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大数据库系统复习题
分布式数据库复习题(佟玉君).doc
一、名词解释1.DDBS: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集中的数据集。
2.Transparency:也称分布透明性(Distribution Transparency),分布透明性指用户不必关系数据的逻辑分片,不必关心数据物理位置分配的细节,也不必关系各个场地上数据库数据模型。
分布透明性可归入物理独立性的范围。
包括三个层次:分片透明性、位置透明性和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
3.Transaction:事务,是访问数据库的最小逻辑工作单位,它是一个操作序列。
分布式事务是一个分布式操作的序列,被操作的数据分布在不同站点上。
4.Concurrency:迸发控制,并发控制就是负责正确协调并发事务的执行,保证并发存取操作不至于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确保并发执行的多个事务能够正确地运行并获得正确的结果。
5.Reliability:数据库可靠性,指数据库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不产生任何失败的概率。
二、简答题1、简述分布式数据库12条规则。
答:1.局部自治2.不依赖于中心节点3.不间断的处理4.位置独立性5.分片独立性6. 副本独立性7.分布式查询处理8.分布式事务管理9.硬件独立性10.操作系统独立性11.网络独立性12. DBMS独立性独立性用户可以从逻辑的高度对数据进行操作,就如同数据都存用户应该可以从逻辑的观点出发进行操作,就如同数据实际用户可以从逻辑的高度对数据进行操作,就如同根本没有副本用户应该可以从逻辑的观点出发进行操作,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用户不需要了解数据实际存储的位置,用户不需要了解数据实际存储的位置在给定节点上的所有操作都是由所在节点控制的。
在给定节点上的所有操作都是由所在节点控制的。
所有的节点平等对待,不依赖中心,所有的节点平等对待,不依赖中心,主节点提供集中的的存在一样。
上并没有分片一样。
的存在一样。
上并没有分片一样。
数据库与分布式计算技术考试
数据库与分布式计算技术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哪些?A. 存储引擎B. 查询处理器C. 事务管理器D. 数据库管理员2.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哪一个概念描述了数据的结构化集合?A. 表B. 视图C. 索引D. 主键3. 以下哪个不是数据库性能优化中的常见策略?A. 使用索引B. 提高查询频率C. 增加缓存大小D. 优化SQL查询4. 分布式计算框架中,哪一个不是常见的实现模型?A. MapReduceB. HadoopC. SparkD. Flink5. 在数据库系统中,哪一个概念涉及到数据的逻辑结构?A. 表结构B. 索引结构C. 数据模型D. 数据仓库6. 以下哪个不是数据库复制技术的作用?A. 提高数据可用性B. 增强数据安全性C. 容灾备份D. 数据迁移7. 数据库系统故障恢复中,哪一个步骤是在日志文件中使用备份文件来恢复数据?A. 物理恢复B. 逻辑恢复C. 替换数据D. 重新执行事务8.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哪一个技术可以确保所有节点间的数据一致性?A. 两阶段提交协议B. 三阶段提交协议C. 检索算法D. Paxos协议9. 数据库负载均衡技术中,哪一个策略可以平衡不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负载?A. 轮询法B. 权重法C. 路由表法D. 负载均衡算法10. 在数据库系统中,哪一个概念涉及到数据的物理存储?A. 表结构B. 索引结构C. 数据模型D. 数据文件11. 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是什么?A. 关系模型B. 非关系模型C. 云存储技术D. 分布式计算12. 关系模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A. 非结构化数据存储B. 二维表结构C. 适合处理大量数据D. 无模式设计13. 以下哪个不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特点?A. 高并发读写能力B. 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C. 专为大规模企业设计D. 提供复杂的查询语言(如SQL)14. 什么是分布式计算?A. 将计算任务分配给多台计算机同时执行B. 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C. 使用单一的服务器来处理所有任务D. 数据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上15. 以下哪个技术不是分布式计算的组成部分?A. 负载均衡B. 容错机制C. 数据分片D. 共享存储16. 什么是NoSQL数据库?A. 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B. 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C. 专为大规模企业设计D. 提供复杂的查询语言(如SQL)17. 以下哪个不是数据库性能优化的一些常见方法?A. 索引优化B. 查询优化C. 数据库结构调整D. 使用全文搜索18. 什么是数据库复制?A. 在多个数据库之间同步数据B. 为了数据备份和恢复C. 提高数据安全性D. 保证数据的一致性19. 以下哪个不是数据库审计的目的?A. 检查数据完整性B. 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C. 检查错误或违规行为D. 提高数据库性能20. 什么是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A. 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B. 外模式、内模式和用户模式C. 外模式、模式和子模式D. 外模式、内模式和仓库模式21. 数据库系统中,哪个术语指的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A. 关系模型B. 对象关系模型C. 云数据库D. 非关系型数据库22. 在分布式计算中,哪种模式允许数据在不同的物理位置被存储和处理?A. 分布式计算B. 并行计算C. 云计算D. 负载均衡2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数据定义B. 数据查询C. 数据更新D. 数据安全24. 什么是关系模型的基础,以及它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性?A. 实体-关系模型B. 对象-关系模型C. 层次模型D. 网状模型25.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什么是复制?A. 将数据从一个数据库复制到另一个数据库的过程B. 数据库镜像C. 数据库分片D. 数据库备份26. 什么是数据库事务的ACID属性?A. 原子性(Atomicity)B. 一致性(Consistency)C. 隔离性(Isolation)D. 持久性(Durability)27. 在数据库管理中,什么是索引?A. 一种用于快速检索数据的算法B. 一种用于排序和查找数据的数据结构C. 一种用于加速查询过程的硬件设备D. 一种用于保证数据完整性的技术28. 什么是数据库性能优化?A. 选择正确的硬件和软件工具来提高数据库性能的过程B. 优化数据库查询和操作以减少资源消耗C. 重新设计数据库模式以提高性能D. 通过调整配置参数来优化数据库性能29.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什么是数据分片?A. 将数据分散到多个地理位置的过程B. 将数据分成更小的部分以便于管理和查询的过程C. 将数据分布到多个服务器上以便于并行处理的过程D. 将数据加密以便于传输和存储的过程30. 以下哪个不是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A. 结构化数据存储B. 适用于大规模企业C. 具有良好的事务处理能力D. 仅支持SQL查询31. 以下哪个不是分布式计算的概念?A. 节点间通信B. 数据副本C. 并行处理D. 容错机制32. 以下哪个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例子?A. MySQLB. OracleC. Microsoft AccessD. Redis33. 以下哪个是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A. 数据冗余B. 数据一致性C. 自动分片D. 高可用性34. 以下哪个是云计算中的服务模式?A.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B. PaaS(平台即服务)C. SaaS(软件即服务)D. DaaS(设备即服务)35. 以下哪个是数据库复制技术的作用?A. 提高数据安全性B. 增强数据备份效率C. 提高数据访问速度D. 支持实时业务应用36. 以下哪个是数据库索引的目的?A. 加速数据检索B. 减少数据冗余C. 支持事务处理D. 优化数据库性能37. 以下哪个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A. 数据定义B. 数据查询C. 数据更新D. 数据安全控制38. 以下哪个是数据库系统工程师需要掌握的技能?A. 数据库设计B. 数据库编程C. 数据库系统监控D. 数据库系统性能优化39.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数据定义B. 数据查询C. 数据更新D. 数据安全40. 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A. 一个具有多个节点的数据库系统,每个节点执行一部分数据库操作B. 一个在单个地点具有多个数据库的系统C. 一个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的系统D. 一个使用SQL进行数据检索的系统41. 以下哪个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优点?A. 更好的性能B. 更好的扩展性C. 更好的数据冗余和容错性D. 所有上述42. 什么是 NoSQL 数据库?A. 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B. 一个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允许没有严格模式C. 一个具有固定数据模型的数据库D. 一个主要用于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系统43. 什么是数据库事务?A. 一组 SQL 语句,执行时不会被分割B. 一组 SQL 语句,执行时必须被分割C. 一组不可分割的 SQL 语句D. 一组可以并行执行的 SQL 语句44. 什么是数据库索引?A. 一种用于加速数据检索的数据结构B. 一种用于加速数据排序的数据结构C. 一种用于加速数据查找的数据结构D. 一种用于加速数据压缩的数据结构45. 什么是数据库备份?A. 一种将数据复制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B. 一种恢复数据的过程C. 一种保护数据不受损坏的过程D. 一种优化数据库性能的过程46. 在数据库系统中,什么是锁定机制?A. 一种用于防止多个用户同时修改相同数据的技术B. 一种用于防止多个用户同时访问相同数据的技术C. 一种用于防止多个用户同时删除相同数据的技术D. 一种用于防止多个用户同时插入相同数据的技术二、问答题1.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
