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临床意义[1]规范
电解质-临床意义
注意事项:
1.K:血清或血浆可在2~4℃或冷冻保存。钾测定结果明
显受溶血的干扰,因为红细胞内钾浓度约为血清钾浓度的 20倍,故样品严格防止溶血。全血未及时分离或冷藏均可 使血钾上升。采血前,患者肌活动,如仰卧起坐、握拳等, 可使血钾上升。测定血钾标本时,室温放置30~45分钟后 离心分离血浆或血清。室温下,从接收标本到上机检测的 最长时间限制是4小时,15~30℃的环境下不应超过8小时。 如无法在4小时内完成,血清或血浆应该被保存在2~8℃, 在48小时内完成测定。
备食物过程中加入的钠或含钠的复合物,以及酱 油、腌制肉或烟熏食品、酱菜类、发酵豆制品、 咸味休闲食品等。
需要人群 :高温、重体力劳动、经常出汗的人需 要注意补充钠。
氯食物来源:膳食氯几乎来源于氯化钠,仅少量
来自氯化钾。因此食盐及其加工食品酱油、腌制 肉或烟熏食品、酱菜类以及咸味食品等都富含氯 化物。一般天然食品中氯的含量差异较大;天然水 中也几乎都含有氯。
5.CO2 :标本要求采血后应迅速分离,及时测定,可以免
因时间过长,血浆(清)中CO2逸散而使结果偏低。
K、Na、Cl、Ca的来源:
钾:含钾丰富的水果有香蕉、草莓、柑橘、葡
萄、柚子、西瓜等;菠菜、山药、毛豆、苋菜、 大葱等蔬菜中含钾也比较丰富,黄豆、绿豆、蚕 豆、海带、紫菜、黄鱼、鸡肉、牛奶、玉米面等 也含有一定量的钾。各种果汁,特别是橙汁,也 含有丰富的钾,而且能补充水分和能量。
钠:人体钠来源主要为食盐(钠)、以及加工、制
K、Na、Cl、Ca、CO2的分布
K、Na、Cl、Ca的来源
K、Na、Cl、Ca、CO2的临床意义
一、血清钾(K)
人体内的钾(K)是维持细胞生理活动的 主要阳离子,体内95%以上存在于细胞内, 仅2%-5%的钾贮存于细胞外液,是细胞内液 的重要电解质。虽然血清钾测定实为细胞 外液钾离子测定,但体内的钾离子经常不 断地在细胞内与体液之间互相交换,以保 持动态平衡。因此血清钾浓度的高低,在 一定程度上也可间接地反映细胞内钾的水 平。
电解质分析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培训
电解质分析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培训
电解质分析是临床实验室常见的一项检验项目,用于评估人体内电解质的平衡情况。
影响电解质分析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采集样本的方法:正确的采集方法能够确保样本的准确性。
血液样本采集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和血细胞破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 采集样本的时间:电解质的浓度在一天中可能有很大的变化。
例如,饮食、运动和使用某些药物都可能影响电解质的平衡。
因此,在采集样本时要注意相应的时间窗口,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3. 仪器和试剂的质量:使用高质量的仪器和试剂对于准确测定电解质的浓度至关重要。
实验室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仪器,使用经过验证的试剂。
4. 样本保存和运输:适当的样本保存和运输条件可以防止电解质浓度的变化。
在采集后,样本应该被储存在适当的温度和容器中,并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电解质分析的临床意义在于评估人体内电解质的平衡状态,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与电解质紊乱相关的疾病。
例如,电解质不平衡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神经系统问题和肾功能异常等问题。
通过电解质分析,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问题,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和药物选择。
同时,电解质分析也是监测药物治疗、液体补充和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请注意,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还需要参考实验室的具体要求和临床医生的指导。
电解质测定的临床意义
电解质测定的临床意义一、引言电解质是指带有电荷的离子化合物,通过电解质测定可以获得人体内液体中不同电解质的浓度信息。
电解质在机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功能,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因此,电解质测定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电解质测定的方法2.1 传统电解质测定方法1.重量法:通过称量样品质量、电解质含量等计算得出浓度结果。
2.滴定法:利用计量滴定容量以测定电解质浓度。
3.电导法:利用电解质在电场中的电导性质进行测定,根据电导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浓度值。
2.2 现代仪器测定方法1.离子选择电极法:利用半导体材料、液体膜等进行电解质的选择性测定。
2.吸光光度法: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判断浓度。
3.电解质电极法:基于电解质在电解液中的扩散电流与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定。
三、常见电解质测定3.1 血清电解质测定1.钠离子(Na+):血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与体液平衡、神经传导等密切相关。
2.钾离子(K+):血清钾离子的测定对于监测心脏功能、骨骼肌功能以及细胞膜电位等具有重要意义。
3.钙离子(Ca2+):血清钙离子参与骨骼形成、神经传导、心肌收缩等生理过程。
4.氯离子(Cl-):血清氯离子含量与体液酸碱平衡等密切相关。
3.2 尿液电解质测定1.尿钠排泄率:通过测定尿液中钠离子的浓度,可以评估肾脏对钠的排泄功能。
2.尿酸排泄率:尿液中尿酸的排泄率可以反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能力,对痛风等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临床意义4.1 电解质紊乱的诊断与监测1.高钠血症:高血钠症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电解质测定可用于监测和诊断该病情。
