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总结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摘要:一、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应答的分类二、固有免疫1.概念和特点2.固有免疫细胞3.固有免疫的作用三、适应性免疫1.概念和特点2.适应性免疫细胞3.适应性免疫的作用四、免疫应答的调节1.免疫抑制2.免疫促进五、免疫学应用1.疫苗2.免疫治疗3.免疫检测正文: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机制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体对抗病原体入侵的防御机制,以及免疫应答的调节等方面。
本文将对医学免疫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
一、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应答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其中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适应性免疫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二、固有免疫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非特异性和先天性特点。
它主要由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组成,能够识别并清除病原体。
三、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组成。
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感染细胞;b细胞能够产生抗体,结合病原体使其失去活性。
四、免疫应答的调节免疫应答的调节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和免疫促进。
免疫抑制是指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和分子的活性,降低免疫应答的强度;免疫促进是指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和分子的活性,增强免疫应答的强度。
五、免疫学应用免疫学在医学领域有很多应用,如疫苗、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测等。
疫苗是通过引入病原体的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免疫应答,治疗某些疾病,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检测是通过检测免疫细胞和分子的活性,诊断某些疾病,如感染和免疫性疾病。
总之,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机制的学科,涉及到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免疫学应用等方面。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第一章免疫学概论及发展史1.免疫:指机体能够识别“自己”和“异己”,并最终排除“异己”,保护“自己”,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定2.固有免疫: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3.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4.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5.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6.免疫调节: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参与整体调节,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构成网络调节系统,既调节免疫系统本身,又调节机体整体功能7.¥8.9.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生理意义病理意义免疫防御防御病原微生物微生物感染免疫监视清除突变细胞肿瘤发生免疫耐受自身免疫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调节维持机体平衡疾病发生10.免疫应答的种类、特点及成分/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获得方式固有获得刺激物模式识别分子抗原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分子识别受体抗原识别受体特异性无高免疫记忆无有发挥效应时间早期、快速相对较缓$举例中性粒细胞等 T细胞、B细胞11.爱德华-琴纳:接种牛痘巴斯德:曲颈瓶实验;免疫学之父;巴氏消毒法12.13.单克隆抗体14.T细胞双识别模式:即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作用的前提在于其识别病毒感染的细胞上的两种标志,一种来自病毒,另一种来自被感染细胞表面正常的MHC分子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免疫术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MALT的组成: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功能及特点: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2.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定居和增殖的场所,也是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等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骨髓的功能: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胸腺的功能: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免疫调节)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淋巴结的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75%,B占25%)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过滤作用分布最广泛的免疫器官;脾的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主要是 T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过滤作用**最大的免疫器官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3.重点概念:归巢成熟的免疫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趋向性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者组织的特定区域。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一、免疫系统组织结构
(1) 免疫系统主要组织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骨髓等。
(2) 淋巴结是淋巴细胞聚集和活化的主要场所。
(3) 脾脏是机体保护和防御的重要器官,可以血液和清除老旧红细胞。
(4) 骨髓是机体产生白细胞和红细胞的主要部位。
二、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1) 淋巴细胞分为细胞毒细胞、辅助细胞和记忆细胞等,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2) 淋巴细胞又称为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应答,可分泌抗体。
(3) 钟型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是机体天然免疫的执行细胞。
(4) 白细胞包括和单核细胞等,参与疫情的发生和控制。
三、重要的体液性免疫因子
(1) 补体分子系统参与吞噬作用和补体结合反应。
(2) 中和抗体可以捕获并清除病原体。
(3) 细胞因子可以调控细胞间的信号传导。
(4) 白细胞介素参与病原体清除过程。
