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doc
工具设备清洗管理制度

工具设备清洗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工作场所设备、工具、器材的清洁卫生状况,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特拟定此《工具设备清洗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员工。
二、工具设备清洗管理要求1. 工具设备的使用前及使用后,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
2. 工具设备应当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霉变。
3. 公用工具设备、器材应当经常清洗和消毒,严禁私自将工具设备带出公司。
4. 每天结束工作时,必须对使用的工具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并摆放整齐。
5. 各部门应当设立专门人员负责工具设备的清洗和管理工作,确保每件工具设备的清洗和消毒情况。
三、工具设备清洗管理流程1. 工具设备清洗前,应当准备好清洁用品和消毒用品。
2. 将工具设备按照种类分开,进行分类清洗。
3. 用清洁剂浸泡或擦洗工具设备表面,去除污垢和油渍。
4. 用清水彻底冲洗工具设备,确保表面干净无残留物。
5. 用消毒液浸泡或擦拭工具设备表面,杀灭病菌和细菌。
6. 晾晒工具设备或使用吹风机等工具进行干燥,确保干燥后才能收存。
7. 工具设备清洗完成后,将清洗使用的工具设备清洁用品进行消毒。
8. 清洗记录由负责人员进行记载,并在专门位置进行存档。
四、工具设备清洗管理注意事项1. 清洁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了解清洁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工具设备清洗时,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受伤。
3. 清洁过程中发现损坏、缺失或变形的工具设备,应及时上报并更换。
4. 工具设备清洗后,应做好标识,明确区分已清洗和未清洗的工具设备。
5. 工具设备清洗的频率要根据使用情况灵活调整,确保每个工具设备得到适当的清洗和消毒。
6. 每周对清洗工具设备进行复核,确保清洗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7. 不得私自将工具设备带出公司,严禁使用他人的工具设备。
五、责任和制度执行1. 公司各部门应当指定专门负责工具设备清洗管理工作的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 专人督导每日清洗工作的质量和进度,确保工具设备的清洁卫生状况。
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清洗消毒制度

文件编号:QS/BZ-ZD08
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清洗、消毒制度
一、设备管理
1.1、质量部负责对生产所需设备的管理。
1.2 、质量部负责进行设备登记,建立设备档案。
-34-
1.3、设备登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序号、唯一
性编号、名称及规格型号、制造厂、生产日期、购进日期、安装地点、设备状况。
1.4、设备档案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随机文件、检修记录等。
二、设备保养
2.1、车间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清洗、消毒及按计划检修。
2.2、质量部根据生产需要组织编写设备的操作规程,发至使用岗位。
2.3、设备的日常保养由生产车间按《设备日常保养项目表》中规定
保养项目及频次,由生产岗位执行,质量部负责监督
检查,每季度
收集《设备日常保养项目表》,整理汇总作为制定年度检修的依据。
2.4、每年12月质量部制定下年度的《设备检修计划》,
发至车间执行。
三、设备清洗消毒
3.1、生产设施、设备、容器等除加强维护保养外,还要及时进行消
毒,并记录消毒情况,消毒用品要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3.2、生产设备使用前用82度热水进行冲洗,每班使用后
用清水刷洗然后用二氧化氯溶液消毒。
生产设备主要部件每周进行2次(周二五)浸泡消毒(浸泡30分钟)。
3.3、生产设施容器必须清洗干净,每天刷洗消毒。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预防疾病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生产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
第三条设备清洗、消毒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严格、高效的原则,确保设备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第四条公司设立设备清洗、消毒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设备清洗、消毒工作。
第二章设备清洗、消毒职责第五条设备清洗、消毒管理部门的职责:(一)制定设备清洗、消毒计划和操作规程;(二)组织培训设备清洗、消毒操作人员;(三)监督、检查设备清洗、消毒工作的实施情况;(四)对设备清洗、消毒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六条设备使用部门的职责:(一)按照设备清洗、消毒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清洗、消毒;(二)保证设备清洗、消毒所需的设施、设备和用品的完好;(三)及时向设备清洗、消毒管理部门报告设备清洗、消毒情况;(四)配合设备清洗、消毒管理部门进行设备清洗、消毒工作的检查和评估。
第三章设备清洗、消毒流程第七条设备清洗、消毒流程分为:清洗、消毒、检查、储存四个步骤。
第八条清洗步骤:(一)切断设备电源,确保设备安全;(二)将设备内的残留物清理干净;(三)用清水冲洗设备内外表面,去除污垢;(四)用洗涤剂刷洗设备内外表面,去除油垢;(五)用清水冲洗干净。
第九条消毒步骤:(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二)将消毒剂均匀涂抹在设备内外表面;(三)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浸泡或擦拭;(四)用清水冲洗干净。