2.低钾血症:低血钾症会引起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等症状,电解质测定可用于评估患者的钾离子水平。
3.高钙血症:高血钙症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电解质测定可用于诊断和监测该疾病。
4.低钙血症:低血钙症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肾功能不全等有关,电解质测定可用于评估患者的钙离子水平。
电解质的各项指标和临床意义
电解质的各项指标和临床意义1、钾(K) [正常参考值] 3.6-5.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休克、组织挤压伤、低醛固酮血症、重度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等。
减低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呕吐、腹泻、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钡盐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钾饮食等。
2、钙(Ca) [正常参考值] 2.1-2.6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维生素D过多症、结节病、急性骨萎缩、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多发性骨肿瘤、血液中二氧化碳张力增加等。
3、钠(Na) [正常参考值] 135-14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垂体前叶肿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脱水、中枢性尿崩症、过多输入含钠盐溶液、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
减低见于糖尿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消化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应用利尿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毒症的多尿期等。
4、血清磷[正常参考值] 0.87-1.4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慢性肾炎尿毒症、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维生素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等。
减低见于佝偻病、软骨病、糖尿病、肾小管病变、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维生素D过少症、长期吸收不良及腹泻致磷摄入减少等疾病。
5、镁(Mg) [正常参考值] 0.8-1.2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阿狄森病、肾功能衰竭、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脱水症、关节炎、镁制剂治疗过量、糖尿病昏迷等。
减低见于呕吐、腹泻、使用利尿剂、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高血钙、糖尿病酮中毒、低白蛋白血症、长期使用氨基糖类抗生素等。
6、铁(Fe) [正常参考值] 男:8.95-28.64μmol/L;女:7.16-26.85μ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贫血、急性病毒性肝炎、肝坏死、维生素B6缺乏症、铅中毒、雌激素及铁剂治疗时。
电解质测量的临床意义
电解质K+、Na+、Cl-、Ca2+、pH 、TCO2测量的临床意义钾的临床意义人血清中钾平均为5mmol/L,一般情况下变化不大。
但当呕吐、腹泻、用利尿剂后、饥饿和创伤时,钾排出过多又得不到补充,以及酸中毒组织破坏后,由尿排出了大量的钾,输入多量液体但没有补钾等情况,可造成低血钾。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增高血钠和降低血钾浓度的作用。
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素激素治疗,以及肾上腺皮质素分泌增加时,血钾多降低。
在注射葡萄糖及用胰岛素后,液体中的钾进入细胞内,血钾可暂时性降低。
与上述情况相反,如尿闭、尿少、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输入的钾过多、严重溶血,以及组织大量破坏,放出钾而又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时,血钾多升高。
钠的临床意义血钠比较恒定,其增高、降低不及血钾明显。
血钠增高甚少见,偶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垂体前叶肿瘤、补入钠盐溶液过多,以及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
血钠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腹泻、严重呕吐、胃肠瘘管和引流、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以及肾炎病人用大量利尿剂后。
尿钠增高见于埃迪森氏病,尿钠减低见于长期禁食钠盐。
氯的临床意义机体内氯化物,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以氯化钾的形式存在于血细胞内。
正常人主要靠食物摄入,随尿、大便、汗液排出。
当氯摄入过多时,如食盐过多,大量输入生理盐水及碱中毒等,均可使血氯增加。
排泄受阻,如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性肾炎的无尿期以及摄入蛋白质减少时,也可使血氯增加。
此外,血氯增加也可见于心力衰竭浮肿、大叶性肺炎退热后、柯兴氏综合征等。
血氯减少的原因有:1.严重腹泻与呕吐造成失氯过多如肠道阻塞、贫血、子痫幽门痉挛等。
2.肠瘘等引起胃液胰液胆汁大量丢失。
3.长期缺盐饮食如肝硬化病了腹水抽出过多大量盐类丧失等心力衰竭病人饮食限盐并大量利尿后。
4.肾脏排泄过多如慢性肾炎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埃迪森氏病尿中毒的肾病等。
5.肺气肿二氧化碳张力增加氯离子进入血细胞内等。
常见电解质的临床意义
