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雕塑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雕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雕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雕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艺术传统也十分的丰富。中国的雕塑艺术可追溯至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在玉、骨、陶等材料上进行雕刻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雕塑艺术在吸收和融合了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雕塑艺术的起源

中国雕塑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的龙骨文化。当时人类尚未发明文字,因此最初的创作是以刻画动物形象为主的,主要用于表示祭祀和崇拜的意义。青铜器的出现,则进一步推动了雕塑艺术的发展。青铜器的制作需要借助雕刻手段来营造浮雕和不同形态的纹饰,由此开启了中国雕塑艺术的新一页。

二、雕塑艺术的发展

1.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的雕塑艺术主要以青铜器为代表。青铜器作为中国最早的雕塑艺术之一,除了具有实用价值,还可以反映当时人们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此外,在周朝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陶器和玉器等艺术品,这些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崇拜。

2. 唐代

唐代是中国雕塑艺术的一个高峰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的石刻、佛像等代表作品。唐代大型佛像经历过很多的变迁和演化,从传统印度和中亚的佛教造像形式开始,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独具匠心的中国佛像。同时,在石窟艺术方面,壁画和造像相结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艺术形式。

3. 宋代

宋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是中国雕塑史上另一个重要时期。宋代雕刻艺术在精致、柔性和感性等方面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在雕塑创作的技法上也有很多的创新。与此同时,南宋时期还出现了一种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山水石,这种艺术形式将自然景象与雕塑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山水石刻艺术。

中国古代雕塑简史

中国古代雕塑简史

中国史前至清代以可塑或可雕刻的材料制成具有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作品。圆雕与浮雕是其主要形式,此外尚有透雕、线刻等。依材料可分为泥塑、陶塑、瓷塑、木雕、玉雕、石刻、砖雕、骨牙雕刻、竹雕、金属铸像等众多品种;按用途大致可区分成纪念性雕塑、工艺装饰雕塑、建筑雕塑、园林雕塑、陵墓雕塑、明器雕塑、宗教造像、案头雕塑等不同门类。中国古代雕塑创作非常发达,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雕塑领域有着辉煌的建树。中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雕刻艺术品,如河北兴隆县的一处洞穴堆积中,曾出土两截刻划着复线水波纹及斜格纹的鹿角化石,刻纹清晰优美,经测定距今13000年,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骨雕艺术的珍贵实例。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陶塑与泥塑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雕塑品种,此外还有玉雕、骨牙雕、木雕等品种。陶塑与泥塑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塑以河南密县莪沟北岗出土的陶人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陶人头、陶猪与陶羊、北京平谷上宅出土的陶猪头等为代表,造型比较拙稚。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及大汶口文化的陶塑作品多属工艺装饰雕塑,其中不乏优秀遗例。甘肃礼县高寺头出土仰韶文化的陶塑少女头像、陕西洛南出土人头形器口红陶壶、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天水柴家坪与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仰韶文化浮雕陶人面、传甘肃东乡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人头形陶器盖,皆是各具特色的人像陶塑佳作。辽宁喀左东山嘴与建平牛河梁遗址,相继出土小型陶塑孕妇像及与真人等大的泥塑女神头像,附近还发现形体更大的女性陶像残块。研究者普遍认为它们是丰收女神或地母神的形象。在动物雕塑方面,陕西华县太平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庙底沟类型晚期的鹰形陶鼎、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猪型与狗型陶鬶、江苏吴江梅堰出土良渚文化的水鸟形陶壶等,皆为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工艺雕塑开商周鸟兽形铜尊卣造型之先河。此外湖北天门邓家湾与黑龙江宁安莺歌岭等地出土的陶塑狗、象、猴、鸟、猪、熊等小动物,形象活泼,特征鲜明,体现了各地先民在捕捉动物神态方面的才能。玉石雕刻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石刻作品是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附近采集的一件石刻人头,作瞠目张嘴状,五官造型夸张。辽宁东沟后洼屯遗址出土的小型滑石雕刻作品包括半身人像、人兽复合头像、虬龙、石鱼等形象古朴。四川巫山大溪、甘肃永昌鸳鸯池、陕西神木石峁等地皆出土带穿孔的浮雕玉石人面,呈现着瞠目吼叫姿态或系巫术活动中用作驱邪逐疫的护身符。河北滦平金沟屯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若干件石刻妇女像,皆作圆雕形式,高30厘米左右,脸型丰满,五官朦胧,乳房凸起,溜肩鼓腹,下肢蹲踞,仿佛临产孕妇,其涵义当与辽宁喀左东山嘴出土的陶塑孕妇像相同,都是崇拜丰收女神的产物。史前玉雕以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碧玉龙与龙首玦、浙江余杭反山出土的神徽纹大玉琮与透雕神人玉冠饰最为精美,标志着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石雕刻的卓越技艺。骨雕、牙雕及木雕兽骨象牙是狩猎经济的副产品,史前人们将这些硬质材料也用于雕刻。陕西西乡何家湾出土仰韶文化骨雕人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双凤朝阳纹象牙饰牌与鸟纹骨匕、江苏吴江梅堰出土的鱼形骨匕,都是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雕刻品。河姆渡还出土圆雕小木鱼。夏商周时代除陶塑、玉石骨牙雕刻继续发展之外,青铜雕塑的成就尤为突出,东周的彩漆木雕亦颇足称道。商代和西周的雕塑,不论是圆雕或装饰性浮雕,均讲究左右对称,格调神秘瑰奇。至战国时代才突破了这种程式,向着生动活泼的方向发展。陶塑夏代的陶塑以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陶羊、陶虎、陶龟及陶蟾蜍为代表,用捏塑加锥划方法制成,形象朴拙,特征鲜明。商代前期的陶塑以郑州二里岗出土者为代表,有跽坐人像、陶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欣赏观后感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欣赏观后感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欣赏观后感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欣赏观后感

