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案
【法学案例分析】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件
案件概述:2008年9月23日,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公布,可口可乐旗下全资附属公司提出以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总价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己发行股本,号称24亿美元的要约。
若交易完成汇源果汁将撤销上市地位,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境内涉及金额最大的并购案。
然而,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发出通报,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公司案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务部依法作出禁比此项收购的决定。
商务部认定汇源并购案属于经营者集中,并称此项集中将对竞争产生不利的影响。
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碳酸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
同时,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竞争效果。
此外,集中还挤压了国内外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利影响。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消息发布后,对于汇源这一“民族品牌”到底该不该卖、能不能卖的质疑和讨论近乎白热化,80%的网民反对这起并购;有人甚至鼓动中国企业联名上书,或者主张让中国企业联合力量进行竞标等。
这些质疑集中反映了国人对该并购案的焦虑。
简要回顾案件整个过程,其背后所带来的问题引人深思。
那么,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否触犯《反垄断法》?这一并购案虽然己经尘埃落定,但是却引起法律界人士对跨国并购的进一步思考。
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法律问题对本案进行分析:(1)本案中我国《反垄断法》是否具有管辖权,是否具有适用的余地?不少人提出,汇源公司是在开曼群岛设立的一家外国公司,这项并购是两个外国公司之间在我国境外发生的并购行为,我国法律并不适用。
但是汇源公司是主要在我国从事果蔬汁生产业务和以我国人民为消费主要群体的企业,所以该项并购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境内相关市场特别是果汁业的竞争。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①第2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高财案例分析之可口可乐并购汇源
高财案例分析之可口可乐并购汇源2013年7月,可口可乐宣布计划以22亿美元全面收购中国第二大果汁生产商汇源集团。
这是可口可乐自2009年以来在中国投资的最大交易,被称为“2013年度最大的并购案件”。
这个交易背后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增加其在中国果汁市场中的竞争力,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健康饮料市场需求。
此外,该交易还为可口可乐提供了在中国的垂直整合机会,可以加强其在中国的供应链和流通渠道。
然而,由于汇源集团一直购买农产品,使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水平高,并且该公司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一些管理和财务问题。
尤其是在2012年6月,汇源集团在香港市场上公开发行新股时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导致有关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报告的疑虑。
这引起了市场和投资人的担忧,影响了汇源集团的股价。
鉴于上述情况,可口可乐需要做出深入调查,确保其能够购买一家有良好资产、管理和财务历史的公司。
可口可乐需要评估汇源集团的经营稳健性、财务状态、渠道网络和品牌声誉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做出最终决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口可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首先,可口可乐组建了一个由内部和外部专业人士组成的尽职调查团队,以对汇源集团的经济、财务、税收和法律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其次,可口可乐和汇源集团进行了反复磋商,包括价值、业务结构和所有权等方面的问题,并签署了一系列保护交易双方利益的协议,以确保交易的成功完成。
尽管可口可乐在并购汇源集团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但最终成功完成了交易。
这次交易是对可口可乐全球战略的明确体现,表明公司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其业务,并在亚太地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此次交易不仅对可口可乐和汇源集团有很大的意义,也对整个行业产生了影响,为中国食品和饮料行业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
汇源果汁2008年9月3日发布公告称,荷银 将代表可口可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Atlantic Industries以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 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 使可换股债券,可口可乐提出的每股现金作价 为12.2港元。 根据规定,如果此次交易完成,汇源果汁将 成为Atlantic Industries的全资附属公司,并将 撤销汇源股份的上市地位。
国内企业欲联名上书反对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乐收购汇 源尚未立案
可口可乐已就收购汇源向 商务部提出反垄断申请
商务部首次表态已立案受 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反垄 断审查进入第二阶段
商务部宣布禁止可口可乐 收购汇源
禁止收购理由一: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 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 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 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
禁止收购理由二: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 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限制竞争效果。
禁止收购理由三:集中还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 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造成不良影响。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案例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案例1.案例背景资料(1)汇源简介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于1992年创立于山东省,1994年将总部迁至北京市顺义区,1998年开始向全国发展。
近12年来,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4处现代化工厂,形成了220多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
建立了270个销售公司和500多个中心专卖店,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
