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步骤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设计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学生能够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学生能够解释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图像,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认识到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的形状、结构和功能线粒体的形状、结构和功能2.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步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的描述。

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观察与描述:学生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图像,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3. 实验操作:学生通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图像和实物样本。

2. 教师准备显微镜和解说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纸和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图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作用。

3. 观察实践:学生分组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记录观察结果。

4. 小组讨论:学生就观察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疑问。

5. 解答疑问: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特点。

七、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描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拓展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和线粒体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讨论
01 实验目的
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 操作步骤,包括调节 焦距、对光、移动载 玻片等。
了解显微镜的保养和 维护,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仪器的使 用寿命。
用纸巾轻轻按压盖玻片,去除多余的 液体。
用镊子夹取染色后的组织块,放在载 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 的载物台上。
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观察到的 图像清晰。
仔细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 分布和数量。
记录观察结果
01
用笔记录观察到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和 数量。
高倍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高倍显微镜是一种光学仪器,通过透镜的放大作用,将微小的物体放大并清晰地呈 现出来。
高倍显微镜通常配备有多个透镜,包括物镜、目镜和聚光镜等,以实现更高的放大 倍数和更好的观察效果。
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时,高倍显微镜能够提供足够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使观察 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形态和分布。
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 用技巧,如选择合适 的放大倍数、调整光 圈大小等。
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或组织切片, 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特征,
如大小、形状、数量等。
学习如何识别和区分叶绿体和线 粒体,了解它们在细胞内的分布
情况。
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在不同类型 细胞中的差异分布和功能特点。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微 观世界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训练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高中生物教案-【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高中生物教案-【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高中生物教案-【试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看叶绿体和细胞质流淌一、教学目的1.初步把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看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看,理解细胞质的流淌是一种生命现象。

二、教学建议〔一〕用显微镜观看叶绿体试验的教学建议:1.试验材料的选择。

试验材料的选择,应以取材便利、制片简洁、观看效果好为原则。

藓类植物的叶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叶制片,作为试验材料的首选对象。

试验时,可选取葫芦藓或墙藓的叶作观看材料。

2.显微镜的使用。

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指导,是同学做试验前教师讲解的主要内容。

要求同学做好以下几点。

(1)将显微镜安放好显微镜放在操前方偏左,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距载物台约2cm);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选用大光圈,弱光源时选用凹面镜。

(3)低倍镜观看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距玻片2~3mm 处;左眼注视目镜内,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当看到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细胞物像。

移动装片,将观看物放在视野中心。

(4)高倍镜观看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整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所要观看的物像。

3.观看程序的指导。

观看时,教师应提示同学先用低倍镜观看,再用高倍镜观看,最终绘制镜下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图。

4.讲解绘制生物图的要求。

绘图的要求包括绘图的工具要求,以及绘制生物图的方法要求。

如,图的摆放位置和大小,线条和点点,指示线、注字和图名,姓名和日期等。

5.条件许可的学校,最好每人使用一台显微镜,以便培育同学对显微镜的操作力气。

6.增加演示试验。

假设条件允许,则可以增加“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体的形态变化”的演示试验,使同学了解叶绿体对不同光照条件的适应性。

试验课前,在讲台前摆放3 台显微镜,载物台上分别放着强光(200W 灯泡照耀5min)、弱光(25W 灯泡照耀10min)、黑暗处理过的3 片葫芦藓叶的临时装片。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设计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设计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能够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学生能够描述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图像,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理解生物学实验的重要性和科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步骤。

2. 教学难点: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教具:显微镜。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图像。

实验材料。

2. 学具:学生显微镜。

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演示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4. 结果展示与讨论: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描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

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描述能力的发展。

1. 学生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2. 学生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技能。

3. 学生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叶绿体和线粒体在其他生物体内的分布和作用。

2. 学生可以探索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化和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八、教学参考资源:1.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图像和资料。

2. 生物学实验指导书籍。

3. 科学杂志和学术文章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研究。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导学提纲1、 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最理想的是藓类的叶。

为什么说藓类的叶是此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叶片绿色,小,单层细胞,属阴生植物,叶绿体大且数目少,不需加工即可制片观察。

2、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也可以用菠菜叶。

为什么要撕取其“下表皮”而不是“上表皮”,而且要“稍带些叶肉”?下表皮是背阳面,带海绵组织,叶绿体较大且数目少,便于观察。

3、观察叶绿体的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目的是什么?为了防止叶绿体失水。

如果叶绿体失水,叶绿体就缩成一团,无法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4、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用黑藻幼嫩叶片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具有哪些主要优点?叶片扁平,薄,叶绿体清楚,易观察。