大数据技术与分布式计算考试 选择题 64题
1. 大数据的核心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高速度B. 高价值C. 高多样性D. 高容量2. Hadoop的核心组件包括哪些?A. HDFS和MapReduceB. HDFS和YARNC. MapReduce和YARND. HDFS、MapReduce和YARN3. HDFS的默认块大小是多少?A. 64MBB. 128MBC. 256MBD. 512MB4. MapReduce框架中,Map函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数据排序B. 数据过滤C. 数据分组D. 数据映射5. YARN的主要组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ResourceManagerB. NodeManagerC. ApplicationMasterD. JobTracker6. 以下哪个不是NoSQL数据库的类型?A. 键值存储B. 文档存储C. 列存储D. 关系存储7. 在分布式系统中,CAP理论指的是什么?A. 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错性B. 一致性、可用性、性能C. 一致性、分区容错性、性能D. 可用性、分区容错性、性能8. 以下哪个是Apache Spark的主要组件?A. Spark CoreB. Spark SQLC. Spark StreamingD. 以上都是9. 在Spark中,RDD的全称是什么?A. 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B. Remote Distributed DatasetC. Reliable Distributed DatasetD. Robust Distributed Dataset10. 以下哪个不是Spark的优化技术?A. 内存计算B. 数据本地性C. 任务并行化D. 数据压缩11. 在HBase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行B. 列C. 表D. 区域12. 以下哪个是HBase的特性?A. 强一致性B. 事务支持C. 自动分片D. 以上都是13. 在分布式计算中,Zookeeper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数据存储B. 配置管理C. 分布式协调D. 任务调度14. 以下哪个是Kafka的主要特性?A. 高吞吐量B. 低延迟C. 持久性D. 以上都是15. 在Kafka中,消息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主题B. 分区C. 消息D. 消费者16. 以下哪个是Storm的主要组件?A. SpoutB. BoltC. TopologyD. 以上都是17. 在Storm中,消息的可靠性是通过什么机制实现的?A. ACK机制B. NACK机制C. 重试机制D. 以上都是18. 以下哪个是Flink的主要特性?A. 流处理B. 批处理C. 状态管理D. 以上都是19. 在Flink中,数据流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数据集B. 数据流C. 数据窗口D. 数据状态20. 以下哪个是Elasticsearch的主要特性?A. 全文搜索B. 分布式C. 实时分析D. 以上都是21. 在Elasticsearch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索引B. 类型C. 文档D. 字段22. 以下哪个是MongoDB的主要特性?A. 文档存储B. 自动分片C. 索引支持D. 以上都是23. 在MongoDB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集合B. 文档C. 字段D. 索引24. 以下哪个是Cassandra的主要特性?A. 列存储B. 高可用性C. 可扩展性D. 以上都是25. 在Cassandra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键空间B. 列族C. 列D. 行26. 以下哪个是Redis的主要特性?A. 键值存储B. 内存存储C. 持久化D. 以上都是27. 在Redis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键B. 值C. 哈希D. 列表28. 以下哪个是Neo4j的主要特性?A. 图存储B. 查询语言C. 索引支持D. 以上都是29. 在Neo4j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节点B. 关系C. 属性D. 标签30. 以下哪个是Presto的主要特性?A. 分布式SQL查询B. 高性能C. 兼容多种数据源D. 以上都是31. 在Presto中,数据查询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查询B. 表C. 列D. 行32. 以下哪个是Impala的主要特性?A. 分布式SQL查询B. 高性能C. 兼容多种数据源D. 以上都是33. 在Impala中,数据查询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查询B. 表C. 列D. 行34. 以下哪个是Druid的主要特性?A. 实时分析B. 列存储C. 高性能D. 以上都是35. 在Druid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数据源B. 段C. 列D. 行36. 以下哪个是ClickHouse的主要特性?A. 列存储B. 高性能C. 实时分析D. 以上都是37. 在ClickHouse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表B. 列C. 行D. 分区38. 以下哪个是TiDB的主要特性?A. 分布式B. 兼容MySQLC. 高可用性D. 以上都是39. 在TiDB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表B. 列C. 行D. 分区40. 以下哪个是Kudu的主要特性?A. 列存储B. 高性能C. 实时分析D. 以上都是41. 在Kudu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表B. 列C. 行D. 分区42. 以下哪个是Alluxio的主要特性?A. 内存存储B. 分布式C. 兼容多种存储系统D. 以上都是43. 在Alluxio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文件B. 目录C. 块D. 以上都是44. 以下哪个是Pulsar的主要特性?A. 消息队列B. 分布式C. 高吞吐量D. 以上都是45. 在Pulsar中,消息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主题B. 分区C. 消息D. 消费者46. 以下哪个是Beam的主要特性?A. 统一编程模型B. 兼容多种执行引擎C. 支持多种数据处理模式D. 以上都是47. 在Beam中,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管道B. 转换C. 数据集D. 以上都是48. 以下哪个是Flink的主要特性?A. 流处理B. 批处理C. 状态管理D. 以上都是49. 在Flink中,数据流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数据集B. 数据流C. 数据窗口D. 数据状态50. 以下哪个是Elasticsearch的主要特性?A. 全文搜索B. 分布式C. 实时分析D. 以上都是51. 在Elasticsearch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索引B. 类型C. 文档D. 字段52. 以下哪个是MongoDB的主要特性?A. 文档存储B. 自动分片C. 索引支持D. 以上都是53. 在MongoDB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集合B. 文档C. 字段D. 索引54. 以下哪个是Cassandra的主要特性?A. 列存储B. 高可用性C. 可扩展性D. 以上都是55. 在Cassandra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键空间B. 列族C. 列D. 行56. 以下哪个是Redis的主要特性?A. 键值存储B. 内存存储C. 持久化D. 以上都是57. 在Redis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键B. 值C. 哈希D. 列表58. 以下哪个是Neo4j的主要特性?A. 图存储B. 查询语言C. 索引支持D. 以上都是59. 在Neo4j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节点B. 关系C. 属性D. 标签60. 以下哪个是Presto的主要特性?A. 分布式SQL查询B. 高性能C. 兼容多种数据源D. 以上都是61. 在Presto中,数据查询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查询B. 表C. 列D. 行62. 以下哪个是Impala的主要特性?A. 分布式SQL查询B. 高性能C. 兼容多种数据源D. 以上都是63. 在Impala中,数据查询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查询B. 表C. 列D. 行64. 以下哪个是Druid的主要特性?A. 实时分析B. 列存储C. 高性能D. 以上都是答案1. B2. D3. B4. D5. D6. D7. A8. D9. A10. D11. A12. C13. C14. D15. C16. D17. D18. D19. B20. D21. C22. D23. B24. D25. B26. D27. A28. D29. A30. D31. A32. D33. A34. D35. B36. D37. A38. D39. A40. D41. A42. D43. D44. D45. C46. D47. D48. D49. B50. D51. C52. D53. B54. D55. B56. D57. A58. D59. A60. D61. A62. D63. A64. D。
