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概论-《周易》的取象
易学常识一:《周易》概述
易学常识一:《周易》概述
人生之事,因缘际会。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本文。就让我们随缘、结缘、惜缘,善缘广结。得到我们想要的,活用我们学到的。
《周易》是中华文化之根!被赞誉为“读懂中国文化第一书”!对于初学者,《周易》就好比一栋高楼,这栋楼有64层,外观奇特,魅力无限,吸引你不由自主地想上去一探究竟。当你进入这栋楼的大堂,才发现犹如一座迷宫,你根本找不到电梯口,也找不到楼梯口,更见不到服务员。很多人在里面转了几圈就出来了,尽管向往这栋楼里的风光,也只能从外面雾里看花,望楼兴叹!于是就有那么一些好事之人,谣传这栋楼里神神秘秘、玄而又玄,什么魑魅魍魉都出来了,搞得乌烟瘴气,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我们这一个系列,就是为大家拨开迷雾,帮助大家找到电梯口(楼梯口),让你自己上楼,去你想去的楼层。假如你注重养生,你就去27楼(颐卦),那里为你服务的养生专家均是世界级的;假如你准备打官司,去6楼(讼卦);如何教育子女?去4楼(蒙卦);如何为团队吸引优秀的人才?去26楼(大畜卦);如何齐家?去37楼(家人卦)……
易学入门《周易》概述的着重点在三个方面:一、何为易?二、为何学?三、如何学?
一、何为易?
《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与智慧的结晶!从七千年前的伏羲(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到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易》的成书时间,跨度大约五千年。这一期间的圣贤伟人几乎都参与了《易》的创作,其中“中华三圣”的贡献最为突出。
我国古代的圣贤比较多,大家也许会问,“中华三圣”为什么是伏羲、周文王和孔子呢?
周易易学解析
周易易学解析
周易,也称为《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化著作,被誉为
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自古以来,周易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宇宙、人生、社会等诸多方面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对周易易学进行解析,旨在探究其内涵和应用。
一、周易的起源与演变
周易始于西周时期,其前身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卜筮文化。最早的
易经是“卜辞”,用于揭示神运、卜卦、卜筮等。经过多次修订和扩充,周易逐渐形成了现今所见的六十四卦以及相关注释和解读。
二、周易的哲学思想
周易融合了哲学、宗教、卜筮等多个领域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易
学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包括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八卦学说。
1.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周易中最基本的观念之一,认为宇宙万物由两种相对而
统一的力量构成。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体现了世间事物的变化
规律。在人生中,阴阳的平衡与协调是追求和谐的重要原则。
2.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对世界万物的影
响和制约关系。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制约与平衡,显示了事物之间的
变化和运行规律。在易经中,五行学说被运用于卦象的解析和演绎。
3. 八卦学说
八卦,又称为“先天卦”或“上卦”,由八个“坤、震、艮、巽、坎、离、兑、乾”组成。每个卦象都代表着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状态或属性。通
过卦象的运行和组合,易经揭示了宇宙和人生的发展与变化。
三、易学的应用领域
周易易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 命理学
易经被广泛用于解读个人命运和性格特征。通过根据出生年、月、
日和时辰等信息,研究卦爻和辞句的含义,推测个人的命运走势和发
国学基础--周易概论
阴、阳爻之一叠、再叠与三叠成八卦
一、《易经》的结构及其文化内涵
• 八卦:乾、坤、坎、震、巽、离、艮、兑。这八 个卦,互相重叠,又组成六十四卦。 卦名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卦画
卦象 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一、《易经》的结构及其文化内涵
• 朱熹《周易本义》附有《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一、《易经》的结构及其文化内涵
