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课件PPT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用比例解决问题
六年级 数学
小明家2020年1月份水费单
水表起数:513 水表止数:527 本期用水量:14立方米
小明
水费合计:70元
我家这个月用水量 是18立方米。
小军
我从小明家的水费单
小明家 小军家
中了解到……
用水量/m³ 14
18
水费/元 70 玲玲
我还从小军的话语中
丽丽
知道了……
小明家2020年1月份水费单
小明
水费合计:70元
我家这个月用水量 是18立方米。
小军
小军家这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元?
小明家 小军家
用水量/m³ 14
18
水费/元 70
?
水的单价
水的单价不变
提示: 1.题目中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哪种量是不变的量? 2.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 3.根据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4.试着解方程。
② 解:设小军家这个月的水费是x元。 ①
(2)小林读一本文学名著,如果每天读 30页,8天可以读完。小林想6天读完, 那么平均每天要读多少页?
每天用电量 ×用电天数=用电总量 (一定)
每天的用电量与用电天数的乘积相等
每天读的页数 ×阅读天数=总页数 (一定)
每天读的页数与天数的乘积相等
乘积一定,用反比例关系解决问题。
需要写解、设。 小红
② 小明家水费 小军家水费
小明家用水量 = 小军家用水量
小林
小红
水费 用水量
=单价(一定)
小明家用水量 小军家用水量
=
小明家水费 小军家水费
(单价一定)
小红
小明家 小军家
写反了
小明家用水量 小军家用水量
=
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PPT课件人教版
题目1
一个直角三角形,两 多少厘米?
题目2
题目3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是a厘米, 宽是b厘米。求a和b的关系式,并求出当 a=5厘米时,b是多少厘米?
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 体积也相等。已知圆锥的高是18厘米,求 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
疑问3
反比例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答
反比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汽车行 驶时,如果速度一定,那么行驶的距离和所需的时间成反 比;一定体积的气体,如果压力一定,那么气体的温度和 体积成反比。
下节课预告
•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圆柱与圆锥》,圆柱和圆锥是常见的几何 图形,它们在生活和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学习圆柱和 圆锥的特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我们将更好地理解这两 种几何图形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请大家做好预习工作。
杠杆原理
在杠杆两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物体,一端质量大,一端质量小,当杠杆平衡时,两端的距离相等,质量与距离成反 比关系。
数学问题中的反比例解析
面积固定时,长与宽的关系
当一个矩形的面积固定时,长与宽的乘积为定值,即长增大时,宽必须减小,反之亦然,这体现了反 比例关系。
速度固定时,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当一个物体的速度固定时,距离与时间的乘积为定值,即距离增大时,时间必须增大,反之亦然,这 体现了反比例关系。
02 反比例的图像表示
反比例图像的绘制
确定x和y的取值范围
在绘制反比例图像前,需要确定x和y的取值 范围,以便在坐标系中正确表示。
标出原点
在坐标系的中心位置标出原点。
绘制坐标轴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坐标轴比例,并绘制坐 标轴线。
绘制双曲线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在第一象限和第三 象限内绘制双曲线。
最新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全单元】练习题及知识点总结与归纳》(PPT版)
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 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 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 叫做正比例关系。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正比例关系式:y =k(一定)。 相关联的两种量,只有比值一定时,
这两种量才成正比例。 正比例图像: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复习旧知 1.正比例的意义
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
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
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
做正比例关系。
相关联的两种量,只
正比例关系式:
有比值一定时,这两
y
种量才成正比例。
=k(一定)。
2.正比例图像 表示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 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即正比例关系的图线 是经过原点的直线。
解:设买来的绳子共可做跳绳x根。 8∶5=72∶x 8 x =5×72 x =360÷8 x =45
答:买来的绳子共可做跳绳45根。
3.周先生买了一辆汽车,下图表示的是他开车从成 都到都江堰的耗油量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⑴行驶路程与耗油量成正比倒吗? 答:成正比例。
⑵成都到都江堰的路程是50km,汽 车耗油多少升?
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 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式: x×y=k(一定)
相关联的两种量,只有积一定时,这两种量才成反 比例。
2.正、反比例的异同
1.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相同点:
2.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1.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
《正反比例关系与比例尺的应用》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200米=20000厘米
20000÷10000=2(厘米)
小明家
小亮家
600米=60000厘米
60000÷10000=6(厘米)
三、易错练习
3.在比例尺是1∶500的图纸上,一个圆形花坛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这个花坛的实际面积是( 314 )平方米。
涉及比例尺的面积题:面积的变化是长度变化的平方倍。
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 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一、复习回顾
正比例与反比例
常见的正、反比例关系都有哪些,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 工效×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反比例 (一定)
反比例 (一定)
反比例 (一定)
二、基础练习
2.在一幅比例尺是 0 50 100 150千米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 相距3.2厘米。 (1)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3.2×50=160(千米)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60千米。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2小时,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 行驶多少千米?
