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选择题

合集下载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5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

秦至汉初,将功与能作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

汉武帝以后,将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

这一变化说明( )A.官吏选拔日益制度化B.统治者日益重视加强专制集权C.官吏选拔标准日益严格D.统治者日益重视对百姓的教化2.秦始皇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B.法家思想的兴衰C.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D.统治者个人喜好3.《汉书》载:“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据此可知,汉朝( )A.御史大夫职权广泛B.御史大夫掌控军政大权C.御史大夫权力膨胀威胁皇权D.中央官制变革创新唯上4.汉惠帝时期汉朝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A.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B.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C.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D.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5.“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

……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级的手里去。

”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6.唐代沿袭隋制在中央设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置御史大夫为台长;御史中丞为副职。

御史台下属有台院、殿院、察院。

御史大夫、中丞及三院监察官各有其执掌,职责分明。

这一制度( )A.强化了地方对中央的制衡B.有利于监察职责的明朗化C.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D.淡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

由此产生的影响是()A.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B.贵族竞相追逐利禄C.官僚政治得以确立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可知,赏赐的标准由血缘因素变为重视功劳,说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故A项正确。

2.(2021·湖北黄冈检测)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

东汉时期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却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

这一举措()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C.有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殖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边境州郡在选官上得到优待,有利于加强边境地区与中央的联系,巩固统治,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向心力,故选B项。

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东汉察举制荐举的是那些熟悉儒家经典和道德声望高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项正确。

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是在汉武帝时期,故A项错误。

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故C项错误。

题干没有涉及郡县制,故D项错误。

4.《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创立()A.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B.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C.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D.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创立考虑到魏晋时期政局动荡、人士流徙的现状;材料“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反映出九品中正制又兼顾旧的传统,以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D项正确。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 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6分)
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 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 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 映出真才实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评价
隋唐
普通士人皆可应试,扩大了统治 基础;人才选拔官员任用权利收 归中央,门阀势力受到抑制,中 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但隋唐的科举制尚不完善, 存在着利用私交影响考试成 绩,泄漏试题等舞弊现象
但隋唐的科举制尚不完善, 存在着利用私交影响考试成 绩,泄漏试题等舞弊现象
基础;人才选拔官员任用权利收 归中央,门阀势力受到抑制,中 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6分)
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 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 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 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思、报恩关系。
提高了战斗力,促进了富国强 兵目标的实现.但选才范围过 于狭窄,不利于国家长期统治.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评价
使推荐人与被推荐人形成特殊的 施恩报恩关系,门阀世族控制选 官制度,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两汉
但基本清除了贵族世袭制 的影响,扩大了选才范围.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评价 隋唐 普通士人皆可应试,扩大了统治
考试成绩
隋唐
科举制
所谓察举,是由朝廷根据需要设 立孝廉秀才贤良文学等科目,指定有 关官员定期不定期地举荐道德高尚 才学出众的人才,经测试后授以官职.
所谓征辟,是指皇帝特征或官府 辟召某人为官.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6分)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评价
西周 战国
限制了选才范围,不利于社 会各阶层的流动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1.有人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其选拔标准是()A.帝王的喜好B.才能和学识C.财富的多寡D.门第的高低2.《晋书.段灼传》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日,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材料中反映了该制度()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B.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D.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3.宋朝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A.科举制的完善B.九品中正制的确立C.察举制的发展D.八股取士制度形成4.天监四年,南朝梁武帝颁诏,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

同年,梁武帝决定设置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就可以入仕。

南朝选官制度的调整()A.废除了士族子弟入仕特权B.体现出贵族政治的特色C.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改变了入仕考试的内容5.明朝嘉靖年间,礼部尚书温仁和主持会试时有舞弊行为,都察院御史张钦奏劾之。

万历三十八年会试,翰林院右庶子汤宾尹为同考官,其乡人韩敬试卷不佳,汤宾尹将其试卷从别房抽出,列人高第,结果“御史孙居相劾宾尹私韩敬”。

御史的上述举措A.利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B.导致官员与士人之间的关系紧张C.推动了官员考核制度日趋完善D.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6.东汉时趋于严密的察举制也发生一些变化。

光武帝主张德行为首“以德取人”,顺帝时出现“以文取人”;东汉末,察举制遇到了危机,出现了“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现象。

