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廉洁_钱大宇

合集下载

清廉如水 浮生若茶

清廉如水 浮生若茶

清廉如水浮生若茶

《广雅》有云:“廉,清也”。至清者,莫过于水也。老子有云:“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无形,但可以是任何形状,可以是涓涓细流,也可以是惊涛骇浪;可以是随风潜入夜的细雨,也可以是漫天舞白花的瑞雪。水至柔,但任凭你抽刀断水,水自川流不息。

为政者,当如水,对人民群众似涓涓细流润泽万物而与世无争,对腐败邪恶如惊涛骇浪气吞山河而无所畏惧。从政为官,清廉则民近,腐败则民疏。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公平正义才能使人明辨是非,只有清正廉洁才能使人不为权势左右。说起来容易,真正践行起来却异常艰难,历史上包拯、海瑞等清官廉吏终其一生才将此为官之道铭刻于百姓心中。

古往今来,数不清的官员一心为民,廉洁自律。古有“清风两袖朝天去”的于谦,今有清廉履职、发挥余热的杨善洲,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些我们可能并不熟知。就如我们说起郑板桥,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清朝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却鲜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名清廉的官员。有诗云“勤政一肩月,廉洁两袖风”,说的就是郑板桥。他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时,因为民请命,赈济灾民,得罪了豪绅权贵而被罢官。他离开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仅一个书童为他挑着两箱

子书同行。而我们的周恩来总理,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并且不止一次地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这样的事例无不道出了“勤以为民,廉以养德”、“从政不失勤,为官不失廉”的真谛。

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当官只要以民为本,清正勤政,人民就会拥护和爱戴。今天,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因此,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问一问是否对党和人民有益,群众满意不满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茶与廉洁故事

茶与廉洁故事

茶与廉洁故事

济南茶叶集团党委组织集团42余名党员到“泉城清风——济南市博物馆馆藏廉洁文化主题文物展”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据了解,本次展览依托济南市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源,挖掘文物中蕴含的廉洁文化元素,共挑选蕴含廉洁寓意、歌颂清廉品德、纪念廉政名人的主题文物63件,以“修身以养德、托物以言志、廉贤以示今”三个部分进行展示。在现场,党员们依次参观了拓片、印章、铜镜、瓷玉器、书画等丰富的馆藏文物,认真倾听了山东籍廉政历史人物的廉洁故事,深切感受到了文物中承载的清风正气,在品味廉洁文化历史传承和精神内核的同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廉洁文化洗礼。

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一件件典型的廉洁文物资料、一个个动人的清风故事,传递了清正廉洁主旋律,激发了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意识,凝聚了奋斗力量。本次廉洁文化主题党日活动,切实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济南厚重的人文底蕴中,感受清官廉吏的清廉品德,接受廉洁文化的浸润洗礼。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廉政意识,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严守纪法红线,筑牢信仰之基,做好廉洁自律的践行者,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走在前,开新局’,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作出积极贡献。”

浅谈茶性与士人君子人格

浅谈茶性与士人君子人格

浅谈茶性与士人君子人格

作者:李婧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3年第09期

摘要:茶平和、恬淡、高洁的品性体现了古代士人高雅脱俗的君子人格。茶性符合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清和的茶性正与文人的君子性相契合,茶道即人道。

