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2020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合集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孟德尔杂交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材料,下列是对其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对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B.豌豆F2出现了性状分离的现象说明不符合融合遗传C.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最能说明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D.杂交、测交和自交都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2.某同学利用下图4个烧杯中的小球进行模拟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关于烧杯中小球数量,①与②须相等,③与④须相等B. 任意从①②或③④中各抓取一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 任意从①③烧杯中各随机抓取一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可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先从①③和②④中各随机抓取一只小球并分别记录字母组合;然后将①③和②④中抓取的小球再结合,也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棕色。

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则应该观察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的花粉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则应选用①和④为亲本杂交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均变为蓝色4.人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且不发生互换。

这三个基因各有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都可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不同行为C.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6.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某个性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及染色体上基因分布示意图。

2019学湖北省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湖北省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湖北省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pH值和温度分别属于A. 自变量和因变量________B. 因变量和无关变量C. 自变量和无关变量________D. 自变量和对照变量2. 下列有关试剂使用不正确的是A. 用溴麝香草酚蓝鉴定CO 2B. 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C.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DNAD. 用橙色的重铬酸钾鉴定酒精3. 科学家用含有 14 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A. 二氧化碳→叶绿素→ADPB. 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C. 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糖类,________D. 二氧化碳→叶绿体→ATP4. 图甲表示酶催化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甲中a表示酶,b表示二肽B. 图甲中a与b结合后,生成的2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 适当降低温度,图乙中的M值不变D. 图乙中cd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5. 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比较,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B. 叶绿体内膜上发生水的光解,线粒体内膜上发生水的合成C. 叶绿体基质中固定二氧化碳,线粒体基质中生成二氧化碳D. 叶绿体中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能将化学能转变成光能6. 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吸进氧气与放出CO 2 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A. 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________B. 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 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________D. 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7. 下图是外界条件对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 从甲图中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是B点对应的温度B. 乙图中曲线I表示有氧呼吸类型,曲线Ⅱ表示无氧呼吸C. 甲图BC段产生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导致酶的活性降低D. 曲线Ⅱ最终趋于平衡,可能是受到呼吸酶数量的限制8. 现在园艺师们往往将李子、杏等果树修整成主干突出,侧枝层次分明、呈螺旋状均匀着生在主干上的树形。

湖北省武汉市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 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分裂完成时为止D. 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1、G1期:DNA合成前期,合成RNA和核糖体。

2、S期:DNA复制期,主要是遗传物质的复制,即DNA、组蛋白和复制所需要酶的合成。

3、G2期:DNA合成后期,有丝分裂的准备期,主要是RNA和蛋白质(包括微管蛋白等)的大量合成。

4、M期:细胞分裂期。

【详解】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不再进行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B、分裂间期DNA复制,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B正确;C、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C错误;D、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错误。

