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讲解,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分类汇总经典例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5光现象实验(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5光现象实验(解析版)含答案

专题05 光现象实验(解析版)类型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方法技巧】考点:(1)验证三线共面。

(2)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3)入射角变化时反射角的变化规律总结、光路可逆性。

技巧:解答时从实验器材的特点入手,通过纸板的翻折验证出三线共面、根据两角的关系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专项训练】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 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 折转,ON 垂直于平面镜.(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 沿AO 射向平面镜上的O 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 和反射角r ,记录如上表.比较r 和i ,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2)纸板EF 右侧没有沿ON 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 沿BO 射到O 点,光沿图中的OA 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答案】(1)等于 (2)同一平面内 (3)可逆 (4) 漫反射【解析】(1)由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可得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纸板EF 右侧没有沿ON 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是因为折转时左右两侧不在同一平面,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实验时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是由于纸板表面凹凸不平,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一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45°夹角,如图所示,一只小球S顺着水平面向A点滚去,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的运动方向是()A.水平向左B.水平向右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答案:D小球向A点滚动的过程中,是沿与平面镜成45度角的水平直线运动的,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的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小球的像成在与镜面成45度角的镜后面,即与水平面垂直,所以是竖直向下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万里长江,美在荆江”。

长江实施禁捕以来,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游客乘坐游船到达荆州,看见江岸边高楼林立,荆州长江大桥倒映在平静的江面,水下的鱼儿跃出水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不见高楼后面的景色,说明光不能在固体中传播B.长江大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C.水面下鱼儿的像在鱼儿的下方D.看见跃出水面的鱼儿是由于光的折射答案:BA.看不见高楼后面的景色,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光可以在部分固体中传播,比如透明的固体,故A错误;B.长江大桥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故B正确;C.根据光的折射可知,水中的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即水面下鱼儿的像在鱼儿的上方,故C错误;D.能够看见空中的鱼儿,是由于光的反射,鱼儿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故D错误。

故选B。

3、从2019年开始,每到冬天,都会有上百只银鸥来济南过冬。

大明湖、龙湖湿地、凤凰湖都是它们常去的地方。

它们时而在水面上下翻飞,时而在几十米的高空俯冲而下捕食。

关于银鸥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与银鸥关于水面对称B.银鸥飞得越高,像越小C.水越深,像离水面越远D.像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答案: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银鸥在水面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银鸥在水中的像与银鸥关于水面对称;银鸥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与银鸥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不变;物距是银鸥到水面的距离,像距是银鸥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二者始终相等,与水的深度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答案解析)(1)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0分)下列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光现象相同的是()A.教室里的同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B.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C.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D.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解析: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A.教室里的同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照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比实际浅,故B符合题意;C.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来是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D.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来是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分)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雨后彩虹B.日食C.水中倒影D.筷子“折断”解析:CA.雨后彩虹是光色散现象,实质上是光折射现象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是由于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0分)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

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会产生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产生“光污染”的原因从物理学角度讲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镜面反射D.光的色散解析:C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光滑的表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产生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故选C。

4.(0分)城市洒水车在夏天洒水时常常拖着彩虹尾巴,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漫反射B.光的色散C.光的镜面反射D.光沿直线传播解析:B城市洒水车在夏天洒水时,洒出的是小水珠,而小水珠相当于三棱镜,光通过它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而看到常常拖着彩虹尾巴,是因为白光经过水珠折射后,分成各种彩色的光,这种现象也叫光的色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 习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  习题含解析

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梳理本节课学习重点是对光源和光的传播特征的认识,难点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

历年中考命题主要考查光源的判断和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题型难度不大,需把握好光源的特征,理解常见的直线传播现象,特别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征。

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和实验题。

一、光源光是由某些能发出光的物体产生的。

我们把那些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如太阳、正在发光的萤火虫、正在发光的电灯及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

光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光源,如太阳、正在发光的萤火虫、水母、灯笼鱼等;另一类是人造光源,如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霓虹灯和正在发光的白炽灯等。

注意:光源是指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如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

有些物体本身并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或其他光源射出的光,看上去好像也在发光,但它们不是光源,如银幕、月亮和所有的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上所指的光源。

二、光的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雾天里的车灯射出直线光束,穿过森林的阳光是一条条直线等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进一步探究可知,光在透明均匀介质中都沿直线传播。

