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复习导入
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 四边形和梯形。
2.长方形有几个顶点、几个角、角有什么 特征?
长方形有4个顶点、4个角、4个 角都是直角。
复习导入
3.长方形有几条边、边有什么特征?
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
4.正方形有几个顶点、几个角、角有什么 特征?
正方形有4个顶点、4个角、4个 角都是直角。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 对的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 体,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
探究新知

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 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 图形。
探究新知
高 宽

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 长度,分别叫它的长、宽、高。
探究新知

棱 顶点
正方体有完全一样的6个面,12条 棱都相等。
探究新知

棱 顶点
正方体也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 点。
探究新知
长方体 正方体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典题精讲
1.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征?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青岛版(五年制)
五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 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知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及长、 宽、高(或棱长)的含义。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 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 维。
(7+3+4)×4=56(厘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_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_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_青岛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说课稿【一】说教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九年义务教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和试商方法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

所以它是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

本节课编排意图:先复习整数除法,然后通过着重说明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再安排运用乘法验算说明商的正确性和将除法的验算方法推广到小数。

教材还安排了一个〝练一练〝的两组题目进一步巩固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材在练习中安排的四题1是巩固计算方法。

2是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3和4是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新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算的过程,学会用类推的方法解决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问题,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抽象算法,并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正确地掌握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以教材为依托,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 注重情境引入。

问题是学习的先导,情景是问题的外衣,在起始环节,让学生置身于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并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运用数学知识教好的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美,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从生活素材入手,创设最正确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对知识的探索。

2.加强新旧联系从整数除法的计算法那么入手,以旧引新,新旧结合,新旧对比。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教案 我学会了吗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教案 我学会了吗

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我学会了吗?⏹教学提示谈话导入本节课,通过练习让学生回顾小数乘除法的相关内容,根据回顾内容进行计算练习,巩固知识。

通过对本单元的回顾和整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对小数乘除这个单元内容的回顾整理和对本单元知识复习的一次自我的检测。

通过对本课的检测,全面的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情况。

做好本单元的最后的查缺补漏。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综合的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根据情境图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算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根据情境图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乘除法,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说一说,看谁说的准。

①小数的乘除法都是怎样计算的?②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③在计算小数乘除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解决“我学会了吗?”小明要去超市买点食品招待客人,你能帮助一下他吗?出示课本第53页利民超市部分食品价格表。

(1)有10元钱,最多可以买多少听可乐?(2)用20元钱买5袋话梅,应找回多少元钱?(3)用0.75千克奶糖和一袋巧克力,一共要花多少钱?(4)有20元钱,买0.6千克水果糖,剩下的钱能买几袋花生?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多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先让学生小组内提问题,组长将有价值的问题放入问题口袋,然后全班交流。

谈论他提出的问题哪儿提的好,考查了哪些知识点?2.利用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学校平均每人的零花钱是2.5元,根据这条信息,你想进一步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一个人一个月的零花钱是多少元?(1)一个人一年的零花钱是多少元?(2)全班同学的一年的零花钱是多少元?……看到我们得到的这些数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案标题: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意义。

3. 实际操作,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单位的意义,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新课导入:介绍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包括排水法和测量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排水法和测量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不规则物体,测量其体积,并记录下来。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实践操作环节,要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在课后作业布置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上册 3《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上册 3《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4、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重、难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计算物体表面积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4、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具准备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课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什么图形?谁来说说。

生回答。

师:不错,那谁来说一说它们当中哪些图形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边叙述,边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中的另外两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二、新授(一)教学例1。

师:老师今天用课件向大家展示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现在请仔细观察你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想一想,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生1:长方体有8个顶点。

生2:长方体有12条棱,按长度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4条棱……生3:我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他们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生4: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

师:说的真好,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正方体有哪些特征?生1:正方体有6个面,他们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生2: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师: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生1: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不是特殊的长方体呢?学生间进行交流,老师总结并给出答案。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很好的认识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例2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说说看。

