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人格与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人格与教育

第一节人格及测量

一、人格的概念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的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它赋予个人在适应环境时独特的模式。

人格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下几点:

(1)整体性

(2)稳定性

(3)独特性

(4)社会性

(二)与人格有关的两个概念

1、人格与气质

人格包含气质、性格等稳定的心理特征。人格中的气质(temperament)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动力特征。

希伯克拉底曾提出“四液学说”,认为气质取决于人体内的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的混合比例,并以何种液体占优势而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四种气质类型的特性:

多血质(sanguine temperament):感受性低,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露明显,反应速度快且灵活。

胆汁质(choleric temperament):感受性低,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高;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

黏液质(phlegmatic temperament):感受性低,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但稳定性较高。

抑郁质(melancholic temperament):感受性高,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倾;情绪兴奋性高且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不灵活。

2、人格与性格

人格包含性格。性格(character)一词源于希腊语“Kharakter”,意为“印记”、“雕刻”或“雕成之物”。后来转意为“绘图”、“标志”和“特征”,意指有外界环境造成的、深层的人格结构。我国心理学家倾向于把性格(character)定义为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分析其特征。主要包括:(1)性格的态度特征,如对待社会和集体和他人表现出热情、正直或冷漠、虚伪等特征,对待自己表现出自信、自爱、自尊或自负、自责等特征,对待学习、工作、劳动时表现出勤奋、认真或懒惰、马虎等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如目的性、主动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性格特征取决于特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环境。

二、人格测量

(一)自陈量表

自陈量表(self-report inventory)是一种要求被试自行报告,回答关羽他们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或感受等问题的测量工具。

1、明尼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2、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二)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personality test of project technique)正是向被试呈现一套标准化的模棱两可的刺激,要求其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进行自由反应,从而不知不觉地把个体的人格特征投射在反应中。在人格评估中,常用的两种投射测验是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1、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test)是由罗夏(Hermann Rorschach,1884—1922)经长期的试验和比较研究后,与1921年创立。该测验包括十张内容不同的墨迹图,其中五张为墨色,两张为黑红二色,三张为彩色。

2、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是由莫瑞和摩根于1935年编制的。全套测验由30张图形具体单题意暧昧的卡片和一张空白卡片构成。

(三)其他方法

1、观察法

为方便整理观察结果,人格测量中常用的方式有两种:(1)项目核查

(2)等级评定

2、晤谈法

第二节人格理论

一、人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里动力学理论(psychodynamic)是从个体内在的动力因素来解释行为和人格的理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1、经典精神分析

(1)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理论将人格理解为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结构组成,我们采取的任何行动或产生的问题都是由这三个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程度引起的。

本我(id)是从人出生就开始出现的,由生物本能和欲望组成。

自我(ego)是新生儿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头两年发展起来的,是本能需求和社会需求的调节者。

超我(superego)是儿童到5岁左右形成的,代表了社会要求,特别是来自父母的价值和标准。

(2)人格发展

2、荣格的理论

荣格的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针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批评与修正。在荣格看来,人

格结构由意识(自我)、个体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等三个层面构成。

自我是有意识的心智,是心灵中关于认知、感觉、思考以及记忆的那部分。

个人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是和自我最相近、比其作用更大的潜意识的表层部分。它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和幻想等。

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是人类在种族演化中长期流传下来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始心像和观念。

3、客体关系学派

20世纪50年代,随着人类依恋重要性的不断认识,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等人在英国发展了课题关系学派(object—relations school)。他们认为,生活的问题是找到独立的需要与依赖他人的需要之间平衡。

二、人格的现代研究

1、人格的特质论

特质论(trait theory)是现代西方人格构成的一种主要理论,认为人格有许多特质要素构成,强调人格的个体差异和整体功能。在心理学中,特质(trait)常被看作是持久而稳定的行为倾向,可以用连续的尺度加以测量。

人体的人格由哪些特质构成?特质论学家们并未达成共识。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的特质分为共同特质(common trait)和个人特质(central trait)。个人人格的独特性则主要由个人特质决定的。个人特质有区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s)是足以代表个人最独特个性的特质。

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s)是代表个人人格的几方面的特征,是构成人格特质的核心部分。

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是个人只有在某种情境下才表现的特征。

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特质理论是有塔佩斯等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即开放性(openness)、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外倾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

2、人格的学习论

第三节影响人格的因素

一、遗传对人格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就在思考人格差异的生物学因素和学习环境因素。天性——教养之争一直是心理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主题。

二、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环境是人格形成中的又一重要力量。人面临的外部世界都应该是环境(environment)。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主要讨论社会环境中的三个主要方面:情境、父母和同伴。

(一)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