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去行政化”的路径思考

合集下载

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分析及去行政化途径选择

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分析及去行政化途径选择

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分析及去行政化途径选择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分析及去行政化途径选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高校行政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一些行政化措施可以促进高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但随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在逐步显现。

本文将对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去行政化的途径选择。

一、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表现形式1、行政层层对学校的干涉在我国高校中,行政部门对高校的管理层级多,涉及面广。

相应的,各级行政部门也会对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干涉,动辄给高校施加压力。

2、高校管理体制僵化高校管理体制对人才的使用和创新的支持不够,处理问题往往缺乏灵活性,体制僵化。

在教育行政体制未有改变前,高校将难以获得模式创新,缺少方便有效地行政服务。

3、高校内部精神封闭高校管理体制行政化容易导致高校教师和学生内部形成比较封闭的思维模式,产生拘束思想和行为的副作用,在知识创新、科学进步等方面形成约束和限制。

二、去行政化途径选择1、加快高校改革步伐加快高校改革步伐,强化高校的负责权,让高校能够按照自己的发展需要和教学科研规划自主运作,自主招生和教学改革等由高校自己制定落实,形成高校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

2、加强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加强高校自身管理机制的完善,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实现教师的聘任和升迁更多看重教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而非仅仅关注行政企图和经济基础。

3、改革高校行政管理理念从思想层面上加强高校行政理念改革,落实科学的管理理念,尊重高校内部教学科研规划及教育教学自主权,平衡本校管理与外部干涉的关系。

4、加大监管力度对于高校内部严重的违规行为,监管力度必须维持高度的紧张状态,严格追究信息公开、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的监督责任,从制度到实践严厉打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权力独裁等严重行政化现象,确保高校内部管理有序,规范。

综上,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应识别并加强引起重视,认真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创造条件,坚决反对行政权力滥用,改革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顺应社会改革发展,并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顺畅、顺畅的创业创新运作提供有力保障。

对高职院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思考

对高职院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思考

升 迁 的跳 板 。近几年来 地方政 府“ 心” 办高职 的 热 升 动机 , 是把学 校 的行 政级别 、 就 官场地 位看 成大学 办
基金项 目: 湖南 省 教 育 科学 “ 十一 五 ” 规划 课 题 《 南 高 职 院校 内部 管 理 机制 创 新 研 究 }XJ 8 Z 0 0 阶 段性 成 果 湖 ( Ko B C 1 )
第 1 O卷 第 6 期 2 1 年 1 月 00 1
西 北 农 林 科 技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 u n l fNo t we tA& F Unv r i ( o il ce c iin o r a rh s o iest S ca in eEdt ) y S o
V0L 1 N o 0 .6 NO . 2 O V O1
对 高 职 去 行 政 化 改 革 的 思 考 院校
徐 元 俊
( 底 职 业 技术 学 院 ,湖 南 娄 底 娄 4 0 ) 10 0 7
摘 要 : 国 高等 学校 行 政 化 是 饱 受社 会 舆 论 和 “ 我 两会 ” 病 的 痼 疾 。 在 我 国 高等 教 育 迈进 大 众 化 的进 程 中, 诟 作 为 高等 教 育 主要 类 型 的 高职 院校 在 飞 速发 展 。通 过 剖 析 目前 我 国公 办 高职 院校 存 在 着 由 上 级 委 派 院级 领 导 , 管
我 国高等教 育管理 体制 改革还 留下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济体
的“ 传统 ” 观念 , 高职 院校 内部 行政 化 的管 理模式 , 严
重制 约了 内涵 式 的可 持续发 展 。
( ) 级 委 派 院 级 领 导 一 上 中 国 的 公 办 高 职 院 校 从 其 诞 生 之 日起 , 享 有 就 “ 厅 级 ” 行 政 级 别 。 学 院党 委 书记 由地 方 党 委 委 副 的

