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必修一物理第四章学案8

合集下载

【步步高 学案教学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习题课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几类典型问题课件 新

【步步高 学案教学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习题课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几类典型问题课件 新
(3)烧断BO绳的瞬间,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合 力方向水平向右,与烧断前BO绳的拉力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乙所示)即F合= mgtan θ, F合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a= m =gtan θ,方向水平向右. mg mg 答案 (1)mgtan θ cos θ (2)两个 重力为mg 弹簧的弹力为cos θ
瞬时 对应关系,a 与 F 同时产生、__________ 同时变化 、 存在着_____
同时消失;a 的方向始终与合外力 F 的方向相同.
受力情况 分析 2.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做好两个分析:_________ 运动情况 分析,同时抓住联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 和__________
桥梁:加速度.
解析 (1)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把重力 mg 沿着 BO、AO 方向分解 mg 则知 F=mgtan θ;F 弹=cos θ
学习·探究区
(2)烧断BO绳的瞬间,拉力消失,而弹簧还是保持原来的长 度,弹力与烧断前相同.此时,小球受到的作用力是弹力和 mg 重力,大小分别是G=mg,F弹= . cos θ
学习·探究区
三、简单的连接体问题分析 例3 如图 3 所示,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 F 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 动.小车质量是 M,木块质量是 m,力大小 是 F,加速度大小是 a,木块和小车之间动摩 图3 擦因数是 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BD ) mF A.μmg B. M+m C.μ(M+m)g D.ma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学习·探究区
二、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分析 例2 如图2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倾角 为45° 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 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 (1)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a向左运动 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 (2)当滑块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为多大? 图2

步步高必修一物理第四章学案4

步步高必修一物理第四章学案4

学案4力学单位制[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概念.2.明确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量和力学中三个基本量及其单位.3.知道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一、基本量、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1.物理公式的功能物理学的关系式在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单位间的关系.2.基本量:被选定的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3.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如速度、加速度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二、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制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2.国际单位制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3.七个基本量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对应的七个基本单位是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一、对单位制的理解[问题设计]1.在水浒传中,武松、林冲、鲁智深都是身长八尺的大汉.那么,你知道身长“八尺”是多少米吗?答案查找资料知,古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23 m,“身长八尺”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1.84 m左右.2.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世纪末曾发射过一个火星探测器,但它由于靠火星过近,结果因温度过高而起火,并脱离轨道坠入火星的大气层.航空航天局调查事故原因时发现:原来探测器的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计算加速度时使用了英制单位,而喷气推动实验室的工程师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提供的数据是以国际单位制算出来的,并把这些数据直接输入电脑.从这次事故的原因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答案 在国际上采用统一的单位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要点提炼]1.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国际单位制中选定长度(l )、质量(m )、时间(t )、电流(I )、热力学温度(T )、发光强度(I )、物质的量(n )七个量为基本量.2.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1)基本单位长度l ,单位:m ;质量m ,单位:kg ;时间t ,单位:s.(2)常用的导出单位速度(v ),由公式v =Δx Δt导出,单位:m/s. 加速度(a ),由公式a =Δv Δt导出,单位:m/s 2. 力(F ),由公式F =ma 导出,单位:N(或kg·m/s 2).此外还有功、功率、压强等等.二、单位制的应用1.单位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计算时首先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表示,这样就可以省去计算过程中单位的代入,只在数字后面写上相应待求量的单位即可,从而使计算简便.2.推导物理量的单位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3.判断比例系数的单位根据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可判断公式中比例系数有无单位,如公式F =kx 中k 的单位为N/m ,F =μF N 中μ无单位.4.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一、对单位制的理解例1 对下面的物理量和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密度 ②牛 ③米每秒 ④加速度 ⑤长度 ⑥质量 ⑦千克 ⑧时间A .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①⑤⑥⑧B .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⑦C .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②③⑦D .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④⑤⑥解析 密度、加速度、长度、质量和时间不是单位的名称,而是物理量的名称;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牛、米每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都属于国际单位,故B 、C 正确.答案 BC二、单位制的应用例2 一辆重4 t 的汽车,从静止开始,在水平路上行驶,已知发动机的牵引力为1 600 N ,汽车在运动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2倍,取g =10 m/s 2,求:(1)汽车在开出后加速度的大小;(2)经过多长时间汽车的速度可达10 m/s.解析 (1)已知F 1=1 600 NF 2=4×104×0.02 N =800 N合力F =F 1-F 2=800 Nm =4×103 k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a =F m =8004×103 m /s 2=0.2 m/s 2 (2)t =v -v 0a =10-00.2s =50 s 答案 (1)0.2 m/s 2 (2)50 s针对训练 质量m =200 g 的物体以加速度a =20 cm/s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关于它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及单位,下列运算既简洁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A .F =200×20=4 000 NB .F =0.2×0.2 N =0.04 NC .F =0.2×0.2=0.04 ND.F=0.2 kg×0.2 m/s2=0.04 N答案 B解析在物理计算中,如果各物理量的单位都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则最后结果的单位也一定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例3在解一道计算题时(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位移x=F2m(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A.可能是正确的B.一定是错误的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解析可以将右边的力F、时间t和质量m的单位代入公式看得到的单位是否和位移x 的单位一致;还可以根据F=ma,a=v/t,v=x/t,将公式的物理量全部换算成基本量的单位,就容易判断了.在x=F2m(t1+t2)式中,左边单位是长度单位,而右边的单位推知是速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单位制选的不同,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故A、C、D错,B对.答案 B1.(对单位制的理解)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g、m/s、N是导出单位B.kg、m、s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kg,也可以是gD .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 =ma答案 BD解析 所谓导出单位,是利用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只有三个,即kg 、m 、s ,其他单位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单位衍生(推导)出来的,如“牛顿”(N)是导出单位,即1 N =1 kg·m/s 2(F =ma ),所以A 项错误,B 项正确.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只能是kg ,C 项错误.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F =ma (k =1)只有在所有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才能成立,D 项正确.2.(利用单位制简化计算过程)一物体在2 N 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 cm/s 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 )A .m =F a =210kg =0.2 kg B .m =F a = 2 N 0.1 m/s 2=20kg·m/s 2m/s 2=20 kg C .m =F a =20.1=20 kg D .m =F a =20.1kg =20 kg 答案 D解析 带单位运算时,每一个数据均要带上单位,且单位换算要准确,也可以把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表示,计算所得结果的单位就是国际单位,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再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A 、C 均错,B 项解题过程正确,但不简洁,只有D 项单位运用正确,且简洁而又规范.3.(利用单位制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有几个同学在一次运算中,得出了某物体位移x 的大小同其质量m 、速度v 、作用力F 和运动时间t 的关系式分别如下,其中一定错误..的是( )A .x =v 2aB .x =m v 3FC .x =FtD .x =m v 22F答案 ABC解析 把各物理量的单位都用基本单位表示,v 的单位为m /s ,a 的单位为m/s 2,F 的单位为kg·m /s 2;x 的单位为m.由此可解出A 、B 、C 、D 的单位分别为s 、m 2/s 、kg·m/s 、m ,故A 、B 、C 一定错误,D 可能正确.4.(利用单位制简化计算过程)一列质量为103 t 的列车,机车牵引力为3.5×105 N ,运动中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1倍.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为180 km /h 需多长时间?此过程中前进了多远距离?(g 取10 m/s 2)答案 200 s 5 km解析 列车总质量m =103 t =106 kg总重力G =mg =106×10 N =107 N运动中所受阻力F =0.01G =0.01×107 N =105 N设列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牵-F =ma ,则列车的加速度为a =F 牵-F m =3.5×105-105106 m /s 2=0.25 m/s 2 列车由静止加速到v =180 km /h =50 m/s 所用时间为t =v -v 0a =50-00.25s =200 s 此过程中列车的位移为x =v 2-v 202a =502-02×0.25m =5×103 m =5 km题组一 对单位制的理解1.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国际单位制是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一种通用的单位制B .各国均有不同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为了方便交流而采用的一种单位制C .国际单位制是一种基本的单位制,只要在物理运算中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最后得出的结果的单位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是长度、能量、时间答案 ABC解析 国际单位制中,规定了七种基本量与基本单位,即长度(m)、质量(kg)、时间(s)、电流(A)、热力学温度(K)、物质的量(mol)、发光强度(cd).国际单位制就是各国都要统一采用的通用单位制,故A 选项正确.国际单位制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便于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中的交流,故B 选项正确.为了物理运算的简捷、方便,才有了国际单位制的统一规定.只要运算过程中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最终得到的结果的单位也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这是国际单位制的又一重要作用,故C 选项正确.国际单位制中规定基本单位的物理量中没有“能量”,故D 选项错误.2.下列各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A .质量、长度、时间B .力、时间、位移C .千克、米、秒D .牛顿、克、米答案 C解析 A 、B 选项中所给的都是物理量,不是物理单位,故A 、B 与题意不符,A 、B 错.千克、米、秒分别为质量、长度、时间三个基本量的单位,C 正确.D 项中牛顿是导出单位,克不属于国际单位,D 错误.3.关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力为三个基本量B .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C .1 N =1 kg·m·s -2 D .“秒”“克”“摄氏度”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答案 C解析 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为长度、质量、时间,A 错误;“牛顿”是为了纪念牛顿而作为力的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B 错误;根据“牛顿”的定义,1 N =1 kg·m·s -2,C 正确;“克”“摄氏度”不是国际单位,D 错误.4.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量分别可用的仪器是下列的( )A .密度计、弹簧测力计、打点计时器B .米尺、弹簧测力计、秒表C .秒表、天平、量筒D .米尺、天平、秒表答案 D解析 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故可用仪器米尺、天平、秒表来测量.题组二 单位制的应用5.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计数时间间隔为0.1 s ,测得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的平均值Δx =1.2 cm ,若还测出小车的质量为500 g ,则关于加速度、合外力大小及单位,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A .a =Δx t 2=1.20.12 m /s 2=120 m/s 2B .a =Δx t 2=1.2×10-20.12 m /s 2=1.2 m/s 2C .F =ma =500×1.2 N =600 ND .F =ma =0.5×1.2 N =0.6 N答案 BD解析 在应用公式进行数量运算的同时,也要把单位带进运算.带单位运算时,单位换算要准确.可以把题中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表示,计算结果的单位就是用国际单位表示的.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选项A 中Δx =1.2 cm 没变成国际单位,C 项中的小车质量m =500 g 没变成国际单位,所以A 、C 均错误;B 、D 正确.6.雨滴在空气中下落,当速度比较大的时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成正比,即F f =kS v 2,则比例系数k 的单位是( )A .kg /m 4B .kg/m 3C .kg /m 2D .kg/m答案 B解析 将F f =kS v 2变形得k =F f S v 2,采用国际单位制,式中F f 的单位为N ,即kg·m /s 2,S 的单位为m 2,速度的二次方的单位可写为(m/s)2.将这些单位代入上式得kg m 3,即比例系数k 的单位是kg/m 3,B 正确.7.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与空气的密度ρ、压强p 有关.下列速度的表达式(k 为比例系数,无单位)中正确的是( )A .v =k p ρB .v = kp ρC .v =kρp D .v =kpρ 答案 B解析 国际单位制中p 的单位是N /m 2,1 N =1 kg·m/s 2,ρ的单位是kg/m 3,代入kp ρ可得 kg·m/s 2m 2·kg/m 3= m 2s 2=m /s ,而m/s 即为速度的单位,故B 正确,同理可得A 、C 、D 错误.8.关于力的单位“牛顿”的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牛顿”这个单位是由质量为1 kg 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 N 而规定下来的B .“牛顿”这个单位是由牛顿第二定律F =kma ,当k =1时规定下来的C .使质量为1 kg 的物体产生1 m/s 2的加速度的力为1 ND .物体所受重力为19.6 N 中的“N ”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测出来的答案 BCD9.一个恒力作用在质量为m 1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 1,作用在质量为m 2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 2,若此恒力作用在质量为m 1+m 2的物体上,则产生的加速度等于( )A .a 1a 2 B.a 2a 1C.a 1a 2D.a 1a 2a 1+a 2答案 D解析 产生的加速度的单位应与a 1或a 2的单位相同,选项A 、B 、C 中表达式的单位不是加速度的单位,故选项A 、B 、C 错误,D 正确.题组三 综合应用10.在学习了力学单位制之后,小刚同学由G =mg 得g 的单位为N /kg ,可是小强同学由自由落体v =gt 得g 的单位为m/s 2.二人争执不下,都认为自己导出的单位正确.请你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答案 见解析解析 这两个单位是等价的.因为1 N/kg =1 kg·m/s 21 kg=1 m/s 2 所以这两个单位是g 的单位的不同表达方式.11.质量为1.5 t 的汽车在前进中遇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5 s 内速度由36 km /h 增至54 km/h ,g 取10 m/s 2.求发动机的牵引力的大小.答案 2 250 N解析 由题知汽车初速度v 0=36 km /h =10 m/s ,汽车的末速度v =54 km /h =15 m/s.由v =v 0+at ,则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 =v -v 0t =15-105m /s 2=1 m/s 2,对汽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f =ma ,解得F =F f +ma =2 250 N.。

