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八种修辞手法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知识讲解
一、初中阶段应掌握的修辞
比喻、借代、拟人、对偶、排比、对比、反复、夸张、反语、引用、设问、反问、顶真、通感、互文、双关
二、初中生应掌握的程度
1、明确各种修辞的概念并学会判别
2、熟练使用各种修辞
3、结合语境,分析修辞的作用
三、各类修辞
(一)比喻
1、定义:
比喻(即“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2、作用
使深刻的事理变得浅显,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生疏的事物变成熟悉。总之,它可以化深为浅,使文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3、三要素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标志比喻关系的词语)
4、句子赏析
(1)明喻:本体+喻词(像、如等)+喻体
例: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小姑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
优美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2)暗喻:本体+喻词(是、成等)+喻体
例: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
的喜爱之情。
(3)借喻:喻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粒粒珍珠。
5、答题格式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感情。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八种修辞手法
初中生必须控制的八种修辞手段
一.比方
比方就是平凡说的“打比方”,也就是用某种事物或情境来比较另一种事物或情境.具体形象,光鲜活泼.一个适当的比方,不单胜过包袱的讲解,并且耐人追求,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比方的构造.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方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方词(比方关系的标记性词语)构成.
比方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① 明喻:说甲(被比方的事物)像乙(比方的事物).经常应用的比方词“像.似.仿佛.如同”,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合营.明喻,具有本体.喻体.比方词.典范情势是:甲像乙一样.
例如:生涯像一团麻.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是一个忍俊不由的笑颜,就要绽开似的.”《紫藤萝瀑布》
② 暗喻:说甲(被比方的事物)是乙(比方的事物),经常应用的词语还有“变成”.“成了”等.典范情势是:甲是乙.
例如:作为战役兵器,鲁迅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具有本体.喻体,比方词不消失.)
③ 借喻:直接把甲(比方的事物)说成乙(比方的事物),不必比方词,连本体都不消失.典范情势是:甲代乙.
例如:风曩昔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地上射起很多的箭头,衡宇上落下万万条瀑布.
二.拟人
拟人是把事物当做人,把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情感.有动作.
例如:群山肃立,江河洒泪,广阔的故国大地沉浸在伟大的哀思之中.
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时,要留意相符事物本质的特点.
三.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构造雷同或类似.内容相干.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分列在一路,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情感的修辞方法.
初中生语文知识归纳:修辞手法
初中生语文知识归纳:修辞手法
? ? ? 小编整理了初中阶段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用修辞方法和作用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修辞方法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
一.比喻:
1、定义
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方的事物)、喻体(运来打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三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等联结。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比喻的作用
(1)概括的形象化东西;(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比拟
二.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形象。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归纳
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的
艺术感。掌握修辞手法对于初中生来说尤为重要,下面将对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首先,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是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某一事物或情感。比如,形容人勇敢可以说“他如狮子般勇猛”,形容花朵美丽可以说“如同盛开的花朵”。比喻可以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增
强感染力。
其次,排比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重要手法。排比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
句式结构,使整篇文章或句子节奏鲜明,重点突出。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怀抱”中的“摧眉折腰”、“开心怀抱”通过排比的方式,使得句子更加
有力量感。
再次,夸张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通过夸张的手法使得句子更具感染力。例如,“我快要累死了”中的“累死了”就是一个夸张的描述方式。夸张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
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接着,反问也是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反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加了句子
的表达力。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呵护自然环境吗?”中的“难道我们不应该”就是
一种反问的修辞手法。反问可以使句子更具说服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外,对仗也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对仗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词语、
词组或句子结构,使句子更具韵律感和对称美。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
陵一日还”中的“白帝”和“江陵”,“彩云间”和“一日还”就是对仗的表现。对仗可以使句子更富有音乐感,增加句子的美感。
另外,比拟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拟是通过两个事物之间的对照,以便
初中生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初中生罕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之邯郸勺丸创作
比方: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办法.
比方由三部分组成:〈1〉本体、〈2〉喻体、〈3〉比方(比方和拟人最大的不合在于比方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按照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罕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忙人深入理解.(事物间有相似性)
比较:借助丰厚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
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较分为拟人和拟物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付与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豪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实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更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成心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办法.
