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气候知识点(1)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
第2章天气与气候2.1 大气层知识点1 大气的作用及大气的温度1.大气不仅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而且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大多数紫外线,避免地球上的生物受到强紫外线的伤害,同时,大气层的水汽可以成云致雨,构成了地球的水循环,使水成为一种可再生资源.2.大气层具有缓冲作用,避免地球表面温度变化过于剧烈,永远保持在一个相对适宜的温度,不会因为过冷或过热而导致生物死亡.3.大气温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12km 以下和55~85km的范围内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其余高度则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知识点2 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其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底层的对流层.点拨: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目前地球大气上界有多高,说法不一.在1000 km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 km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km知识点3 对流层1.对流层的高度并不完全相同,低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大;高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小.2.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强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2 气温知识点1 天气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阴、晴、风、雨、雷、电、雾、霜、雪等都是天气现象.2.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也是不同的.3.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是构成天气的重要因素.知识点2 气温1.气温是时刻变化着的,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而不是太阳高度最高的12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而不是晚上24时.2.陆地和海洋的性质不同.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北半球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而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8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和北半球正好相反.2.3 大气的压强知识点1 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1.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有很多,如浮杯实验、可乐瓶瘦身、瓶吞鸡蛋等,日常生活应用中的吸管、吸盘等均是利用的大气压.2.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层的气体与固体、液体一样也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就产生了大气压强.3.离地面越高,空气就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大气压也就越小.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气候是地球大气长期统计平均状态的总和,它反映了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的自转、太阳辐射、海洋和地形等。
而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或者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的瞬时状态,它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等要素。
一、气候的分类气候可以根据不同的细节进行分类,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候分类方法。
1.柯本气候分类柯本气候分类法是目前最为流行和广泛应用的气候分类方法之一。
它以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为主要判断依据,将地球划分为五大气候区域:热带、温带、地中海型、大陆性和寒带。
每个气候区域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亚区。
2.气候带分类气候带分类法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纬度和太阳高度角来进行分类的。
根据地球形状和自转的原理,不同地区的纬度决定了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角度,从而决定了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常见的气候带包括赤道气候带、副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3.按季节分类按季节分类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来进行的。
在大部分地区,气温和降水往往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形成明显的季节性。
常见的按季节分类有四季气候、干湿季气候和雨季气候等。
二、天气的要素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天内大气的瞬时状态,它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天气要素。
1.气温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它是人们感知天气的主要指标之一。
气温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气温通常通过温度计进行测量,单位是摄氏度或华氏度。
2.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它表示空气中水分的多少。
湿度的大小决定了空气的舒适度和能见度。
湿度是通过湿度计进行测量的,常用的单位有百分比、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等。
3.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它是天气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气压的高低会影响到风的形成、云的形态以及降水的产生。
气压通常通过气压计进行测量,常用的单位有帕斯卡和毫巴等。
4.风向和风速风向是指风的吹向,它表示风的来自哪个方向。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气温专题一、气温的定义、热源、影响因素及变化1、定义: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2、热源:根源是太阳辐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3、影响因素:(1)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地面状况:海陆分布(大陆性与海洋性);地形(海拔、山脉走向、阴阳坡、盆地、迎风坡背风坡);洋流(3)大气环流(4)人类活动: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沙漠效应、阳伞效应、温室效应、火炉效应,湖泊效应,绿洲效应4、气温的时间变化:(1)日变化:最高在14时,最低在日出前后;(2)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2月最高,8月最低)二、气温特征描述指标:年均温、最热月、最冷月均温、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大小1、气温日较差及其影响因素:(1)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①.温度高低取决于热量收支状况,由盈余转为亏损时,温度最高,由亏损转为盈余时,温度最低。
②.地面温度13时达最高,地面辐射最强。
③.气温14时最高,日出前后最低。
其差值为气温日较差。
(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①太阳辐射——纬度和季节(通过影响太阳高度而影响);低纬____高纬;夏季___冬季(尤以中纬最明显)②下垫面(海洋和陆地、沿海和内陆;平原和山地;裸地和植被覆盖地等);海陆:沿海____内陆地形地势:山麓____山顶;凹地____高地。
