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14文学理论及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2014文学理论离线作业及答案

2014文学理论离线作业及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文学理论》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第一章:绪论1、文学史一般可以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分类。

2、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4、在文学的诸种规律中,_________规律是核心规律。

5、美国当代文学理论家雷纳·韦勒克曾将文学研究区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6、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曾将哲学研究的方法区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7、广义的文艺学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分支学科。

8、何谓狭义的文艺学?9、何为文学批评?10、试论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文学的观念1、文学理论史上的几种重要的文学观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朱自清称之为中国文论开山纲领的是_________。

3、被朱自清称之为西方文论开山纲领的是_________。

4、“寓教于乐”说的提出者是古罗马文艺理论家_________。

5、“欲新一国之民,必先新一国之小说”的提出者是_________。

6、文学观念中“客观说”的代表性流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学观念中“体验说”的代表性理论家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8、恩格斯曾认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等都是“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_________”。

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试题 (4)

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试题 (4)

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凿(záo)C.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é)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2014年浙江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真题(回忆版)

2014年浙江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真题(回忆版)

2014年考研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真题(回忆版)中外文学史D组一、名词解释(顺序不定,7*5分)1、巴纳斯派2、感伤主义3、卡夫卡式4、书信体小说5、梅塘集团6、黑色幽默7、苏菲派二、简答题(顺序不定,3*15分)1、《局外人》是如何表现世界荒诞的?2、试述“堂吉诃德”人物形象。

3、试述《吉尔伽美什》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四、论述题(表述不完全原样,2*35分)1、从奈保尔《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看作家身份认同危机。

2、结合作品分析意识流小说中对于时间的处理。

文学评论与写作D组一、契合(波德莱尔)自然是一庙堂,圆柱皆有灵性,从中发出隐隐约约说话的音响。

人漫步行经这片象征之林,它们凝视着人,流露熟识的目光仿佛空谷回音来自遥远的天边,混成一片冥冥的深邃的幽暗,漫漫如同黑夜,茫茫如同光明,香味、色彩、声音都相通相感。

有的香味像孩子的肌肤般新鲜,像笛音般甜美,像草原般青翠,有的香味却腐烂、昂扬而丰沛如同无限的物在弥漫、在扩展,琥珀、麝香、安息香、乳香共竞芳菲,歌唱着心灵的欢欣,感觉的陶醉。

(表述与原题不完全一样)1、以本诗为切入点,谈谈波德莱尔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30分)2、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谈谈该诗的形式、韵律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20分)3、分析该诗的主题和艺术特色(40分)二、材料:就诗本身而论,除了欣赏若干单首之外,最好还能通读全集,这样才能看出它的中心思想。

当然,每首都谈爱情,但在个别的爱的具体表现上,是否有什么是贯穿全集的?C.Sl 路易士认为是有的,那就是两种爱之间的对照:一种是“绝望之爱”,一种是“安慰之爱”,前者对爱着要求一切,后者则什么都不要求。

当前者升华到到后者的时候,爱就变成了一种“仁”(charity)。

为了表达这种普遍意义的爱,莎士比亚所用的技巧都是甜美而不腻人,生动而又深刻的,有程式而又不断变化,具有文艺复兴黄金阶段诗歌的众多优点。

(表述不完全一模一样)1、你如何看待王佐良先生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的总体评价?(20分)2、莎士比亚在英国诗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doc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doc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棊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彖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屮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i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叔事散文、杂文、游记筹。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报告文7: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屮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小乂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特征化:作家抓住生活屮最富育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小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Z—。

意彖: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n的,以彖征性或荒诞性为其棊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z象。

叙事学: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

爭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是最小的叙事单位。

行动元与角色:行动元的意识说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的行动要素。

角色的意思是指具有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文本时间与故爭时间:“文本时间”也可称为“叙事时间”,则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小具体呈现出來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

“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住的占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小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

行动逻辑: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下列三段是序列,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浙江卷)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浙江卷)

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凿(záo)C.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é)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2014年浙大比较文学与世界史文学真题

2014年浙大比较文学与世界史文学真题

爱考机构中国高端(保过保录限)考研第一品牌中外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
梅塘集团
卡夫卡式
黑色幽默
苏菲学派
书信体小说
巴纳斯学派
感伤主义
二、简答
1、吉尔伽美什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
2、局外人如何表现世界的荒谬
3、简述堂吉诃德的形象
三、论述
1、奈保尔《比斯沃斯先生的房子》如何表现作家身份认同危机
2、举例说明意识流小说如何表现时间的主题
文学批评与写作
一、波德莱尔的《契合》
1、以此诗为切入点,简要说明波德莱尔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从诗体、韵律等方面简述这首诗的特点。

3、从主题和艺术手法上分析这首诗。

二、王佐良对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评价
1、上述是王佐良对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关于爱情主题的评价,你是怎么看待的。

