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法37条
劳动合同法37条
一、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按照以下规定:
(一)自然期满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定为固定期限合同的,用人单位不
得在合同期满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因不可抗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合同交付的劳动任务因不可抗力
发生重大变化,双方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可以解除或者终止。
但当事人可以约
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进行必要的变更和补充;
(三)公开通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①用人单位由于经营需要解除或者终止固定期限合同的或者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应当
至少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
(二)公开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因劳动者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
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三)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想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及时组织双方当事
人协商,双方当事人可以另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
三、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解除劳动
合同的,由劳动者承担经济损失。
四、劳动者未按照本条第三款的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
同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此条第三款规定支付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五、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行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和支付义务,如果双方当事人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和支付义务,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
聘用合同的解约和终止规定
聘用合同的解约和终止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合同的签订,旨在明确聘用合同的解约和终止规定,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合同适用于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聘用关系。
第三条本合同所称解约,是指用人单位与职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行为。
第四条本合同所称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关系自然终止的行为。
第二章解约的情形和程序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与职工协商一致解约:1.职工个人原因提出解约的;2.用人单位因经营需要,依法进行经济性裁员;3.双方约定的其他解约情形。
第六条用人单位在解约前,应当向职工说明解约理由,并给予职工一定的陈述和申辩机会。
第七条用人单位在解约前,应当依法支付职工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办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用人单位在解约前,应当为职工办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或者终止手续。
第三章终止的情形和程序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关系自然终止:1.劳动合同期满的;2.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3.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4.用人单位依法解散、破产的;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终止情形。
第十条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职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办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劳动合同终止前,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办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或者终止手续。
第四章解约和终止后的权益保障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在解约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应当一次性支付职工工资、经济补偿等各项待遇。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解约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应当依法为职工办理人事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或终止手续。
员工手册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
员工手册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一、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公司与员工之间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相关事项,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2. 员工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并经公司同意解除劳动合同;3. 公司因业务需要调整岗位、地点等,与员工协商不一致,解除劳动合同;4. 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国家法律法规,公司依法依规解除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1. 劳动合同期满,双方不再续签;2. 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自然终止;3. 员工死亡或被依法宣告失踪、死亡,劳动合同终止;4. 公司因不可抗力等因素,需提前终止劳动合同。
四、解除和终止程序1.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对方,并签署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2. 员工提出辞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并办理相关离职手续。
3. 公司因业务需要调整岗位、地点等需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与员工协商,协商不一致的,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处理。
4. 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国家法律法规的,公司有权依法依规解除劳动合同。
5. 劳动合同期满或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6. 离职手续:员工在离职前必须办理工作交接、财务结算等手续,并归还公司财物。
五、双方权利义务1. 公司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向员工支付应付的薪酬及福利待遇。
2. 员工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3. 员工在离职后,应当遵守与公司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如有)。
4. 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过程中,双方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妥善处理各项事宜。
六、违约责任1.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后,如一方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2. 员工离职后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公司因此造成的损失。
七、争议解决本协议的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终止劳动合同与解除关系管理制度
停止劳动合同与解除关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维护公司的正常运营秩序和员工权益,规范停止劳动合同与解除员工关系的处理程序,特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各部门、各级别职员,要求各级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和员工全面遵守。
第二章停止劳动合同的情形依据劳动法和公司相关规定,劳动合同可能显现以下情形导致解除:2.1 解雇公司有权解雇员工,但必需符合以下情形之一:1.严重违反公司纪律、道德和职业操守;2.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3.严重怠工,经提示和教育后仍无改善;4.严重失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5.被司法机关认定有犯罪行为。
2.2 辞职员工有权申请辞职,但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上级主管和人力资源部门。
特殊情况下,即行辞职者,需经人力资源部门确认方可处理。
2.3 协商解除在双方协商全都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可以协商解除。
