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与跨文化沟通

合集下载

会展产业的跨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探析——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为例

会展产业的跨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探析——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为例

西博会不是单独 省份的媒体传播 ,
年 一届 皆在 四JI 都 举 办 ,十 年来 不 西博会 的专 刊上 ,用两版介绍 四川省 的 而是整 合西部 1省市 区的集体 优势 ,实 成 r 2
文 化 旅 游 项 目。 西 部 的这 些 底 蕴 深 厚 的 现大规模 的组团式传播 ,并且 可 以拉动 经 贸交 流 、招商 引资 、理论 研 讨 ” 于 文化资源和 秀美 的 自然风景名胜 ,以及 东部和 中部 的传媒 ,实现 系统 化的跨文 体 的大 型 综合 性 国际博 览 会 ,成 为 众 多 的 世 界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和 非 物 质 文 化 化传播 。西 博会 吸引 了东 中部 省 ( ) 市
化交 流的盛会 ,它不仅 推动 了西部各 省 来广阔 的市场 ,同时西部 毗邻 东南 亚 、
此 。其 中,东盟、南亚、东亚 、日韩以及
份文化 的传播 ,也跨越 国家和不 同文化 南亚 、中亚等 国 ,具有很强 的辐射力 。 我国 港澳台的参展商 占 绝大多数。有针对 传播 ,促 进 国际间的交 流 ,因此具有 重 西博会 吸引投 资的辐射力是反 映 自身传 性地区域 陛传播 ,能够加强新 闻受众的定

西 博 会 跨 文化 传 播 的价 值
作为 中国西部 的一项重大 的盛事 ,
国总 面积 的7 %。西部 广阔的疆域 ,居 国西部地区和泛亚 国家间的交流合作 ,全 2
西博会不仅 是经贸交往 的盛会 ,更是 文 住着全 国2 .%的人 口,这 给西博会 带 球五 ̄N4 ̄ 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汇集在 84 4-
得探讨 的一个 问题 。

打造 西博的品牌形象具有 重要意义 。同
( ) 众 覆 盖 面广 ,辐 射 力 强 二 受

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

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

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Summar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ubject Abstract: The new subjec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a history of twenty years in China while i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fifty years in the worl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implemented in China, many changes have happened in society, such as the increase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flux of foreign students and immigran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the appearance of cosmopolis and so on. All these make the research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urgently necessary.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s current status and trend on both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Communication摘要: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上有50多年的发展史,而在我国却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

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1000字论文

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1000字论文

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胡少华电气074 11号世界博览会是人们灵感和思想的展示区。

自从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所有国家的工业盛展,世界博览会已达到日益突出,作为盛大活动,为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作为一个重要平台,展示历史经验,交流创新的意念,发扬团队精神,展望未来。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促进国际交流并热爱世界和平。

中国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靠的是国际社会的支持和信心,对中国改革开放。

博览会将会是第一个注册的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也寄予了全球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

新的发展理念将广泛传播2010年上海世博会践行的是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企业产业展馆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演绎,汇聚了全球最先进的城市低碳发展理念及实践案例,这些案例对城市的发展意义深远。

与此同时,这些新理念、新创意,特别是未来城市生活的新模式,也直接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相信其中许多内容将为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热点和亮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本届世博会的举办,正逢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经济企稳回升之时,各国都在思考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作为成果推广和应用的舞台,世博会为全球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

各国在世博会中展示的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大批新技术和新成果,通过后续的应用和产业化,无疑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同时,世博会中所运用的许多创意、设计新理念和手段,也为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城市运营管理的科技水平将有效提升城市化是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趋势,寿子琪表示。

当前,全球各国城市化同样面临许多复杂和共性的问题,如交通拥堵、城市建设,包括如何处理城市建设中的老房和新房问题,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建设发展等问题。

本届世博会上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城市建筑、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必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城市运营管理的科学运用,从而进一步推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

考试目标(2)1

考试目标(2)1

现代文阅读能力考试目标知识梳理及专项训练【考试目标】(2)能运用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11种标点符号。

(1)表示选择的问句,问号一般只用一个,放在全句的末尾,各项之间用逗号。

如:明天的旅行,你是去呢,还是不去?如果问话中含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在后,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如:1、小刘,你到过上海吗?2、你到过上海吗,小刘?(2)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

如果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点号一般放在引号外。

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3)当某某人说的前后都有他的原话时,那么某某人说的后面就不能用冒号,而应该用逗号。

如‚大桥快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4)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

【相关题型】(一)判断和辨析使用何种标点例1:阅读第⑩段画线句,回答下列问题:按照文意,填入“__________ ”的标点应是()(2分)A.冒号逗号句号B.冒号逗号感叹号C.逗号逗号感叹号D.逗号句号句号参考答案:C 《2011质量测试金山卷•父亲的画面第21题》例2:第④段中“____”处除了可以用逗号之外,还能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2分)参考答案:破折号《2010考前演练宝山卷•世博会与跨文化交流第16题》(二)理解分析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例1:如果将第9段划线内容改为“他偷了您的书,您不仅没有骂他,还给了他点心和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

(原句“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骂他……还给了他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参考答案:与改句相比,原句用了三个省略号表示停顿,目的为了唤起她的记忆。