步步高必修一物理学案

步步高必修一物理学案

步步高必修一物理学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步步高必修一物理第三章学案8学案8力的分解[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知道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2.理解力的分解原则,会正确分解一个力,并会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分力.3.知道力的三角形定则,会区别矢量和标量.4.会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一、力的分解1.定义: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2.分解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3.分解的依据:对一个已知力的分解可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确定.二、矢量相加的法则1.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叫做三角形定则.(如图1所示)2.矢量和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图1 加的物理量叫做标量.一、力的分解[问题设计]王昊同学假期里去旅游,他正拖着行李箱去检票,如图2所示.王昊对箱子有一个斜向上的拉力,这个力对箱子产生了什么效果?答案王昊对箱子斜向上的拉力产生了两个效果:水平方向使箱子前进,图2 竖直方向将箱子向上提起.[要点提炼]1.力的分解的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2.力的效果分解法(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2)根据两个分力的方向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3)利用数学知识解三角形,分析、计算分力的大小.3.力的分解的讨论(1)如果没有限制,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2)有限制条件的力的分解①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唯一解.(如图3所示)图3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如图4所示)图4(3)已知合力F以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时,若F 与F1的夹角为α,有下面几种可能图5①当F sin αF时,有唯一解,如图丁所示.二、力的正交分解法[问题设计]如图6甲所示,在一个直角木支架上,用塑料垫板做斜面.将一用橡皮筋拉着的小车放在斜面上(如图乙),观察塑料垫板和橡皮筋的形变.图6(1)小车重力对斜面和橡皮筋产生了哪些作用效果?如果没有小车重力的作用,还会有这些作用效果吗?(2)请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将重力分解.答案 (1)斜面上小车重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使小车压紧斜面,二是使小车沿斜面下滑,拉伸橡皮筋;不会.(2)重力的分解如图所示[要点提炼] 正交分解法1.正交分解的目的: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并且这几个力只共面不共线时,其合力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很不方便,为此先将各力正交分解,然后再合成.2.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1)建立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x 轴和y 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2)正交分解各力,即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 轴和y 轴上,并求出各分力的大小,如图7所示.(3)分别求出x 轴、y 轴上各分力的矢量和,即:F x =F 1x +F 2x +F 3x +…图7 F y =F 1y +F 2y +F 3y +…(4)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F =F 2x +F 2y ,合力的方向与x 轴的夹角为α,则tan α=F y F x .三、矢量相加的法则1.三角形定则(1)内容:如图8所示,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指向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矢量相加的三角形定则. 图8(2)实质: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简化.(如图9所示)图92.矢量和标量(1)矢量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标量相加时按照算术法则.一、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例1 如图10所示,轻杆与柱子之间用铰链连接,杆的末端吊着一个重为30 N 的物体,轻绳与水平轻杆之间的夹角为θ=30°,求轻绳和杆各受多大的力? 图10解析重物对O 点的拉力F =G ,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一个是沿绳方向拉轻绳,一个是沿杆方向压杆(因轻杆处于静止时杆所受的弹力一定沿着杆,否则会引起杆的转动)作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解得F 1=Gsin θ=60 NF 2=G tan θ≈52 N答案 60 N 52 N二、有限制条件的力的分解例2 按下列两种情况把一个竖直向下的180 N 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1)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并等于240 N ,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2)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另一个分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斜向下(如图11所示),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图11解析 (1)力的分解如图所示. F 2=F 2+F 21=300 N 设F 2与F 的夹角为θ,则tan θ=F 1F =43,解得θ=53°(2)力的分解如图所示.F 1=F tan 30°=180×33N =60 3 N F 2=F cos 30°=1802N =120 3 N答案 (1)300 N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53° (2)水平方向分力的大小为603 N ,斜向下的分力的大小为120 3 N三、力的正交分解法例3 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12所示).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 ,拖杆质量可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图12解析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 的力推拖把.将拖把受到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根据平衡条件有F cos θ+mg =F N F sin θ=F f式中F N 和F f 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又因为图12 F f =μF N 联立以上三式得 F =μmg sin θ-μcos θ答案μmgsin θ-μcos θ1.力的分解: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力的分解有唯一解的条件 (1)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2)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3.力的分解方法(1)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 (2)正交分解法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让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把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 轴、y 轴上,然后分别求出x 轴和y 轴上的合力F x 和F y ,则共点力的合力大小F =F 2x +F 2y ,合力方向与x 轴夹角为α,tan α=F y F x. 4.矢量相加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1.(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在图14中,AB 、AC 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AC与水平面成30°.如把球O 的重力G 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A.12G ,32G3G ,3G 图14 C.23G ,22G D.22G ,32G 答案 A解析对球所受重力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F 1=G sin 60°= 32G ,F 2=G sin 30°=12G ,A 正确. 2.(有限制条件的力的分解)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OO ′方向航行,甲用1 000 N 的力拉绳子,方向如图15所示,要使船沿OO ′方向航行,乙的拉力最小值为( )A .500 3 NB .500 NC .1 000 ND .400 N 答案 B解析要使船沿OO ′方向航行,甲和乙的拉力的合力方向必须沿OO ′方向.如图所示,作平行四边形可知,当乙拉船的力的方向垂直于OO ′时,乙的拉力F 乙最小,其最小值为F 乙min =F 甲sin 30°=1000×12 N=500 N ,故B 正确.3.(正交分解法)如图16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 用轻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另一物体B ,并静止,这时A 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为F N ,摩擦力为F f ,若把A 向右移动一些后,A 仍静止,则( )A .F N 将增大图16B .F f 将增大C .轻绳拉力将减小D .物体A 所受合力将增大答案 AB解析物体A 受力如图,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绳子的拉力不变,始终等于B 的重力,即F =m B g ,A 所受合力为零,故C 、D 均错;当A 向右移动时,θ角减小,F N =m A g -F sin θ,F f =F cos θ,由此可得,F N 、F f 均增大,所以A 、B 正确.题组一对力的分解的理解1.若将一个力F 分解为两个力F 1、F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B .F 1、F 2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C .物体同时受到F 、F 1、F 2三个力的作用 D .F 1、F 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 相同答案 ABD2.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 )A .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变小B .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C .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D .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这个力的2倍答案 C解析设把一个力F 分解为F 1、F 2两个分力,当F 1、F 2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时,则有F =|F 1-F 2|,当F 1变大时,F 2也变大,A 、B 错.F 1、F 2可以同时大于F 的2倍,D 错.当将F 沿一条直线分解为两个方向相同的力F 1、F 2时,则有F =F 1+F 2,可知F 1、F 2不可能同时小于12F ,C 对.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2 N 的力能分解为7 N 和4 N 的两个分力B .一个2 N 的力能分解为7 N 和9 N 的两个分力C .一个6 N 的力能分解为3 N 和4 N 的两个分力D .一个8 N 的力能分解为4 N 和3 N 的两个分力答案 BC题组二有限制条件的力的分解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合力大小、方向,则其分力必为确定值B .已知合力大小、方向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则另一个分力必为确定值C .分力数目确定后,若已知各分力大小、方向,可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总的合力D .若合力为确定值,两分力方向已知,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定可以求出这两个分力的大小答案 BCD解析已知合力大小、方向,其分力有无数组,A 错.若已知合力大小、方向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另一分力为确定值,B 对.若分力确定后,可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总的合力,C 对.合力为确定值,两分力的方向已知,则两分力是唯一的.5.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 =10 N 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 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 N ,则在分解时( )A .有无数组解B .有两组解C .有唯一解D .无解答案 B解析由三角形定则作图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知另一分力的最小值F 2′=F sin 30°=10×12 N =5 N ,而题中分力的大小为6 N ,大于最小值5N ,小于F =10 N ,所以有两组解.题组三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6.如图1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小实验.他将细绳的一端系在手指上(B 处),绳的另一端系在直杆的A 端,杆的另一端C 顶在掌心上,组成一个“三角支架”.在杆的A 端悬挂不同重物,并保持静止.通过实验会感受到( )A .绳子是被拉伸的,杆是被压缩的B .杆对手掌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杆由C 指向A C .绳对手指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绳由B 指向AD .所挂重物质量越大,绳和杆对手的作用力也越大答案 ACD解析重物重力的作用效果,一方面拉紧绳,另一方面使杆压紧手掌,所以重力可以分解为沿绳方向的力F 1和垂直于掌心方向的力F 2,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F 1=Gcos θ,F 2=G tan θ,若所挂重物质量变大,则F 1、F 2都变大,选项A 、C 、D 正确.7.如图2所示,将绳子的一端系在汽车上,另一端系在等高的树干上,两端点间绳长为10 m .用300 N 的拉力把水平绳子的中点往下拉离原位置0.5 m ,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绳子的伸长量,则绳子作用在汽车上的力的大小为( )A .1 500 NB .6 000 NC .300 ND .1 500 3 N 答案 A解析由题意可知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正弦值为sin α=0.55=0.1,所以绳子的作用力为F 绳=F2sin α=1 500 N ,A 项正确,B 、C 、D 项错误.8.如图3所示,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和竖直墙上.若逐渐增加C 端所挂重物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 图3A .必定是OAB .必定是OBC .必定是OCD .可能是OB ,也可能是OC 答案 A解析 OC 下悬挂重物,它对O 点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G .OC 绳的拉力产生两个效果:使OB 在O 点受到水平向左的力F 1,使OA 在O 点受到沿绳子方向斜向下的力F 2,F 1、F 2是G的两个分力.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作出力的分解图如图所示,当逐渐增大所挂物体的质量时,哪根绳受的拉力最大则哪根最先断.从图中可知:表示F2的有向线段最长,F 2分力最大,故OA 绳最先断.题组四力的正交分解9.如图4所示,质量为m 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A.32mg 和12mg B.12mg 和32mg C.12mg 和12μmg D.32mg 和32mg 答案 A解析根据重力mg 的作用效果,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 1和使三棱柱压紧斜面的力F 2,根据几何关系得F1=mg sin 30°=12mg ,F 2=mg cos 30°=32mg , 因为,F 1与三棱柱所受静摩擦力大小相等,F 2与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大小相等,因此,可知选项A 正确.10.如图5所示,A 、B 两球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 ,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 点,两球之间连着一根轻质弹簧,静止不动时,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弹力为( )A .2mg tan θB .mg tan θC .2mg tan θ2D .mg tan θ2答案 D解析 A 球受力如图所示,则F T cos θ2=mg ,F =F T sin θ2故弹簧弹力F =mg tan θ2,D 正确.11.如图6所示,一架直升机通过轻绳打捞海中物体,物体质量为m ,由于流动的海水对物体产生水平方向的冲击,使轻绳张紧且偏离竖直方向,当直升机相对地面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角,已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不能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的拉力为mg cos θ图6 B .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mgC .物体受到海水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等于绳子的拉力D .物体受到海水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小于绳子的拉力答案 D解析小球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知F T cos θ+F 浮=mgF T sin θ=F 海水由此可知A 、B 、C 错误,D 正确.12.如图7所示,物体的质量m =4.4 kg ,用与竖直方向成θ=37°的斜向右上方的推力把该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并使它沿墙壁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重力加速度g =10 N/kg ,求推力F 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答案 88 N 或40 N 图7 解析若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力如图甲所示.F cos θ=mg +F fF sin θ=F NF f =μF N故推力F =mg cos θ-μsin θ= 4.4×100.8-0.5×0.6N =88 N若物体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如图乙所示. F cos θ+F f =mg F sin θ=F NF f =μF N故推力F =mg cos θ+μsin θ= 4.4×100.8+0.5×0.6N =40 N相关文档: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章末总结(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章末总结(