故选B。

2.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A. 中心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B. 核DNA复制和染色单体的消失C. 染色体复制和核膜核仁的消失D. 着丝点分裂和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中心粒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都发生在分裂间期,A正确;B、核DNA复制发生在间期,染色单体消失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C、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核膜核仁的消失发生在前期,C错误;D、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发生在末期,D错误。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选题(每空2分,总共70分。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分裂完成时为止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2.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A.中心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B.核DNA复制和染色单体的消失C.染色体复制和核膜核仁的消失D.着丝点分裂和染色体变成染色质3.如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三种结构(物质)数量关系.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B.②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C.③可表示细胞分裂完成D.图中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数量4.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在分裂前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5.在一个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8个染色单体B.图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含有0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C.丙图中①和②为非同源染色体D.丁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6.图1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图2为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图1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两组中心粒B.图1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cd段C.图2中BC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分)(xx春?池州期中)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虾C.一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成熟蚜虫和老蚜虫考点:种群的特征.所有分析:1、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2、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3、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解: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属于群落,A错误;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虾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B错误;C.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C错误;D.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成熟蚜虫和老蚜虫属于种群,具有一定的年龄结构,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判断,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2.(2分)(xx春?池州期中)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A.蛋白质、核酸、脂肪B.核酸、蛋白质、糖类C.核酸、脂肪、糖类、D.蛋白质、核酸、糖类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糖类的作用.所有分析:本题是考查蛋白质、核酸、糖类的功能和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细胞的功能.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解答: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故选:D.点评:对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的主要功能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2分)(xx?台安县校级一模)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是()A.B.C.D.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所有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解答:解:由于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液泡逐渐缩小,颜色变深;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而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所以在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是外界溶液,所以是无色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2分)(xx春?池州期中)ATP的组成以及ATP的正确简式依次是()A.一个腺苷,三个磷酸基及A﹣P﹣P~PB.一个腺苷,三个磷酸基及A﹣P~P~PC.三个腺苷,一个磷酸基及A﹣P~P~PD.两个腺苷,两个磷酸基及A~P~P~P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所有分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解答:解:通过分析可知,A代表1个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中有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且2个高能磷酸键为远离腺苷的磷酸之间,即结构简式A﹣P~P~P.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5.(2分)(xx秋?梧州期末)下列各项不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证明的是()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D.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吸水性依次递减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所有分析: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能证明以下问题:细胞的死活;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等.解答:解:A、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放到清水中,若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则说明是死细胞,反之是活细胞,A正确;B、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B正确;C、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能进行渗透吸水,C正确;D、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吸水性是吸胀吸水,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由于没有大液泡,采用吸胀吸水.质壁分离实验中的细胞发生的是渗透吸水,不能证明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的亲水性高低,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根据亲水性的强弱导致吸收能力不同,属于吸胀吸水,是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方式.6.(2分)(xx春?池州期中)细胞呼吸需要氧气参与的是哪一个阶段()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一段和第二阶段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所有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同时合成少量ATP,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同时合成少量ATP,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合成大量ATP,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解答:解: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同时合成少量ATP,A错误;B、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同时合成少量ATP,B错误;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合成大量ATP,C正确;D、由AB选项分析可知,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的比较、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7.(2分)(xx?南通二模)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下列细胞的结构可能产生CO2的是()A.水稻根细胞的线粒体基质B.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C.人肝细胞的细胞质基质D.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所有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反应是:2C3H4O3(丙酮酸)+6H2O20+6CO2+少量能量(2ATP),会产生二氧化碳;(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会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式为:C6H12O6(葡萄糖)2C2H5OH (酒精)+2CO2+少量能量.解答:解:A、水稻根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产生二氧化碳,A正确;B、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B错误;C、人体肝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和,都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C错误与;D、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内可以发生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额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以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方式为素材,细胞呼吸类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8.(2分)(xx春?池州期中)下列哪一种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A.骨骼肌细胞B.马铃薯块茎细胞C.酵母菌细胞D.乳酸菌细胞考点: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所有分析: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不同生物无氧呼吸酶的种类不同,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解答:解:A、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A错误;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B错误;C、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确;D、乳酸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无氧呼吸的过程及产物,意在考查学生的应用和识记能力,对于无氧呼吸的产物的理解和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9.(2分)(xx秋?重庆期末)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②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⑤考点: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所有分析:有氧呼吸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还原氢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两个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解答:解:①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①错误;②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是酶促反应,需要酶的催化作用,②正确;③有氧呼吸需要氧气,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③错误;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释放能量,合成ATP,④正确;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⑤正确.故选:A.点评:对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概念、过程的比较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0.(2分)(xx春?池州期中)下列关于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的讲述中,错误的是()A.加入碳酸钙是防止色素被破坏B.加入二氧化硅有利于破坏叶肉细胞C.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溶解色素D.滤纸条上的滤纸细线中色素越少,越有利于色素分离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所有分析:1、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丙酮(酒精)等.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解答:解:A、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中的色素被破坏,A正确;B、在提取色素的过程中加入石英砂有利于破坏叶肉细胞,使研磨充分,B正确;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所以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溶解色素,C正确;D、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中色素越多越有利于色素的分离,使实验现象越明显,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1.(2分)(xx春?池州期中)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相似点是()A.都以太阳能为能源B.都需要环境中的物质氧化释放能量C.都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D.