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80分)1.教育答: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具有多方面功能,包括保证人类延续、促进人类发展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阶级斗争功能;选择功能等。

2.课程标准答: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指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着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

学科课程标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说明部分,扼要地说明本学科教学目的、任务,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上的建议;第二,正文部分,根据教材选编的原则、知识本身的逻辑和学生认识的规律,系统地安排教材的主要课程、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的讲授内容、教学要点和教学时数,同时也列出有关练习、实验、实习的内容与时数等。

3.苏湖教法答:苏湖教法是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两地讲学时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又称“分斋教学法”。

这种教法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歌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重经义和时务,主张“明体达用”。

他在校中设“经义”“治事”两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

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属于“明体”之学,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属于“达用”之学,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学生可主治一科,兼治他科,创立了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以及选修制度。

湖教法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北宋庆历兴学中得到推广,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4年教育学考研专业基础综合科目真题(完整版)

2014年教育学考研专业基础综合科目真题(完整版)

2014年教育学考研专业基础综合科目真题(完整版)第一篇:2014年教育学考研专业基础综合科目真题(完整版)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专业入学考试试题(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2.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A.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B.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C.教育口号 D.教育隐喻3.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是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C.教育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性4.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这一命题的教育学是 A.凯洛夫 B.赞科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阿莫纳什维利5.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是属于A.个体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6.我国现行学制是 A.单轨制 B.双轨制 C.三轨制 D.分支型学制7.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面世。

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论中,不正确的是A.强调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B.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和发现教学法的运用C.强调中小学教师和课程专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D.主张任何学科都能以某种方式交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8.倾向于废除直接教学,废除考试的教学课程流派是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C.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建构主义教学理论9.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的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活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A.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B.设身处地,丛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C.设身处地,丛参与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D.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估计人际行为后果10.某校在实施一项帮助问题学生的特殊教育计划时,泄露了一些学生的家庭困难和个人生理缺陷等信息,导致这些学生的尴尬和不安,甚至有学生再也不愿意上学,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这所学校的做法违背了 A.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B.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C.无歧视原则 D.尊重儿童观点原则11.20实际末,为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开始特别重视A.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发展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2.我国致力于促进普通高中发展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灵异方面是为了适应高中学生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13.关于终身教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特征B.终身教育主要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C.终身教育涵盖了人的一生,不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D.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14.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 A.成均、泮宫 B.辟雍、庠序 C.辟雍、泮宫 D.辟雍、泽宫15.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C.“仕而优则学”D.“自行束络以上,吾未尝无悔焉”16.“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总分:3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1.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学阶段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

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连续的阶段:一是明了。

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便于学生领悟和掌握。

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其兴趣阶段是注意,教师适合用叙述的方法传授知识。

二是联想。

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

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

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专心”。

其兴趣阶段发展到“期待”新的知识。

教师的任务是与学生交流,自由交谈是联想的最好方法。

三是系统。

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

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审思”状态,兴趣活动处于要求阶段,教师要运用综合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四是方法。

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

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审思”。

其兴趣点在于进行学习行动,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写文章与修改等,对知识进行运用。

)解析:2.如何进行质性研究?(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质性研究即定性研究。

因此这道题需要考生答出定性研究的定义、研究步骤和主要的研究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和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和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和答案【2021年考研】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历年真题+讲义与视频+课后习题+配套题库+配套视频)【圣才学习包】目录本品包括以下内容•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7.6小时高清视频】•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冯忠良《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解析班(网授)•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试看部分内容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一、名词解释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答: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代表人物是勒图尔诺、沛西能和桑代克。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真题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真题

2014年北京师范⼤学740教育学真题
⼀、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80分)
1、教育的相对独⽴性
2、教学策略
3、⽣活教育
4、东林书院
5、问卷调查
6、教育实验的外在效度
7、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8、最近发展区
三、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哲学取向的教学论有什么特点?
2、试⽤社会学理论分析学⽣失范⾏为。

3、简述裴斯泰洛奇“要素教育论”的基本主张。

4、举例说明观察法的运作过程。

四、论述题(每题40分,共120分)
1、⼗年来,我国新课程改⾰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哪些突破?
2、论述⻩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评述。