协商解除需遵从以下程序:1.员工申请向上级主管提出解除合同的书面申请;2.上级主管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代表等进行内部沟通,并召开协商会议;3.协商双方达成全都看法后,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制作解除协议书,并由双方签字确认;4.解除协议书生效后,出具《劳动关系解除通知书》,正式解除劳动关系。
第三章解除程序3.1 解除申请当公司决议解除员工劳动合同时,须符合以下程序:1.上级主管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书面解除申请,附上解除的事由、证据等相关料子;2.人力资源部门在收到解除申请后,会通知员工参加解除相关程序。
3.2 解除审查人力资源部门接到解除申请后,会进行解除审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确认所提出的解除理由是否合法、合理;2.调查相关证据,确保解除申请的真实性;3.召集上级主管、员工本人等参加面谈,听取相关情况说明;4.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评估解除的必需性和合理性,并提出解除看法。
3.3 解除决策依据解除申请、解除审查结果及公司相关规定,人力资源部门将提出解除的决策看法,并提交给公司高层领导审批。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条款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条款解析一、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在一定情况下,一方当事人依法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法定解除:根据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解除合同,例如:- 发现对方存在欺诈行为,导致合同无效;- 受聘者不具备法定工作资格;- 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已无法履行。
2. 协商解除: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解除应以书面形式确认,并且在解除时需处理好结算及补偿问题。
3. 单方解除:在特定情况下,劳动合同的一方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常见的包括:- 用人单位因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而解除合同;- 雇员因个人健康原因无法继续工作。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在合同期满、工作完成或其他法定事由发生时,自动结束合同的状态。
终止的情形包括:1. 合同期满:当合同约定的期限结束时,劳动合同自动终止。
2. 工作完成:如果合同是为了完成特定任务而签订,当任务完成时,劳动合同自动终止。
3. 法定事由:包括以下几种:- 一方当事人死亡;- 企业解散;- 根据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
三、解除与终止的法律责任无论是解除还是终止,双方当事人都应注意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别是在解除合同的情况下,需提前通知对方,并满足相应的通知期限。
此外,若因一方的过错导致合同解除,需承担赔偿责任。
四、注意事项1. 书面形式:无论是解除还是终止合同,为保护自身权益,务必确保合同的书面记录。
2. 合规性: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不侵害员工合法权益。
3. 合理补偿:在解除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考虑员工的经济补偿,确保合法合理。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在实际操作中需谨慎对待,双方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是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如果劳动者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并且情节严重,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2.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如果严重失职或者有营私舞弊行为,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如果劳动者同时在其他单位工作,严重影响了在本单位的工作,或者用人单位提出改正要求后劳动者拒不改正,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 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使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导致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5.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劳动者因为犯罪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此外,第40条还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是劳动关系中非常重要的法律问题,它关系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保护。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以避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带来的法律风险。
同时,劳动者也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当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旨在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确保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充分了解并遵守这一法律规定,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
劳动合同的自动终止与自动解除
劳动合同的自动终止与自动解除合同书劳动合同的自动终止与自动解除甲方:(雇主)乙方:(雇员)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双方愿意达成以下协议:一、劳动合同的自动终止1. 协商解除: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解除的原因应当是合理、合法并经双方签字确认。
2. 完成工作任务:一方完成工作任务后,劳动合同即自动终止。
完成工作任务指的是根据合同约定完成双方协商的工作内容,并经甲方认可。
3. 合同期满:劳动合同期满后,合同即自动终止,双方可以继续协商是否续签新的劳动合同。
4. 因不可抗力导致的自动终止:如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履行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自动终止。
二、劳动合同的自动解除1. 辞职:乙方有权随时向甲方提出辞职。
乙方应提前提出辞职的意向,并按照约定的提前通知期限履行通知义务。
2. 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一些解除条件,满足这些条件即可自动解除劳动合同。
3. 乙方不履行职责:如乙方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履行职责、不履行工作职责等,甲方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三、补偿事宜1. 双方自愿协商赔偿金额:如劳动合同自动终止或解除,双方应自愿协商赔偿金额,确定赔偿标准及支付期限。
2. 法定赔偿责任:如乙方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违约金、经济损失等。
四、其他事宜1. 保密义务:乙方在离职后须继续遵守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甲方的商业秘密或其他机密信息。
2. 文件归还:乙方离职时应将甲方提供的文件、设备、工具等归还给甲方。
3. 争议解决:如双方对解除劳动合同的事项存在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有关机构申请仲裁或起诉。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方和乙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合同生效后,双方应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各自的义务,并尽力维护合同的权益。
如一方违反本合同的规定,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甲方(盖章):乙方(签名):日期:日期:。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是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详细内容: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应当依法办理解除手续,并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经济补偿和其他应得的待遇。
在职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时,违反上述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项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在劳动关系终止时能够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获得应得的经济补偿和待遇。
一、解除手续劳动合同的终止或解除应当依法进行解除手续。
具体而言,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程序与劳动者进行解除协商,并告知劳动者解除事由、解除日期等相关信息。
同时,用人单位还需要依法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解除申请,并根据规定的程序办理相应的手续。
二、待遇支付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经济补偿和其他应得的待遇。
其中,工资的支付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得到应有的回报。
经济补偿的支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补偿标准和支付办法进行,确保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后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
其他应得的待遇包括但不限于年终奖、奖金、加班费等,应当根据劳动合同及相关法律规定支付给劳动者。