分布式系统试题及答案
分布式系统复习题库及答案1、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异构性、软件异构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参考答案: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异构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即:①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不同。
这意味着一种机器上的程序模块不能在另一种不兼容的机器上执行,很显然,一种机器上的可执行代码程序不能在另一种不兼容的机器上执行。
②数据表示方法不同。
例如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虽然都是按字节编址的,但是高字节和低字节的规定可能恰好相反。
浮点数的表示方法也常常不一样。
③机器的配置不同。
尽管机器的类型可能相同,其硬件配置也可以互不兼容。
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异构性包括操作系统异构性和程序设计语言异构性。
操作系统异构性的三个主要表现方面为:①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功能可能大不相同。
例如,不同的操作系统至少提供了不同的命令集。
②操作系统所提供的系统调用在语法、语义和功能方面也不相同。
③文件系统不同。
程序设计语言的异构性表现在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用不同方法在文件中存储数据。
2、由于分布计算系统包含多个(可能是不同种类的)分散的、自治的处理资源,要想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整体,最有效地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做到这一点比起传统的集中式的单机系统要困难得多,需要解决很多新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①资源的多重性带来的问题。
由于处理资源的多重性,分布计算系统可能产生的差错类型和次数都比集中式单机系统多。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部分失效问题:系统中某一个处理资源出现故障而其他计算机尚不知道,但单机系统任何一部分出现故障时将停止整个计算。
另一个例子是多副本信息一致性问题。
可见,资源多重性使得差错处理和恢复问题变得很复杂。
资源多重性还给系统资源管理带来新的困难。
②资源的分散性带来的问题。
在分布计算系统中,系统资源在地理上是分散的。
由于进程之间的通信采用的是报文传递的方式进行的,通信将产生不可预测的、有时是巨大的延迟,特别是在远程网络所组成的分布计算系统中更是这样。
例如使用卫星通信会产生270毫秒的延迟。
Nosql分布式数据库复习题带答案
Nosql分布式数据库复习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Nosql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A.高度可扩展性B.面向文档的数据模型C.严格的ACID事务D.水平扩展能力答案:C.严格的ACID事务解释:Nosql分布式数据库通常不提供严格的ACID事务,而是采用柔性事务模型,如最终一致性。
这是因为Nosql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高可用性和高性能,而严格的ACID事务会限制这些目标的实现。
2、下列哪个不是Nosql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语言?A. SQLB. JSON查询语言C. MapReduceD.结构化查询语言答案:D.结构化查询语言解释:Nosql分布式数据库通常使用非结构化查询语言,如SQL或JSON 查询语言,而不是结构化查询语言。
这是因为Nosql数据库以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为主,而结构化查询语言主要用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结构化数据。
3、下列哪个是分布式Nosql数据库中的一种常用技术?A.分片技术B.复制技术C.缓存技术D.压缩技术答案:A.分片技术解释:在分布式Nosql数据库中,分片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技术,用于将数据分散到多个节点上,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扩展性。
复制技术用于数据的冗余备份,缓存技术用于提高查询速度,而压缩技术用于减少存储空间的使用。
4、下列哪个是关系型数据库的优点?A.高度可扩展性B.面向文档的数据模型C.支持严格的事务一致性D.高并发读写能力答案:C.支持严格的事务一致性解释:关系型数据库支持严格的事务一致性,这是其一个重要优点。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ACID事务,确保数据在多个操作中保持一致性。
其他选项都是Nosql分布式数据库的优点。
5、下列哪个是分布式数据库的缺点?A.复杂性增加B.性能瓶颈C.数据一致性降低D.成本增加答案:A.复杂性增加解释: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和维护比单一数据库更复杂,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资源来管理。
在分布式系统中,故障恢复和数据复制等任务也更加复杂。
因此,分布式数据库的复杂性增加是其主要的缺点。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考试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将数据存储在多个地理位置的数据库系统中,通过分布式计算框架来管理和访问数据的一种技术。
B. 一种单一的集中式数据库系统,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一个服务器上。
C. 一种将数据分割成多个部分,并分布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的数据库系统。
D. 一种不依赖于单一服务器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可以跨多个服务器进行存储和访问。
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优点包括哪些?A. 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效率。
B. 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
C. 更好的数据冗余和容错能力。
D. 扩展性更强,可以更容易地添加新的数据和节点。
3. 以下哪个不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常见拓扑结构?A. 星形拓扑B. 环形拓扑C. 网状拓扑D. 树形拓扑4.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什么是分片?A. 将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存放在一个单独的节点上。
B. 将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表按照某种规则分成多个部分。
C. 将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存放在一个单独的节点上。
D. 将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表按照某种规则分成多个部分,并存放在不同的节点上。
5.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什么是复制?A. 将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复制到多个节点上,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B. 将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存储在多个地理位置,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C. 将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分成多个部分,并存放在不同的节点上。
D. 将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表按照某种规则分成多个部分,并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
6.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什么是分布式事务?A. 一种需要在多个节点上同步更新数据的事务处理方式。
B. 一种可以在多个节点上并行处理的事务处理方式。
C. 一种需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事务处理方式。
D. 一种可以在多个节点上同时执行的事务处理方式。
7.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一致性是指什么?A. 数据在多个节点上保持一致的状态。
Nosql分布式数据库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1.交易型系统,比如银行核心系统对一致性和可用性要求比较高,基本上选择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的管理,由于它放弃了分区容错性,因此系统在扩展上存在限制。
True/ false2.以下哪些是NoSQL数据库的特点?A .NoSQL数据满足最终一致性 B. 灵活的数据模式C.NoSQL集群的可扩展性强,可动态添加和删除节点D.数据以多副本的方式存放在不同节点上3.Base的核心思想是无法做到强一致性,但每个应用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采用适当方式达到最终一致性。