植被:好____差③气候和天气状况:晴天_____阴天2、气温的年较差及影响因素(1)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2)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①纬度:高纬____低纬②海陆:沿海____内陆;干燥_____湿润③地形地势:盆地_____山地④植被:好____差三、气温的表示方法:等温线(空间分布);气温变化曲线(时间变化)四、气温的空间分布1、水平分布:(1)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2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km左右的高度内,包围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1没有天气变化○2没有声音○3易受陨石侵袭○4昼夜温差大3.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 激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
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5. 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A有毒气体排放,污染大气,如形成酸雨B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C臭氧层破坏,紫外线长驱直入,危害人类皮肤第2节气温1.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各天气要素的综合状况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等2. 天气于气候的区别:(1)天气:短时间如阴转多云晴空万里鹅毛大雪烈日炎炎(2)气候:长时间如四季如春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3.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大小,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中。
A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B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门朝北);C 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4. 一天中,最高气温大致在午后2点,最低日出前后5. 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22℃第3节大气的压强1.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A马德堡半球实验;B杯中水不倒出的实验2. 特点:A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B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因为高空中空气密度小C 流速大,压强小。
机翼下侧流速小于上侧,所以下侧压强大于上侧用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抓住变化后形成压强差。
3.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帕,或等于760毫米汞柱(10高水)4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多为阴雨天气5. 气压与沸点的关系:1.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实验手段:往里充气,原来沸腾的水停止沸腾,温度计温度升高。
应用:高压锅2. 气压降低,沸点减小实验手段:往外抽气,原来不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天气和气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提到的概念,但你真的了解它们的区别和相关的知识吗?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
首先,天气指的是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力、云量等要素的变化。
比如说,今天是晴天,气温较高,有微风,这就是对当天天气的描述。
天气的变化往往是迅速和多样的,可能上午还阳光明媚,下午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而气候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平均天气状况以及其变化特征。
它是通过多年的天气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的。
比如,某个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是对该地区气候的总体概括。
气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像天气那样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的变化。
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因素有很多。
纬度位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纬度越低,气温越高,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多,气候也就越炎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气候越寒冷。
例如,赤道附近地区常年高温,而两极地区则非常寒冷。
海陆位置也会对天气和气候产生影响。
靠近海洋的地区,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相对较小,降水较为丰富。
而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气候较为干燥,气温的变化幅度较大。
地形同样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形成垂直气候带。
山脉还会对气流产生阻挡作用,导致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天气和气候有所不同。
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则相对干燥。
大气环流也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在北半球,盛行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气候温和多雨,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则炎热干燥。
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宜的天气和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
比如,充足的降水和温暖的气温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
相反,恶劣的天气如暴雨、干旱、寒潮等可能会给农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在交通方面,恶劣的天气可能导致航班延误、道路封闭等问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在能源领域,气候条件会影响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此外,天气和气候还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2025年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三天气与气候
专题三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见下表):2.天气预报:(1)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2)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台风及其中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有关,影响人们的健康。
(2)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高低,一般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小;污浊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大。
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质量指数大小成反比。
(3)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燃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的烟尘等。
【知识点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的变化:(1)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2)气温的日变化(如图)。