以上总结了医学免疫学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如组织结构、细胞类型、体液因子等,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理解不全,请告诉我,我将补充说明。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摘要:一、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应答的类型二、免疫细胞的分类与功能1.吞噬细胞2.T 细胞3.B 细胞4.NK 细胞三、免疫应答的过程1.抗原识别2.免疫细胞激活3.免疫效应四、免疫失调与疾病1.免疫缺陷病2.自身免疫病3.过敏反应4.移植排斥反应五、免疫学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1.疫苗研究2.免疫治疗3.免疫诊断正文: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对我们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医学免疫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
一、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由多种免疫细胞、组织和分子组成。
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外来抗原的过程,分为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二、免疫细胞的分类与功能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包括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和NK 细胞等。
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免疫功能,共同维护机体的免疫平衡。
1.吞噬细胞:通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来清除抗原。
2.T 细胞:分为辅助性T 细胞和细胞毒性T 细胞,分别参与免疫应答的调控和细胞杀伤。
3.B 细胞:产生抗体,结合病原体抗原,中和毒素,促进病原体清除。
4.NK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
三、免疫应答的过程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的识别和清除过程,包括抗原识别、免疫细胞激活和免疫效应三个阶段。
1.抗原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如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捕获并处理抗原,然后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 细胞和B 细胞。
2.免疫细胞激活:T 细胞和B 细胞识别抗原后,被激活并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
3.免疫效应:效应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清除病原体,维持机体免疫平衡。
四、免疫失调与疾病免疫失调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和移植排斥反应等。
1.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功能不足,易发生感染。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1•固有免疫(inn ate immu nity ):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一、骨髓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㈠骨髓的功能1.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2.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二、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㈠胸腺的结构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
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1 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一、淋巴结4•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1.T、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3•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过滤作用(过滤血液)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1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2(B细胞)产生分泌型IgA四、免疫细胞免疫细胞(immunocyte ):是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之有关的细胞。
医学免疫学笔记汇总(1~15章)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 ):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概括为:①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 ):能力过弱可发生免疫缺陷;过强可导致超敏反应 ②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 ):监视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和持续性病毒感染 ③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 ):通过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实现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
适应性免疫具有三大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免疫学发展时期可分为: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2.1 中枢免疫器官一、骨髓(bone marrow ){ 血窦造血组织{ 造血细胞 基质细胞:提供造血诱导微环境(HIM )造血诱导微环境(HIM ):由基质细胞产生的造血生长因子(GM-CSF, SCF, IL-3、4、6、7)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了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称为造血诱导微环境。
HSC {髓样SC →RBC 、PLT 、粒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样SC →B 细胞、T 细胞、NK 细胞人HSC 表面标志:CD34、CD117【骨髓的功能:】①产生各类免疫细胞和血细胞②B 细胞、NK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和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二、胸腺(thymus ){ 胸腺细胞: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T 细胞胸腺基质细胞(TSC ):TEC 、DC 、M∅皮质内多为胸腺细胞(85~90%);髓质内多为上皮细胞,常见胸腺小体。
胸腺微环境——决定T 细胞增殖、分化和选择性发育的重要条件【胸腺的功能:】①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②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③免疫调节作用(胸腺基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可调节外周免疫器官)2.2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一、淋巴结(lymph node ){ 浅皮质区(B 细胞区)副皮质区(T 细胞区)髓质:髓索+髓窦:有DC 、HEV淋巴结的功能:①T 、B 细胞的定居场所(T :75% B :25%)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接受抗原刺激、发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主要部位之一③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④过滤作用(滤淋巴液)二、脾(spleen ){ 白髓:中央动脉+(PALS 、脾小结、边缘区)红髓:脾索+脾血窦脾的功能:①T 、B 细胞的定居场所(T :40% B :60%)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主要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应答③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成分和细胞因子等)④过滤作用(滤血)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主要指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的主要部位。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原创实用版】目录1.免疫学的基本概念2.免疫系统的组成3.免疫反应的类型4.免疫疾病的分类和举例5.免疫学的应用正文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如何识别和排除非己物质,以维持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学科。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学主要研究机体对抗原的识别和排除。
