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考试复习材料分析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元明清 部分)剖析
◆考试题型与范围1、填空:零碎的,如西厢、水浒成书过程等。
(10分)2、名词解释:文学术语,杂剧过程中,一部作品、书名、《红楼梦》中的版本(4*5=20)3、选择:例如《西游记》中八十一难是哪一妖(10分)4、简答:《三国》、《水浒》(2个)加上具体的事例5、论述:《西厢记》情节梳理,重要场景,重要官目,成书前后《红楼梦》内容与人物◆考试复习脉络一、元·第一章概论1、元之社会2、曲之概念3、戏曲溯源4、杂剧体例二、元·第二章关汉卿三、元·第三章西厢记1、故事流变2、剧情梗概3、艺术成就四、元·第四章(略)五、元·第五章元代散曲1、散曲概论2、前期散曲3、后期散曲六、明·第一章三国演义1、成书过程2、基本内容3、人物举要七、明·第二章水浒传1、成书前后2、思想内容3、艺术成就八、明·第三章西游记1、成书前后2、主要内容3、人物形象九、清·第三章红楼梦1、作者版本2、盛时写衰◆填空题准备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2、窦娥三个奇异的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3、《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
4、三言二拍:指的是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
它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凌濛初对“三言”的模仿之作。
◆名词解释准备1、优孟衣冠: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典故《史记·滑稽列装》记载,有一个叫孟德杂戏艺人经常以谈笑旁敲侧击地劝说楚王。
楚相孙叔敖死后,他儿子很穷,孟就穿戴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王,神态与孙叔敖一模一样。
楚王以为是孙叔敖复生,让他做宰相。
孟以孙叔敖的儿子很穷为辞规劝楚王,楚王封赏孙叔敖的儿子。
2、《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作品的典型。
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复习资料整理) (1)
简答题1、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1、“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的实际演出经验,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剧场性,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2、关汉卿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3、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4、擅于设置悬念,是关汉卿注重剧场性的另一个特点。
5、关汉卿的戏剧语言,向以本色当行著称。
2、南戏与北杂剧在体制上的主要区别:1、北杂剧一本四折,有楔子;南戏长达数十出,无楔子。
2、北杂剧以正末(正旦)一人主唱;南戏以生旦为主,各色皆可以分唱。
3、北杂剧每折一韵到底;南戏一出中可以换韵。
4、北杂剧用北曲,多刚劲粗犷;南戏用南曲,多柔婉缠绵。
5、北杂剧每折用同一宫调的曲子组成套曲;南戏一出中可变宫调。
6、北杂剧动作提示叫“科”;南戏曰“介” 。
3、《琵琶记》的艺术成就:(1)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心理刻画方面尤为突出。
(蔡伯喈形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这种软弱性格与他恪守礼教伦理观念紧密联系,不过也有请有欲。
赵五娘形象善良朴素、刻苦耐劳,在饥荒年岁,典尽衣衫,自食糟糠,独力奉养公婆,后又营葬筑坟,忍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磨难。
)(2)情节结构上富于匠心:双线结构,用双线索交错发展。
一条写蔡伯喈离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条写赵五娘在家中的种种苦难。
(3)人物语言个性化。
即能配合人物不同的处境以及两条戏剧线索的开展,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并且富于动作性。
4、散曲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1)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
与词一样采用长短句句式,但更加灵活多变,采用特有的“衬字”方式。
2)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3)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5、袁宏道:《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
”1)贯穿着一种“狂傲”的叛逆精神。
2)曲词艺术上,本色而高华爽俊、秾丽奇伟,堪称曲中豪放派。
3)在杂剧形式上的突破:一是结构体制,或一出,或二出,或五出,使元杂剧的规矩荡然无存;二是曲调体式,或用北曲,或用南曲,有时自出机杼,自由运用,别开生面。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考试复习材料
1.明代的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嘉靖时期为界,文学史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除了三国水浒,宋濂刘基等人的诗文之外,在理学和八股文的禁锢下长期发展缓慢。
后期王阳明“心学”、泰州学派、李贽童心说在反对程朱理学的传统束缚、启发人民大胆思想、发展个性及活跃文化文化文学界的积极作用。
1 主张文学要表现真性情,反对假文学2反对摹古,主张文学应随着时代发展而独具面貌。
3重视并提倡通俗文学,特别推重戏曲和小说。
2.明代文学1)诗文:宋濂刘基,前后七子(主要成员: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唐宋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归有光《项脊轩志》)、公安派: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出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主要成就在散文,特别是一些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
袁宏道《徐文长传》刻画人物生动鲜明。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性灵说,但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再是稳重开眼界,与公安派的性灵说有明显不同。
审美风格为幽深孤峭。
晚明复社作家2)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短篇拟话本: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3)戏曲传奇:梁辰鱼《浣纱记》,沈璟及吴江派,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杂记:徐渭《四声猿》4)散曲和民歌散曲略第⑦讲民歌: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人人喜听之。
我明一绝现存民歌集《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情歌—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3.章回体小说:四大题材: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分章叙事,标明回目章回小说史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由单句目录发展为两句回目;由参差不齐的双句回目发展为对仗工整的双句回目。
4.三国演义著名版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毛纶毛宗岗父子《绣像三国演义第一才子书》思想内容:圣君贤相的政治思想,拥刘反曹的传统倾向,艺术特色: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人物造型形象鲜明:渲染、夸张、烘托手法。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复习资料整理版