FN
F
FN
分析战斗机在 AB 和BC 段受力
mg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g
专题整合区
例1:……,求AB 部分的长度.
F
FN
F
FN
解析
x2
mg
x1
在AB 段,根据牛顿运动定律:F=ma1 设B 点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v2=2a1x1 在BC 段,根据牛顿运动定律:F-mgsinθ=ma2 从B到C,根据运动学公式:vm2-v2 =2a2x2 因为:L=x1+x2 2 2FL-mvm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x1=L- 2mgsin θ
Ff
mg
运动位移:x2= L- x1= 5 m 匀速运动时间:t2=x2=1 s v
货物从A 到B 所需的时间:t = t1+t2 = 3 s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四、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常用方法 1.矢量三角形法(合成法) 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 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这三个力 首尾相接构成封闭三角形,可以通过解三角形来求 解相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常用的有直角三角形、动态三角形和相似三角 形.
解析 货物先匀加速: 由牛顿第二定律: μmgcos 30°-mgsin 30°= ma 解得:a = 2.5 m/s2 FN Ff
mg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解析 匀加速直线:a = 2.5 m/s2 FN
v 货物匀加速到 5m/s 的时间:t1=a=2 s 这段时间内位移 1 2 x1= at1=5 m < L 2 然后货物做匀速运动
解析 FN F

步步高必修一物理第四章学案3

步步高必修一物理第四章学案3

学案3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的确切含义.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3.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F=kma,式中k是比例系数,F是物体所受的合力,当物理量的单位都使用国际单位时F=ma.二、力的单位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2.“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即1 N =1_kg·m/s2.一、牛顿第二定律[问题设计]由上一节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当小车的质量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即a∝F,当小车所受的力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即a∝1m,那么小车的加速度a、小车的质量m以及小车所受的力F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由于a∝F,a∝1m,所以a∝Fm写成等式为F=kma若F、m、a都用国际单位,则F=ma.[要点提炼]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式中各量都要用国际单位,F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因果性:力F 是产生加速度a 的原因,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0,物体就具有加速度.(2)瞬时性:a 与F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为瞬时对应关系.(3)矢量性:F =ma 是矢量表达式,任一时刻a 的方向均与合外力F 的方向一致,当合外力方向变化时a 的方向同时变化,即a 与F 的方向在任何时刻均相同.(4)同体性:公式F =ma 中各物理量都是针对同一物体的.(5)独立性:当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各个力都满足F =ma ,每个力都会产生一个加速度,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即为物体具有的合加速度.故牛顿第二定律可表示为⎩⎪⎨⎪⎧F x =ma x F y =ma y . 3.合外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1)力与加速度为因果关系.加速度与合外力方向总相同、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2)力与速度无因果关系.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可以同向,可以反向;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3)两个加速度公式的区别a =Δv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是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a 与v 、Δv 、Δt 均无关;a =F 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加速度由其受到的合外力和质量决定.[延伸思考]在地面上,停着一辆卡车,你使出全部力气也不能使卡车做加速运动,这与牛顿第二定律矛盾吗?为什么?答案 不矛盾,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中的F 指的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卡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只受到你的推力,还同时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它们相互平衡,即卡车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故卡车不做加速运动.二、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1.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作出受力和运动示意图.(3)求合力F 或加速度a .(4)根据F =ma 列方程求解.2.解题方法(1)矢量合成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的合外力.①建立坐标系时,通常选取加速度的方向作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也就是不分解加速度),将物体所受的力正交分解后,列出方程F x =ma ,F y =0.②特殊情况下,若物体的受力都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也可将坐标轴建立在力的方向上,正交分解加速度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x =ma x F y =ma y 及F =F 2x +F 2y 求合外力.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例1 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ma 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由F =ma 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 .由m =F 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 .由a =F 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 .由m =F 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求出 解析 a =F 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 与F 成正比,与m 成反比;F =ma 说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但不能说F 与m 成正比,与a 成正比;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F 、a 皆无关.答案 CD针对训练 力F 1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a 1=3 m /s 2,力F 2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a 2=4 m/s 2,则F 1和F 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 )A .7 m /s 2B .5 m/s 2C .1 m /s 2D .8 m/s 2答案 ABC解析 加速度a 1、a 2的方向不确定,故合加速度a 的范围为|a 1-a 2|≤a ≤a 1+a 2,即1 m /s 2≤a ≤7 m/s 2,故A 、B 、C 项符合题意.二、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例2 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8 kg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用一水平力F =20 N 拉物体由A点开始运动,经过8 s 后撤去拉力F ,再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到达B 点停止. 图1求:(g =10 m/s 2)(1)在拉力F 作用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撤去拉力时物体的速度大小;(3)撤去拉力F 后物体运动的距离.解析 (1)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竖直方向mg =F N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F N =ma 1解得a 1=F -μF N m=0.5 m/s 2 (2)撤去拉力时物体的速度v =a 1t解得v =4 m/s(3)撤去拉力F 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2解得a 2=-μg =-2 m/s 2由0-v 2=2a 2x解得x =02-v 22a 2=4 m 答案 (1)0.5 m /s 2 (2)4 m/s (3)4 m例3 如图2所示,质量为1 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物体受到大小为20 N 、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下的推力F 作用时,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加速度的大小.(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 图2解析 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在水平方向上:F cos 37°-F f =ma ①在竖直方向上:F N =mg +F sin 37°②又因为:F f =μF N ③联立①②③得:a =5 m/s 2答案 5 m/s 21.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单位(1)内容(2)表达式:F =ma(3)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N,1 N =1 kg·m/s 22.牛顿第二定律的特点(1)因果性;(2)矢量性;(3)瞬时性;(4)同体性;(5)独立性.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3)求出合外力或加速度;(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列方程求解.基本方法:(1)两个力作用时可用矢量合成法,也可用正交分解法;(2)多个力作用时可用正交分解法.1.(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大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大B.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质量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小C.由F=ma可知,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D.对同一物体而言,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而且在任何情况下,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一致答案 D解析加速度是由合外力和质量共同决定的,故加速度大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一定大,质量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小,选项A、B错误;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C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并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故D选项正确.2.(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初始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逐渐减小的水平力的作用,则这个物体运动情况为()A.速度不断增大,但增大得越来越慢B.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C.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D.加速度不变,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C解析水平面光滑,说明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物体所受到的水平力即为其合外力.力逐渐减小,合外力也逐渐减小,由公式F=ma可知:当F逐渐减小时,a也逐渐减小,但速度逐渐增大.3.(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如图3所示,两个人同时用大小分别为F1=120 N、F2=80 N的水平力拉放在水平光滑地面的小车,如果小车的质量m=20 kg,则小车的加速度() 图3 A.方向向左,大小为10 m/s2B.方向向左,大小为2 m/s2C .方向向右,大小为10 m/s 2D .方向向右,大小为2 m/s 2答案 B解析 小车受到的合力为:F =F 1-F 2=120 N -80 N =40 N ,方向向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解得小车的加速度为:a =F m =4020m /s 2=2 m/s 2,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方向向左.4.(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如图4所示,质量为4 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现用大小为40 N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的斜向上的力拉物体,使物体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1)若水平面光滑,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 图4(2)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答案 (1)8 m /s 2 (2)6 m/s 2解析 (1)水平面光滑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F cos 37°=ma 1①解得a 1=8 m/s 2②(2)水平面不光滑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F cos 37°-F f =ma 2③F N ′+F sin 37°=mg ④F f =μF N ′⑤由③④⑤得:a 2=6 m/s 2题组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受到的合力无关B .物体所受合外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C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作用力中的任一个的大小成正比D .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外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答案 D解析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选项A 错误;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只要有合外力,物体就有加速度,它们之间是瞬时对应关系,不存在累积效应,选项B错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它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选项C错误;由F x=ma x知,选项D正确.2.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中,有关比例系数k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数值决定B.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C.在国际单位制中,k等于1D.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答案BC解析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在F=kma中,只有“m”的单位取kg,“a”的单位取m/s2,“F”的单位取N时,才有k=1.B、C正确.3.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用很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这是因为()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B.桌子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也很小,眼睛观察不到C.推力小于桌子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加速度为负值D.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答案 D解析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中的力F是指合力,用很小的力推很重的桌子时,桌子不动,是因为桌子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推力,推力与桌子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合力为零,所以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仍然静止不动,牛顿第二定律同样适用于静止的物体,所以A、B、C都不正确,只有D正确.4.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F,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A.物体立即获得速度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C.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D.由于物体没有来得及运动,所以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答案 B解析物体受重力、支持力与水平拉力F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因此物体所受的合力即水平拉力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力F作用的同时物体立即获得了加速度,但是速度还是零,因为合力F与速度无关而且速度只能渐变不能突变.因此B正确,A、C、D错误.题组二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5.如图1所示,长木板A 的右端与桌边相齐,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今用一水平恒力F 将A 推出桌边,在长木板开始翻转之前,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将会( ) 图1A .逐渐减小B .逐渐增大C .不变D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C6.如图2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 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 ) 图2A.F MB.F cos αMC.F cos α-μMg MD.F cos α-μ(Mg -F sin α)M答案 D解析 取M 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即F sin α+F N =Mg在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cos α-μF N =Ma由以上两式可得a =F cos α-μ(Mg -F sin α)M,D 项正确.7.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车厢中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拴着一个小球,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3所示,当旅客看到弹簧的长度变长时,对车厢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的是( )A .车厢向右运动,速度在增大 图3B .车厢向右运动,速度在减小C .车厢向左运动,速度在增大D .车厢向左运动,速度在减小答案 BC解析 本题若直接分析车厢的运动,将不知从何下手,由于小球随车厢一起运动,因此取小球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弹簧变长了,故小球受到向左的弹力,即小球受到的合力向左.因为加速度a 与F 合同向,故小球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加速度a 方向向左,并不能说明速度方向也向左,应有两种可能:(1)速度v 向左时,v 增大,做加速运动,C 项正确;(2)速度v 方向向右时,a 与v 方向相反,速度v 减小,做减速运动,B 项正确.8.如图4所示,在沿平直轨道行驶的车厢内,有一轻绳的上端固定在车厢的顶部,下端拴一小球,当小球相对车厢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下列关于车厢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是( )A .车厢加速度大小为g tan θ,方向沿水平向左 图4B .车厢加速度大小为g tan θ,方向沿水平向右C .车厢加速度大小为g sin θ,方向沿水平向左D .车厢加速度大小为g sin θ,方向沿水平向右答案 A解析 设小球质量为m ,车厢加速度为a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绳的拉力和重力,其中绳的拉力F 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为F cos θ,有F cos θ=mg ,水平方向有F sin θ=ma ,解得a =g tan θ,方向水平向左.9.一物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一大小为F 、方向如图5所示的力去推它,使它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而增大力的大小,则( ) 图5A .a 变大B .a 不变C .a 变小D .因为物块的质量未知,故不能确定a 变化的趋势答案 A解析 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分解力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cos θ=ma ,故a =F cos θm,F 增大,a 变大.10.如图6所示,一小球从空中自由落下,当它与正下方的轻弹簧刚开始接触时,它将( )A .立即被反弹上来B .立即开始做减速运动 图6C .立即停止运动D .继续做加速运动答案 D解析小球刚接触轻弹簧时,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弹力,且重力大于弹力,合力方向向下,加速度方向向下,所以继续向下做加速运动,故选项D正确.题组三综合应用11.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桌面上,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A.a′=a B.a′<2aC.a′>2a D.a′=2a答案 C解析设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①2F-μmg=ma′②①×2得2F-2μmg=2ma,与②式比较有2F-μmg>2F-2μmg所以有ma′>2ma,即a′>2a,则C正确.12.如图7所示,有一辆汽车满载西瓜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意外情况,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西瓜A受到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是()A.m g2-a2B.ma 图7 C.m g2+a2D.m(g+a)答案 C解析西瓜与汽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a,对西瓜A受力分析如图,F表示周围西瓜对A的作用力,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2=ma,解得:F=m g2+a2,故C对,A、B、D错.13.将质量为0.5 kg的小球,以30 m/s的速度竖直上抛,经过2.5 s小球到达最高点(取g=10 m/s2).求:(1)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空气的平均阻力;(2)小球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大小;(3)若空气阻力不变,小球下落时的加速度为多大?答案(1)1 N(2)10 m/s2(3)8 m/s2解析(1)设小球上升时,加速度为a,空气的平均阻力为F则v=at,mg+F=ma把v=30 m/s,t=2.5 s,m=0.5 kg代入得F=1 N(2)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因速度为零,故不受空气阻力,故加速度大小为g,即10 m/s2(3)当小球下落时,空气阻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设加速度为a ′,则mg -F =ma ′,得a ′=8 m/s 214.(1)如图8所示,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倾角θ=30°,斜面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物体下滑过程的加速度有多大? 图8(2)若斜面不光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6,物体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又是多大?答案 (1)5 m /s 2 (2)2.5 m/s 2解析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ma 1所以a 1=g sin θ=10×12m /s 2=5 m/s 2 (2)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F f =ma 2F N =mg cos θF f =μF N联立解得:a 2=g sin θ-μg cos θ=2.5 m/s 2。