3、材料分析:对于⼏个同学的不同反应按要求回答问题。

⼩明反应:能正确回答问题,但总是说⾃⼰是猜的;
⼩红反应:主动让⽼师帮⾃⼰检查作业,因为有⼀次作业全对,⽼师表扬了⾃⼰。

学习积极,但不愿意尝试那些较为复杂和课后不考的难题。

⼩军反应:喜欢看课外书,想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对布置的作业不感兴趣。

成绩不理想,认为考80分就可以了。

⼩亮反应:根本没带练习册,不愿意学习,也不在乎,只想着下课赶紧回家。

(1)⽤⼼理学的动机理论分析学⽣的反应。

(2)如何加强学⽣学习动机。

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学生发展答:学生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与结果。

所谓身体的发展,包括了学生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心理的发展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是众多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外部因素看,可以分为可控和不可控、积极和消极维度。

学校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

它是通过可控的、积极的学校因素和选择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来影响学生的发展的。

从内部因素看,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和由这种矛盾所构成的现实性活动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动力。

由于影响学生发展的内外因素都是发展变化并相互作用的,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其发展呈现多种可能性。

2.教师答: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教师”的概念是与教育的发展、教师职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也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关怀和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全面成长。

现代意义上的“教师”与古代意义上的“教师”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多功能性;二是专门性,作为教师,必须经过培养和培训,取得合格证书;三是高素质性,现代教师的内涵更丰富,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四是发展性,现代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使自己成为会学习的人。

3.教学答: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简答题5. 材料分析题6. 名词解释9. 论述题简答题1.简述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有哪些特点?正确答案: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就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相对应。

在阐述教学理论时都可以采用同样的答题思路,即分别从代表人物、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这几个方面说明。

哲学取向教学理论以“知识即道德”为教学目标,强调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和以讲授法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其中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的评价可以采用对知识中心的课程理论的评价,实用主义的教学论的评价可以采用对学习者中心的课程理论的评价。

2.试用社会学理论对学生失范行为进行解释。

正确答案:行为失范是学生对生活环境适应不良的行为表现。

教育规范是制约、控制学校成员个人行为合理性的重要途径,凡是与教育规范不一致、不协调、甚至发生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

主要包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有心理学解释和社会学解释。

心理学解释包括“心理缺陷说”和“挫折一侵犯说”;社会学解释包括“差异交往说”“控制缺乏说”“失范说”“手段一目标说”和“亚文化群理论”。

3.简述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的基本主张。

正确答案: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要素教育的含义;②提出要素教育的原因;③要素教育的内容,包括智育、德育、体育及劳动教育中的要素问题;④要素教育理论的一个应用,即初等学校的各科教学法。

4.请举例说明观察法的运用程序。

正确答案:观察法的运用程序是书中已有的明确的知识点,因此答题的关键和难点在于举例。

答题的思路是:先选定一个具体的课题,写在题目的最前面,然后分点列举观察法的四个步骤,每一个步骤后都要说明在研究该课题时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这里以“北京市公立小学代课教师的生存现状”这个课题为例,给出一个答题思路,考生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课题。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答案】A【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

基本主张: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③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④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⑥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2.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A.教育的描述性定义B.教育的纲领性定义C.教育口号D.教育隐喻【答案】A【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

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

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

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

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3.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是()。

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C.教育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性【答案】A【解析】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2014年教育学考研统考真题完整版

2014年教育学考研统考真题完整版

2014年教育学考研统考真题完整版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其考研统考真题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4 年的教育学考研统考真题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多个学科领域,全面考查了考生对教育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在教育学原理部分,真题注重考查考生对教育基本概念、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理解。

例如,有一道题目要求考生阐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就需要考生能够清晰地分析教育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以及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还有题目涉及到课程理论和教学方法,要求考生对比不同的课程模式和教学策略,并分析其优缺点。

中外教育史部分的真题则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史方面,可能会问到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以及其在历史上的演变和影响。

外国教育史部分,可能会让考生分析古希腊教育与古罗马教育的差异,或者探讨近代西方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板块的题目通常会关注学习理论、动机理论、认知发展等方面。

比如,会让考生解释某种学习理论如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或者分析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策略。

这部分题目要求考生不仅要熟悉各种理论,还要能够将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学考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题可能会要求考生设计一个教育研究方案,包括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环节。