关键词:茶性;茶道;士人君子人格

茶性平和谦让,清静而韧,精俭与清淡又常常联系在一起,所以陆羽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1]茶对饮用之人的要求,历史上早有论述,徐渭在《煎茶七类》一文中,首先讲的就是“人品”,“煎茶虽微淡小雅,然要须共人与茶品相得。”[2]可见,茶在中国反映了各种社会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品质,茶品与人品相通。杨万里有诗句云:“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3]他将茶与故人的气质、风度相比,以表现茶与故人的高洁品质,形象生动。其实,古人的人格、精神修养一旦与诗人所描写的茶的高洁品性相统一了,其君子性也就存在了。所以茶成了高尚品德情操的象征,饮茶常与有德之人相伴。茶道即人道,也大概源于此吧。《大观茶论》说到:“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4]裴汶《茶述》亦指出茶“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5]这些都是阐明冲和静谧的茶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为大自然所钟爱的茶具有平和、恬淡、清和、高雅的品性,深得茶人的喜爱。茶品之清高独具灵性,有助于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能促使人们超脱世俗的羁绊,寻求自由的精神家园。茶能使人们在纷乱的世俗中,受浮躁不良风气影响时,及时感应茶的“涤清”特质,从而保持内心的纯净和美善。茶是崇尚美的象征,茶品能提升饮茶人的精神境界。认识茶品,以茶励志,实乃中国人和茶的相互厚爱所致。宋徽宗赵佶在他的《大观茶论》说茶可使“天下之士,励志清白”。[6]就是说文人喜将茶之性与饮茶者的品格、性情相比照,在饮茶过程中明道励志。超脱世外、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要以高尚的人格作为基础,茶的这种超凡脱俗的高贵气质也同样来自它那清和淡泊、刚韧不屈的品格。茶从自然采摘到成为成品,经历了诸多工序,它的味道在这些工序中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更加浓郁。犹如坎坷的人生,有了诸多磨难而更显其顽强的生命力。我想这也许是历代文人钟爱它的一个原因吧。苏轼是一个爱茶惜茶之人,传记大多记载了他与茶酒的结缘。他认为茶是天地间的灵草,汲取日月精化,它以青山为宅,与白云遨游,得甘泉之润,融合了天地之精华,因而具有“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7]《和钱安道寄惠建茶》)的君子品性。品茶可以使人“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8](《寄周安孺茶》)。在叶嘉传中,苏轼以拟人的手法,把茶比作“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容貌如铁,资质刚劲”,“有济世之术”可使人“精魂不觉洒然而醒”的高雅之士。在苏轼那里,茶品与人品得到完美结合。《寄周安孺茶》是苏轼所作的一首最长的茶诗,诗中赞扬了茶的高贵品质、高雅风度,诗中是这样描写茶的:“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如今老且嫩,细事百不欲。美恶皆两忘,谁能强追逐。”[9]这几句写茶犹在喻人,茶的君子气节与高贵品质是其他事物无法匹比的,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强调了语气,展现了作者清和坦然却又不失刚韧的人格魅力。苏轼不仅陶醉于茶带给

关于清廉家风故事话题征文

关于清廉家风故事话题征文

关于清廉家风故事话题征文

例文一: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唐朝的宰相卢怀慎清正廉洁,不搜刮钱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他当官以后,身份高贵,妻子和儿女仍免不了经常挨饿受冻,但是他对待亲戚朋友却非常大方。

他在东都(洛阳)担当负责选拔官吏的重要公务,可是随身的行李只是一只布口袋。他担任黄门监兼吏部尚书期间,病了很长时间。宋璟和卢从愿经常去探望他。卢怀慎躺在一张薄薄的破竹席上,门上连个门帘也没有,遇到刮风下雨,只好用席子遮挡。卢怀慎平素很器重宋璟和卢从愿,看到他们俩来了,心里非常高兴,留他们呆了很长时间,并叫家里人准备饭菜,端上来的只有两瓦盆蒸豆和几根青菜,此外什么也没有。卢怀慎握着宋璟和卢从愿两个人的手说:“你们两个人一定会当官治理国家,皇帝寻求人才和治理国家的策略很急迫。但是统治的时间长了,皇帝身边的大臣就会有所懈怠,这时就会有小人乘机接近讨好皇帝,你们两个人一定要记住。”过了没几天,卢怀慎就死了,他在病危的时候,曾经写了一个报告,向皇帝推荐宋璟、卢从愿、李杰和李朝隐。皇帝看了报告,对他更加惋惜。

安葬卢怀慎的时候,因为他平时没有积蓄,所以只好叫一个老仆人做了一锅粥给帮助办理丧事的人吃。玄宗皇帝到城南打猎,来到一片破旧的房舍之间,有一户人家简陋的院子里,似乎正在举行什么仪式,便派人骑马去询问,那人回来报告说:“那里在举行卢怀慎死亡两周年的祭礼,正在吃斋饭。”玄宗于是赏赐细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

另外人们传说:卢怀慎去世时,他的夫人崔氏不让女儿哭喊,对他说:“你们的父亲没死,我知道。你父亲清正廉洁,不争名利,谦虚退让,各地赠送的东西,他一点也不肯接受。他与张说同时当宰相,如今张说收受的钱物堆积如