二者都可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考点:化能合成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所有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实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2、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它们能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以无机含氮化合物为氮源,合成细胞物质,并通过氧化外界无机物获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这些微生物进行的营养方式称为化能合成作用.3、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都是自养生物,二者的共同点是都能将外界环境中的无机物转变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区别是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是外界物质氧化分解时释放的化学能.解答:解;A、光合作用以太阳能为能源,化能合成作用是以无机物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为能源,A错误;B、光合作用需要太阳能为能源,化能合成作用需要环境中的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B错误;C、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分别是用光能和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C正确;D、光合作用可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化能合成作用存在于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12.(2分)(xx?松江区二模)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以下不适合的是()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B.植物体干重增加量C.O2释放量D.CO2吸收量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所有分析:物体鲜重增加量主要来自水,水主要通过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故不能用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转换成糖类等有机物的过程.可以根据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释放氧气的量和生成的有机物量来衡量光合作用强度.解答:解:A、鲜重增加量主要与水的吸收相关,A正确;B、干重增加量与有机物增加相关,B错误;C、O2释放量是光合作用产物,可以表示有机物增加量,C错误;D、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原料,也可以表示有机物增加量,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3.(2分)(xx春?池州期中)磷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与植物体的光合作用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关于磷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A.磷是叶绿体膜的重要组成元素B.磷是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矿质元素C.磷是叶绿体中DNA的重要组成元素D.磷在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所有分析:1、由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组成细胞的不同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在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有磷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是磷脂、核酸、ATP、ADP等.2、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叶绿体是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内含少量的DNA和RNA.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光能经过叶绿素吸收、传递和转化,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中,再在暗反应中ATP水解,将储存在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移到有机物中形成稳定的化学能.解答:解:A、叶绿体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叶绿体的膜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P是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因此P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A正确;B、光合作用过程中的ADP、ATP、NADP(NADPH)都含有P元素,因此P是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与植物光合作用密切相关,B正确;C、P是DNA的组成元素之一,但是DNA是遗传物质,与光合作用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D、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ADP、ATP的相互转化实现能量的转换,因此P在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P元素的功能,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力变化,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解答问题的能力.14.(2分)(xx春?池州期中)关于疏松土壤所带来的变化,不正确的是()A.土壤中硝化细菌的硝化速度减弱,不利提高土壤肥力B.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加快,数量增多C.农作物根的呼吸作用加强,吸收矿质元素的速度加快D.疏松的土壤易被雨水冲刷走,加大水土流失量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所有分析:给作物松土有以下作用:1、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促进对矿质营养的吸收;2、促进土壤中硝化细菌的繁殖和氧化氨成硝酸,增加土壤的肥力;3、促进固氮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固氮,增加土壤的肥力;4、抑制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解答:解:A、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氧含量,从而促进硝化细菌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提高氮肥的利用率,A错误;B、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氧含量,使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加快,数量增多,B正确;C、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氧含量,使农作物根的呼吸作用加强,释放的能量增多,吸收矿质元素的速度加快,C正确;D、由于疏松的土壤易被雨水冲刷走,因此疏松土壤会加大水土流失量,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掌握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的因素,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15.(2分)(xx春?池州期中)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发生的位置分别是()A.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B.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D.线粒体内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所有分析: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都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解答:解: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上.故选:A.点评:对于真核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三个阶段发生的场所的熟练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6.(2分)(xx秋?扬州期末)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取滤液﹣﹣再画线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所有分析:提取叶绿素的正确方法是先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过滤制取滤液,然后利用毛细吸管沾到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注意线要画得细、直、齐,最后进行纸层析,注意层析时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在层析液中.解答:解:选取材料将材料剪碎,加入提取液进行研磨;然后进行过滤制的滤液;为了保证色素带尽量窄一些,要画滤液线,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线;最后层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考查的是实验操作的步骤,这类习题的特点是操作性非常强,所以这类习题的解答在于平时的功夫,平时应该坚持进行是实验的操作,才会记忆的牢固.17.(2分)(xx秋?马鞍山期末)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A.一定是无氧呼吸B.一定是有氧呼吸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所有分析: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2CO2+2C2H5OH+能量;C6H122C3H6O3+能量解答:解:由呼吸作用反应式来看,有氧呼吸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只有产乳酸的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掌握、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8.(2分)(xx春?池州期中)对光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没有光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②水被光解产生的氧进入葡萄糖③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葡萄糖中④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ATP中⑤反应中不需要酶的参与⑥反应中需要酶的参与.A.①②⑥B.①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⑥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所有分析: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膜上完成,吸收光能有两方面的用途,首先把水光解,释放氧气,并合成还原性,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把ADP和Pi合成ATP,这样就把就把光能变成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暂时储存.解答:解:①光是光反应的条件,能量的来源,①正确;②水光解产生的氧从叶绿体释放,进入线粒体或是释放到外界,②错误;③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储藏在ATP中,经暗反应才能进入葡萄糖,③错误;④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ATP中,是光反应的能量变化,④正确;⑤光反应水的光解,ATP的形成,的形成都是生物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⑤错误;⑥光反应需要酶的参与,才能顺利进行各步化学反应,⑥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光合作用的能量变化以及物质变化过程,要注意和暗反应的区别.19.(2分)(xx春?池州期中)藻类和草履虫在光下生活于同一溶液中.已知草履虫每星期消耗0.1mol葡萄糖,藻类每星期消耗0.12mol葡萄糖.现在该溶液是每星期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的总量为0.24 mol,则溶液中每星期氧气的净产量是()A.0.03mol B.0.60mol C.0.32mol D.0.12mol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所有分析:本题是对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关系的考查,细胞呼吸消耗葡萄糖,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有机物的积累是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减去消化作用消耗的葡萄糖.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藻类和草履虫每周消耗的葡萄糖是0.1+0.12=0.22mol,藻类每星期产生的葡萄糖总量为0.24mol,所以该溶液中每星期葡萄糖的积累是:0.24﹣0.22=0.02mol;藻类光合作用过程中生成1mol葡萄糖产生6mol氧气,因此此溶液每星期净产生氧是0.02×6=0.12mol.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过程与呼吸作用过程的关系,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物质变化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对题干的解读,草履虫是异养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藻类的光合作用.20.(2分)(xx?广西模拟)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D.叶面积指数超过7时,农作物将减产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农作物有积累量,利于植物生长.当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农作。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曾都一中,枣阳一中,襄州一中,宜城一中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曾都一中,枣阳一中,襄州一中,宜城一中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湖北省曾都一中,枣阳一中,襄州一中,宜城一中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60 分)1. 线粒体与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进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二者都具有基质,在基质中都能合成ATPB. 二者都含有DNA和RNAC. 二者都由两层膜包被而成,其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D. 二者在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都伴随着气体的交换『答案』A『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详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基质,其中线粒体基质能合成A TP,叶绿体基质不能合成ATP,A错误;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B正确;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由两层膜包被而成,其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垛叠形成基粒来增大膜面积,C正确;D、二者在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都伴随着气体的交换,线粒体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叶绿体则相反,D正确。