• 《周易》分为: 《易经》、《易传》 两大部分。 经乃占筮之书, 编成于殷周之际, 为上古巫史文化之 遗存;传乃战国中 后期作品,是自成 一系的哲学著作。
一、《易经》的结构及其文化内涵
• 《周易》结构特殊,体 系井然,由符号系统和 文字系统两大部分有机 组合而成。 • 《周易》的符号系统, 由八卦(三画卦)和六 十四卦(六画卦)组成。 最为基本的则是 “阴”“阳”两个符号 (爻),“—”代表 “阳”,“--”代表 “阴”。
四、易学简史
• 宋明易学:以程朱易学为代表,沿义理派发展, 将易学伦理化,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同时 兴起以邵雍为代表的先天象数学派,将河图、洛 书引入易学,使《周易》神秘化,竟致其末流与 江湖术数混杂。 • 清代易学:象数与义理相结合。同时收到汉学影 响,着重清理中断的汉代易学,力图回到汉易传 统。 • 新易学发展:五四之后,科学方法的引入,试图 恢复《周易》的经传本来面目;同时将《周易》 象数与科学相结合,形成新科学易学派。
第六讲《周易》基本情况简介与筮法解36页PPT
(二)《周易》的组成
一、《周易》基本情况简介
1.经:卦名、卦形、卦辞、爻题、爻辞 (殷末周初)
③卦形、卦名、卦辞、爻题、爻辞
豫,利建侯行师。 初六,鸣豫,凶。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六五,贞疾,恒不死。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二)《周易》的组成
一、《周易》基本情况简介
2.传(十翼):《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 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战 国时期)
③《系辞传》分为上下两篇,主要申说经文要领,贯彻卦
爻辞的基本义理。文中对《周易》经文作了全面的辨析
与阐发,一者抒发《易》理之精微,二者展示读《易》
(二)《周易》的组成
一、《周易》基本情况简介
2.传(十翼):《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 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战 国时期)
②《象传》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释卦象者称为 《大象传》,释爻象者称为《小象传》。
例:
乾卦:元亨利贞。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象)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小象)
(二)《周易》的组成
一、《周易》基本情况简介
1.经:卦名、卦形、卦辞、爻题、爻辞 (殷末周初)
②八卦和六十四卦 ❖ 八卦的取象: 《说卦传》:乾为天,坤为地,离为火,坎为水,巽为风
周易概论(3)
“应”
《易纬· 乾凿度》:“三画以下 为地,四画以上为天。”“动 于地之下则应于天之下,动于 地之中则应于天之中,动于地 之上则应于天之上。”这就是 说,在六画之象中,其初爻与 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 爻之间,汉人认为有着一种呼 应的关系。这种呼应关系被汉 代易学家称之谓“应”。
“应”
《临》卦初九爻:“咸临,贞 吉。”虞翻注谓:“得正应四, 故贞吉也。”意思说,初九爻 为阳爻,又在阳位,阳爻居阳 位,故谓“得正”。在这一卦 中,初九爻应六四爻,故谓 “应四”。六四爻为阴爻,又 居阴位,也“得正”,由初九 爻与六四爻这样两个“得正” 的卦爻互“应”,虞翻认为这 就是此爻“贞吉”的原因。
“乘”
若一个卦体中,几个阴爻都在一个阳爻之 上,则这几个阴爻对这一阳爻都可以称 “乘”。如《谦》卦六五爻辞中“不富以 其邻”一句,《周易集解》引荀爽曰: “‘邻’谓四与上也,自四以上乘阳。” 意思说,对于六五爻来说,“邻”是指六 四爻与上六爻,因为这两爻都与六五爻相 邻,故说“邻谓四与上也”。同时,在 《谦》卦卦体中,自六四爻起,它与六五 爻及上六爻都“乘”九三阳爻,故谓“自 四以上乘阳”。
互体之象及应用
《贲》卦初九爻:“贲其趾,舍 车而徒。”虞翻曰:“应在震, 震为足,故贲其趾。”意思是说, 在这一卦体中,初九爻的应爻是 六四爻,而九三爻与六四爻、六 五爻互体成震,六四爻作为初九 爻的应爻,位置居互体得出的经 卦震之“中”,故谓“应在震”。 而在《说卦》中震为足,虞翻认 为这就是爻辞称“贲其趾”的原 因所在。
周易概论(6)
此一段文字,足以作宋人“洛书”乃袭前人 “九宫”说而出之铁证,亦“太乙九宫占盘” 唐时仍有传授的确证。故《周易折中》引朱熹 之说,指出:“但当日诸儒既失其传,而方外 之流,阴相付授,以为丹灶之术,至希夷、康 节,乃反之于《易》,而后其说始得复明于 世。”此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根据今人邱汉生考证,所有著名理学家,如 程颐、陆象山、朱熹等,都为《周易》作过 传注。由这点看,统治中国思想界达七百多 年之久的宋、明理学,其源头之一,亦有宋 人对易理的阐述与发挥。
邱先生认为理学的一些范畴,如“道”, “无极”,“太极”,“阴阳”,“五行”, “动静”,“性命”,“善恶”,“德”, “仁、义、礼、智、信”,“主静”,“鬼 神”,“死生”,“无思”,“无为”, “无欲”,“中”,“顺”等等,有的就出 自宋人对《周易》的传注,特别是对《周易》 一书中“十翼”的传注。