拥有49亿元总资产和万名从业人员。
主要生产水果原浆、浓缩汁、果汁、蔬菜汁、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茶饮料、婴儿食品等,累计研发、生产、销售了400多个品种的产品。
水果原浆、浓缩汁出口德国、瑞士、俄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创汇一亿多美元。
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利税5.7亿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6亿元,缴纳税金8亿多元,扶持赞助社会公益事业投放现金、物资折合4000多万元。
“汇源”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汇源产品被认定为“安全饮品”、“中国消费者放心购物质量可信产品”、“中国农产品市场畅销品牌”。
汇源集团公司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五连贯“中国饮料工业10强”、2003年度“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50强”、“中国食品工业(饮料制造业)100强企业”、“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全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成长企业100强”、“中国最具革新力企业”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可口可乐简介1886年美国人约翰。
彭伯顿发明了可口可乐。
至今“可口可乐"商标是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商标,并在全世界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伙伴是中国轻工业总会及其联系机构、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中国国际投资公司、嘉里集团和太古公司,共同建立了二十七家装瓶厂,可口可乐中国至今已在中国投资达11亿美元,员工15000人。
可口可乐已连续七年被评为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饮料。
而雪碧亦是最受欢迎的柠檬型饮料。
可口可乐系列产品有: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芬达、雪碧、阳光、醒目、天与地、津美等。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
2, 经营者集中
《反垄断法》第二十七条作出了明确规定:审查经 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 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 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二) 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三) 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 影响; (四) 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 者的影响; (五) 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为应当考虑 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
2, 经营者集中
• 注意:
• 集中参与方在中国境内营业额达 到或超过4亿元人民币是符合上述 申报数量标准的前提,其隐含的 意义在于集中必须与中国市场有 关联并且关联到一定程度,这是 《反垄断法》域外管辖权的基本 要求。
2, 经营者集中
交易后可口可乐公司将取得汇源公司绝大部分甚至100%股 权,从而取得了汇源公司的决定控制权,因此该交易符合集 中的法定标准; 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和汇源公司2007年 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分别为12亿美元 (约合91.2亿人民币)和3.4亿美元(约合 25.9亿人民币),分别超过4亿元人民币, 达到并超过了《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 申报标准的规定》的申报标准,因此此 案必须接受相关审查。
• 集中对市场进入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 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 • 品牌对果汁饮料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
2, 经营者集中
• 我国《反垄断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 集中包括三种情形:经营者合并;经营者 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 经营者的控制权;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 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 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 但需要审查的经营者集中还需要达到一定 量的要求。
3,附加限制性条件
• 关于消除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解决方案问 题,商务部与可口可乐公司方进行了多轮 商谈。 • 商谈中,商务部向可口可乐公司明确指出 此项收购的各项竞争问题,并要求其在限 定期限内提出解决方案。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
一: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例简介2008年9月3日,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可口可乐将以每股报价12.2港元,合计197.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以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
可口可乐现已取得汇源三大股东签署的接受要约不可撤销承诺,法国达能,朱新礼和华平投资三大股东共同拥有汇源66%的股份。
2008年9月6日,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在位于北京顺义的总部召开小范围的新闻发布会,首次正面回应收购事件:这是汇源最大一笔招商引资,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
并表示此桩收购不存在被迫无奈。
特别是随后的“我觉得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词语一出,更是引发各界争论。
2008年12月5日,可口可乐与汇源对外公布,并购案已经进入到商务部审批阶段,同时称,双方最终签署的收购协议有效期为200天,若200天内没有得到商务部的回复,协议自动解除。
同日商务部首次表态已经立案受理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一案。
2009年1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商务部正在对该案进行反垄断审查。
3月11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透露案件最新进展情况,并表示对该案件的审查不会受到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
3月18日,经历了长达半年的马拉松式调查评估后,商务部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一案的反垄断审查做出裁决,依法否决了该申请,这是《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
事后,汇源方面发表声明尊重商务部的批复,可口可乐方面虽觉得可惜但是也表示放弃收购汇源的计划。
沸沸扬扬的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一案终于落下帷幕。