TrueFalse4.适合于存储大量复杂、互连接的数据类型,比如人际交往、推荐系统和知识图谱的NoSQL 数据库有:A.MongoDB B. Neo4j C. Redis D. HBase5.NoSQL是指no SQL,表示用非关系型数据库替代关系型数据库。
True/ False6.NoSQL数据库种类比较繁多,以下哪些是NoSQL数据库?A. HBaseB. MongoDBC. RedisD. Oracle7.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操作系统里的文件夹可看作是一个数据库。
True /False8.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数据特征的抽象。
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有三部分,分别为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
True False9.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可以同时满足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这三项要。
True/False10.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有哪些要求?A.数据管理系统具有很高的扩展性,适应海量数据的迅速增长!B.满足完整性的约束条件C.满足用户的高并发读写D.要适应多变的数据结构11.数据库按逻辑模型进行区分,有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等,以下哪个是层次模型数据库。
A. IMSB. OracleC. DB2D. MySQL12.数据库系统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
分布式数据库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试题目录1. 九八年秋季试题 (5)1.1. 概念题 (5)1.1.1. 比较半连接方法和枚举法的优缺点。
(5)1.1.2. 2PL协议的基本思想。
(5)1.1.3. WAL协议的主要思想。
(5)1.1.4. SSPARC三级模式体系结构。
(6)1.1.5. 设计OID的数据结构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6)1.2. 某个大学中有若干系,且每个系有若干个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个教员,其中教授、副教授每个人带若干名研究生。
每个班有若干名学生,每个学生可选修若干门课程,每门课程可由若干学生选修。
完成下列各种要求: (7)1.3. 下面是某学院的一个学生档案数据库的全局模式: (9)1.3.1. 将全局模式进行分片,写出分片定义和分片条件。
(9)1.3.2. 指出各分片的类型,并画出分片树。
(9)1.3.3. 假设要求查询系号为1的所有学生的姓名和成绩,写出在全局模式上的SQL查询语句,并要求转换成相应的关系代数表示,画出全局查询树,请依次进行全局优化和分片优化,画出优化后的查询树。
要求给出优化变换过程。
(10)1.4. 设数据项x,y存放在S1场地,u,v存放在S2场地,有分布式事务T1和T2,T1在S1场地的操作为R1(x)W1(x)R1(y)W1(y),T2在S1场地的操作为R2(x)R2(y)W2(y);T1在S2场地上的操作作为R1(u)R1(v)W1(u),T2在S2场地上的操作作为W2(u)R2(v)W2(v)。
对下述2种情况,各举一种可能的局部历程(H1和H2),并说明理由。
(11)1.4.1. 局部分别是可串行化,而全局是不可串行化的 (11)1.4.2. 局部和全局都是可串行化的。
要求按照严格的2PL协议,加上适当的加锁和解锁命令,(注意,用rl(x)表示加读锁,wl(x)表示加对x加写锁,ul(x)表示解锁)121.5. 试述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中页面服务器和对象服务器两种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 (12)2. 九九年春季试题 (13)2.1. DBMS解决了信息处理技术中的哪些挑战? (13)2.2. 在关系数据库应用设计中,为什么要对数据库模式进行规范化? (13)2.3. 简述ACID特性。
分布式数据库复习题
分布式数据库复习题1.试叙述分布式dbs的体系结构,它有什么特征?2.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的两种分类方法。
3.简述分布式数据库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
4.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的功能。
5.什么是并发控制的定义?6.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7.分布式事务的特性?8.分布式数据库的两个部分是什么?9.分布式数据库数据碎片的定义和类型?10.半连接有什么用途?半连接的收益和代价是如何计算的?11.绘制分布式数据库的模式结构。
12.给出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步骤13.以下是学院学生文件数据库的全局模式:学生={SnO,sname,性别,出生,专业,班级,dno}年级={SnO,CNO,年级}其中sno,sname,sex,birth为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major,class,dno为专业,班级和所属的“系号”。
学院共有8个系,dno为1,2,。
分别是8。
其中,CNO是课程号,成绩是考试结果。
如有必要,需要在学生关系网站0上保存{SnO,class},并根据“部门编号”1-4和5-6分别在网站1和网站2上保存其他属性和成绩。
根据上述要求,,将全局模式进行分片,写出分片定义和分片条件。
分片定义和分片条件学生?等级sno=sno学生1=П温度=Пsno,classstu斯奈姆,性,出生,少校,德诺斯图student2=?student3=?1.dno??4temp5??dno??6temp学生1(0)、学生2(1)、学生3(2);(1)指出每个切片的类型并绘制“切片树”。
(2)假设要求查询“系号”是1的所有学生的姓名和成绩,写出在全局模式上的sql 查询语句,并要求转换成相应的关系代数表示,画出全局查询树,请依次进行全局优化和分片优化,画出优化后的查询树。
要求给出优化变换过程。
14.全局优化查询selectname、salary、dName from Memp、deptwhere dno=2。
(1)写出对应的关系代数表达式(2)画出优化后的全局查询树。
分布式数据库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试题目录1. 九八年秋季试题 (5)1.1. 概念题 (5)1.1.1. 比较半连接方法和枚举法的优缺点。
(5)1.1.2. 2PL协议的基本思想。
(5)1.1.3. WAL协议的主要思想。
(5)1.1.4. SSPARC三级模式体系结构。
(6)1.1.5. 设计OID的数据结构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6)1.2. 某个大学中有若干系,且每个系有若干个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个教员,其中教授、副教授每个人带若干名研究生。
每个班有若干名学生,每个学生可选修若干门课程,每门课程可由若干学生选修。
完成下列各种要求: (7)1.3. 下面是某学院的一个学生档案数据库的全局模式: (9)1.3.1. 将全局模式进行分片,写出分片定义和分片条件。
(9)1.3.2. 指出各分片的类型,并画出分片树。
(9)1.3.3. 假设要求查询系号为1的所有学生的姓名和成绩,写出在全局模式上的SQL查询语句,并要求转换成相应的关系代数表示,画出全局查询树,请依次进行全局优化和分片优化,画出优化后的查询树。
要求给出优化变换过程。
(10)1.4. 设数据项x,y存放在S1场地,u,v存放在S2场地,有分布式事务T1和T2,T1在S1场地的操作为R1(x)W1(x)R1(y)W1(y),T2在S1场地的操作为R2(x)R2(y)W2(y);T1在S2场地上的操作作为R1(u)R1(v)W1(u),T2在S2场地上的操作作为W2(u)R2(v)W2(v)。
对下述2种情况,各举一种可能的局部历程(H1和H2),并说明理由。
(11)1.4.1. 局部分别是可串行化,而全局是不可串行化的 (11)1.4.2. 局部和全局都是可串行化的。
要求按照严格的2PL协议,加上适当的加锁和解锁命令,(注意,用rl(x)表示加读锁,wl(x)表示加对x加写锁,ul(x)表示解锁)121.5. 试述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中页面服务器和对象服务器两种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 (12)2. 九九年春季试题 (13)2.1. DBMS解决了信息处理技术中的哪些挑战? (13)2.2. 在关系数据库应用设计中,为什么要对数据库模式进行规范化? (13)2.3. 简述ACID特性。
分布式数据库考试题目-共5题
1.分布式数据库有哪些体系结构及含义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是分布存放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场地的计算机中,每一场地都有自治处理(独立处理)能力并能完成局部应用。
当今流行的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典型的是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为用户提供数据操作接口,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数据处理功能,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从功能层次可以划分为C/S结构,若从场地能力划分,又类似于对等性结构,因为个节点功能平等。
1)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端(C/S)的体系结构C/S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将计算机应用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由多台计算机分工完成,即“功能分布”原则。
客户机完成数据处理、数据表示、用户接口等功能。
服务器完成DBMS的核心功能。
