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期末小论文 - 副本
货币金融学期末
货币金融学
●第一章
金融系统的功能:
1.储蓄功能:一个流量概念,金融机构从居民手中获得现金流,以储蓄形式固定下来,其
中一部分提供给货币市场作为可贷资金,在系统中流转,刺激投资与消费。
2.财富功能:一个存量概念,它包括多种贮藏财富的形式:股票、债券、实物资产等,并
通过有效投资使之保值、增值。给未来消费。
3.流动性功能:使得资产变现为货币和保持价值基本稳定。实现购买力的跨时间和空间的
转移。
4.信用功能:信用工具为消费和投资提供融资渠道(债券、股票、票据)
5.支付功能: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清算机制,在IT业高度发展给予的技术支持下,多种支付
方式涌现,如现金支付、票据支付、信用卡支付、网上支付等,提高了交易的效率,扩大了交易的范围和数量级。
6.风险分担功能:通过聚集各种市场参与者、多元化产品、金融创新等方式分担风险。将
金融风险的分散和转移或者推后,如保险公司是转移风险的重要机构。
7.政策功能:帮助政府稳定经济,避免通胀。通过央行行驶职能,体现政策制定者对于市
场的设计与规范。
8.信息功能:全体市场活动参与者传递、交流、反馈各种信息的平台。
●第二章
货币的功能
交易媒介:由物物的直接交易到间接交易,减少交易费用。
价值尺度:减少相对价格的数目。
价值储藏:跨时购买力的贮藏,个体财富的象征。
货币的层次与度量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基础货币:现金+银行准备金
我国的货币构成:
M0=流通中现钞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包含证券公司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客户保证金)
金融学论文范文2篇
⾦融学论⽂范⽂2篇
⾦融学论⽂范⽂2篇
⾦融学论⽂范⽂⼀:农林院校⾦融学⼈才培养研究
⼀、提升⾼等农林院校⾦融学⼈才培养特⾊的基本思路
⾼等农林院校的⾦融学⼈才培养要体现与⼀般⾼职院校⼈才培养的差异化,不仅仅是培养学⽣作为⼀般柜员的基本能⼒,更要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素养等⽅⾯能⼒的培养,为学⽣在⾦融机构的长远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体现农林院校学⽣的专业⼈才优势
农林院校⾦融学⼈才培养应该紧密联系我国农村⾦融改⾰和发展,充分发挥⾃⾝优势。
1.加强新型农村⾦融机构⼈才培养。近年来,农村⾦融改⾰问题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不仅农村信⽤社、农村合作银⾏和农村商业银⾏等传统农村⾦融机构发展很快,国家很重视发展村镇银⾏、⼩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融组织。这些农村⾦融组织不像国有商业银⾏和⼀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样对新进⼈员的学历和⼯作经验要求很⾼,⼈才需求具有本⼟化和适⽤性特征。需要既了解农村,有服务农村的热⼼,⼜具有⾦融基本技能的应⽤型⼈才,⽽⾼等农林院校的⾦融学专业在这⽅⾯具有天然优势。
2.加强培养农业保险⼈才。农业保险是近年来国家⾮常重视的问题,⽬前农业保险⼈才稀缺,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
重要因素。⽬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从业⼈员⼤多没有受过专门的保险教育,⼀些农业保险从业⼈员的专业素质不⾼,特别是核保、理赔、精算等⼀些技术型⼈才严重不⾜,农林院校⾦融学专业可以在这⽅⾯⼤有作为。
(⼆)培养⾯向“三个部门”的“三种岗位”
根据⾏业调研了解到,⾦融学专业的毕业⽣刚刚⾛⼊社会时⼀般以从事银⾏或者⾦融机构的柜员为主,要再经过⼀年或者⼏年的时间,了解了⾦融机构的基本业务以后,才逐渐有机会从事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等营销性的⾦融服务⼯作,通过⾦融营销服务⼯作以后将有可能从事管理⼯作。可以看出,⾦融柜台业务是⾏业的⼊门和基础,要求具备的是⼀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当然也离不开端正的从业的态度,⾦融柜台业务有利于锻炼⾃⾝能⼒,帮助熟悉⾦融业务。⾦融产品的营销服务和管理岗位⼯作需要相对⽐较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这也是⽬前国内⾦融机构缺少的专业⼈才。农林院校⾦融学专业⾸先应该重点加强三种岗位⼈才培养,这是体现和提升特⾊的基础。
货币银行学期末总结范文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什么是货币?如何理解货币的职能?