抗原是指那些能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并产生抗体的物质,它们可以是外来的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也可以是机体内部的损伤细胞或病变组织。
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并对非己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以保护机体的健康。
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它们是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细胞主要包括 T 细胞、B 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它们是机体对抗原的识别和排除的主要执行者。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等,它们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免疫反应的类型免疫反应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是机体天生具有的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主要由皮肤、黏膜和巨噬细胞等组成。
适应性免疫是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应答,主要由 T 细胞和 B 细胞发挥作用。
4.免疫疾病的分类和举例免疫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肿瘤免疫逃逸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组织或细胞,导致炎症和损伤。
移植排斥反应是由于受体和供体之间存在不同的组织类型,导致免疫系统攻击供体的组织。
肿瘤免疫逃逸是由于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方式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导致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5.免疫学的应用免疫学在临床医学、生物技术和疫苗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临床医学中,免疫学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如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等。
在生物技术中,免疫学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和筛选克隆细胞等。
医学免疫学总结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绪论掌握:1、免疫概念;2、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3、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第三章抗原掌握:1、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完全抗原、半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的概念;2、掌握抗原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熟悉:决定抗原的免疫原性的条件,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点。
了解:超抗原、免疫佐剂和丝裂原的含义。
思考题1.解释名词抗原、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抗原决定簇、半抗原、TD-Ag、TI-Ag、异嗜性抗原、交叉反应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有哪些?3.TD-Ag和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有何不同?4.异嗜性抗原有何临床意义。
5.如何理解抗原的特异性?第四章免疫球蛋白掌握:1、Ig 、Ab、HVR的概念;2、Ig的基本结构;3、五类Ig的主要特性。
熟悉: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了解: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难点:免疫球蛋白HVR(CDR)的理解;ADCC与调理作用。
第五章补体系统掌握:1、补体的概念、组成;2、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3、经典途径激活途径的三个阶段。
熟悉:补体经典途径、MBL途径以及旁路激活途径的激活物。
了解:补体的理化性质。
第六章细胞因子掌握:细胞因子概念、分类和命名;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熟悉: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的作用。
了解:细胞因子受体特征及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小结:1、细胞因子概念、分类;2、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群、粘附分子的概念;3、常用的CD分子。
思考题:1、是粘附分子的CD分子有哪些?2、分泌性Ig是细胞因子吗?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因子掌握:1、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群、粘附分子的概念;2、常用CD分子的概念。
思考题:1、是粘附分子的CD分子有哪些?2、分泌性Ig是细胞分子吗?3、CD分子与粘附分子的区别、联系?常用CD分子?第九章免疫细胞的分化与发育熟悉: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中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意义。
了解: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方向及用途;B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
医学免疫学 重点总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2、机体的免疫功能:①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及其他有害物质。
(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②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由基因突变而发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凋亡细胞。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和持续性病毒感染。
(恶性肿瘤);③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一般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称为免疫耐受。
(自身免疫病)。