三、违约责任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时未履行解除手续或未及时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待遇,将构成违约行为,并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违约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劳动行政部门将依法对违约用人单位进行处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旨在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终止时能够得到应得的经济补偿和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解除手续,并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经济补偿和其他应得的待遇。
对于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以上是对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解读和说明,用于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法律条款。
在劳动合同的终止或解除过程中,双方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确保合法权益的保护与实现。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释义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释义引言本文旨在对《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进行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法条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第四十条是劳动法中一个关键的条款,涉及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后的权益保障和法律适用等方面。
第一节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包括以下情形:1.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自愿协商解除合同,达成一致意见;2.解除协议: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条件或者事由发生;3.解雇: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的情况下解雇劳动者;4.合同期满: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终止合同;5.单方终止:一方无故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对方可以随时终止合同。
第二节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用人单位提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计算按照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进行计算,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原因与劳动者违法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劳动合同终止后的权益保障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享有的权益包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和经济补偿等。
用人单位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款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权益。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等。
结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是一项重要的劳动法规定,涵盖了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法律适用和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方面。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是劳动法的核心目标之一。
各方应当严格遵守该法条的规定,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落实。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一、劳动合同解除的定义和条件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双方根据某些特定情况或条件,通过协商或依照法定程序,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解除:1.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双方经过协商一致,达成解除劳动合同的意见。
2.达到合同期限:劳动合同在约定的期限内到期,自动解除。
3.双方协商不一致:劳动合同双方无法就某些重大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经协商后决定解除合同。
4.解除协议:劳动合同双方通过书面协议,达成解除劳动合同的共识。
5.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因疾病或年龄原因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可解除合同。
6.违反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双方中的一方严重违反合同约定,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二、劳动合同终止的方式和条件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关系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依法终止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终止:1.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双方经过协商一致,同意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2.达到法定终止条件:劳动者因疾病或年龄原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
3.劳动者辞职: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申请,经同意后劳动合同终止。
4.用人单位辞退:用人单位因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工作能力有明显不符合要求,可以予以辞退。
5.双方协商不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双方无法就某些重大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经协商后决定终止合同。
6.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因意外事故或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劳动合同终止。
三、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注意事项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注意以下事项:1.协商一致:无论是解除还是终止劳动合同,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避免纠纷和法律纠纷的发生。
2.书面协议: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应通过书面形式进行,确保双方权益的合法性和可维护性。
3.确认手续: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办理相应的离职手续,支付应得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员工手册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
员工手册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员工手册: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一、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员工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手册。
二、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1. 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员工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3)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4)员工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公司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公司提出,拒不改正的;(5)员工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公司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 员工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公司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公司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员工利益的;(5)公司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员工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程序1.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1)公司应当向员工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2)公司应当依法支付员工经济补偿;(3)公司应当为员工办理档案转移手续;(4)公司应当向员工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2. 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1)员工应当提前书面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2)员工应当办理工作交接;(3)员工应当依法向公司支付违约金(如有约定);(4)公司应当为员工办理档案转移手续;(5)公司应当向员工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四、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后的权益保障1. 公司应当依法支付员工经济补偿、加班费、奖金等各项待遇;2. 员工应当按照约定向公司支付违约金;3. 双方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妥善处理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后的相关事项;4. 员工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如需查阅或者复制劳动合同、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等相关资料,公司应当予以配合;5. 双方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不得侵犯对方的名誉、隐私等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解除与劳动合同终止的区别