高职院校去行政化问题的思考

高职院校去行政化问题的思考
授无心治学,也就导致高职院校教学、利研 等中心工作的边缘化和创新能力的衰退,挫伤了教学与科研人
员的积极性 。 】
( ) 三 管理行政化
高校作为教育 、学术机构,它与其他的行政单位不同,有其特定的教育教育和学术规律,但是在我国 高校在内部管理上却基本上按照行政单位的管理模式,高职院校亦是如此。学校内部机构上下级之间主要
的重灾区,其 “ 去行政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行政化的表现
学校应该一个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公共组织,而不是行政组织,但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已经严重
制约了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 ( )机构行政化 一 首先,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实行“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突出了党委书记和校长的领导地位。受 行政等级制度的影响,学校内部官本位的思想盛行,行政化的工作作风处处体现…。特别是政府在支持高
中图分类号:G 1. 78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7- 1 2 1) 4 04 4 631 7(0 0 ・ 9- 4 1 0 0
二十世纪以来 , 由于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使得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春天,
特别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目前高职高专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 “ 半壁河山”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 。2 1 年,国家出台 ( 00 ( 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0 022 ),指出“ 2 1.00 ) )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 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 管理模式。 这是政府首次在政策层面对高校去行政化 。 ” 高职院校作为地方政府主办的高校,正是“ 行政化”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大学行政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过多的行政机构和繁杂的行政事务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学术自由、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建议大学进行“去行政化”改革,实现学术自治的目标。

要明确大学的定位和任务。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使命是培养人才、推进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

大学的行政机构和行政事务应该紧密围绕这些核心任务展开,避免涉及过多无关的行政事务。

要简化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职能。

目前许多大学的行政机构层级复杂,职能重复,导致决策繁琐,效率低下。

建议将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职能进行合理划分,减少层级,避免重复,提高工作效率。

也要加强对行政机构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其能够真正为学术教育服务。

要加强大学内部治理的民主化和透明化。

大学的行政机构和决策应该更加民主,吸纳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大学应该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明确权责,确保决策的透明和公正。

还需要加强对行政机构的监督,确保其不滥用权力。

建议大学可以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对行政机构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同时接受师生的投诉和意见。

第四,要进行制度创新,提高大学行政效能。

可以考虑引入市场机制,对大学行政部门进行竞争和评比,提高工作效率。

还可以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行政机构的工作表现进行奖惩,激励其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

还可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减少人为的错误和失误。

要加强学术自律和道德建设。

大学的行政机构要坚守自己的定位和职责,客观公正地对待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避免过度干预和介入。

行政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坚决抵制腐败和权力寻租行为。

只有大学行政机构真正走上“去行政化”的道路,才能够为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大学“去行政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改革。

只有真正实现学术自治,才能够发展出真正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体系。

希望各界能够关注和支持大学行政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在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还承担了相当多的管理和行政工作。

大学行政化的现象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大学“去行政化”是当前大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进行一些浅谈。

我们需要明确大学“去行政化”的目标是什么。

当前大学行政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政权力过于集中,行政机构过多,二是行政干预过于频繁,过度干预学术事务。

大学“去行政化”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实现治理体系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要实现大学“去行政化”的目标,首先需要加强大学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

一是要完善大学内部治理机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是要加强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的培养,增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还需要加强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的界定和分工。

大学的行政事务应当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服务于学术事务的发展。

行政事务应当服从学术事务,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需要加强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的分权和分级管理。

要建立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分离的管理制度,建立起以学术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机制。

要建立健全的学术自主权保障机制,保障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自主权。

大学“去行政化”还需要加强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要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也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还需要强化大学的社会责任和社会监督。

大学要加强对外部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提高大学对社会的敬畏之心,让公众对大学的发展有更多的信任。

也需要加强社会对大学的监督,建立起有力的舆论监督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有效规范大学的行政行为。

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还需要加强大学内部的文化塑造。

可以通过加强大学内部的文化建设和学术氛围的营造,让大学内部的管理者和教师都能够树立起真抓实干、以学术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高大家对学术的尊重和热爱,强化大学内部的学术氛围。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学的发展和管理模式。

在中国的大学中,行政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给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很多问题。

在当前的大学改革中,如何实现“去行政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

大学的行政管理应该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素质。

现在的大学行政干部普遍存在能力不足和知识水平低下的问题。

这是因为多年来大学行政职位的选拔和晋升主要依靠政治关系和行政级别,而忽视了干部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素质。

要实现大学的“去行政化”,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注重干部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高大学行政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大学的行政管理应该更加注重公正和透明。

当前的大学行政管理存在着极大的权力滥用和不公正的问题。

一些行政机构和干部滥用职权,利用行政资源和权力寻租和谋取私利,给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很大的干扰和阻碍。

要实现大学的“去行政化”,必须加强行政管理的监督和制约,建立一个公正透明、权力分立和有良好激励机制的行政体制,防止权力滥用和不公正现象的发生。

大学的“去行政化”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监督。

大学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人才培养。

政府在大学改革中应该更加注重学术自由和学术独立,减少对大学的行政干预,使大学能够自主决策和管理。

实现大学的“去行政化”是当前大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这需要大学和政府共同努力,厘清大学的使命定位,加强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公正化和透明化,为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只有这样,大学才能真正成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地,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近年来,大学“去行政化”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机构,行政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行政化给大学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人浮于事、负担过重、效率低下等。