3、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T细胞和B细胞分别通过TCR和BCR精确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APC)来提呈;②活化增殖阶段: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协同刺激分子的参与下,发生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效应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等)和记忆细胞;③效应阶段: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骨髓脾脏干细胞系TCR 免疫球蛋白胸腺淋巴结淋巴细胞BCR 补体分子法氏囊(禽类) 黏膜相关相关分子单核巨噬细胞CD分子细胞因子皮肤相关淋巴组织其他APC(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其他免疫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MHC 其他2、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筛选与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是成熟淋巴细胞(T、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后启动初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3、*(n)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医学免疫学总结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免疫学概说一、概念免疫: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的现象。
二、免疫力的构成(一)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组成:1、组织屏障作用2、免疫细胞的非特异性作用3、体液因子的作用(溶菌酶、防御素、乙型溶素等)特点:1、非特异性2、可遗传性3、效应恒定性(反应迅速性)(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组成:适应性免疫应答。
1、抗原识别阶段2、淋巴细胞活化阶段3、抗原清楚阶段特点:1、特异性2、习得性3、效应递增性三、免疫系统的功能(一)免疫防御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二)免疫自稳(免疫稳定)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组织的能力(三)免疫监视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四、免疫系统的组成组成:器官、细胞、分子三个层次中枢淋巴器官:骨髓、胸腺…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脾脏…第二章免疫细胞激活物一、概念免疫细胞激活物:可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地导致免疫细胞活化并增殖的物质。
抗原:指能与T细胞、B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细胞)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两重属性: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佐剂:某些物质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体内,课增强机体对该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此类物质称为佐剂。
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集合的能力。
表位(抗原决定簇):觉得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基团称为表位。
(一个抗原分子可以有多个表位,一种表位决定一种特异性)免疫应答由强到弱: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仅限动物)二、抗原分类(据抗原与机体亲缘关系)1、异种抗原指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
2、同种异型抗原指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所存在的抗原。
3、自身抗原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
4、异嗜性抗原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外来抗原的应答机制以及涉及到免疫系统的疾病的科学学科。
免疫学知识点非常广泛,涉及到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机制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免疫反应等内容。
以下是医学免疫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系统包括脾脏、淋巴结、扁桃体、骨髓等组织,并且分布在整个机体中。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防御机体免受感染,通过免疫应答来清除病原体。
2.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
-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它们分别负责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主要负责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3.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免疫应答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阶段。
-先天免疫是由于基因决定的,对所有的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获得性免疫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后形成的,并且具有记忆功能。
4.免疫应答中的关键分子和信号传导-抗原是免疫应答的触发物,可以是病原体的组分或是药物等。
-抗原被处理并展示给免疫细胞后,触发协调的信号传导,促使免疫细胞激活。
-免疫细胞通过细胞因子进行相互间的通信,并通过MHC分子介导抗原的展示。
5.免疫系统的调节-为了防止过度的免疫应答,免疫系统受到复杂的调节机制的控制。
-免疫调节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包括抑制性T细胞和免疫抑制因子等。
6.免疫系统与疾病-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会导致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等疾病。
-免疫过度应答会导致变态反应和过敏症等疾病。
7.免疫疫苗和免疫治疗-疫苗是通过引入抗原来激活免疫应答,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的功能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包括使用细胞因子、免疫抑制剂等。
免疫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免疫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档旨在总结免疫学的重点知识点,提供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简明解释。
免疫学概述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外来抗原的免疫应答的科学。
主要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部分。
先天免疫先天免疫是生物体对外来抗原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它包括以下主要组成:- 物理屏障:皮肤和黏膜等物理障壁可以阻止外来微生物的侵入。
- 化学防御:体液中存在一些抗菌物质,如体内的抗菌酶和体外的盐酸等。
- 炎症反应:当外来抗原介入时,机体通过炎症反应来清除病原体和修复受损组织。
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生物体对外来抗原的特异性防御机制。
它包括以下主要组成:- 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B细胞分泌抗体,抗体通过结合病原体表面抗原来中和或清除病原体。
-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细胞控制和协调免疫应答过程,包括Killer T细胞清除被感染的宿主细胞、Helper T细胞激活其他免疫细胞等。
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细胞和分子- B细胞:产生和分泌抗体。
- T细胞:包括Helper T细胞、Cytotoxic T细胞等,对免疫应答起重要作用。
