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观察】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须回答三个问题
浅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农问题农家参谋-11-NONG JIA CAN MOU浅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贾光辉(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农林畜牧水产局,河北唐山,063299)【摘 要】2013年,农业部将“阳光工程培训”全面转型升级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并进行试点,2014年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
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培育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对策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了工业飞速发展的辉煌,极大的带动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伴随着产生的副产物之一就是大面积“空心村”“老人村”迅速形成。
同时,我国农业的发展也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期,亟需大量有文化、懂生产经营、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一代农民投入农业发展行列。
为解决这一农业发展与人才后劲不足的矛盾,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旨在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以唐山市曹妃甸区为例,曹妃甸区是在原唐海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唐海县农业具有较为辉煌的发展历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唐海县就是华北水稻主产区,所产大米享誉全国乃至日本20世纪80年代,水产业快速发展,对虾养殖夺得单产、总产、规格、效益、创汇、亲虾越冬六项全国第一,成为“全国养虾先进县”;20世纪90年代,综合实力跻身全省20强、在全国农垦系统中排名第二,成为全国8大科技兴海示范区之一,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河蟹之乡”。
2012年,曹妃甸区成立,下辖四大板块,即工业区板块,南堡开发区板块,唐山湾生态城板块,垦区板块(原唐海县)。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曹妃甸区承接京津唐转移产业和工业区相关配套产业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原唐海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问题之一就是大批高素质、有文化的年轻人迅速投入工业建设的大潮,农村出现了“无人种地”的尴尬局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业产业链上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社区发展、乡村旅游等职业的农民。
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资金缺乏。
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许多农民家庭资金状况有限,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农业生产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贷款和补贴等方式,帮助新型职业农民筹集资金,解决他们资金缺乏的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的问题还包括技术不足。
现代农业生产需要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但一些农民缺乏相关的技术培训和学习机会,使他们难以应对复杂的农业生产经营工作。
政府可以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解决技术不足的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市场营销能力不足。
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市场开拓和营销能力,但一些农民缺乏市场营销知识和经验,导致他们的农产品难以获得良好的销售渠道和价格。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营销培训,提供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支持,帮助他们提升市场营销能力,解决市场营销能力不足的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还面临着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
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但一些农民在生产经营中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农村环境恶化。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培训,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提倡绿色生产和循环利用,帮助农民更好地保护农村环境和利用资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资金缺乏、技术不足、市场营销能力不足和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推动绿色生产等方式,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解决相关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已成为一个国家战略,这不仅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缓解农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在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农业技术培训、创业资金等方面,但目前政府和社会资金投入仍然不足,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难以落地。
2. 缺乏专业技能培训。
虽然政府多次提出要加强农村人才培养,但是实际上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仍然不够,很多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面临技术门槛高、市场信息不足等困难。
3. 缺乏市场信息和管理经验。
许多新型职业农民在创业初期面临市场信息不足、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导致创业失败率较高。
4. 土地流转难题。
土地流转是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的前提,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土地流转难题,许多农民依然面临土地流转不畅、土地流转费用过高等问题。
5. 就业观念的转变困难。
传统农民的就业观念较为固化,许多农民更愿意做传统的种地、养殖等工作,而不愿意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创业。
二、对策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创业补贴等方面,为新型职业农民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2. 落实技能培训计划。
政府应该落实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3. 建立市场信息交流平台。
政府可以建立农村市场信息交流平台,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管理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和经营。
4. 推动土地流转改革。
政府应该加大土地流转改革力度,简化流转手续,降低流转费用,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支持。
5. 宣传新型职业农民的利与弊。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宣传新型职业农民的优势和潜力,帮助农民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创业。
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下面将从多个层面展开回答这一问题。
第一,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现代化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还可以减少农业生产环节中的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农业现代化也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第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村地区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农民。
他们具备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中坚力量。
第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注重知识、技能和管理的培养,使其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第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农业现代化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来支撑,而新型职业农民正是这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五,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教育,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和财政支持,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式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第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如设立专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提供培训补贴和人才引进补贴,推动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等方式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
第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知识传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经营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农业经营。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有专业、有技能的农民。
他们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农村实现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培育一大批有着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管理技能和创业精神的优秀农民,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民素质和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推进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观念不足。
部分农民仍停留在传统的农耕文化和务农观念上,并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缺乏现代文明的意识。
2. 专业技能不足。
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相关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一些农民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表现出技术含量低、效益不高等问题。
3. 创业精神不足。
部分农民依赖于政府补贴和传统种植方式,缺乏自主创新和创业意识,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接受和应用度不高。
4. 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一些农民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不高,限制了他们获取最新农业信息和市场动态的能力。
5. 社会支持不足。
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市场渠道狭窄、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导致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面临资金压力和市场风险。
二、对策1. 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2. 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训资源,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3. 激发创业精神,推动农民创新。
组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农民关注市场需求,鼓励他们开展专业化种植、养殖和加工,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 推广信息技术,增强农民信息化能力。