第十条检查步骤:(一)检查设备内外表面是否清洁;(二)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三)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
第十一条储存步骤:(一)将清洗干净、消毒合格的设备放入专用保洁柜内;(二)设备存放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三)设备存放时,应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防止交叉污染。
第四章设备清洗、消毒周期第十二条设备清洗、消毒周期根据设备使用频率和污染程度确定,具体周期由设备清洗、消毒管理部门制定。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范文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设备清洗消毒管理,确保设备使用安全,保障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
第三条设备清洗消毒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相关卫生法规的规定。
第二章设备清洗消毒方案第四条设备清洗消毒方案应根据设备的特点、材质、用途、工作频率等因素制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第五条设备清洗消毒方案应明确设备的清洗消毒步骤、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消毒时间和温度、设备存放要求等内容。
第六条设备清洗消毒方案应经负责人审核、部门协调后,方可实施。
第三章设备清洗消毒人员管理第七条设备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遵守设备清洗消毒相关政策和制度;(二)具备相关的卫生知识和技能;(三)定期接受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培训;(四)持有有效的健康体检合格证明。
第八条设备清洗消毒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清洗消毒方案的要求,确保清洗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设备清洗消毒人员应穿戴专业的防护服和防护用品,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
第四章设备清洗消毒操作与管理第十条设备清洗消毒应按照设备清洗消毒方案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设备清洗消毒操作应按照清洗、清洗再次、消毒、冲洗、干燥等步骤进行。
第十二条设备清洗消毒过程中,应使用合格的消毒剂,严禁使用过期消毒剂和未经认证的产品。
第十三条设备清洗消毒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和设备周围的污物,并进行消毒。
第十四条设备清洗消毒应定期进行验证和检测,确保清洗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第五章设备清洗消毒记录与档案管理第十五条设备清洗消毒应建立完整的记录和档案。
第十六条设备清洗消毒记录包括清洗消毒工作的日期、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清洗消毒人员、消毒剂的类型和浓度、消毒时间和温度等相关信息。
第十七条设备清洗消毒记录应加盖负责人和清洗消毒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第十八条设备清洗消毒记录和相关档案应保存并保管至少三年以上。
第六章设备清洗消毒监督与评估第十九条设备清洗消毒工作应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估。
洗涤消毒设施管理制度

洗涤消毒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确保医院洗涤消毒设施的有效管理和使用,保证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的洗涤消毒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订立本规章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涉及洗涤消毒设施管理的部门、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定义1.洗涤消毒设施:指医院内的洗涤机、高温高压灭菌器、干燥机等设备。
2.洗涤消毒:指对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进行清洗、消毒的过程。
3.无菌包装:指将消毒后的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进行合理包装,保证在患者使用前不再受到污染的过程。
第二章洗涤消毒设施的管理第四条责任部门医院设立洗涤消毒设施管理部门,负责洗涤消毒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第五条设备维护1.洗涤消毒设施应依照厂家要求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定期对洗涤消毒设施进行维护和修理,并订立维护和修理记录。
第六条设备检测1.洗涤消毒设施每年应进行一次性能测试,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规定要求,并记录测试结果。
2.洗涤消毒设施在维护和修理后需进行检测,确认设备能够恢复正常工作,并记录检测结果。
第七条使用规范1.使用洗涤消毒设施的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操作技能,并持有相关证书。
2.使用洗涤消毒设施前,应检查设备及消毒药剂的使用说明,确保操作规范。
3.使用洗涤消毒设施时,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投放和装载,避开混装和超负荷使用。
4.使用洗涤消毒设施过程中,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清理污垢和积存杂物。
第三章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的洗涤消毒第八条洗涤消毒流程医院应订立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的洗涤消毒流程,包含清洗、消毒、干燥和包装等环节,并建立相应的记录。