160÷2=80(千米/时) 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
反比例 (一定)
总价 单价 =数量
(一定)
总价
正比例
数量 =单价
(一定)
总产量 单产量 =数量
(一定)
总产量
正比例
数量 =单产量
(一定)
路速程度(=一时定间)
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一定)
路时程间(=一速定度)正比例
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
正比例
=工作效率
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用比例解决问题(二)
用比例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并利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
2.能够类比正比例的相关知识,学习反比例的对应内容,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在数学活动的深度体验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成功和喜悦,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利用反比例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我们已经能够判断什么叫作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作成反比例的量,也学会了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下面看这几道题。
课件出示: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一根线截成同样的小段,截成的段数和每段的长度。
(2)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所需地砖的块数和所铺面积。
(3)给一间教室铺地砖,每块地砖的面积与所需的块数。
2.小花买5支圆珠笔用了8元,明明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教师指名学生逐题汇报,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
在学生汇报完第2题之后,引导学生回顾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1)找:找出题目中相关联的两种量。
(2)判:判断它们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3)列: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
(4)解:解比例。
(5)检:检验、写答语。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运用比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6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某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
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
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预设:知道了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现在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
要解决的问题是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表格: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什么?预设:要求“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就要知道现在每天的用电量和总用电量。
《用比例解决问题》比和按比例分配PPT课件-(共36张PPT)
华南服装厂3天加工西装180套,照这样 计算,要生产540套西装,需要多少天?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350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速度
路程
时间
正
一定,
和
成
比例
等量关系是:
路程
时间
每小时打9000字
每小时打3600字
6小时
15小时
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2小时到达株洲。
回来时每小时行75千米,1.6小时到达长沙。
大胆尝试
选择其中的三个数量编一道正比例或反比例应用题。
解:设可以站 行.
学生总数一定,每行的人数与行数成反比例。
24
=
20×18
=
15
答:可以站15行.
=
24
360
工程队修一条水渠。每天修30米,
4天修完。如果每天修40米,多少天
可以修完?
40χ = 30×4
40χ = 120
χ = 120÷40
χ = 3
答:3天可以修完。
用比例解决问题
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 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因为
所以
2、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 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总数一定时,生产的天数和每天 生产的件数成反比例。
因为
所以
做一做
2、同学们做广播体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 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1、食堂买3桶油用了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多少元?
比和比例(课件)-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答:需要糖0.1千克,水1.9千克。
➢ 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甲工程队铺一条路,前5天 乙工程队铺路,原计划每天
铺了1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 铺3.2千米,15天铺完。实
铺完这条路用了15天。这条 际每天铺4千米,实际需要
路长多少千米? 正比例
多少天铺完? 反比例
在练习本上解 答这两题。
➢ 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 解题步骤 ✓ 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关系。 ✓ 找等量关系。若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 若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 列比例。设未知数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 ✓ 解比例。 ✓ 检验写答。
=
5 32
前比 后
比
项号 项
值
3∶ 2 = 6 ∶4
内项 外项
➢ 比和比例的区别
• 基本性质
化简比 的根据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 解比例 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相等。
的根据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
两个内项的积。
➢ 比和比例的联系 • 比是比例的基础,比例是比的扩展; • 两个相等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
一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二看: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乘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 三判断:如果乘积一定,成反比例
如果比值一定,成正比例 如果乘积和比值都不一定,不成比例
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 按一定的比分配问题
一种糖水是糖与水按1∶19的比例配制而成的。要配制 这种糖水2千克,需要糖和水各多少千克?
成整数比再化简。 把比的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转化成整 分数比 数比再化简。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正比例与反比例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y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先判断两个量是 否相关联,若两个量相关联,再看它们的比值 (即商)是否一定,若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 例,它们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
=边长(固定不变);
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与时 间如下表。把右表填写完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8 450 540 630 720
在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快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吧!
我发现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 化的,它们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时间增加,路程也随着增加。
写出几组生产量与天数的比,并求出比值,这 个比值表示什么意义?