加强对农民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和管理能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指通过培养和选拔具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农民,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培训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农技人员相对不足,导致农业培训机构的不完善,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内容与农业实际需求脱节,造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难以推进。
应该加大投入,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就业渠道不畅的问题。
农民在完成培训后,由于技能水平有限、经验不足、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原因,很难找到稳定的合适就业岗位。
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对脱节,城市企业对农民工招聘门槛较高,也阻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就业。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务农观念转变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农民教育长期以来注重的是务农技能的传承,忽略了农民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导致了很多农民对于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接受度较低。
应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经营思维。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培养成本高的问题。
由于新型农民需要接受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需要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和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培养成本较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效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民培训,降低培养成本。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培训资源不足、就业渠道不畅、务农观念转变和培养成本高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政府投入,优化培训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民培训,降低培养成本。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业等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能够在农村地区创造更高附加值和增加就业。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教育培训不足我国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民缺乏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但是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很多农民无法得到系统的培训。
2. 资金支持不足创业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项目投资、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很多农民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所需的创业活动。
3. 缺乏市场信息和营销手段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的信息,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农民缺乏及时的市场信息,导致生产销售困难。
缺乏营销手段也成为了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之一。
二、对策建议加强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包括农业、养殖、加工等领域的专业技能培训。
可以引入企业、专业机构等资源,开展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专项资金支持机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项目、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创业,提升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和成功率。
3. 搭建市场信息平台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信息,帮助农民调整产销结构,提高产销效益。
加强对农产品的品牌营销,建立农产品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支持合作社组织支持农民组建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生产、采购、加工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组建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5. 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更多的激励政策和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融资支持、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激发农民的发展潜力和创业热情。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的发展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越来越大。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仅是传统的农民,更是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可以参与到现代农业生产中,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培育出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1. 教育水平低:很多农民缺乏良好的教育背景,导致他们对于现代农业生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
2. 缺乏专业技能:随着农业的现代化,需要农民具备更多的专业技能,如农业机械操作、农业科技应用等,而现实中很多农民并不具备这些技能。
3. 缺乏创新精神:传统的农民思维以及对于现代农业生产的认识都较为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缺乏管理能力: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而传统农民多数是个体户,缺乏管理经验和技能。
5. 缺乏市场意识:很多农民在生产中只关注农作物的产量,忽略了市场需求和质量安全的问题,这导致了农产品销售不畅。
6. 缺乏政策支持: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政策体系仍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对策:1. 提高教育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2. 加强培训:建立健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开展多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
3. 引导创新: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训,鼓励农民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4. 建立农业合作社:建立农业合作社,引导农民转变思维,从个体户转向集体经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益。
5. 加强市场培训:开展市场营销与贸易的培训,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价格。
6. 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以激励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并对他们提供相应的保障。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备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的农业从业人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技术水平不高:传统农民由于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缺乏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 缺乏市场意识:许多农民缺乏对市场需求和行情的了解,生产经营缺乏前瞻性和灵活性,导致农产品滞销和经营困难。
3.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现行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主要针对传统农业人才,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系统化、专业化培训体系尚未建立。
4. 资金和政策支持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但目前仍存在资金难、政策不明确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技术培训:建立健全技术培训体系,加大对新型农民的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其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
2. 注重市场化培训:加强市场需求分析,开展市场导向的培训,培养农民对市场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加强营销、市场营销等培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 健全培育机制: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价、激励和退出机制,完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4. 多渠道支持: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拓宽农民融资渠道,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创新。
以上对策旨在解决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问题,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其培育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然而,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不够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在农村人才推荐和培养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往往被忽视,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国家、企业和农民自身也缺乏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视,导致其培养和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解决对策:国家应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支持和推广,鼓励企业参与,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促进农村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培养途径不够多样化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主要通过培训班、学校教育和现实工作锻炼等方式,但这些培养途径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农民不同的需求和背景,培养质量和效果也有限。
解决对策:应扩大培养途径,推广在线教育和现场实训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满足不同农民的培养需求。
三、缺乏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当前,许多农民虽然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技能,但在现代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仍显得薄弱,缺乏关于市场营销、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创新研发等专业化知识。
解决对策:应在农民培训中注重传授这些专业化知识和技能,加强与农业公司、科研院所等合作,提高农民的专业化素养和市场创新意识,帮助农民提高收益和竞争力。
四、现有激励政策不足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劳动和高技能的农民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缺乏积极性和动力。
解决对策:应加强政策引导和鼓励,制定激励政策,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福利、地位和社会认可度,鼓励农民更主动地参与到现代农业中来。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培育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