“天有四时,一时四月,一月四十日。四四十 六而各去其一,是以一时三月,一月三十日也。 四时体数也,三月、三十日用数也,体数具四 而其一常不用也。”
体者八变,用者六变。
是以八卦之象不易者四,反易者二,以六卦变 而成八也。
重卦之象不易者八,反易者二十八,以三十六 变而成六十四也。
故爻止於六,卦尽於八,策穷於三十六,而重 卦即於六十四也。
正如王弼把注《周易》当成阐发自己玄学思想 的工具一样,程颐也以此作为发挥自己理学思 想的工具。
《周易》的三大精髓象数理
《周易》的三大精髓象数理
一、象
“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周易》的基本构成是卦象,卦象是模拟外物的性象的。任何复杂的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范畴、特定层次、特定位置上都会表现出其形象,天文、地理、人相,都是象;如果能够直观感觉到事物的形象,就可以进一步分析、体会、总结、归纳,并了解事物发展变化之规律。
《易传·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日月星辰成象于天,飞禽动植成形于地,变化就体现出来了。在易经中,象就是卦和爻体现出来的。人们常用象的方法来认识事物,所谓心随相转,是说人的象是由心决定的,心决定相貌的转换,心正、则舌头正、则五官正、则相正。
二、数
《易经》节卦有“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系辞上》“极数知来谓之占”;《说卦传》有“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体现出周易用数来理解和把握世界的特征。
数,是《周易》特有的符号和数量形式;所谓数者,尺度分寸也。有条不紊、进退有据、乘势而起、顺势而为、借势而雄,皆为数也。易经的数,不是数学,数学是死的,易经的数是活的。这个数是定数,是状态、是结果,是我们把握事物的依据。
三、理
《易经》坤卦有“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君子内存中和,外通事理,在合适的位置上安身立命,美在内心,充沛于四肢,发挥于事业,这是美的最高境界。
《系辞上》有“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明白了简约与平易,天下之理也就得到了;天下之理得到了,就可以在其中成就自己的分位了。
《系辞下》有“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如何来守护地位?
周易第一章
复二卦互相倒置:
屯
蒙
剥
复
变二卦阴阳相反:
乾
坤
坎
离
既变且复:既济 未济 泰 否
第三节 筮法
六十四卦由或阴( )或阳( )的六爻组成. 《易经》中以“九”记述阳爻,“六”记述阴爻.
筮法则按蓍揲数记为: “七”(不变之阳爻)、“八”(不变之阴爻) “九”(可变之阳爻)、“六”(可变之阴爻)
爻位则自下而上记为:初、二、三、四、五、上
一变后除去挟于指间的余策(4或8策),所余蓍草
按上法进行“二变”、“三变”,三变后得一爻.
三变后所剩策数为: 36 (48-4×3):记为“九”(4×9)老阳,可变 32 (48-4×4):记为“八”(4×8)少阴,不变 28 (48-4×5):记为“七”(4×7)少阳,不变 24 (48-4×6):记为“六”(4×6)老阴,可变
筮占书 总结古代经济、政治、文化成果 形成独特的筮占法式和内容 蕴涵丰富
而深刻的哲理 (发掘提炼)古代哲学的核心内容
哲学书
一、阴阳爻所显示的对立统一思想
男女生殖器征象
阴阳奇偶, 对立统一
龟卜裂痕取象
阴阳学说的 学术胚芽
筮数一(奇)、六(Λ偶)
二、八卦的取象比类和相反相成理念
《易》的取象特征及其文学启示
《易》的取象特征及其文学启示
孙浩宇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近年来,《易》学研究出现了一个热潮,但人们的研究更多是放在哲学和文化的层面,对其文学意义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本文通过对《易》取象特征的系统分析,试图找寻我国文学取象思维发展的源流,并进一步阐发作为六经之首的《易》对我国文学发展的
深远影响及其启示。
关键词:《易》;取象;特征;文学启示中图分类号:I 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118(2006)022*******
收稿日期636
作者简介孙浩宇(———),男,长春师范学院教师,西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一、何谓取象
《说文解字》:“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
乳。”假借为形象,即事物的形。在较早的老子哲学中,“象”的基本意义也指形象。这就是“象”字最基本的涵义了。但就汉字形式,乃至中国文化形成而言,象的意义却要丰富得多。文字是古人思维活动的产物,汉字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国传统思维的形成是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肖少北、张文香在《汉字与传统思维方式》中谈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整体思维、辨证思维、具象思维和类比思维等四种具体形式”。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指出:“原始民族的语言永远是精确地按照事物和行为呈现在眼睛和耳朵里的那种形式来表现关于它们的观念”,这些文化的和生理的要素决定了汉字的特点是取象表意,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是善于取象。