2、简述莎士比亚在英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3、如何理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主题?。

【浙江专升本】2014年浙江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

【浙江专升本】2014年浙江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
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 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 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 书生即地而灭,公叹诧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 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 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 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 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 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倩:请。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通“凭”,凭依。
D.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注、酌,劝酒。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能顺木之天.
天:天性。这里指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第 1 页 共 16 页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5.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 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40.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旨(限 10 个字)(2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1-43 题。(共 11 分)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朱成玉
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沉睡是为了新 的醒来。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们的一枚。 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 晃动。 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了羊在山崖上, 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 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的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 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那个屋檐。 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的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 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的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 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 亲在灶炕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 握住的暖暖的手。

2014年浙江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完整版」范文

2014年浙江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完整版」范文

2014年浙江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完整版」范文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凿(záo)C.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é)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201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含详细答案)

201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摭.(zh í)拾 哄.(h ōn g )笑 擎.(q ín )天柱 钻.(zu ān )木取火 B. 屏.(b ǐn g )息 包扎.(zh ā) 夹.(ji ā)克衫 言之凿.凿(z áo ) C. 孱.(c àn )弱 牌坊.(f ān g ) 干.(g àn )细胞 铩.(sh ā)羽而归 D. 吟哦.(é) 皲.(j ūn )裂 胳.(g ā)肢窝 蜚.(f ēi )声中外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 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 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2014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4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8、答案: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 力。“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确定答题区间 为第二段和第三段。并根据题意对选项的重要信息进行辨析,在 选项与题干的比照过程中,可以看出B项“画面深深刺伤了这位 教授的双眼”属于“无中生有”。 9、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理解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答题时要辨析选项与原文内容要点契合与否,关注选项分句之间 的关系,发现题干与选文的细小差别。 A项和B项综合原文意思可以得知是正确的。 C项可以文章第四段最后一句得知。 D项中说“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必须平面化、 碎片化,才能契合视觉快感要求”。“必须”一词过于绝对化, 原文中只是说“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 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1、答案:D 解析:A项,“擎”应读“qí ng”;B项,“扎”应读“zā”; C项,“孱”应读“chán” 2、答案:B 解析:A项,“精萃”应为“精粹”;C项,“泊来品”应为“舶 来品”;D项,“出奇不意”应为“出其不意”。 3、答案:A 解析:A项,“推托”是借故拒绝或推辞,使用正确; B项,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C项“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此处应为“不温 不火”,指的是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 D项,“大而化之”意思为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此处犯了望 文生义的错误。
15、答案:小说塑造了一个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为 人仗义,精通业务的商人形象,揭示了经商与做人一 样,都应该诚信、宽厚、与人为善的主旨。 解析:应根据题意要求分两步解答。先是分析人物形 象,再是概括作品主旨。分析人物形象,要着眼于全 篇,从人物的言行和故事情节着手。概括本文主旨, 要在整体阅读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关注体现文章要旨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落和语句,尤其要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2014年浙江卷 语文精彩试题问题详解解析汇报

2014年浙江卷 语文精彩试题问题详解解析汇报

实用文档 2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题文试语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凿(záo)C.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é)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浙江2014高考试题及答案

浙江2014高考试题及答案

浙江2014高考试题及答案一、语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2 题。

齐鲁故事会在许多读者中央电视台举行年终颁奖答对的振奋人心,让他们有再努力看好以后的想练的源泉!1. 文中“让他们有再努力看好以后的想练的源泉!”中的“想练”指的是什么?A.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

B.充实自己的读书时间。

C.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

D.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奖项。

答案:A2. 文中“齐鲁故事会”最有可能是指:A. 一个比赛项目。

B. 一个读书活动。

C. 一个广播节目。

D. 一个颁奖典礼。

答案:C2. 听力理解题听下面一段短文,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各题。

3. Where is Li Ming's new home?A. In the city.B. On a farm.C. Near a factory.答案:B4. What does Li Ming's father do?A. Teacher.B. Factory worker.C. Office clerk.答案:B二、数学1. 选择题1. 把 \(\sqrt[2]{8} \times \sqrt{2}\) 的结果化简为 \(\sqrt[( )]{( )}\)。

A. \(\sqrt[2]{16}\)B. \(\sqrt[2]{18}\)C. \(\sqrt[2]{20}\)D. \(\sqrt[2]{24}\)答案:C2. 不等式 \(3x-1 > 7x\) 的解集是:A. \((-\infty,+\infty)\)B. \((-∞, \frac{1}{4})\)C. \((\frac{1}{4}, +∞)\)D. \((-\infty, \frac{1}{4})\)答案:D2. 解答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一颗骰子的每个面上的点数都不相同,则它一定是用数字1,2,3,6,5,4 来表示的。

