋势

5.1 数字化税务管理:未来企业涉税风险管理将更加数字化,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税务风险预警和管理。

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及应对

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及应对

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及应对

随着国有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其税务管理和规范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点之一。税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税务处理、税务稽查以及新增税负等多方面所存在的风险。下面,我们将探讨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成因

1.内部管理不规范

国有企业在税务管理中经常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例如:财务核算不准确,税务资料维护不完整,存在逃税行为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企业的税务风险。

2.政策变动风险

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不断变化,企业在税务处理中需要不断迎合政策变化,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了解新政策,将会导致其税务处理异常困难。

3.税务制度不完善

由于税务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经常存在法律漏洞或者是灰色地带,这样一来,企业税务处理的标准就不明确,给企业税务管理带来非常大的风险。

应对

规范内部管理是国有企业应对税务风险的基础,企业需要完善其会计核算体系,做好税务资料的归档和管理工作,防止出现重大错误或者统计笔误。

2.加强税务人员培训

加强税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是企业更好的应对税务风险的关键性措施之一,企业应通过各种培训方式,如组织税收规划、税务政策研究等形式,帮助员工熟练掌握税务政策和税法,以便更好地应对税务风险。

3.及时了解税收政策的变化

企业应定期了解税收政策的变化,及时掌握企业需要遵守的税收规定及其重点,以便按时缴税、严格遵守规则,同时还要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修订税负计划和管理措施。

4.加强内部控制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增强其税务风险的控制能力,防止企业在税务处理、税务监管等方面出现严重漏洞或问题,从而降低税务风险。

企业常见的10大涉税风险点及解决方法

企业常见的10大涉税风险点及解决方法

企业常见的10大涉税风险点及解决方法

来源:品税阁

目录

一、取得不符合规定发票入账的风险二、会议费只用一张发票入账的风险三、工资薪金里潜在的涉税风险四、“私车公用”存在的涉税风险五、应税合同未申报缴纳印花税六、购置不动产未及时申报小税种的风险七、企业所得税前的限额扣除项目要注意八、税率适用错误怎么办九、享受税收优惠未留存备查的风险十、不重视纳税信用致使列入黑名单的风险

一、取得不符合规定发票入账的风险第一个风险点,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入账。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没有发票会计上允许入账吗?举个例子,财税2018第54号文件规定,从2018年的1月1日到2020年的12月31日,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除了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允许税前一次性扣除。税法上允许一次性扣除了的固定资产,还需要确认吗?当然需要确认,不然资产负债表明显就会失真。会计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处理,而税收是按照税收法律的要求进行处理。两条线没有交集的时候各自延伸,有交集的时候就要进行纳税差异调整。所以上面我们问的问题就有答案了,原理是一样的。没有发票,会计上依然允许入账,但是税法上会出现不得税前扣除的情形。那么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予扣除。在准予扣除的基础之上,18年的28号公告又给出了详细的范围和操作细则,私自印制、伪造、变造、作废、虚开以及填写不规范,通通属于不合规的发票,不允许税前扣除。对于私自印制、伪造、虚开,这些明显是涉税犯罪的行为,我们暂时不做讨论。毕竟企业打开门做生意,谁也不想把自己弄进铁窗铁栅栏里边呆着。我们今天主要关注的点放在填写不规范这5个字上面,什么是填写不规范?所有的发票理论上应该一次性填开,项目

大型企业(行业)税收检查的难点及对策

大型企业(行业)税收检查的难点及对策

大型企业(行业)税收检查的难点及对策

税收检查是税收管理部门对纳税人税收申报、缴纳情况的一种监管措施,对大型企业(行业)的税收检查存在着一些难点。本文将针对这些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对策。

一、难点

1. 涉及税种多,难以全面掌握:大型企业(行业)涉及的税种较多,包括增值税、企

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消费税等。税务人员需要对这些税种的税法、政策、计算

方法等进行全面掌握,才能开展有效的税收检查。

2. 数据量大、资料繁杂:大型企业(行业)的业务量庞大,财务数据和资料也相应庞

大而繁杂。税务人员需要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核对、比对等繁琐的工作,查找可

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3. 税务管理制度不规范:大型企业(行业)的税务管理制度复杂,且针对不同的业务