70 = 140 = 210 = 280 = 70
1
2
3
4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两个相关联的量,如果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 的变化而变化,且它们的比值一定,那么这 两个量就成正比例,这样的两个量叫作成正 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
爸爸的年龄随着乐乐年龄的增加而增 加,所以爸爸的年龄与乐乐的年龄是两个相 关联的量。
34 35 36 37
虽然乐乐和爸爸的年龄是两种相 关联的量,但是这两种量的比值 不固定,所以乐乐和爸爸的年龄 不成正比例。
分别举一个成正比例和一个不成正 比例的例子,与同伴交流。
(1)成正比例关系的量。 示例: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 理由:圆的周长随着直径的变化而变化,它 们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图上距离 =圆周 实际距离 率(一定),所以它们成正比例。
定,也就是( 单)价一定,练习本的本数和总价成
( 正比例 )关系。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 破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教学课件青岛版六三制
18.84 = 6.28 3
25.12 4
=
6.28 ……
周长与半径的比值一 定,所以成正比例。
(2)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8.26 = 9.42 3
50.24 4
=
12.56
……
比值不一定,所 以不成正比例。
(3)你还能找出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请说 明理由。 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
1 10
0.4:0.5 = 2:2.5
3.列式计算。
(1)x与50的比等于2.4与150的比,求x。
(2)8与 2 的比等于x与 7 的比,求x。
5
10
(1) x∶50 = 2.4∶150 解:150x = 50×2.4 x = 0.8
(2)8∶
2 5
=
x∶
7 10
解: 2 x = 8× 7
5
10
自主练习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如下表。
时间(秒) 1
23
4 … 10
距离(米) 340 680 1020 1360 … 3400
(1)写出相对应的距离与时间的比,求出比值并比
较大小。
所有比值都相等。
340 1
=340
680 2
=340
1020 3
=340
1360 4
=340
(2)说说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 这个比值表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后4天加工的数量和所用时 间的比是_2_0_0_:_4_。
(3)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为什么?
150 : 3 =200 : 4 150 ÷ 3 = 50 200 ÷ 4 = 50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整理和复习2》
(1)请完成下表。
24 36 48
(2)根据表中数据, 在图中描出箱数和 总瓶数对应的点, 再把它们按顺序连 接起来。
(3)根据图象判断,啤酒的总瓶数和箱数成 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
啤酒的总瓶数和箱数成正比例关系,因
为
啤酒的总瓶数 箱数 =12
,即它们的比值一定。
(4)8箱啤酒有多少瓶? 144瓶啤酒可以装 多少箱?
按将实际距离缩小还是放大分,可以 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图形按比放大或缩小,放大或缩小后 的图形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4.填空。【教材P64 练习十二 第1题】 (1)一幅地图中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cm,它们之间的实 际距离是15k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300000 )。 (2)大小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5∶3。它们的直径之比是 ( 5∶3 ),周长之比是( 5∶3 ),面积之比是( 25∶9 )。 (3)把一个长5cm、宽3cm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 的图形的面积是( 135 )cm2。
速度/(千米/时) 40 50 60 80 100
时间/时
6 4.8 4 3 2.4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一定,汽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3.下面每个表中的两个量,哪些成比例关系?成正比例 关系还是反比例关系?哪些不成比例关系?【教材P63 第3题】 (2)圆锥的高是30cm,它的底面积与体积如下表。
(2)解:设如果要榨油25.2t,需要 y t油菜籽。
32 = 25.2 y 63 80 y
答:需要63 t油菜籽。
3.一些货车运一批水泥,如果每次运16.5t,18次 可以运完。如果每次运27t,多少次可以运完?
解:设x次可以运完。 27x=16.5×18 x=11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8 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P49~50 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提示该信息窗用一个特写的镜头呈现了汽车运输啤酒的情境。
通过介绍啤酒装箱中的有关数据,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用比例知识解决的问题,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加强对比,找出在解答方法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让学生掌握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难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确列出比例式。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学具:预习(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啤酒装箱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运用新知识来解决啤酒运输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继续上节课的话题,加强情境的延展性,有助于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的深入探究。
(二)探究新知:1.出示信息窗,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改用载重10吨的汽车运,需要多少辆?”谈话:请你用反比例知识列方程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结果:解:设需要x辆。
10x=8×1510x=120x=12答:需要12辆。
2.讨论:你是怎么想的?(啤酒总量一定,汽车的载重量和辆数成反比例,找出一定的量就可以根据反比例的知识列出方程。
)练习: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7.5千米,需要几小时到达?3.比较正、反比例解法,归纳意义,总结方法。
谈话:想一想,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说解题思路。
指出: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正确找出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三个单元。
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三、说教学过程: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经,因此我进行了如下设计:复习了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值?求下面各比的比值.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在新授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比例的意义,运用比例的意义进行的练习;第二部分是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的练习;第三部分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的练习;第四部分给出四个数让学生写出比例、和给一个乘法等式写出比例。
在第一部分里,我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比写成等式的形式,为揭示比例的意义做铺垫。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有意识的将比值相等的比写在一行上,引导学生观察每两个比之间的关系,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
比和比例课件PPT课件
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
各播种多少公顷? 大豆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三
270×
5 5+4
=150(公顷)
大大 玉 豆豆
玉米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4
270×
5+4
=120(公顷)
答:大豆播种150公顷,
米
玉米播种120公顷
第29页/共54页
例2东岗小学把524本图书按照六年级三个
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2人, 二班有45人,三班有44人。三个班各应 分得图书多少本?