生回答。

师:不错,那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他们。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百分数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有:整数和分数相乘,分数和分数相乘、分数连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得算理。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自学、推理等教学用具:多媒体、练习本等教学时间:11课时注意问题:1、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借助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尊重学生的差异,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窗1 整数乘分数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并探究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知识)2、引导学生借助分数连加的过程理解“分数乘整数把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并逐步学会先约分后计算及正确的书写格式。

(能力)3、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讨论、自学、对比等教学思路设计: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明确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分数乘整数的数学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通过加法和乘法算式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反思:信息窗2一个数和分数相乘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知识)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能力)3、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时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中括号的应用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时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中括号的应用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第10课时 -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中括号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2.学会运用中括号来表示小数运算中的次序。

3.能够解决小数运算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中括号在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小数运算中涉及的多步运算的顺序处理。

2.加减乘除的优先级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一个小数的综合运算题,要求学生逐步解决,引导学生思考小数运算的顺序,明确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关系,缓慢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内容。

2. 学习讲解(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指整数、自然数、分数和小数间的运算,要求对小数加减乘除时,要注意小数点的对齐问题。

举例:计算 3.6 + 0.8 - 1.4 ÷ 0.2。

解:首先进行除法运算,1.4 ÷ 0.2 = 7,把题目转化为3.6 + 0.8 - 7。

然后进行加减运算,3.6 + 0.8 = 4.4,4.4 - 7 = -2.6,所以答案为 -2.6。

总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2.接着进行乘、除法运算。

3.最后进行加、减法运算。

(2)中括号的应用当小数运算中涉及括号,需要按照括号的顺序,即先解决紧贴括号的运算问题,再处理括号外的运算。

如果小数运算中有多个中括号,则先处理最内侧括号内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再处理外侧括号内的小数运算,以此类推,直至将所有括号内的小数四则运算全部解决。

3. 讲解练习教师针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中括号应用进行案例分析,随机出题并讲述解题思路,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4. 巩固练习教师将一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中括号应用的练习题投影到屏幕上,要求学生课堂内完成,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中括号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学案、教学反思、说课、评课、习题、试题等。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的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

本信息窗为学生提供了三峡闸门的高度以及学生实际身高这样一组信息,意在引领学生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矛盾冲突、引发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尝试中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教学内容。

该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商不变性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以后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基础,其中被除数小数位数比除数小数位数少,需要添“0”再除的内容又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本单元还教学求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

它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三峡大坝的场景,并以统计的形式介绍了我国部分大坝的高度情况。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有关除法问题,引入求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的学习。

这部分内容还包括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在这之前学生已有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对小数也有了的初步知识,会进行小数的加、减、乘法的计算,本单元又学习了小数除法,因此这部分既是新知也是小数运算知识的结束。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三峡水库淹没范围的示意图,通过数据介绍移民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在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理解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理。

3、让学生经历算法的比较、分析过程,体会算法的优化并学会进行选择,进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并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第三单元归纳整理 青岛版(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第三单元归纳整理 青岛版(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第三单元归纳整理青岛版(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归纳整理。

通过前三个小节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对分数的概念、性质以及运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巩固知识点,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整理,让学生学会自主总结知识点,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对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的深入理解。

2. 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和总结。

3. 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参考资料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三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 知识回顾: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巩固知识点。

4. 归纳整理: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分数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总结归纳能力。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第三单元归纳整理2. 重点内容: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归纳整理知识点,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教案 5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教案 5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5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38-41页,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提示这节课是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有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对小数也有了初步的知识,会进行小数的加、减、乘的计算,这单元又学习了小数的除法的计算。

这节课让学生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是一样,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为奖将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自主体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节课,利用呈现两个旅行社“十一”期间到三峡水库参观的示意图,通过解决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并学会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难点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口算导入6.7-2.3 0×13.5 9.8-8.90.4×2.5 4.2÷7 0.03÷0.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长带领组员分析口算情况。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从三峡工程几个重要的水库的建设学到许多数学知识,每年都会有许多人来到山峡水电站观光旅游,(出示情境图)让我们一起看看去年“十一”期间两个旅行社的收入情况。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1)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1)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单元主题:三峡工程(二) ——小数除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求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带中括号的)。