大学“去行政化”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实现大学的“去行政化”,需要探索一条可行的路径。

大学要强化教学为本的理念。

当前,很多大学过分注重行政工作,而忽视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这就导致了大学教学不稳定、师资不足、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

要实现大学的“去行政化”,必须要优先教学工作,将教学放在首位。

大学应该加大对教师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声誉,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到教学工作中。

大学要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激励和奖励那些有成就的教师。

只有加强对教学的重视,大学才能够真正做到“去行政化”。

大学要优化治理结构。

大学现有的治理结构过于沉重,决策过程繁琐,导致了行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学要进行治理结构的优化。

可以适当减少层级,精简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

大学要加强规范化管理,明确各级管理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行政部门之间的重叠和冲突。

大学还可以加强内部沟通,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减少无谓的行政工作。

大学要加强专业化管理。

目前,很多大学的行政工作与教学工作脱节,导致了专业性不强、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学要加强对行政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大学还可以引进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和模式,借鉴企业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大学可以建立行政职位的专业化发展通道,鼓励行政人员在专业领域深耕并取得成绩,提高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大学要加强社会的监督和参与。

大学是公共机构,应该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参与,以减少行政工作的滥用和浪费。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学可以建立学生和教职工代表制度,增加他们在决策中的参与度。

大学还可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合作,开展专业服务和社会服务,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价,推动大学的“去行政化”。

浅析高校去行政化过程中的困境及对策

浅析高校去行政化过程中的困境及对策

浅析高校去行政化过程中的困境及对策概述高校去行政化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旨在让高校更加注重教学科研工作,减轻行政管理的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然而,在实践中,高校去行政化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如何有效解决这些困境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实践中的困境1.行政化思想根深蒂固尽管高校去行政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某些高校内部的行政化思想和体制仍然根深蒂固。

部分高校仍然强化行政管理,拘泥于繁琐的规章制度,而忽视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本质和重要性。

2.管理体制不健全“去行政化”并不意味着消除一切管理机制,恰恰相反,它需要建立与现代大学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然而,在实践中,高校管理体制并不健全,业务学科管理机制、教师招聘晋升机制、考核评估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3.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高校去行政化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

但是,在有些高校中,不同部门间的沟通不畅,信息流通不畅,导致高校的各项工作难以协调和推进。

4.人才流失严重行政化会让一些优秀的教师和学者感到束缚,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和发展动力,导致他们离开高校。

虽然高校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留住人才,但在一些高校中,人才流失现象仍然存在。

解决困境的对策1.改变行政化思想高校需要将教学科研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树立行政管理服务教学、科研的理念。

同时,高校还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增强他们引领学生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完善管理体制高校需要建立更加完备的管理制度,包括业务学科管理机制、教师招聘晋升机制、考核评估机制等。

此外,高校还应考虑调整干部任免制度,对优秀的教师和学者给予更好的支持和激励。

3.加强沟通机制建设高校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机制,充分发挥不同部门的作用,加强信息共享和流通,避免信息孤岛。

高校还可以推进内部人员交流,增进彼此了解,提高合作效率。

4.完善人才流失机制高校可以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加强业务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来留住优秀教师和学者。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大学“去行政化”是指在大学组织与管理中,减少行政管理和冗余机构,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当前,大学行政化问题突出,给高等教育发展造成了许多困扰。

浅谈如何实现大学“去行政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要精简行政管理层次。

大学行政管理层次多、人员复杂、职能交叉,造成了决策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需要建立起合理的行政管理层次体系,精简职能岗位,优化管理结构,提高决策效率。

要减少行政冗余机构。

当前,许多大学存在着不少冗余的行政机构,既增加了管理成本,又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的自主性。

要深入剖析各个行政机构的职能和任务,合理调整和优化行政机构设置,精简冗余机构,确保行政工作的高效运转。

要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大学作为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场所,必须具备自主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和科技环境。

要推进学术自由,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自主选择教学和科研内容,提倡项目制管理,让大学真正成为创新的热土。

要加强大学内部治理和监督机制。

大学“去行政化”并不意味着完全取消行政管理,而是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完善教育质量监控机制,确保大学内部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社会紧密联系,与社会合作,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实现大学“去行政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精简行政管理层次,减少行政冗余机构,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加强大学内部治理和监督机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

通过不断探索和改革,才能够实现大学管理体制的优化与创新,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新治理结构模式下我国高校去行政化路径探索