和税种往往存在不同的制度。如果制度不规范、不完善,容易导致申报、缴纳等环节存在

问题,使得企业(行业)存在隐性的税收风险。

4. 多部门协作难度大:税收检查涉及的领域广泛,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和支持才能

顺利开展。但是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有所不同,如果协调不好会影响检查进程、增

加检查难度。

二、对策

1. 优化税收管理制度:企业(行业)税收管理制度是税收检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完

善税务管理制度,制定一套完整的、统一的管理流程,对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

可以有效降低税收风险。

2. 加强内部监督、自查和自纠:企业(行业)应该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确保业务、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在税收检查之前,企业(行业)应该自行开展自查和自纠工作,查找潜

在的问题和不足,主动纠正错误。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税收政策日新月异,税收问题层出不穷,税务风险无处不在。伴随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依法治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需要将税务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税务风险管理旨在源头防范,治标治本。本文重点分析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类型、税务风险成因、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方法提出建议。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类型

企业税务风险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因少缴税承担法律责任,二是因多缴税给企业带来损失。

(一)基于少缴税而承担法律责任

基于少缴税而承担的补税、滞纳金、税收利息、罚款、刑事责任以及影响纳税信用、上市审核等风险,又可称为税务违规风险,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1.漏税。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造成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在三年内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2.偷税。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

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偷税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税务机关可无限期追征税款。

3.避税。纳税人进行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税务安排从而获取税收利益,虽然形式上符合税法规定,但实质上与税法原理、精神、规则相悖,对此避税行为,税务机关可实施特别纳税调整,补征税款并加收税收利息。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常见的涉税风险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常见的涉税风险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常见的涉税风险

企业所得税是中国税制中的一项重要税种,对于企业来说,合法合规的缴纳企

业所得税是一项必要的义务。然而,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风险。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涉税风险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中的涉税风险之一是漏报纳税。企业在核定企业所

得税时,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将符合税收法定期间和范围内的各项收入进行计算,并依法履行申报纳税义务。然而,一些企业可能会存在漏报收入的情况,导致实际应纳税额低于法定税额。这种做法为企业违规行为,会被税务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为了避免漏报纳税的风险,企业应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

纳税风险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收入能够被及时准确地反映在纳税申报表中。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和法规的认知,增强纳税意识和遵纳纳税法规的自觉性。

其次,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中的涉税风险之二是虚开发票。虚开发票是指企业

为了逃避纳税义务而非法开具的虚假发票,通过虚报支出来降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虚开发票不仅损害国家税收利益,还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公平竞争。

为了防范虚开发票的风险,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发票管理的规定,确保开

具的发票真实准确。同时,企业应加强对于供应商的审查,避免与开具虚假发票的供应商合作,定期与供应商进行业务核实,保证所购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另外,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中的涉税风险之三是避税行为。避税是指企业依据

税法规定所采取的一系列合法手段,合理利用税收政策的空白和规定模糊等漏洞,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企业避税行为本质上是企业利用税收政策的合法空间,但在过度利用和滥用的情况下,也会存在违法和违规的风险。

企业的税务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有哪些

企业的税务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有哪些

企业在自身经营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潜在的税务风险出现。企业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税务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1、发票问题。

企业一定要注意发票的使用问题,企业的发票需要做到“四流一致”。

2、关联交易存在问题。

企业的关联交易,由于存在转移税负的可能,企业存在相关业务时,一定要按照市场正常价格进行。

3、印花税未据实申报的问题。

企业不能小看小税种,一定要有纳税意识。

大企业税务风险

大企业税务风险

大企业税务风险

第一篇:大企业税务风险

各位在坐的均是我科的大企业,统称纳税大户。从税收管理的角度看,各单位均应设立专门的税务联系人,并设立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

税务规划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法规定;

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符合税法规定;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符合税法规定;