更能表现‚我‛对此事印象深刻,更真切地表现‚她‛的善良以及‚我‛的感激之情。

世博会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城市发展契机研究

世博会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城市发展契机研究
职业敦育
世博 会 多元文化交 融下 的城市发展契机研 究
彭之 昊
摘要 :上海世博会 主题 为 :城 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世博会 多元 文化 冲击下 ,信 息化 、全球化 、文化创意构成 了城 市发
展 的 新 动 力 ,城 市 面 临新 的 变化 :从 文化 城 市到 品牌 城 市 、从 效 率 城 市到 创 意 城 市 , 市 正 经 历 着 新 的发 展 格 局 。


世界文化在 这一背景下 ,展现出各地 区的文化内涵 。上海世 世 界说 明中同 ,那 么 ,文化活 动就是 向世界演绎 中国。 博会将 是城 市发展 的契机 。 世博会期 间 ,文化活 动可以增强感染力 和亲和力 ,改变 传统媒体 的刻 板印象 ,获得 各方普遍认 同。文化活动能容纳 二 、世博 会—— 最 大 的跨文 化传 播传播 平 台 世 博会 产生 于机 器 时代 ,一百 多年 来 ,虽不 断 发胰 变 更多的政治 、社 会 、经济 的信 息 ,寓传播 于文化 交流之 中, 化 ,但其 核心 始终 没有 变 。和奥 运会 相 比 ,世博 会 既是 会 人 际传 播 比媒 体传 播更 为有效 。文 化层 面 对话不 仅带 来商 展 ,更是 跨文 化交 流平 台 ,它可 以在 短期 内用 一个 主题 聚 机 ,更给带来 信任和理解 。所以 ,利用这 一契机 ,组织完善 集数 百万 甚至 数千万 的观众 来到 同一 个地 方举行 盛 大 “ 狂 开 、闭幕式 、中国 国家馆 日等活动 ,增强 中华 和世界文化交 欢” ,并且将 这个欢庆节 日延续半 年之久 。 流 ,用 文化媒 介与各 国人民开展友好 的交往 。 跨 文化传 播是世博会 的核心效应 之一。它在不 同国家之 作 为一 种无 形 资产—— 历 史文 化价 值 ,世博会 的文化 间建立联 系 ,在异质文 明之间充 当沟通 桥梁。每一届世博 会 魅 力将成 为着 力体现 的主题 。它将为上海 的发展带来可观 的 都有不 同的主题 ,并 以各 式各样 的展馆 为载体对这些 主题 进 无形效益 ,提升对世博会 的满意度 以及对 上海的认同感 。当 行演绎 ,潜移默化地 达到异质文化的传播效果; 同时 ,每届 世 然 ,展示历史 文化 ,并不等 同于过于渲染 民族 特色的东西 , 博会都会 引发举办者对 于 自身形象 的关 注 ,人们 由此达 成共 识 ,世博 既是各 国经济 、科技成就展示 的展台 ,也是全球 最 பைடு நூலகம்具影 响力 的跨文化传播平 台 ,在 国际传 播方面具有重要 的桥 梁作用 。 只有更好地融人世界文 明中 ,用 “ 位”或 “ 换 移情 ”的思维 来审视 自己的文明成果 ,才能实现充分 的理解和沟通 。没有 “ 人气 ”的展 馆 ,即便人 文内涵高深精妙 ,也只能遭遇 “ 顾 影 自怜”的尴尬 ,传播效果可想而知。 世博 文化是文化普遍 价值和文化多元 化的共融和博弈 , 三 、世博 会—— 跨 文化 传播 的特 点 世 博会 诉求 的对 象 是游 客 ,场地 是相 对集 中 的囝 区 。 作为主 办方 ,采用 国际通 用的渠道 ,运用 全球熟悉 的语 言 , 其 以展 馆为核心 ,借助 表演 、体验 、互动等手段 ,给参 观者 应 以跨 围界 、跨体制 的合作来填平跨 文化的鸿沟 ,以期构 建 提供身 临其 境的全方位体 验 ,最大 限度地满足人们 的参 与要 动态开放 的具世界性 的文化体系 。开放 办博提供 了全球 合作 求 。以 日本爱知世博会 为例 ,其专 门设立 了市 民交 流馆 ,成 的机 遇 ,向 海 外 文 化 集 团 、组 织 取 经 ,通 过 和 同 际一 流 团 队 为一个亮点 。 的合作 ,掌握最新文化 动向 ,接轨前 艺术表现理念 , 累 积 和一般 国际盛 会相 比,世博 会影 响力是持续 的 ,历届世 海 外 文 化 产 业 运 作 的 经 验 ,培 养 国 际水 平 的 文 化 专 业 团 队 。 博会都 持续半年或半年 以上 ,1 6 年美国纽 约世博 会更历时 国际郁会 都希望 自己能够拥有 良好 的声誉 ,凭借 良好 形象吸 94 年之久 。上海世博会将 于2 1年5 日至 1月3 日期间举 引游客 ,吸引投资 和企业 进驻 ,这 种吸引力 的实现 实质上就 0 O 月1 0 1