像空气、水、玻璃等都是透明均匀介质。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是便于研究光线问题而引人的一个物理模型,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光线相互平行的光称为平行光,在地球上,太阳光可认为是平行光。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a.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b.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c.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d.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三、光的传播速度8实验证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3×10 m/s(光在真空8中的传播速度通常用字母c表示)。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某一条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路径,保持入射光线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向右平移面镜B.调整后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不再相等C.平面镜应该逆时针转动D.调整后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D 解析:DA.若平面镜向右平移,入射点和法线的位置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变,所以反射光不能射到P点,故A错误;B.调整平面镜后,仍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即反射角和入射角仍然相等,故B错误;∠的角平分线OM,即CD.保持入射光线不变,连接OP即为第二次的反射光线,作AOP为新的法线,作OM的垂线即为第二次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平面镜应顺时针转动,且两次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为∠>∠AOM AON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的大小关系为∠>∠POM BON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万中新生军训地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发生在万州的“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现象C.鸟巢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D.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解析:AA.万中新生军训地下的“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海市蜃楼是因为光在不均匀大气中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C.鸟巢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3.如图是小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与光现象有关的实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钱币真伪B.乙图: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现象C.丙图:雨后天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丁图: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解析:B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体发光,所以验钞机可以利用紫外线的这一性质来辨别钱币的真伪,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的镜面反射,所以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故B错误,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小孩成像是小孔成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光现象中考典型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光现象中考典型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 光现象 中考典题补充1.(•江苏盐城中考)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

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1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解析: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应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

A 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A 选项符合要求;B 、C 、D 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

故选A 。

答案:A2.(•)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境;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解析:在船上看水中的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 选项错误;手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 选项错误;看到地上的书是书反射的太阳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 选项正确;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 选项错误。

答案:C3.(•浙江嘉兴中考)如图3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镜中的像变大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解析:因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当人走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不变;故A 选项错误;当人走向平面镜时;人的视角近大远小;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故B 选项正确;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你走向平面镜时;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减小;所以镜中的像将靠近你;故C 选项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当你走向平面镜时;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仍然垂直;故D 选项错误。

答案:BA B C D图1A .叉鱼 B.手影 C.看到地上的书 D.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图2 图34.(·湖北咸宁中考)如图4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界面左侧是玻璃解析:已知CD 是界面;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直线即为法线;则由图5可知;;则;所以入射角为;而∠=;则折射角为°;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D 的右侧是空气;左侧是玻璃。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C.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D.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B解析:BA.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功能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A错误;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效应进行防伪的,紫外线看不到,故C错误;D.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折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质只存在固态、液态、气态C.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就是紫外线D.宇宙中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我们将之看作参照物A解析:AA.一切发声体在振动是正确的,因为振动产生声音,故A选项正确;B.物质不仅仅存在固态、液态、气态,还有固液共存态等,故B选项错误;C.人眼看不见的光线除了紫外线还有红外线,故C选项错误;D.静止是相对的,宇宙中不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3.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5°,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平面镜不动),则入射光线应()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C解析:C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法线成45°,即入射角为90°-45°=4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45°,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说明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增大10°时,可知,入射角为45°+10°=55°因此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变为90°-55°=35°入射光线应逆时针方向转动10°。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归纳及习题精练附答案)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归纳及习题精练附答案)

第二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一)色光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 人造光源:电灯.激光3、色光:太阳光由多种色光组成。

通过三棱镜,可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4、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而自身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

5*.物体的颜色:我们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我们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1、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可见光(其中色光),人眼无法察觉到的光叫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

2、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红外微波炉)。

3、紫外线:高频率的一种光波,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灭菌(医用紫外线灯)。

(三)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2、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υ = s m 8103⨯ ,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υ43,玻璃中为υ32。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5.光线的画法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四)平面镜1.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a.成虚像 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平面镜成像特点: a.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b.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

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会产生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产生“光污染”的原因从物理学角度讲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镜面反射D.光的色散C解析:C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光滑的表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产生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故选C。

