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套复习知识提纲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套复习知识提纲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套复习知识提纲一、考试科目及内容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包括四部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实践。考试内容涉及中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家庭教育等。
二、复习要点
1、教育学部分:掌握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了解教育史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论。
2、心理学部分:掌握心理学基本概念,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学习动机、情绪情感、能力与性格等方面的知识,学会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教育教学。
3、教育法律法规部分: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法规,了解教育法律制度,熟悉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4、教育教学实践部分:掌握课程与教学理论,熟悉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掌握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实践技能。
三、复习方法
1、系统复习: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各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重点突破: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加强自身薄弱环节的练习。
3、练习巩固:通过做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4、模拟测试:进行模拟测试,熟悉考试形式和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四、应试技巧
1、注意审题: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意,明确考察点,避免答非所问。
2、理清思路:在回答问题时,要有清晰的思路,先列出框架,再逐步展开。
3、简明扼要:答题时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要啰嗦冗长。
4、灵活运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Examination)旨在考察考生在教育领域的基本知识与能力。以下是可能包含在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中的主要内容:
1. 教育理论与教育学:考查教育的定义、目标、原则、流派和理论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
2. 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考查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步骤,各个学科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3. 教育评价与测量:考查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各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和工具,以及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4. 教育心理学:考查学习和发展的基本理论和过程,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常见的学习和行为问题的解决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5. 教育法律和政策:考查教育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影响,以及教育组织和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6. 特殊教育:考查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常见的特殊教育需求和支持方法,以及特殊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7. 教育统计和研究方法:考查教育统计和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运用统计和研究结果进行教育决策和改进的能力等方面的知识。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考试目的和水平进行调整和细化,以上内容仅为参考。考生在备考时应充分了解考试要求,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对教育领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02-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最新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最新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
求真务实,助力学子成才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求真务实,助力学子成才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考试的目的是全面评估学生在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考试内容广泛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将详细介绍教育综合考试的大纲,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内容和形式。以下是教育综合考试的主要内容概述: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500字)
教育学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教育学的定义、范畴和目标,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以及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等内容。考生需要理解教育学的核心概念,熟悉不同理论流派的观点,并能够分析教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心理学与教育(600字)
心理学与教育内容主要涵盖了儿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成人心理学以及特殊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考生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学会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教育实践,同时需要关注特殊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
三、教育管理(500字)
教育管理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考生需要熟悉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学校管理、教师管理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需要熟悉相关的政策法规,了解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改革的相关内容。
四、教育测量与评价(400字)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考试设计、评
价方法和结果分析等内容。考生需要熟悉常用的教育测量工具和评价
方法,能够进行测量和评价的合理应用,并分析评价结果以提供改进
建议。
五、教育法律法规(300字)
教育工作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教师法、学校管
理条例等。考生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了解教育工作中
的法律责任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知识。
【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
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与《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而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成
为了现代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为了衡量学生在教育领域的掌握程度,各级教育机构纷纷实施《教育知识与能力》与《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本文将以大纲为基础,分析这两项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并探讨其对学
生的意义。
一、《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旨在考核学生对教育学科相关知识的
掌握程度以及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该大纲分为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两个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 理论基础
- 理解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各个教育学派的理论和代表性著作;
- 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
- 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2. 实践应用
- 能够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 掌握教学设计和评估方法;
- 具备良好的教学沟通能力和教育引导能力;
- 了解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对教育理论的深入理解,并通过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教育能力。这对于今后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思维能力。
二、《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旨在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该大纲的内容要求如下:
1. 思维能力
-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 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能够进行综合思考和跨学科学习。
2. 实践能力
- 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
2018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
(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本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知识与能力、教育情境与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考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教育理论知识考生需要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2、学科知识与能力考生需要掌握所教授科目的基础知识、学科发展动态、学科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教学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能力。
3、教育情境与问题解决考生需要具备设计教学方案、制定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管理班级事务、处理学生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并能运用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教学经验等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三、考试题型及分值
本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
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总分为100分。各题型分值根据题目数量和难度确定。
四、考试时间及形式
本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考生需要自备黑色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等文具。
五、考试标准与合格线
本考试合格线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实际情况确定。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并可以申请相应的教师职业资格。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德育、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
1、教育学基础知识考生需要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法规等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中职(一)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中职(一)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中职
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理所应当的一个任务,即使你已经
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能力,但考试是必须要通过的。其中教育知识与
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科目,中职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试也是非
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中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的
大纲。
一、基本要求
中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中等职业学校课
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掌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掌握
中职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规律,了解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改革和
创新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二、考试内容
1、教育理论基础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目的与功能、教育规律、教育思想史、教
育学派及其理论、教育伦理学等是教育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
2、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教材编写、选用和
运用、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管理等。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习兴趣、个性特点、认知差异、行为习惯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利用校外资源情况,中
职学生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4、中职教育评价
中职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中职教
