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同步阅读题及答案(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21《杨氏之子》课内阅读强化训练题(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21《杨氏之子》课内阅读强化训练题《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南北朝时期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具体可以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杨氏之子(节选一)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惠:诣:乃:示:2.结合文意,照样子,写一写。
杨氏杨梅杨家水果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2)这句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杨氏之子(节选二)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氏:(2)甚:(3)惠:(4)诣:(5)乃:(6)设:(7)曰:(8)未:(9)闻: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3.赏析下边两句话。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答案杨氏之子(节选一)1.惠:通“慧”,智慧诣:拜访乃:于是,就示:给……看2.孔氏孔雀孔家家禽3.总领全文4. (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2)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幽默地回答了客人的问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第21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一、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中的“惠”指的是()A.好处B.给别人财物或好处C.聪明2.“孔君平诣其父”中的“诣”指的是()A.拜访B.造诣C.批评3.“父不在,乃呼儿出”中是()呼儿出。
A.杨氏之子B.杨氏C.孔君平4.“孔指以示儿曰”中孔君平指()以示儿曰。
A.杨梅B.李子C.水果5.如果故事中是黄君平来访,你认为杨氏之子会说什么?()A.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黄鹏是夫子家禽。
二、阅读理解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①,与儿女讲论文义②。
俄而雪骤,公欣然③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④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⑤。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⑥,左将军王凝之⑦妻也。
(注)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②文义:文章的义理。
③欣然:高兴的样子。
④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⑤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⑥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⑦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等要素。
7.“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不同,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古义指_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2.A3.C4.A5.C6.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7.子女,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8.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应:yīnɡ yìnɡ应.该()应.届()应.邀()应.用()二、写同音字。
1.liánɡ 栋()高()()食2.yì造()翻()瘟()3.qín 家()()劳束手就()4.huì实()智()()人不倦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甚.聪惠()A.厉害。
B.很。
C.为什么。
2.孔君平诣其.父()A.其中。
B.代词,他的。
C.那,那个。
3.乃.呼儿出()A.你,你的。
B.就,于是。
C.是,就是。
4.为.设果()A.帮助。
B.介词,给,替。
C.因为。
四、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甚聪惠.()2.孔君平诣.其父()3.为设.果()4.孔指以示.儿曰.()()5.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五、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打“√”。
1.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A.孔指/以示/儿曰。
()B.孔/指以示儿/曰。
()3.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六、理解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为设果,果有杨梅。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B.孔君平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一种家禽B.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七、课文阅读。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填空。
(1)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设果。
(2)孔指____________以示儿曰……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2020年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1《杨氏之子》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1杨氏之子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给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梁.( )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孔君平诣.( )其父。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甚.聪惠( )A.什么。
B.很,极。
C.超过,胜过。
2.孔君平诣.其父( )A.寻找。
B.拜访。
C.询问。
3.乃.呼儿出( )A.你,你的。
B.就,于是。
C.是,就是。
4.为.设果( )A.替。
B.帮助,卫护。
C.表示原因、目的。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惠:①同“慧”。
②好处。
③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有益的行动。
1.惠.顾( )2.互利互惠.( )3.甚聪惠.( )句子模块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1)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是________,这个人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从“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思维十分敏捷。
五、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为/设果,果/有杨梅。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写模块六、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文中加点的“其”指的是________。
“夫子”指的是________。
2.“此是君家果。
”这句话是________说的,他这样说是因为___________。
3.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来表现杨氏之子“甚聪惠”的特点。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阅读题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阅读题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哈尔威船长(节选)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