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税务档案管理以及税务资料的准备和报备等涉税事项符合税法规定。

按下来我们主要交流一下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涉税风险:首先是发票,有发票的取得,开具两方面。首先是发票的取得。如果取得了假发票,而且是在不知情、善意的情况下取得的,对企业来说损失是很大的,涉及的进项、成本均不得列支,还是接受罚款,是很冤的。如果是在知情的、恶意情况下取得,达到一定的金额程度,我们是要移交公安,追究相应的责任。再次是发票的开具,企业要如实的开具发票,不得少开,多开,栏目须开齐。发票的开具从这几年出现的案例,通过虚抵进项来虚开发票,我想这一块我不多说了,处罚是很厉害的,千万碰不得。

收受虚开发票原因分析。

一是企业存在“只要通过认证,就可以入账抵扣增值税”的错误概念,没有认识到虚开发票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在开展正常经济业务时,为了方便抵扣,接受了虚开发票。此类情况往往发生在市场或网络购货,或上门推销货物的情形下,经办人及财务人员把关不严,造成票、货、款不一致,接受了虚开发票。

二是少数企业人员受利益诱惑,在没有真实经济业务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或者有关人员之间的介绍,以支付开票手续费的方式,伪造整套经济业务的纸质材料,包括经济合同、资金流数据等,相互传递、

企业常见涉税风险点

企业常见涉税风险点

企业常见涉税风险点

1、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非正常损失的货物(劳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劳务)是否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

2、是否存在将返利挂入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等往来账或冲减营业费用,而不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

3、向购货方收取的各种价外费用(例如手续费、补贴、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运输装卸费等等)是否纳税;

4、是否存在利用虚开发票或虚列人工费等虚增成本,是否存在使用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发票及凭证,列支成本费用;

5、是否存在将资本性支出一次计入成本费用、在成本费用中一次性列支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未作纳税调整;达到无形资产标准的管理系统软件,在营业费用中一次性列支,未进项纳税调整;

6、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范围、是否符合合理性原则、是否在申报扣除年度实际发放;

7、增加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后是否补缴印花税;

8、是否存在与房屋不可分割的附属设施未计入房产原值缴纳房产税,土地价值是否计入房产价值缴纳房产税,以及无租使用房产是否按规定缴纳房产税;

9、是否存在超标准列支待费、广告业务招费和业务宣传费未进行纳税调整等问题;

10、是否存在未按税法规定年限计提折旧;随意变更固定资产净残值和折旧年限;不按税法规定折旧方法计提等问题;

11、是否存在擅自改变成本计价方法,调节利润;

12、是否存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13、是否存在超标准、超范围为职工支付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未进行纳税调整。是否存在应由基建工程、专项工程承担的社会保险等费用未予资本化;是否存在只提不缴纳、多提少缴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

纳税人涉税风险提示汇总

纳税人涉税风险提示汇总

纳税人涉税风险提示汇总

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涉税风险。了解并加以应对这些涉税风险,有助于纳税人避免不必要的纳税争议和风险。本文将对常见的涉税风险进行汇总,以供纳税人参考。

一、税务登记及申报风险

1.登记资料不完善或不准确。纳税人在进行税务登记时,应提供真实的登记资料,以防止因登记资料的不准确或不完善而引发纳税风险。

2.逾期未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人在开展经营活动前,应及时办理税务登记,避免逾期造成的罚款和纳税风险。

3.逾期未申报税收。纳税人应按规定时间及时申报税收,以避免逾期申报造成的罚款和涉税风险。

4.错误的申报纳税期限。纳税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相关法规规定选择正确的纳税期限,以免申报期限错误导致的纳税争议。

二、税费计算及支付风险

1.错误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应按照相关税法和政策规定进行正确的计算,以避免因计算错误而导致的纳税风险。