第九条消毒药剂的使用1.医院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药剂,严禁使用过期或变质的消毒药剂。
2.消毒药剂的使用应依照使用说明进行,遵从正确的浓度、时间和温度要求。
医院仪器设备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仪器设备清洁消毒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医院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防止病原体传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管理工作,包括各类诊疗设备、办公设备、生活设施等。
三、职责1. 科室主任或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本科室的仪器设备清洁消毒工作,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2. 机房工作人员负责本机房仪器设备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并有专人做好相关记录。
3. 医务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应确保设备表面清洁,如有需要,使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消毒。
四、清洁消毒要求1. 室内环境卫生室内环境卫生要达到整齐、干净等要求,定期进行室内通风换气。
各检查室用紫外线消毒1次/天,消毒时间30分钟。
紫外线灯每半年应检测紫外线强度,每年定期检修。
2.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1)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帽子、口罩、清洁手套)。
(2)每天工作结束后对医疗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湿式擦拭,可以使用可兼容的消毒湿巾。
(3)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
(4)一般的低危医疗仪器(如听诊器、血压计、仪器按钮和把手等)日常首先进行清洁,之后可以使用低效或中效消毒剂,如75%的乙醇。
(5)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6)清洁的抹布应做到每清洁一个单元物品一清洗,不得一块抹布连续擦抹两个不同的医疗仪器表面。
不同区域的抹布应做到专区专用。
3. 医疗卫生表面清洁消毒(1)医疗卫生表面分为两大类:一是低频接触表面,如天花板、地面、墙面、窗台、柜顶;二是高频接触表面,如桌面、门把手、床栏杆、灯开关、病房厕所的墙面、门帘窗帘的边缘等。
(2)进行医疗卫生表面清洁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3)医疗卫生表面每日进行常规的清洁和除尘工作。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一、背景为确保医疗设备清洗消毒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防止医疗设备因清洗不当而引发医院感染事件,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医疗质量和医院声誉,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范围内的医疗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工作,包括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中心手术室、床位管理中心等。
三、管理原则1.安全第一:患者人身安全和医务人员安全是首要原则。
2.科学规范: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要求,制定科学的清洗消毒管理措施。
3.责任制:建立设备清洗消毒管理的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责任。
4.追溯管理:建立设备清洗消毒记录追溯机制,保证清洗消毒过程可追溯、可控制。
5.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设备清洗消毒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四、设备清洗消毒管理流程1.设备清洗(1)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应在设备使用后及时进行清洗,清洗前应先拆卸设备的易于拆卸部分。
(2)设备清洗应使用规定的清洗剂,在专门的清洗间内进行,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清洗。
(3)清洗后的设备应经过干净的水冲洗,除去残留的清洗剂。
(4)清洗后设备应晾干,严禁使用毛巾等物品擦拭,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2.设备消毒(1)清洗后的设备需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应选择符合规定标准的消毒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2)消毒时间和浓度应符合规定标准,不得任意变更,确保消毒的有效性。
(3)消毒后的设备应晾干,确保消毒剂蒸发干净。
3.设备包装(1)消毒干燥后的设备应在专用的包装室内进行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规定标准。
(2)包装时应注意防潮、防尘,确保包装的完整性。
4.设备保存(1)包装完整的设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尘的专用储物间内。
(2)设备的存放位置应标明设备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保证设备的有效管理。
