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修辞手法及运用

合集下载

修辞学讲义[1]

修辞学讲义[1]

第一节‚修辞‛的含义

(一)修辞的三种含义

1、语言运用活动(修辞行为)

2、语言策略和技巧(修辞方法)

3、研究语言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修辞学)(二)‚修辞‛溯源

1、出处

目前所见最早的修、辞连用: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易〃乾〃文言》)

2、释义

《说文》:修,饰也。从彡(sān三),攸声。

段玉裁注:‚从彡者,洒刷之也,藻绘之也。‛‚不去其尘垢,不可谓之修,不加以缛采,不可谓之修。‛《说文》:辞,讼也。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纷争、辩讼谓之辞。‛(本义:打官司的用语)

段玉裁注:‚积文字而成篇章,积词而成辞。‛(引申义:所有言辞)

‚修辞‛连用的意思:一说修理文教,‚修辞立其诚,

所以居业也,辞谓文教,诚则为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唐〃孔颖达)

一说修饰言辞:‚修辞立其诚,修其内则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宋〃王应麟《困学记闻〃易》)

(三)几种修辞观

1、修饰说

‚修辞就是修饰词语,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修辞学》,第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

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现代汉语词典》,第

1416页,商务印书馆1996修订版)

2、美化说

修辞之事,乃欲冀文辞之美。

(王易《修辞学通诠》,第8页,神州国光社1930

年)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

境,利用民族语言各种因素以美化语言。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3、选择(或同义选择)说

第一课时修辞手法

第一课时修辞手法

小结:鉴赏修辞手法的思路:
1.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分析是如何运用此种手法的 3.分析作者选用这种修辞的妙处 4.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比喻和借代的区分
1.借代是追求相关性,比喻追求相似性 2.采用替换法,暗喻借喻都能够替换成明喻的 是比喻,反之就是借代
例如:一对红领巾唱着山歌向我们走来。
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jù],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 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②仍:又。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4分)
拟人:
拟人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感情。
例如: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天上的星星闪烁着,像眨着的眼睛。
比喻与拟人的区分: 1.比喻重点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上,喻体一 定要出现。 2.拟人是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 体必须出现,拟体是不出现的。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 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 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 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①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更形象生动,与后文“鼓角”相应, 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②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 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③反问,“朝廷谁 请缨”“济时敢爱死”,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自己建功的渴望之情。 ④对比,朝廷无人请缨,自己却报国无门,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修辞手段 (1)

修辞手段 (1)

结构大致相同,音节多少相近。因此话语 的节奏感很强。 五、语篇功能: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六、风格功能: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 第二章:修辞手段 • 第一节:修辞手段及其类别 • 一、修辞手段:是修辞学是修辞学研究的重点之 一。作为日常言语交际的修辞,同样需要一些构 建话语、达到交际目的的材料。 • 二、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 • 三、语音、语义及形式手段:语音的和谐,语义 的畅达、形式的整齐
“来吧,来吧,相约九八。来吧,来吧,相约一九 九八。相约在绿色的春风里,相约那永远的青春 年华,心相约,心相约,相约一年又一年,不论 咫尺天涯。”(《相约九八》)
③“月亮的脸偷偷的在改变(两遍)。”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④“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
语体标示功能 风格标示功能 角色标示功能 态度标示功能 形象标示功能 行业标示功能 时代标示功能 地域标示功能 文化标示功能

语体:书面和口语 Eg. 爹妈 爸妈 父母 椿楦:

椿是一种多年生落叶乔木,古代传说大椿长寿,庄 子曾经说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 岁为秋”,可见它有多么长寿。因此古人就把它拿 来比喻父亲,盼望父亲像大椿一样长生不老。后来 为一切男性长辈祝寿,都尊称对方为“椿寿”。又 因为当年孔子的儿子孔鲤怕打扰父亲思考问题, “趋庭而过”,快步走过自家的庭院,因此古人就 把“椿”和“庭”合起来称“椿庭”,称父亲为 “椿庭”。古人不单独把父亲称为“椿”,那毕竟 是一棵树,而是称为“椿庭”。将“椿”、“萱” 合称“椿萱”即代指父母,父母都健在称为“椿萱 并茂”,前引“堂上椿萱雪满头”的诗句就是形容 父母都老了,头发都白了。

