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河”与“岸”的灵魂——苏童访谈录
“梦魇”年代的寓言──走进苏童的《河岸》世界
沉 寂 3年 之 后 , 童 发 表 了 继 《 奴 》 后 的 又 兰 ・ 德 拉 曾 说 。 小 说 家 既 不 是 历 史 学 家 . 也 不 是 苏 碧 之 昆 “
一
长 篇 力 作 《 岸 》 苏 童 是 善 于 讲 故 事 的 , 于 苏 预 言 家 ,他 是 存 在 的 勘 探 者 ” “ 说 家 是 一 位 发 现 河 。 对 ,小 面 。 他 并 不 为 自己 的声 音 所 迷 惑 . 是 为 自己 追 而
州 河 边 长 大 的 苏 童 来 说 . 入 “ 流 ” 样 的 创 作 领 者 , 一 边 探 索 , 边 努 力 揭 示 存 在 的 不 为 人 知 的 进 河 这 他 一
人 生 变 幻 的 唏 嘘 ,河 岸 》 它 极 其 丰 富 的 内 涵 和 极 断 成 长 的 生 命 个 体 面对 环 境 变 迁 . 必 会 产 生 写 作 《 以 势 其 混 杂 的 面 目 . 读 者 书 写 了 ~ 个 成 长 的 故 事 、 过 去 、 归 当 下 、 望 未 来 的 探 求 生 活 的 渴 求 与 欲 为 一 指 展 个荒 诞 的寓言 、 个 历 史 时代 的残 章片 段 。 一 望 。 讲 故 事 的 苏 童 显 然 拥 有 超 乎 常 人 的想 象 力 和 会
‘ 魇 ” 代 的 寓 言 ‘ 梦 年
走进 苏童的《 河岸》 世界
高 韩
( 安徽 大学 中文 系, 徽 合 肥 2 0 3 ) 安 3 0 9
[ 要 】 苏 童 的 长 篇 新 作 《 岸 》 过 描 写 一 群 生 活 在 “ 革 ” 代 的 底 层 人 物 , 现 了“ 魇 ” 代 摘 河 通 文 年 展 梦 年 的 荒 诞 。 小 人 物 命 运 沉 浮 的 刻 画 、 时 代 的 冷 静 述 说 , 有 意 象 的 使 用 以 及 语 言 的 多 义 性 , 予 这 部 小 对 对 还 赋
从河岸看苏童小说对人生困惑的关注
从《河岸》看苏童小说对人生困惑的关注河北大学张小璐摘要:新时期以来,控诉和反思文革的作品屡见不鲜。
许多新历史主义小说也没有摆脱这样的调子。
苏童的长篇力作《河岸》虽然强化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但是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人自身的关注。
相反,他在这部作品中更加集中地表现出对人生某些困惑的关注和追问,这加强了小说主题意蕴的纵深感。
关键词:困惑;逃亡;我是谁;宿命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苏童是一位持久地保持着旺盛创作力的作家。
从早年的追求形而上图示的先锋小说到注重经验化叙事的新写实小说,虽然许多批评家更愿意视苏童的一些先锋小说为“新历史小说”,虽然“文学史对苏童的命名应该说是最复杂的,似乎他很难在当代文学史上‘认祖归宗’”,11]但是有一点是确认的,即苏童总是能够给文坛带来别样的惊喜,给受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
他善于描写旧时的妇女生活,用氤氲着诗性的笔调揭示她们灵与肉的挣扎,如《妻妾成群》、《妇女生活》等;他也善于用童年视角讲述发生在“香椿树街”和“枫杨树故乡”里的故事,用“与故乡之间一种对立的情绪”[2]来建构属于他的奇特的乡土小说,如《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米》等。
无论是哪一种,苏童的小说总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把人引向哲学维度的思考,这主要是源于他对人生困惑的执着关注。
《河岸》是苏童发表于2009年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获得了包括第三届亚洲文学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可以说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普遍认可,被王德威认为是苏童近年来最好的作品。
“作为一个专志的作家,苏童显然不希望原地踏步,重复已然叫好的题材。
最近十年来,他屡屡寻求突破······然而这些作品刻意求变,反而事半功倍,不能让读者满意。