五、设备清洗消毒管理的责任1.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部门负责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2.设备清洗消毒工作人员需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清洗消毒的有效性。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一、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1-1 概述: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公共场所设备的卫生安全以及防控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一套清晰准确、操作规范的设备清洗消毒管理流程。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设备清洗消毒管理的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学校、餐饮场所、宾馆酒店等。
1-3 定义:1-3-1 设备清洗:指对设备进行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污垢、有害物质的过程。
1-3-2 设备消毒:指对设备进行一定温度、时间和浓度的处理,以杀灭或去除设备表面和内部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1-3-3 公共场所:指对外开放的场所,供大众使用。
二、设备清洗消毒管理流程2-1 设备清洗管理流程:2-1-1 设备检查:(1)定期检查设备表面,发现污垢、油渍等应及时处理。
(2)定期检查设备内部,发现积存异味、污垢等应及时清洗。
2-1-2 清洗方法:(1)根据设备类型和材质选择适当的清洗剂。
(2)使用清洗刷、水枪等工具进行设备表面和内部的清洗。
(3)清洗完毕后,用清水彻底冲洗设备,确保不留清洗剂残留。
2-1-3 清洗记录:(1)记录设备清洗的日期、时间、清洗人员等信息。
(2)记录清洗结果,如设备是否清洗干净、是否存在异味等。
2-2 设备消毒管理流程:2-2-1 消毒前准备:(1)根据设备类型和材质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2)准备好所需的消毒工具,如喷雾器、湿巾等。
2-2-2 消毒操作:(1)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正确配置消毒液浓度。
(2)使用消毒工具,对设备表面进行均匀喷洒或擦拭消毒液。
(3)注意设备的一些难以清洗的细微部位,如接缝、按钮等,需加强处理。
2-2-3 消毒记录:(1)记录消毒的日期、时间、消毒剂浓度、消毒人员等信息。
(2)记录消毒结果,如设备表面是否干燥、是否存在较强的消毒味等。
三、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清洗记录表、设备消毒记录表、消毒剂配置表等。
具体附件请参见相关章节。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卫生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包括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相关规定。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设备清洗和消毒问题的日益突出。
设备的清洗和消毒不仅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性能,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和目标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制定一套适用于各类设备的清洗和消毒管理制度,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卫生和稳定运行。
具体目标如下:1. 确保设备的清洗和消毒工作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法规要求;2. 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保障人员的身体健康;3. 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降低设备故障的风险;4. 优化设备清洗和消毒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适用范围本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清洗和消毒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设备、食品加工设备、实验室设备、家用电器等。
四、制度内容1. 设备清洗和消毒责任确定设备清洗和消毒的责任人和责任岗位,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 设备清洗和消毒周期根据设备类型和使用频率,制定合理的清洗和消毒周期,并建立相应的清洗和消毒记录。
3. 清洗和消毒工艺制定清洗和消毒的具体步骤、工艺和方法,包括选用合适的清洁剂、消毒剂以及相应的清洗工具和设备。
4. 设备清洗和消毒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设备清洗和消毒的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等内容。
5. 设备清洗和消毒记录建立设备清洗和消毒的记录表,记录清洗和消毒的日期、人员、方法等信息,以备查阅和监督。
6. 设备清洗和消毒检查定期对设备的清洗和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7. 设备清洗和消毒意外处理制定设备清洗和消毒意外处理流程,对意外情况进行报告、处理和追踪。
8. 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衔接将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和政策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保障设备清洗和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执行与监督本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具体落实和管理。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一、所有生产设备均应按各自相应的清洁规程进行清洁消毒。
二、严格按照清洗消毒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
