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重难点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及重难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及重难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及重难知识点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一)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0的乘法。

连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0除以一个数。

用乘法验算除法。

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法验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式题。

小括号的使用。

(4)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

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量与计量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周长的含义。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四)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

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三种数学能力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其次是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再次是基本能力(概括和推理)。

第一,加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有不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常只重算法,忽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

因而只能机械地应用学过的东西,或简单地模仿做过的例题,不能在变化了情况下迁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义,而不能全面掌握属于这一概念的东西。

例如,学生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半径,但在作图或解题时又常常只能举出垂直方向上的半径,不能反转过来去解决逆向问题,没有纳入到一般的范畴或嵌入数概念体系的认知结构中去。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算法和演算过程,尤其要重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加强小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三年级数学中,会出现长度单位的认识,什么千米、毫米、厘米,很多孩子总是无法记清楚,怎么办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手心面向自己,从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为: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小学三年级高数学习常见难点解决方案

小学三年级高数学习常见难点解决方案

小学三年级高数学习常见难点解决方案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高年级的数学概念开始逐渐渗透到他们的课堂中。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高数(通常是指高级数学概念,如代数、几何等)可能还未正式引入,但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如加减乘除、简单的几何形状、初步的数理逻辑等,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以下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学习难点,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是三年级学生常遇到的难点。

小学生思维的具体性决定了他们在理解抽象数学概念时常常感到困难。

例如,代数中的变量和方程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

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利用具体的物品如小块积木、图形卡片等,将抽象概念具体化。

例如,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积木表示不同的数值,通过这些积木的组合与分配来解释加减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变量的基本概念。

其次,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也是三年级学生常常遇到的障碍。

很多学生在面对较复杂的数学题时,可能会不知道从何入手。

这时,分步骤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完成。

例如,在解决一个涉及多个操作的应用题时,可以先将问题拆分成简单的加法或减法问题,让学生逐步解决。

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数学运算的准确性也是三年级学生常见的难点。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尤其是在乘除法的运算中。

这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各种辅助工具,如计算器、计数器等,并教他们检查答案的方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编排有趣的数学游戏或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性。

另一个常见难点是几何概念的理解。

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属性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以把握。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实际的几何模型和绘图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例如,使用纸板制作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观察这些图形的性质。

同时,可以通过将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关联,如圆形的钟表、三角形的屋顶等,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住几何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分享:24小时计时法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分享:24小时计时法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分享:24小时计时法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中,24小时计时法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

学习24小时计时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时间的概念。

本文将从学习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对24小时计时法的学习进行解析。

一、学习重点1.掌握表盘上的时间刻度学生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之前,需要先了解表盘上的时间刻度和时间读法。

孩子们通常都能够很快地掌握表盘的刻度,并且学习怎么用时针和分针来表示时间。

不过,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时,孩子们需要掌握相应的24小时刻度,并理解24小时与12小时的区别。

2.掌握24小时计时法的转换方法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转换方法时,最好采取图示法的教学方法。

孩子们可以通过画图来理解24小时计时法的转换方法。

例如,通过画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运动轨迹,来掌握时间的转换方法。

3.练习24小时计时法的加减法运算24小时计时法需要进行加减法运算,需要掌握进位、退位和借位等基本的数学运算。

在练习24小时计时法的加减法运算时,需要先让孩子们理解时间的概念,帮助他们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

4.了解世界各地的时间差学生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时,还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时间差,例如北京和纽约之间是有时差的,需要根据时差进行时间计算。

了解世界各地时间差有利于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地球旋转的规律。

二、学习难点1.掌握24小时计时法的转换方法虽然24小时计时法的转换方法相对简单,但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孩子们需要通过多次练习,理解24小时计时法的转换方法,并掌握相应的技巧。

2.进行24小时计时法的加减法运算24小时计时法的加减法运算需要运用数学中的进位、退位和借位等基本数学运算,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需要通过多次练习,帮助孩子们掌握24小时计时法的加减法运算技巧。

3.区分不同时间单位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时,孩子们需要区分不同时间单位,例如小时和分钟。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重难点分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重难点分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重难点分析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建立扎实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