新治理结构模式下我国高校去行政化路径探索

新治理结构模式下我国高校去行政化路径探索【摘要】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治理挑战,行政化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探讨了在新治理结构模式下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路径。

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校现状,然后深入剖析了高校行政化问题,接着提出了去行政化的路径探索,并探讨了高校治理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实现高校去行政化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为高校治理改革提供参考,促进我国高校治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推动高校向着更加透明、高效、民主的治理方向迈进。

【关键词】新治理结构模式、高校、行政化、路径探索、治理体制创新、治理结构调整、高校现状、问题分析、去行政化、重要性、发展趋势、政策建议、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正在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

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导致了高校决策效率低下、制约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甚至出现了一些腐败问题。

探讨新的治理模式,实现高校的去行政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高校现状和行政化问题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找到适合高校的治理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方向,探索实现高校去行政化的新路径,为高校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提供保障。

1.2 研究意义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单位,其治理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未来。

随着新治理结构模式的逐渐推行,如何去行政化成为高校治理领域的热点问题。

对于高校去行政化路径的探索,不仅关系到高校内部的组织运行效率和治理模式的创新,更涉及到政府部门对高校的监督和支持体系的重构。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高校现状、行政化问题的分析,提出可行的去行政化路径探索方案,并探讨高校治理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研究意义在于为高校治理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高校治理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高校去行政化路径探讨

高校去行政化路径探讨

高校去行政化路径探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行政化的
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行政化对高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人才培
养等方面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因此,高校需要走向去行政化的路径。

首先,高校需要积极推行内部民主管理。

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应该注重发挥教师、学生和相关专业人士的主观能动性,组织教师
和学生代表参与管理决策,发挥群众智慧,增强高校的透明度和公
正性。

高校要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代表参与各项管理事务,促进高校师生对高校管理的关注和理解,达到民主决策的目的。

其次,高校需要加强学术运行机制的建设。

高校应根据学科的
特点和需求,建立相应的学术管理机构,积极发挥学者的主导作用,遵循学术规范和“以学问为本、以人才为重”的原则,加强学术评
价体系的建设,重视学术成果的质量而非数量,打破高校学科之间
的壁垒,加强学科交流与协作,推进跨学科研究等。

最后,高校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队伍应按照学科
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科学设置招聘标准,采用公平公正
的选拔方式,重视教师教学、科研和服务能力的综合评价,实现人
才的流动和交流。

高校也应强化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培养和团队建设,提供科研经费、设施、技术支持等必要条件,助力有潜力和才
华的年轻人成长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骨干力量。

综上所述,高校去行政化的路径可以通过积极推行内部民主管理、加强学术运行机制建设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来实现。

这也为高
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行政工作的繁琐和复杂度日益加大,使得大学师生的工作生活质量受到不小的影响。

因此,许多大学开始探索实现“去行政化”的路径,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以实现大学的使命和价值观。

首先,大学可以通过优化行政管理结构实现“去行政化”。

一些大学在行政管理层面形成了太多的层级和区域,使得行政人员的数量暴增,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大学可以试着精简行政管理结构,并减少层级,简化程序,减少管理人员,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用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

同时,通过引入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系统来优化日常行政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也可以让教职员工更加关注他们的核心业务。

其次,大学可以通过减少浪费、节约成本来实现“去行政化”。

一些大学的行政管理极为庞大和冗余,存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挤占了大学的开支预算。

因此,通过切实节约成本和减少浪费,大学可以将资源重新分配到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领域,以满足大学的重要任务。

例如,政策制定者可以考虑使用新技术来节约资源,比如大学应用虚拟教室等现代技术,节约教学成本,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大学的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

最后,大学可以通过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去行政化”。

一些大学的沟通渠道并不畅通,不方便师生交流和合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学可以采用创新方法和工具,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建立更加开放、透明和民主的沟通机制。

例如,大学可以通过与学生集体谈话、设立教育教学热线、开展线上互动、设置社交网络大厅等途径促进师生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和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大学的“去行政化”不仅需要进行结构优化和成本节约,还需要建立更加顺畅高效的沟通平台。

这可以为大学的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能力和敏捷度,提高大学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为社会和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分析及去行政化途径选择

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分析及去行政化途径选择

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分析及去行政化途径选择一、背景介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高校规模和数量的快速增加,管理体制也不断发生改变。

然而,在高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行政化问题,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去行政化成为了高校管理的重要议题。

二、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分析2.1 行政强制管理导致权力过度集中在一些高校内,行政强制管理导致学校管理的权力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从而造成了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效率低下问题。