故选A。

2. 历经一个半世纪,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面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恩格尔曼的实验中,利用好氧细菌观察水绵光合作用生成氧气的部位B.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 标记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H2OC. 卡尔文用14C标记CO2,发现光合作用中糖类的14C 是从NADPH和三碳化合物转移来D. 萨克斯的实验中,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的目的是检测叶片中原有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答案』A『解析』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2020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60 分)1.线粒体与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进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二者都含有DNA 和RNAB.二者都具有基质,在基质中都能合成ATPC.二者都由两层膜包被而成,其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D.二者在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都伴随着气体的交换2.历经一个半世纪,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面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恩格尔曼的实验中,利用好氧细菌观察水绵光合作用生成氧气的部位B.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 标记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H2O C.卡尔文用14C 标记CO2,发现光合作用中糖类的14C 是从NADPH 和三碳化合物转移来D.萨克斯的实验中,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的目的是检测叶片中原有五碳化合物的含量3.在叶肉细胞中,CO2 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①叶绿体基质②类囊体薄膜③线粒体基质④线粒体内膜⑤细胞质基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③⑤4.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温度、光照强度和CO2 浓度都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B.当光照强度大于7 时,该植物在15℃和25℃的环境中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相同C.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的呼吸速率逐渐增强D.该植物可在较低温度、较弱光照的环境中快速生长5.一般情况下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炎热夏季的白天中午,光合作用随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水分解产生[H]的数量减少B.高温降低了酶的活性C.暗反应过程中C3 化合物减少D.合成ATP 的数量减少6.下列有关颤藻和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的细胞中都含有DNA 和RNA,主要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二者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核膜的消失和重建C.二者的细胞都能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H]和ATPD.二者的细胞光反应都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7.下图表示豌豆根尖细胞连续分裂时各阶段的时长(单位: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CD 或EF 阶段细胞中会出现着丝点分裂及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现象B.“CD+DE”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 hC.CD 阶段完成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BC 或DE 阶段结束时核DNA 和染色体数量增加一倍8.图1 和图2 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 的数量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 中AC 段的细胞内核DNA 数加倍,染色体数没有加倍B.图2 中b 对应图1 中的CD 段,细胞中可观察到赤道板C.图1 中CD 段细胞中核膜、核仁重建,有细胞板形成D.图2 中c 细胞中核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19.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酒精用于解离,还被用于洗去浮色B.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分裂间期C.实验用的醋酸洋红是一种酸性染料D.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的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10.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衰老、死亡和癌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②个体发育中细胞的衰老对机体是有害③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④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⑤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减少无关⑥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⑦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是细胞癌变的内因⑧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A.①③⑤ B.②⑤⑧ C.④⑦⑧ D.②④⑤1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B.若F1 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C.由F2 出现了3:1 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由F1 是杂合子推测F2 中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12. 茄子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 控制,下表是关于茄子果实颜色的3 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 )实验1:P 紫果×绿果→F1 紫果91 绿果87实验2: P 紫果×紫果→F1 紫果210 绿果68实验3: P 紫果×绿果→F1 紫果100 绿果0A.茄子的果色中,绿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 的亲本基因型:紫果为AA,绿果为aa C.实验2 的后代中绿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 或AAD.实验3 的后代紫果番茄均为杂合子13.茉莉花有红色、白色、粉红色三种,由一对基因D、d 控制的,两株粉红茉莉杂交产生的100 个后代中,有红色24 个,粉红色51 只,白色25 个。