以下是商务部作出否决的三点原因:1、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有能力将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上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饮料市场,对现有果汁饮料企业产生排除、限制竞争效果,进而损害饮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品牌是影响饮料市场有效竞争的关键因素,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通过控制“美汁源”和“汇源”两个知名果汁品牌,对果汁市场控制力将明显增强,加之其在碳酸饮料市场已有的支配地位以及相应的传导效应,集中将使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果汁饮料市场的障碍明显提高。
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案例
谁是最大的赢家(附百事可乐竞争战略)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向汇源发出24亿美元(约合179亿港元)收购要约,可口可乐179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事件顿时成为财经界关注的焦点。
因为可口可乐的报价,高出汇源停牌前股价近2倍,收购市盈率高达23倍。
2008年9月18日,商务部收到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公司的反垄断申报材料。
商务部认为申报材料达到了《反垄断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要求,遂于11月20日予以立案审查,正式进入反垄断调查程序。
调查期间,反垄断局曾认为可口可乐申报材料不合格。
2008年9、10月份,可口可乐又提交了补充材料,2008年11月19日汇源最后一次向商务部提交补充材料。
12月20日,商务部决定在初步审查基础上实施进一步审查。
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发布公告,以“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为由,正式否决了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的申请,这是自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实施以来,首个未获商务部审查通过的经营者集中申报案例。
3月18日下午,商务部进一步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因为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八条,商务部具体阐述了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
第二,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它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
第三,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它企业参与果汁市场的竞争。
国内数据显示,2007年,汇源果汁销售额达到26.56亿元,同比增长28.6%。
2008年上半年,汇源饮料总产量54万吨,同比增长11.11%。
根据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截止2007年底,汇源在国内100%果汁市场及中浓度果汁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2.6%和39.6%,处于明显领先地位。
而据研究机构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07年可口可乐在中国果蔬汁市场的占有率为9.7%。
汇源果汁收购案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是《反垄断法》生效以来第一个社会反响巨大的并购案例。
商务部一锤定音,并购案尘埃落定。
可口可乐180亿收购汇源的买卖最终没有迈过反垄断法这道门槛。
09年3月18 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一案“未通过审查”决定,并具体阐述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1)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2)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它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3)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它企业参与果汁市场的竞争。
1 这个并购交易要接受哪些法律审查?监管机关是否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否决?根据中国现有法律框架,外资企业并购案例一般涉及三个层面的审查,即专门针对外资的市场准入审批,针对维护竞争秩序而不分境内外身份的反垄断审查,以及国家经济安全审查。
此外,如果涉及国有企业,还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方面的监管程序必须遵守。
由于汇源果汁是通过在开曼群岛设立的壳公司去香港上市的,其中可能有复杂的法律设计,但收购之后实际控制人肯定要变更。
根据中国外商投资法规,如果运营汇源果汁境内资产的企业是外商投资企业,其股权变更必须经商务部门审批,而不管《反垄断法》有没有生效。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为了保护市场竞争,无论内外资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并购都需要依法申报审查。
根据目前的资料,这次交易符合条件,应当申报。
《反垄断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商务部收到申报材料后,有一个30 天的初步审查期,如果认为对竞争没有影响,可以不予进一步审查;反之,则应进入下一阶段,即进一步审查。
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审查应考虑六大因素:其一是并购双方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对市场的控制力。
而关键词“相关市场”目前尚无具体的官方解释,审查者对此或宽或狭的解释有可能直接决定判断结果。
据媒体援引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汇源果汁在中国纯果汁市场占有46% 的市场份额,中浓度果汁也占到39.8% 的市场份额,是毫无争议的行业龙头,可口可乐旗下的果汁子品牌占有25.3%,位居第二。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案例
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的理由
1、容易形成垄断行业 外资并购对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形成很大挑战,必须予以控制, 通过我国的反垄断法来禁止其合作。 2、保护我国民族品牌企业 案例中提到随着大宝、乐百氏、中华牙膏、娃哈哈到汇源, 曾经让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品牌就这样一个个被“吃掉”了,为 了保护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品牌的存在。 3、 维护我国果汁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果汁行业的原本就过于集中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 空间,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 搭配、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 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从而产生强强联合得叠加效应,影响 果汁市场的正常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 的产品。 4、并购成功会削减我国国民经济收入 可口可乐公司成功收购汇源果汁集团,则这两家企业的合并 必然使得中国的果汁市场的竞争性大大减弱,结果引起整个国家 经济收入的减少。政府就必须采取政策,禁止这次收购。
Thank you!