跨文化的非语言沟通

跨文化的非语言沟通
• 关注对方的专业能力,而不 是地位或者与你的私人关系;
• 应该分开工作时间和业余时 间,尽量不要在对方的业余 时间为工作而打扰对方。
第三把文化尺
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高 不确定性规避低
不确定性规避
安全精确 模糊弹性
• 安全性:非常关注生活中的安 全性
• 明晰性:结构、机构清晰,规 则为书面形式,固定式合同, 无需变更的计划即是好的计划
需要注意
与高语境文化的人打交道
需要注意
• 提供信息精确、详尽、不要 • 留意话外之音、肢体语言;
假设对方已经知道;
• 提意见要委婉、照顾对方的
• 多使用书面标识;
面子;
• 避免含糊的词语,不兜圈子; • 交流时以和谐、共识为首要
• 以解决问题为首要目的。
目的。
沟通语境的国家对比
盘山路
Country Road
如果不太麻烦的话,如果你可能考虑关于...
我们真的需要这样做...
Route 66
你必须这样做...Fra bibliotek高速路
Superhighway
第二把文化尺
关系矩阵
关注人际 关注任务/事务
关系矩阵
关系取向 任务/事务取向
• 先人后事 • 注重良好气氛 • 为对方留出充裕的时间 • 强调双方共同之处 • 关系好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倾向
老家亲戚到上海玩的时候,提出去世博园区看看,小王就想办 法把亲戚带进了园区,参观了一番。
这件事被组长知道了,开会的时候严厉批评了小王,强调为了 安全,不允许再带非工作人员私自参观。
小王觉得很没面子,也很委屈。他一直和组长处得不错,大家 都知道他是个值得信任的人,为什么还要对他这么“公事公办” 呢?而且,老乡提出要求,自己如果板起面孔讲大道理,是会 被老家人看不起的。怎么,出门才几天,就学会摆谱啦?

上海世博会系列时评(5篇)

上海世博会系列时评(5篇)

2010上海世博系列时评之一人民时评:世博会,给GDP添砖加瓦更是一次精神远征今天,2010年1月21日,100天后,2010上海世博会将向世人拉开她壮丽的帷幕。

世博会,这个159岁的智者,第一次,立于东方中国,眺望人类的未来。

这是继北京奥运之后,中国又一次的精神远征,这一次,中国能够走多远?是的,我们更愿意将2010年上海世博会看做是一次精神征程而非经济展示。

尽管,世界经济危机伤痕未愈,全球对世博经济拉动的期望是如此强烈;尽管,预计吸引超过7000万参观人次的世博会,必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是,举全中国之力,耗时8年精心准备的这一盛会,仅仅是为了给GDP添砖加瓦吗?我们需要百年世博精神的洗礼,需要的是社会内在的改变。

世博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凝聚。

一个半世纪以来,世博会一次又一次以其睿智与创新,推动人类社会登上一个又一个文明阶梯。

它是新技术的摇篮,人类从这里眺望工业文明远景,从这里迈向汽车时代;它是新概念、新技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世人从这里了解电话、电视,了解网络和纳米技术。

这样求新、求实的科学精神,是我们这个已习惯“拿来主义”的社会所亟需的精神。

钱学森老人离世前,想到中国的长远发展,最忧虑的一点是,中国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培养创新精神的土壤和环境。

而纵观世博会历史,那些在世博会上大放异彩,通过世博会完成从大国到强国骐骥一跃的国家,哪一个不是从创新起步?哪一个又避得开创新的竞争?世博精神是包容精神的体现。

一百多年来,世博会周游列国,在多个城市举办,每一届世博会都集中了全球的智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性和多元文化。

正是这种文化的包容性,给世博会带来无比巨大的展示空间和想象力。

思想与理念的碰撞推动着人类不断自我超越,力求以强者姿态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国,是不是有足够的勇气和胸襟,接纳来自各方的声音?能否允许社会多元价值、多元思维存在,真正做到海纳百川?这些不仅关系到上海世博会的成功,更关乎中国社会的成长——只有自由、包容的社会,才会永远保存激情与活力。

对接世博 预热青奥构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2010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总结

对接世博 预热青奥构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2010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总结

江河 汇流 — — 国际化程度最高 、市场运作 最成 功的 震 撼 , 觉 就 像 一 个 童话 ” 中 国 、 感 对 对 活 动 这 些 活 动 主要 有 : 2 1 中国南京 届 名 城会 南 京 也 有 了全 新 的认 识 . 比利 时 哈 塞 开幕 式大 型迎宾 晚会 、0 0
慧 、资 源 和 力 量 ,紧 紧 围绕 名 城 会 主
2 1名 城 会 在 充分 借 鉴 前 屑 名 城会 赞叹不 已.瑞典乌普萨拉市市长代表 00 经 验 的基 础 上 . 以全 新 的理 念 。 索创 英 格 尔 先 生 说 :这 些 天 的 安 排 ,让 我 探 “
新 , 现 了 新 的 突破 、 的 超 越 , 历 实 新 是
额突破5 0 万元 . 00 订单交易额达6 亿元
创 新 理 念 . 索 产业 发展 路 径 近 探
年来 .南京市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
篆刻作 品交流展 、金陵风” “ 中国画精 品 和文化产业发展 . 成 良好发展态 势 . 形
会 , 主要特点 和成效如下 : 其