劳动合同解除与劳动合同终止的区别正文: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与条件1.1 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一方依法采取相应程序,提前终止合同关系的行为。
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和程序,确保合法性和公正性。
1.2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如下:1) 一方违反合同约定,严重影响合同履行的;2) 经过协商,双方一致同意解除的;3) 用人单位未依法办理劳动合同,工人提出解除合同的。
二、劳动合同终止的方式及条件2.1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当劳动合同规定的工作期限届满,双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合同即自动终止。
2.2 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解除终止是指在未达到合同期限的情况下,经双方协商一致或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2.3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如下:1) 双方合同解除;2) 双方协商一致;3)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4) 劳动者因身体或者工作能力等原因,不能从事原工作,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工作岗位无法进行调整的;5) 劳动者有同等劳动条件下找到新工作的;6) 劳动者因婚丧嫁娶等原因,法律规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7)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又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附件:1. 《劳动合同法》全文附件。
2.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报告范例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合同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相关问题的一部法律,旨在调整和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2. 身体或者工作能力等原因:指劳动者因健康状况或工作能力不符合原工作要求,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的情况。
3.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指由相关鉴定机构组成的委员会,对劳动者的身体或工作能力进行评估和鉴定。
劳动法的终止合同时间规定
劳动法的终止合同时间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在符合特定条件时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情形。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时间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对劳动法的终止合同时间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一、劳动合同终止的时间规定1.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合同期限到达终点,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
此时,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
2.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这意味着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开始领取养老金后,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3.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失踪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劳动合同终止。
此时,劳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随之消失。
4.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劳动合同终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用人单位被宣告破产的,劳动合同终止。
5.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此时,用人单位已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因此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除上述情形外,还有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终止时间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没有明确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在履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间,除非一方或双方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不会自动终止。
1. 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接触和终止的区别
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区别一、引言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是劳动合同制度中常见的两种情形,它们在劳动关系的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人对于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区别存在混淆,因此,本文将从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定义、法律依据、情形、通知义务和补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区分这两种情形。
二、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定义1.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提前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解除可以分为法定解除和意定解除,其中法定解除分为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和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意定解除则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到期或者出现法定终止事由,导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自动归于消灭,或导致双方劳动关系的继续履行成为不可能而不得不消灭的情形。
劳动合同终止主要是基于某种法定事实的出现,其一般不涉及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意思表示,只要法定事实出现,一般情况下,都会导致双方劳动关系的消灭。
三、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法律依据1.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至第四十一条规定了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和程序。
其中包括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形。
2.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如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等。
此外,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还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前的通知义务和补偿问题。
四、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情形1.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非试用期内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补偿计算方法和标准解读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补偿计算方法和标准解读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补偿是劳动法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权益和义务,同时也体现了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协调。
