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课件 第19课《南朝诗两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南朝诗两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南朝诗两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南朝诗两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
14.05.2023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33页。
• 自学提示
• 1.理解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 2.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自学• 3.学习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 提地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

2023/5/14
2
第二页,共33页。
登 池 上 楼
新鲜之感准确、生动、传神的反映了出来。在此 2023时/5/14,诗人暂时忘却了烦恼,心情清朗,愉快了许17
第十七页,共33页。
• 【小结:朗诵与赏析】2′09″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登 池 上 楼
2023/5/14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徇禄反穷海,• 为追求禄位我来到了海
楼 卧疴对空林。 边,卧病在床面对空荡
荡的树林。
2023/5/14
7
第七页,共33页。
• 潜虬媚幽姿, • 这几句写官

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
场失意后的
栖川怍渊沉。 不满与当时
• 进德智所拙, 矛盾的处境
登 退耕力不任。
池 上 楼

语文必修Ⅰ粤教版第19课《南朝诗两首》导学稿配套课件

语文必修Ⅰ粤教版第19课《南朝诗两首》导学稿配套课件

要点一:鉴赏“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 练”两句诗。 鉴赏:①采用对比手法。一是色彩相对: 绮红练白,红白相衬,对比鲜明。二是动 静相对:霞动江静,动静相谐。②比喻得 当。把霞比作绮,把江比作练,形象生动、 具体。③精于选词。前句之“余”和 “散”:因为霞“散”才显得“余” (残 余);后句之“澄”和“静”:因为江“澄” 才现出“静”。选词的精当揭示了事物之 间内在的因果关系。
晚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山还望京邑
谢朓(464——499),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人。与谢灵运同族,前后齐名,与谢灵运并称为 “大小谢”。他曾任宣城太守等职,因此被人称 为“谢宣城”。他当时生活在黑暗的现实环境中, 目睹仕途险恶,常常流露出忧生之叹。后来受诬 陷,下狱而死,年仅三十六岁。他是南朝齐代著 名的山水诗人,诗风清新、秀丽。他的写景诗吸 收了谢灵运作品中那种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 点,避免了谢灵运诗作中的晦涩之弊,成就很高。 有《谢宣城集》。 谢朓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晋宋 以后,山水文学产生了,但多少还受玄言诗的影 响,总带点玄理。谢朓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 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这是谢朓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 发展的重要贡献。
登池上楼
《登池上楼》是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时所作的一 首诗,是谢灵运的名作之一。诗题中的“池”是 谢灵运居所的园池,后人称为“谢公池”。 这首诗作于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的刘宋景平元年 (423)的春天。当时正是刘裕代晋后,建立南朝刘 宋王朝(420)不久。谢灵运由朝官外放,郁郁不得 志,但又无可奈何。诗中就是抒发了这样的感情。

高中语文必修一(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 课件(25张)

高中语文必修一(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 课件(25张)


3.解读“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 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有鬒不 变”

提示:作者直抒胸臆。“我”此去将在外
久久地淹留,是多么怀念那不能参加的亲友的欢 宴,直言不讳的道出了“我”对故乡的依恋。同 时用泪下如霰、鬓发变白的夸张描写,突出抒发 了离开京邑的伤感。
对比:这两首诗在抒情写景上有什 么异同? • 提示: 《登池上楼》融情于景,把对春天的喜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眺
1、作者简介 谢眺(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人,与谢灵运同族, 前后齐名,与谢灵运并称为“大小谢”。他曾任职宣城太守,因
此被人称为“谢宣城”。他当时生活在黑暗的现实环境中,目睹仕
途险恶,常常流露出忧生之叹。后来受诬陷,下狱而死,年仅三 十六岁。他是南朝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诗风清新、秀丽。他的写 景诗吸收了谢灵运作品中那种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避 免了谢灵运诗作中的晦涩之弊,成就很高。有《谢宣城集》。
2、文题背景: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描写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 南京)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 情。
诗题的八个字,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望的对象。
晚,傍晚时分
三山,在今南京西南,因有三座山峰相连而得名。
还望,回头望。 京邑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指京城建康。
3、基本解读

