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施奇 不朽的精神
踏着英雄的足迹观后感
踏着英雄的足迹观后感
《踏着英雄的足迹》是一本由陈大卫作者著述的描写历史上伟大英雄的书,作者把自己的梦想和对英雄的热衷揉碎到了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勇于打破自我、克服困难、把社会和个人生活进行改善的源泉。
这本书主要以历史人物为主:埃里克松,他曾经深入中国的西南边疆,把全世界的人民带到一起,帮助他们了解彼此;西普兰,她曾经被认为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工作者,她借鉴并利用新技术和新概念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史翠珊,她拥有普通文盲无法比拟的革命精神,担任美国总统,终生致力于改革社会的秩序,建立民主的政体;特拉弗斯威尔逊,他曾经是一个灵魂领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改变社会的现状。要带领人民离开恐惧,勇敢向前行。
看着这些伟大英雄们,我深深地看到了他们的梦想、人格和力量,深深地感觉到他们的高尚气质,他们将社会的意义抬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对世界的出路和命运是如此的顽强,如此的不屈服,如此的坚定。
作者带领我们到当年他们出来的背景时,我们得以体会到他们付出的努力和誓言,他们的胸怀有多么宽广。他们的每一步,每一个举动,都在传递着激情、勇气和重要的使命,让我们看到了人们追求公正,打破自我,改善生活条件的特性,向往自由、宽容和团结的精神。
英雄们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惜另辟蹊径,穿越历史,穿梭在未知的未来,他们把希望藏在心中,坚守着勇敢不屈的信念,义无反顾地把远大的理想赋于每一个人,成为一股无尽的活力、力量和精神。
走在历史的走廊上,踏着英雄的足迹,我们看到了他们给世人留下的美好印象,他们把情怀、勇气和理想植入到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去活出真正的自己,去发掘生活中未知的可能性。我们把自己交给大自然,去探索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
经典红色故事读后感300字400字500字600字精选
经典红色故事读后感300字400字500字600
字精选
红色故事读后感1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红色少年的故事》就是一本讲述一群少年好汉的故事书。一口吻读完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故事后,令我心潮磅礴,久久不能安静。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每当耳畔响起这首喜闻乐见精美感人的儿童歌曲时,就让我们悼念起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里,一户贫困的人家,有一个小小的放牛娃,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大家伙叫他二小。1943年,抗日战斗最严格残暴的阶段,日本鬼子履行了"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在村子里烧杀抢夺,作威作福,滥杀无辜,无所不为。二小家的茅屋被鬼子炸毁了,二小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目击了鬼子的残酷行动,激发了二小对日本鬼子刻骨铭心的冤仇,形容的成语。
只有共产党才干救中国。二小满怀着对共产党的酷爱,加入了儿童团,随着老师跟连长学了很多常识,他晓得只有把鬼子赶出中国,能力过上好日子,建设本人漂亮的家园。
一个阴沉的上午,二小正在河边放牛,鬼子又来村庄里涤荡,到处寻找八路军和老庶民的踪影。二小想起了连长的话,心血来潮,佯装出很惧怕的样子,带着鬼子走进了八路军的潜伏圈。鬼子们被毁灭了,而我们英勇的小豪杰王二小却献出了可贵而幼小的性命。
读到这里,我不禁流下了眼泪。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涯是多少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写着英勇,又记载着艰苦;既喷射着光辉,也不失有悲壮。
红色小说读后感2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年秋,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
赞美英雄的名人名言
赞美英雄的名人名言
赞美英雄的名人名言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易于留传的结论、建议或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赞美英雄的名人名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赞美英雄的名人名言1
1、豪杰之士,不患无才,患难与共不能养其气;不能养气,虽有其才,适足以杀其身。
2、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3、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
4、面临危机,才知英雄无几。
5、艰难临头,英雄出头。
6、战胜自己,远比在沙场战胜数千个敌人,更有资格称为英雄。
7、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
8、自信是英雄的本质。
9、英雄不仅比普通人有勇气,而且能把五分种勇气无限期地延长。
10、每个英雄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悲剧。
11、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
12、虽然是英雄,也不免瑕疵。
13、要想做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往往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希契科克
14、天鹅有飞翔的翅膀,英雄有自己的。——蒙古
15、英雄失时把头低;凤凰落架不如鸡。——莎士比亚
16、有卓越智力作用指导的胆量是英雄的标志——克劳塞维茨
17、英雄生于四野,好汉长在八方。——民谚
18、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唐·韩愈19、有钱四十算年老,无钱六十逞英雄——民谚