5、为什么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而不是幼根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质流动?幼嫩叶片中存在叶绿体,便于观察细胞质流动,幼根中细胞质流动没有明显的参照物,不便于观察。

6、观察细胞质流动时,要寻找最佳观察部位,应寻找靠近叶脉部位的细胞进行观察,为什么?此处细胞水分供应充足,容易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7、此实验中,应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如果先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可能会找不到观察对象,还可能会出现高倍镜镜头压破玻片,损坏镜头。

8、实验中,如果发现细胞质不流动,或者流动很慢,应立即采取措施,加速其细胞质的流动。

方法是?方法有三种,可以任选一种:一是进行光照,即在阳光或灯光下放置15~20 min;二是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温,可加入热水将水温调至25℃左右,再将黑藻放入其中培养;三是切伤一小部分叶片。

9、每个细胞中细胞质流动的方向是否一致?可能不一致。

流动方式为主要为转动式(旋转式、环流式)。

10、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随细胞质流动,自身也可转动。

11、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在弱光下叶绿体以较大的面积正对光源,可接受更多的光。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侧面对着光源,防止被灼伤。

最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步骤

最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步骤

活动目标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2.识别光学显微镜下的叶绿体和线粒体。

背景资料1.相关知识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

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完成这一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产生氧。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呈椭球形,长径5~10 μm,短径2~4 μm,厚2~3 μm。

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一般含50~200个叶绿体,可占细胞质的40%。

叶绿体的数目因同种植物不同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在藻类细胞中,叶绿体形状多样,有网状、带状、裂片状和星形等,而且体积巨大,长径可达100 μm。

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与能量转换有关。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棒状,因不同的细胞种类和生理状态而不同,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支状或其他形状。

线粒体数目因细胞种类和生理状态不同有所差异,一般在一个细胞中有数百到数千个。

植物细胞因有叶绿体的缘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少;肝细胞中约有1 3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20%;巨大变形虫中线粒体数目可达50万个;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酵母细胞中有一个大型分支状的线粒体。

线粒体通常分布在细胞生命活动旺盛的区域。

例如,在肝细胞中呈均匀分布;在肾细胞中靠近微血管,呈平行或栅栏状排列;在精子中集中在尾的基部。

线粒体在细胞质中可以向生命活动旺盛的区域迁移。

2.实验原理(1)叶绿体的观察植物绿色部位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如果将叶片的横切片制成临时装片,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

某些植物幼嫩的叶也可直接用于观察叶绿体。

(2)线粒体的观察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内含细胞色素氧化酶系。

健那绿是一种碱性染料,可以专一性地对线粒体进行染色。

与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系发生作用时,染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呈蓝绿色;而线粒体周围的细胞质中的染料被还原为无色的状态。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步骤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步骤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指导(攻关不畏难)一、目的要求:1、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

二、材料用具:菠菜叶(或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台灯、铅笔三、实验原理: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四、方法步骤:1、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取一片藓类叶或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些叶肉,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取材制片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取叶片放入加盖玻片观察先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绘图(用铅笔画一个叶绿体形态和分布情况清楚的叶肉细胞)1)选用藓类的小叶或者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为藓类属阴生植物,菠菜叶的下表皮是菠菜叶的背阳面,这样的细胞中的叶绿体大且数目少,便于观察。

)2)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目的是为了防止叶绿体失水。

如果叶绿体失水,叶绿体就缩成一团,无法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正确使用低倍镜:取镜——对光——安放装片——下降镜筒——调焦。

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以免压坏装片和碰坏物镜。

4)正确使用高倍镜:将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载玻片滴水、放叶,加盖玻片黑藻类的培养制片观察(光低倍镜找到黑藻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到细胞内的叶绿体随细胞质液定向流动)1)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首先要找到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然后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在观察时眼睛注视叶绿体,再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设计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设计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 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2.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观察步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难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观察步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有哪些能量转换器吗?”2. 新课:讲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展示相关图片和模型。

3. 演示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记录观察结果。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操作技能。

3.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图片和模型,用于讲解和展示。

2. 准备高倍显微镜和相关实验材料,确保实验设备正常运行。

3. 准备实验报告表格,供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八、教学资源1.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图片和模型。