常见电解质的临床意义电解质是指能够自由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调节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控制细胞膜电位、参与酸碱平衡等生理过程。
临床上,电解质紊乱常常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下面将介绍常见电解质的临床意义。
1.钠离子(Na+):钠是一种特别重要的阳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参与调节细胞内外液体的平衡。
钠的浓度异常升高称为高钠血症,可以导致脱水、尿少、乏力、肌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
钠的浓度异常降低称为低钠血症,常见于临床上,其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痛、抽搐和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脑水肿甚至生命危险。
2.钾离子(K+):钾在细胞内液中浓度很高,与钠离子相互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液体的电位差,这对于神经肌肉的正常活动至关重要。
当钾的浓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导致心脏节律紊乱,严重时能引发致命性的心律失常。
高钾血症常见于肾功能衰竭、向心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其症状包括心悸、肌无力、呼吸困难等;低钾血症多见于利尿剂滥用、酗酒、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等情况,其症状包括乏力、肌无力、心律失常等。
3.钙离子(Ca2+):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阳离子,它不仅仅参与骨骼和牙齿的形成,还参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生理过程。
血钙浓度异常升高称为高钙血症,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恶性肿瘤、骨髓瘤等疾病,其症状包括多尿、便秘、脱水等;低钙血症多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竭、维生素D缺乏等疾病,其症状包括手足抽搐、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
4.氢离子(H+):氢离子指的是酸碱平衡中的氢离子浓度,是评价体内酸碱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
范围内的轻度酸中毒或碱中毒可由肺腺体质、细胞外液排烦功能障碍而引起,如肺疾病等。
严重的酸中毒和碱中毒则常常与严重的疾病状态、骨骼疾病和肾功能衰竭有关。
总之,电解质在维持体内环境稳定以及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电解质发生紊乱时,会导致多种疾病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生命安全。
电解质检查的临床意义
电解质检查的临床意义1.血清钾血清钾增高见于各种严重肾脏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淀粉样变、先天性排钾缺陷、尿少或尿闭等。
另外严重溶血或组织损伤、炎症、坏死、化疗、烧伤、运动过度等,可使红细胞或肌肉组织内的钾大量放入细胞外液而导致血钾升高。
当呼吸或循环功能不全、手术麻醉时间过长、休克也可导致组织缺氧,而引起大量细胞内钾转移至细胞外液,发生高血钾。
食入或静脉注入大量钾盐,超过肾脏排钾能力而引起钾摄入过多。
含钾药物及潴钾利尿剂的过度使用,尤其在合并肾功能受损时也可发生高钾血症。
血清钾降低见于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减压、大量应用排钾利尿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醛固酮增多症、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代谢性碱中毒、烧伤、腹腔引流、血液及腹膜透析等可引起钾丢失过多而使血钾降低。
另外心功能不全、肾性水肿或大量输入无钾盐的液体因稀释而导致血钾降低,大量应用胰岛素、急性碱中毒、家族性周期性低钾麻痹患者发作时等因血钾在体内分布异常而导致血钾降低。
2.血清钠血清钠增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严重脱水、补盐过度、中枢性尿崩症、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均可使血清钠增高。
血清钠降低由于腹泻、呕吐、幽门梗阻、胃肠道、胆道、胰腺手术后造瘘、引流、大量腹水等引起的胃肠道失钠;由于严重肾孟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大量应用利尿剂,特别是长期限制钠盐的心脏功能不全或肾脏疾病患者更易引起尿钠排出增多而使血清钠降低。
另外大量出汗时,大面积烧伤、创伤、体液及钠从创口大量丢失而引起皮肤失钠等都可引起缺钠性低钠血症。
肝硬化伴腹水、充血性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高血糖或使用甘露醇时等可引起稀释性低血钠症。
肝硬化、肺结核、癌症等晚期慢性疾病、营养不良、年老体衰者亦可发生消耗性低钠血症。
3.血清氯血清氯增高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肾功能衰竭、尿道及输尿管梗阻或心力衰竭可导致血清氯化物升高。
电解质分析的临床意义:
电解质分析的临床意义:
过量注射生理盐水等。
下降见于氯化钠的异常丢失或摄入不足:如严重呕吐、腹
泻,胃液、胰液或胆汁大量丢失、长期限制氯化钠的摄入、阿狄森病、抗利尿素分泌增多的稀释性低钠低氯血症。
二氧AB升高见于代射性碱中毒:如幽门梗阻、柯兴氏和服碱性药物过多等,呼吸性酸中毒如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气胸等。
下降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如严重腹泻、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和
服酸性药物过多等。
离子钙lCg升高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代谢性酸中毒、肿瘤、维生素D过多症等。
降低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慢性肾衰、肾
移植或进行血透析患者、维生素D缺乏症、呼吸性或代谢性碱中毒、新生儿低钙血症等。