B.在把一个多位数的数字每位的数字反转后得到的数与原来的数比较时,较大的自然是命中注定的。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凿(záo)C.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é)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201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201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凿(záo)C.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é)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èi)声中外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2014浙江大学文史基础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4浙江大学文史基础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4浙江大学文史基础考研复习精编》《复习精编》是惟学浙大精品考研专业课系列辅导材料中的核心产品。

本书严格依据学校官方最新指定参考书目,并结合考研的精华笔记、题库和内部考研资讯进行编写,是惟学浙大老师的倾力之作。

通过本书,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广度,核心考点的联系区分,知识体系的重点难点,解题技巧的要点运用,从而高效复习、夺取高分。

考试分析——解析考题难度、考试题型、章节考点分布以及最新试题,做出考试展望等;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

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

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

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

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有效指明复习方向。

《复习精编》具有以下特点:(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以指定教材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

让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有全面、扎实、系统的理解、把握。

(2)注重联系,强化记忆。

复习指南分析各章节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帮助考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

(3)深入研究,洞悉规律。

深入考研专业课考试命题思路,破解考研密码,为考生点拨答题技巧。

1、全面了解,宏观把握。

备考初期,考生需要对《复习精编》中的考前必知列出的院校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情况等考研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合理估量自身水平,结合自身研究兴趣,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增加胜算。

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基础阶段,考生应借助《复习精编》中的考试分析初步了解考试难度、考试题型、考点分布,并通过最新年份的试题分析以及考试展望初步明确考研命题变化的趋势;通过认真研读复习指南、核心考点解析等初步形成基础知识体系,并通过做习题来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知识点,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文学理论》课程作业答案第一章:绪论1、通史;断代史;国别史;专题史;2、宇宙;作家;作品;读者;3、文学的观念;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造;文学的接受;文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4、审美;5、内部研究;外部研究;6、自下而上;自上而下;7、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史;文学理论史;8、狭义的文艺学专指文学理论,它是研究文学活动的性质、特征、构成、创造、接受及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9、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活动。

10、首先,要坚持整体的、综合的研究视野。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文学的审美规律与其他规律之间的关系。

再次,要坚持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相结合。

第四,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研究方法的相统一。

(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第二章:文学的观念1、摹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体验说;2、诗言志;3、摹仿说;4、贺拉斯;5、梁启超;6、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德国文本主义;英美新批评;7、英加登;姚斯;8、意识形态领域;9、萨特;10、情感符号;11、《礼记·乐记》;12、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13、形象性;14、首先,从文学的媒介语言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其次,从文学的主体作家的社会属性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再次,从读者阅读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

15、首先,就反映对象看,文学的反映对象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其次,就反映目的看,文学是以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占有世界的,因此,文学作品中就会处处含情,带着作家强烈的情感色彩。

再次,就反映的方式来看,文学是以感性、生动、具体的方式,而不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抽象方式来反映世界,因此,文学的世界是一个完整、鲜活、栩栩如生的世界。

16、第一、文学的形象性;第二、文学的情感性;第三、文学的想象性、虚拟性;(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17、第一、语言艺术的形象具有间接性、概括性、意象性和模糊性特征;第二、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广泛自由地反映社会生活;第三、更富有思想内容和情感色彩;第四、具有鲜明的文化意蕴;(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18、(略)19、(略)(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0、(略)(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第三章:文本的构成1、人物语言;叙述人语言;2、叙事类文学;抒情类文学;3、悲剧;喜剧;4、发展;高潮;结局;5、直接经验材料;间接经验材料;6、叙述和描写;抒情和议论;对话和独白;7、史诗;故事诗;8、有价值的东西;9、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种要求实际上的不可能实现;10、题材是作家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出来的、作为艺术创作的直接依据的感性材料,它包括储存在作家头脑中的表象材料和情绪材料。

11、文学文本中为作家所执意所表现的贯穿全篇、统帅全局的基本思想,就是文学文本的主题,又称主题思想。

12、情节是指在特定环境中由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所构成的一个事件的进程。

13、文学文本的结构是指整个文学文本的组织架构,它具有布置全局的作用。

14、表现手法是指作家借助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艺术途径和手段的总和。

15、叙述是作家对人物、事件和场景进行概括地交代和说明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类文学发展的早期多用这种表现手法。

16、对话是通过人物之间交谈方式来进行的一种艺术手法,它需要对话的双方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

17、独白是人物单独的语言,是个人内心活动的表白,它不像对话那样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

18、体裁是指构成文学文本的内容的具体文学样式。

19、首先,人物性格是情节开展的原动力,作家在文学文本的创作中只有深入把握了他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才能塑造出合情合理的情节;其次,人物性格有只有在具体的情节中才能得到显现。

20、第一、小说能够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第二、小说大多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第三、小说可以描写具体可感的环境。