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存在着一些重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一、语文课程在语文课程中,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主要集中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方面。

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仍然较为薄弱。

其中,理解文章中的表达意图、推理推断问题的能力需要加强。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通过提问、解释和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主题和细节,并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推理推断,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

2. 写作表达写作表达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三年级教材中,写作内容渐趋复杂,对于学生来说,写作难度增加。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组织能力。

通过多练习,让学生熟悉各种写作形式,如记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并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写作规范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数学课程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主要体现在数的认识、运算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1. 数的认识学生需要在这个阶段逐渐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认识方法。

例如,理解十进制的构成,掌握数位和数值之间的关系等。

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活动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整数,并通过数的比较、排序和数位的加减等练习,提高学生的数的认识能力。

2. 运算小学三年级的运算主要包括加法、减法和乘法。

其中,乘法是相对较难的部分,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投入更多的练习和时间。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操作模型、游戏和练习等,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进行反复练习,以加深学生对乘法的记忆和理解。

3.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之一。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单元重难点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单元重难点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单元重难点摘要:一、年月日单元的重要性1.生活实际应用2.培养时间观念3.基础数学知识掌握二、年月日单元的重难点1.月份与天数的关系2.大月与小月的划分3.闰年的判断方法三、教学策略与建议1.直观教学法2.举例说明3.练习题巩固四、学生学习困难与解决方法1.理解困难2.记忆困难3.计算错误正文:年月日单元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与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还是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必备条件。

然而,这个单元也存在着一些重难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和解决。

首先,年月日单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年月日这样的时间单位,如生日、节日、纪念日等。

因此,掌握年月日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从而提高生活品质。

此外,年月日知识也是以后学习天文、地理等学科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年月日单元中,有以下几个重难点:1.月份与天数的关系。

通常,大月有31 天,小月有30 天,但2 月是个例外,平年2 月有28 天,闰年2 月有29 天。

要记住这些规律并不容易,需要反复练习。

2.大月与小月的划分。

在我国,1、3、5、7、8、10、12 月是大月,共有7 个大月;4、6、9、11 月是小月,共有4 个小月。

对于这个知识点,学生容易混淆,教师需要借助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动画等,来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

3.闰年的判断方法。

闰年的判断方法有两条:一是能被4 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二是能被100 整除但不能被400 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三是能被400 整除的年份仍然是闰年。

这个知识点对于孩子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举例说明和练习题来巩固。

针对这些重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与建议:1.使用直观教学法。

通过实物、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年月日知识,让孩子在直观感受中掌握知识点。

2.举例说明。

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年月日知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重难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重难点

三年级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重难点第一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第二课时: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会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第三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重点:加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这样的数的和是多少。

第四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第五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简单写法: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

)第六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第七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个乘数中间有0)教学重点: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第八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末尾有0)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第一课时:千克的认识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教学难点:感受一千克的重量,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第二课时:克的认识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进率)。

小学三年级数学难题整理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难题整理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难题整理总结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数学知识开始逐渐深入,难度也逐渐增加。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数学难题,本文将对小学三年级数学难题进行整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难点知识。

一、加法与减法难题1. 加法无进位难题某校举行运动会,一班100名同学参加比赛,另一班有85名同学参加比赛。

请问两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解答:将两个数字进行竖式计算,按位相加,可以得到答案185。

2. 减法难题小明有一块长为20厘米的木棍,他想要剪成两段,一段长为13厘米,那么另一段长多少?解答:用木棍的长度减去给定的长度,即20-13=7。

所以,另一段的长度为7厘米。

二、乘法与除法难题1. 乘法难题一个箱子里有8本相同的书,共有多少页?解答:由于每本书的页数相同,只需要将书的页数乘以书的数量即可得到答案。

如果每本书有80页,那么8本书共有80 * 8 = 640页。

2. 除法难题某商店有64支铅笔,每盒装有8支铅笔。

请问需几盒铅笔才能将64支铅笔全部装完?解答:将总数除以每盒装的数量,即64 ÷ 8 = 8。

所以,需要8盒铅笔才能将64支铅笔全部装完。

三、图形与空间难题1. 图形计数难题下图是一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里有一只青蛙,请问一共有多少只青蛙?解答:由于正方形一共有4个边,所以青蛙的数量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的平方。