2.错误支付税款。纳税人在缴纳税款时,应确定支付金额的准确性,避免因错误支付造成的纳税争议。

3.逾期未缴税款。纳税人应按时足额缴纳税款,以避免逾期缴纳税款所产生的罚款和纳税风险。

4.税款的支付方式选择不当。纳税人在选择税款支付方式时,应根据

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避免因选择不当而

引发的涉税风险。

三、抵扣及减免风险

1.抵扣税款时未及时申报。纳税人在享受税款抵扣时,应及时申报相

关事项,避免因未及时申报而导致的抵扣风险。

2.抵扣税款时未留存合规凭证。纳税人在进行税款抵扣时,应留存能

够证明合规性的相关凭证,以防止因缺乏凭证而导致抵扣争议。

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和防范措施

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和防范措施

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和防范措施

一般认为,企业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税务相关行为,因为它没有根据税法进行适当和有效的监管。相关要求遵循而致使企业一段时间的利益相较于正常情况下获得的利益而言受损,且损失具有不确定性。

一、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分为:

(1)企业所执行的纳税行为不符合或者违反了税法的规定及要求,如果没有纳税或减税等,在这种情况下,税法当局将采取惩罚措施。如退税,罚款加滞纳金或罚款处罚等,企业面临的风险;

(2)企业的经营行为由于税法的误差而导致的税款缴纳的不必要负担。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

1、主观性特点

由于企业与纳税人之间对于税收制度的不同理解,使双方难以做到统一认知,进而容易引发税务风险的发生。

2、必然性特点

公司的业务基于利益最大化,因此公司将追求最小化税收成本。加之以上的主观性特点,更加促进了税务风险的增加,使得风险的防范更加困难。

3、预先性特点

在计算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财务时,还要计算企业风险。并对预算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尽量降低风险的可能性。

三、企业风险的防范措施与方法:

1、不断对企业的制度进行健全与完善

(1)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健全。我国当前正在建设完善的法治社会,随着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税收制度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对于仍然存在的财务会计和税收规则,金融工作者必须努力把握差异。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企业制度,增强法律风险意识。

(2)税务代理制度的完善与健全。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税务代理人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委托下的各种税收行为的代表。税制代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加强企业财税的实施,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率。

论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大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是企业运营不可避免的负担之一,因此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税务风险管理尤为关键。然而,目前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

在以下问题:

一、税务知识普及程度不高

对于税务问题,大部分企业聘请专门的税务机构进行处理。但是,企业内部员工对税法的理解仍不够深入,仅关注于具体操作流程,对于规避税务风险缺乏有效的认

知和熟练的操作技巧。

二、存有侥幸心理

部分企业在处理税务问题时存在侥幸心理,期望将税费尽可能减少,甚至不惜使用一些“灰色地带”的做法。这些做法可能不符合税法规定,最终会带来相应的风险。

三、管理不严格

大型企业具有庞大的组织体系,难以完全避免管理漏洞的产生。例如,企业内部可能存在人为填报、审批疏忽等情况,在处理税务问题时没有充分的因应措施。

为了改善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问题,有以下建议:

一、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税务知识水平

应该加强对内部人员税法基础知识的培训,帮助企业成员树立规避税务风险的意识和意愿。企业领导人应该亲自参与这些培训活动,树立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典范。

二、遵守税法法规

企业应严格依法办事,仅采取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应对措施。不应该以最小的代价来处理税务问题,而是应该遵循社会责任理念,积极履行企业税务义务。

三、加强内部管理

企业应制订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以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企业应设置专门的部门或岗位负责税务问题,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并严肃处理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杜绝管理漏洞。

综上所述,大型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通过提高员工税务素养、严格遵守税法法规、加强内部管理等途径来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税务风险,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企业应关注自身税收风险内控建设

——公司应以完善的治理结构、权责设置和制衡机制作为内控建设和税收风险防控的基础。

——对税收风险控制要有全员意识和参与度,不能仅停留在公司的财税部门。

——应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税务管理团队,不仅要制定日常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流程,定期监督反馈改进,而且要参与企业重要经营决策,对关联交易、合并重组等重大税务问题要有专业敏感和判断,并主动与税务机关讨论和交流。