应用处理器(AP):用于完成分布数据处理的软件,如:处理访问多个场地的请求,查询全局字典中分布信息等。
数据处理器(DP):负责进行数据管理的软件,类似于一个集中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通信管理器(CM):负责为AP和DP在多个场地之间传送命令和数据。
2)基于“中间件”的C/S结构传统的c/s结构是由全局事物管理统一协调和调度事物的执行,属于紧耦模式,导致系统复杂度高,资源利用率低,为此目前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均采用基于“中间件”的C/S结构,由中间件实现桥接C/S的功能,使C/S 之间具有松散的耦合模式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几类:多数据库集成系统,对等数据库系统。
描述一下多数据库系统(MDB):MDBS 是在己经存在的数据库系统(称为局部数据库系统:LDBs) 之上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存取数据的环境。
是指若干相关数据库的集合。
各个数据库可以存在同一场地,也可分布多个场地。
在多数据库系统中,不是所有子事务的成功或失败都影响全局事务的执行结果,多数据库事务中的部分结果也可被其它事务引用。
多数据库系统中,需要松弛型事务(relaxed transaction);事务是长事务(long transaction,目标是要实现对多副本的全局数据的并发操作,同时,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局部场地的自治性。
分布式数据库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1.说明分布式数据库设计与集中式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区别。
2.试叙述分布式DBS的体系结构,它有什么特征?3.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的创建方法与设计方法。
4.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透明性。
5.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为什么要对数据进行分片?什么是关系的片段?关系的片段有那些类型。
6.什么是简单谓词?什么是极小项谓词?7.分布式事务有哪些基本性质。
8.简述分布式数据库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
9.检查点的作用和需做的工作。
10.简述2PC协议。
11.基本2PL与严格2PL的异同。
12.如何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二.下面是某个公司人事数据库的两个全局关系EMP={eno,ename,title,salary,addr,phone,dno};DEPT={dno,dname}该公司共有3个部门,dno 分别为0,1,2。
要求将DEPT关系和EMP关系的部分属性(ename,addr,phone)保存在部门0的场地上,EMP关系的部分属性(title,salary)保存在所在部门场地上。
根据上述要求,(1)将全局模式进行分片,写出分片定义和分片条件(2)指出各分片的类型,并画出分片树(3)对查询select ename,salary,dname from EMP,DEPT where dno=2.进行全局优化,画出优化后的全局查询树(4)进行分片优化,画出优化后的分片查询树三.下面是当一个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时,日志文件中的信息说明::D为数据记录,下标i表示事务号,上标表示对数据的第j步操作;D jiB:表示事务i开始执行;i:表示事务i提交;Ci:表示事务i废弃;AiK:是检查点。
根据上述log 信息,完成下面的处理:(1)画出对应的事务并发执行图(2)找出发生故障时系统中的活动事务,确定“反做”和“重做”事务集(3)指出需要undo的和redo的数据记录。
Nosql分布式数据库复习题带答案
Nosql分布式数据库复习题带答案在数据库领域中,NoSQL(Not Only SQL)分布式数据库是一种新兴的数据库技术,它旨在解决关系型数据库中所面临的扩展性和性能瓶颈问题。
本文将通过复习题的形式,带您回顾NoSQL分布式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并附上答案,希望能帮助您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1. 请简要解释下列术语的含义:a) ACID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是关系型数据库的特性之一,确保了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原子性确保了事务的执行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一致性保证了在事务结束时,数据库从一个一致的状态转换到另一个一致的状态;隔离性保证了并发事务执行时,一个事务的操作不会被其他事务所干扰;持久性确保了一旦事务提交,它对数据库的改变会永久保存。
b) CAP定理CAP定理(Consistency, Availability, Partition Tolerance)指的是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这三个特性无法同时满足。
在面对网络分区时,系统必须在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间做出选择。
2. NoSQL分布式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高可扩展性:NoSQL数据库具备良好的横向扩展性能,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更多的节点,实现较高的并发处理能力。
- 高性能:NoSQL数据库通过采用键值存储、文档型存储等方式,实现高效的数据访问和查询能力。
- 无需事务支持:由于NoSQL数据库的数据模型较为简单,往往不需要像关系型数据库那样支持复杂的事务操作。
- 高可用性:NoSQL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架构,确保在节点故障时,系统依然可以持续提供服务。
- 灵活的数据模型:NoSQL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模型,如键值存储、文档型存储、列族存储、图形存储等,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
3.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NoSQL数据库类型,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分布式数据库历年真题以及答案
分布式数据库历年真题以及答案数据库试题⽬录1. 九⼋年秋季试题 (5)1.1. 概念题 (5)1.1.1. ⽐较半连接⽅法和枚举法的优缺点。
(5)1.1.2. 2PL协议的基本思想。
(5)1.1.3. WAL协议的主要思想。
(5)1.1.4. SSPARC三级模式体系结构。
(5)1.1.5. 设计OID的数据结构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6)1.2. 某个⼤学中有若⼲系,且每个系有若⼲个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个教员,其中教授、副教授每个⼈带若⼲名研究⽣。
每个班有若⼲名学⽣,每个学⽣可选修若⼲门课程,每门课程可由若⼲学⽣选修。
完成下列各种要求: (7)1.3. 下⾯是某学院的⼀个学⽣档案数据库的全局模式: (9)1.3.1. 将全局模式进⾏分⽚,写出分⽚定义和分⽚条件。
(9)1.3.2. 指出各分⽚的类型,并画出分⽚树。
(9)1.3.3. 假设要求查询系号为1的所有学⽣的姓名和成绩,写出在全局模式上的SQL查询语句,并要求转换成相应的关系代数表⽰,画出全局查询树,请依次进⾏全局优化和分⽚优化,画出优化后的查询树。
要求给出优化变换过程。
(10)1.4. 设数据项x,y存放在S1场地,u,v存放在S2场地,有分布式事务T1和T2,T1在S1场地的操作为R1(x)W1(x)R1(y)W1(y),T2在S1场地的操作为R2(x)R2(y)W2(y);T1在S2场地上的操作作为R1(u)R1(v)W1(u),T2在S2场地上的操作作为W2(u)R2(v)W2(v)。
对下述2种情况,各举⼀种可能的局部历程(H1和H2),并说明理由。
(11)1.4.1. 局部分别是可串⾏化,⽽全局是不可串⾏化的 (11)1.4.2. 局部和全局都是可串⾏化的。
要求按照严格的2PL协议,加上适当的加锁和解锁命令,(注意,⽤rl(x)表⽰加读锁,wl(x)表⽰加对x加写锁,ul(x)表⽰解锁)121.5. 试述⾯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中页⾯服务器和对象服务器两种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 (12)2. 九九年春季试题 (13)2.1. DBMS解决了信息处理技术中的哪些挑战? (13)2.2. 在关系数据库应⽤设计中,为什么要对数据库模式进⾏规范化? (13)2.3. 简述ACID特性。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考试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及特点是什么?A.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由多个物理数据库组成的,它们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
B.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一个透明的、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数据存储,使用户感觉好像数据只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
C.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过数据复制和分片技术实现数据的冗余和容错。
D.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数据访问性能和数据一致性。