《河岸》的出现因此代表苏童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那么这部依然融合了苏童惯用元素(如懵懂的少年视角、残酷的青春记忆、令人费解的人生沉浮等等)的小说,是如何在放弃了“刻意求变”之后让“读者满意”的呢?苏童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时表示:“时代与小说的联系在我的创作中从来没有这样紧密过,时代赋予人物的沉重感也是前所未有的,我最大的叙述目标,就是用我的方式来表达‘那个时代’的人的故事和处境”。
从_寻根_到_审根_论苏童的_河岸_和艾伟的_风和日丽_
江苏文学论坛从“寻根”到“审根”———论苏童的《河岸》和艾伟的《风和日丽》洪治纲 对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来说,成长一直是他们倾心探讨的生存主题。
像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兄弟》(上),毕飞宇的《玉米》、《平原》、《地球上的王家庄》,东西的《耳光响亮》、《后悔录》,以及刘庆的《长势喜人》,陈昌平的《国家机密》等等,都是以“成长”作为叙事核心,展示了个人的身心启蒙与历史意志之间的复杂冲突,传达了强大的社会伦理对个体生命发展的制约与规训,并在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这一作家群里,苏童和艾伟的创作更为突出。
无论是苏童的《桑园留念》、《城北地带》等“香椿树街系列”,还是艾伟的《回故乡之路》、《越野赛跑》、《田园童话》、《乡村电影》,可以说,他们的一些代表性小说,都是有关“成长”的叙事,都展示了他们那一代人在特殊历史语境中的个体精神启蒙史。
尤其是他们的长篇新作《河岸》和《风和日丽》,更是以锐利的笔触,让主人公置身于幽暗的历史深处,通过“无根”而又无序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创作主体对于革命化历史的独特思考。
一为了建立个人成长与宏大历史之间有效的精神通道,《河岸》和《风和日丽》都是以“寻根”作为基本线索,让人物通过对自身血缘身份的不断寻找和求证,从而一步步地深入到革命化的历史之中。
在《河岸》里,这个“根”是革命烈士邓少香;在《风和日丽》中,则是战功赫赫的革命将军尹泽桂。
因为特殊的政治历史身份,他们的存在,并非只有某种单纯的血缘意义,而是聚集了鲜明的革命化的历史信息,负载了深邃的历史意志和现实社会的共识性价值,并直接影响到人物社会身份的自我确认。
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生命之“根”,他们虽然具有血统上的伦理功能,但同时又承载了复杂的历史镜像,与历史意志保持着天然的亲和力,是个人与历史产生关系的核心纽带。
一旦拥有了这个“根”,人物不仅可以摆脱世俗伦理上的道德尴尬,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获得现实社会中集体价值的高度认同。
漂浮于河游离于岸——苏童长篇小说《河岸》密码解读
漂浮于河游离于岸——苏童长篇小说《河岸》密码解读
密琳
【期刊名称】《神州(下旬刊)》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长篇小说《河岸》(《作品与争鸣》2011年第6、7期)是一部充满隐喻的寓言式小说,作者苏童巧妙地将一个又一个符号和密码隐匿在精密细致的文字脚线里,使得小说成为一条沉淀着历史、飘浮着文华的河流,成为一条规范着秩序、羁绊着性灵的河岸。
【总页数】1页(P16)
【作者】密琳
【作者单位】徐州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2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河”与“岸”的人生隐喻——评苏童的长篇小说《河岸》 [J], 韩会敏
2.生生相息之“河”与“岸”——评苏童长篇小说《河岸》 [J], 陈姗姗;程亚丽;
3.生生相息之“河”与“岸”——评苏童长篇小说《河岸》 [J], 陈姗姗;程亚丽
4.漂浮于河游离于岸——苏童长篇小说《河岸》密码解读 [J], 密琳;
5.追忆逝水家园——苏童长篇小说《河岸》里的存在与虚无 [J], 张旭东;苏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时期以来女性诗歌中_爱情_主题的嬗变及女性意识的发展