血清总钙TC EU增高见于下列疾病:甲状
旁腺机能亢进症、维生素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结节病引起肠道过多吸收钙而使钙增高。
降低可引起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强而使手足搐搦,可见于甲状
旁腺而引起机能减退、慢性肾炎尿毒症、佝偻病与软骨病、吸收不良性低血钙、大量输入柠檬酸盐抗凝血后。
离子间隙AG:增高见于固定酸滞留,碳酸氢盐减少的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大量使用
竣节青霉素与其它阴离子药物时,阴离子隙增多,但没有代谢性酸中毒。
减少如排除计算错误,可见于低白蛋白血症、代谢性碱中
毒、多发性骨髓瘤、高镁血症、高钙血症和锂中毒等。
2024电解质的临床意义
2024电解质的临床意义钾3.5-5.Smmol/L,钠135-145mmol/L,氯96-1OSmmol/L,钙2.1-2.SSmmol/L,磷0.96-1.Bmmol/L,镁0.65-1.1Smmol/L血清钾升高:(1)、经口及静脉摄入增加(2)、钾流入细胞外液严重溶血及感染烧伤,组织破坏、胰岛素缺乏。
(3)、组织缺氧心功能不全,呼吸障碍、休克。
(4)、尿排泄障碍肾功能衰竭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5)、毛地黄素大量服用降低:(1)、经口摄入减少(2)、钾移入细胞内液碱中毒及使用胰岛素后、IRI分泌增加。
(3)、消化道钾丢失频繁呕吐腹泻。
(4)、尿钾丧失肾小管性酸中毒。
尿钾的临床意义:当使用利尿剂时尿钾排泄增多。
原发性酵固酮增高症病人尿中的钠与钾的比降到0.6:1。
酵肖酮分泌增加时,尿钾排泄增加。
血清钠升高:(1)、严重脱水、大量出汗、高烧、烧伤、糖尿病性多尿。
(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及继发性醒固酮增多症。
降低:(1)、肾脏失钠如肾皮质功能不全、重症肾盂肾炎、糖尿病。
(2)、胃肠失钠如胃肠道引流、呕吐及腹泻。
(3)、抗利尿激素过多。
尿液钠测定的临床意义:尿液钠测定的重要临床意义是了解是否有大量盐的损失,确定摄入量是否足够,并且协助监护低盐饮食及术后电解质的监督,协助判断呕吐、严重腹泻、热衰歇患者的电解质平衡。
还用千对缺盐性缺水与缺水性缺水患者的确定性诊断;前者尿中的氯化钠相当低,后者尿中的氯化钠为正常或升高。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炎症、肿瘤、爱迪逊氏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小管严重损伤、支气管肺癌患者等,尿中的钠化物出现增多。
血清氯升高:常见千高钠血症、呼吸性碱中毒、高渗性脱水、肾炎少尿及尿道梗塞。
降低:常见千低钠血症、严重呕吐、腹泻、胃液胰液胆汁液大量丢失、肾功能减退及阿狄森氏病等。
尿中氯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般渭况下尿液中钠和氯保持相对平衡。
但两者并不是永远平衡的。
例如;连续服用氯化钠或氯化钾后,尿氯比尿钠高、相反连续服用大量碱性钠盐时,尿中钠比氯高。
电解质测定的临床重要性和意义
电解质测定的临床重要性和意义电解质测定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且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电解质是人体内起调节体液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系统正常功能的重要成分。
电解质测定的结果可以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1. 深度解析电解质测定的意义和重要性电解质是带正电荷(阳离子)或带负电荷(阴离子)的化学物质,包括钠、钾、钙、镁、氯、磷等。
它们在体内起着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神经肌肉兴奋等重要生理功能。
电解质的水平常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如饮食、代谢、肾功能等。
通过监测电解质的水平,可以了解人体内的液体平衡、酸碱状态和某些疾病的发展情况。
2. 电解质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电解质的异常水平在很多疾病中是常见的,比如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肾损伤等。
电解质测定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程度和预后,指导治疗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举例来说,钠是血浆中最主要的阳离子,它调节细胞内外的液体平衡。
低钠血症(低钠)或高钠血症(高钠)都会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痛、恶心、抽搐等。
通过测定血清钠浓度,可以评估水电解质平衡的状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除了钠,钾在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低钾血症(低钾)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高钾血症(高钾)则可能对心脏造成危险。
血钾水平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这些疾病的程度和预后,并在必要时调节药物治疗。
肾功能是电解质调节的关键,尤其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通过监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可以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和电解质调节功能是否正常。
这对于诊断和监测慢性肾脏疾病、急性肾损伤以及其他与肾脏功能相关的疾病非常重要。
3. 电解质测定的技术和方法电解质测定通常使用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进行。
常见的电解质测定方法包括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各种电解质的浓度。
4. 个体差异对电解质测定的影响每个人的电解质水平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这可能受到芳龄、性别、饮食、药物使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电解质临床意义