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一致性策略?A. 串行处理B. 两阶段提交协议C. 检索优化D. 乐观并发控制3.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如何实现数据分片?A. 通过范围分区B. 通过列表分区C. 通过哈希分区D. 通过目录分区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复制策略有哪些?A. 同步复制B. 异步复制C. 混合复制D. 并发复制5.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一致性是如何保证的?A. 通过分布式事务协议B. 通过分布式锁机制C. 通过数据复制和分片D. 通过备份和恢复机制6. 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CAP理论?A. 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不能同时满足B. 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可以同时满足C. 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之间存在权衡D. 以上都不是7.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如何实现数据镜像?A. 通过主从复制B. 通过分片C. 通过复制集D. 通过日志备份8.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分片有哪几种类型?A. 范围分片B. 列表分片C. 哈希分片D. 直接分片9. 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读写分离?A. 将读操作和写操作分开在不同的节点上执行B. 将读操作和写操作集中在同一个节点上执行C. 将写操作分散到多个节点上执行,而读操作集中在一个节点上执行D. 将写操作集中在一个节点上执行,而读操作分散到多个节点上执行10.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故障恢复策略有哪些?A. 主从复制恢复B. 副本恢复C. 分片恢复D. 重建恢复11. 以下哪个不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常见分区策略?A. 节点分区B. 范围分区C. 距离分区D. 列分区1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分布式事务的处理方式有哪几种?A. 两阶段提交(2PC)B. 三阶段提交(3PC)C. 检查点(Checkpoint)D. 分布式事务协议(DTCP)13. 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复制策略?有哪些常见的复制策略?A. 主从复制B. 并发复制C. 分片复制D. 混合复制14.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如何实现数据的负载均衡?A. 数据库中间件B. 分布式缓存C. 负载均衡器D. 读写分离15.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A. 两阶段提交(2PC)B. 三阶段提交(3PC)C. 检查点(Checkpoint)D. 四阶段提交(4PC)16. 以下哪个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分布式锁机制?A. 乐观锁B. 悲观锁C. 行级锁D. 页级锁17.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如何处理跨库查询?A. 使用SQL查询B. 使用中间表C. 使用分布式查询语言(DQL)D. 使用ETL工具18.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如何实现数据备份和恢复?A. 定期全量备份B. 增量备份C. 差量备份D. 主从备份19. 以下哪个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发展趋势?A. 向规模更小的分布式数据库发展B. 向更高性能的分布式数据库发展C. 向更容易扩展的分布式数据库发展D. 向更强一致性的分布式数据库发展20. 以下哪个选项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常用的数据复制技术?A. 主从复制B. 并发复制C. 混合复制D. 非阻塞复制2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分片策略有哪几种?A. 范围分片B. 列分片C. 层次分片D. 索引分片22.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如何实现数据的一致性?A. 通过分布式事务协议如两阶段提交(2PC)实现B. 通过分布式锁机制实现C. 通过分布式日志和重放技术实现D. 通过数据复制和分片实现23.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哪些?A. 数据复制的一致性问题B. 查询优化的复杂性C.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D. 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24. 以下哪个选项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常用的分片算法?A. 条件分片B. 基于范围的分片C. 基于哈希的分片D. 基于权重的分片25.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有哪些类型?A. 两阶段提交(2PC)B. 三阶段提交(3PC)C. 这些选项都不是D. 没有分布式事务处理26. 以下哪个选项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A. 轮询负载均衡B. 权重负载均衡C. 简单轮询D. 加权轮询27.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迁移有以下几种类型?A. 结构迁移B. 非结构迁移C. 逻辑迁移D. 物理迁移28. 以下哪个选项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常用的故障恢复技术?A. 回滚操作B. 前滚操作C. 数据重同步D. 数据复制恢复29.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及其与传统数据库系统的区别是什么?A.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在多个节点上存储数据,而传统数据库系统通常在一个节点上存储所有数据。
分布式数据库考试题目-共5题
1.分布式数据库有哪些体系结构及含义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是分布存放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场地的计算机中,每一场地都有自治处理(独立处理)能力并能完成局部应用。
当今流行的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典型的是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为用户提供数据操作接口,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数据处理功能,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从功能层次可以划分为C/S结构,若从场地能力划分,又类似于对等性结构,因为个节点功能平等。
1)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端(C/S)的体系结构C/S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将计算机应用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由多台计算机分工完成,即“功能分布”原则。
客户机完成数据处理、数据表示、用户接口等功能。
服务器完成DBMS的核心功能。
应用处理器(AP):用于完成分布数据处理的软件,如:处理访问多个场地的请求,查询全局字典中分布信息等。
数据处理器(DP):负责进行数据管理的软件,类似于一个集中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通信管理器(CM):负责为AP和DP在多个场地之间传送命令和数据。
2)基于“中间件”的C/S结构传统的c/s结构是由全局事物管理统一协调和调度事物的执行,属于紧耦模式,导致系统复杂度高,资源利用率低,为此目前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均采用基于“中间件”的C/S结构,由中间件实现桥接C/S的功能,使C/S 之间具有松散的耦合模式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几类:多数据库集成系统,对等数据库系统。
描述一下多数据库系统(MDB):MDBS 是在己经存在的数据库系统(称为局部数据库系统:LDBs) 之上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存取数据的环境。
是指若干相关数据库的集合。
各个数据库可以存在同一场地,也可分布多个场地。
在多数据库系统中,不是所有子事务的成功或失败都影响全局事务的执行结果,多数据库事务中的部分结果也可被其它事务引用。
多数据库系统中,需要松弛型事务(relaxed transaction);事务是长事务(long transaction,目标是要实现对多副本的全局数据的并发操作,同时,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局部场地的自治性。
分布式数据库试题及答案