本文将对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补偿的计算方法和标准进行深入解读。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况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关系终止的一种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1. 合同期满:当劳动合同规定的期限届满时,合同自然终止。
2. 双方协商解除:雇主与雇员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3. 违约解除:当一方违反合同约定,严重影响劳动关系的正常进行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4. 解雇:雇主有正当理由解雇雇员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终止的补偿计算方法劳动合同终止时,雇主应向雇员支付相应的补偿。
补偿的具体计算方法因国家法律法规和地区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下面介绍一种较为常见的计算方法。
1. 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存续期限的长短,雇主需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一般来说,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计算,每工作年限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
如果雇员工作不满一年,则按照实际工作月份计算。
2. 工资结算:劳动合同终止后,雇主应结算雇员的工资,包括剩余工资、加班工资等。
3. 社会保险金:根据国家和地区的规定,雇主还需向雇员支付相应的社会保险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4. 其他福利待遇:根据劳动合同和公司制度的规定,雇主还需支付其他福利待遇,如年终奖、补贴等。
三、劳动合同终止补偿的标准解读劳动合同终止补偿的标准在不同地区和国家都存在差异,以下为一些常见的标准解读:1. 最低标准保障:各地区都有规定最低的劳动合同终止补偿标准,雇主不能低于该标准支付补偿金。
2. 规模和行业差异:不同的行业和企业规模对劳动合同终止补偿标准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企业和高风险行业对补偿金标准更为严格。
3. 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长短也会影响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期限较长的合同一般会有更高的补偿金要求。
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终止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是劳动关系的常见法律行为。
在我国,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法律规定、条件和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劳动合同的变更1. 劳动合同变更的概念劳动合同变更是指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对劳动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补充。
劳动合同变更不包括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2. 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1)双方自愿。
劳动合同变更必须建立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对方变更劳动合同。
(2)合法性。
劳动合同变更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公平性。
劳动合同变更应确保双方权益的平衡,不得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 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1)双方协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劳动合同变更事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2)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变更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或者盖章确认。
(3)备案。
用人单位应当将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二、劳动合同的解除1. 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单方或者双方协商一致,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2.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1)双方协商一致。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单方解除。
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有法定解除事由时,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3. 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1)通知对方。
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方应当提前通知对方,通知期限根据劳动合同的履行期限和解除事由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办理手续。
双方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办理劳动合同解除手续。
(3)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的工龄和工资水平,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三、劳动合同的终止1. 劳动合同终止的概念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规定的期限届满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自然消失。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法定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1、辞职权: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324号)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这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通常称之为“辞职权”。
劳动者行使辞职权时,只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即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经过用人单位同意30天期满劳动合同正式解除。
2、特别解除权:《劳动法》第3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劳动条件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劳动条件的;(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劳动的解除与终止合法终止与违法解除的区别
劳动的解除与终止合法终止与违法解除的区别劳动合同是雇佣关系的法律约定,规定了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在雇佣关系中,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是一种常见情况。
然而,这种解除与终止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违法的。
本文将探讨劳动的解除与终止合法终止与违法解除的区别。
一、合法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1. 协商一致终止:劳动合同双方经协商一致,达成共识并以书面形式绑定,可以合法终止劳动合同。
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同意解除合同,不违反法律规定。
2. 期满合同终止: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合同期限满后,劳动合同自然终止,被视为合法终止。
3. 单方面法定事由终止:根据《劳动法》等法律法规,雇主有权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如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严重失职或者经济发生困难等。
这些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合法的。
4. 劳动者提前解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劳动者有权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例如被虐待、遭受不公平待遇或者无法继续从事原先约定的工作等。
只要劳动者可以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是合理的,这种情况下的解除也是合法的。
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1. 无合法事由解除:如果雇主或劳动者无正当理由,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就属于违法解除。
这种情况下,违反了劳动法律的规定,终止合同是违法的。
2. 违背程序解除:在解除或终止过程中,如果任何一方没有按照劳动法规定的程序和程序解决纠纷,而采取擅自行动进行解除,这也属于违法解除。
3. 不公平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应当遵循公平原则,违法解除通常是指雇主在解除合同时违背了公平原则,例如基于性别、种族、宗教等非劳动能力因素的歧视解雇。
三、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罚与补偿根据劳动法规定,对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方,法律有相应的处罚和补偿措施。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方可能需要支付经济赔偿、支付工资及补偿金、恢复劳动关系、聘请被解雇劳动者等。
总结劳动的解除与终止分为合法终止与违法解除两种情况。