修辞手法概述 (1)

修辞手法概述 (1)

维的花朵。
源自文库
练一练:下列比喻句是什么类型
1、我的心像一只歌唱的小鸟。 ——明喻
2、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
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
成尘雾和碎末。 维的花朵。
——借喻
3、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
——暗喻
02
拟人
1、拟人的定义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 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 想感情。
2、反问的作用
增强语气
例: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08
设问
1、设问的定义
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 注意和思考。
2、设问的作用
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 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 例: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练一练
在括号内注明是反问句还是设问句( )
1、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 )
缩小了一半。
04
排比
1、排比的定义
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
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
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
深的修辞方式。
2、排比的作用
节奏感强,增强语言 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例: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练一练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第一课 修辞手法在写景文中的运用

第一课 修辞手法在写景文中的运用

小小的船

叶圣陶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小的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夜空和闪闪的星星。这首诗将我们带到了一种充满遐想的美好境界,这正是语文的魅力,写作的魅力,那么亲爱的小朋友:

你喜欢语文吗?你喜欢写作吗?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好作文是要阅读很多优秀的文章作品的,所以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多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诗歌,然后将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不怕没有素材啦!

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手写我心。意思就是我们用笔写下来的作文一定要是我们内心真实感受的反映,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相信你们都非常希望能够写好作文,爱上写作文,那么今天就由小邱老师来带大家进入一个美丽的写作世界吧!

(凤头、猪肚、豹尾)

在我们的小学阶段,作文大致分为:记叙文(写人、记事、状物、写景);应用文(书信、读后感、通知、留言条、表扬信、建议书、日记);看图作文。

今天,我想给同学们讲的是记叙文中的写景类作文。下面请跟我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作文:

秋(500字作文)

炎炎的夏日伴着知了的叫声过去了,一片片落叶让大地迎来了崭新的秋天!落叶像秋天的使者,告诉人们:“秋天来了!”落叶是一只手,将四季之书翻到了秋的第一页。(拟人:将落叶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秋的到来)路边的树,被风吹的轻微摇晃,一片片发黄的枯叶,像一只只枯叶蝶,翩翩飞舞着,慢慢悠悠的落到了地面上。(比喻:将枯叶比作蝴蝶,将枯叶飘落的姿态形象地描述了出来)

(完整版)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

(完整版)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

一、知识要点

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从题型分析看,对修辞的考查要求是:

①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特点,尤其注意区别清楚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的三种形式,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

②有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判断题。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作者珠思想、意图。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去把握。

③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如提供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境,用规定的方法仿写句子等。

三、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九种: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

对这九种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并能正确辨析,熟练运用。

一般说,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反问和设问表述增强语气类。这九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各不相同,下面做一简要归纳。

第五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修辞和修辞的原则(一)“修辞”的

第五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修辞和修辞的原则(一)“修辞”的

第五章修辞

第一节修辞概说

一、修辞和修辞的原则

(一)“修辞”的含义

“修辞”有三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修辞行为,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对语言进行的修饰、调整、选择、创新等修辞活动;第二个含义是指修辞规律,即人们适应交际需要、运用语言形式、增强交际效果的规律;第三个含义是指修辞理论,即人们对修辞规律进行研究和探寻的理论成果。这第三个含义就是修辞学,修辞学是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它一般表现为研究和揭示修辞规律的论文、著作和教科书等。

前两个含义的“修辞”和第三个含义的“修辞学”有联系又有区别。修辞学是在修辞的基础上产生的,首先有修辞,然后才有修辞学。先是有了修辞行为,产生了修辞现象,才存在着种种修辞规律;客观上存在着修辞规律,人们才去作研究和探寻,产生修辞理论,建立修辞学。