穿着肉体凡胎,在阳光下/我是如此炫目,使你难以置 蝴蝶》)。“历经无数个烟花三月的是那些阁那些寺那些
信/我是最温柔最懂事的女人/看穿一切却愿分担一 亭/我说,我想把弹琴当功课,把栽花当种田/而你呢,
切。”但是,翟永明又是清醒的,她并不盲目地自高自 就去做一个文章太守。”(《忆扬州》)诗歌将路也和她深
(上接第 86 页)情诗一再呈现出对当下的眷恋又不断 向“彼岸”张望和想象的特征:“离开这边广阔得让人烦 恼的陆地/到彼岸去,日子将在一棵枇杷树下/重新开 始”(《渡船》)。诗人没有在爱情中一味沉溺,失去自身 对未来日子在枇杷树下重新开始的设计,体现出了对 男性既不是弱弱的依附,也不是盲目的蔑视,而是与之 和谐共处的平权意识。至此,舒婷所倡导的崭新的爱情 观在路也的诗歌中逐渐变成了一种现实。因此,女诗人 鲁西西评价说:“路也的诗歌很好地标志着‘女诗人’和 ‘爱情诗歌’的天然关系。看路也的诗歌我们一起享受 着幸福。”④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诗歌,经由 20 世纪 80 年代初到 80 年代中后期再到 90 年代直至跨入新世纪不同的发展 时段,在“爱情”主题的书写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呼吁平等的爱情到深刻的质疑与颠覆再到近乎古典的爱情 复归,这样的回旋上升折射出了女性主体对男权话语专制的逐渐认识与反抗的过程,而理性回归尤其预示了女性 诗歌逐步走向了开放大气,实现了唐晓渡先生“从黑夜走向白昼”的预期。①
里潺潺流动……”
如她的《独白》(1986)“:太阳为全世界升起!我只
最典型的是路也的《江心洲之歌》组诗。组诗写于
为了你/以最仇恨的柔情蜜意贯注你全身/从脚至顶, 2004—2005 年间,以具体的日常生活为展开的起点,
我有我的方式。”这是一种爱恨交织的近于疯狂的爱 既对凡俗的日常生活充满了热爱、敬畏,也凸显了深蕴
无处安顿的灵魂_评苏童长篇_河岸_
贰零壹零年第贰期在1960年代出生的作家中,苏童是为数不多的,至今仍保持着旺盛创作生命力与不懈探索热情的作家之一。
很多评论者都注意到了他从先锋到新历史主义再到新写实写作的平稳转型,这是确实的。
但苏童的小说无论在形式上如何变换,都有一个不断推进深入、愈发丰茂的叙事主题——“打开人性的皱折”①,还原与探索个体在强大的历史、现实推力下所经受的心灵疼痛。
在这个意义上,2009年苏童推出的长篇新作《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原载《收获》2009年第2期)堪称又一篇力作。
但是,与此前不同的是,苏童在处理个体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有了新的突破,将小说的表现深度推至一个新的境界。
此外,在苏童的艺术世界中,不断出现有关南方河流和以城镇街道为依托的陆地意象,它们互为参照地承载着作品的美学功能。
如《南方的堕落》中,嘈杂、拥挤的街道与水面浮着垃圾与油渍的河流一道成为堕落、颓废的精神世界的隐喻与象征。
《河岸》沿用了这两个意象,然而,呈现出的是更为暧昧、复杂的意味,展示了一个更富意蕴的审美世界。
一在个体与历史的关系上,《河岸》与苏童以往的“新历史小说”写作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红粉》、《米》、《妻妾成群》等作品中,“个人从历史宏大的视野中走出,以个人的自在性抵抗历史的束缚;甚至,个人不再是历史的同路人,而是历史的陌路者。
”②但在《河岸》中,作家在时间维度上展示了个体与历史的复杂关系。
个人不再是历史的“陌路者”,历史是以一种时间速滑的惯性参与了对现实人生的建构。
这种建构也不是单纯的“影响说”,因为《河岸》中所叙说的历史对象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原点,而是随着现实状况的变化,其来龙去脉有着不同的叙事。
这种叙事一方面让置身其中的人倍感历史传统的沉重,另一方面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历史的嘲讽意味及其虚无之处。
这出悲剧的根本原由在于家族的身份根基遭到挪移。
家族身份是一个人得以存立于世的最基本的认同表征,尤其在那个“血统论”至上的年代,有多少人间悲剧都因它而发。
“河”与“岸”的选择困境——《河岸》中人物的命运抉择
