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合集下载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选自高一语文必修④第四单元。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得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虽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作为语文教材,我以为不宜只注重其故事性,因为以事实和事理来把握历史,那是历史教学的任务;而应该充分挖掘文本,感受其文学魅力

二、说学情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首先存在认识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其次,普遍存在“困于口”问题,学生没有“说”的习惯,只一味地记,可这不意味着他们想不到想得到未必说得出,说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因此,“让学生说”,势在必行。这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

㈠德育目标——以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感染学生。例如欣赏和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卑不亢、宽容谦让。再如辨别廉颇有自尊心还是嫉妒心,正确认识自尊心对个人成长的价值等。

㈡能力目标,包括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认识其各方面的文学魅力,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能较准确灵活地用古代和现代汉语模仿人物对话,再现或表现其神态、内心。能大体口译或复述故事,准确推断所蕴含的意义。

有人说:“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基于对口才的重要性认识,也鉴于本人此前在教学中的缺陷,我准备在本

高中语文必修《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讲评稿

高中语文必修《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讲评稿

高中语文必修《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讲评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高中语文必修《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范文讲评稿

42、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说教材本文选自高一语文必修④第四单元。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得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虽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作为语文教材,我以为不宜只注重其故事性,因为以事实和事理来把握历史,那是历

史教学的任务;而应该充分挖掘文本,感受其文学魅力

二、说学情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首先存在认识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其次,普遍存在“困于口”问题,学生没有“说”的习惯,只一味地记,可这不意味着他们想不到想得到未必说得出,说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因此,“让学生说”,势在必行。这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㈠德育目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高中语文说课稿廉颇蔺相如

高中语文说课稿廉颇蔺相如

高中语文说课稿廉颇蔺相如

在撰写高中语文说课稿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廉颇蔺相如》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目的。以下是一篇关于《廉颇

蔺相如》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一篇选自《史记》的经典文章——《廉颇蔺相

如列传》。这篇文章不仅讲述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更蕴含了深刻的道德哲理和人格魅力。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了解古代传记文学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

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廉颇的磊落和蔺相如的智慧,激

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二、教学内容

1. 文本解读:深入分析《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文本内容,理解廉颇和

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及其行为背后的动机。

2. 人物评价:通过比较两位主人公的行为和言论,引导学生进行人物

评价,理解不同人格特质的社会价值。

3. 文化背景: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

本内容和人物行为。

三、教学方法

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和深层含义。

3. 情境模拟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故事情节,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和情感体验。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将相和》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中国古代著

名的历史故事——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教材意在培养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希望通过廉颇与蔺相如的冲突和和解,让学生理解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代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的深层含义。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背景,

理解故事中的深层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

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背景,

理解故事中的深层含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廉颇与蔺相如的冲突和和解,以及故事背后

的深层含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阅读指导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将相和”,引发学生对课文

的好奇心。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背景,理

解课文内容。

3.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廉颇与蔺相如的冲突和和

《将相和》说课稿【6篇】

《将相和》说课稿【6篇】

《将相和》说课稿【优秀6篇】

《将相和》说课稿篇一

《将相和》这篇课文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以战国时期为大背景,以蔺相如的言行活动为主要线索,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爱国的高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从而告诉人们"和'的重要性。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根据课文内容和本单元训练重点,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解认读24个词语。注意"荆、璧'的写法。了解"和氏璧'的来历及价值;了解"上大夫、上卿';认识"瑟、缶'。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人物品质的句子。

3、能概括出故事的小标题。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感受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体验到阅读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重点:

1、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

2、抓关键词句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感受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的写法。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采用"抓关键词句进行品读'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整个教学过程,用朗读和感悟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来感悟和体验,注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中理解,在语言中感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说课稿
快乐课堂
三、说教学过程的变化
【拓展与延伸】 • 五、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围绕着和氏璧展开了哪些 较量?总结本部分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 结合现实岛屿争端问题,谈谈蔺相如的不畏强暴、寸土不 让的民族气节 【课堂小结】 【反馈练习】 • …………………… • 2、解释下列词语含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日日清作业】 翻译下列句子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 补其短。故假 人者遂有天下。………… 快乐课堂 ①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板书变化
截图板书wk.baidu.com
快乐课堂
“快乐课堂”中 文言文学习的特点
• 1、重点突出 • 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展示时,只重点合作 探究其中一题(共五题) 由一题的细究,举一反三,其他的类似的问题便迎 刃而解。 • 我相信精读一部分,要比粗读所有部分,更有实 效和收获。
快乐课堂
“快乐课堂”中 文言文学习的特点 • 2、课堂评分,奖励机制。 • “快乐课堂”中必须实行评分制,导学案学习内 容以题的形式设置 • 探究课上:当堂抽签分题 合作探究的讨论 抽签展示 老师打分 • 在此期间,其他小组成员有补充和质疑的会多加 分 • 课堂的评分,会纳入课下的奖励机制,这样极大 地鼓舞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快乐课堂
一、说教材变化
知识与能力: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故事,分析蔺相 如的形象。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重点掌握一词 多义。(即重点) 3、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即难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 畏强暴和寸土不让的精神和民族气节。(难点)