这一系列变化反映出,东汉()A.社会阶层固化严重B.选择权下移成为世族维护特权的工具C.察举标准太过单一D.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是历史的必然7.明清时期,科举制发展为四级考试,即院试一乡试一会试—殿试。

参试者需逐级参考,考过低级别才有资格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

考试内容固定为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形式主要为八股文。

考点01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世官制-2020—2021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1

考点01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世官制-2020—2021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1

考点01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世官制1.(2020·贵州高三月考)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层层分封,权力分散在各级贵族中,并世袭享有特权。

战国时代魏国和楚国通过变法削弱世袭特权,秦国通过军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强调军功而淡化世袭身份。

这些做法A.标志着世卿世禄制走向消亡B.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C.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D.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削弱世袭特权”、“……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强调军功而淡化世袭身份。

”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的这些变法措施使得贵族政治色彩逐渐淡化,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因此B选项正确。

这些做法标志着世卿世禄制走向衰落,但并未消亡,它仍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A选项错误;我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时期,不是这些做法的影响,C选项错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不是这些做法的意义,D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2020·全国高三二模)西周实行“世禄制”,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战国时期,官员大都实行俸禄制,发放粮食依量官职高低而存在等级差别,高者万石。

这一变化A.减轻了土地兼并现象B.调动了官员的工作主动性C.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D.有利于君主集权制的形成【答案】D【解析】战国时期实行俸禄制,根据官职高低发放,这是对世卿世禄制度的突破,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D 正确;官员俸禄制度的出现和土地兼并之间并无因果联系,而且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刚刚确立,土地兼并现象并不突出,排除A;俸禄制存在等级差异,对于官员工作主动性方面的调动有限,排除B;C中“瓦解”表述绝对,排除。

3.(2020·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月考)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平民任官统计表,它反映了A.官员人数的不确定性B.平民出身官员的人数增加C.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科举制度的影响【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平民出身的官员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增强,C项正确;官员人数的不确定性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平民出身官员的人数增加只是现象,没有反映本质,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实行科举制度,D项错误。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练习(含答案)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

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

这表明西周时期( )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C.破坏了世卿世禄制D.出现“礼崩乐坏”的迹象【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注重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和后世的选官制度中的察举制类似,故选B项;题干材料中没有提到诸侯国,排除A项;世卿世禄制是针对各级贵族的,材料中是对平民进行考核,排除C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迹象出现,排除D项。

2.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

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

”这一转变( )A.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B.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C.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反映了再也没有世卿世禄的基础,故选A项。

春秋以来宗法制逐渐瓦解,故B错误。

材料未涉及地方势力的勾结和小农经济的发展,故CD排除。

3.某学者说:“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

”这表明()A.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B. 官吏监察日益严密C. 贵族政治完全消失D. 行政效率逐渐提高【答案】A【解析】平民的流动性扩展到政府结构,主要是通过选官制度完成的,由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察举制,而最终到科举制,故A项正确;平民流动性与政府构成和官吏监察无关,故B项错误;贵族政治完全消失,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平民流动性与行政效率提高无关,故D项错误。

4. 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

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晋升之梯。

这说明秦汉新爵制()A. 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 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C. 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 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答案】B【解析】材料着重论述爵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

(每题6分,共18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自三代到明清,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发展序列。

对此,历史上不少学者曾作过总结,例如苏轼指出:“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

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这一总结有一定的道理。

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制时期。

《礼记?礼运》描述当时情形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里的“选贤与能”即当时自然而然形成的选拔公职人员的规程。

中国古代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具体反映了当时选拔人才的情况。

夏商以降,开始了“家天下”。

(《礼记?礼运》记述当时“大人世及(即宫位世代相传)以为礼”。

这里的“大人”旧注释为“诸侯”,实际还应包括官吏,而“世及”之法,不仅仅是诸侯的传位原则,同时也是官吏的任用规程。

《尚书?盘庚》云“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可以证明这一点。

这种官吏“世及”的制度,即世官制。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周世官制的特点,在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在继承权位之前必须经过国学的教育。

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

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

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

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

为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统治者在选官方面创立了察举制。

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

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

汉武帝以后,此制逐渐向规范化发展。

东汉未,由于“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通典?选举二》),故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中正制。