作用:提示事物实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初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方法
初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方法
近年来,中考对修辞的考查主要表现在判断、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上。考查方式由选择题为主变为选择题与主观题并重,且主观题题量在逐步加大。
初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方法有八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
还有一些需要了解的修辞方法,如:借代、对比、双关、反语、引用、互文、顶真、回环等。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一类似的事物来喻另一事物,以便表达的更加生动鲜明。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构成比喻。
她的性格像她的妈妈。
天好象要下雨了。
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英雄的时代。
……
这些都不是比喻句。
比喻句例句
1、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2、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3、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4、星星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5、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6、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7、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合拢起来,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好像不敢见人似的。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阐述道理时可以化深奥为浅显,描写事物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同时比喻句使文章语言更加精练、鲜明生动,让人回味无穷。
中考阅读题中有:“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这一类题。答题模式为: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5——层递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5——层递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5——层递山原鹿
初中生应掌握和了解的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5——层递
修辞方法即修辞格,它是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功能的结构方式,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逐渐定型化的语言格式。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句子的调整上。它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但必须用得恰当、贴切,否则将有损句子乃至文章的表情达意。
初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初中生应了解的修辞方法:借代、对比、双关、反语、引用、互文、层递、顶真、回环、通感。
十五、层递
(1)概念:层递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的一种修辞方法。
(2)层递的类别:
递升。按照事物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去排列。
例如: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递降。按照事物的变化,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高到低……去排列。
例如:老师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3)层递的作用:
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
(4)层递与排比的区别:
层递着眼于内容上具有等次性(级差性),构成层递的几个语句在内容上必须是递升或递降的;
排比主要着眼于内容上的平列性,构成排比的内容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或相关的几个问题。
层递在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
排比在结构上必须相同或相似,往往要用相同的词语。
丰富写作初中生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丰富写作初中生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
法
丰富写作:初中生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写作是一门艺术,而修辞手法则是让文章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的
重要工具。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并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能够提升文章的质量,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本文将探讨初中
生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丰富写作。
一、比喻的运用
比喻是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进行类比,通过对比来突出某个特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具体运用如下。
1.直接比喻
直接比喻是通过直接明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使读者能够更
直观地理解描述的对象。比如,在写作中,我们可以用“那个男孩如同
一只灵活的猫”来形容某个男孩的身手敏捷,借用猫的形象来让读者产
生直观的感受。
2.间接比喻
间接比喻是通过一种与描述对象相关的事物或情景来进行暗示,间
接地刻画出描述对象的特点。比如,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可以用“湖水
如一面明镜”来形容湖泊的宁静与清澈,让读者产生画面感,感受到湖
水的宁和静。
通过运用比喻,初中生可以更加生动地描述事物,并丰富文章的表
达方式,提高文章的艺术性。
二、拟人的运用
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以人的
形象和行为,来给读者带来直观的感受和亲切感。下面是初中生常用
的拟人手法。
1.赋予物体以生命
通过拟人手法,初中生可以给事物赋予生命,使得描述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在描写风景时,可以说“山峦互相竞逐,欲以高度斗傲天”,将山峦拟人为具有竞争意识的生命体,以凸显山峦的雄伟和高耸。
2.赋予动物以情感
八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人教版]
3、由“蚯蚓”(或“伞”)展开联 想和想象,说一段话,要求运用拟人、 修辞方法,字数50——80字。
蚯蚓虽然是一种低级动物,没 有眼睛,看不到光明,但它却像 园丁一样,辛勤地耕耘在泥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怨无悔。当它用肌肤感知着花 木在阳光下潜滋暗长的韵律,谁 能说它不知光明为何物呢?
积累大比拼
依据你的积累,请你说出 运用修辞手法的名人名言、 诗词名句,越多越好。
修辞复习的要点:
了解大纲,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辨析这 些修辞方法及作用。
修辞出题新思路 补写、仿写、选择、联想、想象、给语 段修改。 1、补写:和上下文的语气连贯、句 式一致)
例句:大自然给我们很多启示:滴水穿石, 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 是在告诉我们学习要广读博览;————, 是在告诉我们——————
1、出入无完裙。
2、这是一个暴雨天,地上射起无数的 箭
头,房屋上落下千万条瀑布。 3、要读点鲁迅。 4、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 可悲的厚障壁了。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
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词组成串地排列起来表 达相关或相似的意思的修辞方法叫“排比”。
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识地重复使用
设问:
即自问自答,先提出问题,再 作回答。设问对作者来说,是明 知故问,但对读者来说,能引起 思考。设问句不能变为陈述句。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修辞手法大总结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修辞手法大总结
在初中阶段,
大家会经常用到下面这些修辞手法。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
明喻:甲像乙。
标志词语:像、似的、好像、如、宛(犹)如、好比。
暗喻:甲是乙。
标志词语:是、成为。
借喻:甲代乙。
例句:
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三、李二狗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
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初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手法集录
第四讲修辞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这就要求我们(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方法的种类及其运用正确与否;(2)结合具体语境体会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3)学会运用某种修辞手法造句。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主要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八种修辞方法,在运用时我们可以兼用和套用。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可以把话说得更具体、生动、形象,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发挥语言的最佳表达作用。
近几年中考试题对修辞的考查则主要考查学生判断、理解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题型由以选择题为主变为选择题和主观题并存。主要考查形式有:1、在具体的语境中判断修辞方法的种类及其运用的正误;2、指出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运用修辞方法造句或仿写句段;4、运用对偶的只是对对联。其中,仿写句子和对对联是今年中考试题集中考查的两种形式。
本讲主要收录初中生应掌握的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十种应适当了解的修辞手法的相关资料。
初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即修辞格,它是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功能的结构方式,
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逐渐定型化的语言格式。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句子的调整上。它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但必须用的恰当、贴切,否则将有损句子及至文章的表情达意。
主要类型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借代、对比、双关、反语、引用、互文、层递、顶真、回环、通感等。
1、比喻:A、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八种修辞格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八种修辞格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食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1、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2、比喻分为三大类: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
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一般、像……似的”等一类的喻词。例如:
高松年的脸像虾蟹在热水里浸了一浸。(钱钟书《围城》)
她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2)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同时也都出现,但是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例如:
只要想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厂有那样的规模呢?(吴伯萧《记一辆纺车》)
暗喻还有变体式,由本体和喻体直接构成偏正短语“思想感情的潮水”,同位短语“祖国母亲”,或把破折号放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我的朋友——书籍”
(3)借喻
借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出现,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这种比喻以喻体代替本体,有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的作用。例如:
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吴晗《谈读书》)
二、比拟
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写或者把人当做物写,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做比拟。被比拟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你的事物称为“拟体”。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语或思想感情,。例如: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八种修辞手法
初中死必须掌握的八种建辞脚法之阳早格格创做一、比圆
比圆便是觅常道的“挨比圆”,也便是用某种真物或者情境去比较另一种真物或者情境.简直局里,明显死动.一个妥当的比圆,没有单赛过乏赘的解道,而且耐人觅供,给人以设念的余天.