一、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历史沿革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传统雕塑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史前时期的彩陶时代。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曾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出现在宫殿寺庙,还广泛应用于民间建筑、家具装饰等方面。中国传统雕塑包括石刻、木雕、陶塑等多种形式,以其神秘、深邃、雅致的艺术风格,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艺术特点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和表现形式。中国传统雕塑注重对形态的写实描绘,但又追求形神兼备,力图达到精神上的表现。中国传统雕塑在造型上讲究神韵,强调取材于自然,注重对材料的选择与处理。中国传统雕塑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多以寓意、象征为主,注重表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三、中国传统雕塑作品欣赏与感悟

在中国传统雕塑作品中,我最为喜爱的是《麒麟》这一形象。麒麟,又称“独角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其形象既带有祥瑞之意,又有着超凡脱俗的外表,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象征。我曾在敦煌石窟中欣赏到一尊唐代的石雕麒麟,它的身姿优美、神态慈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欣赏和体验,我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四、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当代价值

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虽然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但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仍具有珍贵的当代价值。它不仅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代艺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和灵感源泉。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还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记忆和情感共鸣,对于当代社会的精神追求和审美需求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是中华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

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雕塑艺术历经

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面貌。本文将从

原始时期到明清时期,一步步探究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

原始时期

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祖先们已开始

进行原始的雕刻工艺,用粗糙的石器在粗糙的石头上刻划出一些人、兽和器物的形象,这是中国雕塑艺术的最初萌芽。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我国的铜器工艺达到了高峰,铜器的图案也逐步多

样化,其中不乏雕刻得相当精美的神话人物和动物图案,创造了

多种抽象和具体形制的神像和吉祥物。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雕塑艺术完成了由铜器到石器的转换,石雕艺术也

逐渐形成,大量运用在宫殿建筑、祭祀场所和豪华墓葬中。从战

国晚期开始,中国雕塑艺术进入了一个文艺复兴的时期,人物塑

造的大量推进,雕塑与建筑的结合,从而开创出一种崭新的艺术

风格。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国雕刻艺术史上的最高峰期。秦始皇自定规格,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单位,加强对事物的统制,也使得雕塑艺术跟

随这一趋势发展。创造了大量大型陵墓和造型壮丽的制度性彩绘,使得雕塑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时期,大量制度性

的作品和抽象化的作品涌现,这些作品具有创造性、独特性和艺

术性。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中国雕刻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这个时期,