1、台阁体: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
其倡导人号称“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故称其诗为“台阁体”。
它的出现,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因为它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全是歌功颂德向皇帝拍马屁的内容,毫无创新,毫无生气,比宋代的“西昆体”影响更坏。
2、茶陵诗派:从明成化到弘治年间,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这一时期对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则是茶陵诗派。
茶陵派以李东阳为主。
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
他的有些作品摆脱了台阁体的束缚,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生活视角,刻画了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
3、前七子:出现于明弘治、正德年间,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反对台阁休诗风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将文学创作引向了拟古主义的道路。
4、后七子: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
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
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
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较前七子更绝对。
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5、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拨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6、吴江派:是以沈璟为代表的注重戏曲格律的传奇派别。
他的曲论核心是强调“场上之曲”,一是格律至上,二是推崇语言“本色”,从剧本有利于舞台演出的角度要求文辞服从格律,服从观众,强调剧本的舞台性。
沈璟是吴江人,赞同并依其曲论进行创作的作家,多为其子侄、门生及追随者等。
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大纲一、基本知识1、清人赵翼《跋遗山诗》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2、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3、前期元杂剧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代表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
元贞、大德年间是元杂剧最为繁荣时期。
4、元好问把自己与白朴的关系比喻为唐代元稹和白居易的关系。
5、白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古)的词集名《天籁集》。
他的杂剧仅存《梧桐雨》和《墙头马上》两种,都取材于白居易的诗歌。
6、白朴的《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直接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是著名的历史剧。
7、白朴的《墙头马上》全名《鸳鸯简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又以宋官本杂剧《裴少俊伊州》和金院本《鸳鸯简》为创作依据。
主要写裴少俊与李千金的故事。
8、马致远,号东篱,被称为“曲状元”。
现存杂剧七种,以历史剧《汉宫秋》为代表。
马致远以擅长写神仙道化剧(《黄粱梦》《陈抟高卧》)而被称为“马神仙”,又被称为“古今群英之首”。
9、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
仅存杂剧三种:《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以《西厢记》最为著名,徐复祚赞叹它“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
10、王实甫《西厢记》的基本故事情节本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体制长达五本二十一折。
(《董西厢》源于唐元镇的《会真记》,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
)王实甫的《西厢记》被称为北曲“压卷之作”。
11、《西厢记》展开剧情有两条线索:主线是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副线是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性情冲突。
12、前期元杂剧繁荣之地除大都外,另有真定、东平、平阳等地也聚集了不少杂剧作家。
13、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全名《赵氏孤儿冤报冤》或《赵氏孤儿大报仇》,剧中的正面人物是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反面人物有屠岸贾等。
14、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
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元明清文学复习总结资料
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三国演义》语言的一大特色。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一、分期诗歌:以高启、杨基、袁凯等为代表;多生活在元明交替期,经元末战乱与明初高压统治,不作品表现时代创伤以及作家个人在特殊环境中产生明初的愁苦郁闷心态与反思人生的内容;格调凝重悲怆。
2.散文:以宋濂、刘基为代表;尤以传记与寓言散文著称;重抒发愤世嫉俗之感,叙事与刻画人物见一定功力1.“台阁体”风行,内容大多为“颂圣德,歌太平”。
2.艺术上讲究雍容典丽,缺乏生气。
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崛起,一定程度上冲击“台阁体”风气。
2.李东阳作品虽留有“台阁体”痕迹,但也有侧重反映个人生活与精神的内容。
二、明初诗歌与散文1(1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①高启,号青丘子,最有成就、最早的诗人,代表作《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②杨基《眉庵集》(2)袁凯《海叟集》,因《白燕诗》得名“袁白燕”2、散文(1)宋濂:明朝开国文臣《宋学士文集》“以道为文”,文道一元论。
代表作《秦士录》、《送东阳马生序》(2)刘基: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本质。
写景叙事的记叙文,如《活水源记》3、茶陵派:台阁体渐趋衰弱,茶陵派占主导首领李东阳(台阁体到前后七子的过渡人物,诗风仍带台阁体的痕迹,宗法杜甫,强调诗歌的语言艺术,钱基博说他有“开山之功”)前七子批评李东阳,却又继承其复古主张为茶陵人《怀麓堂集》。
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邵宝等人*台阁体:明初永乐、成化年间,上层官僚中形成的文风。
台阁主要是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
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台阁体内容贫乏,雍容典雅,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第四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的文学团体,没有明确的集团宗派意识,成员有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