30道中国古代官职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中国古代官职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中国古代官职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以下哪个不是唐朝的中央官职?()A. 中书令B. 尚书令C. 门下侍中D. 太尉答案:D2. 在明朝,负责监察和弹劾官员的机构是()。

A. 都察院B. 大理寺C. 刑部D. 通政司答案:A3. 以下官职中,不属于三公的是()。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太常答案:D4. 唐朝时期,负责管理国家财政的官职是()。

A. 户部尚书B. 度支使C. 盐铁使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宋朝的官职?()A. 参知政事B. 枢密使C. 三司使D. 御史中丞答案:D6. 在清朝,负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是()。

A. 理藩院B. 内务府C. 军机处D. 都察院答案:A7. 以下官职中,不属于清朝地方官职的是()。

A. 总督B. 巡抚C. 布政使D. 内阁学士答案:D8. 唐朝时期,负责管理宫廷事务的官职是()。

A. 殿中省B. 内侍省C. 鸿胪寺D. 太常寺答案:B9. 以下哪个不是明朝的官职?()A. 锦衣卫指挥使B. 东厂提督C. 西厂提督D. 大理寺卿答案:D10. 在宋朝,负责管理科举考试的官职是()。

A. 礼部尚书B. 知贡举C. 国子监祭酒D. 以上都是答案:D11. 以下官职中,不属于唐朝地方官职的是()。

A. 节度使B. 观察使C. 刺史D. 中书令答案:D12. 清朝时期,负责管理皇家事务的机构是()。

A. 内务府B. 宗人府C. 太常寺D. 太仆寺答案:A13. 以下哪个不是元朝的官职?()A. 达鲁花赤B. 宣慰使C. 行省平章D. 内阁学士答案:D14. 在唐朝,负责管理外交事务的官职是()。

A. 鸿胪寺卿B. 典客C. 行人司D. 以上都是答案:A15. 以下官职中,不属于明朝中央官职的是()。

A. 五军都督府都督B. 锦衣卫指挥使C. 东厂提督D. 都察院都御史答案:C16. 宋朝时期,负责管理国家军事事务的官职是()。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1.北宋前期,对势家子弟(髙官子弟)参加科举的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宋太宗取消考中进士的势家子弟的成绩,宋真宗朝创立糊名、眷录等制度。

北宋推行这些措施旨在()A.削弱世家地主的影响B.保障选官制度公平性C.选取有真才实学的人D.强化君主的专制权力2.唐代不仅会将官员考核结果通知本人,还会公之于众,“悬于本司、本州之门三日”,并规定如果考核不实,考核官员要以渎职罪论处。

唐代的这些措施()A.规范了科举制的流程B.完善了地方监察制度C.利于推动吏治的清明D.提升了官员治理水平3.据学者研究发现,汉文帝时期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

汉武帝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荐,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资产的限制。

这样的变化()A.体现了察举制的形成完善B.标志着科举制度走向成熟C.有利于贵族垄断人才选拔D.沉重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4.如表为唐代到宋代科举取士的变化,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宋代科举()A.录用的规模日益扩大B.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C.程序及录用更趋公正D.基本沿袭唐代的相关制度5.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

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等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官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等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

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D.君主专制日益削弱6.九品中正运行之初,品第人物必须提供三个项目:一曰世,二曰状,三曰品。

“世”指家世,“状”指政绩才能,“品”指言行品德。

据此可知,当时的九品中正制()A.以重家世为最要B.重在维护士族的特权C.加强了中央集权D.适应了政治军事需要7.唐朝科举考生在“省试及第”后,须参加吏部的考核,合格后才能授官。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诸侯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举荐的官员,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表明( )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B.君主的选官权旁落C.察举制开始形成D.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答案】A 【解析】材料“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反映了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故A项正确。

2.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

这表明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A.公平性B.民主性C.家族性D.强制性【答案】A 【解析】材料“所征之人不拘一格”意在强调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性,故A项正确;汉武帝时是君主专制,体现不出民主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家族性和强制性的信息,排除C、D两项。

3.《汉官仪》记载:“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监察的六个内容)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

”材料中“刺史”的主要职权不包括( ) A.考察吏治B.奖惩官吏C.监察民众D.决断冤狱【答案】C 【解析】刺史的主要职权是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其监察的对象不包括民众,故选C项。