并购的动因及效应(横向并购)
1.获得规模经济 2.企业扩张 3.降低交易费用 4.战略调整理论 5.经营协同效应 6.管理协同效应
可口可乐方面
汇源果汁方面
1.收购高价的诱惑 2.汇源果汁自身面临 资金及经营压力 3.经营协同效应: 4.财务协同效应: 5.战略调整效应:
可口可乐并购方方 1、获得规模经济 面 Content
可口可乐和汇源同属于饮料食品行业,并购类型属于 横向并购。可口可乐想通过并购影响力极大地汇源果汁来 扩大经营规模,集成规模效应,扩大销售市场。 2、企业扩张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主要是为了不断扩大自己的实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力,迅速占领中国饮料市场,扩大自己的规模。 3、降低交易费用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利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供应链缩短,降低果汁研究及 市场研发成本。 4、战略调整理论 可口可乐想急切进入非碳酸饮料市场,以缓解碳酸饮 料的低迷和衰退。而汇源果汁主要生产水果原浆等高溶度 的饮料,可口可乐想通过并购汇源果汁进军高溶度饮料的 市场,挑战战略,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5、经营协同效应 可口可乐主要经营的是碳酸类饮料,而汇源则以果汁 类为主,两者形成互补,能更好地占有饮料市场。 6、管理协同效应 可口可乐公司将会充分利用其跨国饮料公司的国际专业优 势和管理思想,品牌推广及网络分销,提升汇源运作效益。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例
本案例由青海大学财经学院崔锐撰写而成,作者对有关名称、数据等做了必要的掩饰性处理。
本案例仅作为课堂讨论的材料,不表示企业成败极其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例一、背景 中国最大的果汁生产企业汇源果汁2008年9月3日在香港对外宣布,可口可乐公司提出以约180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本。
若交易完成,汇源果汁将撤销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资料显示,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各地建立了20多个现代化工厂,年设计生产能力达220多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主要生产水果原浆、浓缩汁、果汁、蔬菜汁等400多个品种的产品,营销网络覆盖全国。
作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自1979年在中国开展业务,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等带气饮料品牌在中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近年来该公司积极拓展中国的果汁饮料市场。
可口可乐公司希望通过收购汇源提高其在中国饮料市场的份额。
按照中国《反垄断法》的规定,这桩并购案必须要获得中国商务部审核通过。
2008年9月8日,国内企业欲联名上书反对收购案;2008年11月19日,汇源最后一次向商务部提交补充材料;2008年11月20日,商务部正式进入反垄断调查程序;2008年12月5日,中国商务部首次公开表态称已经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申请进行立案受理。
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网站发布新闻正式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
二、原因分析2(一)朱新礼卖汇源果汁的理由1、战略转型——从做产业链到专注产业上游的转型。
除了将要卖掉的上市公司,汇源集团还有很长的产业链:种子、树苗、果园、水果加工、果汁灌装等。
中国水果上游加工市场发展空间巨,每年有2亿吨水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工业加工,目前整个工业加工比例不到8%。
所以,在收购协议达成的同时,汇源方面提出了可口可乐上游采购的约定。
与可口可乐的合作,朱新礼预计可以调动500亿的资源来做果汁饮料的上游。
同时,凭借可口可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卓越的运营能力,其在果汁领域将有很高的增长前景。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 反垄断法
可口可乐并购案例一、可口可乐并购案例背景08年9月3日,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可口可乐公司已与汇源果汁三大股东中国汇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达能及华平基金旗下Gourmet Grace签署接受要约,以每股12.2港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后者合计持有的汇源果汁大约66%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转换债券及期权。
08年12月5日,商务部立案受理并购案。
09年3月18日,商务部正式发布《关于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反垄断审查公告》,公告称,鉴于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的收购可能妨碍或者限制竞争,影响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禁止收购的决定。
这是反垄断法自去年8月1日实施以来,商务部已经受理的40多起反垄断申报中首个没有通过反垄断审查的案例。
二、可口可乐并购案例争议焦点2.1否决并购理由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并不是商务部受理的第一起外资收购中国民族企业的重大反垄断审查。
回顾近年引发重大争议的外资并购案,无不和民族主义、国家安全等非法律和经济的因素纠葛在一起。
2005年9月,凯雷收购徐工引发关于国家安全的讨论,不了了之;舍弗勒高价收购濒临破产的洛阳轴承,因为经济安全原因被否决。
这两起重大案件,连进入反垄断审查程序的机会都没有就中途夭折。
2006年8月法国SEB收购苏泊尔,引发了关于民族品牌安全的争议,但比较幸运的是,商务部并没有对该案进行国家安全审查,而是直接进行反垄断听证,并于2007年4月通过反垄断听证批准了该收购。