第13页/共54页
四、巩固练习
(1)把1g药放入100g水中,药和药水的比 是( 1:101 )。
(2)
2_ 3
:6: 的比值是(
1_ 9
)。如果前项乘3,
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乘 3 )。
(3)如果a×3=b×5,那么a:b=( )5 :( 3), 如果a:4=0.2:7,那么a=( )。
3—45
5)一个圆柱和圆3锥等高等体积,他5们的底面积的比是( ) 。
5
6
A
a a: 1:3 b: 3:1 c: 1: 9 d: 9:1
第21页/共54页
3、判断:
1)正方形的面积的比等于边长的比( × )
2)如果a:b的比是3:4,3a =4b。( × )
1 3)45分:1-4 时的比值是0.6。(
×
)
三、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
图上距离 ————
=比例尺
实际距离
(2)说出下面各比例尺的具体意义.
①比例尺1:3000000表示(
)。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3000000厘米。
2023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反比例》PPT课件
(2)全班的人数一定,按各组人数相等的要求 分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
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每组的人数×组数=全班的人 数(一定),所以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成反比例关系。
(3)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高。
成反比例关系。因为圆柱的底面积×高=圆柱 体积(一定),所以圆柱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关系。
(4)在一块菜地上只种黄瓜与西红柿两种作物, 这两种作物的种植面积。
探究新知
容器的底面积/cm2 10
水的高度/cm 30 水的体积/cm³ 300
15 20 30 60 … 20 15 10 5 …
300 300 300 300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 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 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容器的底面积/cm² 10 15 20 30 60 ...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
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容器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
容器的底面积/cm² 10 15 20 30 60 ...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
(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容器底面积的大小变化 而变化的?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1)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宽和面积。 成正比例关系
(2)圆的周长和半径。 成正比例关系
(3)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身高。 不成比例
探究新知
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 容器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容器的底面积/cm² 10 15 20 30 60 …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正比例与反比例PPT课件(第1课时)
请把上表补充完整,再回答下列问题。
⑴不同的人在打同一份稿件的过程中,哪个量 没有变? 不同的人在打同一份稿件的过程中,总字 数没有变。
⑵打字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有什么关系?
打字的速度随打字所用的时间的变化而变 化,并且它们的乘积一定(总字数为2400个),所 以它们成反比例。
⑶李老师打这份稿件用了24分,你知道她平均 每分打多少字吗? 平均1分钟打100个字。
返回作业设计
作业2
思维创新 提升培优 基础巩固
返回作业设计
1.(基础题)想一想,填一填。
(1)从甲城到乙城,不同车辆行驶的速度和所需时
间有如下关系。
速度/(千米/时) 6 15 20 30 60
时间/时
10 4 3 2 1
由表可知( 速度 )和( 时间 )是两种相关联的
量,( 时间 )随着( 速度 )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
长方形的一条边长增加,相邻的边长减少。
表2 56 7 8
98 76 54 (1)在表2中,有哪几个变量? 长方形的相邻两边边长(即长和宽)这两个变量。
(2)这两个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完成表2。
长方形的一条边长增加,相邻的边长减少。
通过表1和表2我们发现,问题中的两个长方 形的相邻两边边长有着相同的变化规律。
题数成反比例。
(×)
3.(易错题)我是聪明的小法官。
(4)完成一项工程,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
(5)将绳子剪成同样长的小段,剪成的段数和每
段的长度成正比例。
(× )
返回作业2
4.(变式题)a,b,c三种量的关系是 b×c=a。(a,b,c非零)
(1)如果a一定,那么b,c成( 反 )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