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
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声和嘈杂声,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被海水淹了。
”“火呢?”“灭了。
”“机器怎样?”“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大副!”大副回答:“到!”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20分钟。
”“够了。
”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
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快救克莱芒!”船长喊道。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1)选文写了“________”这件事,把船遇难后人们的________和哈尔威船长的________进行了对比。
(2)文中“伟大的灵魂”指的是________。
(3)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喜欢给别人下命令。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及答案(共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及答案(共2课时)一、选择题1.孟冬洗澡的地方是:A. 客厅B. 厨房C. 后院D. 去院子答案:C2.从文中可知孟冬是个:A. 贪玩的男孩B. 责任心重的男孩C. 胆小的男孩D. 爱哭的男孩答案:B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我在给花水,可孟冬扭动了一下身子B. 老板娘在柜子后面,怒气冲冲地嘟哝起来 C. 小姐姐,你别生气啦 D. 洗上干净的澡,孟冬闭上眼睛,柔声说道答案:C二、填空题1.孟冬的名字来自“菊花”。
2.孟冬是杨柳家的第几代子孙?第四代。
3.孟冬洗澡的地方是后院。
(用“,”连接答案)三、判断题1.孟冬是一个爱玩不负责任的男孩。
【错】2.孟冬是杨柳家的第五代子孙。
【错】四、简答题1.孟冬为什么要洗澡?请简要叙述。
答:孟冬为了帮助害虫洗掉浴沟沟里的毒气而洗澡。
他的良心发现让他主动去做一件对环境有益的事情。
2.孟冬在洗澡时的表现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孟冬在洗澡时表现出了勇气、责任心和同情心。
他不怕困难,不推卸责任,帮助害虫洗掉了蜡沟沟里的毒气,展现了高尚的品质。
五、问答题1.孟冬的行为给你有何启示?答:孟冬的行为告诉我们要有勇气、责任心和同情心,要主动关心他人,尽力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为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类似孟冬的经历吗?如果有,请分享一个你的故事。
答:(回答根据个人经历填写)六、作文题请根据《杨氏之子》这篇课文的主题,写一篇题为《关爱环境,从我做起》的作文。
要求结构完整,内容具体,不少于200字。
(这里展示要求写作的提纲,具体作文内容视实际情况而定)七、答案1. C2. B3. C 二、1. 来自“菊花”,2. 第四代,3. 后院,三、1. 错 2. 错,四、1. 按题目内容回答,2.按题目内容回答,以上就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读拼音,写同音字。
liánɡ栋()()食()好荒()yì造()()术()外回()qín 家()()劳()国弹()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A.甚至。
B.更进一步。
C.特别,非常。
D.努力。
2.为设.果,果有杨梅。
()A.摆设,摆放。
B.布置,设计。
C.筹划。
D.假如,假若。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A.听见的事情,消息。
B.有名望的。
C.听见,听到。
D.用鼻子嗅。
三、猜一猜,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练习。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是()A.承上启下。
B.总起全文。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A.孔君平与孩子很熟。
B.孩子很懂事。
3.“为设果,果有杨梅。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孩子()A.年龄很小,喜欢吃杨梅。
B.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五、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填空。
(1)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设果。
(2)孔指________以示儿曰。
2.这句话朗读时正确的读法是()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在于()(多选)A.杨氏之子的回答非常有礼貌。
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同步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3.神枪手打靶——_____________
4.牵牛牵牛鼻子——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_____的《世说新语·言语》,这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_______。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说明了杨氏之子的________。文中两个人的对话,把杨氏之子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
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见了,就大声招呼道:“欢迎你们两位一同光临!”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钟氏之子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A。”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B。”
13.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推测加点字词的正确意思。
(1)复问会:“卿何以不汗?”(_____)(_____)
复: A.回去,返回。 B.回答,回报。 C.又,再。 D.重复,重叠。
何以:A.用什么。 B.为什么。 C.怎么样。 D.做什么。
(2)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_____)(_____)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④,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语:对……说。③敕见:奉皇帝的诏令觐见。④昼寝:午睡。⑤托寐:假装睡着。⑥酒以成礼:饮酒是用来完成礼节的。
3.比一比,再组词。
杨(____)国(____)氏(____)家(____)诣(____)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同步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家qín liáng国sāo yǎng礼màoniǔkòu分xiǎng平yōng爱zēng2.查字典填空。
查字典时,“乃”的音序是,音节是,共画。
在字典中“乃”有以下四种解释,请你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是,就是B.就,于是C.才D.你,你的①父不在,乃.呼儿出。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③失败乃.成功之母。
④唯虚心乃.能进步。
3.比一比,再组词。
梁惠诣乃禽粱慧指奶离4.给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A.超过B.很C.表示进一层的意思(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A.将来B.没有C.生肖属羊(3)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A.度过,消磨B.应付,回复C.派遣(4)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A.志向,长进B.收益C.呼出的气息5.读下面的句子,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
(1)读下面的句子,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读下面的句子,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
()A.孔指/以示/儿曰。
B.孔/指以示儿/曰。