2014《步步高》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四章章末限时练

2014《步步高》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四章章末限时练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里有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一半高度时汽车突然向右匀加速运动,站在车厢里的人观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是图中的( )答案 C解析 开始时小球相对观察者是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车突然加速时,等效成小球相对汽车向左突然加速,刚开始加速时,水平方向的相对速度较小,随着时间的延长,水平方向的相对速度逐渐增大,故观察者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应该是C 图.2. (2012·安徽理综·14)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 km ,“神舟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 km.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A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速度大B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周期长C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角速度大D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加速度大 答案 B解析 由题知“天宫一号”运行的轨道半径r 1大于“神舟八号”运行的轨道半径r 2,天体运行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根据G Mmr 2=m v 2r,得v =GMr.因为r 1>r 2,故“天宫一号”的运行速度较小,选项A 错误;根据G Mm r 2=m (2πT )2r 得T =2πr 3GM,故“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较长,选项B 正确;根据G Mmr2=mω2r ,得ω=GMr 3,故“天宫一号”的角速度较小,选项C 错误;根据G Mm r 2=ma ,得a =GMr 2,故“天宫一号”的加速度较小,选项D 错误.3. 到目前为止,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并发回了大量数据.如果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根据下列测量数据,能够得出火星密度的是( )A .发射一颗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测出卫星的轨道半径r 和卫星的周期TB .测出火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C .发射一颗贴近火星表面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测出飞船运行的速度vD .发射一颗贴近火星表面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测出飞船运行的角速度ω 答案 D解析 A 项中只能测出火星的质量;B 项能测出太阳的质量,在C 、D 项中由T =2πω和ρ=3πGT2知,C 错,D 对.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0分)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打高尔夫球将逐渐成为普通人的休闲娱乐项目之一.如图1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 的坡上水平击出一个质量为m 的球,由于恒定的水平风力的作用,球竖直地落入距击球点水平距离为L 的A 穴.则( )图1A .球被击出后做平抛运动B .球从被击出到落入A 穴所用的时间为 2h gC .球被击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L2g hD .球被击出后受到的水平风力的大小为mgh /L 答案 BC解析 在竖直方向上h =12gt 2,所以t =2hg,在水平方向上,在时间t 内速度由v 0减至零,有v 0=at ,且v 02t =L ,所以v 0=L2g h ,a =gL h ,水平风力F =ma =mgL h,因此选项A 、D 错误,B 、C 正确.5. 在杂技表演中,猴子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杆向上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v 0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 ,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 ,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 ,如图2所示.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 .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 .相对地面做匀加速曲线运动C .t 时刻猴子对地的速度大小为v 0+atD .t 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大小为x 2+h 2 答案 BD解析 猴子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合力在竖直方向上,与合初速度不共线,所以相对地面做匀加速曲线运动,A 项错,B 项对;合位移为x 合=x 2+h 2,D 项对;t 时刻v =v 20+(at )2,C 项错.6. 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小球后,不计空气阻力,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大于水平分速度大小B .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C .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D .从抛出到此时,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v 0g答案 AD解析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x =v 0t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y =12gt 2,v y =gt ,tan α=yx ,tan θ=v y v 0 联立得:tan θ=2tan α,t =2v 0g所以v y =2v 0,故B 、C 错误,A 、D 正确.7. 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在P 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绕月飞行,如图3所示.若卫星的质量为m ,远月点Q 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 ,运行到Q 点时它的角速度为ω,加速度为a ,月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则卫星在远月点Q 时对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图3A .maB .G Mm R 2C.mgR 2(R +h )2D .m (R +h )ω2答案 AC解析 由F 万=ma 知A 项正确,B 项中的R 不是Q 点到月心的距离,B 项错误;在Q 点,F 万=GMm (R +h )2,而GM =gR 2,所以F 万=mgR 2(R +h )2,C 项正确;由于Q 点是椭圆轨道的端点,不能用圆轨道的向心力公式m (R +h )ω2来求Q 点的万有引力,D 项错误. 8. 如图4所示,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拴住一个小球,在O 点的正下方与O 点相距l2的地方有一枚与竖直平面垂直的钉子;把小球拉起使细绳在水平方向伸直,由静止开始释放,当细绳碰到钉子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 .小球的线速度不发生突变B .小球的角速度不发生突变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D .绳子对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 答案 AC解析 由于惯性,小球的线速度不会发生突变,但由于继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角速度ω=v r 增为原来的2倍;向心加速度a =v 2r 也增为原来的2倍;对小球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mg =m v 2r ,即F T =mg +m v 2r ,r 减为原来的一半,拉力增大,但不到原来的两倍.三、非选择题(共45分)9. (12分)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 1的表达式;(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 ,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的表达式.答案 (1)v 1=gR (2)T =2πR(R +h )3g解析 (1)设卫星的质量为m ,地球的质量为M ,地球表面处的某物体质量为m ′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球表面附近满足G Mm ′R 2=m ′g则GM =R 2g ①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它受到的万有引力 则m v 21R =G Mm R2②将①式代入②式得v 1=gR(2)由①式可知,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 F =G Mm (R +h )2=mgR 2(R +h )2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4π2T 2(R +h )④③④式联立解得T =2πR(R +h )3g10.(15分)在一足够长的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小球A ,经过时间t 后,仍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另一小球B ,为使抛出的小球B 能够刚好击中小球A ,小球B 应以多大速度抛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sin 37°=0.6,cos 37°=0.8) 答案 gt解析 设B 球平抛后经时间t 1落到斜面上 其水平位移为x =v t 1① 其竖直位移为y =12gt 21②考虑到斜面倾角有y =x tan θ③ 根据①②③式可得t 1=2v tan θg =3v2g ④B 球位移为s =xcos θ=v t 1cos θ=15v 28g⑤而在这段时间内A 球总位移为l =12g sin θ(t 1+t )2⑥因为两球相碰,则s =l ⑦由⑤⑥⑦可得v =gt11.(18分) 如图5所示,半径R =0.2 m 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MN 竖直固定放置,末端N与一长L =0.8 m 的水平传送带相切,水平衔接部分摩擦不计,传动轮(轮半径很小)做顺时针转动,带动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 0运动.传送带离地面的高度h =1.25 m ,其右侧地面上有一直径D =0.5 m 的圆形洞,洞口最左端的A 点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s =1 m ,B 点在洞口的最右端.现使质量为m =0.5 kg 的小物块从M 点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传送带后做平抛运动,最终落入洞中,传送带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 取10 m/s 2.求:图5(1)小物块到达圆轨道末端N 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v 0=3 m/s ,求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3)若要使小物块能落入洞中,求v 0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 (1)15 N ,方向竖直向下 (2)0.3 s (3)2 m/s<v 0<3 m/s解析 (1)设小物块滑到圆轨道末端时速度为v 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 =12m v 21设小物块在轨道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F N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21R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得:F N =15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为15 N ,方向竖直向下. (2)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由μmg =ma ,得 a =μg =5 m/s 2加速到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 t 1=v 0-v 1a =0.2 s ,位移x =v 1+v 02t 1=0.5 m 匀速运动的时间t 2=L -x v 0=0.1 s故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t =t 1+t 2=0.3 s (3)小物块从传送带右端做平抛运动,有h =12gt 2恰好落在A 点s =v 2t ,得v 2=2 m/s 恰好落在B 点D +s =v 3t ,得v 3=3 m/s故v0应满足的条件是2 m/s<v0<3 m/s。

2019版步步高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 章末检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步步高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 章末检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

章末检测试卷(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其中1~8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如图1所示,一幼儿园小朋友在水平桌面上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成功叠放在一起,受到老师的表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a受到的重力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D.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答案 D解析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其对a的静摩擦力的合力,跟a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故A、B错误;以三石块作为整体研究,则石块c不会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故C错误;选取a、b作为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则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与a、b整体的重力平衡,则石块c 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故D正确.2.如图2所示,一重为10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图2A.大小为7.5NB.大小为10N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答案 D解析 小球受力如图所示,则F 2sin α=G ,F 2cos α=F 1,tan α=G F 1=43,α=53°,F 2=G sin α=100.8N =12.5N.3.如图3所示,自动卸货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倾角θ缓慢增大,货物m 相对车厢仍然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 .货物对车厢的压力变大B .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 .地面对车的摩擦力变小D .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变小 答案 B解析 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mg sin θ=f ,N =mg cos θ,θ增大时,f 增大,N 减小;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对车厢的压力也就减小,A 错误,B 正确;对货车整体受力分析,只受重力与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支持力不变,C 、D 错误.4.如图4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 、B 、C 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 水平,则弹簧A 、C 的伸长量之比为( )图4A.3∶4B .4∶ 3C.1∶2 D.2∶1答案 D解析将两球和弹簧B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受到总重力G、弹簧A和C的拉力,如图,设弹簧A、C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由平衡条件得知,F2和G的合力与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得:F2=F1sin30°=0.5F1.根据胡克定律得:F=kx,k相同,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等于两弹簧拉力之比,即有x A∶x C=F1∶F2=2∶1.5.如图5所示,一轻绳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O点,另一端与轻滑轮M相连,另一轻绳绕过滑轮悬挂一重力为G的物体,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其另一端固定于另一竖直墙上的Q点,且此绳的QM段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绳OM上的拉力大小为3GB.绳OM上的拉力大小为GC.图中α角的大小为60°D.图中α角的大小为45°答案 A6.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力F紧压在倾角为θ=60°的墙角上静止.则关于木块的受力情况、墙面对木块的作用力(压力与摩擦力的合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6 A.墙面对木块一定有压力B.墙面对木块一定有摩擦力C.墙面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为3 2FD.墙面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为F2+(mg)2答案 C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受推力、重力,若没有支持力就没有摩擦力,木块不可能平衡,故一定有支持力,同理有静摩擦力,故A、B正确;墙面对木块的作用力(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推力的合力是平衡关系,重力和推力的合力为F2+(mg)2,故墙面对木块的作用力为F2+(mg)2,C错误,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7.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作用力F处于静止状态,如图7所示.保持作用力F大小不变,将其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过180°,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N和地面给物体的摩擦力f的变化是()图7A.N先变小后变大,f不变B.N不变,f先变小后变大C.N、f都是先变大后变小D.N、f都是先变小后变大答案 D解析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先增大后减小.水平方向上,F cosθ-f=0,f=F cosθ;竖直方向上,N+F sinθ-mg=0,N=mg-F sinθ.故随θ变化,f、N都是先变小后变大.8.如图8所示,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图8A.1μ1μ2B.1-μ1μ2μ1μ2C.1+μ1μ2μ1μ2D.2+μ1μ2μ1μ2答案 B解析 对物体A 、B 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有F =μ2(m A +m B )g ;对物体B 在竖直方向上有μ1F =m B g ;联立解得:m A m B =1-μ1μ2μ1μ2,选项B 正确.9.物体C 置于水平地面上,A 、B 由轻绳通过固定在C 上的光滑定滑轮相连,C 的上表面水平,连接B 的轻绳水平,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A .B 与C 之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 B .B 与C 之间的接触面可以是光滑的 C .C 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D .C 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可以是光滑的 答案 AD解析 先对物体A 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由于A 保持静止状态,故拉力等于重力;再对B 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故B 与C 间一定有摩擦力,接触面一定粗糙,故A 正确,B 错误;对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即C 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故C 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也可能是粗糙的,故C 错误,D 正确.10.如图10所示,物体P 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 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 轻轻地叠放在P 上,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图10A .P 向下滑动B.P静止不动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答案BD解析物体P静止于斜面上,则mg sinθ≤μmg cosθ,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时,P、Q 整体质量增加,相对斜面仍然满足m′g sinθ≤μm′g cosθ,故P静止不动,所受的合外力为零,A、C错误,B正确;P所受的合外力为零,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为m′g sinθ,D正确.11.如图11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力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1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B.球可能不受墙的弹力C.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D.球可能不受斜面的弹力答案BC解析力F大小合适时,球可以静止在斜面上,当力F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墙才对球有水平向左的弹力,故A错误,B正确;而斜面对球必须有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才能使球不下落,故C正确,D错误.12.如图12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它跟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恒定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图12。