最新文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我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坚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抓手,紧扣“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四位一体培育环节,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内容方式,强化培训管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存在问题一是乡村人才流失严重,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留在家里务农的人以妇女、老人、小孩居多,能够承接网络经济时代的旅游文化产业、电商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和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农村技术研究推广的“土专家”、“田秀才”严重匮乏,本土人才缺失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职业农民培育的首要问题。
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大多数农民缺乏长远职业规划,传统小农思想严重,市场观念淡薄,对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强,有些群众认为农业收益低、农事劳动辛苦、社会地位低等,许多有能力的农村年轻人向城镇转移,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在家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
二是学员遴选不够严格,培育效果不明显。
尽管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职业农民的职业属性和分类认识不全面、掌握不精准、执行不严格,培育对象甄别遴选存在需求和供给之间信息不对等、随意性较大等问题;有的培训机构与农民接触少、掌握信息不全面,培育的针对性精准度不高,加之大部分种植业培训在务作生产旺季进行,农民忙于田间作业,加大了培训组织难度。
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有些乡村为完成培训指标,硬性安排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在家劳动力参加培训,基本没有考虑农民的产业基础条件和参加培训意愿,导致出现需要培训的得不到培训,不需要培训的经常受培训,大大降低了培训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意见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意见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关意见。
一、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传统观念中,农民的地位相对较低,甚至被认为是“低等劳动力”。
这些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和管理工作,导致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缺乏人才。
因此,要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尊重劳动、尊重农民的价值观念,同时也需要提高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二、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然而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政策制定和实施。
政府应该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
比如,制定出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产业扶持政策,完善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和培训等服务。
只有有了政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更好地发展。
三、市场化的压力和农业科技的不足现在,农业产业已经逐步市场化,这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然而,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也比以前更加激烈。
农民需要学会如何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占领市场份额。
同时,农村的科技水平也需要提高。
新型职业农民不光需要掌握传统的农业技能,还需要了解现代科技的应用。
政府应该增加科技投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并加大技术支持力度,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和发展。
四、企业化发展路线的模糊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不光是传统的农业生产,也包括新型的农业经济活动。
然而,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企业化发展路线还不够清晰,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方针。
政府应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同时也要引导农村产业转型,推动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传统观念的转变。
同时,政府和社会也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关注和支持,为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保障。
只有这样,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逐渐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农民的生产经营技能,还需要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培训不足是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传统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需要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资金支持不足也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瓶颈问题。
农民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施改造、技术更新等,而目前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
农村教育发展不畅、土地流转困难、市场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也制约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培训力度,增加资金支持,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000字】1.2 问题意识在当前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农民新型职业化需要一定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但目前存在着培训不足的情况,导致农民无法掌握所需的新技术和知识,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缺乏资金支持也是制约农民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农民缺乏资金投入,无法发展新业务或提升产业水平。
农村教育不畅也是一个问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农民无法获得与新型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土地流转困难也是一大障碍,农民难以获得土地资源,影响了他们发展新型农业。
缺乏市场信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民无法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行情,导致经营不畅。
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和改进现状,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顺利发展。
2. 正文2.1 培训不足培训不足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问题之一。
现有的培训方式和内容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新型农民的需求。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02
03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 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 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满 足农民多元化的需求。
课程内容陈旧
部分课程内容未能及时更 新,与当前农业发展实际 情况脱节。
培训方式单一
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难以 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需 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案 例分析。
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增加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提高农民的实 践能力和操作水平。
创新培训方式方法,采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 趣味性和实效性。
05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农业科技园区的新型职 业农民培训项目
案例二
某农业大学的农民创业培 训班
案例三
某农村合作社的农业技术 培训
资金使用不透明
部分地区存在资金使用不规范、不透 明的情况,导致资金未能充分发挥作 用。
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专业教师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师大多来自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数 量不足且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部分教师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满足农民的实 际需求。
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和教学经验;
04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02
03
04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课程 设置、师资力量、培训模式等 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
善。
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缺 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满足
农民的实际需求。
培训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 评估和反馈机制,无法对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农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农业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农业知识和技能短缺:传统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 农民素质低下:部分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市场营销、管理和经营技能,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 培训资源匮乏:农村地区培训资源短缺,缺乏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
4. 培训内容陈旧:部分农业培训内容滞后,无法满足新型农民的需求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5. 培训方式陈旧:传统的面对面培训模式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农民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需求。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农民培训机构和体系,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提高培训资源的供给。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包括社区培训、乡村学校、线上学习等,满足不同地区和农民的培训需求。
2. 更新培训内容:结合当前农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更新培训内容,加强对新技术、新品种、新市场的培训,提高农民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3. 提升农民素质:开展农民素质提升项目,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民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增加优秀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力量。