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欢迎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本课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如下:熟悉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一般用法;了

解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 本课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

①特点:《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纪传体通史《史记》,其一保留了丰富的古汉语语言材料和语法现象;其二故事性强、篇幅长,叙述和描写技艺卓著;其三人物形象精神崇高,人格伟大,令人景仰。

②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一些文言文多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以及了解文言文句式的一般特点。

③难点:理解作者通过蔺相如这一大智大勇的形象所表达出的先进史学思想——鸿雁“匹夫精神”。

二、教学目标

⒈学习廉颇、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⒉体会本文把任务放在矛盾斗争的激流旋涡中,调动多种手段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近世境界的写法。

⒊掌握“负”“幸”“引”“顾”等多义词及“以”“之”等虚词的用法,理解“刃”“怀”“归”

“羞”等词的活用情况,正确辨识特殊的文言句式,并能准确翻译。

三、教材设想

⒈教学本文的教学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识结构,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人教版高中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学习目标:

1.理解文言字词,品味简洁形象的语言。

2.深入进行探究,学习明暗交织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明暗交织的写法

学习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

学习用时:

一学时

学习过程:

导入:

大道至简。2500年前,老子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就像烹煮小鱼,生活即如此,小事寓大道。岁月千年,真理永恒,智慧之光,烛照古今,种树老农的一番话,又让我们明白怎样的治国大道呢?我们一起走进《种树郭橐驼传》。

一、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病偻莳飧饔

2.解释词句爪其肤不我若也

二、整体感知:文体

(一)解题

1.题目是文眼所在,题目中哪个字标示了文体?

明确:传是一种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2.本文传何人何事?

明确:郭橐驼种树

(二)分层

人(第1-2段)——事(第3段)——理(第4-5段)

过渡语:现在,让我们去认识郭橐驼其人。

三、品读鉴赏

(一)品不辱使命

1.外患突来,廉蔺二人如何做到不辱使命?(课件展示)请自由诵读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找出相关语句品读鉴赏。

2.以学生找到的第一处鉴赏为例:

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课件展示)

重点翻译“许”

置换比较:是否能换成“予”?(足智多谋??)(言简义丰一字千金)

3.学生依例进行其他角度的鉴赏。

(1)不畏强暴: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重点翻译“怒发上冲冠”作者用夸张写愤怒,用“持、却、倚”行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言简意赅)

(2)机智:蔺相如前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让秦王“击缶”而不同样“鼓瑟”,以缶与瑟的文化内涵差别,展开文化上的较量,回击侮辱)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第一章:课程导入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兴趣。

教学内容:

1. 简介《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

2. 介绍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生平。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

2. 谈话法:引导学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生平。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介绍。

2. 相关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提问:同学们知道《史记》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史记》?

2. 讲解《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

二、介绍廉颇

1. 提问:同学们知道廉颇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廉颇?

2. 讲解廉颇的生平事迹。

三、介绍蔺相如

1. 提问:同学们知道蔺相如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蔺相如?