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A项正确;“排除世家子弟入仕”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选拔最优秀的官吏”说法绝对,且不是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展示的科举制的优势,故C项错误;科举考试不能准确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真题与调研题组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高考历史真题与调研题组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考点8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高考题组】一、选择题2014年题组1.(2014·海南单科·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门阀制度【解析】材料主要论及是择婿选定标准,不能说明女子地位低下,故A项错误;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遍观子弟’,以图被选”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权势官宦家族选择女婿都是以选择男方为主,这里没有体现其独特的一面,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4·海南单科·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科举制【解析】科举考试并不是当时唯一的选官途径,官员特权只是受到限制而不是否定,故A项错误;科举制是扩大官吏来源,对君主集权效果不明显,故B项错误;材料中“分科考试、差额录取”说明科举制注重才学,故C项正确;重视思想品德是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4·浙江文综·1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王安石变法;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解析】由①中的“选举”“新军”可知应为辛亥革命前后,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和临时约法确立选举原则的史实,故应为民国时期的浙江地方志;由②中的“禁军”即可知此应为宋朝的浙江地方志;由③中的“本路蒙古学”即可知此应为元朝的浙江地方志;由④的目录可知此时的政府注重科技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应为当代浙江的地方志,选择B项符合题意。

中国历朝的选官制度试卷

中国历朝的选官制度试卷

一、选择题1、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2、“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

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A. 开元盛世B. 戊戌变法C. 康乾盛世D. 清末新政3、《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4、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表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5、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6、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指出,“中国之①,得孔子后而立。

中国之②,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③,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在标出的空格中正确的应是A.①政、②教、③境B.①教、②政、③境C. ①教、②境、③政D.①政、②境、③教7、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二、填空题8、(25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1——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

第 5 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备作业)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

第 5 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备作业)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精品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秦汉时期的上计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汉时地方守、相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的制度B.这一制度随着中央集权制加强而形成C.是官员考课依据的制度D.有力地加强了地方治安2.秦朝法律严格规定了官吏行政的行为规范,对于“善、失”赏罚分明;汉代对官吏实行“考选合一”,强调孝悌廉公之行。

这说明秦汉时期()A.官吏的选任以德为先B.官员考核机制发展成熟C.重视吏治的制度建设D.实行外儒内法治国方式3.“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

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

”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A.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B.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C.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三省六部制D.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4.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

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A.公平性B.民主性C.家族性D.强制性5.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剌史的主要职责是()A.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管B.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C.推荐和选拔各方面人才D.削夺诸侯的地方权力6.《汉官典职仪》记载:“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监察的六个内容)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

”材料中“刺史”的主要职权不包括( )A.考察吏治B.奖惩官吏C.监察民众D.决断冤狱7.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8.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

能力提升练—《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2)

能力提升练—《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2)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能力提升练一、单项选择题1.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是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

由此产生的影响是()A.贵族竞相追逐利禄B.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C.官僚政治得以确立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2.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碁,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尔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3.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

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A.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B.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D.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4.《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从中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创立()A.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B.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C.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D.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5.有学者指出,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原来统治乡村世界的精英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对门第的看重,过渡到对文化的看重……读书人学诗的越来越多,书成为一种商品……能作诗的人即使没有官位在乡村也能得到尊重。

这表明科举制()A.使诗歌在全国走向全面繁荣B.冲击了乡村的门阀政治根基C.改造了乡村的文化结构D.加强了中央对思想的控制6.陈茂同先生认为“从形式而言,八股文也有其特殊的功能”,一是防止作弊,二是……考官易于评审,三是更能考验出考生的文字功底。

如果仅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八股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A.公平取士和选拔真才矛盾的产物B.封建专制与士人自由斗争的产物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对抗的产物D.传统儒学和程朱理学妥协的产物7.秦汉地方长官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相关文书称为“计簿”,其中内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等。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作业1.东汉末年,许劭与其兄许靖喜欢品评当代人物,常在每月初一,发表对时人的品评,故称“月旦评”。

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品评影响社会名望地位B.选官制度的深远影响C.社会流行品评人物之风D.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2.汉武帝设刺史,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