“河”与“岸”的选择困境———《河岸》中人物的命运抉择傅燕婷,房爱雅(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0)摘要:《河岸》以库东亮为叙事视角,以“河”与“岸”两种生活状态为隐喻,反映了三位主人公在“文革”背景下面临的自由与压抑、理性与非理性的选择困境。
库文轩选择在“河”的自由中隐遁,库东亮在对“河”与“岸”的艰难抉择中成长,江慧仙向往“岸”的名利场,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和行动诉说着那个特殊年代里关于“抉择”的故事。
《河岸》是苏童发自内心的灵魂书写,他向人们展示一种生命常态,那就是生存困境将永远存在,而生命的价值在于坚守和执着。
关键词:苏童;《河岸》;“河”与“岸”;选择困境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740(2019)03-0042-04苏童曾被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评价为“最有魅力的说故事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河岸》延续了他一贯的创作风格,融汇了对历史的解析、人性关系的探讨、少年青春成长的困顿描写和人生无常的唏嘘等多重意蕴。
《河岸》以库东亮为叙事视角,以“河”与“岸”两种生存状态为隐喻,反映了三位主人公在“文革”背景下面临的自由与压抑、理性与非理性的选择困境。
该作品超越了时空限制,展现了人在历史洪流中对人生的艰难选择。
笔者试以《河岸》中三位主要人物为对象,深入剖析他们的选择困境与自我认同,探讨人类生存的价值与意义。
一、库文轩:在“河”的自由中隐遁库文轩是苏童着力塑造的一个执着于身份认同的疯癫者形象。
被贬到向阳船队的库文轩身在船上,心却一直停留在过去(岸上生活)。
可是他不愿与过去再有任何关联,誓死不再踏到岸上一步。
他很少走出自家的船,不仅躲避岸上的人,而且对船民敬而远之。
他像蚕蛹一样,将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风。
劫后重生的他完全可以忘却自己过去的生活,在船上开始崭新的人生,可他偏偏选择将自己与世界隔离开来,以逃避的方式为自己重新确立了一种“身份”。
身份指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源自于拉丁语statum(拉丁语stare的过去分词形式,意思是站立)。
挣扎于“河”与“岸”之间的孤独灵魂
挣扎于“河”与“岸”之间的孤独灵魂摘要:苏童的文学世界是由一个意象的河流构成的世界。
在他的长篇小说《河岸》里,他同样以河流为意象,将两代人的生存体验诉诸笔端,有零余者的孤独,也有身份认同的悲哀,但孤独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穿插于“河”与“岸”之间的人们都是苦难的承受者,被抛弃的生命感觉在他们的人生旅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他们仍然追寻着自己的生命足迹,在河流的世界里寻找自我。
关键词:孤独;零余者;身份认同;救赎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005-02在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苏童以先锋作家的姿态带给人们不少关于历史和人性的思考,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苏童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河流的意象世界,他将所有的人性隐秘都喻含在小说的字里行间。
这是一部关于放逐与寻找、救赎的小说,是特殊年代的孤独灵魂们被现实的苦难所压抑而不得不退居并挣扎于河流之上而寻找自我的精神历程。
在《河岸》里,苏童用一种缓慢而又沉重的笔调描写了两代人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苦难。
库东亮是一个当代文学中的零余者形象,他被驱逐于河流与岸之间,无处可归;而库文轩则焦灼于自己的自我身份,失去了政治光环的笼罩之后,他认为存在就是虚无,精神上的压抑使他不堪忍受而最终与河流融为一体。
河岸是河与岸的分界线,跨过河岸退后一步就能享有暂时的自由之所,而跨过河岸向前一步是像河流一样飘泊不定的人生境遇和伦理压制。