2. 讲解蔺相如的生平事迹。

2. 强调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二章: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

2. 分析廉颇、蔺相如在战争中的表现。

教学内容:

1. 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

2. 廉颇、蔺相如在战争中的表现。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

2. 分析法:分析廉颇、蔺相如在战争中的表现。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及战争表现。

2. 相关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提问:同学们知道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

2. 讲解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当阳二高李文忠

一、说教材

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如下:熟悉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一般用法;了解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是:一、怎样学习文言文;二、掌握和使用工具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高二语文必修④第四单元,是基本篇目、讲读课文。

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得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

虽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作为语文教材,我以为不宜只注重其故事性,因为以事实和事理来把握历史,那是历史教学的任务;而应该充分挖掘文本,感受其文学魅力。

二、说学情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首先存在认识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其次,普遍存在"困于口"问题,学生没有"说"的习惯,只一味地记,可这不意味着他们想不到。

想得到未必说得出,说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因此,"让学生说",势在必行。这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

㈠德育目标--以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感染学生。例如欣赏和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卑不亢、宽容谦让。再如辨别廉颇有自尊心还是嫉妒心,正确认识自尊心对个人成长的价值等。

㈡能力目标,包括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 过程和方法: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

三、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导入课文

1. 作者和作品

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或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导入)

2.由学生介绍课文故事发生时的战国形式、历史条件。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第一章:导入

教学目标:

1. 引起学生对《史记》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历史背景

教学内容:

1. 简介《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

2. 介绍廉颇蔺相如的生活年代及历史背景

3.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1. 引导学生阅读《史记》相关内容,了解廉颇蔺相如的历史背景

2. 讨论廉颇蔺相如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学生分享他们对廉颇蔺相如的了解和兴趣

第二章:廉颇蔺相如的生平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生平事迹

2. 学生能够分析廉颇蔺相如的品质和成就

教学内容:

1. 廉颇蔺相如的生平事迹

2. 廉颇蔺相如的品质和成就

3. 廉颇蔺相如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教学活动:

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廉颇蔺相如的生平事迹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廉颇蔺相如的品质和成就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廉颇蔺相如的历史场景

第三章: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

2. 学生能够分析廉颇蔺相如的政治策略和成就

教学内容:

1. 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

2. 廉颇蔺相如的政治策略和成就

3. 廉颇蔺相如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教学活动:

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廉颇蔺相如的政治策略和成就

3.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第四章:廉颇蔺相如的文化影响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文化影响

2. 学生能够分析廉颇蔺相如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教学内容:

1. 廉颇蔺相如的文化影响

2. 廉颇蔺相如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全国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说课稿

全国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说课教案我说课的题目是《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评价反思五个方面进行本次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我选用的是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的古文课。本单元是古文阅读单元,阅读主题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单元重点是古诗文诵读。通过诵读古文,可以增加语言积累,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味。本篇古文也是浅易文言文的经典之作。

(二)教学目标:我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制定了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史记》的基本知识,感知司马迁史作的特点。

(2)学习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的基本用法,积累文言常用词以及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课本剧创作,培养学生课本剧写作能力、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

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充分感受理解“和”文化,培养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一)学情分析

1、初中已接触过本篇古文

2、中职护理专业一年级,女生为主体

3、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重

4、喜欢轻松的学习方式

5、好胜心较强

(二)为了保证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我把教学重、难点安排如下:

1、教学重点:文言文诵读

2、教学难点: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三、教法学法

(一)设计及安排:任务引领-自主实践-分层展示-多元评价教学模式

分小组分层竞赛,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说课稿

(封面)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说课稿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一、说教材

本文选自高一语文必修④第四单元。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得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虽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作为语文教材,我以为不宜只注重其故事性,因为以事实和事理来把握历史,那是历史教学的任务;而应该充分挖掘文本,感受其文学魅力

二、说学情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首先存在认识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其次,普遍存在“困于口”问题,学生没有“说”的习惯,只一味地记,可这不意味着他们想不到想得到未必说得出,说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因此,“让学生说”,势在必行。这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

㈠德育目标——以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感染学生。例如欣赏和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卑不亢、宽容谦让。再如辨别廉颇有自尊心还是嫉妒心,正确认识自尊心对个人成长的价值等。

㈡能力目标,包括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认识其各方面的文学魅力,以提高学生

文学素养。

能较准确灵活地用古代和现代汉语模仿人物对话,再现或表现其神态、内心。能大体口译或复述故事,准确推断所蕴含的意义。

有人说:“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基于对口才的重要性认识,也鉴于本人此前在教学中的缺陷,我准备在本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重中之重。即以欣赏文本得文学价值为基础,其间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得教育,而以语言训练贯穿始终。

6《将相和》(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6《将相和》(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将相和》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读、交流等方法,了解战国时期廉颇与蔺

相如的故事,理解“将相和”的含义,感受廉颇与蔺相如的真挚友谊。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分析人物