4.19南朝诗两首课件(粤教版必修1)

4.19南朝诗两首课件(粤教版必修1)

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豪迈奔放的
浪漫主义特色。(5分) 答案:怀才不遇、抑郁难平 消极避世 直抒胸臆
10.“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 激起作者“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
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来诗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可是现实的
盾的,一方面,他对自己身为贵族、才华出众却被闲置表示
不满和无奈,如“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另一方面,他又尽力让自己通 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来排遣这些忧愁,从而达到“持操岂 独古,无闷征在今”的境界。但是作者始终都不能真正地超
脱,真正沉醉于山水、忘情世事。谢灵运的山水诗,几乎全
(3)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
有情知望乡
三、课内阅读(10分)
阅读《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完成6~8题。 6.诗开头“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用典的写法,化用古人诗句。以王粲望长安、潘
在黑暗的现实环境中,目睹仕途险恶,常
常流露出忧生之叹。后来受诬陷,下狱而 死,年仅三十六岁。

名师精编--2015-2016学年 粤教版必修1《南朝诗两首》课件(54张)

名师精编--2015-2016学年 粤教版必修1《南朝诗两首》课件(54张)

n) (1)潜 虬( qiá .
(4)衾 枕( qīn ) . (7)祁 祁( qí) .
n) (2)徇 禄( xù .
(5)褰 开(qiān ) . (8)豳 歌( bīn ) .
n) (10)飞甍 (mé . ɡ
n) (11)流霰 (xià .
(二)多音字 加cān . 参 shēn (1)参人参 . 差cēn 参 . qī 佳期 . (2)期 年jī 期 .


1.亚历山大大帝斩绳结,横扫诸国,志吞亚洲;秦
始皇嬴政志并六国,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一统帝国;西楚 霸王项羽,早年见到始皇东巡,竟说出彼可取而代之的 话,最后破釜沉舟,解巨鹿之围,使诸侯作壁上观,敬 畏不已;刘邦当年做亭长时恰遇始皇出巡,感叹大丈夫
当如此,后来击败项羽,平定诸侯,开国西汉,是为高
中书诏诰。建武二年(495)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 后任尚书吏部郎。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萧遥光谋 取帝位,谢朓遭诬陷,下狱死。其诗歌多描写山水景色, 风格清逸秀丽,完全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颇为李白推
许。有《谢宣城集》。
山水之间寄情志
《登池上楼》:晋初,政局混乱,文人常借歌咏 山水寄托超脱尘世的情志,这首诗即体现了这种创作 倾向。 池上楼,在永嘉郡(今浙江省温州市)。谢灵运是
晨读 新课启航 识记 知识必备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19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19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

《登池上楼》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层次紧密,由托物兴词、感怀喻志、借景遣怀 到决意隐居,转换自然,浑然一体,沟通并融 化了玄言和山水,寓理于情,寄情于景。大量 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使诗富有意蕴,读后 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Page 12
登池上楼
谢灵运
Page 1

中技了山谢 怀一然京文乐者谢 许巧诗水灵 愤直自师字”,灵

多,歌诗运 愤不恃。之。东运 灵
世对题打在 代后材破晋 传代的了宋 颂诗领东之 的人域晋际 名有,玄诗 句很丰言名 如大富诗最 。的了的高
影诗统。 响歌治他 。创,以 谢作扩大 诗的大量

被 重 用 , 于 是 造 成 性 情 偏 激 , 常
甚 高 , 以 为 可 以 参 与 政 要 , 但 却
但 由 于 政 治 上 的 种 种 原 因 , 他 虽
美 与 颜 延 之 并 称 江 左 第 一 , 名 动
谢 灵 运 自 幼 好 学 , 博 览 群 书 ,
晋 名 将 谢 玄 之 孙 。 世 称 “ 谢 康
: 中 国 文 学 史 上 山 水 诗 派 的 开 创
第一层(前八句):写官场失意后的不满 与当时矛盾的处境。
第二层(中间八句):写登楼所见满目春 色。
“ 第三层(最后六句):借用典故表示自 己的感慨,情绪又转向感伤。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课件:第4单元-19南朝诗两首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课件:第4单元-19南朝诗两首