正常值:
1、钠(Na)135~145mmol/L。
2、钾(K):新生儿3.7~5.9mmol/L。
婴儿4.1~5.3mmol/L。
儿童3.4~4.7mmol/L。
成人4.1~5.6mmol/L。
3、钙(Ca)婴儿2.5~3.0mmol/L。
成年2.1~2.55mmol/L。
临床意义:
钠
高值(150mEq/l以上的情形)因糖尿病性昏睡、呕吐、下痢、发汗等所引起的极度脱水状态、尿崩症、库兴氏病aldosteronism症、食盐的大量摄取等。
低值(130mEq/l以下的情形)急性肾脏衰竭、慢性肾脏衰竭、肾病变症候群、甲状腺机能降低症、心脏衰竭、火伤、抗利尿贺尔蒙分泌异常。
钾
高值(5.5mEq/l以上的情形急性肾脏衰竭、慢性肾脏衰竭、大量输血、服用钾蓄积性利尿剂。
低值(3.5mEq/l以下的情形)aldostenmism症、库兴氏病、呼吸不全症候群、服用利尿剂、神经性食欲不振症。
钙
高值(12mEq/l以上的情形)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肿瘤、原发性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低值(8mEq/1以下的情形)肾脏衰竭、副甲状腺机能降低症、维他命D缺乏症。
氯
高值(110mEq/l以上的情形)脱水症、肾脏衰竭、过换气症候群。
低值(97mEq/1以下的情形)肺气肿、肺炎、肾障碍、呕吐、下痢。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水肿、尿中泡沫增多、血尿、腰部酸痛、高血压症状的人群。
有软弱无力疲乏、困倦,皮肤、黏膜苍白,心悸,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症状的人群。
电解质测定的临床意义
电解质测定的临床意义1. 介绍电解质是指能在水溶液中产生离子的化合物,包括钠、钾、氯、钙等离子。
它们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维持着正常的细胞功能和体液平衡。
电解质测定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和监测人体内电解质的水平,以及诊断和治疗与电解质相关的疾病。
2. 临床意义2.1 评估水电解质平衡水电解质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测定血清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可以评估人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状态。
钠离子(Na+)是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其浓度变化可以反映出细胞外液容量和分布的改变。
低钠血症可能表明失水或过多饮水,高钠血症可能与脱水或肾脏功能异常有关。
2.2 监测肾功能肾脏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关键器官,通过排除废物和调节电解质的浓度来维持体内稳态。
电解质测定可以用于监测肾脏功能的变化。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指标。
高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可能表明肾脏功能受损。
2.3 诊断和治疗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某种或多种离子浓度超出正常范围。
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
这些紊乱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神经系统异常、肌肉无力等严重后果。
通过电解质测定,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紊乱,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2.4 监测药物治疗效果某些药物会影响人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如利尿剂、抗生素、抗癫痫药物等。
通过定期测量电解质水平,可以监测药物治疗的效果,以及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
3. 电解质测定方法3.1 血液样本采集电解质测定通常需要采集静脉血样本。
在采集之前,患者需要空腹,并且遵循标准的血液样本采集流程。
采集的血液样本需要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3.2 常用的电解质测定方法常用的电解质测定方法包括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常见且快速的方法,能够直接测量血清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离子色谱法则需要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
电解质测定临床意义
1 钾 K+(3.5 ~5.2mmol/L)
K+ < 3.5mmol/L
低钾血症
1
血清K+低于3.0mmol/L,可出现心脏 骤停。
8
1 钾 K+(3.5 ~5.2mmol/L)
K+降低见于: ①K摄入不足:如大手术后,不能进食又未补钾; ②K+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长期应用糖
1
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 灵敏度高 易实现连续分析和自动分析
18
PART ④
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注意事项
19
显示、键 盘组件
ISE测量组件
1
结果打印
进样组件 定标液1 定标液2 废液瓶
20
1
21
注意事项
1、24h处于开机状态。 2、所有的样品应在室温下保存,不要冷冻,盛血样 的容器必须干净。样品采集后尽快地测量,最好不 超过1h,否则样品pH值会发生变化。 3、在样品测1 量时,注意样品管道内的样品不能有气 泡存在。 4、使用血清测定,采血后静置20-30分钟待凝块形 成再离心分离血清。 5、仪器安装平稳,避免震动,避免阳光直射以及潮 湿。
14
4
钙 Ca2+(1.05~1.35mmol/L)
T-Ca:2.10 ~2.70mmol/L n-Ca:1.10 ~1.35mmol/L
血Ca2+降低见于: ①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此时1 出现低Ca2+ 、高磷现象; ②维生素D缺乏; ③婴儿手足搐搦症及骨质软化症; ④ Ca2+吸收障碍,如长期腹泻及不合理饮食搭配; ⑤肾脏疾病; ⑥大量输入柠檬酸钠抗凝血。