中国的雕刻艺术开始大量运用石材,青石成为主要的材质。石雕

艺术得到了更多的发扬光大,对雕塑技术的创新性尝试也日益增多。

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中国雕刻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的雕塑艺术逐渐向着文化、民俗、学术、艺术等各领域扩展,形成独特的文化艺术体系。此时期的雕塑作品,对中国雕刻艺术

中国雕塑总结

中国雕塑总结

中国雕塑总结

引言

中国雕塑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从古代至今,中国雕塑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审美观念赢得了世界的赞誉。本文将对中国雕塑进行总结,探讨其发展历程、风格特点以及对世界艺术的影响。

发展历程

中国雕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中国雕塑是以泥土、陶瓷和玉石为材料的小型作品,主要表现动物和人物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器的发展与应用,使得青铜雕塑成为中国古代雕塑的主流艺术形式。汉代是中国雕塑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大量的石雕、木雕、陶雕作品出现。唐代以后,雕塑艺术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风格特点

中国雕塑的风格独特,注重形象的神韵和气势。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神秘而灵动的形象:中国雕塑常常追求表现主题对象的神秘和灵动。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能够传达情感和意境。

2.古朴而庄重的造型:中国雕塑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雕塑作

品有一种古朴而庄重的美感,体现了古代文化对审美的钟爱。

3.精巧而细致的雕刻:中国雕塑注重细节的展现。雕塑师们运用精湛的

雕刻技术,将细微之处刻画得栩栩如生,使作品更加精致和立体。

4.寓意深远的主题:中国雕塑作品往往寓意深远,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价

值观和哲学思想。常见的主题包括仁义道德、孝道敬老等。

对世界艺术的影响

中国雕塑对世界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国雕塑的技法和审美观念逐渐传入国际舞台,成为世界艺术的一部分。中国雕塑通过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雕刻工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雕刻工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历史发展和现状

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重视。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

二、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这个时代雕塑作品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时的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一些夸张、变形、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鼎的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它凭借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三、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专制统治国家,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

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秦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期,在雕塑作品上,秦追求写实逼真。雕塑在建筑装饰、陵墓装饰和“明器”中发展,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建筑装饰表现在宫室、苑囿、亭阁楼榭和陵墓神道建筑上。最为壮观的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兵马俑的发掘,给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其兵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其马俑身材矫健、活灵活现。人物雕塑更注重面部的形象刻画,神态万千、精细逼真,秦俑坑发掘的铜马车更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迹。充分体现了主导那个时代的高大、雄健的风尚。从总体看,秦代雕塑的风格特点是浑厚雄健,朴实厚重,庞大强壮,气魄宏大,体现出封建社会的上升期的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具有崇高的力和数的巨大、超常的审美特征。

浅析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浅析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浅析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漫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精美的雕塑艺术作品,揭开了我国雕塑艺术的序幕。我国雕塑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石器和陶器的制作,它的造型丰富多样,具有抽象化和概念化的特点,虽然制作技法简单,但也为我国的雕塑艺术创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词典中,“雕塑”一词的解释是“以金属、泥土、胶泥等材料塑造立体形象和在木料、金属、石质和牙骨等材料上雕刻形象的都可称为雕塑。”我认为雕塑的出现是和人类的起源及工具的使用是同步的,因此现存的雕塑可以为我们这些现代人展现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前的生活,同时也可了解当时的艺术水平,有很高的考古和艺术价值。

恩格斯曾经说过“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没有一只猿手层级制造过一把即使是最粗笨的石刀”.而从石器时代开始,由于有了工具的出现及使用,人们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减轻,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就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石质的雕塑是最佳的一个选择,因此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开始了雕塑的创造,并把它作为一个情感的宣泄口。

