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杭县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研究*

摘要: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是一个地区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一个课题,上杭县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这一课题自然而然的成为推动上杭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工业化和城镇化也是“十一五”规划提出“新四化”中的前两化。本研究报告首先从理论上探讨分析了工业化也城镇化的关系,指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城镇化可以推动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实地调研和统计年鉴的数据对比上杭县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现状并作相应判断。运用产业结构理论结合H〃钱纳里、西蒙〃库兹涅茨、克拉克等人的工业化水平评价体系进行判断,指出上杭县正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期,或者是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阶段。通过计算城镇化偏离系数分析上杭县城镇化水平与劳动力非农化进程之间差距,指出上杭目前城镇化水平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然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包括城镇规划不完善、工业化的弱质性难以为城镇化提供强劲的动力和户籍制度问题。城镇化的滞后影响了工业化的发展,使大量劳动力过多滞留在农村,造成劳动力素质低下,同时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并且影响了城乡生态建设。最后建议上杭县以循环经济的理念科学规划,促进城镇化跨越式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的转型与升级;并且综合应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阶段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对于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来说,工业化与城镇化均是重要途径。二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的。应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进而制定有效的政策,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理论探讨

工业化与城镇化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土壤和必然结果,又反作用于工业化。

(一)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城市经济学家巴顿认为“城市化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1]。发达国家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历史表明,工业化发展水平越高,发展速度越快的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也越高和越快。其最主要原因是工业化从多个层面带动了城镇化。

一方面,工业化促进了生产要素与资源向城镇地区集聚。生产要素与资源的集聚是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必要条件与重要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各生产要素和资源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它们将会向优势地理区位运动、集中,社会个体也是向发展条件最优的区域流动与集聚。一般情况下,工业项目都会选择有某种先天的地理上的优势和生产效率方面的优势的地区,与农村相比,城镇的物流成本、资金流动成本、信息成本较低,而相关服务较多,人力资源也更为集中,拥有诸多优势,因而,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城镇内部或周边。工业化发展,一般会增强城市的比较优势,进而从外部吸引更多的资源、资金、信息、人才和智力在城市聚集。如工业创造了更多的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积聚,进而推动了城镇的发展。

另一方面,工业化为城镇基本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工业由于组织化程度较高,生产水平较高,进而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

*资助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06B139,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6R0006。

增加了劳动产业与地方财政收入,为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财源,也带动了乡村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设施建设,为城镇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基础与经济基础。

由此可知,工业化必然导致城镇化、工业化加速了城镇化。姜培林的研究表明:产业革命要求生产走向集中,工业集聚产生了大规模的城镇;产业革命也使人口迅速增加,为城镇化提供了主体;业革命带来交通革命,使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合为一个范围很宽的大系统[2]。(二)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资源、资本、信息向城镇不断集聚的过程,适合工业大规模集中生产的需要,进而有效地推动工业化的进程。

首先,城镇化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业化的交易成本。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提高、金融与保险的服务水平逐步上升、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备,这些为工业发发展搭建一个好的平台,提供一个交通快捷、信息通达、生活方便的载体,进而有效地降低了工业化的交易成本。

其次,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有效要素支持。工业化的实质是各种生产要素不断由农业向工业流动和聚集的过程,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生产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些生产要素都会向报酬率较高的地区流动,城镇存在规模效应与各种资源集聚共享的优势,进而会吸引大量的生产要素。。这些要素的集中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工作效率,是工业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推进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城镇建设的巨大需求拉动了工业化的发展。需求不足是制约现代产业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工业化速度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城镇化意味着大量基础设施、房产等建设,这些建设用品绝大多数是工业制品,如此产生了巨大的工业品的消耗需求,进而通过传递与放大,带动各种工业的发展。

二、上杭县工业化与城镇化现状对比与判断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两个子系统的相互协调,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功能的大幅度改善。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否相应协调取决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来看,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城镇化可以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益,支付较低的各种成本。如在一定的工业化水平下,城镇化所引起的人口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不是无限制的,当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阶段时,由其带来的边际聚集效益便呈递减趋势,而边际聚集成本则逐步上升,当二者接近或相等时,城镇化便达到理论上的适度[3]。因而,有必要对上杭县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与判断。

(一)上杭县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1 上杭县工业化情况及阶段判断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次不同程度的波动,上杭县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5年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8.47%,较1978年的41.55%上升了26.92个百分点,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快速跃进的阶段,迫切需要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具体见表1。

表1 上杭县历年产业结构

一产增加值比重二产增加值比重三产增加值比重第二、三产业比重1978 58.45 19.54 22.01 41.55

1979 61.18 16.63 22.20 38.82

1980 62.94 12.42 24.65 37.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