以茶会友,以茶雅志,以茶助廉之风

以茶会友,以茶雅志,以茶助廉之风

以茶会友,以茶雅志,以茶助廉之风

一、茶与友情

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茶就被

视为一种会友的载体,一种交流感情的媒介。在我国,茶几常常成为

朋友相聚时的重要场所,朋友们围坐在茶几旁,品茶聊聊,谈笑风生。茶香扑鼻,心灵得到了慰藉,友情得到了升华。茶和友情,相得益彰,浓淡相宜。

二、茶与雅志

喝茶是一种雅事,茶道更是我国古代士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茶,

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品茶,可以让人静心、修身、思考。茶道的精髓在于“静”,不仅是舌尖上的味觉体验,更是

心灵的修炼。在品茶的过程中,可以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找到自

己内心深处的那份静谧。茶,让人内心清净,上得雅志。

三、茶与廉政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茶文化中的“茶艺”,不仅体现

在茶点和茶具的制作上,更是体现在品茶的礼仪和氛围上。我国自古

就有“朴素廉洁,简朴安宁”的优良传统,也正是这种优良传统使得

中华茶道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不断传承发展。廉政建设是当前社会关注

的热点之一,而茶文化中提倡的廉政素风,恰恰呼应了当今社会廉政

建设的要求。品茶是一种文雅的修养,也是一种道德的追求。通过品茶,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的廉洁品质,将廉政之风融入到日常生

活中去。

结语:

茶与友情、茶与雅志、茶与廉政,这三者并不互相独立,而是相辅相

成的。在茶的熏陶下,友情更加深厚,雅志更加高远,廉政之风更加

清明。我们应该重视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将茶文化融入到我们的日

常生活中,让茶之美和茶文化的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茶会友,以茶雅志,以茶助廉之风,是我们每个人应该为之努力的

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精选25篇)

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精选25篇)

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精选2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篇1

这天,我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关于青少年修身养性的书。读后,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好少年务必具备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遵纪守法……其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诚实、守信、节俭。因为我觉得这三点对于青少年很重要。

说起诚实,这本书中《司马光卖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知识渊博还精通音乐,律历,天文等。这篇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司马光想把他的马卖了,还把马的老毛病告诉买主。说到那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傻,因为这样,那匹马就不能卖个好价钱了。但是,他说的一句话使我万分敬佩他,他说:“一匹马卖钱多少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务必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听了这句话,难道你不会对司马光佩服得五体投地吗我就会。司马光这种诚实的品质多么可贵。我们要学习司马光这种品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我们都要有这种好品质。

但是,我发现周围还是有许多人没做到。例如,在我们班上,老师在评讲练习题,询问同学们是否做对时,有某些同学明明做错了,却说自己做对了来瞒老师,为的是使自己不会没面子,就连我偶尔也会。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再也不会干出这种愚蠢的事了。可不是吗,为了面子而回避错误,是多么虚伪好笑的行为。你们呢,是不是跟我一样,再也不会干了,再也不说谎了谎言再美丽,总是谎言,终究还是会穿帮的。所以,我们要养成诚实的好习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的人。

最新-茶道思想对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 精品

最新-茶道思想对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 精品

茶道思想对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

中国传统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历史悠远、博大精深,它集儒家、道家、佛家的哲理思想于一体,并以和的思想为内核,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茶道思想和茶德精神,并在禅茶一体的茶文化发展进程中,以其淡泊、自然、本真、慎独、修己的茶道思想为特征,形成了茶廉文化,对于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和功能,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

1中国传统茶道思想与廉政文化的渊源中国传统茶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所生成的文化和社会现象,涵盖与茶相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诸如茶叶种植、茶叶制作加工、饮茶习俗、饮茶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极其讲究茶文化中的茶叶、茶水、茶器具、饮茶环境等,还极为推崇饮茶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之中,兼容并蓄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的思想精粹,在茶文化中的茶道思想可以归纳为廉、美、和、敬,并以儒家思想的和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礼、茶道、茶宴、茶风茶俗等,较好地传递出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修行、以茶育德的功能和效用。

在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茶道思想之中,其廉、美、和、敬的茶道思想与我国的廉政文化有不谋而合之处,其中廉主要是指品茗者品性的廉洁清白;美主要是品茗者对于洁其身,而正其心的追求;和则寓意中国传统哲理中的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追求天和、地和、人和的完美境界;敬品茗者在饮茶时的茶礼、茶风茶俗等。