凸 显 国 际化 , 筑 世 界 构
名城 文化 交流平 台
在 全 球 一 体 化 的背 景 下 .各 种 文
化 之 间需 要 广 泛 的交 流 和沟 通 .相 互
尊 重 、 互 促 进 、 互 学 习 , 保 护 文 相 相 在 化 的 民族 性 、地 域 性 和独 立 性 的 同 时
赞誉 江河汇流——2 1名城会 开幕 “ 00 书画之苑” 自古 以来书画人才辈 出。 ,
式 是 名 城 会 的 点 睛 之 笔 .整 个 开 幕 式 2 1名城会举办 的中国当代书法艺术 00 以南 京 的 母 亲 河— — 秦 淮 河 、长 江 为 展示 主线 , 实 景展示 、 化演 出 、 以 文 焰 火 表 演 为 主 要 形 式 , 为 “ 悠 秦 淮 ” 分 悠 、 展、 惠风 粤 海 ・ 唱钟 山— — 南 京 ・ 州 和 广

多样的世博建筑美术教案

多样的世博建筑美术教案

多样的世博建筑美术教案多样的世博建筑美术教案1. 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世博会成为了连接世界各国的窗口和平台。

作为一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盛会,世博会不仅展示了各国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实力,也呈现了各国文化艺术的精华。

其中,建筑美术作为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了各国的建筑风格、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

本文从多样的世博建筑美术角度出发,探讨其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2. 不同国家的建筑特色世博会每届都会吸引来自全球各国的参展国,而他们的展馆与建筑设计往往成为各国文化与美学的集中体现。

中国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如中华传统建筑的屋顶飞檐、雕花、灯笼等元素。

而西班牙的展馆则展示了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与弧形造型的建筑特点,同时融入了西班牙闪耀文化的元素。

从不同国家的展馆可以看出,建筑美术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个国家文化与艺术的载体。

3. 建筑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建筑美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在美术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世博会的建筑美术,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建筑特色与文化传统,拓宽眼界,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欣赏。

通过模仿与创作,学生可以参照不同国家的建筑美术元素,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培养美术创作的想象力与批判思维。

通过观察建筑美术作品,学生可以提高对空间感知与艺术形式的理解,并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中,提升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

4. 建筑美术教案设计为了更好地将建筑美术运用到美术教育中,可以设计一份相关教案,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教案设计:活动一:建筑美术元素的研究- 学生通过观察世博会的建筑美术作品,了解不同国家的建筑特色与艺术形式。

- 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整理成报告,并分享给全班。

活动二:建筑美术的模仿与创作- 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国家或建筑风格,参考其建筑美术元素进行模仿创作。

-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与评价,并就设计理念和艺术形式进行讨论。

中西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中西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中西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作者:胡伟来源:《卷宗》2015年第08期摘要:在全球范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中国和西方世界的交流日益增多,碰撞也时有发生。

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导致交流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从隐形文化和显性文化的角度探讨中西文化差异,以期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可资参考的视角。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交流;文化障碍本论文是2013年南昌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西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编号:13XJC01)结题论文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博鳌论坛,我国已经进入跨文化交际的新纪元时代。

这些跨文化交际盛会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思想交流,有益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正由于多元文化间的差异,导致交流中出现误解、冲突。

这种矛盾广泛存在于大文化内部,更主要的是存在于大文化之间。

中西方不仅在地理上分离,在文化上也迥异。

要跨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鸿沟,必须具备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

1 中西隐性文化差异一般来讲,社会实践、符号、语言属于显性文化,信仰、价值观、标准属于隐性文化。

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关系可用冰山理论解释,冰山露出海平面的部分属于显性文化,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属于隐性文化。

前者是可见的,而后者是不可见的是寓于前者之中的,在研究中西文化差异时,首先要搞清楚水下的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础。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中国文化的价值指向是集体主义,而西方文化的价值指向则是个人主义。

总的说来,在中国,国家高于家庭,集体高于个人。

中国人珍视的家庭、和谐都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体现。

中国文化是一种“我们”(we)的文化,中国人强调集体的(组织的)权力,并由此产生集体的(组织的)评判,个人的评判是不鼓励甚至是不允许的。

与此相对的是,西方是“我”(I)的文化,注重个人的权利,个人的评判是习以为常的事。

如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卷入桃色新闻,不仅有议会法院审判,美国公众也可公开自由的对他进行评判,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以世博为契机 展现企业风采

以世博为契机 展现企业风采
吸 引 超 过 2 0个 国家 和 国 际 3 组 织 参 展 .其 中非 洲 有 5 0个 国家 参 与 , 洲 成 为 参 展 国最 非
非 洲主 题餐 厅 的菜式 是传 统 与现 代 的结合 ,在 提供 原汁 原 味 的传 统 非 洲 美 食 的 基 础