尽管河与岸都不是他们的家,但库东亮一直在寻找自我,寻找一丝精神之“根”。
纵观整部小说,一个个孤独的灵魂游走于河岸之间,被抛弃、被放逐成为小说中一个永恒的孤独命题,也许这即是苏童对那个文革年代的独特记忆。
一、与孤独为伍的“零余者”在文学作品里,孤独是一种心理的、精神的寂寞状态,是作为人在世的一种心理感受。
萨特认为“孤独是我们与所有人关系中必然的一个方面,它体现为我们适应这个世界的必然行为。
”孤独感的实质就是失落感、漂泊感,而导致孤独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被抛弃、被隔离。
生命在寻找中归于虚无——评苏童长篇小说新作《河岸》
Co m e ton Su To g’ w o e eBo oRe m pto m n S Ne N v lTh att de in
ZHENG Ya n。 L ig we IJn — i
( c o l f Li r t r S h o t au e,Lio igNo ma n v ri . in 1 6 2 , h n o e a n n r lU iest Dal 1 0 9 C ia; y a
摘 要 :河 岸 》 当代 作 家 苏 童继 《 奴 》 《 是 碧 之后 的又 一 部 长 篇 力 作 。该 部 小 说 的 主题 可 以 用 “ 找 ” 字 概 括 。 寻 二
主 人公 库 文 轩 因 为 “ 份 ” 身 的迷 失 而 寻找 自我 , 子 库东 亮 因为 萌动 的 青 春 而 寻找 爱 。这 一 “ 失 ” “ 其 迷 和 寻找 ” 的 过 程让 人 联 想 到 了 卡夫 卡《 堡 》 的 K 和 《 马 史 诗— — 奥 德修 纪 》 的奥 德 修 斯 父 子 。但 两 代 人 终 究 又 因 城 中 荷 中 为 生活 信 仰 的 差 异 , 个 在 寻找 中归 于 虚无 , 一 另一 个 则 选 择 在寻 找 中 继续 坚 守 。
Ab t a t Th a o Re e sr c : eBo tt d mpt n i a o h r l n t y ma t r ic f S n o l wig BiNu,t e t e f wh c s “ e — i s n t e e g h s e p e e o u To g f l o o n h h me o ih i s e
第3 3卷 第 6期
21 0 0年 1 1月
辽 宁 师 范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版) 社
追忆逝水家园——苏童长篇小说《河岸》里的存在与虚无
追忆逝水家园苏童长篇小说《河岸》里的存在与虚无张旭东苏童2019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苏童受纽约大学之邀,以“全球杰出作家”身份驻校纽约大学。
驻校期间,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国际批评理论中心开设“苏童作品讨论工作坊”。
工作坊由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张旭东主持,共进行8次研讨,系统研读了苏童30余年创作的短篇、中篇及长篇小说。
本文为工作坊最后一期讨论内容整理,以苏童长篇小说《河岸》为中心,细述了小说的创作背景、叙事策略及长篇小说创作经验等。
纽约大学东亚系汪静、周聪等人也参与了对谈。
访谈时间:2019年12月19日访谈地点:美国纽约大学会议室张旭东:今天讨论长篇小说《河岸》。
按老规矩,先请苏童介绍一下这部小说,然后大家讨论。
苏童:《河岸》是我到现在的倒数第二个长篇,但现在想起来也都是恍若隔世。
大家知道,写东西有各种各样的动机,这部小说对我来说是一个愿望之作。
对于这个题材,我一直有一个愿望,我们这一代人青少年时期经历了一个特别特殊的时段,只有中国才有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革”。
“文革”不稀奇,文学作品也好,非虚构也好,我们看到很多对“文革”时代生活的介绍。
但是很少有我们这一代人留下的对于那一段社会生活非常特殊的、不同角度的记忆和阐述。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你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我比旭东、汪静大一点,但基本上是同时代人,对于中国人特别不可回避的那个时代记忆,现在它呈现在公众脑子里的印象,不是一体化的,每代人对那10年的细枝末节的感受和评判,都不太一样。