修辞规律具有客观性,修辞学具有主观性。修辞规律是人们的修辞行为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修辞理论是人们主观上对客观的修辞规律的认识。客观的修辞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人们的修辞理论却带有主观性,所以修辞学有不同的体系。我们学习和研究修辞,就是要使我们的修辞行为尽可能遵循客观的修辞规律,使我们的修辞理论尽可能反映客观的修辞规律,不断实践、探寻,尽可能地使主观的修辞理论与客观的修辞规律相一致。

(二)修辞的原则

1.辩证原则

辩证原则是修辞的最基本的原则。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运用了唯物辩证法来指导修辞研究。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修辞,毫无疑问也要充分掌握辩证原则。修辞是充满辩证的。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用词的追求准确和讲究模糊;炼句追求整句的整齐有力和讲究散句的活泼多变;运用辞格,可以从正面发问,自问自答,也可以从反面发问,问而不答;就语言风格来说,一方面追求绚丽,另一方面又讲究平实等等。交际效果的好坏是相对的,绝对的最佳效果是没有的。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第一课时: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第一课时:修辞手法

八、2017新课标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 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 ,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 :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 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 镜湖一角。
五、(2013安徽)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问: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 以赏析。(4分) 答:(4分)韦诗:比喻,以烛喻月 山月皎洁,宛 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 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六、(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衬托”和“对比”的区别在于:
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 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 分主次; 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 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 分明。 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问题: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 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①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② 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 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③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讲:修辞手法 教师讲义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讲:修辞手法 教师讲义

修辞手法

一、修辞手法知识

1、修辞手法的准确判断;

2、如何解答修辞手法作用类型题。

一、阅读文章片段,回答问题。

(1)

①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

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

②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③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

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1、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如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句中若出现“仿佛、像、一样、似的、如……”这些词,就可以判定用了比喻手法。“无数”、“卷须”、“攀满”体现“我”的复杂心情。

答案: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孩子的话比作爬山虎的卷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我听到儿子的话后又惊又乱的内心状态。

(2)

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英子,名曰槐角,字连墩,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修辞手法 精美课件67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修辞手法 精美课件67页

课堂巩固练习
下列各项中有关画线句子的修辞,表述有误一项是( C )
A.“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 壶。”王昌龄在此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 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 B.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运用比喻手法,刻画主观主义者“徒有虚名 并无实学”的形象。 C.《红楼梦》用“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形容宝玉,此处运用 借喻,“纨绔”指富贵子弟所穿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贵子弟的华美衣着; “膏粱”喻指贵族子弟。 C:用贵族生活中的衣食借指这类人,借代。 D.王涯在《秋思赠远》中望月怀人:“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把“新月”比作“蛾眉”,仿佛弯弯 的新月牙就像娇妻的蛾眉。
各种类别的比喻各有特点,下面列表加以比较:
类别/形式/成分 本体(甲)
喻词
喻体(乙)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好像、似、好比、有如、如、 出现
仿佛、像……一样(般、似的)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变成、变为、成为、成了
出现
借喻 乙代甲 不出现

出现
小结:比喻,喻体一定出现。
[区辨]:有“像、仿佛、似的”不一定是比喻
B项,写浮萍碎散之处,映 出远山的倒影;小船归来

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PPT课件 图文

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PPT课件 图文

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同类相比
这天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猜度 每当看到红领巾,我就
仿佛置身于少年时代。
表示想象 这样的事情很多,
像……
表示举例
判断下列比喻是否恰当
运用原则
(1)明净的未名湖犹
1.要贴切
如一面照妖镜。
2.注意创新
(2)他一动不动的呆
3.要通俗、形象 在那里,就像是一把 由生疏到形象 椅子。
修辞欣赏 中考链接 技能巩固 中考演练 修辞运用 课后训练
用比喻、 拟人,
可以使 干瘪的句子 生动形象起 来。
(3)街上柳树叶 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 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 动。
(4)街上柳树像病 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 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 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 采地低垂着。
修辞欣赏 中考链接 技能巩固 中考演练 修辞运用 课后训练
修辞欣赏 中考链接 技能巩固 中考演练 修辞运用 课后训练
八、反复
为了强调 某事物或突 出某些感情, 有意重复使 同某些词语 或句子。
例: 盼望着,盼望着, 东风来了,春天 的脚步近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 离去,
修辞欣赏 中考链接 技能巩固 中考演练 修辞运用 课后训练
分类
周总理,你在哪
啊,静得让你感觉 不到它在流动;漓 江的水真清啊,清 得可以看见江底的 沙石;漓江的水真 绿啊,绿得仿佛那 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小升初阅读题专项精讲《1.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小学语文小升初阅读题专项精讲《1.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一、比喻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