如果边长为4,那么一共有4 * 4 = 16只青蛙。

2. 空间方位难题小明面朝北,向前走3步,再向右转90度,走2步,再向右转90度,走5步,最后再向右转90度,请问小明现在面朝哪个方向?解答:小明向前走3步后,面朝东方;再向右转90度,面朝南方;再走2步后,仍然面朝南方;再向右转90度,面朝西方;最后走5步后,仍然面朝西方。

所以,小明现在面朝西方。

通过以上的例题,我们可以看到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难题主要涉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图形计数和空间方位等知识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重点难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重点难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重点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三年级数学教学内容和难点分析

三年级数学教学内容和难点分析

三年级数学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应用、数学运算、几何和量的比较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下面将对三年级数学教学内容和难点进行分析。

一、数的认识与应用数的认识与应用是三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主要包括自然数0~1000的认识与读写、大小比较与排列、连续的数进行加减法计算等。

这个阶段学生要通过观察、实际操作和思维活动,逐步掌握数的特征和应用,建立数的概念。

难点:1.数字的认读与书写:学生在认读和书写数字时容易出现混淆和错位的情况,如“16”写成“61”、“26”读成“62”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注视数字的特点、重复书写和提示巩固数字的正确认读与书写。

2.数的大小比较与排列:学生要掌握数的大小关系,并能够按大小对数进行排序。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数线、数表和比较图形等工具与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和排序方法。

二、数学运算数学运算是三年级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认识与运算。

学生要通过实际情境和物体操作等方式,理解运算的意义和方法,掌握计算技巧和策略。

难点:1.加减法运算的认识与运用: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情境进行加减法运算,理解加法是合并,减法是分割的过程,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进位与退位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容易出现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的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掌握相应的运算方法。

三、几何几何是三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几何形状的变换与组合等。

学生要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名称,能够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几何形状的变换和组合。

难点:1.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并辨认平面图形的形状与属性,能够准确地给出图形的名称和分类。

2.几何形状的变换与组合:学生需要掌握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几何变换的方法和应用,能够根据要求对几何形状进行变换和组合。

探究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教学中的常见难点与解决方法

探究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教学中的常见难点与解决方法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周长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周长是指一个图形的边界长度。

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之一,但是在教学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难点。

为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这些难点,本文将探究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教学中的常见难点与解决方法。

一、难点分析1.记忆周长的公式周长的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计算周长,这需要记忆周长的公式。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记忆力还不够强大,因此记忆周长公式就成为了一个比较大的难点。

2.不同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不同在小学三年级数学中,一个三角形、一个矩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的周长计算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学生需要根据图形的不同,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理解。

3.长形和曲线形图形的周长计算在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长形和曲线形的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也会成为难点。

这些图形的边缘往往不是直线,因此需要掌握计算曲线长度的方法和技巧,这需要更多的练习和理解。

二、解决方法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周长的计算公式和不同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通过实物拆解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准备不同形状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手动测量周长,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3.通过图形拼接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复合图形的周长计算。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由多个图形组成的复合图形,并让学生试图组合和解析这些图形,从而更好地掌握复合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4.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和比赛来帮助学生在教学中掌握周长的计算技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如教学场景下的团队竞赛,使学生在比赛中更加深入地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周长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巧来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数学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练习题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练习题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练习题及答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练习题及答案一、加法和减法练习1. 将下列各组数相加,注意进位。

a) 27 + 18 =b) 43 + 29 =c) 56 + 38 =2. 填空,使等式成立。

a) 48 - ___ = 27b) 64 + 17 - ___ = 77c) 85 - ___ + 13 = 653. 请计算下列算式。

a) 17 + 32 - 12 =b) 45 - 18 + 9 =c) 62 + 21 - 29 + 10 =二、乘法练习1. 请计算下列算式。

a) 6 × 5 =b) 9 × 3 =c) 7 × 8 =2. 填入适当的数。

a) 12 × ___ = 48b) 18 ÷ ___ = 9c) 5 × ___ = 353. 将下列问题转化为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a) 一共有5个篮球队,每个队有8名队员,请计算总共有多少名队员。