①特点: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气温日较差越大,说明昼夜温差越大。
(3)气温的年变化(如图)。
①特点:南北半球气温年变化的特点(见下表):②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
气温年较差越大,说明冬夏温差越大,气温的季节变化越大。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读图完成表格:【知识点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叫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2.降水的季节变化(表)、(对照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填分布):3.降水的分布: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四多”“四少”(如图)。
【知识点四】世界的气候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如图):(1)热带气候类型。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2)温带气候类型。
(3)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表)。
2024年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一、气候与天气的概念和区别1. 气候与天气的定义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形成的大气现象和植物、动物等自然条件的总和,是对长期平均气象要素的统计。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态的变化和现象。
2.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是对长时间尺度上的大气变化进行统计和总结的结果,是地球表面大气过程的统计规律。
而天气是对短时间尺度上的大气变化进行观察和描述的结果,是地球表面大气过程的瞬时状态。
二、气候要素与气候类型1. 气温气温是指某一时刻大气中的热力状态,是衡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程度的物理量。
气候分带规律: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从海洋向内陆,气温逐渐升高。
2.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水滴或固体粒子落到地面的现象。
降水与湿润带和干旱带的分布有关,通常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较多,而赤道和副热带地区降水较少。
3. 湿度湿度是指大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湿度与气候类型有关,高湿度的地区通常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4. 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对地面单位面积的压力,是衡量大气垂直压强的物理量。
气压与气候类型有关,通常高压区域降水少,低压区域降水多。
5. 风风是指大气中由于气压差异引起的空气运动,是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与气候类型有关,通常来自海洋的海洋性风和来自陆地的大陆性风会影响气候类型。
三、气候类型1.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温暖,降水充沛,植被茂盛。
热带草原气候温暖,降水季节性明显,植被以草原为主。
2. 半干旱气候半干旱气候常年降水较少,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植被以草原为主。
3. 中纬度湿润气候中纬度湿润气候包括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较湿润,冬季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较少。
4. 寒温带气候寒温带气候包括大陆性寒带气候和型地中海气候。
大陆性寒带气候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严寒干燥;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而干燥,冬季温暖而湿润。
初中生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初中生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一1、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午后二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一年当中,北半球气温陆地_七_月最高,_一_月最低;海洋上_八月最高_二月最低,南半球_相反;气温年较差指一年内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3、运用等温线图表示_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_密集_的地方,温差大;等温线_稀疏的地方,温差小,等温线呈_闭合_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_低温_中心。
4、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变化的原因是不同纬度接收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
5、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则相反。
6、在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_逐渐降低。
据观测,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7、世界最热的地方在_非洲,最冷的地方在_南极洲。
二赤道附近为赤道多雨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西岸从赤道向两极气候类型的排列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山东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影响气候的因素 _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_2000_毫米以上;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降水量逐渐减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差别是东岸多雨,西岸少雨;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在印度的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在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
三1、天气描述的是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不同的地方,同一时间的天气可能变化很大。
2、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是稳定的。
3、降水概率是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风的强弱;温度是表示大气冷热的程度。
天气知识点提纲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知识点一:天气及其影响1、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2、气候: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如:夜来风吹雨,花落知多少——天气明天大风有雷阵雨——天气昆明一年四季如春——气候3、天气和人类活动: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如人们的生活、生产、交通、旅游、军事等;人类活动也能影响局部的天气变化,如人工降雨、人工消雾等。
知识点二:天气预报图1、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2、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白色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3、天气符号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晴;台风;沙尘暴;小雨;中雨;多云;阴天;大雨;暴雨;霜冻;冰雹。
4、风向标的读法:要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梳子头”的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二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