2.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与文中词句相关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渔歌互答”,歌声要靠空气传播,水中的鱼是听不到歌声的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湖中月是因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薄雾冥冥”,湖面的雾是湖水汽化形成的D.“锦鳞游泳”,水中鱼的实际位置比透过湖水看到的位置更深些D解析:DA.因为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所以水中的鱼可以听到歌声,故A错误;B.如玉璧一样的湖中月是因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C.湖面的雾是湖面上方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D.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所以,水中鱼的实际位置比透过湖水看到的位置更深些,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现象中,与“水杯中筷子的弯折”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手影游戏B.激光垂准C.星光闪烁D.镜花水月C解析:CA.水杯中筷子的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手影游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故A 不符合题意;B.激光垂准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C.星光闪烁是不均匀的大气使得光线变弯,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镜花水月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丙表示的是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B解析:B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是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B.图乙中,木工师傅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来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故B正确;C.图丙表示的是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情况,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应该是紫光偏折程度最大,故D错误。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1)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1)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

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会产生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产生“光污染”的原因从物理学角度讲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镜面反射D.光的色散2.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

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图中的4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A.B.C.D.3.发生雷电时,雷声与闪电同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B.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C.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D.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4.在湖边游玩的人看到湖水中的鱼,下列光路图能描述这一现象的是()A.B. C.D.5.2020年6月21日,天空中上演了本世纪最壮观的一场日环食景象,火红的太阳逐渐变成了一个金色的“指环”(如图)。

下列光现象,与日环食成因相同的是()A.长虹饮涧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凿壁偷光6.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以下是有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B.“声纹门锁”能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这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C.汽车观后镜是一面凸面镜,可以扩大观察视野D.医院体检的“B超检查”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7.常消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光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光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___________;(2)记录_____________;(3)量出________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_______。

【答案】自己的像和广告牌重合时自己站的位置自己站的位置到玻璃屏蔽门刻度尺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析】【分析】【详解】(1)[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广告牌在小明像的位置。

(2)[2]根据物体和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和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时,并记录此时自己站立的位置。

(3)[3][4][5]实验时要用刻度尺测量小明到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测量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间接知道广告牌和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根据是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小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____。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时,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并将其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与蜡烛A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观察到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_____。