5. 创新培训方式:推广线上教育、手机教育、多媒体教学等新型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率和覆盖面,满足农民灵活学习的需求。
6. 强化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优化培训激励机制,吸引更多农民参与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结语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共同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才能有效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提升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在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培训资源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当前,农业培训机构数量不足、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课程设置单一等问题限制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建立更多的农业培训机构,加大培训师资的培养力度,完善培训课程设置,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存在农业科技推广水平不高的问题。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农业科技推广的力度还不够,农民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存在就业安置问题。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新型职业农民在找工作时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鼓励新型职业农民自主创业,提供就业创业支持和帮助,开展农村产业扶贫,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第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存在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在推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培养出来的新型职业农民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培养质量,应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监督和评估,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农民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市场竞争能力。
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身份待遇不清楚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新型职业农民在社会地位、社会保障、收入待遇等方面与传统农民存在着差别,但农民对这些方面的了解和认识不够,容易出现误解和不信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身份待遇的宣传,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民身份的认同感,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民的支持和信任。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培训资源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不足、就业安置问题、培养质量不高和农民对待遇不清楚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加以解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的提出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区别问题。
二是粮食安全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关系。
三是职业培育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关系。
四是现代农业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关系。
五是新型职业农民与特定环境的关系。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思考 202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
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农业部先后出台的《农业部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
探索和分析当前形势下,结合我区实际及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思考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十分必要。
一、存在问题探讨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的内容。
在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成为不可回避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我区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还存在诸多应引以重视的问题。
1\\农民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当前我区许多农民对“要我培训与我要培训”观念模糊,参培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农民在生产中还严重依赖传统和经验,接受现代农业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等方面缺乏主动性。
2、农民参加培训普遍不足。
我区参加过各种务农、务工培训的农民(农村劳动力)占比较小,大多数农民没有参加过知识培训,文化水平较为低下,科技知识严重匮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当前农村发展的大趋势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成为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点。
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社会认可度不高、农民自身意识与观念不够等。
为此,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问题一:缺乏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目前,许多农民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导致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经营效益偏低。
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以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为重点。
对策:1. 增加培训资源和培训力度,在乡村和县市等地设立相关培训中心和研究机构,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
2. 鼓励农民参加技术交流和研讨会,会议等活动,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针对本地区农业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农民的培训方案、教材和教学计划。
问题二:社会认可度不高农村地区的职业农民认可度较低,主要原因是一部分人持有农民就是务农的观念,无法理解职业农民的概念,因此导致社会认可度不高。
1.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鼓励农民参加各种农业竞赛、展示和交流活动,展示新型职业农民的优秀表现和实践成果。
问题三:农民自身意识与观念不够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除了需要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外,还需要农民本身的自我认识和观念提高,必须让农民重新认识到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方向和必要性。
1.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农民明确现代化农业的方向和目标,提高农民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2.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产品市场营销和物流配送,提高他们对市场信息和消费者需求的认识和理解。
3. 支持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鼓励农民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形成。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转变职业,在农村开展各种经营活动。
为了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许多培训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了相关的培训服务,然而,在农民培训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培训资源不均衡。
大部分培训机构集中在城市或县城,很少有机构能够进入偏远的农村地区进行培训。
这导致了农民在培训机会方面面临困难,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其次,农民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现有的农民培训过于理论化,忽视了农民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知识。
许多农民在完成培训后,仍然感到缺乏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难以在农业经营中取得成功。
第三,农民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政府提供了各种培训补贴和扶持政策,但实际执行不力,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
培训机构也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培训。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培训机构建设,提升农民培训的覆盖范围。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培训机构的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确保培训机构能够进入偏远地区,为农民提供培训服务。
其次,要调整培训内容,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训机构应与农业企业和现实就业市场合作,了解农民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培训方案,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提高农民的职业竞争力。
最后,要加强培训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政府应建立评估机制,对培训机构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同时,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扶持力度,提供适当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激励培训机构提供更好的培训服务。
综上所述,要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培训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培训机构的建设,调整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培训服务,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农民开始转变职业,从事农业经营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观察】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须回答三个问题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北京)
日前,教育部、农业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文件,明确要将各地涉农类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支撑当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巨臂和栋梁。
新型职业农民的问题,随着本届政府提出的农业现代化目标而成为热点问题。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这就意味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形成的高度碎片化土地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未来现代化农业的方向是土地适度集中下的专业化、农民组织化和合作化为主要特征的经营模式。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定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
那么,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就意味着要有新型的职业农民来承担这样的任务。
很多专家呼吁,把土地交给那些肯经营、善经营的职业农民的手中。
如何培养和造就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我们要面对新形势下的一些新问题。
首先,谁来担当新型职业农民?