2.货币的形态如何演变?
3.货币制度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4.货币制度经历了哪些变化?
第一节货币
一、货币的定义
执行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职能的特殊商品。
二、货币的职能-------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1,交换媒介
(1)含义:交换媒介职能是指以货币作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媒介。
(2)货币产生前,交换主要是以直接物物交换的形态进行,交换能否成功取决于一系列条件:
a.一方所提供的商品是否为对方所需要b对方提供的是否为这一方所需要c.双方在交换比率上能否达成一致。
直接物物交换效率低下,间接的取而代之。物物交换存在的特殊环境:严重通货膨胀;价格管制;逃避税收。
2,价值尺度
(1)含义:指以货币作为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
(2货币之所以能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
①各种商品和劳务本身都包含价值,存在着价值的比较关系;②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有自己的价值。
3,支付手段
(1)含义:指货币作为延期付款的手段。(最初由商品的赊购赊销引起)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最初在商品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扩展到了商品流通领域之外,在财政收入和支出、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工资、房租、地租水电费等领域,货币都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3)作为支付手段要能发挥作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第一,货币的购买力不降低。第二,买者应支付一定数量的利息。第三,确保到期偿还债务。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论述题
1.试论商业银行体系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业银行体系是一国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有丰富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通过向存款人发行低风险债务工具,然后向借款人提供高风险的贷款,给自己盈利的同时也有效发挥了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次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参与形成一国的支付体系,成为一国的支付清算体系的中心,也对促进贸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商业银行通过信用创造扩大了社会货币供应量,进一步促进了社会闲置资金的充分利用,同时也使中央银行可通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政策来控制派生货币,加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控。
2.试论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趋势及其经济效应。
当前,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发展,人民币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国外所接受,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尤其在中国周边地区如:韩新马泰等国家,人民币甚至能直接在市场上流通。在边境贸易方面,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已经成为实质上的区域性货币。6月起,人民币又将对日元直接交易。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新国际贸易格局中占据更大比重,其次,中国政局相对稳定,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民币越来越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大量外汇储备也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可靠保证。金融危机以及美元的一再量化宽松使美元信誉一再受到考验,也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会。
人民币国际化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就是向别国征收无成本的铸币税,相应的也可减少承担不负责任的美元的通货膨胀税。其次人民币国际化减少了外汇风险,对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货币金融学》 课程论文
2012-2013年第一学期《货币金融学》科目考查卷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一、前言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产品同质化问题凸显,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利差收入可拓展空间有限,银行为了生存,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即在非利差收入上下功夫,而中间业务是非利差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中间业务具有投资少、风险低、收益稳定和创新空间较大等特性,因此作为商业银行三大支柱业务之一的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成为各家银行新的竞争焦点。能否通过加快发展中间业务,进而加快转变以利差收入为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成功实现转型,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战略选择。但由于中间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起步较晚,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发展的道路。正视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已刻不容缓。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地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商业银行业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改变,央行为了贯彻稳健货币政策,利差水平在不断地减少,存款准备金不断地提高进而贷款规模不断地减少,股票、国债等资本市场迅速的发展,许多优质企业纷纷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降低了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同时,居民抢购基金、理财产品,使
居民储蓄存款在2006-2007年之间出现大量分流到股市、基市和楼市的现象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增加收益的路子变窄了,而中间业务收入却增加了。短短十几年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品种、规模和收入等方面迅猛发展。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期末重点总结
计算 Term structure Expectations theory:
i nt =i t +i t +1e +i t +2e +⋯+i t + n−1
e n Liquidity premium theory:
i nt =i t +i t +1e +i t +2e +⋯+i t + n −1
e n +l nt
Because of people preferred short- term bonds, there is a larger liquidity premium as the term to maturity lengthens. (上升图)Yield curves tend to have an especially steep upward slope. (下降图)Yield curves will not tend to have a steep downward slope, and maybe will slope upward. Stock pricing model
One-Period Valuation Model :
P 0=Div 1
1+k e +P 1
1+k e
P 0=the current price of the stock
Div 1=the dividend paid at the end of year 1.
k e =the required return on investments in equity.