最早真正意义上的雕塑上应该是陶器了。陶器出现在新石器的后期,恩格斯曾形象的描述过古代陶器的起源:“陶器的使用,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雕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能够耐火而产生的。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粘土,即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陶器的种类很多,而它的基本造型也是由它的用途所决定的。根据已发掘出的陶器的区域分布,我国的彩陶可以分为5大类,分别是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其中马家窑文化又可分为马家窑类型和半山类型。半坡文化型的彩陶纹饰单纯,几何形常用直线、波线和折线等基本的线条组成,具有一种纯朴和稚拙的情趣。其中它的纹饰多用黑色绘成,显著特点就是动物型花纹较多。庙底沟文化的彩陶是以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其装饰都用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也有带状纹、垂弧纹、平行条纹、回旋钩连纹、网格纹、羽状叶纹等,彩陶上绘制最多的就是几何图案,纹饰的组合具有弧线美,装饰在器皿膨胀的腹部上,既显得整体造型丰满,又给人一种流畅的感觉。另外,花纹一般都画在器皿外部,除少数用红彩外,其他多为黑彩,有时罩有红白陶衣,色彩效果更好。马家窑文化中的马家窑类型的彩陶是以甘肃马家窑出土的彩陶为代表,这种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点和螺旋纹。点的运用称为这个时期的装饰特点,在点的外面绘制螺旋纹,产生动的感觉。因此,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旋动、流畅,富有动感。装饰面积较大,往往遍布器物内外,既丰满、匀称同时给人以多变的感觉,与半坡和庙底沟型相比,显得更为精致美观。马家窑文化中的半山类型的彩陶的图案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用旋涡纹组成装饰或用葫芦形纹做面的分割,把装饰面区分为数个单位,并流行运用锯齿纹,彩绘的线条红、黑相间,产生一种富有变化的节奏美。大汶口文化彩陶的装饰纹样形式较多,有圆点纹、窄条纹、圆圈纹、花瓣纹、八角纹、平行折线纹、回旋勾连纹、带状网格纹等十几种,其中,个别纹样和仰

中西方雕塑发展史

中西方雕塑发展史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中国雕塑发展史

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重视。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见图1)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

二、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

这个时代雕塑作品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时的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一些夸张、变形、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见图2)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

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鼎的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它凭借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三、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专制统治国家,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浅谈中国传统雕塑

浅谈中国传统雕塑

浅谈中国传统雕塑

摘要:中国传统雕塑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中国传统雕塑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它的艺术风格也随着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而不断衍变,从题材的选择,内容的表现,造型的设计都有不同的体现。传统雕塑造型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审美的追求,更多的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传统雕塑古代艺术设计思想

1引言

传统雕塑在中国艺术史上的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雕塑是融汇着中华名族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的完整艺术体系,它是对历史发展的侧面见证,它凝聚着广泛的名族情结和审美意识。传统雕魍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们还折射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人文精神,反映出民族的、宗教的、经济的种种状况,以及时代风貌、地域特色、流派传承、工艺材料等许多负责的背景信息。传统雕塑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艺术遗产。

2传统雕塑发展的主要历史时期

中国古代雕塑从时间上主要分为6个大的时期:(1)从远古到大禹传子的原始社会时期,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雕塑艺术的发展呈多元性,作品多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2)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雕塑作品以传统祭祀礼器为主,是本土色彩雕塑的发展期。(3)秦汉时期,这时期的雕塑作品有了统一的艺术特征,是对中国传统雕塑的整合期。(4)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中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期。这一时期佛教极为盛行,佛教与儒家、道教的相互吸收,也使得雕塑艺术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5)唐中期至明中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定型期,传统雕塑作品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达语言,具备了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特色。(6)明末至今,中西文化的交汇和融合期,传统雕塑到现代雕塑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越来越走向细腻具象的风格。

中国雕塑发展史

中国雕塑发展史

中国雕塑发展史

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旳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旳遗物.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旳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旳重视.这一时期雕塑旳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旳饰物,均为粗略旳,夸张式旳,具有极强装饰性.其中最具代表性旳当属陶塑人像.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

二、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

这个时代雕塑作品侧重于动物外形旳器皿、饰物和人物旳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旳人情味.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旳最高水平.此时旳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旳,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旳特性.一些夸张、变形、奇特旳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旳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旳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旳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旳理解.鼎是这一时期典型旳雕塑作品.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旳作品之一.

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旳气势.鼎旳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旳兽面花纹和夔(kuí)龙花纹.它凭借庄严旳造型,庞大旳体积和神秘旳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旳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旳重要史料.

三、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专制统治国家,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旳政治目旳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旳辉煌成就.