4.4.1. 找出发生故障时系统中的活动事务,确定出反做和重做事务集。 ........ 36 4.4.2. 用C或其他语言定义出数据库记录(D记录)和检查点记录(K记录)的数据结 构。 36 4.5. 设数据项x,y存放在S1场地,u,v存放在S2场地,有分布式事务T1和T2,T1在S1场 地的操作为 R1(x)W1(x)R1(y)W1(y),T2 在 S1 场地的操作为 R2(x)R2(y)W2(y);T1 在 S2 场地 上的操作作为R1(u)R1(v)W1(u),T2在S2场地上的操作作为W2(u)R2(v)W2(v)。对下述2种 情况,各举一种可能的局部历程(H1和H2) ,并说明理由 ......................... 36 4.5.1. 局部分别是可串行化,而全局是不可串行化的 ........................ 37 4.5.2. 局部和全局都是可串行化的。 ...................................... 37 4.5.3. 要求按照严格的2PL协议,加上适当的加锁和解锁命令, (注意,用rl(x)表示 加读锁,wl(x)表示加对x加写锁,ul(x)表示解锁) .......................... 37 5. 二零年秋试题 .............................................................. 38 5.1. 概念题 ............................................................. 38 5.1.1. 解释对象数据库系统中面向对象的相关概念 .......................... 38 5.1.2. 从概念上比较对象数据库模型与对象关系模型 ........................ 38 5.1.3. 利用左深树、右深树、浓密树来进行查询优化的各自特点 .............. 38 5.1.4. 试解释影响并行数据库系统中并行算法性能的三个因数 ................ 39 5.1.5. 简述用爬山算法进行查询优化的基本思想 ............................ 39 5.2. 下 面 是 某 个 公 司 一 个 人 事 关 系 数 据 库 的 全 局 模 式 : EMP={ENO*,ENAME,POSITION,PHONE} PAY={POSITION*,SALARY} ENO 为职员号, POSITION为岗位。SALARY表示岗位对应的工资,*对应的属性表示主关键字。该公司分布 在两个场地上,其中,在场地1经常处理所有职员数据,而场地2只处理工资低于1000的 职员数据,为了节省磁盘空间和增大处理局部性: .............................. 40 5.2.1. 将以上全局关系进行分片设计,写出分片定义和分片条件。 ............ 40 5.2.2. 指出分片的类型,并画出分片树。 .................................. 40 5.2.3. 给出分配设计。 .................................................. 40 5.3. 对题二所确定的分片模式,要求查询岗位为“salesman”的所有职员的姓名和工 资,写出的在全局模式上的SQL查询语句,并要求转换成相应的关系代数表示,画出全局 查询树。假设“salesman”的工资为800元。要求给出中间转换过程。 ............. 41 5.3.1. 进行全局优化,画出优化后的全局查询树。 .......................... 41 5.3.2. 进行分片优化,画出优化后的分片查询树。 .......................... 42 5.4. 按如下给出的条件,求出半连接优化计划和执行场地,并作后优化处理 ..... 42 5.5. 下面是当一个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时,日志文件中的信息 ................. 48 5.5.1. 画出对应的事务并发执行图。 ...................................... 49 5.5.2. 找出发生故障时系统中的活动事务,确定出反做和重做事务集。 ........ 49 5.5.3. 指出需要undo的和redo的数据记录。 ................................ 49 5.6. 设数据项x,y存放在S1场地,u,v存放在S2场地,有分布式事务T1和T2。T1在S1场 地的操作为R1(x)W1(x)R1(y)W1(y),T2在S1场地的操作为R2(x)R2(y)W2(y);T1在S2场地 上的操作作为R1(u)R1(v)W1(u),T2在S2场地上的操作作为W2(u)R2(v)W2(v)。对下述2种 情况,各举一种可能的局部历程(H1和H2) ,如果是可串行化的,指出事务的执行次序。 对第3种情况,给出符合基本2PL协议的调度。 (T1 加锁命令用L1(X)表示,开锁命令U1(X) 表示。对任何数据的加锁可在事务开始后立即进行) 。 ........................... 49 5.6.1. 局部是不可串行化的。 ............................................ 50 5.6.2. 局部是可串行化的,而全局是不可串行化的。 ........................ 50 5.6.3. 局部是可串行化的,全局也是可串行化的。 .......................... 51 5.7. 设计一种满足下列要求的索引结构。 ...............................象的数据库是如何产生的,其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创新特性? ... 18 r i ∝ r j 一定等于r j ∝ r i 吗?在什么条件下r i ∝ r j = r j ∝ r i 成立? ......... 18
分布式数据库复习
第一章1、世界上第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SDD—1是由美国计算机公司(CCA)于1976年至1979年在DEC—10和DEC—20计算机上实现。
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产物3、12条规则既不是相互独立的,也不是同等重要的,完全实现难度很大。
4、实现和建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绝对不是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简单结合。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虽然基于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但却有它自己的特色和理论基础。
5、关系技术是分布式技术的一个先决条件。
6、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集中的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分散而管理和控制又不需要不同程度集中的多个逻辑单位连接起来,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系统。
因此,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看成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系统的有机结合。
7、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被计算机网络连接的每个逻辑单位是能够独立工作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称为站点也称为结点。
8、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一个用户或一个应用如果只访问他注册的那个站点上的数据称为本地(或局部)用户或本地应用;如果访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站点中的数据,称为全局用户或全局应用。
9、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应用应该具有以下几种特点:(1)物理分布性: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具有物理分布性,这是与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最大差别之一(2)逻辑整体性:区别一个数据库系统是分散式还是分布式,只需判断该数据库系统是否支持全局应用(3)站点自治性:各站点上的数据由本地的DBMS管理,具有自治处理能力,完成本站点的应用(局部应用),这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多处理机系统的区别10、数据分布透明性是指用户不必关心数据是如何被逻辑分片的,不必关心数据及其片段是否被复制及复制副本的个数,也不必关心数据及其片段的物理位置分布的细节,同时也不必关心局部场地上数据库支持哪种数据模型11、增加数据冗余度方便了检索,提高了系统的查询速度、可用性和可靠性,但不利于数据的更新,这将增加系统维护的成本12、按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分类(1)同构型:同构同质型、同构异质型(2)异构型按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全局控制系统类型分类:全局控制集中型DDBS、全局控制分散型DDBS、全局控制可变型DDBS13、在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中,除了计算机本身的硬件和软件外,主要成分有:数据库DB、数控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管理员DB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何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哪些特点?答案: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俗地说,是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集中的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分散而管理和控制又需要不同程度集中的多个逻辑单位连接起来,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系统。
因此,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看成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系统的有机结合。
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如下特点:物理分布性,即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不是存储在一个站点上,而是分散存储在由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多个站点上,而且这种分散存储对用户来说是感觉不到的。
逻辑整体性,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物理上是分散在各个站点中,但这些分散的数据逻辑上却构成一个整体,它们被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所有用户共享,并由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它使得“分布”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站点自治性,也称为场地自治性,各站点上的数据由本地的DBMS管理,具有自治处理能力,完成本站点的应用,这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多处理机系统的区别。