清洗消毒后做相应检查,清洗消毒的及时性及清洗消毒后检查的数据应记录和保存。
三、同一设备连续加工同一无菌产品时每批之间要清洗灭菌。
同一设备连续加工同种非无菌产品时至少每周或每生产三批次后按清洗规程全面清洗一次。
四、经灭菌处理的设备应标明灭菌的日期、并在防菌条件下贮存,可在两天内使用,否则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五、可移动设备应移动至清洗区清洗。
六、清洗设备内清洁区所用的工具容器等不脱落纤维、和微粒,必须能洗涤消毒和干燥。
七、保证生产设备的洁净度必须达到或高于食品生产的要求。
八、对生产车间经灭菌的设备质控部应定期根据生产情况(至少每班一次)进行无菌检查。
九、检查合格的设备由质控部填写设备检查记录。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_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规定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_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规定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_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规定为规范车间生产线各工段班后对设备的清洗作业,应制定规范的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篇11、目的:为了更好地对现酿酸奶的设备用具进行清洗消毒,特制订本办法。
2.范围本办法规定了各专卖店设备及有关工器具的清洗消毒要求。
3、技术要求3.1 酸奶杯及杯盖的消毒:提前打开酸奶机紫外线消毒灯,将盖完章的酸奶杯及盖放入酸奶机中进行紫外线消毒15-20分钟。
3.2 工器具的消毒3.2.1烧杯、温度计、搅拌棒的消毒:打开干燥箱,将清洗过的烧杯、温度计、搅拌棒放入干燥箱内,将温度升至80℃,保持20分钟,完成消毒。
3.2.2 电饭锅:将水烧到80℃,进行蒸煮10分钟后保温。
3.2.3 保温桶:将80℃以上的开水倒入保温桶,盖紧盖子,保持10分钟。
3.2.4 过滤网、过滤布的消毒:将过滤网及过滤布清洗干净,放入80℃以上的开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放入带紫外线的酸奶机中杀菌。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篇21.目的:建立生产设备清洁管理制度,保证生产设备符合工艺卫生要求2.范围:车间一般生产区、洁净区设备。
3.责任:车间班长负责组织实施,各工序生产操作人员有责任按本制度执行。
工艺员、质监员负责监督、检查。
4 内容4.1一般生产区设备的清洁4.1.1设备内表面清洁时,先用软用水(必要时加洗涤剂)擦试设备内表面至清洁,再用干抹布将设备内表面擦试干净。
4.1.2设备外表面清洁时,用软布或湿毛巾擦拭设备外表面,注意不可让水流入电器开关及控制盘内。
4.1.3如有污处应用去污粉或洗衣粉擦洗干净。
4.1.4清洗完后,用毛巾擦干设备表面的水。
4.1.5清洁时注意手勿被设备尖物刺伤。
4.1.6 电器开关清洁前必须切断电源,用干布擦去表面浮尘。
如有必要用微湿毛巾擦拭电器表面。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1. 引言1.1 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旨在规定公司内部设备清洗消毒的管理流程,以确保员工及客户使用安全可靠的设备。
1.2 定义和缩写词汇解释- 设备:指公司所拥有并用于生产、服务或其他业务活动中需要进行清洗消毒处理的各类物品。
- 清洗:将设备表面附着物质去除干净,并使其达到一定卫生标准。
- 消毒:通过杀灭细菌、病原体等微生物来阻止传播感染性疾病。
2. 负责人与职责分配2.1 设备管理员:a) 确保所有需要进行清洁和/或消毒处理的设施都得到适当地记录;b) 制订并执行相关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检查、测试和验证已完成任务;c) 委托合格且经过培训认证(如需)者参与实施具体操作步骤。
3. 清理前准备工作在开始对任何一个新项目进行正式运行之前,请按以下要求开展预先计划:a) 确定清洗和消毒的频率;b) 准备所需设备、工具及材料,如刷子、肥皂水或专用清洁剂等。
4. 清理程序4.1 设备表面清洗:a) 使用适当的器械(例如:软布/海绵)将设施外部进行湿润处理,并使用合适数量的中性肥皂溶液彻底地冲刷整个区域。
b) 按照指示在所有可见污渍处反复轻柔摩擦并确保完全去除附着物质。
4.2 设备内部清洗:根据不同类型设施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分解组件以便更好地达到难以触及之处;- 在必要时使用高压气体吹扫管道系统来排出积聚沉淀物;5. 消毒程序5.1 杀菌方法选择与准则: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消毒方式,并遵循相关法规标准。
6.记录管理执行过程中需要详尽记录每一次操作行为, 包括日期时间、执行者、设备名称和清洗消毒结果等。
7.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 清洁工具列表;- 消毒剂选择指南;8. 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中,以下法律名词解释适用:a) 卫生标准:根据相关卫生部门发布的规定,对设施表面进行处理以确保其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无菌状态。
生产设备、工具、容器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工具、容器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1.按安全卫生的要求,设置安全措施,正确安装和使用设备。
2.用于加工、包装、储运的设备及工具和生产用管道等应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开工前再清洗一次。
3.用具及设备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应按卫生规范的规定进行消毒,消毒后要彻底清洗。
4.冰箱、冰柜的内部每周清洗一次,清洁后按卫生规范的规定消毒,冰箱、冰柜、生产台、出炉车、工具具架的表面每天清洁,按卫生规范的规定进行消毒。
5.生产加工所使用的工器具,使用前后必须用表面活性剂或2%的碱水去油去污,然后按卫生规范的规定消毒,消毒后的工器具应放入消毒过的容器中保存备用。