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重模拟。
古代文学史明清复习资料全解
明代文学1、名词解释: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它的特色是分长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
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栏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三国志演义》考核内容:《三国演义》的内容与艺术成就。
⏹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
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3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艺术成就:一、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二、高超的叙事才能三、出色的战争描写1、《三国志演义》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历史演义体的语言1、名词解释“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既有史志文言的精华,又有讲史话本的通俗,半文半白,“易观易入”,雅俗共赏。
2、侧重叙述而简于描写。
叙述又长于简笔勾勒,简洁明快,富阳刚之气。
3、语言开始注意个性化。
但在善用口语乃至方言方面,与《水浒传》、《金瓶梅》仍有一定差距。
简答2、简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
《三国志演义》属于世代累积型小说,它的成型有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主要经过了史书记载、艺人讲唱和作家加工等三个阶段,是史书与讲史相结合、民间智慧结晶和作家艺术天才相结合的产物。
论述3、简述《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
(二)塑造特征化性格的手法:1、出场定型。
人物一出场、一亮相,就对其性格给与概括性评论,为其性格定型,此后就不再发展变化。
元明清文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元明清文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讲元明清文学总论一、元明清文学总体特点是什么?为什么?1、作品繁富,体裁完备中国古代各种文学样式,如小说、戏曲、诗歌、散文、词、赋、散曲等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全方位发展。
2、正统文学渐渐衰落,通俗文学逐渐崛起发展的态势从从前诗文创作为主导的文学格局,转向小说、戏曲。
正统文学:诗文(中国文学核心地位),通俗文学:小说、戏剧3、文学理论繁荣(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明代戏曲理论贡献最大的是王骥德,其次是凌濛初王骥德的《曲律》是明代规模最大,系统性最强的戏曲论著,基本思想是提倡“关风化”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原因: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建立的统一政权,它对广大汉族地区的占领和统治,明显具有民族掠夺性质。
元代的最高统治者懂得汉族文化的优越性,又懂得要保持蒙古祖制,保证民族特权的重要性。
如何理解“一代一代又一代之文学”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
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雅文学与俗文学分别指什么?有什么区别?雅文学主要指诗文俗文学主要指戏剧和小说郑镇铎俗文学的六大特征:是大众的;是无名的集体创作的;新鲜但是粗鄙的;想象力是奔放的,不保守,少模拟;用于引进新的东西第二讲元散曲与诗文一、元代文学的特点是什么?1、叙事文学成为主流。
元代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叙事文学的发展、繁荣。
戏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其剧本创作的成就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水平。
2、抒情文学:散曲成为新的文学样式3、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迥异,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情趣吻合,都追求自然酣畅之美,大异于温柔敦厚。
二、元曲的概念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是元代文学主体。
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
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
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元明清戏曲小说等)分析
元部分话本小说:特点:1、目的满足市民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2、内容题材与人物形象也以城市下层生活为主3、语言为白话,通俗性强4、故事性强,故事完整,生动曲折4、结构形式表现手法为入话穿插诗词,白话固定套语。
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靖康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又称《六十家小说》)拟话本: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由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小说。
它们的体裁与话本相似,都是首位有诗,中间以诗歌为点缀,词句多俚俗。
但与话本又有所不同,“近讲史而非口谈,似小说而无捏合”,“故形式仅存,而精彩遂逊”。
鲁迅认为它们是由话本向后代文人小说过渡。
杂剧:剧种:曲词、宾白、科(介)结构形式:旦本戏末本戏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四大爱情剧:《墙头马上》《倩女离魂》《西厢记》《拜月亭》戏剧的源流与演变:我国的戏剧,其起源、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从先秦歌舞、汉魏百戏、隋唐戏弄,发展到宋代院本,表演要素日臻完善。
金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题材的浸润和启示下,找到了适合于表演故事的载体,并于舞蹈、说唱、伎艺、科诨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戏剧,它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脱颖而出。
由于宋金对峙,南北阻隔,便出现了南戏和杂居两种类型,它们各有自己的表演特色,分别在南方和北方流行。
当时,许多文人积极参与剧本的创作,是这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臻于成熟,成为文坛的主干。
《西厢记》语言艺术:《西厢记》的语言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化的特点。
即使是唱词,作者也考虑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使之呈现不同的风格。
例如同为男性角色,张生的语言显得文雅,,郑恒则鄙俗,惠明则粗豪。
同为女性角色,莺莺的语言显得婉媚。
莺莺是大家闺秀,她的唱词节奏舒展,色彩华美,感情含蓄,与婉约派此风相似。
总之,文采与本色相生、藻艳与白描兼备,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是《西厢记》语言的一大特色。
怎样看待才子佳人的婚恋模式:才子佳人的形象多是:才子儒雅俊俏、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佳人魅力聪慧、知书达礼、善解人意。
中国古代文学(明清部分)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明清部分)复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发展经历了诸多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阶段之一,包括了明代(1368年-1644年)和清代(1644年-1912年)。