b) 每个小盒子里有6只笔,如果共有3个小盒子,请问共有多少只笔。

三、综合计算练习1. 小明买了一本书,书的价格是15元,他给了收银员 20元。

请计算他将会得到多少找零。

2. 在一个学校的操场上,有20行排球队。

每行队伍有6名队员。

请计算操场上一共有多少名队员。

3. 请你列举出3个比9大且比12小的整数,然后将它们相加。

答案:一、1.a) 45b) 72c) 942.a) 48 - 21 = 27b) 64 + 17 - 4 = 77c) 85 - 13 + 13 = 653.a) 17 + 32 - 12 = 37b) 45 - 18 + 9 = 36c) 62 + 21 - 29 + 10 = 64二、1.a) 6 × 5 = 30b) 9 × 3 = 27c) 7 × 8 = 562.a) 12 × 4 = 48b) 18 ÷ 2 = 9c) 5 × 7 = 353.a) 5 × 8 = 40b) 6 × 3 = 18三、1. 他将会得到 5 元的找零。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及难点2023年,是我国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的第十个年头,数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三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着重讲解一些重点和难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一、重点1.整数的认识和计算。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认识整数,并帮助他们掌握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以及算式的变形和计算方法。

同时,还要开展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如分享自己生活中整数的应用经验等。

2.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基本概念,并对时间的刻度有了初步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亲自操作时钟或计算器进行计算。

3.分数与小数的教学。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转化和计算。

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如循环小数和无理数等,教师可以通过图像和实物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二、难点1.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

在三年级上学期,有些学生可能对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理解。

教师需要注重提高学生对这些几何概念的认知度,让学生轻松掌握它们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百分数的认识和计算。

百分数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难掌握的一个概念,因为它常常和小数和分数混淆。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百分数的概念,并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如游戏、漫画等,让学生对百分数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图形的对称性。

对称是数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引导和指导才能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如手势、图像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对称的特点和性质。

总之,在三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殊需求,注重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自主、主动地探究和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培养未来的数理化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难点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难点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难点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加法与减法1. 用竖式计算:(答案:1)34 + 27 = ______56 - 19 = ______2. 填空:(答案:12)7 + _____ = 193. 解决问题:(答案:15)小明有9个苹果,小红比他多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第二部分:乘法与除法4. 计算结果:(答案:36)4 × 9 = ______5. 填空:(答案:2)6 ÷ _____ = 36. 解决问题:(答案:24)小明每天读4页书,他需要多少天才能读完一本共96页的书?第三部分:分数与图形7. 判断大小:(答案:>)1/2 ______ 1/48. 填入适当的分数:(答案:⅘)1/10 + ______ = 19. 绘制图形:(答案:正方形)请根据所给的尺寸边长为5cm绘制一个图形。

第四部分:时间与长短10. 判断时间:(答案:下午2点30分)大钟的表盘如下图所示,请判断指针指向的时间。

[图]11. 填入适当的时间:(答案:半小时)从上午9点到上午9点半用了______。

12. 解决问题:(答案:48分钟)小明上午运动了32分钟,下午运动了一段时间后总共运动了80分钟,下午他运动了多长时间?答案:1. 34 + 27 = 61;56 - 19 = 372. 7 + 12 = 193. 9 + 3 = 124. 4 × 9 = 365. 6 ÷ 3 = 26. 96 ÷ 4 = 247. 1/2 > 1/48. 1/10 + 4/5 = 19. 见图示10. 下午2点30分11. 半小时12. 80 - 32 = 48注意:以上仅为示例,实际练习题及答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重难点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教材3~4页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体验时间的长短。

难点: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知识点: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2.在短跑比赛中,通常以“秒”为单位进行计时。

交通路口的信号灯也是以“秒”为单位进行计时的。

3.有些时钟有3根针,钟面上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走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秒。