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研究

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研究

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研究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是一个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艺术门类,它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雕塑作品作为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艺术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特点、艺术价值、现存状况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为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传承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7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主要是通过雕刻石器来展现自己的技艺和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此后,中国雕塑艺术逐渐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在商代,雕刻的材料主要是玉石和青铜,作品风格主要呈现出神秘和宗教感。以后的周代,雕刻工艺日渐成熟,作品中出现了更多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和文化面貌。到了汉代,雕塑艺术迈入了全盛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尤其在汉武帝时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雕塑艺术达到了高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种汉白玉雕刻。此后,东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也都有出色的雕塑作品诞生。

二、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独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赞誉。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崇尚神秘: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常常出现神话和神灵,代表了人们对神秘的追求和崇拜。

2、注重形象: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精细,富有变化和韵味。

3、独具思想性: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造型形象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

价值观和人生观。

谈谈《中国雕塑史》

谈谈《中国雕塑史》

,
19 54
,
年 洛 阳 西 郊洛

水岸边 出土 的 一对 东汉 石 雕辟 邪 其中 一 躯刻有 猴
氏篇 聚 成奴作 七字 著名的 山 东嘉祥武 氏 祠前 的一

壁 十八 罗 汉 塑 像 被 附会为唐 代杨 惠 之 所作 山 西 晋城 玉 皇 庙 的 二 十八宿 塑 像 被群众 说成 是元代 名 家 刘 元所作
陈少 丰

我 国 是 一个具有 悠 久 雕 塑 历 史 雕 塑 遗 产丰 富 的 国 家 在 长 期发 展过程 中 随 着社会 物 质 生 产 和 精 神 生 活 的提 高 人们 的审美认 识能力 和 艺术 表 现 能 力的提高 不 断创造出雕 塑 品种及 艺术形 象 从而大 大 丰 富 了 世界雕 塑 艺术 宝 库
, 、 ,
,
年 了

.
俑 曾 经 是我 国古代雕 塑 的 一 个重要 门类 经考 古发 掘所得 历 代 木雕 石 雕 陶 塑 铜 铸 的俑 总 数 难 以 数计 其作者 当 不 乏 才华横溢的雕 塑 匠 师 然 而 绝少 留下姓 名经历
, 。 , , , 、 、 、 ,
,
人力 从 事雕 塑 建造 活动
,


破坏 作为 国 家重点文 物保 护 单位而被保存 下 来 的
已 经 为数 不 多 了
。 。 ,

中国雕塑的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雕塑的发展及其特点
术风格也最为鲜明。
敦煌莫高窟
龙门石窟
5.宋元时期——日趋衰落 宋元雕塑缺乏隋唐时期的宏伟规模和奔放气势,在写实手法 的精雕细刻上却有所发展, 宗教雕塑占重要地位,开凿石窟的 风气已趋衰微,寺观雕塑仍具一定规模。 由于宗教艺术进一步 世俗化,神佛塑像中理想化成分明显减弱,现实性生活气息则 大大增强,特别是菩萨、 罗汉、侍者像几乎是现实生活人物的 写照。继中晚唐之后的宋代雕塑进一步生活化、世俗化,创作 手法趋于写实风格,材料使用则更加广泛。宋代的彩塑较为发 达,在佛雕造像上较唐代有了较大变化,此时的佛雕造像以观 音菩萨居多。宋代帝陵的表饰仿效唐代,但其表现手法以写实 为主,石雕作品更具端庄温顺之态。宋代雕塑的过分世俗化, 严重削弱了雕塑艺术应有的纪念性、恒久性,其作品在空间布
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河南省安阳市出土 司母戊大方鼎
2.2 秦汉时期——第一个高峰 秦汉雕塑突飞猛进,形成中国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 史载秦代阿房宫前有雕饰, 咸阳宫前置十二金人,始皇 陵前立石兽等。 这些虽已不复存, 但近年陕西临潼秦始 皇陵出土的数千兵马俑,给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艺术的 辉煌成就。其兵俑体态与真人相等数量众多、形态各异、 栩栩如生;其马俑形象写实身材矫健、活灵活现。此时 的人物雕塑更注重面部的形象刻画,神态万千、精细逼
耕时代无助人们的美好祝愿。 在中国远古时期。当时艺术的重心则倾向于工 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的成就比较突出,形成 了深厚的传统和影响。从陶器、 青铜器、玉器 和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 雕塑, 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除此而外,实 用性还反映在明器艺术和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 葬品,其中以俑和动物为主的雕塑品占有重要地 位,如秦陵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俑是人殉的 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故而它 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纯粹