(3)在实验中,小勇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了3cm,再次将蜡烛B移到蜡烛A 像的位置,经测量,蜡烛A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_____cm,同时观察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中考物理光现象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光现象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光现象(精选140题)一、光的传播[2011龙东]1.下面哪幅图中所描绘的情景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AA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B 平面镜成像C 用鱼叉叉鱼D 铅笔“折断”1题图6.[2011丽水]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2011浙江衢州]4.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2011重庆]1.在图1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B)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射灯射出的光柱铅笔在水面处“折断”雨后的彩虹A B C D图l[2011广州]2.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A.倒立的B.放大的C.等大的D.缩小的4、[2011莆田]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C )A、墙壁上装面大镜子,有增大空间的感觉B、清澈的河底,看起来变浅了C、人在路灯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陶罐在镜中成像铅笔好像在水面断了C树荫下形成竹在水中的倒影BD 、清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就看到它4.[2011绍兴]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 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 的半透明纸上,且a 大于b 。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 .倒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C[2011黔南]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湖面“月影”B .小孔“成像”C .杯中“断笔”D .镜中“风景” 答案:B[2011咸宁]2.如图1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2011郴州]7.2010年1月15日,在我国部分地区上空观察到了日环食奇观,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D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色散D .光的直线传播 (11·怀化)10.关于光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开凿大山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道理B .当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时,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 .渔民叉鱼时,将鱼叉对准看到的“鱼”叉去可以叉到鱼D .太阳光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的答案:A [2011徐州]27.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 ▲ ,而忽略了光的亮度、 ▲ (写出一条即可)等其它性质.方向 色彩 [2011黄石]33.(4分)王华身高为1.6m ,为了测量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水平直线以1m /s 的速度匀速走开。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典型题分类解析.docx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典型题分类解析.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三章《光现象》典型题分类解析类型一光的色彩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例1】牛顿早在1666年就做了光的色散的实验,下面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色光通过棱镜后都会分解为其他色光B.红色光通过棱镜后能分解为其他色光C.白色光是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复色光D.黑色光也是复色光【解析】七种色光属于单色光,不能再进行分解,故A说法错误;红色光是单色光,通过棱镜后不能再分解,故B说法错误;白光是复色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故C说法正确;没有黑色光,故D说法错误.【答案】 C【点拨】该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及复色光与单色光的区别.【例2】阳春4月的百里杜鹃,马樱、迷人、露珠等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喜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太阳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杜鹃是因为 ( )A.红杜鹃能发出红色的光B.红杜鹃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C.红杜鹃能发出白色的光D.红杜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解析】红杜鹃是不透明物体,呈现红色表明红杜鹃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而太阳光中的其他色光都被红花给吸收了.故选B.【例3】暗室里,在发白光的手电筒前放置一块红色的透明胶片,对着白墙照射,白墙上会出现颜色的光斑;在白纸上写有红色的字,用绿色的光照射它,看到的是绿纸上写有颜色的字.【解析】红色的透明胶片能透过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白光照射红色的透明胶片后,只有红光透过它并照射在白墙上,由于白墙可以反射各种色光,所以反射的红光进入眼睛,墙上出现红颜色的光斑;红色的字是不透明物体,能反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用绿光照射它时,绿光被红字吸收了,红字上没有光发生反射,没有光线进入眼睛,字看起来是黑色的.【答案】红黑类型二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要知道它们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作用.【例1】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A.夜视仪 B.遥控器C.验钞机 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解析】 A.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B.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工作的,符合题意;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进行控制的,不符合题意.【答案】 C【点拨】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两者放在一起对比记忆会使记忆效果更好.【例2】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1) 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发光.(2) 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3) 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解析】 (1) 用紫外线灯照射100元的钞票,会看到涂有荧光标记的“100”发光,说明了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2) 紫外线灯不对着100元照射,而是对准透明玻璃照射,同样也能使得钞票上的“100”发光,这就充分说明了有紫外线被透明玻璃反射到了钞票上.(3) 丙图中用紫外线灯对着在透明玻璃另一侧的钞票照射,“100”的字样不会发光,说明了紫外线不能通过透明玻璃.【答案】 (1) 荧光物质 (2) 反射 (3) 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玻璃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等)类型三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都能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例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C.在太阳光下我们看到红色的玫瑰花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D.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出不同的红外线实现电视机遥控的【解析】小孔成像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A错误;当太阳光射入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B正确;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玫瑰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红色的光,而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C正确;遥控器通过前面的二极管可以发出红外线,电视机接收红外线,实现无线控制,D正确.【答案】 A【点拨】此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红外线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例2】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解析】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 m/s.【答案】大 3×108【例3】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1) 标出小铁球A在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 (用点表示即可).(2) 若A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中画出A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4光现象作图(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4光现象作图(解析版)含答案

专题04 光现象作图(解析版)类型一光的反射作图【方法技巧】准确作图要求:(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像物到镜面等距。

(相等)(2)法线与反射面垂直,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垂直)(3)实际光线、实像、反射面用实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法线、虚像用虚线。

(虚实)【专项训练】1.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作图.先过入射点作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反射角的度数为90°−60°=30°.2.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成30°角的阳光竖直照射到深井内,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答案】解:因为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所以反射光线竖直向下,由此画出法线,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的垂线,即平面镜的位置,因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30°,而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30°+90°=120°,则入射角、反射角为60°.如图所示:【解析】首先根据反射光线的方向(竖直向下)作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法线是与平面镜是垂直的关系画出平面镜,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首先知道反射定律的内容,然后根据反射定律完成反射光路,最后根据图中角之间的关系计算反射角的大小。