最新【新步步高】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四章第1节Word版含答案优秀名师资料

最新【新步步高】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四章第1节Word版含答案优秀名师资料

【新步步高】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四章第1节Word版含答案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1(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必须______________上,物体才能运动;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就要静止,即力是___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1)伽利略注意到,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运动时,它的速度________,而向上运动时,它的速度______,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运动时,它的速度应该是__________,实际上球运动的越来越慢,伽利略认为是由于__________的缘故(他推断,若没有__________,球将永远运动下去((2)伽利略通过研究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力不是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而恰恰是____________的原因((3)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除非________________,物体将永远保持其________或__________,永远不会使自己________运动,而保持在________上运动( 3(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直到____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4(物体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________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______大,惯性大( 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B(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C(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D(物体的惯性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无关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不存在了C(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 D(物体的惯性仅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7(乘坐汽车时,如果汽车突然启动,乘客会往后倒;如果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乘客会向前倾;如果汽车在弯道上转弯,乘客会向外倾斜(这些都是乘客不自觉地发生的现象,如图1所示(乘客坐在汽车中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图1【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伽利略的理想实验1(如图2所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图2(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得到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号码)(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B(事实(2)?推论(1)?事实(3)?推论(4)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D(事实(2)?事实(3)?推论(1)?推论(4)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要静止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运动C(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知识点二惯性的概念3(关于物体的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越难停下来,说明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汽车突然减速时,车上的人向前倾,拐弯时人会往外甩,而汽车匀速前进时,车上的人感觉平稳,说明突然减速和转弯时有惯性,匀速运动时没有惯性C(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下,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的物体,其惯性一定越大 D(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运动的火车上,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后,发现落回原处,这是因为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人落下后必定向后偏些,但因时间太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4(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的缘故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知识点三牛顿第一定律5(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提出了惯性的概念C(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D(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没有实验依据B(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是不成立的C(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样,都是一种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方法技巧练】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7(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在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时会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使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向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8.图3如图3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上放一光滑的小球B,劈形物体A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9.图4如图4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和m的两个小球(m>m),两小1212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1(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平路面上用力推车,车才前进,人停止推车,车就会逐渐停下来 B(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 C(地面上滑行的物体会停下来,是由于与地面摩擦的作用D(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不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摩擦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一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一些C(行驶中的车厢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5(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得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6.图5如图5所示,一木块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运动,已知小车的上表面光滑,在小车遇到一障碍物的瞬间,木块将( )A(向前倾倒B(向后倾倒C(仍在车上匀速前进D(无法判断7(如图6所示,列车沿东西方向做直线运动,车里光滑桌面上有一小球,乘客看到小球突然沿桌面向东滚动,则列车可能是( )图6A(以很大的速度向西做匀速运动B(向西做减速运动C(向西做加速运动D(向东做减速运动8(甲、乙两个物体,m,5 kg,m,3 kg.速度v,5 m/s,v,8 m/s.关于它们的惯性以下甲乙甲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小,乙的速度大,乙的惯性大B(甲的质量大,乙的质量小,甲的惯性大C(甲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大,乙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小,甲的惯性大 D(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质量决定,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9.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火车车厢中的桌面上放有一个皮球,它能静止在桌面上,如果皮球相对于面向火车前进方向的乘客发生下列运动,试说明火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皮球向前运动;(2)皮球向后运动;(3)皮球向右运动;(4)皮球向左运动(10(有一仪器中电路如图7所示,其中M是质量较大的一个钨块,将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试分析在汽车启动和刹车时,分别是哪个灯亮,简要说出其原理(图7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前预习练1,有力作用在物体没有力作用维持2,(1)增大减小不增不减摩擦阻力摩擦阻力(2)维持物体运动改变物体速度 (3)物体受到外力作用静止运动状态沿曲线直线 3,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有外力4,匀速直线运动静止质量质量5,BCD6,D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仅由质量决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它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均无关(正确选项为D.]7,是由于惯性的缘故(课堂探究练1,C 小球从对接的两个斜面的一个斜面上滚下~它将滚到另一个斜面上~这可以在实验中做到~所以是事实~即为事实(2)~在实际实验中~永远摆脱不了力的作用~特别是摩擦力~所以既不能达到同样高度~也不能在水平面上永不停止地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1)、(3)、(4)都是推论~在实验中~是将第二个斜面的倾角逐渐减小直到水平~所以程序为: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点评本题考查了理想实验这一重要科学方法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现象~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全面地讨论~严密地推理~不断地总结~才能迈入真理的殿堂( 2,D3,C 物体的惯性大小由质量唯一确定~与物体的速度无关~A错误,一切物体均有惯性~不论物体处于加速、减速还是匀速状态~B错误,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于物体~状态越难改变~说明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本领越大~惯性也越大~所以C正确,人向上跳起后~人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由于惯性~人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不变~与车速相同~因此仍落在车上原处~D错误(点评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其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其他任何因素无关(] 4,C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外界因素(受力的大小以及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的运动状态无关~故A、D选项错误( 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的质量大~惯性大~而不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B选项错误(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其质量小~惯性小~在相同的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故C选项正确(]5,D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A错,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惯性的概念~同时又指出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错,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C错,综上所述~D选项是正确的(]点评 (1)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即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无法由实验直接证实~但可由经过科学推理的理想实验推出( (3)从牛顿第一定律中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C 7.D8,B 小球原来静止时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其合力为零(当劈形物体由静止释放~A应沿斜面下滑~故B也将运动~运动状态就要发生改变~但由于惯性~小球原来速度为零~没有水平或其他方向上的速度~而小球又光滑~除竖直方向可以有合力外~其他方向上没有合力~加之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小球只能在竖直方向上有运动~在碰到斜面之前~运动轨迹应为一条直线~即竖直向下的直线(]9,B 因小车表面光滑~因此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球与小车有相同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两小球的速度不变~所以一定不会相碰(] 课后巩固练1,ACD 2.A 3.C 4.C5,D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静止是物体不受力的自然状态,从同一高度较重的物体下落得较快(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所以本题选D.]6,C 小车与障碍物碰撞瞬间(木块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因惯性继续向右做匀速运动(] 7,CD 当列车向西加速或向东减速时~小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相对桌面向东滚动(] 8,BD9,(1)火车做减速运动 (2)火车做加速运动(3)火车向左转弯 (4)火车向右转弯10,当汽车启动时,钨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而相对汽车向后运动,将绿灯与电源接通,因而绿灯亮(同理分析,汽车刹车时红灯亮(。

2018版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学案第4系+Word版含答案69

2018版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学案第4系+Word版含答案69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1)控制小车的质量M 不变,讨论加速度a 与力F 的关系.(2)控制砝码和小盘的质量不变,即力F 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 ,讨论加速度a 与M 的关系.2.要测量的物理量(1)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M ——用天平测出.(2)小车受的拉力F ——用天平测出小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m ,由F =mg 算出. (3)小车的加速度a ——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算出. 3.测量加速度的方案 (1)应用纸带测加速度在运动物体上安装一条连接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前面所述的实验方案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求取加速度的.它是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Δx =aT 2求出加速度.(2)应用匀变速运动规律求加速度如果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测量物体加速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刻度尺测量位移并用秒表测量时间,然后由a =2xT 2算出.(3)应用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由于a =2xT 2,如果测出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x 1、x 2,则位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即:a 1a 2=x 1x 2.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砝码、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一、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0、m0,并把数值记录下来.2.按图4­2­1将实验器材安装好(小车上不系绳).图4­2­13.平衡摩擦力,在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置,直到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不挂重物的小车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纸带上相邻点间距相等).4.将重物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及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m0g.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重物的重力,重复步骤4,多做几次实验,每次小车从同一位置释放,并记录好重物的重力m1g、m2g、…以及计算出相应纸带的加速度填入表格1.表格1 物体的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实验次数加速度a/(m·s-2)小车受力F/N123456.保持托盘中所放重物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并测出小车与所放砝码的总质量M,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7.继续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步骤6,多做几次实验,在每次得到的纸带上标上号码.8.计算出每次实验所得纸带的加速度值及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填入表格2.表格2 物体受到的外力一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次数加速度a/(m·s-2)小车与砝码总质量M/kg 小车与砝码总质量的倒数1M/kg -11 2 3 4 5二、数据处理 1.计算法测得加速度或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后,通过计算看看是否满足a 1a 2=F 1F 2、a 1a 2=M 2M 1. 2.图象法(1)分析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依据表格1,以加速度a 为纵坐标,以外力F 为横坐标,作出a ­F 关系图象,如图4­2­2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图4­2­2(2)分析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依据表格2,以加速度a 为纵坐标,以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M 或1M为横坐标作出a ­M 或a ­1M关系图象,如图4­2­3所示,据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图4­2­3(3)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三、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重物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盘和重物的总质量.只有如此,重物和小盘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3.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再放手.4.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是错误数据,舍去不予考虑.四、误差分析产生原因减小方法偶然误差质量测量不准、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小车所受拉力测量不准①准确平衡摩擦力②使细绳和纸带平行于木板作图不准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线上或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误差较大的点舍去系统误差小盘及重物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使小盘和重物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与步骤用如图4­2­4所示的装置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图4­2­4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砂子的质量;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D.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的质量;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 值,重复上述实验;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G.作a­M关系图象,并由图象确定a­M关系.(1)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该步骤应排在步骤之后.(2)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应把改为.(3)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应把改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的理解和分析,实验中把小桶及其中砂子的重力看做与小车所受拉力大小相等,没有考虑摩擦力,故必须平衡摩擦力.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压的蓄电池上将无法工作,必须接在6 V以下交流学生电源上.作a­M关系图象,得到的是双曲线,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化曲为直”,改作a­1M关系图象.【答案】(1)平衡摩擦力 B(2)步骤D 6 V电压的蓄电池 6 V以下交流学生电源(3)步骤G a­M a­1M实验探究2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利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可定量研究加速度a与作用力F及小车质量m的关系.【导学号:57632067】(1)当小车质量m一定时,测得小车在不同拉力F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a.得到如图4­2­5甲所示的a­F图线后,并由此得出结论:.(2)当作用力F一定时,测得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如表所示.a/(m·s-2)** **2** ** ** m/kg** ** ** ** ** ** 为了清晰明确的研究a与m的准确的定量关系,在如图乙图象的横轴括号中,应填上对应的物理量的符号为,并得出结论:.甲乙图4­2­5【解析】(1)当小车质量m一定时,a­F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根据图象结合数学知识可知: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因此若画出a­1m的关系,可以更加直观的得出结论,具体图象如下所示:因此由图象可知:外力一定,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即与质量成反比. 【答案】 (1)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2)1m外力一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1第1课时光的折射学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1第1课时光的折射学案

1.光的折射第1课时光的折射1.知道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折射率的概念,能对简单现象进行解释。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能够应用几何知识分析物理问题。

3.经历光的折射定律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

4.结合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兴趣。

折射定律1.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该介质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的现象。

如图所示。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进入第2种介质的现象。

(2)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n12(式中n12是比例常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sin θ1sin θ2数)。

(3)与光的反射现象一样,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往往同时产生,由于反射的存在,折射光的能量小于入射光的能量,且折射光的能量随入射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如图甲所示,我们从水面上会看到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图乙为对应的光路。

问题1人的眼睛是如何判断物体的位置的?图乙中眼睛是如何看到筷子的?提示:人的眼睛是逆着射入眼睛的光线方向,通过至少两条光线的交点判断物体的位置的。

图乙中眼睛是逆着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到筷子的。

问题2上面的情境是什么现象?其原理是什么?提示: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

1.光的折射(1)光的方向: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要发生变化。

(2)光的传播速度:由v=c知,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一定n发生变化。

注意:当光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但这种情形也属于折射,光的传播速度仍要发生变化。