中国雕塑的发展变化

中国雕塑的发展变化

精美的雕塑
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精美的雕塑艺术作品。
中国雕塑艺术是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映,除了原始石器,从夏朝起到目前为止,按照遗存的资料和它的发展顺序的主要变化,可分为南北朝以前和南北朝以后。但在这两大段中,又可分为四个阶段:
1、殷商-战国(上古前期)
2、两汉-晋(上古后期)
3、南北朝-五代(中世纪前期)
4、宋-清(中世纪后期)中国的雕塑艺术
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发展的规律,也有起伏的不同。133*1524*6000如中国殷周时期的铜器制造和装饰雕刻,是后代所赶不上的。汉代的画像刻石,题材上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唐宋各代的雕塑品,当然是超过了汉代,可是唐宋的作品从来没有如汉画像石那样充分反映现实的作品出现。明代手工业、商业各方面,较唐宋有提高的,但明代的雕塑品,很少能如宋代充分的表现出每个作品的特征。虽然明代雕塑方面不如唐宋,但其它艺术成就,自然也是前代所赶不上的。

浅谈中国雕塑发展史

浅谈中国雕塑发展史

浅谈中国雕塑发展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雕塑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游尽名山大川,走遍大城小镇,我们虽站在历史的截面上,但流逝的历史却留下了无尽的痕迹,司母戊大方鼎、秦始皇陵兵马俑、马踏匈奴石刻群雕、玉躯佛像、狮子园玉像、

敦煌石窟、奉先寺大卢舍那佛龛、大足石刻、泥彩塑千手观音、孙中山立像……

欣赏艺术精品,推测雕塑这一古老技艺的发展历程。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都是依据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其具有极强装饰性。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

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是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时的青铜作品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一些夸张、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利用雕塑艺术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从总体看,秦代雕塑的风格特点是浑厚雄健,朴实厚重,气魄宏大,体现出封建社会上升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具有超常的审美特征。

汉代雕塑在继承秦代恢弘庄重的基础上,更突出了雄浑刚健的艺术个性。这一时期的墓葬雕塑特别发达,已从秦陵地下墓葬的雕塑形式发展到地上的陵墓表饰。汉代雕塑作品的品种和数量相当丰富,呈现出的主体面貌浑厚简练、生动完整。这个时期雕塑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

古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和意义

古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和意义

古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和意义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表现了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状况,也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在艺术上,雕塑艺术是一种空间形式,它通过对物体形态的塑造来表现人物形象、自然景致和抽象主题。下面将简要介绍古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和意义。

一、古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最早的雕刻作品是玉、石、骨、角等硬质材料的小型装饰器物。随着古代社会逐渐发展,雕塑艺术也逐渐成熟和发展。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中就有了以人、兽、鸟、虫等为主题的雕刻纹饰,其中被称为“夏禹之器”的早期青铜器铭文纹饰更是雕刻技艺的杰出表现。

随着周代的到来,雕塑艺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周代的人物雕像多采用石材和玉石为材料,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显得更有生气。公元前209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在秦汉时期,雕塑艺术开始成为官方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手段。陶俑、玉佩、铜器、石刻、壁画等艺术形式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以秦兵马俑最为著名,具有世界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随着艺术手段和表达情感的方式的逐步丰富,唐宋时期的雕塑艺术进入了鼎盛期。唐代的石佛像、画像、木雕像以及五方牌坊等都达到了高峰,宋代的太和殿金佛像、幢幡步狮等艺术作品更被后人奉为经典。明清时期,由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同,雕塑艺术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民间人物雕塑和佛教造像的创作同样容易受到宗教影响,明末清初出现了哥窑人物瓷雕、定窑器物的创作,它们在工艺和雕塑技法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雕塑发展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雕塑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游尽名山大川,走遍大城小镇,我们虽站在历史的截面上,但流逝的历史却留下了无尽的痕迹,司母戊大方鼎、秦始皇陵兵马俑、马踏匈奴石刻群雕、玉躯佛像、狮子园玉像、敦煌石窟、奉先寺大卢舍那佛龛、大足石刻、泥彩塑千手观音、孙中山立像......