6.小型的工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应摆放于已消毒的瓷盘中,不得随意乱放。
7.车间使用的抹布应选用吸水性好,不易脱毛丝的材料缝制,抹布使用前后应先洗涤去污再进行消毒处理,处理后的抹布应放在已消毒的容器中保存备用,清洁球不宜选用钢丝材料。
8.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及用具的清洗用水应符合《生活饮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
9.用于加工产品的设备及场所不得做其它食品加工无关的用途。
10.生产加工经营场所设有防蝇、防鼠设施,设有纱门、纱窗,门下端装有金属防鼠板,下水道出口设有金属隔栅。
卫生制度1.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卫生法》,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并将食品卫生许可证悬挂于醒目处。
2.生产企业周围环境良好,25米内不得有暴露的垃圾堆、垃圾场、坑式厕所、粪池等孳生有害昆虫的场所,卫生区采用“四定”办法,即: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内外环境整洁。
3.建立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索证索票、验收登记制度,严把采购关,采购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必须按规定向供货索取有效的检验合格证明及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和购货发票,禁止采购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4.食品入库时必须有验收登记纪录,食品贮存应做到分类存放,离地离墙先入先出,定期检验,及时清理;食品仓库内应防鼠、防潮,严禁存放亚硝酸盐及杀虫剂等有害有毒物质和其它非食品物品(门下端装有金属防鼠板)。
场所及设备设施清洗消毒和保养维护制度

场所及设备设施清洗消毒和保养维护制度.doc场所及设备设施清洗消毒和保养维护制度介绍场所及设备设施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和保养维护,以确保安全卫生和设备的正常工作。
本制度旨在规范清洗消毒和保养维护的程序和要求,保障员工和用户的健康和安全。
清洗消毒程序1. 清理:首先,对场所及设备设施进行清理。
清理包括清除表面的污垢、灰尘和杂物等,可以使用清洁剂、拖把、刷子等工具进行清理。
2. 消毒:清理后,对场所及设备设施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可以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如漂白粉、酒精等。
根据不同设备和场所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剂量,并确保消毒剂完全接触到所有表面,并按照说明进行处理。
3. 冲洗:消毒完成后,需要对场所及设备设施进行冲洗,确保清除残留的消毒剂和杂质。
4. 干燥:最后,对场所及设备设施进行干燥处理,以防止细菌滋生和水分的残留。
保养维护程序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场所及设备设施的状态,包括表面磨损、漏水、损坏等情况。
检查应由专人负责,记录并及时处理问题。
2. 维护保养:根据实际情况,在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对场所及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
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更换磨损部件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3. 备件管理:及时采购和储备设备维修、更换所需的备件,以备不时之需。
责任与监督1. 员工责任:全体员工都有责任遵守场所及设备设施清洗消毒和保养维护制度,确保操作规范,保障卫生安全。
2. 监督检查:由相关部门负责对场所及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和保养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并对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和整改。
总结场所及设备设施清洗消毒和保养维护制度是保障安全卫生和设备正常运作的重要措施。
通过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能够确保场所和设备设施的清洁、卫生和功能完好,提高员工和用户的满意度和安全性。
设施设备清洗消毒与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设施设备清洗消毒与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按照项目点的清洁计划开展设备设施的清洁工作,使设施设备保持清洁,无积垢。
2.操作区域和设备设施张贴标识加以区分,并分开使用。
3.定期维护、检查各类设施设备,保证炉灶、蒸箱、加热柜、冰箱、冷库等设施运转正常,接触食品的工用具无松脱或损坏。
员工发现设施设备损坏及时报告,并组织维修,损害的设施设备在未修复前不得使用。
4.拖把、地刷、扫帚、簸箕等清洁工具的存放、清洗场所与食品处理场所分开,清洁工具集中定点放置。
5.配备不同颜色的抹布用于清洁不同表面,擦拭即食食品操作台面或工具的抹布与清洁工具分池清洗并消毒。
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范文

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范文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工作人员和顾客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公共环境的卫生与安全,合理、有效地进行工具设备的清洗消毒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美发、美容、按摩、美甲、餐饮、医疗等行业。
第三条工具设备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工具、设备、器材等。
第二章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责任与要求第四条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责任属于工作人员,单位负责人须全面推行和落实该制度。