为什么要谈《易》的取象呢?应该说是《易》把“象”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用“象”概括了整个《易》,使“象”的内涵得到了升华,同时也促成了《易》在中华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易传》阐发“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是对《易》取象思维千载不易的表达。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易经》说:“《易》卦者,写万物之形象,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卦为万
周易象传:周易大象传、小象传全文
周易象传:周易大象传、小象传全文
展开全文
《周易》大传(即《十翼》)中的上下两篇共450条。其中解释64卦卦名卦义的有64条称为"大象";解释386爻爻辞的有386条称为"小象"(64卦,每卦6爻辞,共384爻爻辞,此外再加是用九、用六二爻,共386爻爻辞。)。解释卦名﹑卦义的都以卦象为根据解释爻辞的也多以爻象(包括爻位)为根据因此题其篇曰"象"。也称象辞。
《象传》分《大象传》、《小象传》。《大象传》解释卦辞,主要从卦象来阐释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小象传》解释爻辞,说明爻象或爻辞的意义《彖传》和《象传》二者的共同点是:通过阐释卦象、爻象所蕴涵的道理,告知人们如何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
如果将《易传》中的《象传》、《文言传》所论天地之道、人道的内容与《彖传》所论作个比较,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总体的思维取向不同。尽管《彖传》和《象传》、《文言传》同是用类比的方法从天地之道推导出人类社会的法则,但二者各自所理解的天地之道的内涵却是不同的。《彖传》多是对天地的规律作客观的认知型把握,而《象传》、《文言传》则可以说是对天地的比德,即对世界作一种情感型的把握。[2]
比德天地的论述在《象传》、《文言传》中可说是俯拾即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乾·文言》)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坤·六三.小象》)
周易知识解读
周易知识解读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被誉为“易经”或“变经”。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周易知识进行解读,包括周易的起源与发展、周易的基本理论以及周易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一、周易的起源与发展
周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代。它最初是由卜筮(bǔ shì)和观象(guān xiàng)两种古代预测方法的结合而形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复杂而系统的哲学体系,成为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自周易诞生以来,它经历了不断的补充和发展。最早的周易版本是《周易》十翼,由《系辞》、《象辞》、《文言传》以及其他六篇解释性的文章组成。而后的《周易》又增加了《彖传》、《归藏》、《象传》、《文言传》等文献,使周易变得更加完整和丰富。
二、周易的基本理论
周易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易经卦理、易经辞章和周易哲学思想。易经卦理是易经研究的核心内容,它以八卦和六十四卦为基础,通过卦象的变化和组合来解释世界的变化和人生的规律。易经辞章是易经的文字表达,通过对卦辞和爻辞的解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修身养性之道。
周易的哲学思想是通过对万物运行规律的研究,揭示宇宙奥秘和人
生真谛。其中,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周易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世界万物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通过
协调阴阳的关系,可以达到事物的平衡与和谐。五行学说将世界万物
分为五个基本要素,即金、木、水、火、土,并认为这五行之间相互
制约和转化,构成了一切事物的变化。
周易概论
• 六二,鸣谦,贞吉。《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象》曰:「劳谦君子」,万民