在茶道思想的表述之中,流露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清静、淡泊、内省、修身的思想和追求,对于人们的性情的熏陶有极大的裨益,同时,在茶道思想的追随和引领下,还可以使品茗者达到陶冶情操、袪除杂念的功效和目的。

浅谈中国茶文化的“和”思想及其启示

浅谈中国茶文化的“和”思想及其启示

2018年第03期

在汉语中,但凡能与“和”字组成的词语,大多象征着美好的一面。如:和谐、祥和、和睦、和气、和为贵、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和气生财等等。由此可见,“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贯穿于几千年历史之中,是中国哲学的核心精髓,诸子百家的文化发展和完善过程,无一不是把“和”来当作重要指导。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在茶以解渴这个本质功能之外,人们将更多的精神内涵赋予到茶这一载体之中,集中了儒释道三家文化之精髓。其中,“和”的思想被誉为是茶的核心思想,至今还具有非常强的教育意义和启示。本文将从中国“和”思想的形成,“和”思想在中国茶文化中的具体表现,以及茶文化“和”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等方面进行论述,为茶叶爱好者能更好理解学习中国茶文化提供些理论上的帮助。1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的形成

在我国汉字发展的历史上,“和”字出现的时间较早,最早出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之中。在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也是我国古典名著之一《说文》中,对“和”的解释是:“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在甲骨文中,“和”同“龢”。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竹子编制的吹奏乐器。先秦时期的古典著作《尚书·舜典》中有这样的描述,“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从“和”字的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和”字是从我国古代乐器及其演奏的乐曲中发源的。“和”的理念和思想,也是中国古人通过音乐提出,并由乐器的合奏引申出“和谐”“和调”“唱和”“和合”等涵义。之后在汉语的发展流传推广中,上述等词被引申出许多新的内涵,并广泛用于其他领域里。

茶廉文化相关历史典故

茶廉文化相关历史典故

茶廉文化相关历史典故

一、陆纳以茶待客

陆纳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以清廉著称。他曾担任过吴兴太守、尚书左仆射等职位,深受朝廷和百姓的尊敬。陆纳有一段时间住在建业(今南京市),由于家境并不富裕,他平时并不大肆宴请宾客,但若来了客人,他必定会以茶待客,以示尊重。这一传统后来在士大夫中流传开来,成为了一种礼仪和文化。

二、神医孙思邈药方茶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和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一生著作颇丰,其中《千金方》更是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孙思邈在他的医药学研究中,将茶叶与中医药相结合,提出了一些茶疗方子,用以养生和治疗疾病。这些药方茶成为了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至今。

三、品茶诗人卢仝

卢仝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韩愈、孟郊等人并称“韩孟诗派”。他一生爱茶,曾写下了许多赞美茶叶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该诗不仅对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有着精细的描绘,更将品茶的意境和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卢仝的品茶诗对后世的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蔡襄制茶赛茶

蔡襄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和茶学家。他对茶叶的种植、制作和品饮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亲自指导百姓制茶。同时,蔡襄还倡

导赛茶文化,即通过比赛来评选茶叶的优劣。这种文化形式不仅增加了茶叶的趣味性,也促进了茶叶制作技艺的提高。

五、王安石茶会助廉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文化名人。他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尤其在个人生活中更是以简朴自持。王安石常常以茶会友,通过品茗交流思想和文化。这种茶会文化不仅是一种高雅的社交活动,也是一种廉洁自律的表现形式。在当时的官场上,一些官员也借茶会之名行贪污之实,但王安石却以茶会友来弘扬清廉之风,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制茶工艺的廉文化

制茶工艺的廉文化

制茶工艺的廉文化

制茶工艺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廉文化的代表之一。

廉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准则,注重廉洁、勤俭、节约、诚信、公正等传统价值观。

在制茶工艺中,廉文化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制茶的原料茶叶必须经过精心选料,只有品质优良的茶叶才能制成高品质的茶产品。这需要制茶师傅具备高度的诚信和公正意识,不偏袒任何一种茶叶,只有依据客观的标准进行选料。