以下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学的复习资料:1. 明代文学特点:明代文学继承了元代文学的传统,注重以文言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明代古文运动中出现了“白话文运动”,将古文体转变为白话体,使得文学更加通俗易懂。
明代文学注重现实题材创作,强调表达思想和批判社会现实。
2. 明代四大家:明代文学有四大家,分别是文学家杨慎、李时中、冯梦龙和杨宪益。
他们的作品代表了明代文学的风格和特点,比如杨慎的《世说新语》、李时中的戏曲《汉宫秋》、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和杨宪益的小说《水浒传》。
3. 明代戏曲:明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的戏曲剧种有京剧、湖州昆剧、评剧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京剧,其源于明代的汉剧、元曲和杂剧,结合了元曲的旋律和唱腔,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
4. 清代文学特点:清代文学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道德、纪律和秩序。
清代文学作品多以古文形式出现,注重文风的优雅和辞章的精练。
清代文学注重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清代文学风格。
5. 清代四大家:清代文学有四大家,包括纪晓岚、吴敬懿、曹雪芹和翁同龢。
他们的作品代表了清代文学的风格和特点,比如纪晓岚的散文《庐山谣》、吴敬懿的小说《雍正传》、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和翁同龢的戏曲《破幽梦》。
6. 清代小说:清代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小说作品,如《红楼梦》、《岳阳楼记》、《聊斋志异》等。
清代小说作品多描写了社会生活、家庭关系和人性的复杂性,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以上是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些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另外,你还可以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深入了解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40分每空0·5分)-4,元杂剧的兴盛标志着叙事作品作为文学的新主流-3,南戏的代表作高明《琵琶记》《赵贞女》-2,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1,散曲的种类小令(包含:重头、带过曲、集曲)、套曲。
0,关汉卿散曲的代表作《不伏老》1、散曲和词同科这种叙事性作品代表作马致远《般涉调·耍孩子·借马》崔景臣《般涉调·少变·高祖还乡》2、元杂剧的结构四折一楔子角色旦、末、净、杂3、南戏角色生、旦、净、末、丑、贴、外4、元杂剧爱情剧的最高成就《西厢记》5、元代最著名的杂居历史剧《汉宫秋》马致远、《赵氏孤儿》纪君祥、《梧桐雨》白朴8、明初的散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9、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10、明戏曲的三记《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11、王阳明提出的观点:万事万物之理,理不外吾心12、现存最早的词谱张炎《词余图谱》13、词人之冠王磐曲之辛弃疾冯惟敏曲中乐王陈铎14、元代戏曲四声猿《狂鼓史》、《雌木兰》、《女状元》和《玉禅师》15、戏曲的批评研究吕天成《曲品》、王骥德《曲律》16、南戏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17、明代戏曲的派别沈璟吴江派;汤显祖临川派18、元曲可分为:散曲、杂剧南戏后变传奇19、现存元人最重要的元散文集《元文类》20、中国第一个创作戏曲的官员卢挚曲状元马致远曲的第一人关汉卿21、元散曲前期的代表人物张可久22、二人散曲合集《酸甜乐府》23、元代戏曲家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价值较高24、戏曲的三大高潮元杂剧明传奇清花部25、元杂剧剧本的特点:作品最后两句出现的题目正名26、关汉卿悲剧《窦娥冤》喜剧《救风尘》27、纪君详《赵氏孤儿》最早介绍到西方《西厢记》元杂剧之最28、“七子”以王世贞为代表29、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成就最高)、文徵明和徐祯卿。
最新中国文学史元明清文学复习大全(填空、简答、分析论述)-2剖析资料
1.2.11.汤显祖的《南柯记》出自于唐人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
徐渭著有《南词叙录》,是第一部研究南戏的著作。
13.《醒世姻缘传》又名《恶姻缘》,写的是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的故事。
14.“红学”是指研究《红楼梦》的一种专门学问,“五四”前的代表是(索隐派)。
15.(京剧)的诞生,标志着花部对雅部的胜利。
16.清前期推崇南宋姜夔、张炎词风的代表词人是(朱彝尊)。
17.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神韵说)。
18.代表清骈文最高成就的作家是(汪中)。
19.晚明思想和文学革新的旗手是(李贽)。
20.以创作水浒戏知名的元杂剧作家有(康进之、高文秀)。
21.下列小说属于四大“谴责小说”的是(《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孽海花》)22.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独抒性灵,不拘格套_”。
23.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南冠”意为_囚犯___。
24.《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__桐城__派的开创者。
25.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公安派)。
26.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传奇)27.《登太白楼》的作者王世贞是(明代人)28.《席方平》中主持正义的神是(九王)29.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李开先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上粱山的故事.沈憬的《义侠记》演英雄武松的故事。
《杨家府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都深受《水浒传》的影响。
日本出版《忠义水浒传》,美国赛珍珠翻译《四海之内皆兄弟》。
30.明代剧作家王骥德的杂剧《男王后》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追求世俗享乐的感情。
31.明代剧作家孟称舜的杂剧《桃源三访》,集中体现了他对戏曲婉丽风格的理论主张。
32.(科范),简称“科”,指的是元杂剧中的动作、表情的舞台提示,或指舞台效果。
33.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清平山堂话》。
34.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和总结的清代小说是《红楼梦》。
元明清文学复习资料
元明清文学复习资料元明清文学复习资料元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文人。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元明清文学进行复习,包括文学特点、代表作品以及文人思想等方面。
一、元明清文学的特点元明清文学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概括。
首先,元明清时期的文学注重形式美和艺术性。
在元代,元曲的兴起成为当时文学的重要特点,元曲以其独特的音乐性和戏剧性吸引了大批观众。
明代文学则更加注重文人的个性表达,以杂剧、小说等形式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生百态。