20、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伏契克
2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不朽的精神
不朽的精神
假期时,爸爸给我介绍了一部名叫《长征》的老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战略大转移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险阻。迎接红军战士们的是海拔4000米的高山,白雪皑皑,云雾缭绕,战士们穿的是单衣,没有御寒的衣服,穿着草鞋,脚趾冻得发麻,甚至没了知觉。越往上爬,路越窄,甚至无路可走,但是红军战士还是克制了重重困难,翻越雪山。
过草地时,在极度缺乏食物的情况下,红军战士靠着吃树皮、草根来充饥。实在没有吃的,他们就把身上的皮带和皮鞋放进锅里煮软了吃。在草地上行军十分困难,高原缺氧,天气多变,风雪交加,泥泞、寒冷、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位战士的生命,许多同志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却在草地里默默死去。
瞧!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踏过去了;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是他们,吓得敌人闻风丧胆,抱头鼠窜;是他们,突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国旗抹成了鲜红的颜色;是他们,凭着一股执着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历史奇迹!
我们今天幸福美妙的生活,都是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应发奋向上,发扬永恒的长
征精神。让长征精神永远流传下去,光照千秋。我们要有艰辛奋斗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刻苦学习、增长知识、锻炼才干,将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页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
精选红色故事主题全国征文大学生作文范文5篇
红色故事主题全国征文大学生作文范文一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对于“红色”故事,离我们有点遥远,但是所有的“红色”故事留下的足迹却是永恒的,对于我们当代人的影响不仅仅是潜移默化,更多的对现代生活的珍惜,对幸福生活、和谐环境的珍惜和对我们个人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启发。让我们做一个更有责任感的青年人。
通过了解“红色”故事,体现那时候人民群众为了党和人民利益的无私伟大的精神。为了党、为了国家,不畏牺牲的英勇精神,值得我们的学习。看到的多个故事中,有一个让我觉得很感动,是“千金献党--母子皆楷模”,这个“红色”故事主要讲了母亲金永华和作为共产党员的儿子王朴,母子为了党做的贡献。在儿子王朴的表明身份和请求变卖家产,支援党国,作为母亲的金永华在考虑几天后,毅然做出了决定,变卖了全部家产,共有2000两黄金全投入支援党,从一方首富变为无产者,这一行为真正折射出一位新女性的爱国情怀。而此时也通过自家开的“莲华中学”为地下工作做了很多事,“莲华中学”成了培养干部的“红色摇篮”,但由于某些原因,王朴被捉获,由于作为母亲的金永华变卖了所有的家产,那时并没有太多的钱打通关系,错过营救的时候,他牺牲在了“辛梓桐”,痛失儿子让金永华难过非常,但是在儿子的遗书中,希望母亲能继续掩护地下工作第一线。继续做着儿子留下的事情。她是为伟大的母亲的同时,也更反映出她的爱国情怀,为了党,为了国家,母子俩都做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无私,他们的牺牲,都值得敬佩,都值得学习。
而在金永华做掩护工作到重庆解放时,党将她当初支援党工作的资金归还时,她不肯收,多次提出不愿收回当初支持的资金。与此同时,她还提出了“三个应该”和“三个不应该”,更体现了她的无私。在她去世后,还将自身财产捐给了重庆妇联。她的精神和品质都是进步的。
红色读后感汇总800字
红色读后感汇总800字
红色经典书籍能振奋人心,让人上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色经典读后感,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色经典读后感1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中新中国成立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
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
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
今年的清明,适逢新中国60华诞.60年家国巨变,把我的思绪带回60年前的沧桑岁月,无数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赴汤蹈火的志士仁人,革命先烈形象活生生如
在眼前.我似乎一下就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似乎又看到了苦命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奋战疆场的情景.有英名长存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力堵枪眼.刘胡兰英勇屠刀下,还有我们学习的课文《金色的鱼钩》中的没能留名老班长和《丰碑》中的军需处长等等先烈.是呀,从嘉兴南湖上的一次秘密会议,宣告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往无前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此后28年间,近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前赴后继,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那是栏杆拍遍.易水悲歌般的
呼号,是折戟沉沙.慷慨赴义的悲壮,是铁马冰河.枕戈待旦的苦战,是红旗漫卷.所向披靡的豪迈……腔腔热血.铮铮铁骨.首首绝唱,谱写出中华民族从苦难中百死
后生的壮丽诗史,凝结成五星辉耀的红色记忆.