例:(__级,风)(级,风)(级,风)5、(1)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知识点三、空气污染指数[1-50—优(一级);51-100—良(二级);101-200—轻度污染(三级)…]第二节气温的变化和分布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3、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8时、14时、20时、2时);日均温(除以4),年均温的计算。
4、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5、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8、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份气温最低,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反之。
9、、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整理第1节大气层一、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2.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2节气温一、天气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如刮风、下雨、雷电等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例如晴空万里气候:例如冬雨夏干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2.气温——即空气的温度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a.百叶箱朝向哪个方向开着?朝向北方,防止太阳光的直接辐射。
b.百叶箱为什么漆成白色?反射太阳光,使所测温度接近真实温度c.百叶箱离地面的高度一般是多少?为什么?1.5米左右,这个高度空气稳定,并且人类活动都在这一高度,更具有实用价值。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第3节大气的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具体事例:1.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2.滴管中的液体不滴落下来3.挂钩会吸在墙上4.自来水笔吸墨水;5.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5.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易错点1 气压带、风带判断不准确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化。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如下图所示: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
(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
易错点2 不理解季风环流季风环流1.季风的概念:盛行风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如下图所示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例如,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夏季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
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
据此回答1—2题。
易错点3 不会判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一、等温线图的判读等温线图是描述某地区气温分布状况的地图,因气温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密切相关性,成为高考综合考查中的重要图类之一,判读的重点是等温线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一、天气知识点
1. 天气概念:天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大气中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力等气象要素及其变化的状况。
2. 气温及温度变化:气温是指地面某一点的温度,温度变化是指气温变化趋势,可分为上升、下降和恒定三种。
3. 气压:气压是指大气中的压力,一般用帕斯卡尔(Pa)来表示,单位是百帕(hPa)。
4.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单位是百分比。
5. 风向:风向是指风从哪个方向吹来,一般用360°圆盘表示,由0°开始,顺时针旋转,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8个方向。
6. 风力:风力是指风的强度,一般用米/秒(m/s)来表示,单位是米/秒(m/s)。
二、气候知识点
1. 气候概念:气候是指一定区域在长期时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包括气温、湿度、风向、风力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
2. 气候分类:根据气温的不同,气候可以分为温带气候、暖温带气候、热带气候三大类。
3. 气候特征:温带气候:年平均温度低,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季寒冷;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温度高,雨量充沛,汛期雨量较大;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高,雨量充沛,汛期雨量较大,夏季炎热。
4.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变化趋势,包括气温、湿度、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一般包括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冷两种。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必背知识点一、天气及其影响1. 天气的定义: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的特点。
2. 天气的描述: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词汇来描述天气。
3. 天气的影响: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农业、交通、生活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二、天气预报1. 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一日或多日内的阴晴、气温、降水、风向和风力等情况。
2. 常用天气符号:为了方便读懂天气预报,常用专用符号表示天气状况,如晴天用太阳符号表示,阴天用云朵符号表示等。
3. 获取途径:天气预报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报纸、电视、网络、广播和电话等多种途径获取。
三、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 气温的定义: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2.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通常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陆地上,气温通常在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则相反,8月最高,2月最低。
4. 气温的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四、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 降水的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 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和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 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五、气候的地区差异1. 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2. 气候的特征: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3. 气候类型:世界上有多种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分布地区。