- 抗体:由B细胞分泌的,可以与抗原结合来清除病原体。
- 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可以是病原体的一部分或其他外来分子。
免疫应答过程- 抗原呈递和识别:抗原被呈递给T细胞和B细胞,并通过抗原受体的结合来触发免疫应答。
- 免疫细胞激活:T细胞和B细胞被激活,并开始产生相应的效应分子,如抗体等。
- 免疫效应:抗体中和或清除病原体,T细胞清除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等。
免疫的调节和失调免疫系统需要保持平衡,过度或不足的免疫反应都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失调。
- 免疫耐受: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 免疫缺陷: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容易导致感染和肿瘤等疾病。
- 免疫过度激活:过度免疫反应导致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以上为免疫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1.免疫的现代概念:免疫是指机体通过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对非己物质进行识别、应答和予以清除的过程。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固有免疫的特点是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免疫记忆性。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是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免疫记忆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中枢免疫器官是T、B淋巴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B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5.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组织或器官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6.淋巴细胞妇巢:成熟的淋巴细胞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归巢。
7.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抗原是指能够与T、B细胞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细胞)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双重属性指的是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的能力,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8.半抗原:半抗原是指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抗原。
9.表位(AD):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区域或基团,它是TCR、BCR及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10.异嗜性抗原:在不同种属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存在着的共同抗原,最初由ForSSn1.an发现,又称为Forssman抗原。
11.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2.T细胞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APC和Th的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绝大多数的天然抗原属于TD-Ag。
其特点是均为蛋白质抗原,分子量大,结构复杂,表位种类多,含有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但每种表位的数量不多且分布不均。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
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一、骨髓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㈠骨髓的功能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二、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㈠胸腺的结构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
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摘要:1.免疫学的基本概念2.免疫系统的组成3.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功能4.免疫疾病的分类和特点5.免疫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正文:一、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如何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以维持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学科。
免疫学主要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的调节和效应。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则是指体内T、B 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功能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主要由T 细胞执行,可分为CD4+T 细胞和CD8+T 细胞。
CD4+T 细胞可释放IL-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在局部组织产生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
CD8+T 细胞(即CTL)可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和高表达FasL,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或发生凋亡,主要杀死胞内菌、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体液免疫主要由B 细胞执行,分泌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进而通过吞噬细胞等清除抗原。
四、免疫疾病的分类和特点免疫疾病可分为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病等。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移植排斥反应是受者与供者之间存在免疫不相容,导致移植物被排斥。
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无法有效抵抗病原体,如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肿瘤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清除肿瘤细胞,如黑色素瘤、肺癌等。
五、免疫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免疫学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例如,疫苗接种可以预防某些传染病,免疫抑制剂可以治疗移植排斥反应,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诊断试剂和治疗疾病等。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
第4章补体系统1、补体(complement, C)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是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也称为补体系统。
2、补体系统的组成①固有成分经典途径:C1(C1q,C1r,C1s)、C2、C4旁路途径:B因子、D因子、P因子MBL途径:MBL、MASP共同成分:C3、C5-9②调节分子③受体成分CR3、补体的理化性质①多数组分为糖蛋白②血清中各成分含量不等,C3含量最多,D因子最少③正常生理情况下,以非活化形式存在④性质不稳定,加热56℃,30min失活;0~10℃保持3~4天。