劳动合同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第二十六条是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规定。
在中国的《劳动合同法》中,第二十六条具体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以下是对这一条款的详细解释和分析。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第二十六条明确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主要包括:1.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这意味着如果劳动者因病或受伤,且在规定的医疗期结束后仍不能恢复工作能力,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这表明如果劳动者在经过培训或岗位调整后,仍然无法满足工作要求,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公司重组、技术更新等,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继续执行时,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合同内容。
如果协商失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用人单位在依据第二十六条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 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第二十六条同样赋予了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劳动者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通知用人单位,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17条
劳动合同法17条本文是对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解读和说明。
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之一,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劳动合同法第17条是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规定的重要条款。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除:1.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在合同期满时自动终止,双方无需再行解除。
2.单方解除: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由雇主或劳动者一方提前解除,但应提前30天通知对方。
3.协商一致解除:双方经过协商一致决定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除了解除外,劳动合同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终止:1.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一致决定终止劳动合同,可以达成书面协议并注明终止时间。
2.劳动者提前通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通知雇主终止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3.难以继续履行: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变得困难或不可能,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4.达到退休年龄:根据国家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劳动合同终止。
三、劳动合同的效力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具备法律效力:1.自愿原则: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自愿达成的协议,双方都应当自愿签订合同,不得强迫或欺骗对方。
2.平等原则:劳动合同应当基于平等和公平的原则,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符合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劳动合同法第17条还规定了劳动合同违约的责任和补偿方式:1.违约责任:当劳动合同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时,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经济补偿:当劳动合同一方违约时,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应向对方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3.赔偿责任:当劳动合同一方故意或重大过失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结语本文对劳动合同法第17条进行了解读和说明,详细介绍了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方式,以及劳动合同的效力和违约责任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相关规定
53、《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项“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是指,劳动合同终止和解除。
意见一:指用人单位从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
意见二:指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的行为;
意见三:指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
意见四:指用人单位未按规定险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
意见五:含上述所有行为。
54、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超过提前三十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但不能约定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的违约金。
55、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服务期规定追究劳动者违约金。
56、《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中“客观经济情况”是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兼并、分立、合资等。
57、《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中“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是指在三个月内裁减人员达到此标准,应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58、《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的三类人员无先后顺序之分。
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后,重新招用人员时,应当履行优先通知被裁减人员的义务,对没有履行通知义务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但未优先招用被裁减人员的,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59、企业由于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困难,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讨论决定降低劳动报酬的,不视为未及时贵客支付劳动报酬,合同范本《劳动合同终止和解除》。
60、用人单位未建立工会的,可以不执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
用人单位解除职工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但未征求工会意见的,可以事后补正程序。
61、被鉴定为6~10级的工伤人员,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时,用人单位除应当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外,还应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62、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按劳动者的应发工资计算。
劳动者前12个月平均收入低于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63、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解除劳动合同时,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代替提前30日书面形式通知的义务的,额外支付的一个月工资标准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标准计算。
64、劳动者的工资低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高级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计发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不受十二年的限制。
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履行地与企业注册地不一致的,劳动者的工资高低以劳动合同履行地的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为参照。
65、《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依法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金分阶段计算。
计算本法施行前的经济补偿,按照劳部执行,计算本法实施后的经济补偿年限,按本法规定执行。
《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计发年限从20xx年1月1日开始计算。
同时国有企业还要按《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废止后有关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生活补助费问题的复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