六、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纬度位置:纬度低的地方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纬度高的地方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2. 海陆位置:距海近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小,降水多;距海远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少。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1)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 气温是指,单位是,测量工具是。
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
3.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最高,最低;海洋上最高,最低。
南半球气温,大陆上最高,最低;海洋上最高,最低。
4.(1)等温线密集的地方,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
(2)等温线呈现闭合状,表示有或。
5.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1)(2)(3)4.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1)(2)(3)(4)3.影响世界降水的因素:4.(1)世界降水的“雨极”——乞拉朋齐(2)世界降水的“干极”——阿塔卡马沙漠气温和降水都受的影响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4.3天气1.天气: 特点: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天气晴朗;蓝色表示;白色表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3.风向是指风向标识读,如该图为4.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8级以上的用表示。
4.4 气候1.气候:2.天气与气候的比较实例:(1)气候:四季如春、全年严寒、终年炎热干燥;(2)天气:明天大风降温、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和。
4.全球的气候分布(牢记气候的类型与特征)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寒带极地气候高原山地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实例:(1)青藏高原纬度低,但是气候寒冷。
(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3)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
( )(4)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 )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6)一座位于热带的山,山底是热带气候,再往上变成温带气候,再往上变成寒带气候,原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 1 短时间2、经常变化1、长时间 2、变化不大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后。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符号图。
大雪中雪小雪暴雨大雨中雨小雨画图:地理书第49页图3.5 常用的天气符号知道:①.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②.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③.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
④.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天气和气候是气象学的重要内容,它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定义、形成、影响因素以及变化等方面对天气与气候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天气的定义天气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大气状态的集合。
它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降雨等多个指标,可以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
二、天气的形成1.太阳辐射:太阳的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驱动力,阳光的热量可以加热大气和地面,导致大气的上升和下沉运动。
2.湿度:水蒸气是大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云、雨、雪等降水形式时,会对天气产生直接影响。
3.风:风是由于大气的不均匀加热和气压差异所引起的。
从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动会形成气流,不同气流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气象现象的发生,如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气旋和气团。
三、气候的定义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平均天气状况。
它是对多年的天气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的。
四、气候的影响因素1.地理位置: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和地形等因素会影响气候。
例如,靠近赤道的地区气温较高,而地势较低的地方通常湿度较大。
2.海洋:海洋是调节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海洋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可以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影响着周围地区的气候。
3.风流系统:全球的风流系统包括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低气压带和极区高气压带等,它们的存在造成了大规模的空气运动和气压的分布,从而影响了气候。
4.地球自转:地球的自转会导致地椭球形状和地球倾斜度,进而影响到不同纬度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太阳辐射强度,影响气候的季节变化。
五、气候的变化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壳运动、火山喷发等。
地壳运动会导致地球的气候变化,而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气体和尘埃,影响大气的遮阳作用,从而改变气温和气候。
2.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如工业化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全球变暖和气候异常;森林砍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的程度。
3.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它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结果。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知识点1天气与气候1.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气很差,风雨交加”。
2.气候: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天,如昆明四季如春。
知识点2天气预报1.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阴晴当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
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风风向风的来向,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8个基本方向。
风力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气温表示大气冷热的程度,用“℃”,读作摄氏度。
降水用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2.天气图上的风杆:画有风尾的一方指示风向。
一道风尾(短线)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级,8级以上的风力有其他一系列符号表示,如下图:3.卫星云图: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的图像,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