第五条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具备相应的人身卫生常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严守职业道德,不得滋生疾病传播来源。
第六条工作人员应按照相关卫生安全规定,正确使用、保管工具设备,确保工具设备的清洗消毒达到标准。
第七条工作人员应接受有关部门的卫生培训和健康检查,具备操作消毒设备、工具的能力。
第三章工具设备清洗消毒方案和流程第八条工具设备清洗消毒应科学合理,并可根据具体行业和工具设备的特点进行调整。
第九条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的流程一般包括:收集工具设备、清洗、消毒、干燥、贮存等环节。
第十条收集工具设备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工作人员和顾客感染。
收集容器应专用,易于清洗、消毒。
第十一条清洗工具设备时应选择适当的清洗剂和工具,充分清洗各个部位,确保工具设备的整洁无污染。
第十二条消毒时应按照相关标准与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时间,确保有效杀灭病菌。
第十三条干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卫生,避免二次污染。
第十四条贮存工具设备时应进行分类储存,保持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和湿度过高。
第四章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第十五条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工具设备清洗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第十六条工作人员有违反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行为的,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惩戒,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对于严重违反此管理制度情节严重的单位或个人,要追究相关责任,涉及刑事责任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工厂生产管道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工厂生产管道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为确保工厂生产管道设备的清洗消毒得以正确、彻底地进行,减少残留物对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及细菌的交叉污染,制定本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适用于工厂生产过程中的管道设备。
二、管理基础工厂管理人员应对本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进行学习,严格按照本规定的程序与标准执行,确保设备的清洁、消毒。
三、清洗消毒程序3.1 清洗程序1.预清洗:采用常温下水冲洗、刮擦、用刷子清除设备表面的残留物等方式,清除部分固体、液体污物。
2.清洗:使用清洗剂(导电性低的清洗剂),采用催化分解、乳化、化学反应等方式,将污染物分解并清洗干净,清洗剂的选择应根据设备清洗对象的特点确定,并标明具体使用方法。
3.中间水冲洗:用清水冲洗清洗过的管道设备,确保设备表面的清洗剂和污染物彻底清除。
4.热水冲洗:用蒸汽或热水冲洗设备,将残留物彻底冲洗干净。
3.2 消毒程序1.预消毒:使用抗菌清洁剂对管道设备进行清洁。
2.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应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消毒剂。
3.用药量:消毒剂的用药仅应限于标准值,每次消毒前应测量水的水质,保证每次消毒的消毒效果。
4.消毒时间:消毒时间应确保消毒剂对细菌的杀灭效果,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5.后开水清洗:消毒结束后用开水冲洗并放干,保证无污染。
四、安全注意事项1.在进行管道设备清洗消毒过程中,必须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在使用清洗剂和消毒剂时,应注意化学品的安全操作方式,防止刺激性气味和粉尘对人的危害。
3.在处置消毒液和废水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五、清洗消毒记录1.应建立生产管道设备的清洗消毒记录。
2.对清洗消毒记录进行保存,经过生产管理部门审核并批准后方可销毁。
六、责任制度1.工厂管理人员应对本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进行推广和贯彻。
2.生产车间负责人应对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清洗消毒进行监管和管理。
3.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对于违反规定的人员应进行相应的惩处。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一、背景在使用某些设备的过程中,因为与外部环境的接触,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影响,而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可以明确规定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清洗消毒流程,保障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设备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医疗、餐饮、制药、生产等行业。
三、管理原则1.安全第一:设备使用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不能牺牲安全。
2.防交叉感染:避免各种病原体、化学物质和其他危险物质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交叉感染。