其次,在制茶的过程中,要注重勤俭节约。茶叶的加工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制茶师傅必须懂得珍惜每一片茶叶,不浪费任何一个资源。而且在制茶的过程中,还要精益求精,不断优化工艺,使每一批茶叶都能成为极品。

最后,在茶叶销售过程中,制茶师傅也要遵循“取之有道”的原则,以诚信为本,不以欺诈的手段获取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促进制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制茶工艺与廉文化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瑰宝。

茶香中的清廉哲理

茶香中的清廉哲理

茶香中的清廉哲理

第一篇:茶香中的清廉哲理

茶香中的清廉哲理

八零九零

常与身边的同事或同学谈及如今茶文化的异变,大多不以为然,甚至有朋友说道“你年纪轻轻的,对传统文化这么执著,何必呢”,故颇有“众人皆醒我独醉”之感。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醉茶”悟道,浅茗细品中感知茶之哲理与为人处世的深意,对我们八零后一代年轻人而言并不是暮色雅园。

如今,有的年轻人爱饮港式奶茶,有的则钟情于意式咖啡,有的更流连于葡萄美酒。商品社会带来了众多的选择,而个性张扬的年轻人也乐于在繁多的选择中体现自我、发现自我。笔者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八零后公务员,最爱的还是中国的传统饮料――茶。

不少身边的同事总是笑曰:“你怎么会喜欢喝茶、研究茶呢?不像是你这年龄段感兴趣的事情呢。”其实,对茶的喜爱最早源自于父辈的教诲,幼时随父亲一起品茶,也聆听了诸多关于茶的故事。父亲曾说:“茶叶是百草之英,茶与儒通在中庸;茶与禅通在神和;茶与道通在自然。古代文人以物喻人,将饮茶化为品茗,茶的意味也包涵了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人的品行。”

异变的反思

随着从校园踏入社会,笔者逐渐感受到,现实中的茶“文化”似乎有所异变。近年来,由于一些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烟酒等礼品开始渐渐变得没有那么畅销,唯独茶叶的受青睐程度经久不衰。而且,现在的一些领导干部不仅喝茶,还讲究喝好茶,沏茶也得有一定的“功夫”。这看似是回到了古人的境界,邀上三五好友,来上一壶上好的铁观音、普洱、碧螺春或者金骏眉,谈论人生理想或者分析国家大事。然而,事实却不尽如此。

中国社会讲究“人情关系”,求人办事以茶为礼更是常见。笔者在机关任职,逐渐发现茶已经化身为一块疏通关系的敲门砖或是道具,

优秀廉政文化征文散文八篇

优秀廉政文化征文散文八篇

篇一

前几日,闲来无事,邀三两好友故地重游。初夏的晚风,软糯而温暖,轻拂起层层涟漪,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别样的味道。走在田间小路,忽然眼前出现一汪荷塘,绿油油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透亮透亮的,瞬时赏心悦目。

古者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驻足,静观池中之莲,笔直而洁净,不蔓不枝,高居于水面之上,昂首挺胸,绽放淡雅之美。没有艳丽出众的外表,没有浓郁扑鼻的芬芳,但在硕大的莲叶的陪衬下显得很高贵典雅。虽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清清白白,落落大方;立于池水之间,不显媚态,不为风之摇摆,不随世俗、洁身自好。故此,吾更加喜之、慕之。

清风徐来,绿云自动,实实在在,高洁洒脱。观眼前之莲,思绪不禁飘散。难怪,古代的大多文人或清官都偏爱莲花之美,尤喜其洁身自爱之美。

水清则莲更清,水浊而莲不随其所动。人身处在社会之中,必会面临各种现象与是非。如何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呢?

究其根本,不过“心清”二字。心清了,淡泊明志而清廉;心清了,则耐得住清贫,拒绝得了诱惑;心清了,才能明澈清透,宠辱不惊。

水清则莲更清,水浊而莲不随其所动。入世不为任何变故所动,应如莲之品性,实在为人,观民生,思其所想,追根溯源,看清事由之本。为人行事的起源不因有某种私心而逐步恶化为具有目的性,为人应当恰如其分,尊崇低调处事的作风。《晏子春秋˙内篇》记载道:“景公问晏子曰:‘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污涂,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晏子巧言以水之品性比喻为政之德,认为只有如水一般保持至清之德,才能涤除尘垢,使政治永保清明公正。