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表明,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1.98 亿户,其中纯农户1.67 亿户。
2011年,农村中农业劳动力供给为1.7877亿人,平均每户一名农业劳动力。
根据学者朱启臻、李迅雷等人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50岁,甚至达到57岁。
空心化和老龄化是农村的真实写照。
如何在日益老龄化的农村地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难题。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深层问题是从事农业收益低,难以吸引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
同时要看到,农村人口变迁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土地的流转集中,政府补贴力度的加大,城乡收入差别的缩小,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回流,以专业或兼职的方式务农。
从2011年到2013年间,河南省已连续3年净回流,省内就业和省外就业的差额从71万增至386万人。
越来越多的净回流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回乡务农创业。
按照测算,如果让农户平均收入赶上城市水平,我国未来必须把农户数量减少到3000万左右。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在土地
逐步适度规模集中过程中,伴随着对传统农民淘汰更新,并吸引部分外出青壮年劳动力回流的过程,这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发展过程。
其次,什么人能称之为新型职业农民?
新中国60多年来,“农民”称谓多代表了一种身份,一种宿命。
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似乎要颠覆这种对农村人带有歧视性的看法。
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和务农收益的提高,职业农民越来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和工具。
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需要从理论上有清晰的界定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生产、加工、农产品营销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农业劳动者。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领导及成员都可称为新型职业农民,而受雇于大资本控制下的龙头企业的职工则只能称为农业工人,而不能称之为新型职业农民。
2014年,教育部、农业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规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目标。
我们要逐步从以往以农业技能推广为目标的农民教育模式,转变为覆盖从业
道德素质、农业生产、市场营销、农村公共服务等综合领域的教育培养过程。
这同以往单纯以传播致富信息技术的农业科技教育有很大不同,对现有的农民教育体系中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材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巨大挑战。
第三,谁来承担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重任?
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了“办好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使其成为指导县域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
”
在教育部、农业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文件中,明确要将各地涉农类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支撑当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巨臂和栋梁。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历史重任,中等职业学校既有发展的机遇,更多的是挑战。
在大学扩招及适龄人口下降的双重挤压之下,全国1.4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生源数量、质量双重下滑的压力。
我国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自我发展能力弱,是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现状。
大部分县域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学校大面积萎缩、滑坡成为普遍现象,许多县、市、区已没有农村职业学校和涉农
专业。
尚存的农村职业学校不少虽挂着“农”字之名,所行“非农”之实。
对口升学成为许多农村职业中学办学的主要目的;同时,许多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缺乏,文化课教师的比例普遍偏大;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能否承担起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对于那些有多年务农经验的农民伯伯而言,中职学历毫无意义,他们是不会为了那张中职文凭进入课堂;如果只是以理论讲授和课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别说没人会登门求教,即使你送教上门,也不见得人家会买账。
在县级中职学校又有多少老师有务农、组织合作社、经营家庭农场、专业化生产的实践能力呢?这是所有承担这项任务的中职学校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农民求新知、盼科技的愿望是迫切的,如果我们教育还是固守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那么必定不会受到农民的欢迎。
在倡导全民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发挥本土优势,成为面向周边农村居民的社区学习中心,融终身学习服务、科技推广、信息咨询服务、学历提升等诸多功能为一体。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事关重大,绝非一时一事之功。
随着财政投入的跟进,必然会带来一股社会的热议与关注。
在热潮退后,需要我们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长期跟进、扎实深入开展的工作。
(作者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