这种现象存在着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权责分配问题。

2.2 行政化管理导致选人用人不公一些高校存在着行政化管理方式下的人事任免不公的问题。

部分高校以行政级别为标准来选用人才,而不是按照其学术水平和工作实绩来选拔人才。

这种做法不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需要,也不符合人才选拔的基本规律。

2.3 行政化管理导致学术自由受到限制在一些高校中,行政化管理造成学术自由受到限制。

由于学术评价的过度行政化,一些学术活动或成果的评价难以体现其真实水平和价值。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学术声誉和发展。

三、去行政化途径选择3.1 强化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高校应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管理,从根本上避免行政力量形成的这种问题。

3.2 建立高校管理-democratic化高校可以采取“打破学院、独立设立管理机构、实行院长负责制”等方式,使得管理层的决策不仅要考虑到学校的整体利益,也要考虑到各学院、各部门的意见。

3.3 依据市场原则选择领导干部高校领导干部的选拔应该依据市场原则,以其学术水平和工作实绩为主,完全去除行政级别对人才流动的影响。

四、结论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是高校管理中一个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强化管理制度建设、建立高校民主化管理和市场化选人用人原则,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从而推动高校朝着更加自由开放和民主平等的方向发展。

浅析高校去行政化过程中的困境及对策

浅析高校去行政化过程中的困境及对策

浅析高校去行政化过程中的困境及对策【摘要】当前,高校行政化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在去行政化的过程中,高校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如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权力下放不彻底等。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加强人才培养。

高校去行政化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高校能够更好地走向去行政化的道路,实现真正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行政化、去行政化、困境、对策、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重要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去行政化是当前我国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校的独立办学和管理自主。

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导向,在高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行政化现象,即行政干预过多,学术管理不够独立,高校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还阻碍了高校内部的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发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去行政化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实践。

在去行政化的过程中,高校会面临一系列困境和挑战,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来克服。

本文将从高校行政化现状分析入手,深入探讨高校去行政化的困境及对策,为高校改革提供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

1.2 问题提出高校去行政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境和挑战。

在当前高校行政化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高校存在着过度集中、冗余的行政管理结构,给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

权力下放不彻底也是高校去行政化面临的困境之一,一些高校仍然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难以真正落实去行政化的目标。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更是高校去行政化所遇到的重要困境之一,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就很难实现高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有效地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些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校去行政化的路径探析

高校去行政化的路径探析

高校去行政化的路径探析一、高校行政化的定义、表现、原因及弊端(一)高校行政化的定义高校行政化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在组织属性、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与行政机关有着大体相同的属性。

(二)高校行政化的表现具体表现为:对外政府对高校的管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微,高校在政府深入细微的管控之下,自主性越来越差,对政府的依附性越来越强。

在这样的管控之下,高校毫无自由而言,被迫成为接受政府管理、执行政府决策的办事机构,高校越来越像政府的组成部分,办学自主权正被一点点蚕食。

高校依附于政府和教育行政单位,丧失独立性,成了政府和教育行政单位的附属。

对内表现为高校内部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高校采取了与政府机关相同的管理体制,高校内部己经不再是学术的圣地,学术权力己经沦为行政权力的附庸。

高校按照行政体制的结构和运行模式来建构和运行,俨然成了官场,这就严重偏离了大学作为以道德和知识育人的场所,必须以追求知识和学术为目的,以科学精神为核心凝聚力,并且应有某种对绝对精神追求的本质要求。

在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凌驾十学术权力之上,行政机构成为学校主导部门,大学内部的所有资源配置,无论是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职称评定、研究课题、教学方案等,一律由行政官员主导的行政管理系统控制。

(三)高校行政化的原因大学行政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

第一,历史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高校实行全面的管理,对高校的自主权的认识不足。

政府是高校的出资者、举办者,“谁出资、谁定调”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金科玉律。

我国高校是由政府出资兴建的,政府提供了财政支持,我国高校当然不能放弃对高校的管控。

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全能政府理念在计划经济体制卜发挥得淋漓尽致,事无巨细地将一切都纳入计划管理,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也不例外。

制卜的传统模式。

第四,官木位思想根深蒂固。

高等教育的行政化是全社会官木位思想的产物。

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传统,以官为木、以官为贵、以官为准,一切为了做官的思想倾向仍长期存在。

高职院校“去行政化”的路径思考

高职院校“去行政化”的路径思考

高职院校“去行政化”的路径思考罗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摘要:我国高校“行政化”是历届“两会”议论的焦点,高职院校行政化现象也不容轻视。