弘扬中国茶德促进社会和谐

弘扬中国茶德促进社会和谐

收稿日期:2019-02-25

作者简介:程启坤(1937年-),男,主要从事茶叶生化、茶叶品质鉴定、茶叶加工和茶文化的研究工作。

弘扬中国茶德 促进社会和谐

程启坤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产茶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久远的年代发展至今天,茶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不仅如此,茶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茶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必需品,茶也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

庄晚芳先生1989年提出“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正是反映了新时代茶的社会功能的本质与核心,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现正逢庄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学习它、实践它,必将有利于促进

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1994年庄晚芳先生为我提写的“中国茶德”

1 中国茶德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庄晚芳先生的“中国茶德”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与思考而提出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的建没。庄先生出于如何充分发挥茶的社会功能的考虑,提出了“中国茶德”的建议。

他把中国茶德归纳为“廉美和敬”四个字,并解

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四句话。这是庄先生对“中国茶德”的高度概括,是中国茶德的精髓。中国茶德这四句话的内涵是极其丰富而深刻的。

廉俭才能育德,“德”是道德与品行,是一个人的品德与素质,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庄先生提出了廉俭育德,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廉俭”显得更为重要。

美真才会康乐,美的生活是人们普遍的欲望与追求,只有美与真的结合,追求实实在在的生活目标,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健康与快乐。

和诚才易处世,以和诚的态度去待人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社会才会和谐,这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要素。

廉政党课_浮生若茶,秉心守节

廉政党课_浮生若茶,秉心守节


那些不经风雨、喜欢走捷径的人,就
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 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 直面人生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 真实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
2012年全球清廉指数
中国近十年清廉指数及世界排名
年度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得分 39 3.6 3.5 3.6 3.6 3.5 3.3 3.2 3.4 3.4
“民工局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卧底局长” ——陈家顺
一生献给核事业的科学家 ——林俊德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 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 决定,只有一个国家具有那些能 够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 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 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 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 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能不 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 国家具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 们才能说我们为这个国家而骄 傲。”
排名
80 75 78 79 72 72 70 78 71 66
参评国家 (地区)数量 176 183 178 180 180 179 163 158 145 133
宋人或(有人)得玉, 献诸子罕 , 子罕弗受。献 玉者曰:“以示玉人,玉 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 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 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 宝。”稽首而告曰:“小 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 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 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 富而后使复其所。

传统茶文化与公务员道德建设

传统茶文化与公务员道德建设

2020年第06期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

作者简介:杜慧(1983-),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中共许昌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收稿日期:2020年5月28日。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茶叶原产地,饮茶自古以来都是中华

民族最为普遍、深远的生活休闲方式。古诗云“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祸消。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唐代白居易《闲眠》)自西周以来,随着品茗之风在文人阶层的盛行,茶这种饮料逐渐与人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蔚为大观的茶文化。时至今日,作为一笔独特的精神财富,传统茶文化不仅滋养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对当代公务员道德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1传统茶文化的内涵

公元780年左右,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本茶书,也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确立。一般而言,传统茶文化是指茶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后所呈现出的文化特性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其内涵十分丰富。

1.1传统茶文化是培育高雅人生情趣的良方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因其生长环境之特殊清雅,品鉴滋味之清香幽微,茶叶早已超脱其解渴、入药的原始功效,与饮用者的精神世界产生共鸣。唐代诗僧皎然云:“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与饮酒相比,喝茶被赋予一种高雅的格调。茶没有酒的豪放喧嚣,一盏清注入腹,往往使人思路清晰,内心冲淡平和,品茶所带来的幽妙滋味和情感体悟,能使人获得身心上的愉悦,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和谐境地。对饮者而言,品茗不单单是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精神升华的过程。唐代裴汶在其所著的《茶述》中概括了饮茶文化的内涵:“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凡,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赋予茶以卓然不群的精神特质。受此影响,文人雅士借助茶来表达自己洁身自好、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传统茶文化所生发、传递出的这种高韵雅致,使得茶与梅、兰、竹、菊一起,成为文化大观园中懿范嘉行和理想人格的象征,为后世文人雅士寻求精神寄托、培育高雅情趣提供了良方。