2. 高倍显微镜和相关实验材料。

3. 实验报告表格。

九、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研究人员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叶绿体和线粒体相关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叶绿体和线粒体相关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教学目标:1.练习使用显‎微镜,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

二、教学重点:1.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理解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功能的‎关系。

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

三、教学难点: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四、材料用具:菠菜叶(或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台灯、铅笔五、教学过程:(一)实验原理讲‎解: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二)、操作指导:(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左手托住,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将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如黑藻叶片‎临时装片)放在台上。

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高中生物《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

高中生物《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

高中生物《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3.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1. 如何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2.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使用显微镜观察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四、具体操作步骤1. 准备工具:高倍显微镜、盖玻片、切片刀、切片夹、试管、滴管等。

2. 准备样品:可选择新鲜的植物叶片或动物肝脏等组织作为观察的样品。

将样品切成0.1mm左右的薄片。

3. 制作玻片:将切好的组织块放在盖玻片上,用刀片压平,将盖玻片盖在上面。

4. 调整显微镜:将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上,先用低倍镜观察,调整焦距,找到感兴趣的细胞。

5. 调整高倍镜:保持焦距不变,转换到高倍镜,使用调节螺丝微调镜头,调节至清晰度最佳。

6. 观察细胞:在高倍下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可以看到叶绿体是绿色的类圆形体,线粒体是长条形体,通常有棕色的颜色。

7. 记录观察结果:使用笔和纸记录观察过程,包括观察的组织、细胞、细胞器等等。

五、教学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对设备和样品造成损害;2. 观察时,要尽量保持镜头和组织样本的干燥和清洁;3. 调节像差调节螺丝时,要缓慢转动,以免影响视觉效果。

六、教学扩展可以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植物或动物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数量,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玻片、使用显微镜等活动提高其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及观察表述能力。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设计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设计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能够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显微图像,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方法。

2. 难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的细微差异。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显微图像。

高倍显微镜和相关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预习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相关知识。

了解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器的知识。

教师介绍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功能和结构。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

3. 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观察结果,分享观察到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异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评价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学生评价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2. 同伴评价:同伴评价对方的观察结果和分享内容。

同伴评价对方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教师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六、教学步骤:1. 教师演示:教师使用高倍显微镜演示如何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教师讲解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和观察技巧。

2. 学生操作:学生分组,每组使用一台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步骤,自行操作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3. 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

七、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规范:学生操作显微镜时要轻柔,避免剧烈晃动。

实验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实验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实验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2003/9/6[教学目标] 1.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实验原理] 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中。

叶绿体一般是色的、扁平的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材料用具]藓类(如葫芦藓)的叶片(或菠菜叶等)显微镜。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培养皿,滴管,铅笔,清水。

[方法步骤]一、制作临时装片1.取材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者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2.制片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用镊子夹住所取的叶,放入水滴中,盖上。

注意:,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二、用显微镜观察1.用低倍显微镜观察(1)对光:转动显微镜的,使用大光圈对光。

(2)观察:将制好的叶的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眼注视目镜内的视野,眼睁开,调节准焦螺旋,慢慢移动装片,找到叶片细胞。

2.用高倍镜观察(1)换成高倍镜显微镜观察:转动显微镜的,将换成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螺旋,直到看清细胞为止。

仔细观察叶片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2)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观察到的叶绿体呈,呈形。

3.绘画:(1)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画出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的分布情况。

(2)用铅笔画出一个叶绿体的结构示意图:[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系?[例题解析]1.下列哪种材料不能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A.藓类的叶片B.黄杨叶横切片C.菠菜叶下表皮或沾在下表皮上的少数叶肉细胞D.种子植物的叶片2.下列关于使用高倍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成高倍物镜观察C.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3.下列关于叶绿体在细胞中分布,正确的是A.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侧面对着光源,以利于接受较多的光B.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较大的侧面对着光源,可以接受较多的光C.在弱光下,叶绿体会较多的聚集在背光一侧D.对于一般的叶片,背光面的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4.在高倍镜下,观察藓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发现叶绿体呈形。

高中生物《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教学教案

高中生物《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教学教案

高中生物《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了解叶绿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叶绿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 教学难点: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叶绿体的观察和识别。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高倍显微镜、叶片标本、显微镜操作演示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叶绿体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低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教师演示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安放、对光、观察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熟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3. 讲解叶绿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1) 教师通过PPT展示叶绿体的结构图,讲解叶绿体的形态、分布和功能。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4. 观察叶绿体:1) 教师发放叶片标本,学生分组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叶绿体的形状、大小、分布等特征。