相对来说,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那部电影,对于70年代作出了一种个人化的表达,这个表达有一种别具隐喻的呈现,他描述那个时代,全是大大的红日和蓝天,是那种干净透明的空气和色彩。
他是那样表达的,你不能说他是无意的色彩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是一种潜意识的呈现。
我所说的不同,是一个少年对于那个时代与一个老右派,与一个“文革”时期受到不停批斗的人所回忆起的那个六七十年代,必然在感官上是不同的,甚至对于空气、对于阳光的记忆都是不同的。
23562651_追忆逝水家园张旭东——苏童长篇小说《河岸》里的存在与虚无
追忆逝水家园苏童长篇小说《河岸》里的存在与虚无张旭东苏童2019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苏童受纽约大学之邀,以“全球杰出作家”身份驻校纽约大学。
驻校期间,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国际批评理论中心开设“苏童作品讨论工作坊”。
工作坊由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张旭东主持,共进行8次研讨,系统研读了苏童30余年创作的短篇、中篇及长篇小说。
本文为工作坊最后一期讨论内容整理,以苏童长篇小说《河岸》为中心,细述了小说的创作背景、叙事策略及长篇小说创作经验等。
纽约大学东亚系汪静、周聪等人也参与了对谈。
访谈时间:2019年12月19日访谈地点:美国纽约大学会议室张旭东:今天讨论长篇小说《河岸》。
按老规矩,先请苏童介绍一下这部小说,然后大家讨论。
苏童:《河岸》是我到现在的倒数第二个长篇,但现在想起来也都是恍若隔世。
大家知道,写东西有各种各样的动机,这部小说对我来说是一个愿望之作。
对于这个题材,我一直有一个愿望,我们这一代人青少年时期经历了一个特别特殊的时段,只有中国才有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革”。
“文革”不稀奇,文学作品也好,非虚构也好,我们看到很多对“文革”时代生活的介绍。
但是很少有我们这一代人留下的对于那一段社会生活非常特殊的、不同角度的记忆和阐述。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你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我比旭东、汪静大一点,但基本上是同时代人,对于中国人特别不可回避的那个时代记忆,现在它呈现在公众脑子里的印象,不是一体化的,每代人对那10年的细枝末节的感受和评判,都不太一样。
相对来说,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那部电影,对于70年代作出了一种个人化的表达,这个表达有一种别具隐喻的呈现,他描述那个时代,全是大大的红日和蓝天,是那种干净透明的空气和色彩。
他是那样表达的,你不能说他是无意的色彩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是一种潜意识的呈现。
我所说的不同,是一个少年对于那个时代与一个老右派,与一个“文革”时期受到不停批斗的人所回忆起的那个六七十年代,必然在感官上是不同的,甚至对于空气、对于阳光的记忆都是不同的。
无处逃遁的历史幽灵——读苏童的长篇小说《河岸》
无处逃遁的历史幽灵——读苏童的长篇小说《河岸》作者:王妍来源:《中国商人》 2014年第11期王妍摘要:《河岸》是苏童以类童年的叙事来书写的“后文革”故事,他重人心浮动而轻世道轮回,在湿润与黏稠气息之中打开一扇尘封多年的历史之窗。
苏童试图在文学中用自己的独特体悟来探寻历史别样的真实。
《河岸》展示了生命的多种可能、个体的迷茫、无根的悬浮与身份的焦虑,而逃遁犹如一个追索的幽灵,久久回荡在文本之中。
关键词:苏童;《河岸》;逃遁;悬浮谈起苏童,从《妻妾成群》、《红粉》、《我的帝王生涯》、《十八相送》、《蝴蝶与棋》、《菩萨蛮》……到《碧奴》、《河岸》,我们不难体味到其小说中那种难以掩映的贵族典雅之气。
他塑造了一系列活色生香的女性形象,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亦真亦假的乡愁,还有那屡屡出现的惊人的敏感、神秘的启示、苍老的寓言、酸甜的死亡气息以及挥之不去的命运的阴影。