4.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分=60秒。

5.知识巧记:时间单位时、分、秒,由大到小已排好。

相邻进率为六十,进率特殊要记牢。

时间的计算教材4~5页重点:会进行简单的有关时间的计算。

难点:能解决与经过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分相加。

知识点二:计算经过的时间1.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1)观察法:观察时针和分针,数出经过的时间。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

2.知识巧记: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进率为六十;经过时间巧计算,数格、减法均精确。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先把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依次加整十数和一位数。

(2)把两个两位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

知识点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材14页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

知识点一: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1。

小学数学三年级重点难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重点难点总结

一、整数概念和计算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将开始接触正整数、负整数、零等整数的概念。

他们需要了解整数的相对大小,可以通过计算整数的和、差、积以及位置的加减法。

一些重点难点包括:1.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正整数表示有多少个单位,负整数表示欠债或移动在单位的反方向。

他们需要理解0是一个特殊的整数,并且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整数。

2.整数的相对大小:学生需要通过计算来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例如,他们需要知道-2比1更小,同时要理解两个整数的绝对值相同时,正整数比负整数更大。

3.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将两个或多个整数相加或相减。

他们需要理解正整数和正整数相加或零比零减一个负整数等的规则。

4.位置的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在数轴上进行位置的加法和减法。

他们需要注意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二、小数的概念和应用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将开始接触小数的概念和应用。

他们需要理解小数表示数的一部分,学会读、写和比较小数,并且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一些重点难点包括:1.小数的概念:学生需要了解小数是整数和分数之间的一种数。

他们需要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和数的精确程度,以及小数位数的含义。

2.小数的读写和比较: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读写小数,并且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他们需要注意小数点对大小的影响。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学会将两个小数相加或相减。

他们需要理解小数点对结果的位置要求,并进行进位或退位。

三、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将开始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他们需要学会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一些重点难点包括:1.面积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面积是一个平面图形所占用的单位面积的大小。

他们需要学会用平方单位进行面积的计算。

2.周长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周长是一个平面图形的边界长度。

他们需要学会用长度单位进行周长的计算。

3.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他们需要知道面积是长度乘以宽度,周长是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完整版)小学数学重难点

(完整版)小学数学重难点

一年级上册:内容及重难点:1. 数一数: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 比多少:能通过数一数来辨别数的大小,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上下左右前后:能分清以自己为参考的位置关系。