服也。
• 六四,无不利,撝谦。《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 也。
•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侵 伐」,征不服也。
2020/3/5
八卦卦象歌
乾为天,坤为地; 震为雷,艮为山; 巽为风,兑为泽; 离为火,坎为水。
2020/3/5
先天六十四卦图
2020/3/5
六十四卦图
坤为地 雷地豫 地山谦 水地比 雷山小过 地水师 泽地萃 水山蹇 雷水解 地风升 山地剥 泽山咸 坎为水 雷风恒 地雷复 火地晋 艮为山 泽水困 水风井 震为雷 地火明夷 风地观 火山旅 山水蒙 泽风大过 水雷屯 雷火丰 地泽临 天地否 风山渐 火水未济 山风蛊 泽雷随 水火既济 雷泽归妹 地天泰 天山遯 风水涣 火风鼎 山雷颐 泽火革 水泽节 雷天大壮 天水讼 巽为风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兑为泽 水天需 天风姤 风雷益 离为火 山泽损 泽天夬 天雷无妄 风火家人 火泽睽 山天大畜 天火同人 风泽中孚 火天大有 天泽履 风天小畜
2020/3/5
十有八变而成卦
如是三变而成初爻,即将初爻画在画卦的版上。以 下不再命蓍,即用四十九蓍,分二、挂一、揲四 、归扐,再经三变而成二爻。以后每三变都是如 此。一卦六爻,十八变而成一卦。画卦时,由下 往上画。前九变而成三爻,出现一个三画卦于内 ,即是初二三爻,称为内卦。后九变又出现一个 三画卦于外,即是四五上爻,称为外卦。得内卦 是小成,得外卦是大成。六十四卦皆是如此。
第六讲《周易》经传概说
“分而为二以象两”,这是行筮的第一步, 即将四十九根蓍草信手分成两半,以象天地、 两仪。 “挂一以象三”,这是第二步,从分为两半 后的任何一半蓍草中抽出一根,放到中间, 以象征天地人三才。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刚健中正,以居尊位。如以圣人之德居圣 人之位。)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亢龙,有悔。
(本义:“上”者,最上一爻之名。“亢” 者,过于上而不能下之意也。阳极于上,动 必“有悔”(较小之不幸)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従王事,无成有终。
(程传:三居下之上,得位者也。为臣之 道,当含晦其章美,有善则归之于君,乃 可常而得正。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 従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括囊,言结囊口而不出。或事当谨密,或 时当隐遁也)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一)“八卦”的产生 《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二《易》“八卦”的产生
八卦:
四象: 两仪:
周易易经全文解说
周易易经全文解说
引言
易经,全称为《易经》或称《周易》,是我国古代典籍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易经记载了古代智慧与哲学思想,并通过六十四卦的形式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对《易经》进行全面解读,探讨其中的智慧和深意。
一、《易经》的历史背景
1.传承与发展:《易经》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的版本为《周易传》。后来,
儒家思想家孔子对其进行整理和发展,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易经》版本。
2.文化背景:《易经》的形成受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当时,人们普遍相
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的,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他们试图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规律和关系。
二、易经哲学思想
1.Yin阳观念:《易经》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阴阳。阴阳是世界的核心动态,
代表了一切事物的两个相对而又互为补充的方面。阴阳的转换和平衡是世界的基本规律。
2.八卦和六十四卦:《易经》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形式,表达了世界万物的
变化和演化。八卦代表了八个基本概念,每个卦则是由两个三爻组成,爻的变化代表了事物的变化过程。
3.变通思维:《易经》强调变通思维的重要性。它告诉人们在面对复杂的情境
时,应以柔顺的态度来变通应对,找到平衡点和最优解。
三、易经的应用领域
1.治国安邦:古代中国帝王将《易经》应用于治国理政。他们通过卦象的变化
和解析,决策国家大事,预测天灾人祸,保障人民的福祉。
2.经商决策:商人在经商决策中常借助《易经》的智慧。他们通过卦象的变化
和解析,预测市场走势,选择正确的经营策略及时做出调整。
3.人生指导:《易经》也可以作为人生指导的工具。它教人们如何应对人生的