从宏观层面来说,要用“民本位”思想代替“官本位”思想,要用“管办分离”代替“官办一体”;从中观层面来说,要大力培育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教育中介组织;从微观层面来说,要促使教师和学生两个话语权的强势回归。

关键词:高职院校;去行政化;路径2005年,钱学森曾对温家宝总理提出过一个深刻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来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老之问,引发了对教育“去行政化”问题的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后,教育“去行政化”成为舆论的焦点和社会热议的话题,引发了更深层次对教育“去行政化”问题的思考。

“行政化”问题在高职院校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如何“去行政化”是摆在所有高职院校面前一道现实而重要的命题。

一、高校“去行政化”的内涵及实质“去行政化”到底去什么,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了解高校“行政化”的概念。

高校“行政化”就是指高校的组织构架和运作模式与行政机关是大体相同的,或者说就是完全一样的。

高校作为学术性机构和它“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三大任务决定,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不能按照行政机关的样式进行。

如果按照行政机关的样式进行就是被异化了或变质了,脱离了大学原有的精神和本质。

高校“行政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部“行政化”,主要是指政府对高校管的太多、统的过死,导致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被剥夺和被粗暴干预;二是内部“行政化”,就是指高校本身的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压制与剥夺,导致学术权力边缘化。

“去行政化”的内涵和实质就是让大学回归原来的精神和本质,尊重大学的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学术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淡化行政色彩,突出办学自主地位和学术权力的主导地位。

二、高职院校“去行政化”的阻力分析(一)“官本位”思想影响近些年,受中国几千年官文化传统和我国现行“官本位”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大学的“官本位”现象已暂成风气。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去行政化成为一个新的关键词,大学也开始探索如何去行政化。

然而,去行政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一条具体的路径来实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浅谈一下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一、强化学术导向大学去行政化的核心在于强化学术导向。

一所大学必须始终坚持学术优先的原则,把教学和科研放在第一位,保证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然而,在许多大学中,教学和科研已经被行政工作所压缩,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更是牺牲了教育质量,影响了学生发展。

因此,大学要坚持学术导向,让学术成为真正的核心,保证学术工作者的权益,让教学和科研得到更好的发展,推动大学的高水平发展。

二、转变管理理念大学越来越复杂,需要进行管理。

然而,管理不应该成为大学的中心,应该为大学的发展服务。

大学应该转变管理理念,推崇灵活的管理,反对僵化的管理。

管理应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减少形式主义,鼓励创新,允许管理人员有一定的自主权,提高管理效率。

此外,管理也必须透明公开,让学术动态和决策过程可以被广泛了解,以提高大学管理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三、加强社会参与大学不应该像一个封闭的小社区,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参与,与社会紧密联系。

学生、教师和校外人士应该有更广泛的参与,大学应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推动大学与社会的交流,扩大大学的影响力和声誉。

社会参与有助于推进大学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增加校外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社会参与还有助于整合资源,推动大学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共同合作,推动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

四、优化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是大学最宝贵的资源,而优化人才激励机制是去行政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前,许多大学的激励机制还停留在加薪和升职的简单模式,缺乏更加多元化、灵活的激励机制。

大学应该逐步建立符合学术特点的激励机制,以贡献为导向,促进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此外,大学还应该注重人才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终身学习,加强培训和交流平台建设,为人才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去行政化”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对大学“去行政化”的探索和实践,不仅是为了满足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为了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校的治理效率和质量,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应该如何选择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大学“去行政化”是指建立以学术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即按照高等教育的学术规律和知识规律进行管理。

在这一过程中,大学应当根据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明确自身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将学术建设置于首位,强化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地位。

这要求大学在治理体系和管理机制上,更加注重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办事机构和专业委员会等内部学术组织在高校内部的地位和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学术决策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确保高校各项事务都朝着学术目标和学术价值方向发展。

大学“去行政化”要强化学术治理,加强学术自律。

学术是大学的生命,大学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以学术建设为中心。

大学应当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强调学术诚信,倡导学风建设,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推动学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公正,使学术评价更加注重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使学术研究与高校人才评价、学术交流、学生教育和学术奖惩等相结合,形成以学术为核心的高校治理机制。

大学“去行政化”需要强化内部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

高等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高校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的管理技能。

高校要强化内部管理的专业化,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完善管理职能和职责,让各项工作更专业、更精细、更高效。