作品风格
谢灵运的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其诗用语富丽精工,与鲍照、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谢朓(464—499),南朝齐著名的山水诗人,陈郡阳夏(今
作者简介 河南太康)人。与谢灵运同族,因此与谢灵运并称“大小 谢”。曾任宣城太守等职,因此亦被称为“谢宣城” 作品风格 主要作品 其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其诗诗风清新、秀丽,对于诗歌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有《谢宣城集》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是诗人登上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上有三峰,南 北相接)回首眺望京城时所作。描写了诗人在即将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傍 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诗题的八个字,点明了时 间、地点和望的对象。
[整体· 感知] 《登池上楼》写作者贬官永嘉、久病初起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仕宦不 得志的感伤情怀。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描写了诗人在即将离开京城建康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 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
阶 段 一
阶 段 四
阶 段 二
19
南朝诗两首
阶 段 五
阶 段 三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本课话题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乡愁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这句话能够代表许多游子的心声。杜甫有诗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漂泊的羁旅行人谁不会为思乡而流泪?谁能不说家乡好?谢朓也概莫能外,离别 愁思蓬勃而生。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9课《南朝诗两首》课件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9课《南朝诗两首》课件
倾耳聆听海上汹涌的波涛,放眼眺望险峻的山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可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 (5)卧疴对空林:___
揭开帷帘,打开窗子 (6)褰开暂窥临:___________________ 山势险峻的样子 (7)举目眺岖嵚:______________ 众多的样子 (8)祁祁伤豳歌:__________
茂盛的样子 (9)萋萋感楚吟:__________
验证,证明 (10)无闷征在今:__________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
内容索引
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学基础知常识 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多读厚积 ——读素材美文,积素养提技能
预读先学 —— 读文本内容,学基础知常识
语言知识积累
一、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虬( qiú)
(2)怍( zuò)
(8)祁祁( qí )
(9)豳歌( bīn )
Biblioteka Baidu
(3)徇禄( xù n)
(4)卧疴( kē )
(10)谢朓( tiǎo)

(粤教版)2017-2018学年必修1课件:19南朝诗两首(语文)

(粤教版)2017-2018学年必修1课件:19南朝诗两首(语文)

1.连线作者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代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 谢玄之孙。谢灵运仕刘宋时曾为永嘉太守。刘宋初期,谢灵运创作 了大量的山水诗,并丰富了描写山水的技巧,使山水描写从附庸玄 诗到蔚为大观,演变成山水诗,开拓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崭新的题 材领域。其作品《山居赋》颇有名。与鲍照、颜延之并称为“元 嘉三大家”。 谢朓(464—499),南朝齐代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人。谢朓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谢朓的山水诗把 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 谢朓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2.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政局混乱,文人常借歌咏山水寄托超脱尘世的情志, 《登池上楼》这首诗即体现了这种创作倾向。这首诗作于谢灵运 任永嘉太守时。谢灵运由朝官外放,郁郁不得志,但又无可奈何。 《登池上楼》是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临眺时的所见所感。前部分 抒写官场失意的牢骚,中间描绘登楼远望所见到的景物,最后表达 了怀人思归的情绪。诗中成功地描写了初春时节池水、远山和春 草、鸣禽的变化,使人感到生意盎然,但从全诗的思想情调来看却 有些低沉。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首诗可能是谢朓将出任宣城太守、离 开建康时登三山所作。诗中抒发了登山眺望时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意动用法),