全面精讲《周易》卦爻选讲与筮法解(内容完整 可编辑使用)
乾卦
• 《乾》卦的精神 1.刚健而不争,刚健而和谐 因此,现在有学者强调:《乾》卦主旋律都是强调刚健而不争。讲《乾》卦,只讲刚健有为而忽视其“贞”、“无首” 的一面,只能说是蔽于一曲。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 wk.baidu.com,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乾卦
• 《乾》卦的精神 1.刚健而不争,刚健而和谐 卦辞:元亨利贞 用九爻辞:见群龙无首,吉。 帛书《衷》篇:键之至德,刚而能让。
乾卦
• 《乾》卦的精神 1.刚健而不争,刚健而和谐
乾卦
• 《乾》卦的精神 2.时至则动,时止则息
《乾》卦六龙,历经“潜”、“在田”、“在渊”、“在天”、“亢”等不同的阶段,而有“勿用”、 “利见大人”、“有悔”等种种不同的表现,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只能是“时”,就是不能违时,只能依时而行。
乾卦
• 《乾》卦的精神 2.时至则动,时止则息 这种重“时”的思想,在九三爻辞中尤其突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终日”,整个白天,是工作的时候,就得“乾乾”,健 之又健,努力工作。“夕”,是晚上,晚上是休息的时候,就得“惕若”,及时止息,好好休息。这样,即使有“厉”,也能“无咎”。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切依时而行。
周易概论(5)
卦气说 爻辰说 月体纳甲说
卦气
所谓“卦气” 所谓“卦气”之说,首出于西汉人孟喜, 京房亦用之。但若溯其源,恐春秋战国时 代早已有之,如《汉书·京房传》 代早已有之,如《汉书·京房传》云“其说 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 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 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即其证。 其法唯《易纬·稽览图》 其法唯《易纬·稽览图》所载较详。
月体纳甲
虞翻注《系辞》 虞翻注《系辞》:“悬象著明,莫大乎日 月”说:“谓日月悬天成八卦象。三日暮, 说:“ 震象出庚。八日,兑象见丁。十五日,乾 象盈甲。十七日旦,巽象退辛。二十三日, 艮象消丙。三十日,坤象灭乙。晦夕朔旦, 坎象流戊,日中则离,离象就己,戊己土 位,象见于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位,象见于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故‘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月体纳甲
现在,让我们依据虞翻注文所列“三日” 现在,让我们依据虞翻注文所列“三日”、 “八日”、“十五日”、“十七日”及 八日” 十五日” 十七日” “二十三日”、“三十日”之顺序,依次 二十三日” 三十日” 将震、兑、乾、巽、艮、坤六卦以顺时针 顺序排列成一圆图,然后再依朱震“ 顺序排列成一圆图,然后再依朱震“圣人 仰观日月之运,配之以坎离之象” 仰观日月之运,配之以坎离之象”,并依 虞翻注文及朱震《周易卦图说》 虞翻注文及朱震《周易卦图说》中所云八 卦纳天干之序,用“ 卦纳天干之序,用“坎象流戊,日中则离, 离象就己,戊己土位,象见于中” 离象就己,戊己土位,象见于中”的位置, 再将坎离二卦象亦“配之” 再将坎离二卦象亦“配之”入上图六卦之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象
• “远取诸物” • 《乾》卦 • 初九爻:“潜龙勿用。” • 九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 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九四爻:“或跃在渊,无咎。” • 九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上九爻:“亢龙有悔。”
两种常见的错误
• 全取《说卦》及汉人的《易》象以解卦爻之 辞,凭古《易》的一点断文碎义,苦苦探索 那些久已亡佚的取象之法,势必走上支离卦 象以就经文,生拉硬扯以顺己意的旧路数。
• 认为《周易》的卦爻之辞与象毫无关联,干 脆全盘否定古人以象解经的传统路子,纯以 训诂解经,因古时字少,遂借通假之便随意 训释,使训诂学成为一支点木成金的魔术棒。
《周易》的取象
• 据黄宗羲《易学象数论》所谈,《周易》 的取象计有“八卦之象”,“六画之象”, “象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 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等七 种。
关于《易》象
• 《周易》有所谓”观象系 辞”。
• “易象”为《周易》的重要 特色。所谓“象”、 “数” 、“理”、“占”。
• 王弼之“扫象不谈”。
友情提示
请勿在室内吸烟
上课时间请勿:
上课时间欢迎:
--请将您手机改为“震动”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避免在课室里使用手机