(3)读下面的句子,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6.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两根手指难道不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练习题(含答案)第一课时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梁国杨氏.(sìshì)之子九岁,甚.(shèn shèng )聪惠。
孔君平诣.(zhǐ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wéi wèi )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梁()惠()诣()乃()禽()粱()慧()指()奶()离()三、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氏:(2)甚:(3)惠:(4)诣:(5)乃:(6)设:(7)曰:(8)未:(9)闻:【参考答案】一、shìshèn yìwèi yìng qín二、梁国高粱;实惠智慧;造诣手指;乃是奶奶;家禽离开三、(1)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2)甚:很,非常。
(3)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4)诣:拜访,拜见。
(5)乃:就;于是。
(6)设:摆放,摆设。
(7)曰:说。
(8)未:没有。
(9)闻:听说。
第二课时一、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l____ n____ ____ì ____èn q____梁乃氏甚禽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示:________曰: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闻:________三、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宴在宫内,因欲以为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 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含答案)第一课时一、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梁国杨氏(sìshì)之子九岁,甚(shèn shèng )聪惠。
孔君平诣(zhǐ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wéi wèi )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梁()惠()诣()乃()禽()粱()慧()指()奶()离()三、解释词语的意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氏:(2)甚:(3)惠:(4)诣:(5)乃:(6)设:(7)曰:(8)未:(9)闻:【答案】一、shì shèn yì wèi yìng qín二、梁国高粱;实惠智慧;造诣手指;乃是奶奶;家禽离开三、(1)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2)甚:很,非常。
(3)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4)诣:拜访,拜见。
(5)乃:就;于是。
(6)设:摆放,摆设。
(7)曰:说。
(8)未:没有。
(9)闻:听说。
第二课时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l____ n____ ____ì ____èn q____梁乃氏甚禽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示:________曰: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闻:________三、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宴在宫内,因欲以为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读拼音,写同音字。
qín 家()()劳()国弹()liánɡ栋()()食()好荒()yì造()()术()外回()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为设.果,果有杨梅。
()A.摆设,摆放。
B.布置,设计。
C.筹划。
D.假如,假若。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A.听见的事情,消息。
B.有名望的。
C.听见,听到。
D.用鼻子嗅。
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A.甚至。
B.更进一步。
C.特别,非常。
D.努力。
三、猜一猜,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练习。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是()A.承上启下。
B.总起全文。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A.孔君平与孩子很熟。
B.孩子很懂事。
3.“为设果,果有杨梅。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孩子()A.年龄很小,喜欢吃杨梅。
B.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五、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填空。
(1)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设果。
(2)孔指________以示儿曰。
2.这句话朗读时正确的读法是()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在于()(多选)A.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一课一练 21.《杨氏之子》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1.《杨氏之子》同步练习题一、填空题。
1.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梁国杨氏________(sì shì)之子九岁,甚________(shèn shèng)聪惠。
孔君平诣________(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________(wéi wèi)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________(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_______(qín qíng)。
”2.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梁l________ 乃n________ 氏________ì________èn 禽q__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梁________ 惠________ 诣________ 乃________ 禽________粱________ 慧________ 指________ 奶________ 离________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 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
________ 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 ________(4)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5.用原文中的词语填写下面的内容。
杨氏之子待客很热情,从________可以看出来;他反应很敏捷,从________可以看出来;她说话委婉而有礼貌,从________可以看出来。
6.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A听见;B听见的事情;消息;C有名望的;D用鼻子嗅;E姓。
①你好,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________②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
________③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
________④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________⑤闻家的人都搬到外省去了。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21.杨氏之子》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21《杨氏之子》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课文原文21.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注释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②[惠]同“慧”。
③[诣]拜访。
④[乃]就,于是。
⑤[示]给……看。