学校领导者应当具备一定的学术背景和管理经验,能够更好地推进学术建设和管理体系的创新。

大学“去行政化”需要加强内外部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社会声誉。

高校要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提升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提高高校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大学“去行政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行政化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大学在追求管理效率的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大学“去行政化”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就大学“去行政化”路径进行浅谈。

一、背景与现状当前,我国的高校管理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化倾向。

大学在实行人员招聘、财务审批、科研管理等方面都受到了行政体制的束缚,导致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受到了不必要的干扰。

行政管理的繁琐和低效,不仅影响了大学的创新活力,也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管理成本和压力。

行政化管理模式也容易导致腐败和权力寻租现象的蔓延,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大学“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二、选择多元治理体系在大学“去行政化”过程中,选择多元治理体系是一个关键的路径。

多元治理体系是指建立一个相对独立于政府行政管理的机构,通过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科研评估委员会等机构参与大学内部决策和管理,实现内部自治和精英治理。

通过多元治理体系,可以减弱政府对大学的干预,提升学校的自主权和办学效率。

三、推进学术 democracy学术democracy是指通过广泛的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的机制,建立起学校内部的决策和管理体系。

在大学“去行政化”过程中,推进学术democracy可以有效地减少行政干预,增强学术自主权。

学术democracy还可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四、着力构建以学术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要推动大学“去行政化”,必须着力构建以学术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当前,大学管理评价体系往往以行政管理层面为导向,忽视了学术质量和创新能力。

应当建立一个对教学、科研和学术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体系,确定绩效考核的标准和指标。

只有让学术成果成为评价的核心,才能真正助力于大学“去行政化”。

五、加强内部治理机制为了实现大学“去行政化”,必须加强学校的内部治理机制。

内部治理机制是指通过完善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科研评估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实行学术自主权、教学科研自由和管理独立的机制。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当前,大学“去行政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政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行政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的教学与研究效果,制约了大学的创新与发展。

大学“去行政化”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我们需要明确大学“去行政化”的目标和意义。

大学“去行政化”的目标是削减行政层级,优化大学的组织结构,提高决策效率,使大学回归教育和研究的本质。

大学“去行政化”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与研究效果,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好的环境。

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精简行政层级和职能。

当前大学行政层级过多,行政人员占据了大量的资源与人力,大大降低了大学的效率和运行成本。

优化行政层级,减少行政人员数量,将行政资源由行政层级向教学和科研层级倾斜,是“去行政化”的重要一步。

第二是加强大学的内部管理和治理。

当前大学内部的管理机制普遍滞后,制约了大学的发展。

建立科学、民主、透明的内部管理和决策机制是“去行政化”的关键。

第三是提升大学的教育和研究能力。

大学是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场所,要提升教育和研究能力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和人力投入到教育和研究中去,而不是浪费在行政事务上。

大学要将教育和研究置于核心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先进的实验设施和科研条件,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大学“去行政化”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大学的监督和管理,推动大学“去行政化”的推进。

学校要主动作为,加强内部管理和决策,提高自身的教育和研究能力。

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的支持和监督,呼吁大学“去行政化”的进程加快推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 去行政化” 的路径思考
罗 华
娄底 470) 100 ( 底职 业技 术 学 院 ,湖 南 娄

要 : 国高校“ 我 行政化” 是历届“ 两会” 议论的焦点 , 高职院校行政化现 象也不容轻视 。 从宏观层面
来说 , 用“ 要 民本位” 思想代替“ 官本位” 思想, 要用“ 管办分 离” 代替“ 官办一体”从 中观层面来说 , 大力培 ; 要
出社 会 所需 用 的人 才 , 才能 培 养 出充 满 活力 , 充满
和资源依 旧掌握在政府手中。19 年颁布的《 98 高等
教育法》 明确规定了学校拥有招生 、 学科专业设置 、 教学 、 学术研究等七项 自主权。 但是, 现实之中的高 校, 校领导 的任命 、 招生政策 、 资金投入 、 质量监控 、 建设规划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要权力, 依然高度集 中在国家有关部门手中。【 以上级的方向就是高 惭 校的方向, 上级 的追求就是高校的追求 。从 内部来 看, 我国现行 的大学 治理结构, 是一种典 型的党政
建立而发生根本性 的变化, 政府依 旧用管理国家
行政 机 关 的办法 来 管理 高 校, 学许 多 的重 要权 力 大
秋战 国时期 , 由于学术相对 自由, 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良好局面。学术 自由是大学的灵魂 , 唯有充分享 有学术 自主权 , 富有浓厚 的学术氛围的大学 , 才能 真正找 回大学的“ 我”大学才能顺其 自然地培养 自 ,
考 。“ 行政化” 问题在高职院校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 如何 “ 去行政化” 是摆在所有 高职院校面前一道现 实而重要的命题。