21、第一、结构应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第二、结构应符合自身的审美原则。

22、第一、情境性;第二、创造性;第三、非语义因素的语义性;(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3、第一、注重通过叙事主人公对外在的人物、事件、场景进行客观的描绘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第二、作家反映生活的基本表达方式是叙述;24、第一、语言富有高度的表现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戏剧类文学的语言富有个性;(二)戏剧类文学的语言富有动作性;第二、具有尖锐的戏剧矛盾冲突;第四章:文学的创造1、《礼记·乐记》;2、钟嵘;《诗品序》;3、荣格;4、素材积累;艺术构思;艺术传达;5、萌发阶段;孕育阶段;成形阶段;6、艺术想象是指文学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7、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的心理过程。

8、艺术直觉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涵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9、艺术灵感是指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

10、艺术传达是指作家运用艺术语言把头脑中构思的审美意象加以物化的过程。

11、艺术情感是指文学活动的主体在文学活动中产生的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

12、艺术理解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13、创作个性又称艺术个性,是指文学创作的主体在文学创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的才能特征。

14、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文本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的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特性。

15、文学的时代风格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16、文学的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它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17、这种观点源自中国传统诗学,核心主张是文学创作乃作家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

此种论点最早见于《礼记·乐记》,它在解释文学创作时依据的是“物→心→文”这样一条路径,先有外物激荡人心,然后由人心因物而感动,最后将这种内在之感动外化为文。

这实际上就是“乐由中出”思想。

这种思想至于魏晋六朝,几乎成为古人解释文学创作之通则。

如钟嵘《诗品序》亦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等,它们都与《乐记》之论一脉相承。

此后历朝历代诗论家中坚持感物说的不乏其人。

感物说的主旨在于强调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主体心灵与客观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当然,作家受外物刺激而激起创作欲望,这个“外物”不能仅限于外在的自然景物。

因为社会生活也同样可能成为激起创作欲望的契机。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之说和韩愈的“不平则鸣”之说都讲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对作家创作欲望的激起作用。

“感物说”仅止于外在自然,当然是其所短。

18、第一、文学创作是个体性精神需求的产物;第二、文学创作也是社会需求的产物;第三、文学创作又与无意识心理因素有着紧密联系;(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19、第一、作家应该经常处于创作激情之中;第二、作家应该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第三、作家对于语言应该有着超常的敏感;(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0、第一、暂时放弃对现实的直接功利性关系;第二、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第三、向创作对象投注强烈的情感;(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1、其一,文学是人学,离不开人的喜怒哀乐与生活情景。

只有反映了人们熟悉的,至少是能够理解的情感与生活现象的文学作品才能为人们所接受。

其二,文学的客体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

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也以社会生活为研究客体,但它们所研究的是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种规律。

而作为文学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则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完整的生活场景,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三,文学的客体是具有特征性的社会生活。

文学创作的客体是社会生活,这并不意味着随便什么生活现象都可以进入文学的殿堂。

只有那些富于特征性的生活现象才能成为文学的对象。

这是因为,只有富于特征性的生活现象才有可能是生动的,是包含着深刻意韵的。

把握了这样的生活现象就能够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文学形象来。

其四,文学的客体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

这并不是说文学创作的客体只能是美的事物,而不能是丑的事物。

所谓审美意义是指社会普遍认可的审美原则,或者人们普遍具有的审美趣味。

至少,文学的客体应该是那些经过艺术加工之后能够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

本身就不具备审美意义,经过艺术加工之后依然不具备审美意义的生活现象就不应该进入文学作品之中。

其五,文学创作的客体有时是那些看上去完全是自然状态的景物,似乎与社会生活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实际上也属于社会生活范畴。

因为根据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作为人的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已经不是纯粹客观的自然物,而是“人化的自然”,它们在被人们当作审美对象时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而非物质的存在,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2、其一,要有新鲜、独特的感觉;其二,要有深入和细致的体验;其三,要伴随着新鲜活泼的联想和想象;(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3、第一、科学想象是一种纯粹的认知活动,艺术想象则是审美活动;第二、科学想象是发现的过程,艺术想象则是创造的过程;(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4、艺术想象与艺术直觉有许多共同点:首先,二者都与感性形象紧密相关,离开了感性形象就不可能展开艺术想象和艺术直觉的心理活动。

其次,二者都伴随着强烈的美感享受。

第三,二者都具有创造性,是由记忆表象升华为艺术形象所必不可少的心理机能。

但它们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这表现在:首先,艺术想象的过程一般是有意识的,而艺术直觉的过程则是无意识的。

其次,艺术想象的过程是由感性形象到感性形象,期间虽有创造,但也主要是形象层面的加工改造,艺术直觉的过程则是从感性形象人手,却终结于对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与韵味的把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