P 1=the price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period .
货币银行学期末小组论文
货币银行学期末小组论文
题目: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班级:2012级金融班
小组成员:马佳璐、乌日吉木斯、韩灵灵、罗曼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产生了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加上独特的利率结构设计使得次贷市场在房价下跌和持续加息后出现偿付危机,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在这样的国际金融环境下中国也会受到影响。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市场证券化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美国部分金融机构经营陷入困境的局面,直接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次贷危机向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速度也开始加快。为了缓解市场危机,一些国家央行通过注资、降息等手段向金融系统紧急注入流动性资金,一场全球范围的救赎行动正在上演。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次贷危机中风险的承担者是全球化的,所造成的损失是不确定的。次贷的证券化分布以及证券化过程中的流动性问题,使得经济金融发展中最担心的不确定性通过次贷危机集中体现出来。也正是由于上述不确定性造成了次贷损失的难以计量和对市场的巨大冲击。既然如此,那么次贷危机会对中国
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出口增长放缓。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经济总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超过1/3,2007年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长了25.7%。从就业上看,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2001年以来,在所有的对外出口中,中国对美国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
《金融学概论》期末论文
《金融学概论》(公选课)
期末论文
题目:中央银行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名:***
系别: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测控121
学号:************
2015年5 月15 日
诚信声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辛勤研究工作基础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引言
央行在2013年第一季度发布了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在谈到下一阶段主要的政策思路时,明确的强调“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专家指出,尽管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问题被多次关注,但由于经济和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今世界的金融风险形势和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从国内看,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定,内生增长动力仍然有待增强。部分企业的负债和杠杆水平有上升的趋势,一些地方融资平台渠道也很复杂,这些潜在的风险都成为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危险因素”。
从国际看,“主权债务危机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风险。”央行的一季度报告指出,虽然目前的欧债危机暂时出现了缓和,但是风险依然存在。又由于最近西班牙和法国也加入了债务危机国行列,而美国和日本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另外,近期发达经济体相继开展大范围的“降息潮”更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风险。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概述
(一)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和内容
金融系统性风险又名市场风险和不可分割风险,它是指由社会环境内的各种因素所造成影响的综合描述,各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其中,金融系统性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经济周期性风险、政策风险。该风险不能通过一定的
货币政策论文(精选范文6篇)
货币政策论文(精选范文6篇)货币政策也称金融政策,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精选的货币政策论文范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写作论文的参考范本。
货币政策论文精选范文6篇之第一篇:多措并举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摘要: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部分阻滞之处,突出表现为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金融市场体系分割、M2增速偏低和社会融资规模下降等。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融资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成熟及商业银行存在制度性缺陷等。今年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需要深入推进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经济结构性改革,推动健全多层次金融市场,完善金融改革,多措并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市场;经济结构;宏观调控;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政府随之加强了逆周期调控力度,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但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仍然存在不畅之处,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自2018年年中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此举不仅将提高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效果,减缓经济下行压力,还有利于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具体表现
我国连续多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流动性总体保持充裕,存贷款基准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但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影响,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
货币银行学论文15篇(针对不同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法的建议)
货币银行学论文15篇
针对不同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法的
建议
货币银行学论文
摘要:货币银行学作为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理论课,内容以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为主体,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实践性。目前,在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性本科教育中,如何通过货币银行学这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性本科人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关键词货币银行学论文货币银行学银行论文银行
货币银行学论文:针对不同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法的建议
[摘要]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应用性理论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变化性。在具体教学中,经济类、管理类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应该针对他们各自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在教材的选择、授课内容、教学方法