官绩 和政绩 , 大学的责任、 使命和大学 自治的传统
淹 没在 “ 官本 位 ” 的洪潮 中 ; 内部而 言 , 于 首先 , 大学

高校 “ 去行 政化 ” 内涵 及 实质 的
官员 只对上级负责 , 不对人民负责 , 民的权力无 人
的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压制与剥夺 , 导致学术权
力边缘化。去行政化” “ 的内涵和实质就是让大学回
法有效的行使 , 人民的权利得不到有效 的维护。现 行的教育管理体制 由于受 中央集权体制 的影 响 , “ 行政化” 的特点非常严重。从外部来看 , 高度集 中
第 3 第 1 期 卷 1
2l年 1 01 1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科 学 教 育 版 )
Ju a f hfn ies y(ce c o r l i gUnv ri s in e& e u ain) n oC e t d ct o
V0. o 1 13N .1
NO . V 201 1
2 0 年 ,钱学森 曾对温家宝总理提出过一个 05
深 刻 问题 “ 为什 么我们 的学校 总 是培 养不 出来 杰 出 学 自主地位和学术权力的主导地位 。
二、 高职 院 校“ 行政 化” 去 的阻 力分析
人才? , ”这就是著名的“ 钱学森之 问”钱老之问, 。 引 发 了对教育“ 去行政化” 问题的思考。《 国家中长期
( ) 官本位 ” 一 “ 思想影 响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00- 00年 )发布 2 1-2 2 - 》
后, 教育“ 去行政化” 成为舆论 的焦点和社会热议的
话题 , 引发 了更 深层 次对 教育 “ 行政 化 ” 去 问题 的思
近些年 , 中国几千年官文化传统和我国现行 受
“ 官本位” 大环境的影响, 国大学的“ 我 官本位” 现象 已暂成风气。从外部讲 , 大学的主要领导是由政府 任命 , 大学领导唯政府官员马首是瞻 , 过分的追求
过于追求行政级别 , 不少教师都以当官作为人生和 事业的第一选择 ,导致行政 岗位千军万马挤独木 桥, 而教师岗位、 教辅岗位和科研岗位无人 问津。 其 次, 大学 的学术权力被大学行政官员所瓜分 , 大学
教授 的学 术权 力处 于边 缘化 , 在学 校 发展 的重 大决
“ 去行政化” 到底去什么 , 这是首先要解决 的问 题 。首先要 了解高校“ 行政化” 的概念 。高校“ 行政 化” 就是指高校的组织构架和运作模式与行政机关 是大体相同的 , 或者说就是完全一样的。高校作为 学术性机构和它“ 教学 、 科研 、 社会服务” 的三大任 务决定 ,应该有 自己独特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 , 不能按照行政机关的样式进行 。 如果按照行政机关
育职 业化和 专 业化 的教 育 中介 组 织 ; 从微 观 层 面来说 , 要促 使教 师和 学 生两 个话语权 的 强势 回归 。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去行 政化 ; 径 路 中 图分 类 号 : 7 85 G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3 33 (0 1 1- 19 0 17 — 2 12 1 )10 8— 3
归原来 的精神和本质 , 尊重 大学 的发展规律 、 教育
基 金项 目 : 国职 教 学会 2 1— 0 1 度 科 研 规 划 项 目(3 0 1 ; 南 省情 与 决 策咨 询 研 究课 题 (0 0 1 Z 9 ) 中 00 2 1 年 722)湖 2 1 1B Z17
的计划管理体制并没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步
有的精神和本质 。 高校“ 行政化”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 一是 外 部 “ 政 化 ” 主要 是 指 政府 对 高 校 管 的 行 ,
太多 、 的过死 , 统 导致高校 的办学 自主权被剥夺 和 被粗暴 干预 ; 二是 内部“ 行政化” 就是指高校本身 ,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 这种体制使
的样式 进行 就是 被异 化 了或变 质 了 , 离 了大 学原 脱
策中, 处于失语或半失语 的状态。1 [ 官本位” 2 “ 思想的 存在已经严重阻碍 了大学的健康发展 , 已使大学失
去 了原有 的本 质 和意义 , 已使 大 学不 再是 学术 的净 土 , 果 “ 本 位 ” 个 思想 源 头不 除 掉 , 职 院校 如 官 这 高 “ 去行 政化 ” 成一 句空 话 。 就 ( ) 二 现行 教 育管理 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