也可能会给出一段研究资料,让考生进行解读和评价。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几道 2014 年的真题。

有一道教育学原理的题目是这样的:“请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道题首先要求考生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包括其内涵、要素等。

然后,考生需要结合现实中的教育现象和实践,从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多个方面来阐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比如,在教育目标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素质;在课程设置上,要实现学科融合,提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育评价上,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80分)
1.批判教育学
答: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对于教育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

批判教育学认为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因此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仅仅依靠收集、整理、统计一些数据来进行,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使之从无意识的层面上升到意识的层面。

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

2.综合课程
答: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

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

综合课程坚持知识统一性的观点,其倡导者认为,科学是一个统一体,尽管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探究过程的细节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探究过程是相同的。

目前,综合课程不仅是科学发展、学习方法的需要,而且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

3.教学
答: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4.道尔顿制
答:道尔顿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创造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

其具体做法是:①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②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各作业室配有一名教师负责指导学生;③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又可以使学生管理简单化。

道尔顿制的两个重要原则是自由与合作,强调给儿童自由和师生合作。

要注重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道尔顿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实行中易形成放任自流。

5.《学记》
答:《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它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也谈到了师生关系。

其教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和长善救失。

6.生活体验研究
答:生活体验研究是现象学—解释学方法论的典型实践,是“做”现象学的基本方式。

生活体验研究的基本特征包括:①立足于体验,研究起始于生活世界,以自然的态度面对日常生活世界,这种态度就是原始的、前反思性的、前理论性的态度;②独特性,本研究所提供的方法是直接指向生活世界的,要求我们尽量以无偏见的方式对待经验;③理解事件的意义,现象学关注生活世界中有意义的问题,这些问题始终是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关系的主题,永远不会终结。

7.准实验设计
答:准实验研究是指在无须随机地安排被试时,运用原始群体,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

与真实验研究相比,准实验研究的特点包括:降低控制水平,增强现实性;研究进行的环境不同;在外部效度上能够且应该优于真实验设计。

8.最近发展区
答:最近发展区是由维果斯基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或他人的启发和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他主张教学应当了解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以确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什么是教育叙事及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特点?
答:(1)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这种方式主要由教师自己实施,也可以在教育研究者指导下进行;另一种是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

这种方式主要是教育研究者以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

(2)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①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工具
质性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强调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

叙事研究综合运用多种具体的质性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访谈、实物收集、分析定性资料等。

②以教育中的故事为对象
教育叙事研究不仅仅是讲故事和写故事,而在于重述和重写那些能导致觉醒和变迁的教师和学生的故事,以引起教师实践的变革。

③教育实践者成为研究主体
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叙述者的亲身经历,把写作的对象从知识事件转化为人的事件。

第一叙事者是教育实践者,即身处教育现实场景中的教师和学生(若由教师自己开展研究,教师则成为主要叙事者)。

④形成认识时采用归纳的方式
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即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2.如何进行质性资料分析?
答:质性研究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如下:
(1)初步分析资料
①阅读原始资料。

②资料登录。

即将搜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

③寻找“本土概念”。

本土概念即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自己的观念的概念。

④编码和归档。

(2)归类和深入分析
归类和深入分析包括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两种分析方法。

①类属分析就是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用来解释它们的概念、术语的过程,包括类属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等。

类属分析的基础是比较,包括同类比较、异类比较、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等。

设置类属的标准是按照当事人自己对事物的分析设定。

②情境分析就是将资料置身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中,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对有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分析。

其具体步骤包括:通过认真阅读资料,发现资料中的核心叙事、故事的发展线索以及组成故事的主要内容;按照编号系统为资料进行编码;对资料进行归类。

(3)分析资料的手段
①画图、列表。

②写反思笔记:描述、分析、方法反思、理论建构、综合。

③运用直觉和想象、比喻、类推等。

④阐释循环:在部分与整体之间不断对比,建立联系。

3.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答: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在内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

赫尔巴特把兴趣活动划分为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四个阶段,并指出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专心与审思两种思维状态,据此,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他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明了。

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清晰的表象,以作好观念的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2)联合。

表象的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教师的任务是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

(3)系统。

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有序,需要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

(4)方法。

新旧观念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

总之,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对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具有机械论倾向,忽略了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教学的特殊性等。

4.简述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举措。

答: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学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