(3)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当光从折射率小的介质斜射入折射率大的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折射率大的介质斜射入折射率小的介质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步步高必修一物理第四章学案8DOC

步步高必修一物理第四章学案8DOC

学案8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以及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3.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会根据条件判断超重、失重现象.4.能从动力学角度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平衡条件:合力为0.二、超重与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下且等于g.三、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1.受力情况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且重力恒定不变,所以物体的加速度恒定.2.运动情况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一、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设计]1.什么是平衡状态?答案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2.物体只有在不受力作用时,才能保持平衡状态吗?答案 不是.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而不只是不受力作用. 3.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吗?答案 不一定.平衡状态表现为速度始终不变,当物体某一瞬间的速度为零时,但速度要发生变化,即加速度不为零时,就不是平衡状态.[要点提炼]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条件:(1)F 合=0(或加速度a =0)(2)⎩⎪⎨⎪⎧F x 合=0F y 合=0 3.平衡条件的四个推论(1)二力作用平衡时,二力等大、反向.(2)三力作用平衡时,任意两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3)多力作用平衡时,任意一个力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4)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上分力之和均为零.二、超重和失重[问题设计]小星家住十八楼,每天上学放学均要乘垂直升降电梯上下楼.上学时,在电梯里,开始他总觉得有种“飘飘然”的感觉,背的书包也感觉变“轻”了.快到楼底时,他总觉得自己有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背的书包也似乎变“重”了.为了研究这种现象,小星在电梯里放了一台台秤如图1所示.设小星的质量为50 kg ,g 取10 m/s 2.求下列情况中台秤的示数.图1(1)当电梯以a =2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2)当电梯以a=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3)当电梯以a=2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4)当电梯以a=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从以上例子中归纳总结: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超重现象,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失重现象?答案(1)匀加速上升时,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加速度方向、速度方向如图所示.选向上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N1-mg=ma得:F N1=mg+ma=50×(10+2) N=600 N(2)匀减速上升时,以人为研究对象,人的受力情况、加速度方向、速度方向如图所示.选向下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 N2=ma得:F N2=mg-ma=50×(10-2) N=400 N(3)匀加速下降时,以人为研究对象,人的受力情况、加速度方向、速度方向如图所示,选向下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 N3=ma得:F N3=mg-ma=50×(10-2) N=400 N(4)匀减速下降时,以人为研究对象,人的受力情况、加速度方向、速度方向如图所示,选向上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N4-mg=ma得:F N4=mg+ma=50×(10+2) N=600 N归纳总结:(1)、(4)中,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将发生超重现象;(2)、(3)中,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将发生失重现象.[要点提炼]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的方法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超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失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完全失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等于零.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超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失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完全失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且加速度大小等于g.三、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①v 0=0;②只受重力作用,a =g .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规律:v =gt ,h =12gt 2,v 2-v 20=2gh . 2.竖直上抛运动(1)条件:①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②只受重力作用,a =g . (2)运动性质全过程看:匀变速直线运动分过程看⎩⎪⎨⎪⎧竖直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最高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3)规律:①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h =v 202g ,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时间t 上=v 0g.②竖直上抛运动具有对称性.a .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上与从最高点落回抛出点所用的时间t 下相等,即t 上=t 下=v 0g;b .落回抛出点的速度大小v 等于初速度v 0;c .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d .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等.一、共点力的平衡例1 如图2所示,电灯的重力为20 N ,绳AO 与天花板间的夹角为45°,绳BO 水平,求绳AO 、BO 所受的拉力的大小.解析 解法一 力的合成法O 点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图2可得出F A 与F B 的合力F 合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F C . 由三角函数关系可得出 F 合=F A sin 45°=F C =G 灯F B=F A cos 45°解得F A=20 2 N,F B=2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绳AO、BO所受的拉力分别为20 2 N、20 N.解法二正交分解法如图所示,将F A进行正交分解,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知F A sin 45°=F CF A cos 45°=F B后面的分析同解法一答案20 2 N20 N二、超重与失重例2如图3所示为一物体随升降机由一楼运动到某高层的过程中的v—t图象,则()A.物体在0~2 s处于失重状态B.物体在2 s~8 s处于超重状态C.物体在8 s~10 s处于失重状态图3D.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超重、失重状态解析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由题意知0~2 s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则物体处于超重状态;2 s~8 s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8 s~10 s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则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C选项正确.答案 C三、从动力学角度看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例3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 m/s匀速上升,当达到离地面高175 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解析解法一分段法绳子断裂后,重物先匀减速上升,速度减为零后,再匀加速下降. 重物上升阶段,时间t 1=v 0g =1 s ,由v 20=2gh 1知,h 1=v 202g=5 m重物下降阶段,下降距离H =h 1+175 m =180 m 设下落时间为t 2,则H =12gt 22,故t 2=2Hg=6 s 重物落地速度v =gt 2=60 m/s ,总时间t =t 1+t 2=7 s 解法二 全程法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重物全程位移h =v 0t -12gt 2,h =-175 m可解得t 1=7 s ,t 2=-5 s(舍去)由v =v 0-gt ,故v =-60 m/s ,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7 s 60 m/s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平衡状态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的特点是速度不发生变化(v =0或v =常数),加速度a =0.(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外力为0,即F 合=0或⎩⎪⎨⎪⎧F x =0F y =0.2.超重和失重分析(1)物体抛出后只受重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g ; (2)自由落体运动:v 0=0,a =g ,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a =g ,全过程看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共点力的平衡)如图4所示,一重为10 N 的球固定在支杆AB 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 ,则AB 杆对球的作用力( )A .大小为7.5 N 图4B .大小为10 NC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D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 答案 D解析 小球受力如图所示,则F 2sin α=G ,F2cos α=F 1,tan α=G F 1=43,α=53°,F 2=G sin α=100.8N =12.5 N.2.(超重和失重)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 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和起立的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D3.(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将一个物体以初速度20 m /s 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到达距抛出点上方15 m 处时所用的时间.(g 取10 m/s 2)答案 1 s 或3 s解析 由于忽略空气阻力,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故上升、下降的加速度都是g . 根据h =v 0t -12gt 2,将v 0=20 m/s ,h =15 m 代入得:t 1=1 s ,t 2=3 s物体上升过程中至距抛出点15 m 处所用时间为1 s ;物体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然后自由下落至距抛出点15 m 处所用的时间为3 s.题组一 共点力的平衡1.如图1所示,在斜面上,木块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A 和木块B 的受力个数不可能的是( )A .2个和4个 图1B .3个和4个C .4个和4个D .4个和5个 答案 B2.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拉力F T 的作用,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2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拉力F T 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 ) 图2A .向上偏左B .向上偏右C .竖直向上D .竖直向下 答案 C解析 物体受重力mg 、拉力F T 、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f 共同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四个力的合力为零,即有F f 与F T 的合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的大小,方向相反.3.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3所示.已知ac 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 绳和bc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A.32mg ,12mg B.12mg ,32mg 图3 C.34mg ,12mg D.12mg ,34mg 答案 A解析 分析结点c 的受力情况如图,设ac 绳受到的拉力为F 1、bc 绳受到的拉力为F 2,根据平衡条件知F 1、F 2的合力F 与重力mg 等大、反向,由几何知识得F 1=F cos 30°=32mg F 2=F sin 30°=12mg选项A 正确.4.如图4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于P 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 =mgtan θ B .F =mg tan θ 图4C .F N =mgtan θ D .F N =mg tan θ答案 A解析 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滑块受到重力mg 、支持力F N 、水平推力F 三个力作用.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F 与mg 的合力F ′与F N 等大、反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F N 、mg 和合力F ′构成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得:F =mg tan θ,F N =mgsin θ.所以正确选项为A.题组二 超重与失重5.跳水运动员从10 m 跳台腾空跃起,先向上运动一段距离达到最高点后,再自由下落进入水池,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C.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超重状态D.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答案 D解析跳水运动员在空中时无论上升还是下落,加速度方向均向下,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故均为完全失重状态,故选D.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弹簧秤,使其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 N的钩码.弹簧秤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通过一传感器直接得出,如图5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5A.从t1到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B.从t3到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C.电梯可能开始在1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3楼D.电梯可能开始在3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1楼答案ABD解析从t1到t2,由图象可知钩码对传感器的拉力小于钩码的重力,钩码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电梯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减速运动,选项A正确;从t3到t4,由图象可知钩码对传感器的拉力大于钩码的重力,钩码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向上,电梯向下减速运动或向上加速运动,选项B正确;综合得出,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7.“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6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能到达的最低点,b点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人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C.人在bc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图6D.人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为零答案AB解析人在Pa段只受重力作用,a=g,完全失重,A正确;人在ab段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拉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加速度向下,失重,B正确;人在bc段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拉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加速度向上,超重,C错误;人到c点时,拉力最大,合力最大,加速度最大,D错误.8.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力的大小变化情况,实验时让某同学从桌子上跳下,自由下落H后双脚触地,他顺势弯曲双腿,他的重心又下降了h.计算机显示该同学受到地面支持力F N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7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在0至t2时间内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图7B.在t2至t3时间内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C.t3时刻该同学的加速度为零D.在t3至t4时间内该同学的重心继续下降答案 C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至t2时间内该同学受到的地面支持力小于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而在t2至t3时间内支持力大于重力,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A、B正确;t3时刻该同学受到的支持力最大,且F1大于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0,C错误;在t3至t4时间内该同学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减小,但仍大于重力,故重心继续下降,D正确.9. 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体重为490 N.他将弹簧测力计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8所示,则电梯运行的v -t图象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图8答案 A解析t0~t1时间段内,人失重,应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B、C错;t1~t2时间段内,人匀速或静止;t2~t3时间段内,人超重,应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A对,D错.10.一个质量是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升降机的顶部悬挂了一个弹簧秤,弹簧秤下面挂着一个质量为m =5 kg 的物体A ,当升降机向上运动时,他看到弹簧秤的示数为40 N ,g 取10 m/s 2,求:(1)此时升降机的加速度的大小;(2)此时人对地板的压力.答案 (1)2 m/s 2 (2)480 N解析 (1)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F T =40 N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T -mg =ma解得:a =F T -mg m =40-5×105m /s 2=-2 m/s 2 故升降机加速度大小为2 m/s 2,方向竖直向下.(2)设地板对人的支持力为F N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N -Mg =Ma解得F N =Mg +Ma =60×10 N +60×(-2) N =48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人对地板的压力为480 N题组三 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11.以35 m /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 =10 m/s 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B .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C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D .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 s答案 ACD解析 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一定为零,否则该点不是最大高度,A 正确;小球上抛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故加速度始终为g ,B 错;由v2-v 20=2(-g )h ⇒h =v 202g=61.25 m ,C 正确;由v =v 0-gt ⇒t =v 0g=3.5 s ,D 正确. 12.竖直上抛的物体,初速度是30 m /s ,经过2.0 s 、4.0 s ,物体的位移分别是多大?通过的路程分别是多长?2.0 s 、4.0 s 末的速度分别是多大?(g 取10 m/s 2,忽略空气阻力)答案 见解析解析 上升的最大高度H =v 202g =3022×10m =45 m 由x =v 0t -12gt 2得 当t 1=2.0 s 时,位移x 1=30×2.0 m -12×10×2.02 m =40 m ,小于H ,所以路程s 1=40 m 速度v 1=v 0-gt 1=30 m /s -10×2.0 m/s =10 m/s当t 2=4.0 s 时,位移x 2=30×4.0 m -12×10×4.02 m =40 m ,小于H ,所以路程s 2=45 m +(45-40) m =50 m速度v 2=v 0-gt 2=30 m /s -10×4.0 m/s =-10 m/s ,负号表示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3.图9甲是我国某运动员在蹦床比赛中的一个情景.设这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员的脚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乙所示.取g =10 m/s 2,根据F —t 图象求:图9(1)运动员的质量;(2)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3)在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运动员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答案 (1)50 kg (2)40 m/s 2 (3)3.2 m解析 (1)由图象可知,刚站上去的时候弹力等于重力,故运动员所受重力为500 N ,设运动员质量为m ,则m =G g=50 kg(2)由图象可知蹦床对运动员的最大弹力为F m =2 500 N ,设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为a m ,则F m -mg =ma ma m =F m -mg m =2 500-50050m /s 2=40 m/s 2 (3)由图象可知运动员离开蹦床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离开蹦床的时刻为6.8 s 或9.4 s ,再下落到蹦床上的时刻为8.4 s 或11 s ,它们的时间间隔均为1.6 s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其自由下落的时间为0.8 s.设运动员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H =12gt 2=12×10×0.82 m =3.2 m。