⑥[夫子] 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杨氏之子》课文知识点归纳教材分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本课描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
作者介绍: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
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撰有《世说新语》,记述汉末、魏、晋士大夫的言行。
原有集,已失传。
主要作品:《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作品介绍:《世说新语》:内容主要是记录汉末至东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书中所载人物言谈行事,有助于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原书有八卷,刘孝标作注分为十卷,今本作三卷。
课文理解: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理解词语: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非常。
惠:同“慧”。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廷尉。
诣(yì):拜访。
乃:就,于是。
为:在文中表示行为的对象,替的意思。
设:摆放,摆设。
示:给……看。
曰:说未闻:没有听说过。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课《杨氏之子》课内课外类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杨氏之子》课内外类文阅读练习一、阅读《杨氏之子》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钟氏之子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chì)见③。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qǐn)④,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
②语:对……说。
③敕见:奉皇帝的命令进见。
④昼寝:午睡。
⑤托寐:假装睡着。
⑥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1.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1)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杨氏之子》同步训练题(含答案)(部编版)
第21课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甚.聪惠()A.为什么B.很C.厉害2.孔君平诣其.父()A.其中B.那,那个C.他,代词3.杨氏之.子()A.他的B.的C.其4.为.设果,果有杨梅()A.替,给B.帮助C.因为二、书写5.读拼音,写汉字。
liáng guócōng huìzào yìjiāqín yìng shēng dáyuē三、填空题6.比一比,再组词。
杨(_______)国(_______)粱(_______)禽(_______)诣(_______)扬(_______)固(_______)粱(_______)离(_______)指(_______)7.我会查字典“闻”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
它的解释有: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③名声;④用鼻子嗅。
给下面句子中的“闻”选择正确的解释。
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2.这是最近的新闻.。
(____)3.那件丑闻.使他身败名裂。
(____)4.你闻.出什么气味了吗?(____)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_____的《世说新语·言语》,这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_______。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说明了杨氏之子的________。
文中两个人的对话,把杨氏之子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_______的作用。
3.“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访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_______,常来常往。
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君平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
可见,孔君平与孩子_______。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五年级语文(下)第21课:《杨氏之子》类文阅读《杨亿巧对》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第21课:《杨氏之子》类文阅读《杨亿巧对》含答
案
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
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水底日为.天上日()(2)因.请其对()
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
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
上联:轻风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参考答案:
1.(1)是(2)于是
2.正好赶上杨大年来报告事情。
3. (说出理由即可)例:称得上,因为他应声曰,说明是脱口而出,而且大家都觉得他对得好。
4.舞。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同步解析与测评参考答案课件讲评专用
甚聪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诣其父
呼儿出
指以示儿 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 √ √
√
杨氏之子是一个聪明、机智、幽默的孩子。
B
徐孺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从月亮联想到眼 睛,以眼睛中的瞳仁作比,机智巧妙地回答 了这个问题。(意对即可)
徐孺子与杨氏之子都思维敏捷,语言机智
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 同步解析与测评参考答案
21.杨氏之子
讲评课
√
√
√
√
② ①
④
③
同“慧” 拜访。
给....看
就,于是。
√
√
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示例:我的驴跟我纠缠个没完,要我带它出 来找它的朋友,我就决定带它来找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同步阅读题及答案(部编版)一、阅读短文《杨亿巧对》,完成练习。
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
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
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
书省。
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
当时的文学家。
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水底日为.天上日()(2)因.请其对()
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
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
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
上联:轻风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答案:
1.(1)是(2)于是
2.正好赶上杨大年来报告事情。
3.(说出理由即可)例:称得上,因为他应声曰,说明是脱口而出,而且大家都觉得他对得好。
4.舞
二、阅读短文《文彦博树洞取球》,完成练习。
文彦博树洞取球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
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
(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
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
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
1.(1)A (2)B
2.球忽跃入树穴
3.穴深
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
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