3) 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同组同学进行交流,共同分析叶绿体的特点。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叶绿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叶绿体的结构图,标注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3. 复习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为下次实验课做好充分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正确性以及课堂笔记的完整性,以判断学生对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和叶绿体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技巧运用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评估学生对高倍显微镜操作和叶绿体观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叶绿体结构图的绘制、实验报告的内容完整性以及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复习情况。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1实验教学设计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1实验教学设计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科学探究实验创新设计作品系列
课题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能说出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2、熟练使用高倍物镜。
3、参与合作学习,形成严谨认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实验原理
教学难点
临时装片的制作
2、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为什么呢?
思考、讨论、回答
通过特定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操作过程,在强化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环节四思维提升
引导、组织、评价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并分析实验的出现的过程性问题及其原因。
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法,讲授法
实验材料
黑藻叶、玻片、滴管、烧杯、显微镜等
实验原理
利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绿叶中的叶绿体及液泡区域,参照强光照下叶绿体和液泡的相对位置变化,可以体会细胞质流动的客观存在。利用数码显微镜的成像功能,可以更清楚得认识和理解细胞显微结构。
实验创新
在实验室内自主培养黑藻,既可充分保障实验材料供应、拓展实验开设的时间窗口,还可以减少实验费用,降低教学成本。
环节五课堂小结
展示PPT概念图
体会、必记。
增强模型建构意识。
作业布置
书写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1.通过实验材料创新,可以使学生更加快捷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借助数码显微镜的视频成像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
3.学生通过发展性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在评价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高中生物《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教学教案

高中生物《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教学教案

高中生物《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了解叶绿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2. 叶绿体的观察: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叶绿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 教学难点: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叶绿体的精细观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叶绿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2. 讲解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3. 学生分组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记录观察到的结构特点。

4. 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叶绿体结构特点,探讨叶绿体的功能。

6.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观察其他细胞结构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反馈。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练习题、课后作业。

2. 评价内容: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叶绿体的结构特点、功能理解。

七、教学资源1. 高倍显微镜:确保每组学生都有机会使用。

2. 叶绿体和细胞样本:用于观察和分析。

3. 教学PPT:提供清晰的叶绿体结构图片和功能介绍。

4. 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第3-4课时:观察叶绿体,探讨其结构特点和功能。

4. 第7-8课时: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使用高倍显微镜时注意安全。

2. 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记录叶绿体的结构特点。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及线粒体》的说课重点学习的教案稿文本.docx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及线粒体》的说课重点学习的教案稿文本.docx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说课稿一、教学指导思想《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第5 个实验,本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之前的 4 个实验以及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低倍与高倍显微镜的操作观察以及临时装片的制备方法,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进一步训练和巩固该能力。

本实验安排在《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章节中,由于细胞器不是肉眼能够观察到的,因此仅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无法切身体会到多样性细胞器的真实存在。

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观察,不仅巩固和训练了实验操作特别是显微镜使用技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真实地感受到细胞器的存在。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

生物多样性与统一性是生物学一个重要特征,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犹如万花筒,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独特之美。

本实验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尽可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物材料进行观察,提升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感性认识。

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观察时,必然会遇到不同的操作难题,学生必须以已知的生物学知识以依托,发挥创新精神解决问题。

教学时不仅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更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各种实验操作的深层原因,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水平,然后才可能打破课本传统实验方法的束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敢于质疑的勇气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二、实验教学分析1、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高倍显微镜的操作以及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2)观察活细胞中的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形态大小分布与运动教学难点:(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染色,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2)使用目镜测微尺测量叶绿体、线粒体大小的方法2、突破策略:教师做好预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并拍摄较好的实验照片以供学生观察;提前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比较好的观察材料给学生选择;课前做好充分材料仪器准备;提前设置好板书以及实验导学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材料;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安排小组长,布置课前预习任务;通过实验导学案的问题串化解学生设计实验方法步骤中遇到的难题。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教案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教案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意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掌握实验操作技巧,能够准确地描述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现象。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力的奇妙,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观察方法、现象及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如何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引导或情境创设引入主题,引起学生对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兴趣。

2.呈现: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3.讲解:教师讲解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相关知识,包括概念、特征、意义等,帮助学生形成对这一现象的全面认识。

4.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指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5.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观察到的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探究热情。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实验、小组讨论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高倍显微镜实验、互动式教学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即时的课堂小测验或问题回答,检验学生对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基本概念和观察方法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描述观察到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现象,分析其背后的意义。