(1)拼读句子,分析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在文中主要表现了什么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运用比喻修辞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题格式: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联系语境指出词句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例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

练习: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

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1分),表达了作者对

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1分)。

真题演练

(四)记叙文阅读(共18分)

一个人的麦田

①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修辞手法的运用1

修辞手法的运用1
L
制作人:广城
一,比喻 二,比拟 三,夸张 四,对偶 五,借代
六,反复 七,排比 八,设问 九,反问
一,比喻(即"打比方"):用一种事物或 比喻 即 打比方" 用一种事物或 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一般比喻句 都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都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明喻 比 喻 暗喻 借喻 本体+比喻词+喻体 本体+系词+喻体 喻体
(一)明喻 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比喻.比喻词有: "像","如同","好比","仿佛", "宛如","一 样"等.例如:
★共产党像太阳. ★网吧如同雨后的春笋,突然间密密麻麻地 出现在校园周围. ★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门,那么巫峡简直像 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二)暗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成""变 成""是""就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连 接的比喻.如: 1.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2.尾巴是道地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浆;它的一对大 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 . 3.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 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 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任务2考点突破考点4常见修辞手法与仿用变换句式第1讲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任务2考点突破考点4常见修辞手法与仿用变换句式第1讲

考点四常见修辞手法与仿用、变换句式

第1讲句子如佳人,靓装更添彩——常见修辞手法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2021年全国甲卷及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均考查了修辞,主观题和客观题皆有,理解和赏析皆备,这足以证明“修辞”作为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技能,愈发受到高考命题的重视。这也是新课改形式下,对“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显性考查。

一、掌握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

(一)比喻:打比方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好像、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鲜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小姑娘就是一朵鲜花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教室里的花朵真多

本体的各个方面,也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一个方面。运用博喻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内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例如: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测出他的分量,也不能完全看透他。他像森林,像海,像夜,像日出……带给我各种惊奇、震动和强大的吸引力。

注意问题:①本体与喻体必须具有相似性;②带“像”的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像”在句中,有表示推测、举例、想象、比较等意思。

【边练边悟】

1.(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解析及其对应例题+阅读中的运用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解析及其对应例题+阅读中的运用

初中语文常见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2.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3.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4.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修辞手法之修辞知识及易混修辞辨析(课件)-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综合运用宝鉴

修辞手法之修辞知识及易混修辞辨析(课件)-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综合运用宝鉴
•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 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 3.夸张的作用 •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达不到相应的 艺术效果。
【课堂知识点拨】
• 一、比喻 • 1.定义 • 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 2.结构 •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比 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 3.种类 • 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显特征,可分为三种。 •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 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 •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 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 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这种叫“博喻”。 • 4.比喻的作用 •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训练

第一讲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夸张、对偶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拟人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比喻答题格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对象+特性。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例如: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

又如:小草偷偷得从土里钻出来。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草不经

意间长出的情态和旺盛的生命力

2. 排比:可增强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答题格式: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强调了+对象+特性+“使条理分明”或“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富有气势”或“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例如:1、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

答案: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鲜艳美丽,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

2、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 ,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运用设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如: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

答案: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运用反问,加强语气,意思是说(改成陈述句),强烈地表达了

(什么)之情。

例如:1、这能全怪我吗?

