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学案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二单元1《论语》十则含答案
1《论语》十则
孔子的洒脱
周国平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
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相传曾学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50岁时曾任鲁国的司寇(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并当过三个月的代理宰相。罢官后,曾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而未能再仕。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易》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编成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创私人讲学之风,相传弟子有3 000人,著名的有72人。自汉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孔子也被后人尊为“圣人”。
当仁不让于师(确定)
【评析】
运用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由衷的赞美 表现孔子无以伦比的才德,及弟子们对孔子的 极端崇拜之情。难能可贵的是他“克己复礼”, 从不凌驾于弟子之上。
课内练笔
• 写一段给恩师的话(不少于80字)
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业布置
• 1.预习4—9则。 • 2.完成固学案10—11页。
诵读经典,涵咏人生
学习目标:
1.学习1—3则,积累文言基础 知识。 2.通过学习前三则,感受孔 子伟大的人格魅力。
选文1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 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 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 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重要实词: 诽谤 毁: 超越 逾: 断绝 绝: 损害 伤:
句式: 判断句: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仲尼,日月也 状语后置句:其何伤于日月乎?
【评析】
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 的诋毁,运用比喻、对比 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 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 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 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
诋毁其实是无能 和妒忌的表现。
选文2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 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如之何其可及也?”
1.2 当仁,不让于师 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当仁,不让于师
“当仁,不让于师”是《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面对仁德之事,对老师也不必谦让。从这句话里,我们能感受得到孔子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对仁义的重视,我们也能体会到孔子与弟子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尽管绝大多数弟子都比孔子年轻很多,但他从不阻止弟子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是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孔子的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很值得我们深思,尽管他生活在2 500年前的人类文明发祥时期。
1.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绝”“弥”“疾”和虚词“也”的意义、用法。
2.分析理解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抱负和思想志趣。
3.领会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以及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1.字音字形
①绥.(suí)②喟.然(kuì)③莞.尔(wǎn)④偃.(yǎn)
⑤箪.(dān) ⑥皙.(xī) ⑦饥馑.(jǐn) ⑧哂.(shěn)
⑨俟.(sì) ⑩铿.(kēnɡ) ⑪舞雩.(yú) ⑫牗.(yǒu)
⑬恸.(tònɡ)
2.通假举要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知”通“智”,聪明、智慧
②道.之斯行:“道”通“导”,引导
③子见南子,子路不说.:“说”通“悦”,高兴
④夫子矢.之曰:“矢”通“誓”,发誓
⑤毋吾以.也:“以”通“已”,停止
⑥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同“暮”,晚
⑦鼓瑟希.:“希”通“稀”,稀疏
3.实词类举
(1)常见实词
①其何伤.
于日月乎:损害 ②绥.
之斯来:安抚 ③动之斯和.
:团结协力 ④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坚固,引申为深厚 ⑤虽欲从之,末由.
也已:途径,方法 ⑥当.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修改版
《当仁,不让于师》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字词、句式,理解文中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小组探究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端正从师态度,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本文的主要思想内涵;欣赏文中关于师生学习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学习重、难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章大意。
一、导入
二、教学重难点及目标达成过程
●自主学习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小组合作
小组共同翻译,整理文言基础知识,将难点提出全班解决。
成果展示
各小组将翻译结果全班展示
学后检测:
给下列字注音:
喟然()莞尔()饥馑()哂笑()沂()牖()
词语解释:
叔孙武叔毁仲尼:多见其不知量也:仰之弥高:当仁:莞尔而笑:微笑的样子
由也为之:治理比及三年:
且知方也:以俟君子:
舍瑟而作:异乎三子者之撰: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特殊句式等详见《阳光课堂》
第2课时
学习重、难点:通过诵读、小组探究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及目标达成过程
●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研读文本(问题导引法:根据所给材料认识孔子)
(一)弟子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
子贡眼中的孔子:
2020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构建精神家园第9课报任安书学案鲁人版必修420200714147
报任安书
圆
眼睛是第一个圆,眼前的地平线是第二个圆。
这个原始的形状在自然界到处都是,没有止境。圆是一种最高形式的象征。它有着无所不在的圆心,但是其圆周却无处寻觅。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研究这个最原始的图形有什么丰富内涵。