清代文学则以诗词为主,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的塑造。
其次,元明清文学具有浓厚的历史和社会意识。
元代文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交流,明代文学则体现了明朝社会的繁荣和文化自信,清代文学则表达了清朝建立后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
再次,元明清文学注重个体的情感表达和内心世界的描绘。
元代的杂剧多以爱情故事为主线,表达了对爱情、友情和家庭的思考。
明代的小说作品则更加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清代的诗词则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为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索。
最后,元明清文学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元曲以其独特的音韵和韵律吸引了观众,明代小说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和描写手法,清代的诗词则注重意境的塑造和修辞的运用。
二、元明清文学的代表作品元明清时期涌现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下面列举几部代表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元代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中心,通过描绘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
《红楼梦》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明代的代表作品之一是《西游记》,这部小说以孙悟空等人物为主线,通过描绘他们的西天取经之旅,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西游记》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清代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中心,通过描绘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期末复习精讲
元代:1、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折是音乐单元,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四折可选用四种不同宫调。
楔子的篇幅较短,是对剧情起交代或连接作用的短小的开场戏或过场戏。
元杂剧“以唱词为主,以宾白为宾”,伴以“科范”,通过“旦、末、净、外、杂”各类角色表演出来。
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宾白。
南戏——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因流行于浙江温州(永嘉)一带,所以又称为“温州(永嘉)杂剧”。
元代南戏,在艺术上早已摆脱了“村坊小曲”的原始状态,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并受北杂剧影响,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戏剧样式。
它的宫调和套曲运用十分灵活;一本戏根据人物出场和退场,分成若干场,没有场次限制。
它内容多以家庭为主,曲调轻柔婉转,以管乐伴奏为主,剧中各个角色可以对唱、接唱甚至合唱,不同于杂剧。
代表性作品有高明《琵琶记》。
散曲——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类。
小令是单支的曲子,也称“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写成。
散曲格律富于变化,允许在规定格律下自由发挥,并且语言通俗,由此形成了散曲活泼灵动、浅俗坦露、毫无间隔感的总体风貌,使之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代表作有关汉卿《不伏老》、马致远《秋思》等。
2、关汉卿一、公案剧(社会剧)——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残暴,歌颂人民反抗斗争《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
“为善的,更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悲剧原因:⏹ 1.高利贷残酷剥削。
⏹ 2.元代知识分子卑下的社会地位和困苦的生活处境,使窦天章遭到高利贷剥削的逼勒,连唯一的小女儿也无法保住,致使窦娥年幼抵债,骨肉分离。
⏹ 3. 流氓地痞的欺凌。
像张驴儿一类恶棍无赖,在元代为数众多,他们到处横行,无恶不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复习提要(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要2016.7.5一、名词解释题1.戏曲:①原指戏中之曲,为一种韵文样式,又称“剧曲”,后人用此专指中国传统戏剧剧本,是一种综合运用曲词、念白和科介等表现手法展开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体裁。
②元明清三代是古代戏曲的全盛期,其时的戏曲主要有三大类:南戏、杂剧和传奇。
③二十世纪初,王国维首先运用“戏曲”一词来指为演剧而写的剧本,认为应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是敷衍一个故事;其二是代言体。
也注意到其综合性的特点,即“以歌舞演故事也”,点明了戏曲的基本特征:综合运用歌舞等手法展开故事情节。
2.元杂剧:①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②主要特点: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宾白。
③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前期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④代表作家作品有:白朴的《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
3.南戏:①又称“永嘉杂剧”、“南词”、“南曲戏文”。
产生于南宋初年的浙江永嘉一带,在东南地区广泛流行。
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受到北杂剧的影响,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也成为明清传奇的开山之祖。
②艺术特点: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用南方方音演唱,音乐采取不太严格和规范的曲牌联套体,主要角色是生、旦,另有净、丑等,各种角色都可歌唱,形式比较自由。
③《张协状元》是今存南戏最早的一种,其他的代表作品还有:号称“荆刘拜杀”四大传奇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以及高明的《琵琶记》。
4.散曲:①元人称其为“乐府”或“今乐府”,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其名最早见于明初朱有燉《诚斋乐府》。
②散曲的分为小令、套数两种形式。
袁行霈版古代文学史-明清部分复习资料
名词解析:1.历史演义小说: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的类型之一,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用通俗的语言和章回体形式,将历史演变、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础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美学思想。
因而,历史演义小说是以基本史实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想象、虚构、加工和再创造的,它在叙事中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
元末明初诞生的《三国志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而后有《隋史遗文》、《隋唐演义》等。