粤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19南朝诗两首

粤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19南朝诗两首
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读懂诗歌,
这也叫借题解文法。
• 【典型例题】 • 归自南阳 • 李吕祺
•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 • 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乡。 • 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 • 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 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请简要分 析。
• 【答案】四层。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 很长;颔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或: 身处异地他乡);颈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 乡情日浓;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 急切。
• 2.“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 变鸣禽”是千古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 【对应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及表达技巧
• 【答案】诗人抓住了事物由冬到春的变化,写得真 切动人。前两句专注人们对温度的感觉来写,新旧 相对比,流露出送旧迎新的欢欣;后两句抓住春草 园柳鸣禽的色彩、声音的特点来写,突出了新生事 物的一种活力。“变”字很传神,对鸣禽做了一种 动态的观照,突出了昔时冷落而非热闹的特色。写 景中很明显渗透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新事物的情 感,情景交融。
(1)懂得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①结构章法。
古体诗:以段落为层 诗近体诗绝律句情诗后::四主前前句。两四抒第句句情四写写主句景景。最次次重,,要后 两句抒有讲承的究转诗起合
词上片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次 下片:抒情主

粤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第4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粤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第4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 3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白日丽.飞甍 (
)
(2)飞鸿响.远音 (
)
(3)衾枕昧.节候 (
)
(4)潜虬媚.幽姿 (
)
(5)薄霄愧.云浮 (
)
(6)杂英满.芳甸 (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答案】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色彩明丽 (2)形容词作动词 发出声音 (3)形容词作动词 分不清 (4)形容词的意 动用法 以……为媚 (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惭愧 (6)形容词作动词 开满
并称“大小谢”。曾任宣城太守等职,因此亦被称
为“谢宣城”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作品 其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风格 其诗诗风清新、秀丽,对于诗歌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主要 作品
有《谢宣城集》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探背景] 谢灵运作为南朝门第最为华贵的士族家庭的子弟,作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 爵位继承人,又自幼颖悟过人,长成后骄纵自负,在政治上自然抱有很大的雄 心。而宋武帝刘裕去世后,诸子年幼,形势不稳,又使他深深卷入权力斗争的 漩涡。刘裕的长子刘义符(少帝)即位后,大臣徐羡之等人把持朝政。刘裕次子刘 义真(庐陵王)过去甚得父亲的欢心,颇有觊觎帝位之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0月2日
11
提示: 作者终日卧床,甚至连外界节气的
变化也不知晓了,当他姑且撑起久病初 愈的身体揭开门帷登楼一望,此时寒冬 已过,初春的太阳赶走了残冬的冷风, 暖意融融,诗人侧耳倾听那池水的波声, 举目远眺高峻的山峦,一幅生动的春之 美景映入了诗人的眼帘。一个“生”, 一个“变”,一幅生意盎然的图画生出 了动感,同时将诗人心中激起的惊奇、 欣喜、新鲜之感准确、生动、传神的反 映了出来。在此时,诗人暂时忘却了烦 恼,心情清朗,愉快了许多。
2020年10月2日
8
《登池上楼》自学思考题
1.诗首八句在全诗中的地位 怎样?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2020年10月2日
9
• 提示:第一、二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
比喻之意。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
“我”欲飞上云霄却自愧不如飞鸿,“我”
欲隐居山川又自惭不及潜龙,比喻之意十
分明显: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
• 薄(靠近)霄愧(惭愧)云浮,栖川(指深渊中的潜 龙)怍( zuò 惭愧)渊沉。

面对高飞于云霄的飞鸿和潜游于深水的虬龙,我惭愧万分
• 进德(指仕途上的进取)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想做一番事业,自己的智能又来不及,想告老归田,体力又
担当不了。
• 徇(xùn 追求)禄பைடு நூலகம்穷海,卧疴( kē 疾病)对 空林。

追求禄位而到了荒僻的海滨地区,卧病在床,面对空荡荡的
树林。
2020年10月2日
5
• 衾(qīn 大被子)枕昧(昏暗,不明)节候,褰开 ( qiān 揭开、打开)暂窥临。

因卧病在床,不明季节的变化,拉开窗帷,临窗眺望。
•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qū qīn 山势险峻的 样子) 。