育课程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等相关内容。
5、教育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6、教育改革和创新与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复习提纲(背诵版 )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选择题、辨析题)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涵义(掌握)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三要素的关
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3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知识与能力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大纲
一、考试目标
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考与要求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
(一)教育基础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23教资中学科一考试大纲
2023教资中学科一考试大纲
摘要:
2023 教资中学科一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考查考生对教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考查考生对教育基本理论的运用
3.考查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的遵守和运用
二、考试内容
1.教育基础知识
a.教育学基本概念
b.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c.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
d.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
e.学生发展与教育
2.教育基本理论
a.课程与教学论
b.德育论
c.教育评价与测量
3.教育法律法规
a.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b.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c.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d.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e.教育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
1.考试形式:笔试
2.考试时间:120 分钟
3.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正文:
2023 教资中学科一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2023 年教资中学科一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教育基本理论的运用。同时,考试还将考查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的遵守和运用能力。通过考试,希望能选拔出具备教育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人才。
二、考试内容
1.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以及学生发展与教育等方面。考生需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
2.教育基本理论
教育基本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教育评价与测量等方面。这些理论知识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考生需要深入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3.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的概述、制定与实施、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教育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考生需要熟悉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并能够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学教育知识与
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
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
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
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
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
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
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河北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笔试大纲
河北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笔试大纲
通过最新河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河北教师资格考试时间
与考试科目,河北教师资格考试一般一年进行两次,上半年1月报名,3月考试;下半年9月报名,11月考试。河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河北教师资格笔试真题供考生备考
学习。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
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
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
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
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
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
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等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
和理解能力。下面将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
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备考复习。
一、教育理论
1.教育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化过程,其
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教育主要功能包括教育人、培
养人、启发人、约束人、评价人等。
2.教育的基本原则:个别性、社会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等。
3.教育的基本任务:知识传授、品德培养、能力培养。
4.教育思想流派: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义、教育民主主义、教
育集体主义、教育启蒙主义等。
5.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
二、教育法规
1.《教育法》:确立了教育的地位和性质,规定了教育的基本任务、
原则、制度等。
2.《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3.《中小学教师法》: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要求、职责和权利等。
4.《学校安全法》:规定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保障了学生
的安全。
5.《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求和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
三、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概念和作用:课程标准是制定、实施、评价课程的基本依据,包括课程目标、内容、课程标准。
2.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课程重心的转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
3、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教育的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历史脉络:一是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二是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三是未来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于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
4、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
A、教育与人口:教育对人口数量有制约作用;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主要体现在人口素质)的基本途径;教育可以实现青少年人口的职业分流,调整社会人口的职业构成;特定人口(亚人口群体,如残疾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等)与教育。
B、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促进劳动力和科学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
C、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稳定和发展的舆论力量,教育能够促进民主化进程。
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但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D、教育与精神文化:教育的文化传承、文化选择、文化融合、文化创新功能。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A、教育与人的发展
B、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孟子“人性本善”,佛洛依德,威尔逊,格赛尔,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外铄论(荀子“人性本恶”,洛克“白板说”,华生,给一打健康的婴儿,可以培养出小偷至领袖的各类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阶
段性(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平衡性(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互补性(耳聪目明、体残志坚)+个别差异性
C、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
5、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
(1)身体外形的剧烈变化:身高、体重、性发育的外部特征即第二特征等
(2)体内机能的迅速健全:脑和神经系统基本成熟,但尚有待进一步锻炼
(3)脑和中枢神经的发展:大脑皮层,特别是为抽象思维能力打下物质基础
(4)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成熟
6、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
国家强制性(最本质特征)
公共性(面向本地区、本民族全体国民的教育,不应被垄断)
免费性(全免或大部分免)
基础性(人人必须要读书)
7、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4)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增多,大众化、普及化,且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5)普及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
8、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学制
1.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未实行)
(2)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1912年颁布“壬子癸丑学制”(中华民国建立的第一个学制)
(4)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2.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年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
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②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③中等教育改革;④高等教育改革;⑤加强领导,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4)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①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②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③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④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现行教育制度改革:适度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继续调整中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我国现行学制
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这个学制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里得到了确认。它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
学前教育(幼儿园)
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儿童入学
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初中、高中)、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
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9、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教育目的,狭义而言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是真正教育活动开始的标志。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基本层次:教师(教学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国家(教育目的)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A 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夸美纽斯: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
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之上。
B 社会本位论造就有用公民,适应社会
强调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该根据社会的要求来决定。
“在教育目的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能成为教育的目的。”
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服务。
评价:充分认识到社会对个人、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忽视了个体自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