若后代中红色株与粉红色株杂交,则后代中白色的比例最可能是( )A.0 B.50% C.25% D.100%14.下列关于杂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纯合子自交一定是纯合子B.F2 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F1 所产生雌配子总数与雄配子总数的大小关系一般不会影响3:1 的出现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指的是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15.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基于遗传基本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玉米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则必须选用纯合子作为亲本B.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并命名了等位基因C.基因型为AaBb 个体自交,后代出现表现型比例为9:6:1 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先分离后组合,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16.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 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A.1/32 B.1/8 C.1/16 D.1/417.下表为3 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感病红种皮⑤×140 136 420 414三感病白种皮⑥A.由组合一可以判定白种皮为隐性性状B.由组合三可以判定抗病为隐性性状C.基因型相同的亲本有①和③、②和⑤、④和⑥D.如果将②和④杂交,其后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占1/818.为了加深对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 个小桶内各装入20 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 个,分别代表“配子”D 、d)。

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 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

结果,DD∶Dd∶dd=10∶5∶5,该同学感到失望。

你应该给他的建议和理由是( )①将某桶内的2 种配子各减少到1 个;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②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③改变桶内配子的比例,继续重复抓取;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足够大的样本数④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9.牵牛花的红花A 对白花a 为显性,阔叶B 对窄叶b 为显性。

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窄叶、白花阔叶的比例依次是3∶1∶1∶3,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某植株”的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20.如果基因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则意味着( )A.DNA 空间结构的改变B.基因数量的改变C.基因位置的改变D.遗传信息的改变21.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B.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 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 种脱氧核苷酸22.关于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生5 种碱基B DNA 分子的两条核糖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C.DNA 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23.下列关于DNA 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 分子中G 与C 这一对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越大B.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 分子的多样性C.在DNA 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D.DNA 分子结构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 复制的准确进行24.如图为真核细胞DNA 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示得知,DNA 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解旋酶能使双链DNA 解开,需要消耗ATPC.DNA 在复制过程中是先进行解旋,后半保留复制D.两条子链碱基可以互补配对25.用14N 标记含有100 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 个,该DNA 分子在15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六次。

其结果不可能是( )A.复制结果共产生64 个DNA 分子B.含有14N 的DNA 分子占1/64C.含有15N 的DNA 分子占100/100 D.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80 个26.用1 个用32S 和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被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噬菌体(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部分有32S , 可能有32P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部分有35S , 可能有32P27. 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 和35S 标记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如图所示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⑤B.②④C.①④D.③⑤28.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②豌豆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但是DNA 是豌豆的主要遗传物质③小鼠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④肺炎双球菌无细胞核,故其遗传物质为RNA⑤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9.具有A 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片段,含有m 个腺嘌呤,该片段完成n 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核苷酸( )A.2n(A-m) B.(2n-1)(A-m) C.(2n-1)(A/2-m) D.2n(A/2-m)30.下列关于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 分子是以4 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单链结构B.DNA 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C. DNA 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D. DNA 分子两条链之间总是嘌呤与嘧啶形成碱基对二、非选择题(40 分)31. (每空2 分,共10 分)小鼠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决定,A 基因决定黄色,B 基因决定黑色,A、B 同时存在则皮毛呈灰色,无A、B 则呈白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