答案: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这不能全怪我,父母也有责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责备之情。

2、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装在套子里的人》 )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格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什么,强烈表达了什么之情。

例如: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盼望”,强烈表达了作者渴望春天来到的急切心情,同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临近了。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6、夸张: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答题格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怎么样,启发读者联想,使

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例如:教室里静得出奇,连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答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教室的特别安静,启发读者联想,使

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①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 "为扩大夸张 )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 ,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 "是缩小夸张 )

实战演练:

乌鸦喝水

⑴小朋友,乌鸦口渴了怎么办?老师的话音一落,教室里一只只小手树林一般竖了起来。乌鸦用了什么方法喝到瓶子里的水?老师和蔼可亲,眉开眼笑的。

⑵一双双眼睛如饥似渴地盯着老师,有几个学生急不可待了,从位子上站起来,似乎怕老师没有看到。老师笑眯眯地指定一名女生回答。小女生忽地站起来,忽闪着明亮的眼睛,声音甜润悦耳,回答得天衣无缝。

⑶读了这个故事,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吗?老师的提问越来越有深度了。课堂里沉默一会儿,一双双小手又慢慢地举了起来。这位男同学,你来回答。老师指着坐在前面的一个小男生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小男生大大方方地回答。

⑷这是一堂公开课,上的是《乌鸦喝水》,执教的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张老师。张老师看着同学对答如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坐着听课的老师也不停地颔首称是。

⑸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忽然,一个胖男生说。张老师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倏然间恢复了常态,迈开步子向前走去,脸上还是挂着笑,说说你的问题吧!老师,我想……乌鸦不一定……不一定能喝……喝到瓶子里的水。胖男生挠着头皮,有点紧张。胖男生的话像给平静的湖面投了一块石子,教室里唧唧喳喳的,许多学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窃窃私语。

⑹张老师愣怔着,自己教了十几年的书,这篇课文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从没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张老师的脸微微涨红,咳嗽一声,掩饰住刚才的尴尬,又变得镇定自若了。张老师环顾了一下教室,满面春风地问,同学们,你们说,乌鸦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吗?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⑺瓶子里有水,乌鸦怎么会喝不到水呢?一个女生轻蔑地看了一眼胖男生说。是啊!张老师接言道,瓶子里有水,放上小石子水就会往上升,这是基本常识。我们应该像那只乌鸦一样,开动脑筋想一想,不要信口开河

....。

⑻张老师示意胖男生坐下,他无奈地坐下,耷拉着脑袋默然不语,眼眶溢满了泪水。

⑼张老师依然兴致勃勃地讲着《乌鸦喝水》的课文,一年又一年。

⑽十几年过去,那个胖男生师范毕业了,分配到母校任教,成了一位新教师,大家热情地喊他赵老师。学校有个规定,新分配来的老师要上一节公开课。赵老师左思右想,决定上《乌鸦喝水》这一课。

⑾课堂气氛活跃极了,水到渠成。听课的老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讲课将要结束的时候,赵老师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们,《乌鸦喝水》这一课已经讲完了,你们都没有什么问题吗?赵老师的眼光充满了期待,亲切地看着小朋友。一个女生站起来,清脆地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乌鸦在瓶子里放上小石子,它真的能喝到水吗?

⑿课堂里顿时沉寂下来,在座的都在看着赵老师。一位男生扑哧一声笑了,课文上不是已经说乌鸦喝到水了吗?这有什么怀疑?教室里霎时嗡嗡响起来,有些人还在嘻嘻地笑。

⒀赵老师挥着手,让小朋友安静,说,大家都发表了意见,那么我们看看乌鸦究竟能否喝到水,让事实说话吧!

⒁赵老师拿出几个装着数量不一的水的瓶子和一盆小石子,和颜悦色地说,下面我们做个实验,在几个瓶子里放上小石子,看看乌鸦能否喝到水。赵老师的话音一落,小朋友们乐坏了,争先恐后要上台做实验。

⒂上来的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放着小石子,教室里鸦雀无声,一会儿结果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