在讨论人类每一个行为的循环及其补偿性时,我们从中探寻出了一种道德寓意。有这样一条真理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任何一个圆的外围都可以画出另外一个圆;自然没有极限,每个终点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太阳爬到最高处时,总会有另一道曙光冉冉升起。
忘我的境界是我们不断追求的,走出自得其乐的圈子,全身心地去投入做某件事情,简单地说来,就是重新画一个圆。
微感言: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赏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赏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赏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赏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端正从师态度,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本文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文中关于师生学习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着作之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讨论评点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一、知识链接:
(一)、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许多光辉的文化巨人,他们的思想和着述对我们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对全人类都产生过影响。其中,孔子这是这样一位先哲圣人。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讲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二)、结合注释,阅读本文,掌握如下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线字注音。
喟然()莞尔()饥馑()哂笑()沂()牖()
2、掌握如下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为知
道之斯行
夫子矢之曰
毋吾以也
鼓瑟希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二、当仁不让于师 Word版含答案
二、当仁,不让于师
一、熟语积累及运用
1.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2.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3.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4.割鸡焉用牛刀:杀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
5.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水。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运用】(判断下面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
1.从神态看,他面带微笑,非常耐心,和蔼可亲,可以说是循循善诱
....,身边人听得全神贯注,看起来对他是非常信服的。(√)
2.干了四十年航天,他好像永远诲人不倦
....,只要是说起火箭的事儿,便激情澎湃,充满活力。(×。应用“不知疲倦”)
3.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下,制止餐饮浪费现象,食堂
当仁不让。
.....(×。应用“责无旁贷”)
4.说到底,立法对广场舞进行限制,让大妈们不再任性,并非割鸡焉用牛
.....
刀.,而是城市化精细治理或者说城市升级管理的必然要求。(×。应用“小题大做”)
5.这位中国著名文字学、语言学、音韵学和古文学家,四川师范大学著
的学者本色。(√)
名教授,虽登上学术顶峰,但依然不失箪食瓢饮
....
二、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的学生颜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老师学识丰富,博大精深。
2.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
第1课孔子与老子学案(岳麓必修3)3
第1课孔子与老子
【课标点击】
了解孔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梳理】
清单一孔子的学说
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理论家和①,②______的创始人。
2.主要内容
(1)思想核心:“仁”和“礼”,主要内容是“③______”和“克己复礼”。
a.“仁”,就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人际关系上则是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实现“爱人”必须遵循“④______”,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为了实现“礼”,就必须“⑤______”。
(2)政治主张:孔子提倡“⑥”,但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3)哲学思想: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对鬼神⑦。
(4)教育思想
a.教育原则上:孔子主张“⑧”。
b.教学方法上:主张“⑨______”和启发诱导。
c.学习方法上:主张把学和思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3.深远影响: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清单二老聃与《道德经》
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①学派的创始人。
2.代表作品:《②________》,又称《老子》。
3.思想内容
(1)哲学思想
a.认为“③________”,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
b.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2)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④”,以“无事取天下”。
3.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⑤________、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zzj当仁不让于师(经典推荐)
颜渊死后,孔门弟子想要厚葬他。孔子说: “不可以厚葬。”孔门弟子厚葬了颜渊。孔子 说:“颜回视我如父亲,我却不能够视他如儿 子。厚葬,这不是我的主张,是这些门生做的 呀!”
•
(2)而曾皙没有谈到治国大事,但他给我们 勾画一幅优哉游哉,老少同乐的清明上河图的, 构画一幅和谐大同、太平盛世的图景,充分表现 了曾皙仁爱思想和他治理国家的一种远大理想。 • 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末期,曾点能对古礼作如 此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这在 孔子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彼得我心者,所以孔子由 衷地发现赞叹曾皙的话。 • 孔子不满子路是因为他“非礼”,赞赏曾皙 是因为她懂得古礼。礼遇非礼乃儒家人生理想中 的首要问题。
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 合礼的规定),从不凌驾于弟子之上。
【原文】 9·子曰:“贤哉, 回也!一箪食,一瓢 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颜回 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 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 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 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 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 多么高尚啊!”