茶与廉的故事

茶与廉的故事

茶与廉的故事

在中国文化中,茶与廉洁常被联系在一起,有一些故事传达了茶与廉洁的内涵。

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明代嘉靖年间,有一位县官叫徐达。他治理官场非常清廉,整治贪污腐败,让官场风清气正。有一天,有人送给他一袋茶叶作为礼物。徐达收下后却立即将茶叶送还,因为他知道送茶是人们示好的方式,而他身为官员,不能收取民间的礼物,以示他的廉洁和正直。

这个故事传达了廉洁官员的榜样,也强调了官员不能收受贿赂,表现了清廉的品质。茶在这里作为礼物,被徐达视为一种廉洁的象征,他因廉洁而拒绝接受这份礼物,展现了一位官员的高尚品质和正直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与廉洁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钱大宇

在市场经济和价值多元化的环境中,往往会有荣辱不分,是非颠倒,尔虞我诈的现象发生,价值取向容易流于世俗化、道德规范易于受到功利化的冲击,这样就会使和谐的社会失去精神纽带。因此必须善于自律,大力提倡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今年三月四日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在政协上海小组作了重要的讲话,他斩钉截铁地说:/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0接着他提出/八荣八耻0的荣辱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都认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弘扬。茶人界和茶文化研究者也很自然地联想到我们的/国饮)))茶0,我们从明荣辱知廉耻的立德之基中,也闪烁出茶德所具有的某些光洁之点,这也是茶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特性,因为茶除了作为一种物质性的饮料外,更是一种精神,由物质向精神飞跃,由口腹之欲向精神生活飞跃,从而使茶的精神与德相联,这才有了/茶德0之谓,这也反映了茶与人的深层次的关系。茶与人的深层次关系并有内在相联性,特点就是节操与品性,历代文人称之为君子性。胡锦涛同志讲的/八荣八耻0导向鲜明,用语精微,寓意深邃,其中/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0和/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0更是与茶性所彰显的廉洁、清白、勤俭、磊落的本性丝丝相连,并与长期所形成的在品茶中逐渐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追求一样,注重养成,而非言表。所以今天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之际,进一步挖掘并弘扬茶所蕴含的精神品性,通过一些茶文化活动,也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对提升人的境界,震撼心灵、健康成长的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茶,大自然赋予特有的生存环境与灵性,生于丹山碧水之间,集天地之灵气,韵高性俭,清廉高洁,洁身自好,自有超然之意趣,被人们奉为天地之灵物,是礼,是德,是道,廉耻礼仪被认为是茶的灵魂,是清廉勤政俭约的象征。诸葛亮把/静以养身,俭以养德0作为修身之道,清雍正也以/俭以养德,尚俭戒奢0作为治国之径略。茶就这样迎合于社会的需要。第一部茶书5茶经6,陆羽把高雅自洁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评判贯穿于茶事之中,把品饮与自我修养,陶冶心灵,塑造人格联系起来,并用/精行俭德0来串通茶性与人性。此后一百多种茶书中,虽大部分是记人和事,但德性与操守也是一个主要精神点,让茶的内蕴与人生哲理联系起来。正如陈文华先生所说,这就是茶文化中的心态文化,也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儒家提出以茶励志,审己自省,乃是性灵之求,由茶味进一步体味人生之味。禅家的/吃茶去0成为禅林法语。历代文人茶人分别从茶与内心修养表示了各自的看法:/洁性不可污0、/参百品而不混0、/涤昏雪滞0、/清我神0、/换骨轻身0、/益思0与/悦志0、/茶墨同德操0、/励志清白0等,苏东坡更作5叶嘉传6将茶人格化,茶奉献于人,不求回报,/风味德馨,为世所贵0。所以人们赞美茶,茶犹似值得钦佩的志士,有正直的情怀和高尚的洁操,更有清白和恬淡的内在气质。后来我国茶人用/茶德0来概括品茶过程所产生的作用,即提升品茶境界,使人获得人格陶冶,从而推进社会良好的风气。知38

名茶人庄晚芳教授于1989年为增进当前两个文明建设,提出中国茶德四条守则,即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简称廉美和敬。此后还有多位茶人提出对/茶德0的文字表述,但基本精神共同,体现了对人性的完善,操守的修养,特别/廉俭0更是成为共识,对廉俭的价值目标阐述大致有以下内容:素简,内心慎独,收敛奢欲,操守防腐,去浮存真,清除心染。这也是符合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奉献、进取、廉洁、和谐的精神。台湾范增平先生曾阐述,通过茶艺活动过程可以善化人心、净化社会、美化生活、文化世界。