T-Ca:2.10 ~2.70mmol/L n-Ca:1.10 ~1.35mmol/L
临床电解质检查临床意义
电解质检查临床意义K+增高:钾排泄障碍:如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细胞内钾外移:如酸中毒、洋地黄中毒等细胞外液浓缩:如失水等钾摄入过多:如补钾液过多等降低:钾摄入不足:如长期禁食或少食且静脉补钾不足等钾丢失过多:如频发呕吐、腹泻、长期使用利尿剂等细胞外钾内移:如静脉注入大量葡萄糖(与胰岛素同时静脉滴注)、碱中毒等其他:如大剂量注射青霉素钠盐等NA+增高:浓缩性高钠血症:如摄水少、失水多等潴留性高钠血症:如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中枢性尿崩症:ADH 减少,尿量大且供水不足个降低:缺钠性低钠血症: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利尿剂、急性肾衰多尿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稀释性低钠血症:如 ADH 分泌过多而未限制入水;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量给水;顽固性充血性心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消耗病性低钠血症:各种慢性消耗疾病CI-增高:高钠血症、失水大于失盐、注射过量生理盐水等降低:氯化钠异常丢失或摄入减少,如严重呕吐、腹泻、胃液、胰液或胆汁大量丢失,ADH 分泌增多的稀释性低钠、低氯血症等TCO2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如幽门梗阻、库欣综合征、碱性药过多等呼吸性酸中毒:如呼吸中枢抑制、肺气肿、气胸、支气管扩张等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如严重腹泻、肾衰竭、糖尿病、酸性药物过多等呼吸性碱中毒:如长时间呼吸增速、肺泡中PCO 2 减低、肾小管代偿性 HCO 3 —排出增多等IAG增高:代谢性酸中毒,此时酮酸、乳酸、磷酸盐或硫酸盐滞留和碳酸氢盐减少。
降低:低白蛋白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多发性骨髓瘤、高镁血症、高钙血症等血液中重要的电解质有钾、钠、氯、钙、镁、碳酸氢根等和微量元素,具有维持体液渗透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作用。
钾离子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
血浆钾浓度不仅受体内总钾量的调节,还反映了体内总钾量的变化。
血浆钾浓度的变化是由细胞内部或外部的钾平衡紊乱引起的。
钠离子是细胞外液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和它相应的阴离子构成了95% 以上的血浆渗透压。
电解质的临床意义
电解质的临床意义咱就说电解质啊,这玩意儿可太重要啦!你想想看,咱的身体就像一个复杂又精密的大机器,电解质那就是让这机器正常运转的关键零部件呀!钠呀,就像身体里的活力小天使。
要是钠少了,人就可能没劲儿,头晕乎乎的,就像汽车没了油,跑不起来啦!多了呢,也不行,那可能会让血压升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钾呢,就好比是心脏的好朋友。
钾要是不正常了,心脏可能就会乱跳,那感觉可别提多难受了。
就像你本来好好地走在路上,突然有人在你心里乱敲鼓,能舒服吗?钙呀,对咱的骨头那可是至关重要。
要是钙不够,骨头就会变得脆弱,像个软柿子似的,轻轻一碰可能就出问题啦。
你说这多吓人呀,万一不小心摔一跤,骨头就断了,那多遭罪呀!氯呢,虽然平时不太起眼,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呀。
它就像个默默无闻的小助手,在身体里帮忙维持着各种平衡。
那电解质不平衡会咋样呢?这就好比一辆车,零件出了问题,还能好好跑吗?可能会出现疲劳无力,就像你想努力干活,但身体就是使不上劲。
还可能会有抽筋的情况,哎呀,那突然来一下抽筋,可真是疼得要命呢!甚至可能影响到心脏和神经系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咱平时可得注意保持电解质的平衡呢。
怎么注意呢?多喝水呀,这是最基本的。
别小看喝水这事儿,喝对了能起大作用呢!还有啊,吃东西也要注意营养均衡,别挑食。
各种食物都吃点,这样才能保证电解质的来源呀。
你说咱的身体多神奇呀,这些小小的电解质就能有这么大的影响。
咱可得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别让电解质出问题。
就像爱护一个宝贝似的,精心呵护着。
不然等出了问题再后悔,那可就来不及啦!所以呀,大家都要重视起来,让咱的身体这个大机器一直稳稳当当地运转下去,这样咱才能健健康康地享受生活呀!这可不是小事,大家可都得放在心上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解质临床意义1、血清钾测定临床意义:⑴血清K+增高:血清K+高于5.5mmol/L为高钾血症。
血清K+高于7.5mmol/L 将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必须给予治疗。
K+增高见于:①输入过多,如静脉输入含K+溶液浓度过高、速度过快或输入大量库存血;②K+排泄障碍,如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低醛固酮症;③细胞内K+移至细胞外液,如大面积烧伤、创伤、血管内溶血、酸中毒等。
⑵血清K+降低:血清K+低于3.5mmol/L为低钾血症。
血清K+低于3.0mmol/L,可出现心脏骤停。
K+降低见于:①K+摄入不足,如大手术后,不能进食又未补钾;②K+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服用排钾利尿剂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③钾的分布异常,如肾性水肿或输入无钾液体,细胞外液稀释,血钾降低;④大量输入胰岛素使葡萄糖被利用或形成糖尿,伴细胞外钾大量进入细胞内,致血钾降低;⑤原因不明的低血K+性麻痹症。
2、血清钠测定临床意义:⑴血清Na+增高:见于①输入含Na+溶液过多;②肾排Na+减少,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脑血管病或脑外伤等。
Na+增高常与脱水及其他代谢紊乱并存。
⑵血清Na+降低;见于:①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和腹泻;②慢性肾炎并发尿毒症或糖尿病酸中毒尿钠排出过多;③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钠经尿排出过多;④大量使用利尿剂时钠随尿排出,特别是长期限制钠摄入的心功能不全或肾病病人易出现低血钠;⑤大面积烧伤或出现大量肺泡渗出物,大量抽取胸水和(或)腹水。