想起一位作家说过:〝生活在本质上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我认为这是一条相对真理.尽管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尽管缺了衣食住行生活就无从说起,但人
上饶集中营导游词、
上饶集中营导游词
一、上饶集中营
(一)红色历史
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1941年1月初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人间地狱。这里当时监狱四周架设起铁丝网,负责管理的是军统康泽系特务。第三战区特务团调遣一个加强排担任看守,监狱门外有荷枪实弹的卫兵日夜站岗。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还有部分从东南各省地方以上抓来的共产党员和其它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这些爱国志士在狱中秘密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凶残的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谱写了一曲曲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
(二)集中营景区
为了缅怀在集中营牺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继承先烈遗志,党和人民政府于1955年在茅家岭建立革命烈士陵园,陆续修建了革命烈士公墓、纪念碑、纪念馆、纪念亭等建筑物。该陵园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此后,相继由南京军区、江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由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和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刘华清等为陵园题了词。
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上饶集中营景区已经09年6月8日上午,上饶集中营名胜区在烈士纪念馆门前举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挂牌仪式。至此,上饶集中营名胜区成为上饶市第8个拥有这一品牌的景区。该景区也是上饶市唯一红色旅游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上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程建平,副市长廖其志出席挂牌仪式并为其揭牌。上饶集中营名胜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以“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为主题,立足长远,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加大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经济综合接待能力和景区档次,同时进一步规范管理,细化工作,全面整改,提高服务。他们通过近3年的努力,于2008年12月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验收,于2009年1月正式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江西省红色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关于红色故事读后感
关于红色故事读后感
关于红色故事读后感回顾党的光辉历史,重温红色经典,始终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荡漾在我们每个党员心中,红色文化是激励我们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懈动力。青原区天玉镇党,委组织员张二华如是说。为响应全党的学习《红色故事汇》的号召,最近我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红色故事汇栏目,同时也在网上观看了它。
《红色故事汇》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党情教育课,我深深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他们的这种精神鼓舞着我,坚定了我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是由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江西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热土,无数志同道合之士曾在这片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在这片热土上曾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方志敏、贺龙、陈毅等无数革命先辈的足迹,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江西具有得天独厚、丰富的红色资源,江西要以红色资源更好地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文化需要服务,让红色主旋律不断唱响,让年轻一代始终铭记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把江西这片红土地上诞生的井冈山精神和红色精神时代传承下去。
在观看《红色故事汇》后,我印象最深的是“施奇”的
故事。施奇的故事很是令我动容,我无法想象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却由于日军的强暴而患上了梅毒,并且还遭受了日军的严刑拷打,以及拷打无果后的非人虐待。即使在遭受了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折磨后、在身体严重不适的情况下,施奇仍然能够乐观的面对生活,从未想过要寻死,而且还能争取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为我们共产党宣传,扰乱敌人的思想。最后,当她被敌人活埋时,她忍着全身的病痛,拼尽全力地挣扎求生,让我看到了她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而且从她遭受苦难开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身为新四军机要员她从未向敌人泄露过一点关于党的机密,她的这种忠于党的精神以及深刻的革命信仰值得我尊敬与学习。优秀的共产党员是革命的中坚力量,他们深明大义、不畏艰难、舍生取义、积极投身于党和国家的建设中,甚至为此而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虽然为革命而牺牲了,但是他们的事迹却会一直被后人所传颂,他们的精神也会永垂不朽,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在缅怀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走向富强,我们要坚定对党组织的信仰,为党组织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范文-经典红色革命小故事读后感与心得体会简短