对于以茶崇俭,廉俭育德,古人也十分重视,特别是严以律己的政要和文人,就以茶来守操养廉,励节,倡导崇俭与清廉。5茶经6中陆羽特列举了崇俭的事例来表明对廉俭之风的追求与弘扬。春秋时晏婴任齐景公卿相时,也以茶为廉,平时吃的是糙米饭,很少晕菜,只有茶而己。晋代陆纳任吴兴太守时,接待卫将军谢安,其侄儿私自叫厨师准备了十多人的酒食。而陆纳接待谢安时只摆了茶和果品,并把其侄陆亻叔打了40大板,并责备说:/你这样做既不能为叔增添光彩,为什么要玷污我历来崇尚朴素的节操呢?还有晋代桓温,任扬州都督时,习性很俭朴,每次宴请,只有七盘果品和茶罢了。南朝齐武帝在其/遗诏0中特地交代:/我死后灵座上千万不要用牛羊牲品祭祀,只需供设饼果、茶茗、干饭就可以了,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均按此方式去做0。两晋南北朝时期,茶成为节俭戒奢和素洁的象征。5茶经6还引述了一个与茶德有关的故事,东晋元帝时,有个老妈妈,每天去市场卖茶,所得钱全部捐献给路边穷苦之人。表明了茶与奉献精神相联。陆羽自己崇俭思想,在5茶经6中也可见到,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与石,虽然好看,但不耐用,如用银制,虽雅致简净,但涉及过于/侈丽0了。另据宋#周辉5清波杂志6载:司马光(温公)与蜀公范景仁同游嵩山,毫不挥霍,只各携带茶水前往。也得到当时人们好评,认为/益知温公俭德,世无其比0。据说清康熙、乾隆举行旧臣僚大宴会时也只喝茶吃点心,而不用丰盛酒宴招待。明,李贽以饮品茶茗感悟作5茶夹铭6:/我无志朋,朝夕唯汝。世间清苦,谁能及子0。/夙兴夜昧,我愿与子终始0。/子不姓汤,我不姓李。总之一味,清苦到底0。将茶与为人清廉,甘愿清贫而守节操联系起来。这些史实说明了历代茶人爱国忧民崇尚廉俭的思想通过茶作为介体,宣扬/啜苦励志,咽甘报国0的人生价值观和高洁的情怀。今天党中央也竭力倡导/八荣八耻0,弘扬公正廉洁,大力反腐,从而发扬我国以德治国俭朴清廉的传统精神,记得1984年建国35周年庆祝晚会上,1985年元旦联欢会上,一直延续至今,党中央均以清茶一杯招待国内外贵客、朋友和同志。这清茶一杯,是在深情厚谊中寓含了深刻的思想。此举深得人心。于若木同志曾深情地说:/客来奉茶,以茶会友己成为人们交往时的传统习惯,每年春节在人民大会堂0进行团聚时,清茶一杯,既不失礼,又体现廉政,为人们所称道。曾任湖南省副省长陈彬藩倡导/君子之交淡如水0的高尚风气,清除人际关系中遇事等价交换,相互利用的不良心理。提倡客来敬茶,以茶交友的传统风俗。茶之清香,可净化心灵,净化社会,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品味和文化素养。曾任浙江省政协主席的王家扬也倡导通过茶文化弘扬优秀民族传统,茶是纯洁的化身,文明的象征,倡廉抑奢的纽带。我国知名的茶人,也是茶品性的最好践行者,被人们称为茶圣的吴觉农,上海曹安路白佛园建有吴觉农纪念馆,全面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矢志为农、科教兴茶的不平凡的一生,也生动地再现了茶人的风格,怎样是茶人风格呢?请看吴觉农自述言辞:/不求功名利禄升官发财,不慕高堂华屋锦衣美食,不沉溺于声色犬马红灯酒绿,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清廉自守无私奉献,具有君子的操守,这就是茶人风格0。这也是与今天党中央倡导的/八荣八耻0精神相融合。茶人庄晚芳教授主张/发扬茶德,

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