相比先例,可口可乐收购汇源面临的外部环境显然好了很多,中国民众对于外资收购已经趋于理性,体现在法律的程序正义里,就是商务部并没有对汇源收购案进行所谓的国家安全审查,而是直接受理了当事方的反垄断审查申请,按照《反垄断法》第27条规定,对可能影响竞争的因素,包括,经营者的相关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对竞争的影响等进行纯粹的法律审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是中国自信的一种表示。
商务部在其公告里面,列出了三个否决该项并购的理由:一是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有能力将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上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饮料市场,对现有果汁饮料企业产生排除、限制竞争效果;二是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通过传导效应,将使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果汁饮料市场的障碍明显提高;三是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有效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反垄断法》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情介绍
《反垄断法》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情介绍《反垄断法》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情介绍可口可乐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汇源果汁是国内最大的果汁饮料生产集团并于2007年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0__年9月3日上午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可口可乐旗下的荷银亚洲将代表可口可乐全资附属公司大西洋公司就收购汇源果汁全部股份、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并注销汇源全部未行使购股权提出自愿有条件现金收购建议。
按照公告这单涉及金额24亿美元的交易若能完成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食品和饮料行业最大的一笔收购案。
一个是国际饮料的生产巨头一个是中国果汁行业的市场霸主二者的强强联合对中国乃至世界饮料的未来格局将产生什么影响其意义和分量不言而喻。
根据规定如果外资企业并购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即达到申请商务部反垄断审查的标准:即双方上一年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双方当年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或者双方上一年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双方当年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很显然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的收购行为已经达到并且远远超过了上述规定所要求的标准。
能不能通过反垄断审查事实上已成为这起天价收购案最终成交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20__年9月18日商务部收到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公司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材料。
经申报方补充申报材料达到了《反垄断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要求11月20日商务部对此项集中予以立案审查12月20日决定在初步审查基础上实施进一步审查。
商务部依据《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从市场份额及市场控制力、市场集中度、集中对市场进入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及品牌对果汁饮料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此项集中进行了审查。
审查工作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案例7:可口可乐179亿港元全资收购汇源果汁
�
1- 8
商务部否决收购理由一:保护消费者利益. 商务部否决收购理由一:保护消费者利益. 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 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 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 售果汁饮料, 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 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 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 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 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 品.
1- 11
反方观点:保护民族产业 要保护关键市场. 反方观点: 要保护关键市场. 要树立民族产业大旗, 要树立民族产业大旗,不是通过禁止无进 入门槛的行业并购, 入门槛的行业并购,而在于通过公平的规 则把握关键市场. 则把握关键市场.政府就是想保护国内生 产商的利益,也得保护到位才行. 产商的利益,也得保护到位才行.
1- 14
尾声: 尾声: 汇源称尊重商务部批复 可口可乐称不再收购 汇源果汁股价全天暴跌42%, 汇源果汁股价全天暴跌42%,可口可乐股 价小涨
1- 15
思考与讨论
1,你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未通过审查 怎么看? 赞成还是反对? 怎么看? 赞成还是反对? 2,你认为此事对汇源有何影响? 你认为此事对汇源有何影响? 3,你认为这一事件是否影响外商在中国 投资? 投资?