4、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整册书的重点,也是比较难的部分。

5、认识图形(正方体、圆柱、球形、长方体):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形。

6、认识钟表: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一年级下册:内容及重点:1、认识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能直观判断出图形,并且能用给定的图形拼成其他的图形。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分类与整理: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4、 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的组成的,掌握10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7、找规律: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二年级上册:内容及重难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难点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难点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难点练习题及答案题目一:数的大小比较(10分)1. 用<, >, =表示以下数的大小关系:a) 43____39b) 76____76c) 50____982.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使得不等式成立:a) 57 < ____b) ____ < 23c) 65 > ____3. 用适当的数填空:a) 3 + ____ = 9b) 12 - ____ = 54. 将以下数从小到大排列:29, 16, 37, 215. 将以下数从大到小排列:58, 45, 72, 64题目二:加法和减法练习(15分)1. 计算以下数的和:a) 35 + 23 = ____b) 17 + 26 = ____c) 48 + 15 = ____2. 计算以下数的差:a) 79 - 32 = ____b) 51 - 23 = ____c) 94 - 37 = ____3. 一个数与10的和是16,这个数是多少?4. 一个数减去5的结果是15,这个数是多少?5. 用适当的数填空:a) ____ + 4 = 18b) 20 - ____ = 9题目三:数的序号(10分)1. 缺了哪个数?填上正确的数:a) 23, 24, 26, 27, ____b) 15, 16, ____, 18, 192. 按顺序写出以下数的序号:75, 69, 83, 773. 用适当的数填空:a) 57是第____个数b) 31是第____个数4. 从小到大排列以下数,并写出它们的序号: 25, 18, 30, 165. 从大到小排列以下数,并写出它们的序号: 43, 51, 37, 58题目四:乘法和除法(15分)1. 计算以下乘法:a) 7 × 3 = ____b) 5 × 6 = ____c) 9 × 4 = ____2. 计算以下除法:a) 42 ÷ 7 = ____b) 30 ÷ 5 = ____c) 45 ÷ 9 = ____3. 用适当的数填空:a) 3 × ____ = 18b) 48 ÷ ____ = 64. 用乘法写出以下数的倍数:a) 3的倍数:____, ____, ____, ____b) 4的倍数:____, ____, ____, ____5. 用除法写出以下数的倍数:a) 24是____的倍数b) 63是____的倍数答案:题目一:1. a) > b) = c) <2. a) 57 b) 23 c) 653. a) 3 + 6 = 9 b) 12 - 7 = 54. 16, 21, 29, 375. 72, 64, 58, 45题目二:1. a) 35 + 23 = 58 b) 17 + 26 = 43 c) 48 + 15 = 632. a) 79 - 32 = 47 b) 51 - 23 = 28 c) 94 - 37 = 573. 64. 205. a) 14 b) 11题目三:1. a) 25 b) 172. 69, 75, 77, 833. a) 57是第7个数 b) 31是第3个数4. 16, 18, 25, 305. 58, 51, 43, 37题目四:1. a) 7 × 3 = 21 b) 5 × 6 = 30 c) 9 × 4 = 362. a) 42 ÷ 7 = 6 b) 30 ÷ 5 = 6 c) 45 ÷ 9 = 53. a) 3 × 6 = 18 b) 48 ÷ 8 = 64. a) 3的倍数:3, 6, 9, 12 b) 4的倍数:4, 8, 12, 165. a) 24是8的倍数 b) 63是9的倍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归纳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归纳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测量1.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2 分米的认识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1.3 千米的认识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1.4 米和千米之间的换算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 吨的认识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6 生活中的数学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1 两位数的进位加法1、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2.2 三位数进位加法1、掌握估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

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5、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2.3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3、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重难点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三年级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重难点第一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第二课时: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会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第三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重点:加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这样的数的和是多少。

第四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第五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简单写法: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

)第六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第七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个乘数中间有0)教学重点: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第八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末尾有0)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第一课时:千克的认识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教学难点:感受一千克的重量,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第二课时:克的认识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进率)。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探究与归纳。

第二课时认识周长教学重点:掌握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第三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探索与运用。

【补充】第四课时周长是多少(综合与实践活动)重难点:掌握并熟练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课时: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百整十的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究与熟练运用。

第二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格式。

第三课时:除法的验算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第四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首位不能整除的处理方法。

第五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除法的笔算算理。

第六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究。

第七课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商的中间、末尾为什么要商0。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一课时:平移和旋转教学重点:正确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前后相关的图形。

第二课时: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的探究;判别轴对称图形。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及其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几及其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第三课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含义。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估算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估算方法第二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第三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运用乘法进行验算的方法。

第四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归纳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简便运算。

第五课时: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补充】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重点: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探究、发现乘法计算的简单规律。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一课时:认识千米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即1千米=1000米。

教学难点: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初步建立一千米长度概念。

第二课时:认识吨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即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想象感知一吨的重量,初步建立一吨的质量概念。

第四单元混合计算第一课时: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一)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运用。

第二课时: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一)教学重点: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运用。

第三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感受小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第五单元年、月、日第一课时:年、月、日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探索发现年、月、日的中的规律;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第二课时: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重点: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与发现2月天数的特点以及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第三课时:认识24时记时法教学重点:掌握24时计时法,并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探索、理解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第四课时: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重点: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方法的探索过程。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认识面积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第二课时:面积单位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难点:理解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初步建立相应概念。

第三课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及运用。

第四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重点: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的理解、运用。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第二课时: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认识几分之几教学重点:认识并能说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的含义。

第四课时: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重点:掌握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并能正确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关于小数的数感。

第三单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推导与熟练运用。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能根据某一标准,确定统计对象。

教学难点:能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五年级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负数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二课时:正负数的应用教学重点: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三课时: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

第四课时:认识公顷教学重点:认识1公顷,会进行平方米和公顷的单位转换。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第五课时:认识平方千米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知道公顷和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 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