当血清Na+浓度低于或等于115mmol/L时,可发生精神错乱、疲劳、厌食、恶心、呕吐和头痛,当低于110mmol/L时,病人处于半昏迷和昏迷状态,极易发生抽搐,鼓测定值降至115mmol/L时,应尽快采取治疗措施。
当血清Na+测定值低于133mmol/L时,应考虑引起低钠的原因,并加作其他辅助试验,如血清渗透压、钾浓度及尿液检查。
3、血清氯测定临床意义:血清Cl –浓度低于90mmol/L为低氯血症,高于120mmol/L为高氯血症。
血清Cl –变化与Na+呈平行关系,低氯血症常伴有低钠血症,但大量丧失胃液时失Cl –多于失Na+,若大量丧失肠液,则失Na+多于失Cl -。
4、血清钙测定临床意义:⑴血Ca2+增高:当血Ca2+超过3.37mmol/L,可出现高血Ca2+性昏迷,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血Ca2+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因甲状腺素可使骨钙溶解释放入血,并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亦可见于维生素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及恶性肿瘤骨转移。
⑵血Ca2+降低:见于:①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此时出现低Ca2+、高磷现象;②维生素D缺乏;③婴儿手足搐搦症及骨质软化症;④Ca2+吸收障碍,如长期腹泻及不合理饮食搭配;⑤肾脏疾病;⑥大量输入柠檬酸钠抗凝血。
5、血清磷测定临床意义:⑴血清磷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维生素D过量、肾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MM)及骨折愈合等。
⑵血清磷降低监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佝偻病、重症糖尿病、长期腹泻引起吸收不良及肾小管疾病等。
二、血糖测定临床意义⑴血糖增高:生理性血糖增高见于饭后1/2 ~ 1 h及摄入高糖食物后。
病理性血糖增高主要见于:①空腹血糖过高(IFG),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②1型和2型糖尿病;③内分泌疾病,如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等;④应激性高血糖,可见于颅脑外伤、脑卒中、心肌梗死等;⑤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等;⑥其他,如妊娠呕吐、麻醉、脱水、缺氧等。
⑵血糖减低:生理性低血糖见于饥饿和剧烈运动后;病理性血糖降低见于:①胰岛素过多:如胰岛素用量过多、口服浆糖药过量和胰岛B细胞瘤、胰腺腺瘤等;②缺乏抗胰岛素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③肝糖原贮存缺乏性疾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④其他:如长期营养不良、饥饿和急性酒精中毒等。
三、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临床意义GHb > 6.67%为增高,糖尿病病人GHb值较正常高2 ~3倍,它反映以往8 ~12周血糖水平,主要用于糖尿病治疗监测。
GHb每升高1%,相当于平均血糖浓度增高1.1 ~1.7mmol/L,病情控制后,GHb下降比血清下降晚3 ~4周。
四、肿瘤标记物测定临床意义1、甲种胎儿球蛋白(AFP)测定临床意义: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增高,诊断阈值为超过300μg/L,增高率约75% ~80%;约有1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AFP为阴性。
生殖腺胚胎癌(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胃癌或胰腺癌时,血中AFP含量也可升高。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AFP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0 ~200μg/L)。
妊娠3 ~4个月,孕妇AFP开始升高;7~8个月达高峰,以后下降,但多低于300μg/L。
2、癌胚抗原(CEA)测定临床意义CEA明显增高见于90%的胰腺癌、74%的结肠癌、70%的肺癌、60%的乳腺癌患者,常超过60μg/L。
一般病情好转时,CEA浓度下降,病情加重时可升高。
此外,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等也常见CEA轻度升高。
最近发现,胃液和唾液中CEA检测对胃癌诊断有一定价值。
3、癌抗原125(CA125)测定临床意义卵巢癌病人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其阳性率可达97%,故对诊断卵巢癌有较大临床价值,尤其对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复发较为灵敏。
其他癌症,如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胆道癌、肝癌、胃癌、结肠直肠癌、肺癌等也有一定的阳性反应。
此外,3% ~6%的良性卵巢瘤、子宫肌瘤病人血清CA125有时也会增高,但多数不超过10万u/L。
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CA125明显增高。
4、癌抗原15-3(CA15-3)测定临床意义乳腺癌时,30% ~50%的患者可见CA15-3明显升高,但在早期乳腺癌时,它的阳性仅为20% ~30%左右。
它常用于观察乳腺癌治疗后有无复发及监测乳腺癌的转移。
在转移性卵巢癌、结肠癌时超过10万u/L,支气管癌和妊娠时其血清水平也可见不同程度的增高。
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临床意义前列腺癌时,90% ~97%患者血清PSA水平明显升高;当行外科切除术后,90%患者血清PSA水平明显降低。
若又见PSA水平升高,即有转移或复发的可能。
在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上PSA较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为高。
此外,两性前列腺瘤、前列腺肥大或急性前列腺时,约有14%的患者血清PSA 水平升高,此时应注意鉴别。