然而,如果我们认真地追寻苏童写作脉络的话,不难发现,在苏童的颓败美学背后,隐藏着游离于世事边缘的另一种坚韧。
当我重读《河岸》的时候,深刻地感受到在那个悠长的小说世界里,飘散着从骨子里已经掏空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而逃遁,犹如一个追索的幽灵久久地飘荡在历史的迷宫之中。
一一直以来,苏童毫不掩饰对“枫杨树”故乡的热爱,他在努力书写故乡的同时,也在如实地展示故乡的隐遁与逃亡,“每个人都有故乡,而我最强烈的感受是,我的故乡一直在藏匿,在躲闪,甚至在融化”①。
我们不难发现在其作品背后隐藏着一个移民后代的茫然、好奇与莫名的沉重,作品中时时充满着无根的悬浮与身份的焦虑。
在《河岸》开头父亲就被岸放逐,而收留父亲的团体金雀河上的向阳船队里是一群“融化”了故乡的人们,船队的人们把自己的“故乡”和他们不堪回首的往事一起埋葬,而父亲的故乡随着他身份的被质疑与邓秀香烈士的故乡疑团而漂忽不定起来。
在这本富有象征意义的小说之中,河展开一种包容的母亲般的姿态,用自己的晦暗不清收容着这群故土依稀、无处可归的边缘人。
河流的密语—读苏童之《河岸》有感
河流的密语———读苏童之《河岸》有感作为一本小说,《河岸》讲述的并不是一个很精彩,曲折离奇的故事:库东亮的父亲是女烈士的后代,在镇上做书记,风光无限。
突然有一天,政治运动掀起,库书记烈士后代的身份遭到质疑。
书记下了台,老婆却开始盘查他以往的风流债,并作记录。
人未亡,家已破,库书记离了婚,并因为风流往事难以在岸上苟活,被迫加入了由各种不清白历史的人构成的向阳船队,开始了水上的生涯。
库东亮幼年家庭遭此巨变,母亲离去,父亲的颓废,以及有关父亲风流往事的记载像一只只无形的巨手,把他的命运抛弄于股掌之间。
期间,船队收养了女孩慧仙。
慧仙吃着百家饭长大,后被选中扮演《红灯记》中的小铁梅,但因性格原因难与人相处,渐渐失宠,最终成为镇上的女理发师。
库东亮病态地喜欢慧仙。
最终,父亲因受儿子羞辱喝农药,虽被抢救回来,但在洗澡时赫然发现自己一生赖以生存的生命徽征不知何时已经不复存在,失去了所有支撑。
在生命最后的时刻,父亲身负女烈士的墓碑沉河,库东亮被河岸上的人彻底驱逐。
尽管情节并不复杂,但是却不易懂。
正如亚洲文学奖评委科尔姆〃托宾所说的:“苏童的《河岸》既滑稽又忧伤,这是一个关于妄想爱情的故事,同时又是处理父子之间艰难关系的小说。
当然小说也是一个政治寓言,关于人的欲望和索取之间的巨大鸿沟。
”苏童以一贯的细腻、滑润、诡异的文笔,展现了六七十年代(书中没写具体年代,我自己判断的)时卑微人物最现实的人性以及命运。
或许我读得不够深入,还不能理解透彻,但是,我真实地感觉到了作者内心大的晦暗,极度的灰色,那种对生命本身从一而终的绝望。
所不同的是,苏童的绝望冷静而灿烂,同时,他也在作品中把这种难以言喻的绝望之美不动声色地带给你。
库文轩在被隔离审查后被妻子所憎恶。
她的妻子乔丽敏以“妻子”的特权惩罚他。
库文轩自我放逐到金雀河上后,固执地不再返岸。
从前的他风流无限,为了不辜负他母亲邓少香的英名,他用剪刀剪了他的阴茎。
他也固执地认为自己是邓少香的儿子,每年清明和祭日都会祭拜她。
寻找归属感的灵魂——简析苏童小说《河岸》中的心灵家园
寻找归属 的灵魂
简析苏童小说 《 河岸 》中的心灵家园
程颉斐 ( 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 言文学专业 ‘ 1 0) 安徽 2 00 4
《 河岸 》的封 面上 写 着这 样 一句 话 “ 条河 ,一群 流放 者 , 一 段 发 囿的历 史 ,来 自香 椿街 上 的少 年漂 泊 到河 流之 上 ,空 旷 , 孤寂… … ” . 河 岸是 “ ”与 “ ” 的分界 ,向前 一步 便注 定 飘摇 ,而身 河 岸 后 伟岸 的大 地 在这 里却 第一 次 被苏 童抛 弃 ,这 次他 迈 开步 伐走 出 了他心心 恋恋 的香 椿街 ,开 始 了一段 与河 流为伍 的人 生 。 主人 翁库 东 亮 的父 亲原 本是 烈 士 的儿子 ,担任 书记 的职 务 , ‘ 家 三 口生 活得 幸福 ,骄 傲 ,而 又满 足 。但 随着 文 化大 革命 来 到 的一 支工 作 组使 这一 切发 生 了变 化 ,在 调查 父 亲身 世 的过程 中得 出结 论父 亲不 是 烈士 的儿 子 ,母 亲 因此深 受 打击 ,又得 知父 亲 的 生活作 风 问题 更是 火上 浇 油 ,母 亲忍 受不 了和 这 样 一个 阶级 异 己 份 子再 生 活在 一起 ,连 带 起对 “ ”的厌 恶 ,主 动划 清 界 限, 离 我 开 了家 ,而父 亲在 漫长 的 审查 中也 不再 被 陆地 上 的人 们所 接 受 , “ ”和父 亲被 赶 到 了 向阳船 队 ,一支 由犯过 错误 的人 所 组成 的 我 , 赎罪 船 队 ,过 起 了船上 的生 活 。 父 亲 是被 陆地 所 抛 弃 的孩 子 ,在 河 流 上 找 到 自 己的 归 宿 , 而 “ ”却 并 不 知 道 自 己正 真 的 归属 在 哪 里 ,所 以 ,河 岸 成 为 我 “ ”一 次又 一 次徘 徊 中停 留 的地 方 ,在 与 母亲 , 父亲 , 陆地 与 我 河 流 的多元 关系 中 ,找寻 归属 感 。