2.英雄传奇小说: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的类型之一,由宋元小说话本中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或“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以历史上反压迫英雄的传奇故事为题材,在民间长期流传的基础上,由作家加工完成。
明代《水浒传》为后世英雄传奇小说提供了范例,而后有《杨家府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较为著名。
3.吴中四杰: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人因都是吴人而被称为“吴中四杰”。
四人中,已高启和杨基成就较大。
高启诗学汉魏晋唐,不拘一格,而以豪放为主,其反映元明之交的战乱生活和农村现实景象的诗歌以及写景抒情的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都是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杨基的诗风清润峭拔,写景咏物之作较有特色。
4.台阁体:台阁主要指明朝的内阁和翰林院,又称为“馆阁”。
台阁体是指明代前期以台阁重臣杨士奇、杨溥、杨荣等人的创作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当时明朝国立渐盛,以馆阁重臣为主的作家受朝廷文化的影响,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很难让人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与作者真实的个性化思想感情。
5.茶陵诗派:明初以李东阳为领袖的诗歌流派,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
李东阳继三杨之后,以台阁大臣的身份主持文坛,但创作实践又与三杨有所不同。
提出“诗学汉唐”的主张,在学古方面,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从文学本身的立场出发去探讨文学的艺术审美特征,对当时的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古 代 文 学(明清段) 复 习 材 料
古代文学复习材料荣陵派:明成化弘历年间,台阁体逐渐走向衰退,此时文坛出现了诗派,其代表人物是李东阳。
荣陵诗派主张法度音调,反对模拟,对当时文坛产生一定影响,对台阁体文学发动了一次冲击,代表作者李东阳《茶陵竹之歌》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为代表的文学群体,他们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提倡古色古香,他们认为真正的诗歌是产生于明间,他们以复古自命,重寻文学出路,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代表人物,李梦阳、何景明、王久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
唐宋派:嘉靖年间,文坛又以王慎忠、唐顺之、毛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另一文学复古派,该文学派别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驳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在当时有一定影响。
桐成派:康熙年间,方苞开创的,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主张为文以…精气神‟为主,提倡,道也,发也,辞也。
三者有一之不备则不可为之文也,方苞树起义法说的大旗,其代表人物有方苞、戴明世。
<1>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小说《金瓶梅》<2>“三言两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3>清代文言小说有《子不语》袁枚、《阅微草堂笔记》纪昀、《聊斋志异》蒲松龄<4>《红楼梦》的两个版本①80回系统,名为《石头记》点评:脂砚斋,畸笏叟,被称为“脂本”、“脂评本” ②120回,题名《红楼梦》由高鹗所续,陈伟元称为“程甲本”<5>三大传奇--《宝剑记》李开先、《浣纱记》梁辰鱼、《鸣凤记》王世贞。
<6>传奇:是宋元南戏发展到明朝时的改称,主要指那些以南曲演唱为主的中长篇戏曲<7>徐渭的杂志集《四声猿》包括《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8>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9>汤显祖“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10>李贽“童心说”<11>竟陵派代表人-钟惺、谭元春<12>公安派理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13>李渔戏曲集:《十二楼》、《无声戏》<14>南洪北孔:洪昇、孔尚任《长生殿》洪、《桃花扇》<15>茶陵代表人物:李东阳(谢铎、张泰、路钱、邵宝、鲁铎)<16>台阁体:杨士奇、杨荣、杨溥<17>肌理说:翁方纲<18>格调派:沈德潜<19>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戴名世<20>清代最有特色的词人:纳兰性德<21>民歌专集《痴童一弄·桂枝儿》《痴童二弄·山歌》<22>梅村体:吴伟业<23>清朝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
元代:一、历史文化背景:1、统治者对汉民族文化的接受;2、经济空前发展(地域、重商)3、民族压迫政策(蒙古、色目、汉、南四等人)4、轻忽科举:八娼九儒十丐二、文学概况元代戏剧繁荣,原因:文学创作活动的生产与消费,市民阶层消费,失意文人生产叙事文学成为主流,元代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元曲审美特点:浅露酣畅,自然直白(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戏剧欣赏:元杂剧一一结构:一本四折如窦娥冤唱词宾白科范发展:话本一一诸宫调一一杂剧生旦净末丑的介绍重点!西厢记:林黛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唐代元稹《莺莺传》(《会真记》)一一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一元代王实甫西厢记始乱终弃、发补过者一一对追求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赞美,报德一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形式上的突破:突破一本四折的通例;突破一人主唱的通例酬韵、赖婚、听琴、闹简(分析戏剧冲突,原文看作品选)、传书赖简、拷红、长亭关汉卿:“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感天动地窦娥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风格P231)元末•高明•琵琶记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改编自南戏《赵贞女》一一琵琶记:赵五娘,蔡伯喈,揭示封建社会的罪恶“三不从”内容,目的:元代文士地位低,同情文土;更好地宣传儒家伦理观念成功之处:剧情分两条线发展;细腻而复杂的人物心理描写:《五娘吃糠》白朴《墙头马上》取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主题变化:止淫奔一一赞淫奔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明代(前中后期):前期一一政治经济:朱元璋独裁,大肆杀戮功臣朱惟庸、蓝玉…,废丞相制,重农抑商,郑和下西洋思想文化:程朱理学、八股文,剥夺文人“隐”的权利,文字狱(方孝儒)文学概况:自由活跃的文学风气消失,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兴起,高启是明初及整个明代最有成就的诗人,《水浒传》是该时期通俗文学的最主要成就。
元明清文学史复习资料
元明清文学史复习资料元明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元朝、明朝和清朝三个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回顾元明清文学史,并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一、元明清文学的背景和特点元明清文学的发展受到了时代背景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元朝是蒙古族统治的时期,文学主题多以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为主,如《元曲》中的《窦娥冤》等。