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为阴雨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4.常用的天气符号:看书5.空气质量(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表明空气清新,污染指数大,表明空气污染严重。
(2)影响空气质量高低的因素①自然因素,如气压高低、风力大小等。
②人类活动,如燃烧秸秆、汽车尾气排放等。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知识点3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
2.气温的观测气象台站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温度计旋转的高度是离地面1.5米。
测定气温一般是采用摄氏温标,记作“℃”,读作“摄氏度”。
3.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一个地方的气温常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来表示。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是长期统计的天气状况,包括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湿度、风向等;天气是指短期内的气象状况,如一天或几天的气温变化、降水等。
2. 气候系统: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和生物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共同决定气候变化。
3. 气候变化:指气候系统在长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化,包括由旧气候向新气候过渡的过程。
4. 气候因素:影响气候变化的各种因素,如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公转、大气运动、水循环等。
5. 气候带: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划分的区域,由赤道至两极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
6. 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球上不同地区由于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海洋暖流等因素不同,导致气候特征各异。
7. 温度和降水分布: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温度和降水分布差异很大,受纬度、高度、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
8. 气候类型:地球上有不同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等。
9.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涝灾害增加等。
10. 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提出了减排温室气体、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措施。
七年级地理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地理(人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天气与气候1. 天气- 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 特点:短时间、多变。
例如,今天上午晴空万里,下午可能就乌云密布。
- 描述要素:气温、降水、风、云、雾等。
2. 气候- 概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 特点:长时间、相对稳定。
例如,昆明四季如春,说明昆明多年来的天气平均状况是比较温和的。
(一)天气预报1. 卫星云图-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2. 常用天气符号- 晴:太阳图案;多云:太阳被云朵部分遮挡的图案;阴:云朵图案;小雨:一滴雨的图案;中雨:两滴雨的图案;大雨:三滴雨的图案;暴雨:四滴雨以上的图案;雷阵雨:闪电加雨滴的图案;雨夹雪:雨滴和雪花混合的图案;小雪:一片雪花的图案;中雪:两片雪花的图案;大雪:多片雪花的图案;雾:三条曲线的图案;霜冻:冰晶图案;沙尘暴:类似旋风加沙子的图案等。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 气温的观测- 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进行观测。
-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8时气温 + 14时气温+20时气温 + 2时气温)div4)。
-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每天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2. 气温的变化- 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 年变化- 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 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2月,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
3. 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 气温分布规律-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纬度因素)。
例如,赤道地区终年炎热,两极地区终年寒冷。
-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海陆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一、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风、霜、雨、雪等);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5)保护地球。
(6)大气层提供资源。
3、4、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
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5、对流:(1)液体的对流(2)气体的对流在垂直方向上,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冷的地方流向热的地方。
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密度小),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密度大),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分层高度(千米)温度分布特点对流层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中间层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暖层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外层500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层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4)在南方,以制冷为主的空调为什么要安装在房间的上部?北方的暖气片为什么要安装在房子的下边?制冷空调,冷气(密度大)下沉,容易形成对流,装在上方有利于达到制冷效果。
暖气(密度小)上升,装在下方容易形成对流,有利于达到制热效果。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一般认为,化学物质氟氯烷烃(常用作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皮肤癌的患病率就增加3%,还会导致全球变暖和环境恶化的进一步加剧。
二、气温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
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它现象等,这些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
(1)降水现象:液态降水(雨、阵雨等),固态降水(雪、冰雹等),还有混合型降水(雨夹雪等)。
(2)地面凝结和冻结现象:包括露、霜、雾淞、雨淞等(3)视程障碍现象:包括雾(雾、大雾、浓雾);霾;沙尘暴;扬沙;浮尘。
(4)雷电现象:雷暴、闪电、极光。
(5)其它现象:大风、飑、龙卷风、积雪、结冰。
9、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10、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最高温度计专门用来测定某一时段间隔内(通常为一天)最高温度的仪器。
在水银球颈部插入一小玻璃管,或将管口紧缩,当温度升高时,水银膨胀,越过狭小之颈部而上升,但温度下降时,球部水银收缩,因颈部狭小,管内之水银不能随之降入球部,水银柱遂在颈部处中断而留於管内,显示最高温度。