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珍惜友谊,学会互相理解、宽容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包括“完璧

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部分。通过这三个故事,

展示了廉颇与蔺相如的真挚友谊,以及他们为了国家利益而舍小家、

顾大家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情节,理解“将相和”的含义,感受廉颇

与蔺相如的真挚友谊。

2.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廉颇与蔺相如为国家利益而舍

小家、顾大家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负荆请罪”的故事吗?这个

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廉颇与蔺相如的真挚友谊。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这个故事——《将相和》。

(2)板书课题:将相和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廉颇与蔺相如的品质。

3. 合作探究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汇报:各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成果。

4. 分析人物形象

(1)廉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廉颇的形象特点,如勇敢、直率、有担当等。

(2)蔺相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蔺相如的形象特点,如

人教版《廉颇蔺相如列传》优质课 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廉颇蔺相如列传》优质课  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廉颇蔺相如列传》优质课优秀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说教材本文选自高一语文必修④第四单元。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得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虽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作为语文教材,我以为不宜只注重其故事性,因为以事实和事理来把握历史,那是历史教学的任务;而应该充分挖掘文本,感受其文学魅力

二、说学情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首先存在认识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其次,普遍存在“困于口”问题,学生没有“说”的习惯,只一味地记,可这不意味着他们想不到想得到未必说得出,说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因此,“让学生说”,势在必行。这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㈠德育目标——以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感染学生。例如欣赏和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卑不亢、宽容谦让。再如辨别廉颇有自尊心还是嫉妒心,正确认识自尊心对个人成长的价值等。

㈡能力目标,包括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认识其各方面的文学魅力,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能较准确灵活地用古代和现代汉语模仿人物对话,再现或表现其神态、内心。能大体口译或复述故事,准确推断所蕴含的意义。有人说:“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基于对口才的重要性认识,也鉴于本人此前在教学中的缺陷,我准备在本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重中之重。即以欣赏文本得文学价值为基础,其间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得教育,而以语言训练贯穿始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目的要求:

1.借助工具书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整理和复习一般常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3.体会本文在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上匠心独运的手法。

4.通过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性格鲜明对照,进而领会将相交欢对当时赵之兴亡的重要意义,以及今天的现实意义。

5.了解并认识作者及《史记》的历史、文学价值,以及对后代的影响。

重点难点:

(一)本课的学习要点是:

①掌握若干多义词的用法和文言文的使动用法;

②了解本文通过三个故事刻划人物的写法;

③认识蔺相如的爱国精神和廉颇勇于改过的高贵品质。

(二)本课的难点是古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拜、易、书、遗、患、报、走、质、却、急、遇、去。

2.注意一词多义现象:负、徒、幸、引、以、亡、见、因、谢。

3.使动用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秦王恐其破璧;毕礼而归之

一、引入

1.中学阶段学过的司马迁的作品

①《垓gāi下歌》(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②《陈涉世家》(初中)

③《廉颇蔺相如列传》(高2002级1册;高2005级6册)

④《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高2002级2册;高2005级1册)

⑤《信陵君窃符救赵》(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高

2002级4册;高2005级6册

⑥《毛遂自荐》(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高2005级5册)

⑦《屈原列传》(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高2002、2005级6册)

⑧《报任安书》(高2005级6册)

附:高中2002级二册P

359《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将括母》;P

321

《史记·项羽本

纪赞》

2.和氏献璧

《韩非子》:楚人和氏得玉璞pú(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氏为诳kuáng而刖yuâ其左足。及厉王薨hōng,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名曰“和氏之璧”。(摘自《短篇文言文译注》P263~264;另见高2002级三册课本P358)

3.和氏璧传奇

①和氏璧的来历。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人叫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里面包着玉的石头),他就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让玉匠鉴定,玉匠说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楚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他,就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后来,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捧着璞来献给楚武王。楚武王也让玉匠鉴定,玉匠又说是石头。楚武王也认为卞和欺骗他,就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到了楚文王即位的时候,卞和抱着璞在楚山下大哭,一连哭了三天三夜,眼泪都哭干了,流出血来。楚文王听说后觉得奇怪,就派人去问卞和:“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你为何哭得这么悲伤?”卞和答道:“我并不是为被砍掉脚而悲伤,我是为宝玉被称作石头而悲伤,为忠贞之士被称作行骗之徒而悲伤。”楚文王就命令玉匠剖开璞,果然得到宝玉,因此,就把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②赵惠文王怎么得到和氏璧的?