补体需要-20℃保存。
4、补体活化的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凝集素途径/MBL途径经典激活途径(1)⏹激活物:主要指与抗原结合的IgG或IgMIgG的CH2、IgM的CH3:补体结合部位⏹参与的补体成份:C1~C9⏹C2 的活化是限速步骤经典激活途径(2)Ag-Ab 复合物→C1q 活化→C1r 活化→C1s 活化* C1q必须同时与至少两个IgG分子结合才能被活化•一个IgM分子与抗原表面相应表位“桥联”结合即可激活C1q•IgG分子至少需要两个紧密相邻的抗体分子与抗原表面相应表位“桥联”结合才能激活C1q经典激活途径(3)C2b旁路激活途径(1)旁路途径是生物进化中最早出现的补体激活途径,是抵御微生物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
1.激活物:某些细菌、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等。
2.参与成分:B因子、D因子、P因子、C3、C5~C9。
旁路激活途径(2)5、补体激活的共同终末过程C5转化酶裂解C5→C5b67复合物形成→C5b678嵌入细胞膜→膜攻击复合物形成→跨膜孔道⏹膜攻击复合体MAC (membrane attack complex)⏹C5b6789n,C5b-9n⏹MAC的作用:MAC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形成“渗漏斑”,大量水分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崩解。
6、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溶菌、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自身免疫⏹调理作用⏹炎症介质⏹清除免疫复合物第5章细胞因子1、细胞因子: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2、细胞因子的基本特征①多为小分子多肽②可溶性③高效性,低浓度下既有生物学活性④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⑤可诱导产生⑥半衰期短⑦效应范围小,多为近距离发挥作用第6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1、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分化抗原,是国际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统一命名系统,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分化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医学免疫学概论传统免疫的概念:免除疾病;针对病原微生物;对机体一定有利。
现代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的三大功能:1、免疫防御:是机体杀死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中和其毒素的保护性免疫,又称抗感染免疫。
2、免疫自稳:免疫系统自身精细的网络调节,使机体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
3、免疫监视:是免疫系统识别体内不断出现的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
免疫的类型:一、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种系进化中逐步形成;可以遗传;对一切异物均发挥作用。
二、特异性免疫接触抗原后产生;仅对相应抗原有免疫;有明显个体差异;不能遗传。
其特点比较如下: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性免疫应答先天后天迅速潜伏期非特异性特异性无免疫记忆有免疫记忆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1)屏障作用a皮肤和粘膜屏障:阻挡微生物侵入(机械阻挡);化学物质抑杀微生物。
b血脑屏障:阻挡微生物或其他大分子异物从血入脑组织或脑脊液。
c胎盘屏障:阻挡母体微生物进入胎儿。
(2)免疫分子补体系统;防御素;溶酶菌;细胞因子。
(3)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细胞a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其吞噬过程为:接触、吞入、杀灭。
吞噬作用的后果:完全吞噬——异物被消化破坏;不完全吞噬——异物不被杀灭,反而得到庇护在吞噬细胞内增殖。
B自然杀伤细胞:两种受体——杀伤细胞活化受体、杀伤细胞抑制受体。
其主要生物学效应是:1、抗肿瘤作用;2、抗病毒和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1、骨髓:各类免疫细胞的发源地;B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2、胸腺:结构和大小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形成自身耐受。
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定居、增殖、分化的场所。
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免疫系统。
a淋巴结的作用:T、B细胞定居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b脾脏(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的作用: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B细胞60%,T细胞40%);免疫应答的场所;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场所(抗体、干扰素、补体);有滤过作用。
C粘膜免疫系统(MALT)的特点:人体近50%淋巴组织存在于粘膜系统;人体粘膜表面积400平方米,能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其功能和特点如下:(1)粘膜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2)分泌型IgA(SIgA);(3)产生调节性T细胞(调节全身免疫应答);(4)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
第二章抗原抗原的概念: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为抗原(antigen,Ag)。
抗原具有两性能:免疫原性;反应原性。
其中:完全抗原——抗原性+反应原性;半抗原——只有反应原性。
半抗原:具有免疫反应性, 没有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
载体:赋予半抗原免疫原性的大分子物质。
半抗原+载体=完全抗原。
第一节决定抗原物质的条件抗原的理化性质化学性质: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
分子量:10KD以上。
化学结构的复杂性:含芳香族氨基酸(在明胶分子表面接上少量酪氨酸能增强其抗原性)。
物理状态:聚合状态,颗粒状。
其中,大于10kD为免疫原,大于100kD为强免疫原,小于10kD为弱免疫原。
分子量大——抗原分子结构复杂——不易被降解——持续刺激免疫细胞——高免疫反应。
抗原的异物性:与自身成分相异(种系关系越远,抗原性越强);未与宿主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如眼球晶体蛋白)。
抗原的特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免疫原性的特异性和反应原性的特异性。
是指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只能产生与其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且只能与其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如痢疾杆菌只能刺激机体产生抗痢疾杆菌抗体,而抗痢疾杆菌抗体只能与痢疾杆菌结合。
抗原决定族(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与抗体及TCR/BCR 特异结合的基本化学单位。
注意:抗原决定簇而非整个抗原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表位的种类:1、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在免疫应答中,TCR(T细胞抗原受体)和BCR(B细胞抗原受体)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不同,分别称为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T细胞表位是抗原提呈细胞加工提呈的抗原肽(呈线性排列);B细胞表位是天然的,位于分子的表面或转折处,为构象决定基或顺序决定基,是抗原分子的三级结构。