最高温度计置於百叶箱内木架上,水平横置,球部在左,顶端在右。
最低温度计专门用来测定某一时段间隔内(通常为一天)最低温度的仪器。
最低温度计为酒精温度计,在最低温度计酒精柱内,置一黑色指标,为一长约2厘米之两端呈球状之玻璃棒,当温度下降时,酒精收缩,因酒精柱顶之表面张力作用,指标随之移动,即向酒精球部后退,当温度上升时,酒精柱上升,而指标因无外力推动仍留原处,指示最低温度。
最低温度计置於百叶箱内木架上,水平横置,球部在左,顶端在右。
为什么最高温度计与最低温度计水平放置?为了防止重力作用影响读数。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11、干湿球温度计是测定气温、气湿的一种仪器。
由两支相同的普通温度计组成,一支用于测定气温,称干球温度计;另一支在球部用蒸馏水浸湿的纱布包住,纱布下端浸入蒸馏水中,称湿球温度计。
由于包住湿球温度计的纱布吸水后蒸发吸热,所以示数比干球温度计的示数小。
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双金属片在温度改变时,两面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温度下,其弯曲程度发生改变。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温度计。
1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
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华氏温度,单位为华氏度(°F)华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将水的冰点规定为32度,将水的沸点规定为212度。
其间平均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华氏度。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是:华氏温度= 9/5×摄氏温度+32三、大气压强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13、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压存在并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14、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 1 mmHg = 133 Pa15、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 760毫米汞柱16、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为什么高压区多晴朗天气?低压区多阴雨天?由于空气的上升,使地表面的气压下降,形成低气压;而上升的空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由于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下降,水汽逐渐凝结,在高空形成云,云积聚后可能形成降水。
反之,如果空气下沉,地表面气压加大形成高气压,由于高空气体下沉遇热不会出现水汽的凝结,也就不会出现结云,故是晴燥天气。
19、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
大多数人能通过自身调节,使反映减轻或消失。
人体内也有压强,与体外压强大致相等,抗衡体外受到的大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反应。
(中医拔罐疗法、飞机高空舱内须增压、宇航员穿内增压航天服)20、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压力锅);气压小,液体沸点会降低外界气压为 1×105 帕时,一般家用压力锅内的压强接近2×105帕。
锅内水的沸点在120℃左右21、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液体压强也会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通道越小,流速越大,压强就越小;流体遇到阻碍时,流速会变大,导致压强变小。
力的方向:压强大向压强小 压强计算公式:P = SF (F :压力 S :受力面积)(此公式算出的是两个压强差)四、风和降水23、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同一水平高度上,风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24、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常用8种风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风速常用分级表示风向标:测风向风速仪:测风速25、空气的湿度:湿度计(干湿球、毛发、自动感应湿度计)最常用:干湿球湿度计,由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湿球温度计球部有湿棉纱包着。
原理:湿球温度计的棉纱中水分蒸发吸热,温度计温度较低。
空气中湿度越小,蒸发越快,温差越大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的读数,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的读数,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再查表得出相应的湿度26、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天气谚语:“燕子低飞要下雨”------大雨前空气湿度大,昆虫翅膀变软,飞得很低,燕子也就低飞觅食27、云或雾: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出细小的水珠或冰晶28、水汽凝结: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很难再容纳更多的水汽,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29.降水的条件:空气中相对湿度达到100%、降温以及凝结核(空气中的微小灰尘颗粒)。
水汽凝结形成运云后,当遇到降温时,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增多而逐渐增大,形成雨滴、雪或冰雹将落地面。
29、降水包括:雨、雪、冰雹,最常见的为降雨30、降雨量:雨量筒收集后倒入雨量杯测量,雪、冰雹等溶化后测量。
单位:毫米(mm)五、天气预报32、每一个天气预报用语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如:降水概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总云量占空比例天气状况12消失降水量(毫米)等级8/10以上阴大于30 暴雨5/10~8/10 多云15~30 大雨3/10~5/10 少云5~15 中雨3/10以下晴小于5 小雨33、天气图“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等压线:气压相等的地方连线锋面:冷暖空气的交界面。
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暖空气要强);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冷空气要强)34、天气系统:高压、低压、冷锋、暖锋等A:高压;B:低压;C:冷锋过境;D:暖锋过境后E:西北风(高压吹向低压)(1)判断哪个系统强大,主要看影响范围,范围越大,就越强大,一般为高压或低压( 2 )过境时:冷锋:降雨、降温、大风暖锋:降雨、升温(3)过境后,都是晴朗天气六、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35、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气候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造成的36、37、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原因:暖湿气流遇到阻碍,沿着迎风坡向上爬升,温度降低,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降雨;在背风坡,气流下沉,温度升高,故降雨少38、季风: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季风分布广,以亚洲季风最强、分布最广)39、我们东部季风形成的原因:冬季,欧亚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高),太平洋气温高(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低),风从中国大陆吹响太平洋夏季,欧亚大陆气温高(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低),太平洋低温低(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高),风从太平洋吹响中国大陆40、竺可桢:我们著名气象学家,绘制了中国近5000年的气温变化曲线。
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温暖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寒暖交错时期;公元1400年~公元1900年,寒冷时期;公元1900年至今,气候波动时期41、气温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