欣赏艺术精品,推测雕塑这一古老技艺的发展历程。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都是依据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其具有极强装饰性。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

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是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时的青铜作品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一些夸张、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利用雕塑艺术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从总体看,秦代雕塑的风格特点是浑厚雄健,朴实厚重,气魄宏大,体现出封建社会上升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具有超常的审美特征。

汉代雕塑在继承秦代恢弘庄重的基础上,更突出了雄浑刚健的艺术个性。这一时期的墓葬雕塑特别发达,已从秦陵地下墓葬的雕塑形式发展到地上的陵墓表饰。汉代雕塑作品的品种和数量相当丰富,呈现出的主体面貌浑厚简练、生动完整。这个时期雕塑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佛教思想与儒学思想碰撞、交融的时期。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建寺庙,凿窟造像,利用直观的造型艺术宣传统治者思想和教义。代表性的石窟为: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石窟内雕塑大量的佛像,有石雕、木雕、泥塑、铸铜等,佛像雕塑遂成为当时中国雕塑的主体。这个时期的雕塑较注重细部的刻画,技术更圆转达纯熟,雕塑形象和题材大都为宗教题材,因而雕塑形象具有神化倾向和夸张的特征。宗教使雕塑艺术的题材单一化,但宗教精神的内在动力却也促进了大量精品的诞生。

隋唐时代促使雕塑艺术的发展出现新高峰。经过隋和初唐的过渡阶段,融会了南北朝时北方和南方雕塑艺术的成就,又通过丝绸之路汲取了域外艺术的养分,使雕塑艺术大放异彩,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的不朽杰作。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也是文学艺术发展的鼎盛期。宗教造像艺术、陵墓的装饰雕刻艺术、陪葬的陶瓷雕塑艺术、肖像造型艺术等都进入一个空前繁荣时期。此时的佛雕作品既博大凝重之态,又不失典雅鲜活之美。其雕塑风格的多样化与技巧的纯熟已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宋代时期佛教日趋衰落。因此,宋代的佛教雕塑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明显世俗化,那些神圣不可及的面貌渐渐模糊了,代之而起的是更接近现实生活的形象。在世俗题材方面,宋的陵墓石刻多沿袭唐之传统,但气势渐弱。继中晚唐之后的宋代雕塑进一步生活化、世俗化,创作手法上趋于写实风格,材料使用上则更加广泛。宋代的彩塑较为发达,在佛雕造像上较唐代有了较大变化,此时的佛雕造像以观音菩萨居多。

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的雕塑作品主流风格仍多受宋影响,但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了其民族的特色。

元朝之前,蒙古族统治者便先后仿照汉族建筑样式,营建上都及大都两个都城。而分布各地的寺庙塑像、石窟造像等亦展示了元代雕塑艺术的概貌。进入元代,统治者重视手工业,雕塑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明清两代,宗教观念进一步淡薄,雕塑艺术多趋于装饰化和工艺化。这些雕塑大多更强调实用性与玩赏性功能,体现出工艺品的特色。但是,这些装饰性、玩赏性的作品往往不受陈规限制,面貌各异,这也可以算是明清时期雕塑艺术的一个亮点。其作品造型一般小巧玲珑、精致剔透、精雕细凿,缺乏大气之作和大型之作,艺术上逐渐转向为个人化、内聚性的风格。此时期各种小型的案头陈设雕塑和工艺品装饰雕刻,有了显著的发展,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代表着这一历史时期雕塑艺术的新成就。

进入20世纪后,中国传统的宗教雕塑已处于衰落时期,民间小型雕塑虽很繁荣,但未能成为主流。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前后,许多青年赴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学习雕塑。他们归国以后,成为中国近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促进了中国各种形式雕塑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的架上雕塑、大型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城市环境雕塑、民间雕塑与大型泥塑群像等雕塑艺术都有了长足发展,标志着中国雕塑艺术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