S H A N G Y E Q IY E 1 1 2 J _ z u串 l J u1 幂 期 思 弟 l, 期
以 外 地 区 游 客 的 口味 。
表演 团 队在此 演艺 独 特 的非洲 文艺节 目。 2 F餐 厅 在 晚 上 为 非 洲 特
特点 , 深受 游 客欢迎 。 同时 .餐 厅 为一 些 展馆 提
供 外 派餐 饮保 障 服务 ,如 巴西
馆 、 非 馆 、 尼 斯 馆 , 受 客 南 突 深 户 的好评 ,餐 厅 还承 办 了非洲 联 合 馆 满 10 0 0万 各 游 客 的 庆 典活 动 。 2 1年 6月 l 00 1日是南非世 界 杯开幕 E, t在一个 月的世界杯 期间, 餐厅 推 出了以世界杯为背 景 的“ A U A MA A A激情 H K N T T 足球 盛宴 ” 这 无 疑是众 多热血 , 男 儿 不容 错 过 的饕 餮 大餐 , 看 巴西 桑 巴的 出神入 化 。看 德 国 勇 士 的飒爽 英 姿 ,无论 是 哪一 队的忠 实拥 趸 , 必都 为 之疯 狂 , 为 之沸 腾 。 外 , 此 对在此 期 间光 临我店 的每 一位 宾 客 .都赠 与
文 化 盛 行 的 背 景 下 , 中 国 和 非
个项 目 由 外 高 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投
入 巨 资建成 的珍 鼎餐 饮 ,是上 海 外 高桥保 税 区 内的专业 食 品 加工 中心 .是 上海地 区最具 安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及举办的意义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及举办的意义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及举办的意义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另外其五大副主题:1、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2、城市经济的繁荣,3、城市科技的创新,4、城市社区的重塑,5、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要求更适宜居住的环境,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人类新世纪的梦想。

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实的反映了人类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

在走向新世纪的行列里,中国正以她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在世界政治经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令世人所瞩目。

和平与发展、互促与共进,不仅是12亿中国人民的理想和信念,也是全世界的永恒主题。

举办意义:上海可以加快很多进程,加快市政建设;世博会是我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上海市承办的重大国际盛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会其会期之长(为期六个月)、参会国家和地区之多、参会人数之众(预计将有7000万人次参观上海世博会)、影响范围之广大、在很多方面甚至还会超过奥运会。

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世博会的筹办工作。

中央多次明确指出,上海世博会是全国的大事,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要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由此不难看出,俞正声书记强调把办好世博会作为上海今、明年两年的头等大事,要求要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会,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世博会的重要性所在。

上海会吸引很多的旅游者,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很多在上海的企业也会加入申办工作的运作之中,创造更多的公众利益。

世博会还能使上海的知名度提升,并且通过同世界的更多接触,能使上海人民的精神面貌、素质得到提高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将有55%居住于城市。

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

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接触、融合与扩展:上海世博会的跨文化传播解读

接触、融合与扩展:上海世博会的跨文化传播解读

和 娱 乐 活 动 那 么 引 人 注 意 , 是 在 不 同方 但
是 上 海 作 为 国际 化 都 市 走 向 世 界 的 难 得 机 遇 , 是 中 国向 全 世 界 传 播 中华 民族 文 也
化的契机。 3 提 高文化 产 业 的运 作 能 力 、
的 字典
面起着 传播知识 、 进了解 、 增 促进 合作 的 作用 。如果说展 览和演 出是感官 享受 的 话, 那么举行论坛 则是跨文化传播 “ 相对
隐 蔽 ”的 手 段 。 示 、 坛 与 活 动 是 2 1 展 论 00 年 上 海 世 博 会 的 三 大 组 成 部 分 , 中论 坛 其 是 与 世 博 会 主 题 理 念 、 想 成 果 紧密 联 系 思 的一 个 板 块 , 直 接 演 绎 主 题 , 是 世 博 它 既 会精神遗产的集中体现 , 是展望世博会 也 未 来 的重 要 平 台 。
展国的文化理念。 现代世博会的发展趋势 不同于传统的单纯的科技 品展览 , 通过精
心规 划 与 科 技 手段 的巧 妙 运 用 , 展 国开 参
不同宗教信仰 的 望看到尖端 的科
览 品 背 后 的 异 国
始将视线转向本国文化精髓的对外传播 。 纷至沓来的参观者不仅 能从 中体验 先进 的科技成果 , 也能从参 展国的综合展示中

分的体现。 多国国家馆除 了呈现本国文化
载体的展品以外 ,还通过 L D投影仪 或 E
3 D电影 给参观者展现本国的过去和现 在
的 城 市 变迁 以及 未来 城 市 发 展 理 念 。 以技
术 为 手 段 的 生 活 习 俗 、 土 人 情 、 域 地 风 地
பைடு நூலகம்
现得淋漓尽致 。 各 从造型还是用材i

2024年世博工作总结(2篇)

2024年世博工作总结(2篇)

2024年世博工作总结2024年世博会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对于我来说更是一段难忘的工作经历。

作为一名志愿者,在这个世博会上,我有幸参与了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回顾我在2024年世博会上的工作经历,并总结我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首先,我在世博会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在展区进行导览和解说。

我与其他志愿者一起组成了一个团队,负责为参观者提供详细的展览信息和解释。

为了胜任这项工作,我提前准备了丰富的参展知识,并通过培训提升了我的沟通和解说能力。

在导览过程中,我积极与参观者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并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服务。