最新《步步高》人教版物理高考大一轮【word教案+学案+作业】——必修1

最新《步步高》人教版物理高考大一轮【word教案+学案+作业】——必修1

考点内容要求 考纲解读 参考系、质点Ⅰ 1.直线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及 v —t 图象是本章的难点.2.注意本章内容与生活实例的结合,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物理情境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起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的规律处理实际问题.3.本章规律较多,同一试题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到正确答案,多练习一题多解,对熟练运用公式有很大帮助.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Ⅱ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注:各考点要求中罗马数字Ⅰ、Ⅱ的含义如下: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第1课时 运动的描述导学目标 1.掌握参考系、质点、位移和路程的概念.2.掌握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并理解二者的关系.一、质点[基础导引]下列情况中所描述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B .研究自转时的地球C .研究出站时的火车D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知识梳理]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___的点叫做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同一物体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能看成质点.思考:质点的体积一定很小吗?二、参考系与位移、路程[基础导引]1.指出以下所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各是什么?A.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________B.月亮在云中穿行______C.车外的树木向后倒退______D.“小小竹排江中游” ______2.如图1所示,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后图1静止.若AC=100 m,BC=30 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则:出发点的位置为________,B点位置是________,C点位置为______,A到B位置变化是______ m,方向______,C到B位置变化为________ m,方向________.[知识梳理]1.参考系和坐标系(1)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______的物体,叫做参考系.(2)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可能会________.通常以________为参考系.(3)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________.思考:选取的参考系一定是静止的物体吗?2.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________的变化,用从__________指向__________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2)路程是物体运动________的长度,是标量.思考:什么情况下物体运动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三、速度和加速度[基础导引]1.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总路程与所用总时间的比值2.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 .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一定很大C .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 .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增加量[知识梳理]1.速度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即v =Δx Δt,是描述物体运动的________的物理量.(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________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________,其方向与________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________,是标量.思考:现在汽车上都安装有行车电脑,可以即时显示行车速度、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相关参量,你能仅凭两数字变化快慢来判断哪是瞬时速度,哪是平均速度吗?2.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即a =________.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同.3.根据a 与v 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是在加速还是在减速(1)当a 与v 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速度大小________.(2)当a 与v 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________.(3)当a 与v 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速度大小________.思考:1.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吗?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吗?2.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一定大吗?加速度大,速度变化一定大吗?考点一 参考系的选取考点解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参考系的原则是观测运动方便和描述运动尽可能简单.典例剖析例1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停在空中B .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匀速上升C .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匀速下降,且v 丙>v 乙图2D .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匀速下降,且v 丙<v 乙思维突破 本题涉及三个物体的运动,需要我们注意参考系的选取,并比较运动速度的大小.从题给条件出发,画出运动示意图,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方能得出正确结果.本题也可从选项出发,逐项进行分析,看看是否会出现题干中所述的情况.跟踪训练1 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 )A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B .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的说法是错误的C .如果选择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都对D .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就可能都对考点二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 考点解读1.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2.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但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典例剖析例2 2011年5月31日,国际田联挑战赛捷克俄斯特拉发站比赛结束,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9.91 s 的成绩赢得100 m 大战.博尔特也曾以19.30 s 的成绩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 m 比赛的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比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 m 比赛的位移是100 m 比赛位移的两倍B .200 m 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 m/sC .100 m 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09 m/sD .100 m 比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18 m/s思维突破 物理问题常常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本题中跑道200 m 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这是一个实际生活问题,所以学习物理不能脱离生活.跟踪训练2 如图2所示,一个人沿着一个圆形轨道运动,由A 点开始运动,经过半个圆周到达B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 指向BB .人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方向沿B 点的切线方向C .人在B 点瞬时速度方向由A 指向BD .人在B 点瞬时速度方向沿B 点的切线方向考点三 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考点解读物理量 速度v 速度的变化量Δv 加速度a物理意义表示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的变化率公式及单位v=ΔxΔtm/sΔv=(v-v0)m/sa=ΔvΔtm/s2关系三者无必然联系,v很大,Δv可以很小,甚至为0,a也可大可小,也可能为零.典例剖析例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思维突破错误地认为加速度减小的运动就是减速运动,因为该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要看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大,即为加速运动;反之a与v的方向相反,即为减速运动.跟踪训练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为负时,速度一定减小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1.不能准确理解将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例4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成质点处理的是() 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研究被运动员踢出的旋转足球时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错解 C误区警示错误的认为旋转的足球落地点与踢出点距离很大,而未注意研究的是足球的旋转.正确解析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选项A错;研究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旋转时,叶片的形状不能忽略,选项B错;研究足球的旋转时,足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C错;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可作为质点处理,D对.答案 D正本清源物体的大小不能作为物体能否看做质点的依据.当物体的大小与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才能看做质点.跟踪训练4 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经过16天的冰雪大战,中国代表团以5金2银4铜的好成绩跻身金牌榜十强,再创历史新高.其中25日的短道速滑3 000米接力赛中王濛、周洋、张会和孙琳琳以4分06秒610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冠.关于运动项目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 )A .花样滑冰赛中的申雪、赵宏博可以视为质点B .冬奥会冰壶比赛中的冰壶可视为质点C .女子3 000 m 短道速滑接力赛中中国队夺金的平均速率最大D .王濛在500 m 短道速滑过程中路程和位移在数值上是相等的2.混淆加速度、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量例5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为零C .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错解 AD误区警示 因为a =Δv Δt,所以Δv 很大时,a 就很大,错选A ;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变化很快,错误地认为速度一定很快变大,错选D.正确解析 由a =Δv Δt可知,在Δv 越大,但不知道Δt 的大小时,无法确定加速度的大小,故A 错;高速匀速飞行的战斗机,速度很大,但速度变化量为零,加速度为零,所以B 对;炮筒中的炮弹,在火药刚刚燃烧的时刻,炮弹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很大,所以C 错;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变化很快,速度可能很快变大,也可能很快变小,故D 错. 答案 B正本清源 解答直线运动的问题时,一要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与联系,例如在解答有关参考系的题目时应清楚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选取不同物体做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往往不同,因此所选参考系应尽可能使描述简单和观察方便,且在同一问题中只能选一个参考系;二要分清矢量与标量,正确理解矢量正、负号的含义(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三要正确理解速度与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三者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一致,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不论加速度大小怎么变化,速度均增大,相反时不论加速度大小怎么变化,速度均减小.跟踪训练5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B .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 .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 .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A组参考系与质点1.如图3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A船肯定是静止的图3 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2.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高速列车使我们的出行更加舒适、便捷,下列情况中,可将列车视为质点的是() A.测量列车的长度B.计算列车在两城市间运行的平均速度C.分析列车形状对所受阻力的影响D.研究列车车轮的转动B组位移与路程3.运动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试分析两运动员的路程和位移的关系.C组速度和加速度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不可能为零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5.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选项是()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中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也很大D.尽管空间站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也不为零图1图3 课时规范训练(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B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C .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是朝上还是朝下时D .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2.如图1所示,交通管理部门在公路的某一路段设置了限速标志,这是告诫驾 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 .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B .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C .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D .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3.第16届亚运会已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其中,亚运火炬在广东省内21个地级以上城市传递,起点为中山市,终点为广州市,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A .计算火炬传递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当成质点B .研究火炬传递的运动时,只能选择中山市为参考系C .由起点中山市到终点广州市,火炬传递的位移等于传递线路的总长度D .火炬传递的平均速度等于传递线路的总长度与传递时间的比值4.如图3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 .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C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 .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5.某动车组列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动车组列车的 ( )A .位移一定相等B .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时间一定相等6.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经过5天的飞行和多次的近月制动,它于10月9日进入近月圆轨道,卫星绕月球飞行一圈时间为117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时59分57秒”表示“时刻”,“117分钟”表示“时间”B.卫星绕月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零C.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卫星进行近月制动调整飞行角度时可以将卫星看成质点D.卫星绕月球飞行一圈过程中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零,它的平均速度也不为零7.有研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即加速度变化得越慢,乘坐轿车的人就会感到越舒适;加速度变化得越快,乘坐轿车的人就会感到越不舒适.若引入一个新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应是() A.m/s B.m/s2C.m/s3D.m2/s8.甲、乙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 m到达终点.假若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 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则结果将会是() A.甲先到达终点B.两人同时到达终点C.乙先到达终点D.不能确定9.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小李坐汽车外出旅行时,汽车行驶在汉宜高速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的示数如图4所示,则小李乘坐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为()图4A.16 km/h B.96 km/hC.240 km/h D.480 km/h10.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12 m/s,39 m/s B.8 m/s,38 m/sC.12 m/s,19.5 m/s D.8 m/s,12 m/s11.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二、非选择题1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1)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是否为12 m/s?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否相等?(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3)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13.国庆节放假,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 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 km/h,最高限速120 km/h.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小明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14.天文观测表明,从地球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退行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根据近期观测,哈勃常数H=3×10-2m/(s·光年),其中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求宇宙年龄T 的计算式,并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多少年?复习讲义基础再现 一、基础导引 AD知识梳理 1.质量 形状 大小 思考:不一定. 二、基础导引 1.A.地球 B .云 C .车 D .岸 2.-70 m 0 m +30 m +70 向东 -30 向西知识梳理 1.(1)不动 (2)不同 地球 (3)坐标系 思考:不一定. 2.(1)位置 初位置 末位置 (2)轨迹 思考:单向直线运动时. 三、基础导引 1.A 2.B知识梳理 1.快慢 快慢 (1)位移 xt位移 (2)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速率思考:当速度变化时,瞬时速度变化较快,而平均速度变化慢些,因此数字变化快的是瞬时速度,数字变化慢的是平均速度.2.速度变化快慢 速度的变化量 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 ΔvΔt速度变化 3.(1)变大 (2)不变 (3)变小 思考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v =ΔxΔt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a =Δv Δt.加速度大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大,而不能说明运动快、速度大,例如刚启动的汽车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却很小;而速度大,只说明物体运动得快,说明不了速度变化快慢.总之,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2.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 =ΔvΔt 可知,Δv =a Δt ,速度变化大可能是加速度小而时间很长导致,所以速度变化大而加速度不一定大;同理加速度大,可能是由于Δv 小而时间短所导致,总之,加速度变化和速度变化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课堂探究 例1 ABD 跟踪训练1 D 例2 C 跟踪训练2 AD 例3 B 跟踪训练3 B 跟踪训练4 C 跟踪训练5 A分组训练1.C2.B3.路程s甲>s乙;位移x甲<x乙4.D5.BD课时规范训练1.B 2.C 3.A 4.B 5.C6.A7.C8.A9.B10.B11.B12.(1)是不相等(2)11 s(3)96 m13.11∶30~13∶0014.T=1H1×1010第2课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导学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速度—位移公式.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平均速度公式、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式.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基础导引]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减速,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5 m/s 2. (1)开始制动后2 s 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 (2)前2 s 内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3)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 [知识梳理] 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____________不变的运动.(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 =v 0+at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 =v 0t +12at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 2-v 20=2ax .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中涉及的物理量是标量还是矢量?应用公式时如何规定物理量的正负号?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基础导引]1.初速度为v 0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v .