——信息化建设中,数据的产生、流转到报表生成应形成完整的链条,减少人工干预,避免舞弊和数据差错。

——无论“引进来”还是“走出去”的企业,都应关注投资所在地对企业内控规范和税务风险管理的要求,只有不断适应当地法律法规,减少不理解、不信任、信息不对称,才能降低不合规的风险。

——集团性公司的税务管理团队应对整个集团税务风险控制负责,对各子公司、分支机构的税务风险控制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响应、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

——税收筹划产品应有合理商业目的和经济实质,单纯以减少、免除或推迟缴纳税款为目的的筹划,无论自行制定还是委托中介机构制定,企业都将面临纳税调整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风险。

二、集团内企业功能风险承担与利润归属应相匹配

对企业集团而言,生产制造、销售、研发、管理、投资等不同的功能风险在集团内成员间的分担各不相同,也因此带来利润归属的不同。我国税法明确规定,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应遵循独立交易原则,集团内企业的利润归属应与独立企业在类似功能风险承担情况下所获取的利润大致相符,否则会面临税务机关转让定价调查风险。

实例参考:境内X企业是某跨国集团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2009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率优惠和研发加计扣除等优惠。在管理中税务机关发现企业虽然有多项研发、享有高新技术企业待遇、销售状况良好,但却没有反映出良好的利润水平。经初步调查,该企业产品内外销均有,主要承担研发、生产制造和境内销售职能,但集团仍按简单功能的契约加工商给其定位。税务机关将其列为转让定价重点嫌疑对象后,企业主动与税务机关沟通,自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近8000万元。

三、间接股权转让可能涉及中国税收管辖权

大多数企业认为,跨国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无需在中国纳税,对间接股权转让未引起重视。2009年,我国根据国际惯例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间接股权转让,中国具有税收管辖权。建议跨国公司对我国居民企业的股权间接转让前要慎重考虑,并就具体情况与税务机关提前沟通,探讨是否为中国具有管辖权的间接股权转让行为,增强税收确定性,避免事后调整的风险。

实例参考:境内Y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其外方为香港A公司,持有其49%的股权。某投资公司拥有香港A公司100%股权。2010年初,该投资公司将持有的香港A公司100%股权转让给香港另一公司,获取巨额的股权转让收益。经调查,香港A公司除持有Y公司49%的股权外,无雇员、无其它资产或负债、无其它经营业务。根据国内法有关规定,经国家税务总局审核后,认为该投资公司转让香港A公司实际就是为了转让Y公司49%的股权,对该笔业务按其经济实质重新定性,属于具有中国税收管辖权的间接股权转让行为,最终该投资公司在我国缴纳非居民企业所得税近2亿元。

四、关联企业间股权转让应关注公允价值

2008年以来,跨境股权重组交易活跃,以不合理低价转让境内企业股权的情况时有发生,按照我国国内法有关规定,如股权转让行为不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则应按公允价值转让,通过特定税收安排规避股权转让收益,将面临税务机关调查调整的风险。

实例参考:A公司是境内居民企业,盈利状况极佳,由位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B公司100%控股。2008年B公司以1美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A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位于香港的关联公司C.因股权转让价格远低于股权取得成本,转让方B公司未向我国缴纳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经查,该项股权转让行为不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其股权转让价格1美元远低于市场公允价格,严重低估了A公司的股权价值。税务机关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转让定价调整,参照市场公允价值,综合运用股权估值方法中的收益法和市场法重新核定股权转让价格,补征非居民企业所得税1.1亿元。

五、刻意抵消交易应还原处理

在企业间发生多项交易的情况下,有的企业会选择“收”、“支”相抵的做法,如在跨境交易中,境内企业以应向境外企业收取的收入(如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来抵消应向境外企业支付的费用(如特许权使用费),虽然表面上看境内企业整体获利水平不变,但规避了境外企业应在我国缴纳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这种刻意抵消行为面临税务调整的风险。