经典红色革命小故事读后感与心得体会简短
经典红色革命小故事读后感与心得体会简短【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主席对长征的概括,从这儿我读出了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途中,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不会忘记《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军神》《丰碑》《草地夜行》《三人行》等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展现给我们的有激烈的战斗场面,由钢筋铁骨般的战斗英雄,有舍己为人的普通战士,有同志间浓浓的亲情。在这些故事中,《金色的鱼钩》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位年过半百的炊事班长,为了让患病的几个小战士吃到足够的食物,宁愿自己啃他们吃剩的鱼骨头,喝漂着一点菜叶的所谓的野菜汤,最后饿晕在钓鱼的小水沟边。即使在他生命垂危时,也不愿浪费一点儿食物。他为了红军队伍,为了革命,为了长征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红军相比,真是生活在天堂里呀!鸡鸭鱼肉,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服装鞋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红军过草地时,一人只带了一包青稞面,吃完了挖野菜,啃树皮,吃草根,最后甚至连皮带也煮着吃了,除了饥饿寒冷,还
有枪林弹雨,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呀!
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也会像工农红军遇到的大雪山、大草地一样,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有的时候,我们因为学习方法不恰当而成绩落后;因实力不足而在比赛中失利;因自己的错误受到同学、朋友的冷落等等。这些时候我们都不能灰心失望,甚至放弃自己,因为长征途中红军叔叔面对那么多艰难险阻都能克服,我们所面对的失败和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总结教训、及时调整自己、坚持不懈,一定能像红军战士们一样,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红色故事汇读后感10篇
红色故事汇读后感10篇
【篇一】
看完《周总理与放牛娃》这段视频,我非常羡慕放牛娃的生命里有这么一位伟人的出现,当看到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改变了放牛娃的一生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不是偶然。一位开国总理,他用智慧与善良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武装革命斗争的第一枪,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并且建立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读了这四句诗句,脑海中不断出现于都百姓倾其所有帮助红军渡河的场景,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他把自己家的木板都送给红军后发现红军还需要木板,就坚定的把自己的棺材木也给了红军,还说道:“你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可以连命都不要,我奉献一块棺材木又算得了什么!”这难忘的一幕,让我们看到了红军伟大的长征精神和于都百姓的爱国精神。《活着的雕像—施奇》一位年轻的生命,为了国家为了共产党英勇牺牲了。她忍着下身溃烂的疼痛,向狱里的每一个人讲述着革命精神,之后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狱内情报队伍。在敌人面前有着不屈的意志和钢铁般的精神的她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榜样,她的灵魂永远是纯洁的!【篇二】
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快乐的时光中。然而,我们却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未来而牺牲的烈士们,当我翻开《红色少年的故事》时,我感受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概,更是深深地被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书中记录着许多年纪不同的少年,经历不同的爱国英雄。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刘胡兰。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因为对万恶的旧社会不满,而对革命事业充满了热情与向往。当因判徒的背判而被抓时,她虽是被捕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她却用弱小的身体,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容不迫地去承受敌人残酷的刑罚,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出卖革命。最终,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时,不能忘记这是无数位像刘胡兰一样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就应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风貌去应对未来。
红色故事简短
红色故事简短
红色故事简短篇1