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学会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认识中括号,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3.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中括号的应用。

课时安排:信息窗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课时信息窗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2课时信息窗三:求商的近似值2课时信息窗四:带[]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课时回顾整理2课时我学会了1课时聪明的测量员1课时单元达标和讲评2课时共计:15课时单元教学策略:1.积极创设现实、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这部分内容要多收集三峡工程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做成精美的图片或课件进行展示,使学生在现实、有趣、挑战性强的情境中自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投入知识的学习。

2.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学习新知识。

小数除法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迁移、类推等方法来学习新知识。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备课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备课

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 1、出示问题:平均每天发电多少亿千瓦时? 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24.9÷25= 谈话: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做一 做。 2、你算到了哪一步?与前一节课的计算有什 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 除到十分位时, 余下了多少? 是 24 个几分之一? 谁有办法在“24”的末尾添上一个什么数字, 使数的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 学生可以想到:添“0”继续除。 继续深入:为什么可以添“0” ,添“0”后的 240 又表示什么? 3、谈话: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以前在整数 除法中,除到余数比除数小可以不计算了, 现在学习了小数除法后,可以添 0 把余数化 成更小的计数单位后继续除。现在请大家继 续往下计算。 学生把这道题算完,体会:除到被除数的末 尾有余数,在余数的后面添“0”继续除。 [设计意图]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索解题 思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想 出了计算策略,学会了计算方法,进一步体 会到: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被除数比除数小,整数部分不够商 1 要商 0, 有余数的末尾添 0 继续除。 4、你会计算 13÷2 吗? 6 2 )13 12 1 接下去怎么算呢? 学生动手计算、用心体验,教师给学生充分 的时间想一想、说一说,以加深印象。 5、想一想: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除数是 整数的小数除法,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 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独立解决的过 程中进一步体会算法,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他 们把握知识的关键部分,做到重点突出。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 5:你能接着算下去吗?
答,积极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听取别人的意 见。最后进行全班性交流。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紧跟课堂教学,通过研 究我们身边的数学,在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 数除法的巩固练习的同时,渗透“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解决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 习主要内容。 ) 五、课后作业: 1、竖式计算: 89.52÷ 8 21.6÷ 18 17.5÷ 35 10.8÷ 12 2、小明与同学去买早餐,4 人一共花了 25.8 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 教学反思: 1、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 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 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独立 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2、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 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观察、 比较、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掌 握算法,自主学习新知识。 3、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将数学知识的学习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 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 价值。 第二课时 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 (出示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被雄伟三峡的情 境吸引住了,提出并解决了许多有价值的数 学问题。看,问题口袋里还有问题呢! [设计意图]串联情境,引出问题口袋里的问 题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 的旧知和生活经验,又可以引入下一步小数 除法的学习。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课时目标•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定义和特征。

•能够将小数按照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分类。

•能够熟练使用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小数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特征和分类。

•计算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将小数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能够分辨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能够熟练计算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能够灵活应用小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口算问答的形式,复习小数的定义和读法。

•引入新知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和定义。

2. 学生探究•给出一组数字:0.3、0.33、0.333、0.3333,请学生按照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进行分类。

•对学生的分类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特定。

3. 知识讲解•讲解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巩固学生对小数加、减、乘、除运算的掌握,提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4. 练习评价•课堂练习:教师提供多道小数四则运算题目,并提供黑板,让学生进行计算和回答。

•作业布置:教师在课堂上统一布置作业,加深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小数作为数学的重要知识点,在数学学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小学课程中,小数的学习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节课通过引入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让学生对小数的分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对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实际应用的操作。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知识和运用技能,增强了学生对小数应用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___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___第三单元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进一步教学小数除法、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基础,因此是本信息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1具体通过情境,使学生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抽象算法,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并掌握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三峡水电站吗?在第一单元,我们通过三峡水电站学习了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三峡水电站,去探究其中的奥秘!课件出示信息窗1谈:介谁来一下三峡大坝的蓄水情况?学生读信息。