明朝是汉族统治的时期,文学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和人性,如《红楼梦》等。
清朝是满族统治的时期,文学受到了满族文化的影响,如《红楼梦》中的满语歌谣等。
元明清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文体多样化。
元朝的文学以元曲为代表,形式多样,既有杂剧,又有散曲和长篇小说。
明朝的文学则更加注重散文和小说的发展,如《金瓶梅》等。
清朝的文学则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如《红楼梦》中的诗词和曹雪芹的散文作品。
二、元明清文学的代表作品1. 元朝的代表作品有《元曲》和《窦娥冤》等。
《元曲》是元代的戏曲形式,代表作有《西华山》、《汉宫秋》等,以其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和表现力的丰富性而闻名。
《窦娥冤》是元代的一部悲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感人的故事而备受赞誉。
2. 明朝的代表作品有《红楼梦》和《西游记》等。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描写而著名。
《西游记》则是一部寓言小说,以其幽默风趣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哲理而广受欢迎。
3. 清朝的代表作品有《红楼梦》和《康熙大典》等。
《红楼梦》在清朝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研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康熙大典》则是清朝皇帝康熙所编纂的一部巨大的文化工程,收录了大量的文学和历史资料。
三、元明清文学的影响和意义元明清文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首先,元朝的文学形式和表现手法对后来的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元曲对后来的戏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明朝的小说和散文成为后来小说和散文的重要源头,如《红楼梦》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明代的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嘉靖时期为界,文学史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除了三国水浒,宋濂刘基等人的诗文之外,在理学和八股文的禁锢下长期发展缓慢。
后期王阳明“心学”、泰州学派、李贽童心说在反对程朱理学的传统束缚、启发人民大胆思想、发展个性及活跃文化文化文学界的积极作用。
1 主张文学要表现真性情,反对假文学2反对摹古,主张文学应随着时代发展而独具面貌。
3重视并提倡通俗文学,特别推重戏曲和小说。
2.明代文学1)诗文:宋濂刘基,前后七子(主要成员: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唐宋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归有光《项脊轩志》)、公安派: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出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主要成就在散文,特别是一些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
袁宏道《徐文长传》刻画人物生动鲜明。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性灵说,但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再是稳重开眼界,与公安派的性灵说有明显不同。
审美风格为幽深孤峭。
晚明复社作家2)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短篇拟话本: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3)戏曲传奇:梁辰鱼《浣纱记》,沈璟及吴江派,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杂记:徐渭《四声猿》4)散曲和民歌散曲略第⑦讲民歌: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人人喜听之。
我明一绝现存民歌集《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情歌—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3.章回体小说:四大题材: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分章叙事,标明回目章回小说史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由单句目录发展为两句回目;由参差不齐的双句回目发展为对仗工整的双句回目。
4.三国演义著名版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毛纶毛宗岗父子《绣像三国演义第一才子书》思想内容:圣君贤相的政治思想,拥刘反曹的传统倾向,艺术特色: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人物造型形象鲜明:渲染、夸张、烘托手法。
但个别人物夸过其理: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吸收了传记文学和说唱文学的成就:语言浅近,雅俗共赏。
影响:桃园三结义:结义的传统开创了讲史小说的先河:其后有大量演义体小说大量成语俗语5.水浒传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七十回本思想内容:乱自上作、官逼民反;忠义艺术特点: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跌宕腾挪,生动曲折,语言明快洗练,富有表现力。
影响:《金瓶梅》由此书而发,开创了英雄传奇小说,北宋志传,杨家府通俗演义,皇明英烈传明清戏剧取材来源,宝剑记,生辰纲,义侠记第二章明前期诗文6.明初三杰:宋濂刘基高启宋濂:开国文臣之首,前后期之文有所谓山林馆阁之分,主张问道统一、总经。
刘基:提倡儒家诗教观—美刺风戒寓言体散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高启:诗歌多取法前人,兼师众长,以歌行体和七律见长。
凡古人所长,无不兼之。
《咏梅》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7.台阁体于谦茶陵诗派台阁体:以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特点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风格雍容典雅,缺少真情实感和社会生活内容。
于谦:风格道健,不事雕琢。
石灰吟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代表,以台阁大臣的地位主持诗坛,虽未脱尽台阁体之习,但其理论和创作已与台阁体有别,李东阳成为从台阁体到前七子的过渡人物。
8.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另有徐祯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在扫荡台阁体文风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缺乏创新第三章明代戏剧9.四大声腔:海盐腔:嘉,湖,温,台用之余姚腔: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
弋阳腔: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10.汤沈之争:汤显祖沈璟沈璟与吴江派:要求作曲“合律依腔”语言“本色”重音律,重舞台性,“宁协律而不工”追随者:冯梦龙汤显祖与临川派(玉茗堂派):重“意趣神色”文采才情—“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这一派其他作家:凌蒙初11.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又号天池。