侧耳倾听近处波涛彭湃,举目眺望远处山势险峻。
得意满,而我欲为官却仕途不顺,欲隐居
却乏此高致。接着用“进德智所拙,退耕
力不任”抒发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
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再
想到自己被贬永州、一直追求的理想难以
实现,在病榻上度过万木萧疏的冬天,心
2020年境10月愈2日加沉郁感伤。
10
2. 第十三至第十六句写了诗人登楼及所见 所闻,其中佳句“池塘生春草,圆柳变鸣 禽”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南朝诗两首
2020年10月2日
1
谢灵运
——谢公诗如初发芙蓉
2020年10月2日
2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
太康县),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县)。晋宋之际的
著名诗人。出身江南大族,祖父谢玄为东晋名将。十
八岁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公;小名客儿,故又称谢
客。他与颜延之,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在政治
上,谢灵运屡有沉浮,因此“常怀愤愤”,遂寄情山
水,开创了山水诗派。山水诗描写景物细致入微,语
气精雕细琢,为当时诗坛带来新鲜气息。故艺术上,
他开辟了南朝诗歌崇尚声色的新局面。“俪采百字之
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
新”(《文心雕龙·明诗篇》)。极大改变了东晋以来
“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之诗风,使人耳目一新。但
“山水不足以娱其情,名理不足以解其忧”。又见其
诗之缺憾。且其诗中玄言佛理令人费解,与景物描写
不甚和谐。因此,名句虽不少,佳篇却难觅。
2020年10月2日
3
登池上楼
谢灵运
2020年10月2日
4
• 潜虬(qiú)媚(怜惜)幽(沉静而安详)姿,飞 鸿(大鸟名)响远音(悠远的声音) 。

潜游的虬龙怜惜美好的姿态,飞鸿的声音从悠远的高空传来。
生无限的感伤。

索居(离群独居)易永久(容易感到日子长久) ,离
群难处心(难以安心) 。

离群独居,时光难挨,内心也难以安定。

持操(保持节操)岂独古,无闷(没有烦闷)征
(验证、证明)在今。

能保持高尚的节操无所苦闷,此事岂独古人有之,我于今
日可验证它。
2020年10月2日
7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祈祈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2020年10月2日
12
3. 诗的后六句表现了诗人心 境的再度变化,具体有何表 现?
2020年10月2日
13
提示: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美丽的春光,茂盛的春草,竟使诗人想起了前
人感伤的诗句,诗人心中的抑郁沉重得难以派
遣,新鲜之感激起 的愉悦心情转瞬即逝了,
诗人由此又联想到了自己“归”与“不归”的
• 初景革(清除)绪风(余风) ,新阳(指春)改故 阴(指冬) 。

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冬季残留下来的寒风,新春改变了残冬。
• 池塘(堤岸)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堤岸上长出了嫩绿的春草,园子的柳树上变换了鸟的叫声。
2020年10月2日
6
• 祁祁(盛大)伤豳(bīn)歌,萋萋感楚吟。

“采藩祁祁”这首豳歌与“春草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产
• 诗风清新流丽,多为 山水诗,情味隽永, 极受李白推崇,对后 世影响很大。
2020年10月2日
15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人。南朝齐诗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刘宋 王朝亲重,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母亲为宋文帝 之女长城公主,与谢灵运同族,经历有些类似,时 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 故有谢宣城之称。现存诗二百多首,其中山水诗的 成就很高,观察细微,描写逼真,风格清俊秀丽, 一扫玄言余习。写景抒情清新自然,意境新颖,富 有情致,且佳句颇多。但诗中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较 窄,且“有句无篇” 。他与王融、沈约等人共创 “永明体”,为“永明体”诗人之雄。语言精炼, 诗情隽永,宛如唐人五绝,故严羽说:“谢朓之诗, 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沧浪诗话》)。对近体诗 的发展有贡献。其诗得到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 的称许:“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谢朓每诗堪讽诵” 。原有集十二卷,已散佚。明 人辑有《谢宣城集》,今人郝立权有《谢宣城诗 注202》0年1。0月2《日 南齐书》卷四十七、《南史》卷十九有1传6 。
矛盾,心情复而沉重起来。但是“索居易永久,
离群难处心”,孤独的隐居生活容易使人感到
岁月漫长,难以安心,诗人的内心展开了激烈
的斗争,然而“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今天照样有不追求功名、避世隐居不觉寂寞的
有德的隐者,这一点将在自己身上得到证明,
202作0年10者月2日最终下了隐居的决心。
14
谢脁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