通过我的努力,我受到了很多参观者的赞许,并得到了许多正面的评价。

其次,我还参与了世博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

在整个世博会期间,我与其他志愿者一起为参观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我们帮助参观者排队、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疑问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们进行合作,提高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同时,我也通过与志愿者团队的合作,增进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世博会期间,我还参与了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任务。

比如,我协助安排展位搭建、监督展品的运输等。

通过参与这些工作任务,我了解了世博会的运作和管理,增加了我的实际操作经验。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保持冷静和应对突发事件。

通过参与2024年世博会的工作,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就。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和交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表达清晰并得到他人的理解。

其次,我提高了我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工作任务和团队合作。

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志愿者的含义和价值,并意识到为社会做出贡献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2024年世博会的工作经历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比如,工作任务的繁重和时间紧迫常常让我感到压力。

有时,与参观者的沟通也会遇到语言障碍或者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

但是,我通过与其他志愿者的合作和上级的指导,克服了这些困难,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上海世博会中的海洋文化特征

上海世博会中的海洋文化特征

上海世博会中的海洋文化特征摘要:作为一场空前的文化盛宴,世博会中文化的展现与演绎、交流与融合是其精华所在。

海洋文化是在世博会背后支撑着的文化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是世博会文化框架的隐性支撑。

世博会的许多文化现象都能用海洋文化的特征进行全面深入的诠释和解读。

我们必须去关注这一问题,并发现和利用好海洋文化特征、海洋文化发展规律对世博会文化走向的显性与隐性影响,将上海世博会完美地展现给全世界。

关键词:世博会;海洋文化;文化特征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办,这将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文化盛宴,正如胡劲军先生所说,“世博会传播的核心内容是文化”,“世博会的形式是展会。

表现手段是科技,其背后支撑的则是文化”。

因此研究世博会背后的文化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社会精神财富的象征,具有复杂的成分和脉络,而世博会又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异质文化互补共生的平台,因此回答“世博会背后支撑着怎样的文化”、“怎样的文化才能支撑起世博会”这样的问题其现实意义重大。

一、海洋文化及其特征一经问世就好评如潮的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让人不由地与海洋以及海洋文化联系起来。

海洋文化,顾名思义,是与海洋有关的文化。

海洋文化发源于濒海地区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与海交往、受海影响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符号。

因此,所谓海洋文化,就是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

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海洋文化的特征十分复杂,目前为止人文社会科学界对于海洋文化的特征众说纷纭。

但一般化的海洋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共同点:从海洋文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体现来看,海洋文化主要体现了“重商性”、“开放性”、“外向性”;从对异域文化的吸纳的视角加以把握,体现在“多元性”、“兼容性”;从人类海洋文明史的视角出发,则主要是“开放性”、“多元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

世博会的涉外礼仪有哪些

世博会的涉外礼仪有哪些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世博会的涉外礼仪有哪些篇一:涉外礼仪知识涉外礼仪知识-对外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上,有很多关于中外文化的,那么外国的礼仪到底需要注意点什么呢?涉外交往礼仪中的穿着要点1、衣裤要整洁、干净,尤其是衣领和袖口。

2、穿长袖衬衣时应将衬衣扎在裤内,不要卷袖子和裤脚。

3、穿西装时,若西装是单扣或多扣,则应全部扣起来,双扣的可以只系上面一个。

4、男士不应穿短裤参加涉外活动。

女士穿凉鞋的话可以光脚,若穿袜子则不要将袜口露在衣裙外面。

5、涉外交往中应注意不要穿着睡衣、睡裤或者拖鞋接待外国客人。

以上就是穿着上的涉外礼仪知识要点。

二、涉外商务礼仪中的注意事项1、进入室内场所后通常应脱下手套和帽子,脱掉大衣、外套、风衣等等。

2、室内通常不戴墨镜或其他有色眼镜,特殊情况下必须带有色眼镜是应主动说明并表示歉意,而且握手交谈时应该摘下墨镜。

3、西方妇女的纱手套、纱面罩、披肩、短外套等作为服装的一部分是可以在室内穿戴的。

三、涉外交往礼仪中握手的注意事项1、先打招呼,然后握手。

如果是初次见面,一般在介绍自己时主动伸手,如"Imgreen,nicemeetingyou."同时握手。

2、在一般情况下,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一下即可,不可太用力。

关系很熟的话握手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

有时年轻的对年长的、身份低的对身份高的可以稍欠身,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敬重。

3、男士与女士握手,轻轻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

4、涉外礼仪中握手时伸手的顺序也有些讲究: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和妇女先伸手。

5、多人握手时不要交叉,等别人握手完毕后再伸手,握手前脱帽并摘下手套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

四、涉外礼仪知识之谈话技巧1、谈话时表情自然,语言得体,可适当做些手势,不要手舞足蹈地动作太大。

2、不要用手指他人,有这样的习惯的朋友可以手上握支笔或拿本书以消除这样的动作。

3、如果要参加别人的谈话应打招呼,比如说"excuseme,mayIjoinyou?"如果别人在个别私聊,就不要凑过去了。

上海世博会简介(中英文)

上海世博会简介(中英文)

上海世博会简介China owes its successful bid for the World Exposition in 2010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support for and confidence in its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Exposition will be the first registered World Exposition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which gives expression to the expectations the world's people place on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中国将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申办归功于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信任和支持。