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

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A.刺史制度渐趋完善B.刺史地位显著提高C.刺史监察范围扩大D.刺史职权有所异化3.《欧阳文忠公文集》记载:“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各糊名、耆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僧爱薄厚于其间。

”欧阳修的这一记载,说明北宋A.科举制度更强调公平B.更加重视家庭门第观念C.社会流动性更加艰难D.宋词创作进入鼎盛时期4.下表为唐、宋两朝科举取士及由进士入相的人数变化统计情况。

这反映出宋代()时期登科人数宰相人数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唐朝660312322宋朝45640135111A.推行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B.考试程序及录用更趋公平C.国民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得以加强5.以宋朝为故事背景的《赘婿》近期成为热播剧,而事实上宋代择婿,流行“榜下捉婿”,即发榜之日各地富绅高官们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

苏东坡有诗云:“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材料主要反映宋代时期A.女性地位提高B.商品经济繁荣C.社会阶层流动D.理学思想形成6.史载: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需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

这说明南朝时期A.九品中正制已彻底崩溃B.九品中正制日益腐朽C.中正的评议功能已丧失D.血统是任官唯一依据7.如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该表说明科举制的实行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A.提高了行政效率B.巩固了统治基础C.清除了世族特权D.固化了社会结构8.宋朝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A.科举制的完善B.九品中正制的确立C.察举制的发展D.八股取士制度形成9.先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位即有俸禄。

高中历史课后作业五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高中历史课后作业五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某史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

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

”形成上述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解析】选B。

“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

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表明是察举制,故B正确。

2.春秋时期,齐之管仲、鲍叔牙,晋之狐偃、先轸,秦之百里奚、由余,楚之令尹子文、孙叔敖等,出身低下却因才能而位居卿相等高位。

战国时期,魏、楚、秦、韩等国变法更是以选贤任能作为任官标准。

这些做法( )A.维护了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B.巩固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D.导致了周天子权威的衰落【解析】选C。

据材料孙叔敖等出身低下的人却可以位居高位。

而战国时期采取了选贤任能的选官方式并结合所学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可知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故选C。

3.战国时期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文学、游谈、军功、游侠成为官吏选拔的四大途径,君主对任命官吏亦多酬以禄米或赐以金银。

各国还形成了对官僚监督、考核与赏罚的年终考绩办法——“上计”。

这些史实可以说明当时( )A.世族世官制的形成B.中央集权制的加强C.监察制度的理性化D.政治设计的制度化【解析】选D。

材料“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各国还形成了对官僚监督、考核与赏罚的年终考绩办法”说明战国时期政治出现制度化趋向,故选D;世族世官制在夏商周已经形成不是战国,排除A;材料涉及选官和考核是政府与官吏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形成考核制度不是考核的效果因此无法说明监察制度的理性化,排除C。

4.刘邦登基诏书称,基于推翻暴秦、消灭项羽,功劳最大者为帝;次者为王为侯;最末为战士,可以分到一定的田地。

这主要说明汉初( )A.等级秩序影响战争胜负B.权力分配具有军功色彩C.统治基础呈现多元态势D.社会关系不稳定性增强【解析】选B。

历史高频考点特训: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历史高频考点特训: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

这一材料反映出东汉选拔官吏讲究() A.人品节操B.家庭状况C.文学素养D.家庭出身2.《后汉书·袁闳传》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引者注),累征聘举召,皆不应。

”可见,当时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到“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可以跃登上第。

”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第5题图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6.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息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7.《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时)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

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世家大族)女,不得修国文。

‟”材料说明当时的社会()①科举取士成为重要的选官途径②士族门第观念仍很强烈③进士科受时人追捧④唐朝中书令负责修撰史书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③④8.明末清初的吕留良曾写到:“……进士尔何能,能作八股耳,其中并多不能者,一行作吏无须此。

三百年,几十科,科数百人印累累,如今知有几人名?大约尽作蝼蚁死……”。

在材料中,吕留良主要想说明科举制度()A.选贤能治国为国家所用B.选拔人才的视野开阔C.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离D.内容单一,文体要求走向极端9.史载,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向他提亲,他作了一首绝句表明自己的态度:“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

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

这类做法( )A.导致战国七雄局面形成B.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C.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D.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再看重血缘关系,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C项符合题意。