3.定期维护:设备清洁和消毒应在经过合理的时间间隔后进行,以确保上一次清洗消毒的效果。
4.环保要求:在清洗消毒的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同时选择合适的清洗产品和消毒剂。
四、清洗消毒管理1.清洗流程a.设备拆解:拆下设备上的可拆卸部分,易于清洗。
b.洗涤:使用流动水清洗,必要时使用刷子或擦子清洗难以达到的部分。
c.消毒:全部清洗并清除明显的脏污后,进行消毒处理。
d.干燥:清洗完成后应将设备部件晾干到完全干燥。
2.消毒方法a.物理消毒: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和微波消毒,可达到较好的杀菌消毒效果。
b.化学消毒:包括含氯消毒、过氧化氢消毒、氧化亚氮消毒等,能够达到较好的杀菌消毒效果。
3.消毒周期a.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消毒周期。
b.设备在正常运转期间,消毒周期应不超过一个半月。
4.消毒记录a.设备清洗消毒记录应当详细记录在设备使用记录中。
b.对于一些业务需求高的设备,应该建立设备消毒记录。
5.监督管理a.设备清洗消毒应由专人负责,并指定设备的清洗消毒时间、清洗消毒时间的周期和方式。
b.定期开展设备监督检查工作,对涉及到设备清洗消毒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处理,以确保设备使用安全。
五、处罚条款一旦发现设备管理人员存在不遵守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的现象,应及时进行处罚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暂停使用设备等。
对于存在违规使用设备导致损害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一、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卫生,维护员工健康,确保生产安全,确立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的生产车间、办公场所、食堂、卫生间等各个区域的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工作。
二、责任部门1、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工作由公司的安全环保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具体操作由各部门的卫生管理员负责执行。
2、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建立和维护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档案,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各部门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工具设备清洗消毒工作。
三、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要求1、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应符合《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条例》、《劳动部门卫生监督检查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清洗消毒制度,明确工具设备的清洗周期、方法和消毒剂种类、浓度及方法。
3、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禁止未经培训的员工进行清洗消毒作业。
4、公司应根据工具设备的种类和用途,限定特定区域进行清洗消毒作业,确保不同用途的工具设备不混用,防止交叉感染。
5、工具设备清洗消毒应采用专门的清洗消毒设备和器具,确保清洗消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工具设备清洗消毒操作规程1、清洗操作规程(1)工具设备清洗应在指定的清洗间进行,清洗前应按照工具设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和清洗剂。
(2)清洗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和口罩,防止清洗过程中的飞溅和气溶胶对人体的危害。
(3)清洗过程中应使用专门的清洗设备和工具,禁止将清洗设备和容器用于食品或个人清洗。
2、消毒操作规程(1)清洗后的工具设备应放置在指定的消毒区域,消毒前应检查工具设备的状态,如有破损应予修复或更换。
(2)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工具设备的材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浓度,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消毒过程中应使用专门的消毒设备和工具,确保消毒剂均匀分布,并避免消毒剂残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一、目的:建立生产设备清洁管理制度,保证生产设备符合工艺卫生要求
二、范围:车间一般生产区、洁净区设备。
三、责任:车间班长负责组织实施,各工序生产操作人员有责任按本制度执行。
工艺员、质监员负责监督、检查。
四、内容
(一)一般生产区设备的清洁
1、设备内表面清洁时,先用软用水(必要时加洗涤剂)擦试设备内表面至清洁,再用干抹布将设备内表面擦试干净。
2、设备外表面清洁时,用软布或湿毛巾擦拭设备外表面,注意不可让水流入电器开关及控制盘内。
3、如有污处应用去污粉或洗衣粉擦洗干净。
4、清洗完后,用毛巾擦干设备表面的水。
5、清洁时注意手勿被设备尖物刺伤。
6、电器开关清洁前必须切断电源,用干布擦去表面浮尘。
如有必要用微湿毛巾擦拭电器表面。
(二)洁净区设备清洁
1、生产完毕后,切断电源,对设备进行整理,清除设备内外的残留物。
2、设备上可拆下部分及可移动设备送清洁间清洗,按生产用容器具清洁标准作业程序进行清洁。
3、设备主体按各设备清洁标准作业程序实施,内部要清洁干净,外部要见设备本色,电器擦拭无油污,设备清洗要揩净边角、缝隙。
4、用纯化水将设备内外表面及拆下部件擦洗干净,再用75%酒精对设备及部件进行全面擦拭、清洁。
5、设备清洁完后,按顺序进行安装、试车,正常后,填写清洁记录,报质监员检查,检查合格后,设备挂已清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