自楚文王后,和氏璧一直留在楚国。到楚威王时,楚相昭阳有一次举行盛大宴会,拿来和氏璧让大家观赏,结果席间和氏璧不翼而飞。昭阳怀疑是张仪所偷,因为当时楚威王不收留张仪,张仪穷困潦倒,寄昭阳门下。昭阳把张仪打得皮开肉绽,打死过去好几次,张仪这才离开楚国,到秦国去。后来昭阳曾出千金求购此璧,但偷璧的人不敢出献,因此昭阳最终没能找到和氏璧。

有一天,一位远客来到赵国宦者令缪贤的府前,拿着一块玉璧叫卖。缪贤见此璧白润无暇,宝光闪烁,就花了五百金买下。后来缪贤让玉匠前来相玉,玉匠大吃一惊,说这就是真正的和氏璧。缪贤异常惊喜,连忙秘藏起来。但早已有人将此事报告了赵惠文王,赵王向缪贤索取,因为缪贤非常喜爱和氏璧,所以没有立即献璧。赵王大怒,趁出猎之机,突然来到缪贤家里,搜走了和氏璧。

赵惠文王就是这样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上缪贤说的“臣尝有罪”就指此事。

③和氏璧价值十五座城吗?

说和氏璧价值连城当然是夸张的,秦昭王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当然只不过是一种欺骗的手段罢了。但和氏璧的确不同于一般的玉璧,它有独特的功能。

据古书记载,和氏璧大致是圆形中有一小圆孔的板状体,就好像是一个中间掏个圆孔的圆饼。把它放在黑暗处,它能熠熠发光,能除尘埃,能避邪魅,因此又称“夜光之璧”。把它放在座位间,冬天则非常暖和,可以用来代替火炉;夏天则非常凉爽,百步之内,蝇蚋

不入。

所以称和氏璧为稀世珍宝、“天下所共传之宝”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④秦昭王得到和氏璧了吗?

当时,给缪贤相玉的玉匠偶尔来到秦国,给秦昭王治玉,玉匠无意夸起了和氏璧,提到它的下落。秦昭王知道赵惠文王得到璧,便想把璧骗到手,于是才有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

由于蔺相如的勇敢机智,秦昭王的阴谋没能得逞,秦昭王最终也没能得到和氏璧,直到秦始皇灭了楚国后,才得到和氏璧。

⑤和氏璧的下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令良工巧匠将和氏璧加以雕琢,让李斯在上面刻写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制成传国玉玺,从此成为君权的象征。

秦灭亡后,和氏璧又到了汉高祖刘邦的手中。

在以后的改朝换代中,和氏璧便一代一代辗转相传下来。直到唐朝第九代李从珂时,契丹人耶律光打进洛阳,李从珂抱着和氏璧出逃,在玄武楼被火烧死,和氏璧从此下落不明。(摘自1999年12月21日《语文报》)

二、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一说前135年),卒于公元前87年(一说前90年)。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人,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秘籍,职司记载”。掌管起草文

)司马迁生于龙门,司马迁十岁

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时随父到长安,诵古文,这使他有机会阅读到大量的历史文献。二十岁后,他开始漫游大江南北。南到江淮一带和会稽、长沙等地,北到齐、鲁,西到大梁、登封,最后回到长安。回长安不久,做了郎中,曾随汉武帝到过西北的扶风,又奉使到过四川、云南。后来又随汉武帝到过东海和长城。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所到之处他都注意探访古迹,采集传说,考察风土人情,积累了丰富的史料,为后来著述《史记》准备了条件。元丰三年(公元前108年)继父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hóng等进行历法改革,共定太初历。自公元前104年起,他开始写《史记》,实践他父亲的遗志。

公元前99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触怒汉武帝,入狱受了宫刑(古代阉割生殖器的残酷肉刑)。他本想自杀,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写成,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公元前96年出狱,做了中书令。从此他更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写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历史文学巨著,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

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包括12篇本纪

..(记诸侯王)、70

..(记帝王)、30篇世家

篇列传

..(记人臣)、8篇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10篇表.(记史事年月)等五种体裁,共130篇,526500字。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第一部。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曾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

........之离骚

...”,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摘自高2002级《高级中学课本文学第一册教学

参考书》和高2002级一册课本“预习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