战国七雄局面的形成是诸侯相互战争的结果,排除A项。

秦朝完成了国家统一,排除B项。

百家争鸣属于思想领域上的变化,排除D项。

2.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

这一趋势是( )A.官员世袭利于国家管理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故C项正确。

3.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

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

这一变化说明( )A.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D.秦汉官僚的等级性B项,选A项;秦汉时期血缘世袭制并没有走向终结,排除C项;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官爵已经分不同的等级,D项表述不能反映“变化”,排除。

4.东汉初年,国家规定对于被察举人员“务授试以职”,即对于确认的被察举人员,地方要先给予一定的官职进行试用,考核合格后才能举荐到中央。

这一做法表明当时( )A.地方政府把持了选官的权力B.考试选官的方式得到广泛推行C.国家注重考察所察举官员的素质D.地方察举不实的现象十分严重进行考察,故C项正确;“考核合格后才能举荐到中央”说明地方政府没有把持选官的权力,故A 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考试选官的方式得到推广,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察举不实的信息,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择题
(后附参考答案)
1.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朝廷昭示:“国家开赏举之门,广收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这反映出宋朝的科举制度
A. 取消了对应试者身份职业的限制
B. 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 是普通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
D. 选拔官员的方式不断更新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

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B.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C. 龙生龙,凤生凤
D. 立嫡以长不以贤
3.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4.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它们相似的作用是
A. 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 扩大了统治基础
C. 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 实现了选贤任能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材料中涉及到的选官制度分别是A.世官制和科举制B.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和科举制D.科举制和八股取士制
6. “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引文意在强调科举制()
A.选拔人才存在缺陷
B.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C.考试内容较为繁多
D.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
7.《南齐书·孔稚珪传》云:“所奏缪允者,宜写律上,国学置律学助教,依《五经》例,国子生有欲读者,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法职,以劝士流。

”由此可知南朝时期A.已经不再推行九品中正制度B.出现考试选官的科举制
C.世家大族已失去选官垄断权D.可以通过学校试经入仕
8.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这一制度是
A. 监察制度
B. 科举制度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9.据史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王沈所处时代的选官制度最有可能是
A.禅让制B.九品中正制C.世官制D.科举制
10.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他所指的这一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1.魏晋南北朝的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 征辟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12.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13.宋元以来,南方士子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

明朝洪武三十年殿试中,产生进士51人,全部是南方人。

朱元璋大怒,将主考官以下大小官员制罪。

之后逐渐形成南北方按比例分南北榜录取的制度。

南北分榜录取制度的实行
A.强化了文化专制 B.促进了南北方经济协调发展
C.平衡了南北势力 D.有利于科举制的公平和公正
14.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

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品行、才学 B.家庭背景 C.个人声望 D.考试成绩
15.任恒俊在《晚清官场规则研究》一书中这样论述:“科举制度的创立,的确是一项举世罕见的发明和创造,简单明快地解决了选拔官员的标准问题。

贫寒人家的子弟只要通过苦读,可以进入官吏队伍。

无疑,科举使社会管理这方面的机制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其形式增加了一些公正的色彩。

”作为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确立的选拔标准是
A.品德和才能 B.家族声望C.先代功绩 D.个人文化素质
16.白钢在《中国政治史》中说,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

宋代的科举制实行“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

下列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代行卷制注重考生平日作品,不易选拔人才
B.宋代的糊名制杜绝了请托造假等科场舞弊现象
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程序上的进一步僵化
D.加强了对官吏选拔的控制,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 )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18.某一历史时期尚书仆射刘毅说:“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19.《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据研究,唐代荐举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水乳交融,难分因果。

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

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士族垄断仕途B.科举制度形同虚设C.选官方式多样D.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21.《南齐书·孔稚珪传》云:“所奏缪允者,宜写律上,国学置律学助教,依《五经》例,国子生有欲读者,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法职,以劝士流。

”由此可知南朝时期A.已经不再推行九品中正制度B.出现考试选官的科举制
C.世家大族已失去选官垄断权D.可以通过学校试经入仕
22.17世纪西方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该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察举制D.科举制
23.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

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

“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B.科举制弊端严重C.户籍制度的不合理D.移民制度的僵化2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材料表明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C.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