和考核方式上采取差异化方式,传授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不同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法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金融专业本科层次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理论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变化性。由于这些特点,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货币银行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随时关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金融理论、经济状况与经济政策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而在具体教学中,经济类、管理类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经济学、贸易经济、金融学专业,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学习要求较高;而对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则更侧重于掌握与企业、单位、个人密切相关的金融实践的内容。所以要求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要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有侧重的进行教学。
货币金融学期末试卷(一)
货币金融学
期末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基础货币
2、货币需求
3、菲利普斯曲线
4、流动性陷阱
5、金汇兑本位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二是,三是。
2、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
构成。
3、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和。
4、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5、所谓“货币需求”,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二
是。
6、资产担保证券是商业银行将某些传统的非流动性贷款经过技术处理后重新组合为同质量并可分割的标准贷款组合,以此为本金与利息的现金收入保证来发行证券,即。其中,住房抵押贷款一般采用的形式。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银行中,对货币扩张影响最小。
A、中国人民银行
B、浦东发展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2、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3、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是。
A、需求拉上论
B、成本推进论
C、开放型通货膨胀
D、隐蔽型通货膨胀
4、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A、提高贷款利率
B、降低贷款利率
C、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
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5、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的区别。
A、合约价格
B、标的
C、合约非标准化
D、杠杆交易
6、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有。
A、同业拆借市场
B、股票市场
货币金融学小论文
我国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分析
摘要: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货币政策的“核武器”,是我国目前使用最为频繁,最为信赖的调控手段,故特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执行进行分析。本文截取2003年至2012年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并配合相应年份期间的经济大事件进行分析,说明存款准备金制度作用于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同时提出相关建议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三手段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
(一)贴现政策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改变贴现利率上,贴现利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贴现政策是通过影响贴现贷款和基础货币的量来影响货币供给的。
(二)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市场利率,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的行为。
(三)法定存款准备金是由中央银行凭借法律授权,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左右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借以改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
综上,我国利用上述三种工具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基准利率,从而影响基础货币和存款准备金,最终实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效果列示
2001-2010年GDP 与M2数量 单位:亿元
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取2001年至2011年间的广义货币供给量M2(货币与准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进行对比,M2代表货币政策的实施,GDP 检验其效果。通过做散点图,发现其有着同方向变动关系,如下图:
货币银行学论文范文10篇
货币银行学论文范文10篇
六、论述题(30分)
1.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论述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答: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严峻的通货膨胀会给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必需加以掌握。治理通货膨胀,应当从多方面综合进行:
(1)掌握货币供应量。(紧缩的货币政策)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缘由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掌握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掌握货币供应量,必需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掌握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心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敏捷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掌握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整和掌握社会总需求。(需求管理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掌握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需依据各次通货膨胀的深层次缘由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整和掌握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整和掌握,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实行紧缩信贷,掌握货币投放,削减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协作,综合治
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掌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掌握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掌握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应,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必需从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一方面掌握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应。二者不行偏废。若一味掌握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应,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掌握需求的同时,还必需增加商品的有效供应。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应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削减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货币金融学论文