6、糖链抗原19-9(CA19-9)测定临床意义胰腺癌和消化道癌时,患者血清CA19-9水平可明显升高,故CA19-9可作为这类癌症的主要辅助诊断。
尤其对胰腺癌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连续检测对病情进展、手术疗效、愈合估计及复发判断有重要价值。
此外,急性胰腺炎、胆汁淤积型胆管炎、胆石症、急性肝炎、肝硬化等,血清CA19-9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若结合CEA检测,对胃癌诊断符合率可达85%。
五、肝功能测定临床意义1、血清总蛋白(STP)和清蛋白(A)、球蛋白(G)比值测定血清总蛋白降低与清蛋白减少相平行,总蛋白升高常同时有球蛋白的升高。
由于肝功能有很大代偿能力及清蛋白半衰期较长,因此肝脏病变往往达到一定程度和一定病程后才能出现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量的改变,急性或局灶性肝损伤时STP、A、G及A/G多为正常。
因此它用于检测慢性肝损害,并可反映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
⑴、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主要由于血清水分减少,使单位容积总蛋白浓度增加,而全身总蛋白量并未增加,如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⑵、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见于①肝细胞损害影响总蛋白与清蛋白合成:常见肝脏疾病有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清蛋白减少常伴有γ球蛋白增加,清蛋白含量与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呈正比,清蛋白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后清蛋白上升,提示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
血清总蛋白<60g/L或清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临床上常出现严重浮肿及胸、腹水。
②营养不良: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③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大量肾小球性蛋白尿)、蛋白丢失性肠病、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④消耗增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恶性肿瘤等。
⑤血清水分增加:如水钠潴留或静脉补充过多的晶体溶液,较少见有先天性低清蛋白血症。
⑶、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当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称为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
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其中又以γ球蛋白增高为主,常见原因有①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化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②M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
④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黑热病、麻风病及慢性血吸虫病等。
⑷、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见于①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儿;②免疫功能抑制: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③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⑸、A/G倒置可以是清蛋白降低亦可因球蛋白增高引起,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如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2、血清蛋白电泳临床意义⑴、肝脏疾病急性及轻症肝炎时电泳结果多无异常,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肝癌(常合并肝硬化),清蛋白减少、α1、α2、β球蛋白也有减少倾向;γ球蛋白增加,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失代偿的肝炎后肝硬化增加尤为显著。
⑵、M蛋白血症如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清蛋白轻度降低单克隆γ球蛋白明显升高,亦有β球蛋白升高,偶有α球蛋白升高。
大部分病人在γ区带、β区带或β与γ区带之间可见结构均一,基底窄峰高尖的M蛋白。
⑶、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由于血脂增高,可致α2及β球蛋白(是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增高,清蛋白及γ球蛋白降低。
⑷、其他结缔组织病伴有多克隆γ球蛋白增高,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γ球蛋白降低,蛋白丢失性肠病表现为清蛋白及γ球蛋白降低,α2球蛋白则增高。
3、血清总胆红素(STB)测定临床意义⑴、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STB>17.1μmol/L,但<34.2μmol/L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34.2 ~171μmol/L为轻度黄疸,171 ~342μmol/L为中度黄疸,为高度黄疸。
在病程中检测可以判断疗效和指导治疗。
⑵、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因溶血性黄疸通常<85.5μmol/L,肝细胞黄疸为17.1 ~ 171μmol/L,不完全性梗阻性黄疸为171 ~ 265μmol/L,完全性梗阻性黄疸通常>342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