此次展览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世博会,这表达出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期望。

1. Owe to: thanks to; contribute toShe owes her beauty to cosmetics.他把他身体健康归功于运动和有规律的生活。

He owes his good health to plenty of exercise and a regular life.2. bid for: achieve/accomplish a certain aim, reach a certain goal; purpose3. registered: put one’s name on an official list;4.give expression to: embody; express; showAt last he found a proper way to give expression to his gratitude.最终他找到了适当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2024年4月上海世博会心得体会4篇

2024年4月上海世博会心得体会4篇

2024年4月上海世博会心得体会2024年4月上海世博会心得体会精选4篇(一)根据我的了解,2024年4月上海世博会将是一场盛大的国际展览活动,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商、参观者和观众们齐聚上海,共同探讨和展示各国在科技、环保、文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

作为一个参观者,我对这次世博会留下了深刻的体会。

首先,世博会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和技术进步。

在各个展馆,我看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科技展示和先进的研究成果,这对于拓宽我们的视野和增加对世界的了解非常有帮助。

其次,世博会也给我带来了文化上的享受。

在参观各国展馆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各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特色产业。

通过观看表演、品尝特色美食和参与互动体验,我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

此外,世博会也是一个促进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

我在世博会期间结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我们互相交流了各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技术发展。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促进了国际间的友谊和合作。

综上所述,2024年4月上海世博会是一次难忘的体验,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世博会,我深入了解了世界的科技进步和文化多样性,同时也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相信这次世博会将为上海和全球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

2024年4月上海世博会心得体会精选4篇(二)2044年4月,个人学习工作心得体会在这个月,我在学习和工作方面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在学习方面,我发现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不管是在哪个行业或者领域,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保持竞争力。

我在这个月参加了一些在线课程和培训,学习了一些新的技能和理论知识。

我发现,学习不仅可以使我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也可以提高我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

所以,我计划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追求进步。

在工作方面,我学会了更好地与团队合作和沟通。

我所在的团队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验,大家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博会与跨文化沟通
-------------读跨文化沟通与心理学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是要靠人来完成,而世博会就培养了这支队伍,所以我们说世博会是世界公民的速成班。

如果世界公民多了,大家都会相互理解,沟通起来也就比较容易,因为大家的情怀、精神境界、看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属是一样的。

我们通常会把世博会和奥运会、世界杯作比较。

同为世界盛事,但是世博会的参与主体更加广泛,有国家,有政府间国际组织,还有一些非政府组织,有企业,有城市,还有普通公民,因为到世博园参观的游客其实都在参与各种互动。

此外,世博会参与的方法是奥运会、足球赛无法比拟的。

体育赛事往往要受到时空的限制,场地再大,一场比赛容下几万人了不起了,绝大多数人只能看电视转播。

而世博会不一样,是直接参与,还可以互动体验,与参展方自由交谈。

还有就是世博会的展示时间长。

奥运会再精彩,两星期结束。

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不过就是一个月左右。

上海世博会是184天,184天里可以和任何人、任何国际组织进行无拘束零距离交往,这不是很神奇吗?
说世博会是跨文化对话的理想平台,还因为这是中国社会大规模、长时间、零距离与国际社会对接的一次历史机遇。

所谓大规模就是中国社会齐动员,我们有国家馆、省市馆、最佳城市实践区的城市案例,还有国企、民企,各种世博会合作伙伴、赞助商。

过去对外国朋友来说,他们了解中国一直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现在31个省市全体亮相,大家在一个平台上交流。

所以,我说这是中华民族一种立
体式地参与国际交流。

还有就是外宾数量的庞大性。

我跟大家算一算,192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

发达国家一般来办博人员不少于二三百人,考虑到还有广大发展中国家,平均每个国家算50人,该有多少办博工作人员?还要加上他们世博期间自己内部的来宾,这个数字更大。

一些欧洲国家的总代表告诉我,至少他们要接待50批,每批至少50人。

如果我们按每批20人算乘上242,算一下又有多少人?此外,根据世博会的规则,184天里所有国家都有一个馆日。

按惯例,通常这一天来参加馆日活动的将是参展国家的最高领导。

一些参展国家已明确告诉是其国家元首来,也有一些国家是政府首脑来。

如果是元首来,政府首脑来的话,可想而知企业家要来,媒体要来,各界都要来,这又是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而这几乎每天都要发生。

历史上各届世博会都有成百上千的国际政要、世界名流莅临,从而成为人类的重大庆典。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世博会期间,上海的大街小巷充满各种肤色和各种语言,那将是一道多么亮丽的跨文化对话风景线!
世博会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目前的国际环境中,由于各种原因,世界上还存在着各种对我们的误解,我们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外交家吴建民先生曾表示,如果国际社会看到的世博会东道国是谦虚的、讲礼仪的、懂规则的,那么中国崛起得到的理解就会多些,遇到的阻力就会少一些。

洛塞泰斯秘书长也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塑造国际形象的历史机会,国际社会通过东道国人民的一言一行,看到正在崛起的中国是一个愿意与世界各国平等相处、共建未来的和平友好的中国。