实例参考:X公司为外商独资企业,其外方为美国W公司。X公司为W提供来料加工服务(收取加工费),同时接受W的技术许可生产Y产品并销售给国内第三方企业Z.税务机关经调查认定,W将其应收取的技术许可费来“抵消”其应付的加工费,在X公司整体获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W技术许可费的收入,规避了特许权收入应缴纳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最终,税务机关对抵消交易进行还原处理,补征非居民企业所得税944万元。

六、享受税收协定优惠应具备“受益所有人”身份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密切,越来越多的非居民企业申请享受税收协定优惠。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符合“受益所有人”身份,非居民才能享受到协定优惠。根据我国家税法相关规定,非居民企业如果仅是在协定国登记注册,以满足法律所要求的组织形式,而不从事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实质性经营活动,倾向于被判定为税收利益而设立的“壳公司”,不符合“受益所有人”身份,不能享受税收协定优惠。

实例参考:甲公司是外商独资企业,为香港A公司100%控股,2010年香港A公司从甲公司分得09年度利润2亿元,并向税务机关申请该利润享受内地和香港税收安排待遇,减按5%优惠税率(法定税率10%)征收企业所得税。经调查,香港A公司由美国B公司设立,成立于2007年11月,注册资本1万港币,除了持有甲公司100%的股权及零星存款外,该公司无其它资产、负债、雇员,也没有经营活动,香港A公司对甲公司并无实质控制权,对甲公司的决策均由美国总公司发出。根据国税总局关于如何理解和认定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的通知,该香港公司是导管公司,不符合税收协定“受益所有人”的身份,不得享受中港税收安排5%低税率优惠,其分得的09年度利润仍须按法定税率10%征收企业所得税,最终香港A公司缴纳非居民所得税2000万元。

七、母公司(或集团)微利或亏损不是“护身符”

一些居民企业作为跨国集团下的合约制造商(或单一功能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企业往往以其母公司(或集团)获利状况也不容乐观(微利或亏损)为由,认为其关联交易不存在被反避税调查的风险。根据我国税法相关规定,合约制造商(或单一功能企业)因功能风险有限,应该获得一个相对较低但合理稳定的利润,而不是参考母公司盈利水平。为此,此类企业应从功能风险的角度出发,审查其关联交易定价,降低被反避税调查的风险。

参考案例:某外商投资企业从事某电子产品的生产销售,近年来生产经营持续进行,但连续多年亏损,同时其母公司(集团公司)也严重亏损,企业声称其关联交易作价没有问题。根据特别纳税调整相关规定,经税务机关调查确认,该公司仅是单一功能的合约制造商,参照当地可比企业情况,应当获得一个相对较低但稳定的利润,该公司关联定价未能遵循独立交易原则,同时母公司(集团)的亏损主要由集团内其他子公司的相关产品(或事业部)导致,不应由该外商投资企业承担相应风险带来的损失。最终,税务机关按照特别纳税调整规定,对该公司进行转让定价调整,补税1.23亿元。

八、集团内劳务支付应以真实合法交易为基础

近年来,跨国集团内劳务贸易增多,一些集团公司利用境外劳务收入无须在中国纳税的规定,通过模糊各个层级公司的功能定位,混淆收费依据,对境内公司实施多头管理和重复收费,造成境内企业分摊集团公司不真实、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费用,最终将境内公司的利润输送给母公司和投资公司。此种行为将面临税务机关调查调整风险。

实例参考:某公司关联销售和关联采购比例都不足10%,且关联采购金额和比例逐年下降,但集团内关联劳务支付项目和金额越来越多,包括咨询费、管理费、服务费、佣金等众多名目。该公司申请对外支付时声明,各项支付全部为境外劳务,无须在中国缴纳税收。税务机关详细审查了境外公司出具的收费明细、收费标准,与签定合同、境内公司受益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最终查实虚构境外劳务240万元,重复收费项目209万元,不应负担的母公司费用项目107万元,不得税前扣除,并予相应行政处罚;另有670万元关联交易项目的合理性存在质疑,转入下一步反避税调查环节。

九、国际税收情报交换使跨境虚假交易“现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