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红色故事简短篇2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不朽的精神永远的丰碑——《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不朽的精神永远的丰碑——《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近期,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学习之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文中这样一个片断令我最感动:五壮士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昂首挺胸,迈开大步,相继跳下悬崖。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中国人的肺腑之声。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他们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每当回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甚至就放弃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再说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
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烈士精神永世颂扬
烈士精神永世颂扬
烈士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国家的宝藏。烈士为
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英勇奋斗,用鲜血和生命谱
写了永恒的英雄史诗。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让
我们铭记在心,永远颂扬烈士精神。
一、烈士精神的定义和内涵
烈士精神是指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利益和幸福的命运选择,以
自己的血肉之躯和生命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表现出的无私奉献、坚定信仰、顽强意志和崇高爱国情怀。
烈士精神蕴含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无私忠诚,是一种为了信仰和理想
不惜牺牲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他们舍弃个人的欲望和利益,把国家和
民族的利益置于首位,表现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同时,烈士精神
也体现了坚定的信仰和意志,只有坚定的信仰和强大的意志才能使烈
士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依然坚守阵地,不屈不挠。最重要的是,烈士
精神还表现出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民族的责任感,他们的牺牲和奉
献是出于对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无限期望,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怀。
二、烈士精神的历史渊源
烈士精神的形成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英雄人物。历史上有
许多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英勇人士,如项羽、文天祥等。他们的英勇
事迹和精神成为后人学习和敬仰的对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涌现出一大批为了国家
独立和人民幸福而献身的英烈。他们为了反抗侵略者、保卫祖国、争
取民族独立而英勇奋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永恒的英雄史诗。他们
的奉献和牺牲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人们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不朽的精神
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不朽精神
缅怀革命先烈,立志振兴中华。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在这里,我虽然不能去烈士陵园祭奠烈士,但我在心中默默怀念着他们。
无数英烈为了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把青春和热血奉献在战场上,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美好的一切,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他们还没来得及享受生活却悄然离世,而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这份安逸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在我们的心里,英烈们的精神是永恒和不朽的。过去的,已成为历史,但精神却可以发扬和传承的。
在病毒横行的今天,我们的医生在与死神进行一场生死搏斗,有人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护人员们用红肿斑驳的面容、被消毒水泡的红通臃肿的手指、以及在休息时依然要紧绷着的身体,守护着14亿中华儿女的安宁,一部分医护人员永远地倒下了,用生命谱写华丽的乐章……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虽不能捐款或捐赠医疗设备,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宅在家里,不给国家再增添负担。然而有些人依然不顾国家的劝阻,依然我行我素,走街串巷,聚众赌博。这样的人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人对大家、对集体、对国家都是漠然的。这样怎么对得起那些在前线为我们用身体铸成一道生命屏障的医护人员们?又怎能很好地传承他们公而忘私的精神?
听从国家的命令和号召吧!在新闻上,我们总能看到医生疲惫的身影,在他们的眼中却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疲惫,我们看到的只有他们的坚强和对生命的希望,还有仿佛已经看到未来胜利的曙光。他们条件艰苦,可他们的职业,却不允许他们有丝毫的懈怠。他们身上有着不放弃不气馁的精神,他们背负着神圣的使命,身处严峻的环境。靠着对国家的热爱,对新世界的热爱,战斗到底奋斗到底!