比圆的结构.普遍由三部分组成,即原体(被比圆的真物)、喻体(做比圆的真物)战比圆词汇(比圆闭系的标记性词汇语)组成.
比圆有三种典型:明喻、暗喻、借喻.
①明喻:道甲(被比圆的真物)像乙(比圆的真物).时常使用的比圆词汇“像、似、好像、犹如”,奇尔后里另有“似的”、“一般”等词汇语协共.明喻,具备原体、喻体、比圆词汇.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般.
比圆:死计像一团麻.
“每一朵衰开的花便像是一个小小的弛谦了的帆,帆下戴着尖底的舱,船舱饱饱的;又像是一个忍俊没有由的笑容,便要绽开似的.”《紫藤萝瀑布》
②暗喻:道甲(被比圆的真物)是乙(比圆的真物),时常使用
的词汇语另有“形成”、“成了”等.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比圆:动做战斗兵戈,鲁迅的杂文是匕尾,是投枪.(具备原体、喻体,比圆词汇没有出现.)
③借喻:直交把甲(比圆的真物)道成乙(比圆的真物),没有必比圆词汇,连原体皆没有出现.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比圆:风往日了,只剩下直的雨讲,扯天扯天的垂降,天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降下千万条瀑布.
二、拟人
拟人是把真物当干人,把它写成战人一般有感情、有动做.
比圆:群山肃坐,江河挥泪,广大的祖国天里重浸正在巨大的哀思之中.
黑旗飘飘把脚招.
拟人时,要注意切合真物真量的特性.
三、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共或者相似、真量相闭、语气普遍的短语或者句子排列正在所有,用去加强语势、强调真量、加重感情的建辞办法.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8种修辞手法 (2)
七设问
• 1概念:无疑而问,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 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 2示例: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 可爱的人。 • 3作用:设问的主要作用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八反问
• 1概念: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的一种修 辞手法。它是无疑而问,表达的意思均包含在问句里。常用肯定 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肯定。也叫反诘。 • 2示例:生命就快பைடு நூலகம்束,这是一个人活得最顽强的时候,有什么 理由停止唱歌呢? • 3注意: •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生么,反问则明确的表示肯定 或否定的内容。 •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主要作用是提出问题 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缩小夸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扩大夸张 超前夸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绿油油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三夸张
3作用: (1)可以强调事物的特征,鲜明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2)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注意:运用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否则不能给人以真实感;要明 确、显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夸张的表现往往借助于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运用时要注意表意上的一致性,防止互相抵触;夸张要 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基本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 实。
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方法详解,含中考真题及解析,初中生必读!
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方法详解,含中考真题及解析,初中生必读!
1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三个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
(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
1、定义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表达效果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
(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3)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5)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3排比
1、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反复 反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反复可以
连续,也可以间隔。 例如: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拟人是把事物当做人,把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 例如: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时,要注意符合事物本质的特征。 三、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 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百度文库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 式。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 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
广。 四、夸张
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 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燕山雪花大如席。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夸张可分为二类: ①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 缩小了一半。《药》 ③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 了。”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3点: 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地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 和生活的根据。 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③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 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五、对偶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八种修辞手法
一、比喻 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也就是用某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拟另一
种事物或情境。具体形象,鲜明生动。一个恰当的比喻,不但胜过累赘 的解说,而且耐人寻求,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 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① 明喻:说甲(被比喻的事物)像乙(比喻的事物)。常用的比喻词“像、 似、仿佛、犹如”,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具 有本体、喻体、比喻词。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样。 例如:生活像一团麻。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是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紫藤萝 瀑布》 ② 暗喻:说甲(被比喻的事物)是乙(比喻的事物),常用的词语还有“变 成”、“成了”等。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作为战斗武器,鲁迅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具有本体、喻 体,比喻词不出现。) ③ 借喻:直接把甲(比喻的事物)说成乙(比喻的事物),不用比喻词,连 本体都不出现。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 箭头,房屋上落下千万条瀑布。 二、拟人
对偶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 近的意思。 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六、设问 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是明知故问,自问自 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七、反问 无疑问而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语言表 达)。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