绍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话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板书问题: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提问: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列式的根据。

引导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随学生回答板书算式:9.84÷3=[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借助三峡水电站,给学生提供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从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又回归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提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1.比较发现预设:被除数是小数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小数除法(板书)2.尝试解决,估算取值范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围谈话:动脑想象,这该怎么做呢?可以先估计一下,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估算:9÷3=3,9.84比9多,所以每天上升3米多。

谈话:估算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大概了解商的取值范围,要求出准确的数值,咱还得计算。

3.小组合作,研究计算方法谈话:咱们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这道题应该怎么做。

青岛版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备课

青岛版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备课

青岛版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备课课题:《游三峡—小数除法》【单元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进一步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体会数学与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增强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所以小数除法的竖式形式、除法的顺序与借位都是仿照整数除法的相应规则进行的,除了小数除法中没有余数之外,只需要解决好商和小数点位路的处理即可。

注意与整数除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除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除法上来,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意识,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经验和生活经验。

在上册刚刚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以及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题。

本单元要充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迁移学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习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学会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认识中括号,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3、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策略】知识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生活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律。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数学素养:1、结合教学实际,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游三峡—小数除法单元备课五年级班主备人李承浩授课人
程教学过程
③十分位上8除以3还余2,和百分位上的4合起来是几个百分之一?除以3得几个百分之一?
我用竖式计算:
④观察商和被除数的小数点,你有什么发现?
1、尝试计算:2.5÷5=
思考:商的个位不够商1,商的个位应该怎么写数?为什么?
2、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按照()的计算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要()。

1、各小组将你们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3总结:
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法呢?(出示课件)
⑴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⑵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计算时要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商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十分位上的数字落下来继续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1、课本26页1-4题
2、张新买了7本《冒险小虎队》,共计46.9元,每本售价多少钱?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我用竖式来计算:
1、尝试计算:49.5÷0.66=
我发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就向()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少几位就补上几个
()。

2、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来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

1、各小组将你们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36÷0.09= ()÷9 1.19÷0.17=()÷17
0.2 ÷0.25 =()÷25 4.2÷2.8=()÷28
2、列竖式计算。

2.08÷0.26=78.6÷0.6=197.6÷0.52=
3、在里填上“>”、“<”或“=”。

0.24 0.24÷0.6 7.2 7.2÷1.2
0÷56 56×0 1÷2.5 1
6.28×0.1 6.28÷0.1 3.45÷1.2 3.45÷1.5
4、同学们去森林公园玩,门票每人2.5元,一共付了87.5元,一共去了多少人?
5、一头牛的体重是0.512吨,一头猪的体重是0.16吨,一头牛的体重是一头猪的多少倍?
板书设计
石横镇中心小学
石横镇中心小学
教学过程
问题二:-----------------------------
-------------------------------------?
问题三:-----------------------------
-------------------------------------?
问题四:-----------------------------
-------------------------------------?
一、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探究。

2、交流汇报。

(通过学生对题目的分析,阐述算式的含义)
(1)分步计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综合计算:
(板书这两种算法,其余只要合理,老师都要给予肯定)
3、对比异同:
(1)对比这两种思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对比算式又有什么不同点?
(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题目的分析与对比)
4、列综合算式:
学生思考,尝试列式:(1)介绍中括号的写法和读法,明确作用。

引导学生感受到中括号的使用改变了原来先乘除的运算顺序,符合解题思路。

(2)思考:中括号与小括号的区别.使学生明确各自的作用。

6、检验运算顺序。

7、学生计算验证结果。

学生归纳完整的运算顺序要求:
1、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应该如何计算。

含有两级的呢?有括号的怎么办?完成39页的自主练习1—5题。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