永恒的长征不朽的精神
永恒的长征不朽的精神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组歌》中的这段歌词,抒发了红军将士胸怀革命理想、不畏艰难困苦的豪情壮志。70年前的长征,是红军在中国革命转折关头用顽强意志与鲜血和生命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支撑红军长征胜利的,除了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更根本的是红军将士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是共产党人不屈不挠、战无不胜之最深刻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最宝贵精神财富。
对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国际友人斯诺称赞说“是一部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史诗”。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评价道:“这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长征在人类活动史上是无可比拟的。”
在二万五千里征程上,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无数动人故事,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身为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新一代中学生,我们很难想象:红军在敌人围追堵截下,忍饥挨饿,长途跋涉,身着单薄衣衫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冒着枪林弹雨冲过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可这些故事我们应该仅记于心,这样的场景应当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画面。
长征,一个伟大而神奇的故事;长征,一部雄壮而感人的史诗。
一个历史悠久、历经磨难而又生生不息、满怀希望的民族,必然重视弘扬和培育历久弥新、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一个代表全民族利益、着眼未来、卓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中华民族就是这样的伟大民族,长征精神就是这样的宝贵财富。
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烈士精神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为国为民、忘我奉献的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树立了一批批的英雄烈士。烈士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他们的壮烈牺牲,也让后人铭记一种令人敬佩的精神:烈士精神。
烈士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含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更蕴含了为民奋斗、敢于牺牲、勇于拼搏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烈士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全体烈士为新中国繁荣富强,建立起来的一种精神标志。在新中国的建设进程中,为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的英勇事迹,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举。这些烈士们在反侵略战争中,顽强拼搏、英勇斗争、坚定信念,不畏牺牲,终究打赢了历史性的反侵略战争。他们的壮举彰显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气节和英雄气魄,也为反侵略战争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在现实生活中,烈士精神仍旧在继续发扬光大。许多无数的优秀人才加入到了各个领域的建设当中,他们以密不可闻的良心,在各个领域中,在事业的道路上以一个人的力量努力去落实自己的理想。无论是教育、科研、医药、文化、社会管理等领域,都有很多像青年教师、科技工作者、医务人员、公共事业任职者、社会工作者等群体,继承而发扬烈士精神,把这
种精神赋予了事业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为构建现代文明社会贡献了力量。
烈士精神的发扬和传承,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关注一些小事情,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把这种关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从身边小事做起,行动起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它都是一种跳出自身的思想观念、行动组织以及社会背景的一种立足点。在这种立足点上,我们才能真正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体悟到仁爱精神、忠诚精神、尊重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自律精神等各种精神力量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总之,烈士精神始终是我们长期传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标志和价值特征,只有通过我们的自觉传承与发扬,方能把它更好地发扬光大,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远的施奇不朽的精神