没有发现一个表位同时被T细胞和B 细胞识别。
2、根据结构分为两类:构象决定簇与顺序决定簇。
A、构象决定簇:序列上不连续的多肽或多糖,有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基,见于BCR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一般位于分子的表面。
B、顺序决定簇:一段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片段,又叫线性决定基,多位于抗原分子的内部,主要是T细胞决定基。
抗原的结合价:抗原的结合价是指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功能性决定基的数目。
半抗原为一价,而天然抗原一般是大分子,由多种、多个抗原决定基组成,是多价抗原,可以和多个抗体分子交互结合。
抗原的交叉反应: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天然抗原中,可能既有相同或构象相似的抗原决定簇,也有各自特有的抗原决定簇,前者称为共同抗原,后者称为特异性抗原决定簇。
机体的反应性宿主的遗传特性:机体对抗原的应答是受免疫应答基因(主要是MHC)控制的。
因个体遗传基因的不同,人群中对同一抗原可有高、中、低不同程度的应答。
受年龄(青壮年强于幼年和老年)、性别(雌性比雄性动物抗体生成高)、健康状态的影响(感染、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第2节抗原的种类及其医学意义(一)根据抗原来源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1、异种抗原:A、病原性微生物B、细菌外毒素、类毒素:外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抗体);外毒素减毒称为类毒素,亦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抗原)。
C、免疫动物血清:抗原接种到动物体内,所得动物血清含有抗体,也有动物蛋白。
2、同种异型抗原:人类或动物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的组织和细胞成分也有差异,在同种不同个体之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受体可发生免疫应答——即免疫排斥反应。
A型血: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B型血: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
人类同种异型抗原:血型(红细胞)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人主要为HLA)。
3、自身抗原1)隐蔽的自身抗原外伤、手术血流(免疫系统接触)神经髓鞘膜蛋白眼球晶体蛋白精子蛋白甲状腺球蛋白2)修饰的自身抗原感染、药物自身物质化学结构改变电离辐射(二)根据B细胞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分类(1)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h细胞的辅助的抗原。
由多种不同的B表位和T表位组成,同类抗原决定蔟的数量少且分散存在,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产生多种抗体,并具有免疫记忆。
绝大多数的蛋白质抗原是TD抗原。
(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的辅助的抗原。
TI抗原是由多个重复B表位组成,仅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产生IgM类抗体,不具有免疫记忆。
绝大多数的多糖类抗原是TI抗原。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略第四章补体系统略第五章细胞因子略第六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略第七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概念:器官或组织移植后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
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分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迅速而强烈的排斥反应;次要组织相关性抗原:缓慢而较弱。
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
人类的MHC:HLA。
基因群编码的产物又称为MHC分子。
MHC通常代表基因,而MHC分子或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基因编码产物。
但专指某一动物时,MHC可同时代表基因和抗原,如小鼠MHC又称为H-2,既可代表鼠的MHC,也可指其编码分子。
*已证实,MHC的生物学意义远远超出移植物质排斥反应的范畴,其编码的分子具有提呈抗原、控制免疫细胞间的相互识别及诱导免疫应答等重要功能,故其命名具有时代的烙印性和局限性。
MHC的分子结构、分布及功能I和II类MHC分子均由一条a和一条b链非共价结合而成。
a 链均为跨膜蛋白,MHC-I的b 链是可溶性的β2m,II类分子的b 链为跨膜蛋白。
从功能上可以将MHC分子分为三个部分:(1)抗原肽结合单位;(2)Ig样单位和跨膜单位;(3)胞内区。
MHC的分布MHC-I表达于所有有核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不表达于:神经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滋养层细胞。
MHC-II表达于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胸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的T细胞。
MHC分子的功能:识别和递呈抗原肽;参与T细胞限制性识别。
抗原结合槽与不同抗原肽的亲和力各异,从而决定何种抗原肽可被提呈。
抗原的加工处理:被APC吞噬溶酶体抗原—————吞噬小体————内体————抗原肽————抗原肽-MHC复合物————参与T细胞限制性识别第八章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作用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指在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中能够捕获、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专职APC: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非专职APC: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
第一节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一、树突状细胞(DC)1、起源与类型:不清楚,两发育途径1)髓样树突细胞2)淋巴样树突细胞2、膜分子:高表达MHC、CD80、ICAM-1、热休克蛋白等。
3、生物学作用1)抗原提呈(最强):比巨噬细胞强。
2)激活初始T细胞:一个DC激活300-1000个T细胞。
3)辅佐作用:对T细胞、B细胞的发育、成熟、活化、增殖、分化均产生重要影响。
二、单核/巨噬细胞膜分子:MHC、多种黏附因子、Fc受体(为对免疫球蛋白Fc部分c末端的受体。
)。
作用:1、抗原提呈(在递呈病原微生物抗原中功能最活跃):仅能刺激已活化的T细胞;2、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Fc受体);3、炎症调节;4、损伤修复。
第2节抗原提呈及其机制外源性抗原:来源于APC外的抗原,如被其吞噬的细胞、细菌。
(MHC-Ⅱ类分子)内源性抗原:在某些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病毒,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
(MHC-Ⅰ类分子)抗原的加工处理与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一)抗原的加工处理1、外源性抗原(溶酶体途径)被APC吞噬溶酶体抗原—————吞噬小体————内体————抗原肽————抗原肽-MHC复合物————参与T细胞限制性识别2、内源性抗原(如下图)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第九章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构成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第一节T淋巴细胞(一)T细胞的表面标志(1)T细胞抗原受体:1)TCR:是T细胞抗原受体,是多肽链(含α、β、δ、γ四种多肽链),结合识别抗原,与一组CD3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