3如图所示,一小球放在桌子的右侧,请画出人通过平面镜看到球的光路图。

【答案】解:作出球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沿OP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解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球的像点,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和眼睛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解题技巧解说及练习题( 含答案 ) 含分析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以下对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图甲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经过小孔成的像B. 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能够改正近视C. 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 图丁中,变为方形的太阳是光折射现象【答案】 B【分析】【解答】 A 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经过小孔成的像,属于光的直线流传现象,A 不切合题意;B 图乙中的透镜是凸面镜,能够用来改正远视眼, B 切合题意;C 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C 不切合题意;D 因为大气是不平均的,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所以变为方形, D 不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B.【剖析】放大镜是凸面镜,能够改正远视眼.2.以下数据中最凑近生活实质的是()A. 光在 15℃的空气中的流传速度约340m/sB. 中考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30mmC. 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0g D普.通家用照明灯的工作电流约2A【答案】 C【分析】【解答】解: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流传速度约340m/s ,光在真空中的流传8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中考物理试卷的宽度速度是 3×10m/s ,故 A 不切合实质;略大于此数值,在 30cm=300mm 左右.故 B 不切合实质;C、两个苹果的质量约250g,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250g.故 C 切合实际;D、家用照明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W,正常工作电流约I= =≈ 0.2A,故 D 不切合实际.应选 C.【剖析】不一样物理量的估量,有的需要依靠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切合实质的是哪一个.3.以下四种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电脑显示屏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B.城市中建设人工湖能够调理气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C.飞机在天空飞翔时,机翼上方的压强盛于下方的压强D.试电笔在使用时手不可以接触笔尾的金属部分【答案】 B【分析】【解答】解: A、彩色电视机中的各样画面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单色收复合而成的;故 A 错误.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日,同样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汲取同样的热量,水的温度高升的少;夜晚,放出同样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日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理气候;故 B 正确;C、因为机翼都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同一股气流在同样的时间内,经过机翼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经过时经过的行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经过时经过的行程小,速度小,压强盛.机翼下方压强盛于上方压强,机翼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故 C 错误;D、使用测电笔鉴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示检测的是火线,故 D 错误;应选: B.【剖析】(1)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一样比率混淆,能够产生各样颜色的光.所以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2)修筑人工湖,含水量增加,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质量的水和其余物质比较,汲取或放出同样的热量,水的温度高升或降低的少,据此剖析;(3)此题主要考察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4)测电笔是用来鉴别火线和零线的,使用测电笔鉴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4.歌曲中常含有很多物理知识,对于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涛,海面倒映着漂亮的白塔,周围围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扬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快的风”描述的情形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风令人感觉凉快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速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B.倒映的白塔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C.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问力的作用是互相的D.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遇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是均衡力【答案】 B【分析】〖解答〗解: A、风令人感觉凉快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速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故 A 正确;B、倒映的白塔是由干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故 B 错;C、船桨回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故 C 正确;D、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遇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是均衡力,故 D 正确;应选 B。

【精选】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精选】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红在学习了光学的相关知识后,在暗室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1)实验一:让一细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如图所示,白屏Ⅱ区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将灵敏温度计放在________(选填“Ⅰ” 或“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是因为________;(2)实验二:将一束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洋娃娃身上,小红看到了洋娃娃上衣呈________色,裙子呈________色;(3)实验三:通过学习,小红知道红、________、蓝是光的三原色,它们自身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她将亮度相等的这三种色光叠加在一起,看到了________光.【答案】色散Ⅲ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蓝黑绿不能白【解析】【详解】(1)实验一: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七色光的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红光的折射较小,紫光的折射较大,所以图中Ⅲ区是红外线,且红外线具有明显的热效应,所以将灵敏温度计放在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2)实验二:将一束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白上衣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即白上衣反射蓝光,所以小红看到了洋娃娃上衣呈蓝色;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所以蓝光照在红裙子上,洋娃娃身上裙子呈黑色.(3)实验三: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自身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她将亮度相等的这三种色光叠加在一起,看到了白光.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应选________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__ ;(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3)如图1,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_______;(A/B/C/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________(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两个像的中心距离为________mm.(5)如图2,小丁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6)小丁同学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案】茶色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B 不能虚玻璃板太厚 6 C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玻璃板为竖直放置)【解析】(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研究平面镜的成像实验时,因为用平面镜不能看到后面的物体,所以不能用,为了减小环境光线对成像的干扰,提高成像的对比度,应选茶色玻璃板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实验时像和物体可以完全重合,所以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3)如图,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根据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的特点,可知像的位置在B处;因为平面镜成虚像,由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不能承接到像.(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的两面都能成像,即会成两个像,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后面的像物距和像距都大了3mm,所以两个像会相距6mm.(5)要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如图中的字母:ATV都是左右对称的,所以不能达到目的,C字母左右不对称,所以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C图;(6)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此时像不在桌面上,所以不能重合.点睛: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有很多细节问题要注意,如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要用薄的玻璃板,要保证玻璃板与桌面垂直等,要注意多总结,用时则手到擒来.3.如图所示,小明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