世博会同样也是参展国形象塑造的良好平台。

非洲代表们一直向我们强调,由于西方媒体带着有色眼镜来看非洲,西方媒体呈现的非洲是个被误读的大陆,一个充满战乱疾病、自然灾害,一个没有希望的大陆。

这显然是对非洲的一种丑化和歪曲。

非洲朋友希望通过世博会改变世界对他们的成见,塑造国际上的新非洲形象。

2005年爱知世博会时,国展局曾专门作了一个调研,询问参展的国家为什么参加日本爱知世博会,第一答案是树立国家新的国际形象,第二是加强与东道国的双边合作。

可见,国家形象的推介对参展方同样非常重要。

上海世博会是中华民族参与世界跨文化沟通的历史机遇,事关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

希望大家一起来关心我们的这场跨文化对话,一起来把这项工作做好。

行动起来,通过世博会将中国形象在国际上发扬光大。

上海世博会是1851年以来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对话的内容就是人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观。

由于自然禀赋、文化历史差异,各国的城市观是不一样的。

200年前只有2%的人住在城市,今天已超过50%,人类已名副其实地进入了城市化时代。

然而,城市不只是带给我们生活的便捷和幸福,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哥本哈根会议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

上海世博会也是人类分享城市化经验,建设低碳、和谐、宜居城市的机会。

但由于世界各国对城市化不同的认识,这个主题在世博会的呈现方式将是多元的,各国对城市问题给出的答案也会不尽相同。

如广大发展中国家依然希望通过城市化将自己从一个农业国发展到工业国,实现国富民强。

而发达国家城
市化进程已基本结束,更多的是关注环保、宜居等问题。

瑞士驻国际展览局代表提醒我们,到欧洲推荐世博会主题时不要过分渲染高楼大厦,因为欧洲人不认同高楼大厦,上海世博会瑞士馆就是要推介瑞士牧歌般的田园生活。

非洲国家同样也问我们,Better City,Better Life,听起来好像Better Life一定要在City里面。

难道幸福一定在城市里面吗?他们说,我们非洲国家农村多,城市少,我们也挺开心的,没有城市那种交通的污染和生活压力。

南太平洋岛国代表也告诉我们,他们没有高楼,也很幸福。

有阳光、沙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大楼不仅不需要,就算盖了,台风一来也要被吹倒。

这些沟通使我们了解到各国各地区对城市问题的看法是很不同的。

目前,国际上除了用GDP考量一国发达与否外,还有一个幸福指数。

比如有报道说,我们的南亚邻国不丹人很幸福,美洲哥斯达黎加人很幸福,而美国人最不幸福。

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幸福指数比一线城市的高。

这些都说明城市观是多元的,与人的生活现状、受教育程度、追求的目标有关。

2010年,在人类8000多年的城市化历程中,世界各国人民在上海相会片刻,一起对话、探讨21世纪人类的城市化未来,这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
但文化对话很难,首先是中国与世界的沟通距离,有抹不去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我国前驻德国大使卢秋田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差异——一个中国大使眼中的世界》。

书中讲了很多例子,全是中外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不可能通过世博会一下子就解决。

我认为,跨文化对话关键要培养对话的人才,因为对话是心灵的对话,不是说说而已。

就像我们做思想工作一样,你要把老外思想工作做通,你要说到他心坎上。

因此,沟通要有沟通艺术,必须熟悉业务。

就是两边的情况你都要知道,这样方可超越自我,才谈得上沟通。

与奥运会不同,世博是创意工程,而创意要来自内心,是一种对专业的认可,是一种投入。

为了鼓励这种创意,国际展览局有关展示的规则就没有国际奥委会章程那么硬性,就是希望东道国能灵活地鼓励各种创新。

因此,你在中外双方沟通时就不能循规蹈矩,而是要非常积极地提供各种服务。

沟通人员因而必须了解业务,有很强的职业造诣,否则说话没人听。

沟通时一定要懂得以参展方能听懂的语言与其沟通,流利的外语是必须的。

但要注意,懂外语并不意味着懂世界。

关键还要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不能居高临下。

曾经在某届世博会上,组织者为了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请了欧洲某个知名展览公司建了一个非洲联合馆。

因为没有沟通,欧洲展示公司也不了解非洲的风土人情,非洲国家不接受。

他们说,这是欧洲人想像中的非洲,不是我们的家乡,是对我们文化的无知和异化。

非洲朋友说,就是你给我送礼也不能这样强加于我。

这是典型的跨文化对话没有对好的例子,好心办了坏事,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沟通工作不容易。

我想在此援引首位华裔法兰西院士程抱一先生在当选时的讲话,他说他是东西文化的摆渡人。

我想,我们沟通人员就是东西文化的摆渡人。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摆渡人,既有马可·波罗、利玛窦这样的外国人,也有历史上和“五四”以来把西方先进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的大量先贤哲人。

今天我们重谈东西文
化摆渡人非常重要。

要做好摆渡人,首先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要超越自我,要充分认识到上海世博会是中华民族参与世界跨文化沟通的历史机遇,事关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

我希望在座各位一起来关心我们的这场跨文化对话,一起来把这项工作做好。

特别是年轻人,要行动起来,通过世博会将中国形象在国际上发扬光大,从而真正履行当初申博时我们的庄严承诺:“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惊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