货币金融学
课程论文
课程题目:电子货币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系(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10级电子商务
学号: **********
学生姓名:李玉平
指导教师:吴兴敏老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电子货币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摘要:
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目宿世命力极强的一种商务方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货币作为基于网络的支付结算工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发展。本文从电子货币概念出发,针对电子商务的结算支付流程,对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关键词: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电子商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相干的电子支付工具愈来愈多。这些支付工具大抵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电子货币类,如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等;另外一类是电子信用卡类,包孕智能卡、借记卡、电话卡等;另有一类是电子支票类,如电子支票、电子汇款(EFT)、电子划款等。
一、电子货币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1.电子货币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电子货币作为当代最新的货币形式,从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其应用形式愈来愈广泛。电子货币是一种在网上电子信用发展起来的,以商用电子机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手段,以脉冲举行资金传道输送和存储的信用货币。经由过程网上银行举行的金融电子信息交换,电子货币与纸钱等其它货币形式相比,具备保存成本低,流通费用低,标准化成本低,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尤其对于小钱数的网上采集购买。电子货币技术解决了无形货币的存储、流通、使用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电子货币的产生是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成果。电子货币的使用,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取代现金的发行,使货币的发行费用降低;二是发行主体将由中央银行向其它主体转变。目前的电子货币主要有银行卡和网上电子货币两种。现在,银行卡已在许多人中得到了更遍及的应用。对客户来说,利用银行卡购物付款、提现、存款、转账,利便快捷、安全高效,而且可以获得咨询和资金融通的便利。电子货币的应用范围将愈来愈广,推广电子货币将成为各国未来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之一。电子货币将会朝更便利、更安全、更规范化的标的目的发展,支付方式也会趋于简单化和统一化,电子货币肯定是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二、电子货币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完整)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朱新蓉),推荐文档
一、名词解释
1、货币:货币即一般等价物,具备体现一切商品价值并同一切商品交换的基本特征。
2、货币的本质即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特点:体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同一切商品交换。
3、货币市场的定义: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市场。
4、经济周期:是指社会经济状况沿着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过程周而复始的变化。
5、外汇: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6、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市场。
7、金融创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是指会引起金融领域结构性变化的新工具、新服务方式、新市场以及新体制。
8、通货膨胀的定义:货币供给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即货币供给大于社会经济生活对货币的实际需求。
二、填空
1、利率的分类:(1)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借贷的期限不同)(2)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响)
(3)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借贷期内是否调整)(4)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是有中央银行规定并强制执行)
2、外汇的分类:按外汇是否能够自由兑换划分为:自由外汇、记账外汇
3、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
4、金融市场的功能:促进资金融通、优化资源配置、转移和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调节经济运行。
5、投资银行的类型:合伙制投资银行、股份制投资银行
6、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7、银行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
8、信用特征:1:信用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2:价值的有偿活动。3:特殊的运动过程。4:风险性
货币金融学导论
货币⾦融学导论
货币⾦融学导论
第⼀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产⽣与发展
1货币:在商品和劳务的⽀付上或者债务清偿中具有普遍接受性的东西。
2货币制度:货币的产⽣与发展:
四个阶段
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种商品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另⼀种商品的使⽤价值。
扩⼤的价值形式——⼀种商品和越来越多的商品相交换并由更多商品来表现⾃⼰的价值
⼀般价值形式——从众多商品⾥分离出⼀种商品作为⼀般等价物,所有商品都由这⼀商品表现价值
货币价值形式——⾦银是⾃然界早已存在的,具有质地均匀、体积⼩、价值⼤、便于分割、便于携带等⾃然特性,使它们天然具有充当货币材料的优点。
由⾦银固定充当⼀般等价物标志着货币的产⽣。
⼆、货币形态的演变
1.实物货币
是货币形式发展最原始的形式,本⾝存在着难以消除的缺陷;
具有不便携带、不易分割和不易保存等明显缺点。
2.⾦属货币
和其他实物相⽐,⾦属具有以下特性:
⾦属资源稀缺,单位价值较⼤,体积⼩,便于携带;
⾦属可以被平均分割,且通过冶炼还可还原;
⾦属耐腐蚀性较强,耐⽤性较⾼,利于长期保存;
⽣产⼒⽔平稳定时,⾦属价值⽐较稳定
这些特点意味着⾦属⽐实物更加适合充当货币材料。
3.代⽤货币
通常作为可流通的⾦属货币的收据,⼀般指由政府或银⾏发⾏的纸币或银⾏券,代替⾦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
4.信⽤货币
是⼀种价值符号,不具有⼗⾜的内在价值。
现代经济中信⽤货币的主要形式是现⾦和存款。
5.电⼦货币
是电⼦化和信息化的⽀付⼯具。
三、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定的⽣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金融学期末小论文《美国宽松化货币政策浅析》
学生:王朋06124021
雷爱宏06124036
老师:***
时间:2014年6月24号
美国宽松化货币政策浅析
一、摘要
自2008年12月17日美联储实施零利率政策到2013年12月18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货币政策重心渐渐从资产购买向零利率回归,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五年来取得了积极效果。美国经济慢慢驶入温和复苏轨道,2009——2012年实际GDP增速分别为-3.5%、2.5%、1.8%、和2.8%,2013年一、二季度GDP 折年率分别为1.1%和2.5%。本文通过对这期间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及美国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回顾,对货币政策作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关键字: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类似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大量印发钞票,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扩大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二、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经济衰退。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数据显示,美国实际GDP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显著下降;2008年的四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实际GDP显著下降,年度实际GDP 下降3.0%。另外,雷曼兄弟破产,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就业指标变现黯淡,通胀处于较低水平,财政政策空间有限等。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所以美联储先后推出了零利率政策、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三、基础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求和利率、汇率等金融价格,作用于各经济变量,进而影响币值、就业、国际收支和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稳定币值(牵扯到央行信用,如果币值不稳定会导致央行信用的载体——货币失去信用)、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等。