1- 5
公告称,倘收购建议完成,可口可乐公司 公告称,倘收购建议完成, 有意让汇源继续经营其现有业务, 有意让汇源继续经营其现有业务,并作出 重大承诺, 重大承诺,依靠汇源的现有品牌及业务模 式壮大业务,提高其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式壮大业务,提高其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并为汇源雇员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并为汇源雇员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可口可乐全资收购汇源果汁案,尚需得到 可口可乐全资收购汇源果汁案, 中国监管部门商务部的批准. 中国监管部门商务部的批准.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例分析案例回顾: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于2008年9月3日宣布,可口可乐公司意图进行自愿全面要约,收购汇源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全部已发行可转债,并取消其全部已发行的期权。
要约的实行受限于中国监管部门审批等前提条件。
可口可乐公司提议的收购价格为每股12.20港元,并将按相等价格收购已发行的可转债及期权,于要约成功完成后以现金支付。
三家股东合计持有汇源完全摊薄后总股本大约66%的股份,已签署了接受要约的不可撤销的承诺。
假设要约获得全面接受,总交易值约为196亿港币或25亿美元。
分析:背景中国果蔬汁市场将以14.5%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至2012年的191亿公升。
在中国的果汁领域,汇源是目前销量第一的品牌,并且已经形成一条较为成熟的产业链。
截至2007年底,汇源100%纯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的销售量分别占国内市场总额的42.6%和39.6%,汇源已经连续数年在这两项指标上占据市场领导地位。
并购完成后,可口可乐还将拥有汇源果汁罐装生产部分以及在各地的销售网络。
包括二十余个生产基地;截至2007年年底,拥有的3804家经销商和8000家分销商,及3900名销售代表。
即意味着获得所有汇源果汁现有的客户和汇源果汁产品的生产厂,不需要在中国从无到有地建立其果汁生产和营销网络。
由此种种因素看来,汇源成为可口可乐在果汁领域并购的最佳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可口可乐的动机可口可乐公司是软饮料销售市场的领袖和先锋,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
透过全球最大的分销系统,可口可乐产品畅销200多个国家及地区,拥有全球软饮料市场48%的市场占有率。
其品牌价值已超过700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品牌。
以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公司,创下可口可乐公司192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手笔的收购纪录,也是其自1892年成立以来的第二大收购案。
那么,可口可乐为何要高价并购汇源果汁公司呢?1.饮料市场呈现的态势。
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饮料市场正面临着很大的经营压力:碳酸饮料的销售下降,可乐的市场份额被百事赶超,纯净水方面无法与娃哈哈抗衡,在果汁市场输给了汇源,茶饮料上则输给了康师傅和统一。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分析
反思
品牌意识的培育 民族品牌的保护 企业家的退出机制
细化反垄断法规则,搭建更为基础的竞争制 度平台
经济环境
可口可乐 $51.66 $55 $54
汇源
社会文化
技术因素
1.果汁饮料行业诸强割据
生产厂家多,生产技术相似度高
改良技术取消消耗的资源和成本大 竞争者企图采用降价等手段促销
2.汇源转化技术,开拓上游市场
•
• •
可口可乐对并购案的回应
汇源对并购案并购的反垄断审查
1. 申报标准分析。 2. 垄断性分析 3. 最后,商务部依法作出禁止可口可乐收购会汇源 的决定体现了我国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符 合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精神和理念。
14
各方对并购失败的反应
• • 可口可乐对并购案失败的回应 汇源对并购案失败的回应
•
•
外媒对并购案失败的回应
网友对并购案失败的回应
案例背景
(二)果汁市场背景
汇源100%果汁占据了国内纯果汁46%的市 场份额,中高浓度果汁占据39.8%的市场份 额。2007年,汇源果汁销售79万吨,营业额 26.56亿元。
案例背景
(三)可口可乐并购动机 • 饮料市场呈现的态势: 预期中国果蔬汁市场将以14.5%的复合年增 长率持续增长至2012年的191亿公升。 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饮料市场正 面临着很大的经营压力
网民的反应
大部分的网友认为并购 失败的理由充分,也有 不少网友对是否构成垄 断产生质疑
积极效应
消极效应
积极效应
促进进步 提升结构
整合资源 优化配置
据调查显示 “08年汇源占高浓度果汁市场56.1%; 中国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全球第四大市场,2007 年在中国收入的增幅达到18%; • 可口可乐拥有中国软饮市场15%的份额; 汇源在中国果汁市场有10.3%的份额,在所有果汁品牌 中市场占有率第一; 可口可乐占有中国果汁市场9.7%的份额仅凭一款果粒橙 就拿下果汁市场第二名的位置; „„”
【法学案例分析】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件
案件概述:2008年9月23日,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公布,可口可乐旗下全资附属公司提出以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总价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己发行股本,号称24亿美元的要约。
若交易完成汇源果汁将撤销上市地位,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境内涉及金额最大的并购案。