--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
八卦之象
• 《说卦》所记载: •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
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 说也。 •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 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八卦之象
•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 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 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 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 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 女,故谓之少女。
• 《随》卦六二爻:“系小 子,失丈夫。”虞翻注曰: “承四隔三,故失丈 夫。”(《周易集解·随卦》) 意思是说,在《随》卦中, 六二爻是阴爻,位置在下, 九四爻是阳爻,象征“丈 夫”,位置在上,六二爻 “承”九四爻,又被六三 爻在中间阻隔,因而“失 丈夫”。
“承”
• 《谦》卦初六爻辞中“谦谦 君子”一句,《周易集解》 引荀爽注曰:“初在最下为 谦,二阴承阳亦为谦,故曰 ‘谦谦’也。二阴一阳,相 与成体,故曰‘君子’也。” 意思是说,在《谦》卦卦体 中,初六爻为阴爻,位置在 最下,本有谦让的意思。初 六爻与六二爻都“承”九三 阳爻,也有谦旨,故称之谓 “谦谦”,
“乘”
• 若一个卦体中,几个阴爻都在一个阳爻之 上,则这几个阴爻对这一阳爻都可以称 “乘”。如《谦》卦六五爻辞中“不富以 其邻”一句,《周易集解》引荀爽曰: “‘邻’谓四与上也,自四以上乘阳。” 意思说,对于六五爻来说,“邻”是指六 四爻与上六爻,因为这两爻都与六五爻相 邻,故说“邻谓四与上也”。同时,在 《谦》卦卦体中,自六四爻起,它与六五 爻及上六爻都“乘”九三阳爻,故谓“自 四以上乘阳”。
--交谈其他事宜
--随意进出教室
取象
• “拟物取象”:初爻多取在下之物,上爻 多取在上之物。
初爻多取在下之物
• 《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 • 《坤》卦初六爻:“履霜坚冰至。” • 《剥》卦初六爻:“剥床以足,蔑贞,凶。” • 《遯》卦初六爻:“遯尾厉,勿用有攸往。” • 《大壮》卦初九爻:“壮于趾,征凶,有
“比”
丧牛于易,凶。” • 我们看:“亢”、“首”、 “顶”、 “高墉”、
“巢”等,皆取象于物之上者。
取象
• “近取诸身” • 《咸》卦。 • 初六爻:“咸其拇。” • 六二爻:“咸其腓,凶,居吉。” • 九三爻:“咸其股,执其随,往
吝。” • 九四爻:“贞吉,悔亡。憧憧往来,
朋从尔思。” • 九五爻:“咸其脢,无悔。” • 上六爻:“咸其辅、颊、舌。”
“承”、“乘”、“比”、“应”、 “据”、“中”的关系。自汉人始,迄
清人止,历代的易学家在注释经文,阐述 《易》象时,他们都离不开运用这些关系 来分析每卦的卦象。
“承”
• 所谓“承”,一般 指一卦的卦体中, 若阳爻在上,阴爻 在下,则此阴爻对 于上面的阳爻称之 谓“承”。
古人称之谓“初承 二”。
“承”
六画之象
• 两卦相重而生“六画之象”,这就是《系 辞》中所谓“八卦相荡”而生成的六十四 卦。
六画之象
• ຫໍສະໝຸດ Baidu画之象包含内外 两个经卦,亦称上 下两卦。据《左传》 《国语》记载,春 秋时代的人称内卦 曰“贞”,称外卦 曰“悔”。
六画之象
• 汉人在其注释《周易》经文的著作中,认 为每个卦体的阴阳爻画之间,还有着
孚。” • 我们看:“潜”、“履”、 “足”、 “尾”、
“趾”等,皆取象于物之下者。
上爻多取在上之物
• 《乾》卦上九爻:“亢龙有悔。” • 《比》卦上六爻:“比之无首,凶。” • 《大过》卦上六爻:“过涉灭顶,凶,无咎。” • 《解》卦上六爻:“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
无不利。” • 《旅》卦上九爻:“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
“乘”
• 所谓“乘”,一般 指六画之象中,若 阴爻在上,阳爻在 下,则此阴爻对下 面的阳爻称之谓 “乘”。
古人称“上乘 五”。
“乘”
• 《屯》卦中,六二爻为阴 爻,初九爻为阳爻,六二 爻在初九爻之上,故曰 “二乘初”。他注此卦上 六爻“乘马班如”一句, 亦曰:“乘五也。”意思 是说,《屯》卦上六爻为 阴爻,九五爻为阳爻,上 六爻在九五爻之上,故注 谓“乘五也”,指上六阴 爻“乘”九五阳爻 。
八卦之象
• 因为早在春秋时代,人们即已很熟练地运用 这些卦象对《周易》进行分析了。如《左 传·庄公二十二年》:“陈侯使筮之,曰‘坤, 土也,巽,风也,乾,天也’……”《左 传·昭公五年》:“庄叔以《周易》筮之…… 曰:‘离,火也,艮,山也……’”再加《国 语·晋语》:“司空季子曰:‘震,车也。坎, 水也。坤,土也’……”等等。由《左传》 《国语》的这些记载看,其八卦之象与《说 卦》基本相同,因此,早在春秋时代(或者更 早)八卦之象就被用来解说《周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