颜渊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1)孔子的道高远无边 (2)孔子的善诱让人欲罢无能 (3)孔子的道犹如高耸的东西 这则内容有三:
才德无与论 比,崇拜之 情淋漓尽致
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 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 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当仁,不让于师》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存在严重的分歧,毫不留情地批评自己的恩师的错误。这很自然引来一些之高,同时体味子贡的语言表达艺术。颜回是孔子道德学问的传人,颜回之死对孔子打击很大,但瑟希
③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鼓瑟希(鼓:弹奏)
在课本空白处将文章内容译成现代汉语。
吗?我觉得还不够,还应该为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才
制教育
他从不偏爱贵族子弟,最赏识生活困
可以看出子路对老师仍持率真的态度,不因孔子是老师就对自己不满之事三缄其口。表现出孔子的
人
)孔子的善诱让人欲罢无能
【新步步高】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1.1 孔子与老子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学案1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孔子的学说
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主要内容
(1)思想核心:“仁”和“礼”,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①“仁”,就是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人际关系上则是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为了实现“礼”,就必须“正名”。
(2)政治主张: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但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3)哲学思想: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4)教育思想
①教育原则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②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
③学习方法上: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3.深远影响: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深化探究
探究点一孔子的核心思想
材料一天,孔子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外地讲学归来,心情十分郁闷,为什么在这个时代里各
国都接受不了“仁”的思想呢?忽然,传来两个孩童辩论的声音。一童子曰:“何谓仁乎?欣然爱人也。”另一童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乃得仁矣!”孔子听后,一种巨大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温暖了他那颗受伤的心,也坚定了他继续传道、授业、解惑的脚步。
思考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为什么他的这种思想各国都接受不了呢?
《孔子》教案
《孔子》教案
《孔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生修养。 2、掌握并不断巩固相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进一步熟悉特殊句式的运用规律,学会筛选文本信息,翻译做到“信、实、雅。”增强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1、解读文本,了解孔子的政治理想、教学思想及风格 2、实词“哂、摄、加、比、让、俟”等及虚词“之、其、以、与”的意义用法 3、文言句子翻译教学方法:训练为主线,复习回顾并延伸拓展教学计划:1课时媒体设计:多媒体、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2、初步感知:听读录音(正音,读准停顿),集体朗读,实词释义,说明虚词用法及意义 3、提出问题:本文的中心话题四子的理想,结合翻译孔子的态度 4讨论分析:孔子为什么“与点”,体现他怎样的政治主张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本文体现他怎样的教学风格 5、整体回顾,揭示总结(20分钟) 6、延伸拓展,提高能力(15分钟) 附:相关材料 1、当堂背诵材料 2、复习回顾《孔子世家》的材料 3、2009高考中的《论语》题目 4、课外背诵及训练材
料《论语》《孟子》选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常熟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语文素养和人生修养。 2、掌握并不断巩固相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进一步熟悉特殊句式的运用规律,学会筛选文本信息,翻译做到“信、实、雅。”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重点:1、解读文本,了解孔子的政治理想、教学思想及风格
2、实词“哂、摄、加、比、让、俟”等及虚词“之、其、以、与”的意义用法
一起学《论语》15.36卫灵公篇——当仁不让于师
一起学《论语》15.36卫灵公篇——当仁不让于师
展开全文
一起学《论语》15.36
卫灵公篇——当仁不让于师
【原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白话】孔子说:“面对行仁之事,不必与老师谦让。”【释词】仁:指行仁之事。让:谦让。师:师长。按:求道当尊师,行道则无须让师,所以当仁不让。《注疏》:“弟子之法,为事虽当让于师,若当行仁之事,不复让于师也。”朱子:“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先贤精义】孔安国曰:当行仁之事,不复让于师,言行仁急。《论语正义》曰:此章是夫子示门人语。盖事师之礼,必请命而后行,独当仁则宜急行,故告以不让于师之道。人于事,值有当行仁者,不复让于师,所谓
“闻斯行之”也。张栻曰:夫子尝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又曰:“我欲仁,斯仁至矣。”又曰:“为仁由己。”于此又明不让于师之义,盖道不远人,为之在己;虽所尊敬,亦无所与让。圣人勉学者,使之用其力也。程子曰:为仁在己,无所与逊。若善名在外,则不可不逊。陈祥道曰:君子之于父兄无所不告,“闻斯行之”,则不必告也;于师无所不逊,当仁,则不必逊也。徐英曰:行仁之急,虽弟子不可让于师,子不可让于父。为利可让也,仁不可让也。崔骃曰:无事则师,有事则当仁不逊,与“言不称师谓之畔,行不称师谓之倍”者异矣。胡云峰曰:颜曾游于夫子之门,未尝以当仁之事逊于夫子。《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勉人勇于为仁也。仁乃心之全德,存诸己而无假于人,所以担当是仁者,全在一心勇往,无所退避。盖仁者,人所同具之理,苟能用其力焉,则一日克复,天下归仁,又何所容其退避耶?刘宗周曰: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此“当仁不让于师”之谓也。程子曰:言学,便以道为事;言人,便以圣为志。何让之有?唐文治曰:此章夫子为门弟子而发,盖凡事宜承师命,若当仁则宜闻斯行之矣。【本章参考书目】《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论语学案》《论语大义》《论语会笺》《癸巳论语解》《论语正义》《论语集释》《四书解义》。
当仁不让于师学案