然而,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发出通报,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公司案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务部依法作出禁比此项收购的决定。
商务部认定汇源并购案属于经营者集中,并称此项集中将对竞争产生不利的影响。
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碳酸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
同时,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竞争效果。
此外,集中还挤压了国内外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利影响。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消息发布后,对于汇源这一“民族品牌”到底该不该卖、能不能卖的质疑和讨论近乎白热化,80%的网民反对这起并购;有人甚至鼓动中国企业联名上书,或者主张让中国企业联合力量进行竞标等。
这些质疑集中反映了国人对该并购案的焦虑。
简要回顾案件整个过程,其背后所带来的问题引人深思。
那么,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否触犯《反垄断法》?这一并购案虽然己经尘埃落定,但是却引起法律界人士对跨国并购的进一步思考。
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法律问题对本案进行分析:(1)本案中我国《反垄断法》是否具有管辖权,是否具有适用的余地?不少人提出,汇源公司是在开曼群岛设立的一家外国公司,这项并购是两个外国公司之间在我国境外发生的并购行为,我国法律并不适用。
但是汇源公司是主要在我国从事果蔬汁生产业务和以我国人民为消费主要群体的企业,所以该项并购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境内相关市场特别是果汁业的竞争。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①第2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
战略调整
——————
实现经营协同
• 实现强强联合 • 集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 中国市场,降低生产成本。
管理协同效应
• 品牌推广 • 网络分销,提升汇源运 作效益
汇源果汁为什么愿意被并购
收购高价的诱 惑
不需要满足高行业标准
我国绝大多数饮料企业,不管 是内资还是外资,不管企业规 模大小,都介入至少两三类饮 料生产
果汁市场已有的竞争者和潜在 的竞争者众多
这个行业不同种类产品之间几 乎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品 牌、网络等进入壁垒。
还达不到一般推定具有反竞争 影响的程度
此外:
一个胆敢擅自提高价 格降低产量的经营者 会正好给中小企业带 来发展契机,因为进 入该市场或扩大市场 份额就能与所谓的在 位垄断者分享垄断利 益。
果汁市场的进入并没有法律壁 垒,无须取得特别许可,任何 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企业都可 进入。
“品牌传导”不明显
市场控制力并不如想 象中那样庞大
竞争并不仅仅局限在品牌,还 有价格、品种、质量、文化、 消费者感受等等多个方面,某 些强势品牌并不能一统天下。
可口可乐的市场支配地位和品 牌传导能力尽管存在,但是在 果汁市场这样一个进入退出相 对容易的市场,并不会造成严 重限制竞争的影响。
• 《反垄断法》实施后首个禁购决定的“标杆案例” • 折射了中国商务部在运用《反垄断法》处理有关外国公司并购中国知名企业的 方法与态度。
基本案情
2009年9月3日汇源宣布,可口 可乐公司已向持有汇源66%股权 的三大股东中国汇源果汁控股有 限公司、达能及华平基金旗下 Gourmet Grace提出第股 12.20港元收购要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案
案情介绍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和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可口可乐旗下全资附属公司将以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
汇源100%果汁占据了国内纯果汁46%的市场份额,中高浓度果汁占据39.8%的市场份额。
2007年,汇源果汁销售79万吨,营业额26.56亿元。
可口可乐旗下的“酷儿”、“美汁源”等果汁饮料在中国果汁饮料市场也有一定消费影响力。
全部可口可乐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额早在2005年就已超过了100亿元。
2008年9月18日,可口可乐公司向商务部递交了申报材料。
随后数日内可口可乐公司根据商务部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了补充。
2008年11月20日,商务部认为可口可乐公司提交的申报材料达到了《反垄断法》第23条规定的标准,对此项申报进行立案审查,并通知了可口可乐公司。
由于此项经营者集中规模较大、影响复杂,2008年12月20日,初步阶段审查工作结束后,商务部决定实施进一步审查,书面通知了可口可乐公司。
在进一步审查过程中,商务部对经营者集中造成的各种影响进行了评估,并于2009年3月20日前完成了审查工作。
审查决定:根据《反垄断法》第28条和第29条,商务部认为,此项经营者集中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将对中国果汁饮料市场有效竞争和果汁产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鉴于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没有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在规定的时间内,可口可乐公司也没有提出可行的减少不利影响的解决方案,因此,决定禁止此项经营者集中。
问题:
1.商务部应从哪些方面来审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是否构成经营者集中?
2.简述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制度。
3.经营者集中有哪些情形?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