3.评价方式: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2.教学工具:高倍显微镜、显微镜软件、图片分析工具等。

实验7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解析版)

实验7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解析版)

实验7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核心知识回顾1、实验原理(1)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的_____细胞中,一般呈绿色、扁平的椭球或球形。

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的运动作为标志。

2、实验步骤(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2)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观察细胞质流动(1)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随时保持_____状态。

(2)用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为实验材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流动时可用藓类和黑藻的小叶直接制成临时装片的原因_____。

(4)叶绿体在细胞内可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同时受的影响。

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最大面积朝向光源,强光下则以侧面或顶面朝向光源。

实验观察时可适当调整光照强度和方向以便于观察。

答案:1、(1)叶肉(2)叶绿体2、(1)叶肉盖玻片高倍镜(2)清水幼嫩3、(1)有水(2)叶绿体大且排列疏松(3)藓类和黑藻的小叶片薄而小,仅由单层叶肉细胞构成(4)光照强度➢核心知识辨析1、观察叶绿体,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采光( × )辨析: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大光圈或换凹面镜,增大通光量,才能使视野变亮。

2、高倍镜下可看到细胞质是处于流动状态,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不同( × )辨析: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随细胞质绕液泡移动,所以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方向相同。

3、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以看到叶绿体有内外两层膜( × )辨析: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叶绿体有内外两层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内外两层膜。

4、可选用藓类叶、黑藻叶或者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 )辨析: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紫色大液泡,不适合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步骤
活动目标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2.识别光学显微镜下的叶绿体和线粒体。

背景资料
1.相关知识
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

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完成这一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产生氧。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呈椭球形,长径5~10 μm,短径2~4 μm,厚2~3 μm。

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一般含50~200个叶绿体,可占细胞质的40%。

叶绿体的数目因同种植物不同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在藻类细胞中,叶绿体形状多样,有网状、带状、裂片状和星形等,而且体积巨大,长径可达100 μm。

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与能量转换有关。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棒状,因不同的细胞种类和生理状态而不同,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支状或其他形状。

线粒体数目因细胞种类和生理状态不同有所差异,一般在一个细胞中有数百到数千个。

植物细胞因有叶绿体的缘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少;肝细胞中约有1 3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20%;巨大变形虫中线粒体数目可达50万个;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酵母细胞中有一个大型分支状的线粒体。

线粒体通常分布在细胞生命活动旺盛的区域。

例如,在肝细
胞中呈均匀分布;在肾细胞中靠近微血管,呈平行或栅栏状排列;在精子中集中在尾的基部。

线粒体在细胞质中可以向生命活动旺盛的区域迁移。

2.实验原理
(1)叶绿体的观察植物绿色部位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如果将叶片的横切片制成临时装片,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

某些植物幼嫩的叶也可直接用于观察叶绿体。

(2)线粒体的观察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内含细胞色素氧化酶系。

健那绿是一种碱性染料,可以专一性地对线粒体进行染色。

与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系发生作用时,染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呈蓝绿色;而线粒体周围的细胞质中的染料被还原为无色的状态。

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呈现蓝绿色的线粒体。

操作指南
1.材料藓类、菠菜或黑藻的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

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

3.试剂及配制方法
(1)试剂清水,健那绿染液。

(2)试剂的配制方法
①等渗溶液称取0.85 g NaCl、0.25 g KCl、0.03 g CaCl2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②健那绿染液先称取10 mg健那绿溶于1 mL等渗溶液中,用滤纸过滤。

再取滤液加入49 mL等渗溶液中,即为染色液。

4.操作要点
(1)制作临时装片
①在观察黑藻前10 min,用40 °C的水浸泡黑藻的叶。

这样的叶用于制作临时装片,便于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随细胞质而流动。

②在适宜的温度下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可以将健那绿染液保持在
37 °C,尽可能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染色期间保持在生活状态。

③用健那绿染液染色时,要染色10~15 min。

在此期间要适当添加染液,以保证细胞不干燥。

(2)观察
①观察时,注意通过调整光圈来调节反射光线的强弱,使进入物镜的光线不要太强。

②按照正确的观察顺序,先用低倍镜找到观察的物像,通过移动临时装片选择单层的典型细胞,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

分析讨论
1.选择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具有较多线粒体的细胞在功能上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用健那绿染液作为观察线粒体的染色剂?4.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评价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