第一部分:学习要求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学法指导:
1、把教材中 13 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 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归类后,学生 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采取先疏通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
3、补充有关孔子弟子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二部分: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导学
一) 孔子四门十哲七十二贤
四门指孔门四科也便是“文、行、忠、信”四个方面,十哲是孔子门下最良好的十位先生(子渊、 字骞、伯牛、仲弓、子有、
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
以做贤人的门生。
1、子贡
即 端木赐 。端木赐 (前 520 年-前 446 年) ,复姓端木,字子贡 (古同子赣 ) ,以字行。春秋末年卫 国人。孔子
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
年级:高二年级 内容: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课型:新授 执笔人:林小俄
审核人:孙耀斌、陈丽君、李经信 时间: 2014-5-5
第一课孔子和老子(学案)
开 关
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观念,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但在战乱纷争的年
代,其主张距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
的冷落。
互动·探究区 主题 2 孔子思想的影响 情境材料
学案1
本
课 栏 目
非洲孔子学院揭牌 北欧孔子学院成立 探究思考
开 关
结合现实思考孔子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学案1
()
自我·检测区
学案1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
本 课
C.“天道自然”的哲学思想
栏 目
D.矛盾对立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开
解析 图片材料主要阐述了“福”与“祸”对立转化
关
的思想,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答案 D
自我·检测区
学案1
5.2010 年 3 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学案1
情境材料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
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探究思考
本
课 栏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其具体含义是
目 什么?
开
关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其含义是什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观念,也是人们在教育领域中
一种尊师重教的具体体现。在中国古代,师者,如亲人也。师者,教也。
所以,古人对待师长,尤为敬重。这种观念与现代教育思想中对师生关系
的重要性也是一致的。在教案中,当仁不让于师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首先,当仁不让于师意味着师者,是有睿智与慧能的人,更具有指导
学生的责任与义务。教案编写中,师教案是师者对于知识点、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等的总结与归纳,是教师经过深入研究、多年的教学经验,为了
更好的进行教学与指导,成果的体现。在教案的编写上,教师应力求科学、详细、全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具、教学课时、教学步骤、教学反思等等。师教案是老师的心血结晶,
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当仁不让于师也是强调了学生对待师长的态度需保持尊重与感恩。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师长的教学,遵循师长的教导,努力学习,尊重师
长的辛勤努力。学生应该尊重教学的过程,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
学要求,做到课堂听讲、问题积极提问、态度端正。同时,学生也应该珍
惜师长为自己所做的付出,并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
人才。
再次,当仁不让于师还体现了学生对待师长的态度需持有感恩之心,
并将其付诸于行动。感恩之心是人类的一种高尚情感,能够使人关怀父母、敬爱师长。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不仅要感激师长辛勤的工作付出,更应
该理解师长辅导与教学的艰辛,感激师长的关怀与教导。在教案编写过程
中,教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时间,而学生能够感激与珍惜师教案,是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仁,不让于师》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端正从师态度,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1. 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本文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文中关于师生学习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评点法。
一、知识链接: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讲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二、结合注释,阅读本文,掌握如下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线字注音。
喟然()莞尔()饥馑()哂笑()沂()牖()2、掌握如下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为知()道之斯行()夫子矢之曰()毋吾以也()鼓瑟希()莫春()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叔孙武叔毁.仲尼:多.见其不知.量也:
颜渊喟然
..叹曰:仰之弥.高:
循循然
..:
...善诱人:如有所立卓尔
当.仁:子之.武城:
莞尔
..而笑:予.所否者:
饥.馑.: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且知方.也:
以俟.君子:舍瑟而作.:
异乎三子者之撰.: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
..哂之:
4、特殊句式或用法。
博我以文:是丘也:
不吾知也: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三、翻译下列句子:
5、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
6、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四、探究研讨:
7、在孔子弟子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名言积累
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