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古代文学期末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之唱词艺术分析
《西厢记》唱词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那优美抒情的语言,以及运用这种生动语言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

正因为其语言华美,辞藻艳丽,有人誉之为“花间美人”。

戏剧的唱词既是抒发人物情感、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也是创造环境的重要工具。

张生、莺莺的唱词,把唐诗、宋词的佳句日常生活口语熔为一炉,点化成优美靓丽的诗句语言,既有诗词含蓄深远的意境,又有生活口语的明快流畅。

现在就浅要的把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之唱词艺术分析如下。

这出戏的内容是写老夫人逼张生赴试,崔、张长亭离别。

时当暮秋,地在郊外,长亭、野山、落叶、西风,一副凄凉景象。

崔莺莺出场时,先是几句自白,表现出一片离别的伤感、凄凉:“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去。

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继之两句慨叹人生聚散无常的诗句:“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唤起充满诗意的离情别绪,令人黯然神伤。

紧接着是一段凄楚感人的名曲:(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里是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塞上凝波,波上寒烟翠”一句的的意境。

色彩绚丽,景物凄迷。

深秋的天空高远,空阔的大地黄花烂漫,秋风呜咽,雁声嘹唳,整个世界都是寒秋的凄
凉,莺莺带着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来为张生送行,她的所有怨尤都是通过对暮秋景色的感受表现出来的。

她在路上看到的是满目红叶,引起了她无尽的遐思:是谁把枫林染红的呢?不是霜,那该是离人的血泪。

但字面上并不点明一个“红”字,却用一个“醉”字把“红”字藏了起来;泪红得象血,但字面上不把“血”字点明,却用一个“泪”字把“血”字藏了起来。

这种文词的含蓄,正是莺莺含蓄性格的写照。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生“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赴长亭途中、坐在车里的莺莺的细腻心理活动,刻画得何等惟妙惟肖!王实甫设身处地去把握这位贵族小姐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通过她对周围景物的视觉和听觉来揭示她内心的感受:只有分别的一刹那,眼看太阳就快要落山,才感到寸阴可贵。

相识得太晚了,分别得太快了!这一切对此时此刻的莺莺来说最有切肤之痛。

她舍不得张生离去,但又不便明说,这是她贵族小姐的性格,诗化的感情只能用诗化的形象来表达。

既然柳丝再长也拴不住张生匆匆的去马,那就请树梢挂住斜阳,让时光永驻吧,谁不希望幸福是永恒的呢?
过分贵重的爱情对痛苦是敏感的,莺莺就快走道长亭
了,“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诗),她简直不敢听一生送别的话,看一眼分离之地,以至于“松了金钏”,“减了玉肌”。

猝然的分离使莺莺顿时憔悴,从形来说这是夸张,从情来说这是真实,感情的真实借助于艺术的夸张显得更加真实,莺莺终于来道了长亭,离别的筵席不会是红红火火的,王实甫用他那传神之笔,给离筵泼上了一层惨然的淡墨。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地,蹙愁眉死临侵地。

这是莺莺坐在长亭里酒席上的感受:她放眼窗外,天宇之下,秋意袭人,西风飒飒,黄叶纷飞,苦草凄迷。

正是这恼人的深秋景色,衬托着张生愁苦的面容,他斜坐在那里,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更加深了莺莺的愁思。

前两句是诗词的格调,后两句是生动的口语,这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巧妙地抒发了莺莺的情绪,又创造了离筵的气氛。

值得注意的是王实甫的唱词语言的口语化特征,他的唱词艺术把书面语和口语相结合,更具本色色彩。

如果说莺莺、张生的唱词带有典雅的风格,那么红娘的语言则更多地保存了民间口语的特色,辛辣而又活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