四、内容
(一)零利率政策
零利率政策是美联储最常规的货币政策,在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18年间,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应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就是利率工具,通过利率的
调升或者调降控制经济的运行。国际金融危机初期,美联储使用的货币政策也主要是利率政策,试图通过下调利率促使美国经济复苏。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一直在高位运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一直在高位运行,直到2007年7月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仍然高达5.26% 。次贷危机和接踵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显著地改变了联邦基金利率的走势,从2007年9月开始美联储持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2008年3月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4% 以
下,2008年5月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2% 以下。2008年12月17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有史以来最低水平,从1% 下调至0~0.25% 的“目标区间”,标志着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实施实际上的零利率政策。由于利率已经没有继续下调的空间,此后美联储只能长期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到2012年8月,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实际上只有0.13% 。
(二)第一轮宽松化货币政策(QE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它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回购国债等中长期债券,从而增加基础货币供给。为了强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在联邦基金利率几乎降无可降之际,美联储在2008年11月25日宣布启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购买政府支持企业房利美、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为了向抵押贷款信贷和房地产市场提供更多的支持,决定最高再购买750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1000亿美元的机构债来扩张联储的资产负债表。2009年11月4日,美联储再次决定购买总计1.25万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价值约1750亿美元的机构债。到2010年6月底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时,在一年半多一点的时间里,美国的基础货币从9364.85亿美元上升到20151.99亿美元,增长151.19% ,增量为10787.74亿美元,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同一时间长度(2006年1月~2007年8月)基础货币增量379.57亿美元的28.4倍。
(三)第二轮宽松化货币(QE2)
虽然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投放了庞大的流动性,但美国的投资和消费并没有相应地扩张,经济仍然十分疲软。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提高经济增速,在经历了两个月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真空期后,2010年8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提出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每月投入约750亿美元购买国债,以宽松的流动性来刺激不景气的经济。该政策于2010年11月启动到2011年6月底结束,持续时间为8个月,总计规模达6000亿美元。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期间,美国的基础货币也出现了快速扩张。美联储的数据显示,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前的2010年10月,美国的基础货币为19985.44亿美元,到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的2011年6月,美国的基础货币达到26715.63亿美元,增量为6730.19亿美元,说明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投放的货币量已超出了美联储最初预计6000亿美元的规模。
(四)第三轮宽松化货币政策(QE3)
从2012年9月开始,美联储正式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此同时,美联储仍然维持零利率政策。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美联储继续执行卖出短期国债、买入长期国债的的“扭转操作”,并继续把到期的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本金进行再投资等。
五、效果
从目前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情况看,总体上,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中央银行积极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取得了重要成效。一是及时拯救了一些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有效地防范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二是向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和资金,提高了信贷的可得性,对缓解信贷萎缩、提振市场信心、促进金融市场正常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个人认为,对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中央银
行所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应予以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具体表现在:一是美联储为更有效和全面应对金融危机积极推出了若干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大多数是全新的,也有部分是在原有工具基础上完善和改造形成的,有效地提高了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有助于减缓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其进一步恶化。二是美联储积极合理地运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性调节功能,提高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金融危机的针对性。三是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美联
储既充分考虑金融稳定,也尽量维护价格稳定,在其资产负债规模增肥的同时,力保货币供应量缓慢增长,以减轻其可能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据统计,2009年7月,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同比增长113.82%,基础货币同比增长98.75%,而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仅为8.18%。
六、影响
美国宽松化货币政策的实施,在资本与金融方面,可能导致我国等新兴国家进一步面临流动性过剩、投资过多的问题。同时也会导致美元更加泛滥,利率更加宽松,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热钱流入的规模可能加大,所以我们的货币政策还不能放松、还要采取措施控制流动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