另外,由以上三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还可以导出它的其它特点,即:数据分布透明性、集中与自治相结合的控制机制、存在适当的数据冗余度、事务管理的分布性。
二、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的模式结构和各层模式的概念。
分布式数据库是多层的,国分为四层:全局外层:全局外模式,是全局应用的用户视图,所以也称全局试图。
它为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表示全局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库部分。
全局概念层:全局概念模式、分片模式和分配模式全局概念模式描述分布式数据库中全局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特性,与集中式数据库中的概念模式是集中式数据库的概念视图一样,全局概念模式是分布式数据库的全局概念视图。
分片模式用于说明如何放置数据库的分片部分。
分布式数据库可划分为许多逻辑片,定义片段、片段与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分配模式是根据选定的数据分布策略,定义各片段的物理存放站点。
局部概念层:局部概念模式是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
局部层:局部模式局部模式是分布式数据库中关于物理数据库的描述,类同集中式数据库中的模式,但其描述的容不仅包含只局部于本站点的数据的存储描述,还包括全局数据在本站点的存储描述。
三、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分布透明性,举例说明分布式数据库简单查询的各级分布透明性问题。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分布透明性即分布独立性,指用户或用户程序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如同使用集中式数据库那样,不必关心全局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全局数据的逻辑分片情况、逻辑片段的站点位置分配情况,以及各站点上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等。
即全局数据的逻辑分片、片段的物理位置分配,各站点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等情况对用户和用户程序透明。
分布透明性包括三个层次:分片透明性,是分布透明性中的最高层;位置透明性,也称分配透明性,是分布透明性的中间层;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也称局部映像透明性,即与各站点上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无关,是分布透明性的最底层。
四、讨论分布式数据库更新应用中的各级分布透明性问题。
分片透明性:应用程序如同数据库不是分布的那样来执行更新操作,编程人员不必知道被更新的属性是否是分片模式的定义中使用的属性。
位置透明性:应用程序员必须要知道分片情形,并将给出明确的处理。
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更新应用,最后四个语句可以任何次序或并行执行。
本地映像透明性:应用程序员必须明确地处理片段的位置。
若为更新应用,还必须考虑片段的复制问题五、数据库设计中分片设计的基本目的是什么?何为水平分片?举例说明初级分片和导出分片的方法。
分片设计的基本目的是产生一个对全局数据合适的划分方案。
使用这种方案得到的片段作为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的分配和存储单位时,不但能够减少应用中的操作量,而且能够对于应用具有最大可能的本地性,即使得各片段位于其使用最多的站点,或者说,使绝大多数应用所使用的数据位于该应用的原发站点。
但是,不是所有的全局数据都必须进行分片,应考虑到有可能一个全局关系根本不需要分片。
特别是,如果分片一个全局关系所能够获得的好处太小,不足以补偿因分片造成的开销,就不必须对该全局关系进行分片。
水平分片是对全局关系执行“选择”操作,把具有相同性质的元组进行分组,构成若干个不相交的子集。
水平分片的方法可归为初级分片和导出分片两类。
初级分片:以关系自身的属性性质为基础,执行“选择”操作,将该关系分片成若干个不相交的片段。
例如:S(S#,SNAME,AGE,SEX)Define fragment S1 as select * from s where sex = ‘M’Define fragment S2 as select * from s where sex = ‘F’导出分片:全局关系的导出式水平分片不是以其自身的属性性质为基础,而是从另一个关系的属性性质或水平片段推导出来的。
采用导出分片可使片段与片段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容易。
例如:设全局关系 SC(S#,C#,GRADE)S(S#,SNAME,AGE,SEX)若要将SC划分为男生的各门课成绩和女生的各门课成绩。
这就不可能从SC本身的属性性质来执行选择,必须从关系S的属性性质或水平片段来导出。
define fragment SC 1 asselect SC.S#,C#,GRADE from SC,Swhere SC.S#=S.S# and SEX=’M’define fragment SC2 asselect SC.S#,C#,GRADE from SC,Swhere SC.S#=S.S# and SEX=’F’如果S已经进行水平分片,分为SF、和SM,分别为男生全体和女生全体,则上述的片段定义可以基于片段SF和SM导出:define fragment SC 1 asselect*from SC where S# in(select SF.S# from SF)define fragment SC2 asSelect * from SC where S# in(select SM.S# from SM)六、水平分片正确性原则的三个条件是什么?请说明它们的意义。
1)完整性条件。
各片段定义中的限定语集合必须是完整的,即至少是它们允许值的集合。
例如:SEX={’M’,’F’} 季节={春,夏,秋,冬}2)可重构条件。
如果限定语集合是完整的,则通过并操作总能重构全局关系。
3)不相交条件。
如果限定语之间是互斥的,它们的片段必不相交。
其意义是确定一组合适的不相交的,完整的限定语。
七、数据库的片段位置分配设计中,何为冗余分配?请简述其两种设计方法。
在确定数据片段的位置分配时,冗余分配即要每个片段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站点上。
冗余分配的设计较为复杂,使用冗余分配,设计者必须决定每一片段复制的程度。
复制的利益随着检索与更新间的比值而增加,因为数据维护的一致性需要将更新传播到所有副本。
然而,系统可以允许临时不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复制变得更加有用。
此外,复制增加了从故障中恢复的能力,这是因为同一数据的几个副本不大可能同时全部丢失或破坏,而且当某一故障损坏被经常访问的一些副本时,应用可以访问其他的副本。
冗余分配的两种设计方法:1)“所有得益站点”法:首先确定非复制问题的解,然后在全部站点中确定一组站点,给这组中的每一站点分配片段的一个副本,这样做所得到的好处要比为此而付出的费用合算。
2)“附加复制”法:首先确定非复制的问题的解,然后从最有益处起逐步附加复制的副本,此过程直到“附加复制”已无明显好处时结束。
这种方法是典型的启迪式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考虑到随着冗余度的增加得益逐渐减少。
一般,当一个片段只有两三个副本时,系统的得益在增加;但当副本数再增加时,系统的得益就不再明显增加。
八、举例说明数据片段分配的费用和得益估算方法。
九、请分析分布式查询策略优化的重要性(参照例3.1举例说明)。
为了实现这一查询,可以有六种可能的查询策略,如下所示:估算结果列如下表所示十、考虑教学数据库中的全局关系S(s#,sname,age,sex)和SC(s#,c#,grade)被水平分片。
S的分片限定语为:sex=“M”和sex=“F”,SC的分片限定语为:c#<=20和c#>20。
若有查询问题:“查找至少有一门课程的成绩在90分以上的男学生”,它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为:πsname(σsex=”M”∧grade>90(σS.s#=SC.s#(S×SC))请给出它的查询树。
按等价变换准则进行变换,并给出变换的查询树。
它的查询树如下图a,按等价变换准则进行变换后,得出b,c,d图。
十一、简述基于半连接算法的查询优化原理,举例讨论。
答案二:基本原理1. 通常有两次传输2. 但是传输的数据量和传输整个关系相比,要远远少3. 一般有:T半<<T全4. 半连接的得益:当card(R)>>card(R’),可减少站点间的数据传输量5. 半连接的损失:传输 B (S) =C0+C1* size (B)* val( B[S])6. 基本原理是在传到另一个站点做连接前,消除与连接无关的数据,减少做连接操作的数据量,从而减小传输代价十二、假定站点1上的关系R和站点2上的关系S在属性R.A和S.B上做关于R.A=S.B 的连接操作。
请用半连接方法表示该连接操作,画出相应的示意图,给出代价估算分析。
答案:当连接操作采用半连接方法表示时,有采用半连接方法表示连接操作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因传输代价可用下式估算:T=C0+C1*X则:十三、假定一个查询要进行关系R1和R2的连接,R1和R2的数据分布如图所示。
设片段大小为F11=50,F12=50,F21=100,F22=200;数据通信代价由C(x)=x给出(即C0=0,C1=1);每个站点上的本地连接代价由J(x1,x2)=5*(x1+x2)给出,且每个站点上的并操作代价∪(x1,x2)=2*(x1+ x2)。
请分别计算FT(Q,S1,R1)、FT(Q,S2,R1)、FT(Q,S1,R2)、FT(Q,S2,R2),并据此,选择在基于直接连接算法的查询优化中哪一个关系保持分片状态。
站点S1S2关系R1F11 F12 R2F21F22答案:当关系R1保持分片状态时,站点S1的完成时间FR(Q,S1,R1)为:FT(Q,S1,R1)=200+2*(100+200)+5*(50+300)=2550,其中200是传送F22的通信代价,2*(100+200)是F21和F22的并操作代价,5*(50+300)是R2和F11的连接操作代价。
同样地,FT(Q,S2,R1)=100+2*(100+200)+5*(50+300)=2450.因此,查询的响应时间在R1保持分片状态时为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