实验小学604班华宇辰
在我们平湖美丽的东湖边,矗立着一座洁白的雕像,她的目光,深邃坚毅,这就是我们平湖人的骄傲—施奇烈士。
“革命是要付出代价的,只要我的心还在跳动,就绝不停止对敌人的斗争!”这就是革命战士---施奇在牺牲前对革命的告白,这句话铿锵有力,震撼了我的心灵。
施奇本姓陈,是我们浙江平湖县人。父亲是糖坊的手工业工人。14岁时,由于家境困苦,父母把她送给人家当童养媳。施奇性格倔强,她偷偷地离开家,逃到上海,在一家巢丝厂里做童工。她满以为从此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了。然而,在黑暗的旧社会,哪里有穷人的活路呢?她跳出了封建压迫的火坑,却又陷入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深渊。资本家像吸血鬼一样,榨取工人的血汗,工头的皮鞭像毒蛇一样,啃噬着她那孱弱的身躯。她的一双白嫩的小手,整天浸在翻滚的汤锅里,捞那些无头的乱丝,10个指头被泡得长期溃烂。即使这样,也只换得一日三餐薄粥的生活。“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命该如此吗?”小小年纪的施奇,常常思索这些问题。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厂里的工人举行罢工,施奇也勇敢地加入了斗争的行列。党组织及时培养教育,吸收她到工人夜校学习,使她逐渐认识到劳动人民受压迫的阶级根源,懂得了只有坚决跟共产党走,推翻反动派统治,劳动人民才能获得解放。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在党的指引下,她勇敢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上海来到皖南参加了新四军。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在抗日烽火的锤炼中,施奇同志迅速成长,从一位不谙世事的农村姑娘成长为一名新四军的革命战士。
施奇同志对待革命满腔热情,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具有顽强的战斗精神。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她刻苦钻研、勇于实践。无论是当救护队员,或是在新四军训练队,还是担任机要员,她样样出色,成为新四军训练队年纪最小的“班长”。皖南事变前夕,组织上已安排妇女同志先行撤退,施奇同志却主动请缨,毅然留在部队,奋战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前线。被俘后,在上饶集中营这座法西斯的人间地狱里,施奇同志虽然身患重病,失去了活动能力,但是她仍然没有放弃与敌人的斗争,把集中营当作另外一个对敌斗争的战场。她利用病人的特殊身份,担负起了传递消息的重任,与敌人斗智斗勇,巧妙地将牢房变成了同志们互通情报的联络站,激励难友们越狱,使得一批难友获得了新生。
施奇同志坚持革命信仰,对党无限忠诚,具有英勇的献身精神。施奇同志被俘后,遭受了敌人惨无人道的蹂躏,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侮辱和折磨,由原先朝气蓬勃、健壮美丽的姑娘变成面容枯瘦、奄奄一息的病人。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国民党提出的“只要认错,就给治疗”的诱惑,施奇同志仍然坚定地说“不!”。对于敌人的种种阴谋,施奇同志给予彻底还击,她常常当面痛斥敌人的种种罪恶行径,并拿起笔写文章控诉。施奇同志坚定地说“只要我的心还在跳动,就决不停止对敌人的斗争!”上饶集中营关押的700多人中,施奇同志是唯一遭此酷刑的女性。
还记得施奇同志面对卑劣的反动派那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吗?当时,叶挺将军带领部队与国民党反动派激战,我军弹尽粮绝,与中央的联络也中断了,人群分散,大部分战士被捕了,施奇也是其中一位。在广丰县监狱里,国民党反动派把她当作重要的政治犯多次进行审讯,可是得到的回答都是一顿痛斥。特务诱逼她
自首,说:“只要承认参加共产党是走错了路,保证以后不再给共产党做事,就可以送你去治疗。”施奇同志付之一声轻蔑的冷笑。敌人耍尽花招达不到目的,只得又将她从广丰监狱押送到上饶集中营来……她常说:“虽然我的肉体被玷污了,可是,这些野兽却玷污不了我钢铁般的意志,玷污不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心。只要我的心还在跳动,就不停止对敌人的斗争!”“是呀,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还很年轻,我不愿等待死神来夺走我的生命。我要看到革命的胜利。”
1942年5月,日本鬼子向上饶进逼,国民党反动派狼狈溃逃。万恶的敌人把施奇秘密地抬到茅家岭的一座小山脚下,施奇看出了敌人的诡计,用尽全身力气,挣扎着爬了起来。敌人不敢相信这个垂死的病人会像巨人一样在他们面前挺立着,吓得连连倒退。施奇挺着胸,两眼射出愤怒的火焰,大义凛然地指着特务痛骂:“你们这班强盗,卑鄙!无耻!今天,你们能杀死我一个,明天,你们,连你们整个阶级,统统都要被我们埋葬!”特务管理员慌忙指使一个小特工把一团棉花塞进她的嘴里,又把她推下了一个事先挖好的土坑内。由于敌人在逃走前心慌意乱,坑挖得不深,黄土盖上后,施奇同志还在土中挣扎,特务管理员又指使卫兵们在将土打紧,并提来一桶水浇上。施奇同志就这样被敌人活埋了。
安息吧,施奇同志,你用短暂而伟大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纪念和缅怀施奇烈士,就是要学习她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学习她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优秀品格,学习她百折不回、舍生取义的斗争精神,学习她坚定信念、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会遇到种种困难,我们要以施奇为榜样,直面现实,无所畏惧,运用我们的智慧,成为生活的强者,学习的主人。施奇烈士啊!你俊美的形象、英勇的气概永驻人间,万古流芳,成为激励我们新一代青少年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