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__________.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两段时间均为T ,两段时间内的位移差值为Δx ,则加速度为:a =____________.3.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 (1)前1 s 、前2 s 、前3 s 、…内的位移之比为______________ (2)第1 s 、第2 s 、第3 s 、…内的位移之比为______________ (3)前1 m 、前2 m 、前3 m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 (4)第1 m 、第2 m 、第3 m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 [知识梳理]1.平均速度公式:v =v t 2=v 0+v 2=x 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8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以及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3.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会根据条件判断超重、失重现象.4.能从动力学角度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平衡条件:合力为0.二、超重与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下且等于g.三、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1.受力情况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且重力恒定不变,所以物体的加速度恒定.2.运动情况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一、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设计]1.什么是平衡状态?答案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2.物体只有在不受力作用时,才能保持平衡状态吗?答案 不是.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而不只是不受力作用. 3.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吗?答案 不一定.平衡状态表现为速度始终不变,当物体某一瞬间的速度为零时,但速度要发生变化,即加速度不为零时,就不是平衡状态.[要点提炼]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条件:(1)F 合=0(或加速度a =0)(2)⎩⎪⎨⎪⎧F x 合=0F y 合=03.平衡条件的四个推论(1)二力作用平衡时,二力等大、反向.(2)三力作用平衡时,任意两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3)多力作用平衡时,任意一个力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4)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上分力之和均为零.二、超重和失重[问题设计]小星家住十八楼,每天上学放学均要乘垂直升降电梯上下楼.上学时,在电梯里,开始他总觉得有种“飘飘然”的感觉,背的书包也感觉变“轻”了.快到楼底时,他总觉得自己有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背的书包也似乎变“重”了.为了研究这种现象,小星在电梯里放了一台台秤如图1所示.设小星的质量为50 kg ,g 取10 m/s 2.求下列情况中台秤的示数.图1(1)当电梯以a =2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 (2)当电梯以a =2 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 (3)当电梯以a =2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4)当电梯以a=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从以上例子中归纳总结: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超重现象,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失重现象?答案(1)匀加速上升时,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加速度方向、速度方向如图所示.选向上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N1-mg=ma得:F N1=mg+ma=50×(10+2) N=600 N(2)匀减速上升时,以人为研究对象,人的受力情况、加速度方向、速度方向如图所示.选向下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 N2=ma得:F N2=mg-ma=50×(10-2) N=400 N(3)匀加速下降时,以人为研究对象,人的受力情况、加速度方向、速度方向如图所示,选向下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 N3=ma得:F N3=mg-ma=50×(10-2) N=400 N(4)匀减速下降时,以人为研究对象,人的受力情况、加速度方向、速度方向如图所示,选向上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N4-mg=ma得:F N4=mg+ma=50×(10+2) N=600 N归纳总结:(1)、(4)中,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将发生超重现象;(2)、(3)中,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将发生失重现象.[要点提炼]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的方法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超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失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完全失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等于零.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超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失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完全失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且加速度大小等于g.三、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①v 0=0;②只受重力作用,a =g .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规律:v =gt ,h =12gt 2,v 2-v 20=2gh . 2.竖直上抛运动(1)条件:①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②只受重力作用,a =g . (2)运动性质全过程看:匀变速直线运动分过程看⎩⎪⎨⎪⎧竖直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最高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3)规律:①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h =v 202g ,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时间t 上=v 0g.②竖直上抛运动具有对称性.a .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上与从最高点落回抛出点所用的时间t 下相等,即t 上=t 下=v 0g;b .落回抛出点的速度大小v 等于初速度v 0;c .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d .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等.一、共点力的平衡例1 如图2所示,电灯的重力为20 N ,绳AO 与天花板间的夹角为45°,绳BO 水平,求绳AO 、BO 所受的拉力的大小.解析 解法一 力的合成法O 点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 图2 可得出FA 与FB 的合力F 合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FC . 由三角函数关系可得出 F 合=F A sin 45°=F C =G 灯 F B =F A cos 45°解得F A =20 2 N ,F B =2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绳AO 、BO 所受的拉力分别为20 2 N 、20 N.解法二 正交分解法如图所示,将F A 进行正交分解,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知 F A sin 45°=F C F A cos 45°=F B 后面的分析同解法一 答案 20 2 N 20 N二、超重与失重例2 如图3所示为一物体随升降机由一楼运动到某高层的过程中的v —t 图象,则( )A .物体在0~2 s 处于失重状态B .物体在2 s ~8 s 处于超重状态C .物体在8 s ~10 s 处于失重状态 图3D .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超重、失重状态解析 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由题意知0~2 s 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则物体处于超重状态;2 s ~8 s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8 s ~10 s 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则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C 选项正确.答案 C三、从动力学角度看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例3 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 0=10 m /s 匀速上升,当达到离地面高175 m 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 取10 m/s 2)解析 解法一 分段法绳子断裂后,重物先匀减速上升,速度减为零后,再匀加速下降. 重物上升阶段,时间t 1=v 0g =1 s ,由v 20=2gh 1知,h 1=v 202g=5 m重物下降阶段,下降距离H =h 1+175 m =180 m 设下落时间为t 2,则H =12gt 22,故t 2=2Hg=6 s 重物落地速度v =gt 2=60 m/s ,总时间t =t 1+t 2=7 s解法二 全程法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重物全程位移h =v 0t -12gt 2,h =-175 m可解得t 1=7 s ,t 2=-5 s(舍去)由v =v 0-gt ,故v =-60 m/s ,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 7 s60 m/s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平衡状态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的特点是速度不发生变化(v =0或v =常数),加速度a =0.(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外力为0,即F 合=0或⎩⎪⎨⎪⎧F x =0F y =0.2.超重和失重分析(1)物体抛出后只受重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g ; (2)自由落体运动:v 0=0,a =g ,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a =g ,全过程看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共点力的平衡)如图4所示,一重为10 N 的球固定在支杆AB 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 ,则AB 杆对球的作用力( )A .大小为7.5 N 图4B .大小为10 NC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D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 答案 D解析 小球受力如图所示,则F 2sin α=G ,F 2cos α=F 1,tan α=G F 1=43,α=53°,F 2=G sin α=100.8N =12.5 N.2.(超重和失重)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 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和起立的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D3.(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将一个物体以初速度20 m /s 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到达距抛出点上方15 m 处时所用的时间.(g 取10 m/s 2)答案 1 s 或3 s解析 由于忽略空气阻力,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故上升、下降的加速度都是g . 根据h =v 0t -12gt 2,将v 0=20 m/s ,h =15 m 代入得:t 1=1 s ,t 2=3 s物体上升过程中至距抛出点15 m 处所用时间为1 s ;物体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然后自由下落至距抛出点15 m 处所用的时间为3 s.题组一 共点力的平衡1.如图1所示,在斜面上,木块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A 和木块B 的受力个数不可能的是( )A .2个和4个 图1B .3个和4个C .4个和4个D .4个和5个 答案 B2.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拉力F T 的作用,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2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拉力F T 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 ) 图2A .向上偏左B .向上偏右C .竖直向上D .竖直向下 答案 C解析 物体受重力mg 、拉力F T 、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f 共同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四个力的合力为零,即有F f 与F T 的合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的大小,方向相反.3.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3所示.已知ac 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 绳和bc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A.32mg ,12mg B.12mg ,32mg 图3 C.34mg ,12mg D.12mg ,34mg 答案 A解析 分析结点c 的受力情况如图,设ac 绳受到的拉力为F 1、bc 绳受到的拉力为F 2,根据平衡条件知F 1、F 2的合力F 与重力mg 等大、反向,由几何知识得F 1=F cos 30°=32mg F 2=F sin 30°=12mg选项A 正确.4.如图4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于P 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 =mgtan θ B .F =mg tan θ 图4C .F N =mgtan θ D .F N =mg tan θ答案 A解析 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滑块受到重力mg 、支持力FN 、水平推力F 三个力作用.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F 与mg 的合力F ′与F N 等大、反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F N 、mg 和合力F ′构成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得:F =mg tan θ,F N =mgsin θ.所以正确选项为A.题组二 超重与失重5.跳水运动员从10 m 跳台腾空跃起,先向上运动一段距离达到最高点后,再自由下落进入水池,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 .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C .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超重状态D .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答案 D解析 跳水运动员在空中时无论上升还是下落,加速度方向均向下,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故均为完全失重状态,故选D.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弹簧秤,使其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 N 的钩码.弹簧秤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通过一传感器直接得出,如图5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5A .从t 1到t 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B .从t 3到t 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C .电梯可能开始在1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3楼D .电梯可能开始在3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1楼 答案 ABD解析 从t 1到t 2,由图象可知钩码对传感器的拉力小于钩码的重力,钩码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电梯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减速运动,选项A 正确;从t 3到t 4,由图象可知钩码对传感器的拉力大于钩码的重力,钩码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向上,电梯向下减速运动或向上加速运动,选项B正确;综合得出,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7.“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6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能到达的最低点,b点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人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C.人在bc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图6D.人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为零答案AB解析人在Pa段只受重力作用,a=g,完全失重,A正确;人在ab段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拉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加速度向下,失重,B正确;人在bc段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拉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加速度向上,超重,C错误;人到c点时,拉力最大,合力最大,加速度最大,D错误.8.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力的大小变化情况,实验时让某同学从桌子上跳下,自由下落H后双脚触地,他顺势弯曲双腿,他的重心又下降了h.计算机显示该同学受到地面支持力F N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7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在0至t2时间内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图7B.在t2至t3时间内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C.t3时刻该同学的加速度为零D.在t3至t4时间内该同学的重心继续下降答案 C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至t2时间内该同学受到的地面支持力小于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而在t2至t3时间内支持力大于重力,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A、B正确;t3时刻该同学受到的支持力最大,且F1大于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0,C错误;在t3至t4时间内该同学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减小,但仍大于重力,故重心继续下降,D正确.9. 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体重为490 N.他将弹簧测力计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8所示,则电梯运行的v-t图象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图8答案 A解析 t 0~t 1时间段内,人失重,应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B 、C 错;t 1~t 2时间段内,人匀速或静止;t 2~t 3时间段内,人超重,应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A 对,D 错.10.一个质量是60 kg 的人站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升降机的顶部悬挂了一个弹簧秤,弹簧秤下面挂着一个质量为m =5 kg 的物体A ,当升降机向上运动时,他看到弹簧秤的示数为40 N ,g 取10 m/s 2,求:(1)此时升降机的加速度的大小;(2)此时人对地板的压力.答案 (1)2 m/s 2 (2)480 N解析 (1)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F T =40 N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T -mg =ma解得:a =F T -mg m =40-5×105m /s 2=-2 m/s 2 故升降机加速度大小为2 m/s 2,方向竖直向下.(2)设地板对人的支持力为F N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N -Mg =Ma解得F N =Mg +Ma =60×10 N +60×(-2) N =48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人对地板的压力为480 N题组三 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11.以35 m /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 =10 m/s 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B .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C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D .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 s答案 ACD解析 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一定为零,否则该点不是最大高度,A 正确;小球上抛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故加速度始终为g ,B 错;由v2-v 20=2(-g )h ⇒h =v 202g=61.25 m ,C 正确;由v =v 0-gt ⇒t =v 0g=3.5 s ,D 正确. 12.竖直上抛的物体,初速度是30 m /s ,经过2.0 s 、4.0 s ,物体的位移分别是多大?通过的路程分别是多长?2.0 s 、4.0 s 末的速度分别是多大?(g 取10 m/s 2,忽略空气阻力)答案 见解析解析 上升的最大高度H =v 202g =3022×10m =45 m 由x =v 0t -12gt 2得 当t 1=2.0 s 时,位移x 1=30×2.0 m -12×10×2.02 m =40 m ,小于H ,所以路程s 1=40 m 速度v 1=v 0-gt 1=30 m /s -10×2.0 m/s =10 m/s当t 2=4.0 s 时,位移x 2=30×4.0 m -12×10×4.02 m =40 m ,小于H ,所以路程s 2=45 m +(45-40) m =50 m速度v 2=v 0-gt 2=30 m /s -10×4.0 m/s =-10 m/s ,负号表示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3.图9甲是我国某运动员在蹦床比赛中的一个情景.设这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员的脚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乙所示.取g =10 m/s 2,根据F —t 图象求:图9(1)运动员的质量;(2)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3)在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运动员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答案 (1)50 kg (2)40 m/s 2 (3)3.2 m解析 (1)由图象可知,刚站上去的时候弹力等于重力,故运动员所受重力为500 N ,设运动员质量为m ,则m =G g=50 kg (2)由图象可知蹦床对运动员的最大弹力为F m =2 500 N ,设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为a m ,则F m -mg =ma ma m =F m -mg m =2 500-50050m /s 2=40 m/s 2 (3)由图象可知运动员离开蹦床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离开蹦床的时刻为6.8 s 或9.4 s ,再下落到蹦床上的时刻为8.4 s 或11 s ,它们的时间间隔均为1.6 s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其自由下落的时间为0.8 s.设运动员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H =12gt 2=12×10×0.82 m =3.2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