《四声猿》杂剧代表作:取杜诗“听猿实下三声泪”而名也物不平则鸣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12.研究戏曲理论重要代表作:徐渭《南词叙录》沈璟《南曲全谱》王骥德《曲律》吕天成《曲品》13.我明一绝——民歌14.明代短篇小说:文言短篇小说:瞿祐《剪灯新话》所写“皆可喜可悲可惊可怪者李昌祺《剪灯余话》邵景瞻《觅灯因话》话本拟话本区别联系第五讲1415.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墨憨对李贽的推崇,主张情真对通俗文学的重视《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三言:鲜明的时代特色:对市井细民着墨颇多反映社会政治的黑暗,礼教的虚伪,封建家庭内部的矛盾等,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描写使命生活及商业活动的,人伦道德标准的新意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终场诗:不会风流莫妄谈,单单情字费人参。
16.二拍:及其他作品抱翁老人《今古奇观》从三言二拍中选取四十篇故事清代17.诗文:初期:遗民诗人(顾炎武吴嘉纪屈大均)富有民族精神和忠君思想的沉痛作品,体现了那时代的主旋律,在诗歌中抒发家国之痛,映照兴亡,寄寓失节的忏悔。
18.清初三大家:侯方域《李姬传》魏禧《大铁椎转》汪琬《周忠介公遗事》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则写人物笔墨生动,侯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推为第一。
19.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三人皆由明臣仕清,籍贯都属旧江左地区,诗名并著。
屈身仕清又心怀故国,心态复杂,强烈的负罪感和恢复故国的责任心交织。
20.王世贞:字元美,号凤州,又号弇州山人,后七子领袖之一。
21.诗文中期:理论:●神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
为清初王世禛所倡导。
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几百年之久。
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
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
●格调说:沈德潜主张思想情感是形式格调的决定因素,主张创作有益于温柔敦厚“诗教”,有补于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故而归之于有法可循、以唐音为准的格调。
因此其诗论具有维护封建统治的色彩,有一定保守性。
●袁枚性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是表达思想感情,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
一般把性灵说作为袁枚的诗论,实际上是它是对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翁方纲肌理说:主张“为学必依靠局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
“肌理原为肌肉的纹理,翁方纲借用肌理论诗,理是指义理和文理。
他以学问为诗,用韵语做考据,遭到袁枚错把抄书当做诗的批评。
肌理说实际上是王世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和修正。
他用肌理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目的在于使复古诗重振旗鼓。
22.文论:桐城派: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方苞刘大櫆姚鼐,系清代安徽桐城人得名。
桐城文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
其理论体系完整,创作特点鲜明,作家众多,作品丰富,传播地域广,影响深远。
23.词坛中兴:●阳羡词派:开山作家是陈维崧,崇尚苏轼辛弃疾,作品特点雄浑粗豪,悲慨健举。
《湖海楼词》●浙西词派:清代前期最大的词派,创始人朱彝尊及主要作者都是浙江人,故称之。
崇尚张炎姜燮,标榜醇雅、清空,在创作中忽视了词的内容,注重词的格律精巧,辞句工丽,及孤僻典故,艺术上追求“幽新“风格。
顺应太平,以醇正高雅的盛世之音,绵亘康雍乾三朝。
●自成一派—纳兰性德:清词三大家之一,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其特殊的生活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代表作《饮水集》国初第一词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人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推崇李煜,善用白描,不事雕琢●常州词派:张惠言周济嘉庆初年,浙派的词人更是转载声律格调上着力,流弊益甚,常州词人张惠言欲挽此颓风,大声疾呼词与《风》《骚》同科,应该强调比兴寄托,后经周济的推阐发展,理论更趋完善,所倡导的主张更加切合当时内忧外患,社会急速变化的历史要求。
24.戏曲:苏州派:籍贯苏州或苏州附近,多为明代遗民,出身大多卑微,职业性或半职业性的专业戏剧作家创作题材、创作手法和风格大致相似(历史事件,政治斗争和市民生活)常合作创作戏剧,重视舞台演出,少案头之作代表作家:李玉一人永占:《一笠庵四种曲》:《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朱素臣《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朱佐朝25.李渔及其戏曲创作与理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李渔:字笠翁作品特点:通俗喜剧—传奇原为消愁设《闲情偶寄》: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撰种植颐养涉及戏曲理论的部分:《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词曲部: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26.南洪北孔洪昇:字昉思,号稗畦《长生殿》:钗盒情缘三易稿而始成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桃花扇》:27.花雅之争(昆曲的衰落、乱弹的兴起)乾隆年间(1736-1795)除昆腔以外的地方戏被称为“花部”或“乱弹”,包含梆子、皮簧、弦索等新兴剧种。
所谓“花”,就是杂的意思,即相对于“雅”而言,指地方戏的声腔花杂不纯,多为野调俗曲。
28.聊斋思想内容:●揭露社会黑暗,赞扬被压迫者的反抗。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借阴间映射阳世,借历史针砭现实,借梦境揭露官场●广泛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陋劣悻进,英雄失志考场黑暗,考官昏聩,考试荒唐,考生心态神魂颠倒●婚恋题材—写鬼写妖高人一等蔑视世俗偏见,摆脱人间伦理束缚,对两性关系的探索,虚构情爱乌托邦●批评世俗民情,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画皮:告诫人们善于识别伪装29.聊斋艺术成就:●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传统志怪:粗陈梗概,聊斋:一书而兼二体,描写委曲,叙次井然●语言细腻简洁:《邵九娘》媒婆贾媪辞令最妙品30.儒林外史吴敬梓,字文木。
思想内容:●第一部分:对科举制度的严峻批判科举迷:周进范进举业至上主义者:马二先生鲁编修鲁小姐科举成功的既得利益者—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严监生严贡生假名士假山人●第二部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手法:当面揭穿、前后对照、夸张31.红楼梦主要版本:脂评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抄本系统程高本(程甲本,程乙本)印本系统人物形象塑造:宝黛爱情的基础:共同的理想追求贾宝玉的形象:无才补天,幻形入世32.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元代33.广义的元曲包含的两种:杂剧+散曲34.著录元曲作家的主要是钟嗣成《录鬼簿》35.元杂剧兴盛的原因:●艺术原因:各种戏曲艺术的积累和发展●政治原因:元政府的文化政策●经济原因:城市的发展36.元杂剧的分期:以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高度繁盛的时期,作家作品数量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