鱼形胎记苏童《河岸》的身份修辞与语篇叙事
《河岸》是当代作家苏童2009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由主人公库东亮讲述父亲库文轩因烈属身份受质疑被下放到向阳船队的十三年间,库文轩以自我救赎的方式寻求身份认同,最终无果投河自尽。
其中库文轩烈属身份认证的一条重要线索是屁股上的“鱼形胎记”,围绕“鱼形胎记”小说展开了关于“邓少香之子”身份争夺及其背后权力欲望的叙事。
苏童热衷于塑造小说主人公特殊的身体特征,如胎记、文身、断臂、瘸腿、性无能等。
通过这些身体特征,苏童所要表现的不止是身体的悲剧,更是通过社会语境的揭露,叙写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导致的人的悲剧。
《河岸》中“鱼形胎记”也是苏童巧妙利用的一个身体标记,在文本语境中不止是单纯的标记作用,而是叠加了多重意义的载体。
《河岸》中“鱼形胎记”作为物质性的身体标记,但其内涵却在当时社会情境中被赋予、放大。
“胎记”第一次出现于指认邓少香儿子的场景,其中“鱼形胎记”成为与邓少香具有血缘关系的凭证。
小说中“胎记”出现46次,“鱼形胎记”出现9次。
由于“鱼形胎记”被认定为邓少香烈士遗孤的特征,因而“胎记”出现时往往蕴含了“鱼形胎记”的价值期待,所以本文选取“鱼形胎记”作为分析对象。
文本中“胎记”的分布情况如表1:表1“胎记”在《河岸》的分布及频次由表1可见,“胎记”主要分布于封老四指认邓少香儿子、库文轩下台后掀起“胎记热”,以及文末库文轩胎记消褪的相关叙事中。
为更好探究文本语境中“鱼形胎记”的语义内涵及其对文本叙事的影响,下文在对“鱼形胎记”文本分布观察的基础上,探讨“鱼形胎记”的语义和功能,以及“鱼形胎记”如何推动文本叙事展现身份、权力对人性的扭曲。
一、鱼形胎记:文本语境的修辞认知人类对胎记的认知,包括以概念认知的方式,指向事物共性的概念义,此类义项收录于词典中;以概念认知为桥梁,进入主体感性经验的修辞认知,偏离鱼形胎记:苏童《河岸》的身份修辞与语篇叙事陈翠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苏童小说《河岸》中“鱼形胎记”是一个极具象征意味的修辞符号。
对抗与妥协存在与超越——评苏童长篇小说《河岸》
对抗与妥协存在与超越——评苏童长篇小说《河岸》
苏勇
【期刊名称】《创作与评论》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 苏童最新的长篇小说<河岸>似乎又一次回到了我们熟悉的那个"城北世界",然而这次,这个苏童历时两年打造的文本却并不只是一次简单的还乡之旅,它所说的远远超过了它要说的.尽管小说描写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故事,但这个文本为我们提供的却远不只是还原那或狰狞、或狂暴、或凄楚的历史记忆.与苏童以往的小说相比,在这部小说中,作家形而上的哲性思考渗透在文本的每一个角落里,它左右着人物的命运、情节的设置以及叙事的基点,正是因了这种深刻的哲学思考,我们看到了苏童的成熟以及他此后创作的可能走向.
【总页数】4页(P71-74)
【作者】苏勇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叙事模式的突破与超越r——论苏童长篇小说《河岸》 [J], 张羽华;廖红群
2.“河”与“岸”的人生隐喻——评苏童的长篇小说《河岸》 [J], 韩会敏
3.生命在寻找中归于虚无——评苏童长篇小说新作《河岸》 [J], 郑艳;李敬巍
4.生生相息之“河”与“岸”——评苏童长篇小说《河岸》 [J], 陈姗姗;程亚丽;
5.生生相息之“河”与“岸”——评苏童长篇小说《河岸》 [J], 陈姗姗;程亚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