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小题天天练22
高中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3.3乙酸精选课时练22高三2化学试题
然顿市安民阳光实验学校3.3乙酸(2)1、下列各物质物质的量都为1mol,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消耗相同条件下氧气的量最多的是()A.CH4 B.CH3CHOC.C2H5OH D.CH3COOH【答案】C【解析】分子式为C x H y O z可以写为C x H(y﹣2z)(H2O)z的有机物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x+,A.1mol甲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1+1)mol=2mol;B.乙醛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2+)mol=2.5mol;C.乙醇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2+)mol=3mol;D.乙酸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2+)mol=2mol,通过以上分析知,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乙醇,故选C.2、如图表示M的结构简式,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A.M可以发生加成、加聚、水解、酯化等反应B.1 mol M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C.M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不同结构D.1 molM最多可以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A【解析】该分子中含有酯基、苯环、碳碳双键和羧基,具有酯、苯、烯烃和羧酸的性质,能发生水解、加成、加聚、酯化等反应,A正确;羧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能和NaOH以1:1反应,所以l mol M最多可以与2mol NaOH反应,B错误;M苯环上氢原子有3种,所以M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不同结构,C错误;苯环、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l molM最多可以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3、对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可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分子式为C15H22O4B.1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 NaOHC.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A.C能形成4个化学键,由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15H19O4,故A错误;B.只有﹣COOH与NaOH反应,则1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1mol NaOH,故B错误;C.含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含﹣OH和﹣COOH可发生缩聚反应,故C正确;D.不存在酚﹣OH,则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C=C及﹣OH均能被酸性KMnO4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选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还原性染料靛蓝的结构简式为:,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B.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是乙烯C.总质量一定时,乙炔和乙醛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量或生成CO2量不变D.丙烯酸(CH2=CH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答案】A【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是C16H10N2O2,故A正确;B.由结构可知,为加聚反应产物,链节为﹣CH=CH﹣,则单体为CH≡CH,故B 错误;C.乙炔为CH≡CH,乙醛为CH3CHO(改写成C2H2.H2O),可知总物质的量一定时,完全燃烧消耗氧气量或生成CO2量不变,但总质量一定时,C的质量分数不同,完全燃烧消耗氧气量或生成CO2量不同,故C错误;D.含双键数目不同,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一元羧酸,则丙烯酸和山梨酸不是同系物,但加成产物是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A.5、某种合成药物中间体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小题狂刷22】-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精品资源
小题仿真训练2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中华古文化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宋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B.《墨子·天志》中记载:“书于竹帛,镂于金石”。
其中的“金”指的是金属C.《天工开物》中记载:“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
其中“丝、麻、裘”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D.《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黄芽为硫黄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H3CH(CH3)CH2CH2OH的名称为3-甲基丁醇B.的一氯代物有5种C.标准状况下,22.4 L丙烯中含有7N A个σ键,N A个π键D.能发生消去反应,且其有机产物有2种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B.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第ⅡA族C.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1,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ⅢA族D.p能级电子半充满的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一定大于p能级有一对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5.为了探究温度、硫酸铜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见下表)。
编号纯锌粉质量0.2 mol·L-1硫酸体积温度硫酸铜固体质量Ⅰ 2.0 g 10.0 mL 25 ℃0 gⅡ 2.0 g 10.0 mL T℃0 gⅢ 2.0 g 10.0 mL 35 ℃0.2 gⅣ 2.0 g 10.0 mL 35 ℃ 4.0 g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选择Ⅱ和Ⅲ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控制T=25 ℃B.根据该实验方案得出反应速率的大小可能是Ⅲ>Ⅱ>Ⅰ>ⅣC.根据该方案,还可以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相同条件)的气体所需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速率越大6.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并收集副产品盐酸。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7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
单元质量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碰撞即发生化学反应B.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其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碰撞的次数C.某一反应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是个定值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解析:A项活化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B项升高温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加有效碰撞的次数;C项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受温度影响;D项活化分子间能发生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答案:D2.确认能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压强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解析: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若达到平衡改变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和各组分的浓度都会改变,但平衡不移动(等效平衡),故A、B仍为平衡状态.但对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平衡发生移动.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也不移动,而C项是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不是同倍改变.故A、B、D项不能确认平衡发生移动.答案:C3.恒温、恒压下,a mol A和b mol 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A 、B 的转化率之比为a ∶bB .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比为(a +b )∶(a +b -n2)C .若起始时放入2a mol A 和2b mol B ,则达到平衡时生成2n mol CD .当v 正(A)=2v 逆(B)时,可确定反应达到平衡解析:生成n mol C 时参加反应的A 、B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 /2 mol 、n mol ,转化率之比为n 2a ∶n b =b2a;恒温、恒压过程成倍地增大反应物的量,则平衡时C 的量也成倍地增加;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当2v 正(A)=v 逆(B)时,可确定反应达到平衡.答案:C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 2(g)+S(s)H 2S(g) K 1 S(s)+O 2(g)SO 2(g) K 2则反应H 2+SO 2O 2+H 2S 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B .K 1-K 2C .K 1×K 2D .K 1/K 2解析:由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 1=c (H 2S)c (H 2),K 2=c (SO 2)c (O 2),反应H2+SO2O2+H2S的平衡常数K =c (O 2)·c (H 2S)c (H 2)·c (SO 2),可知K =K 1/K 2.答案:D5.将1 mol H 2(g)和2 mol I 2(g)置于某2 L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H 2(g)+I 2(g)2HI(g) ΔH <0,并达到平衡,HI 的体积分数φ(HI)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曲线Ⅱ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φ(HI)的变化曲线如曲线Ⅰ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 .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B.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C.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D.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解析:曲线Ⅰ相对于曲线Ⅱ,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项加入适当催化剂,平衡不移动,B项和D项改变反应容器体积,平衡均不移动.而C项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吸热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C6.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认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正(CO)=v逆(H2O)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2 mol H—O键断裂解析:因反应是气体体积发生改变的反应,故A正确;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若方向相反,而大小符合化学计量数之比能证明可逆反应达化学平衡,故B、D正确,C错误.答案:C7.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v(NH3)=0.1 mol/(L·min)B.v(N2)=0.2 mol/(L·min)C.v(N2)=0.1 mol/(L·min)D.v(H2)=0.3 mol/(L·min)解析:N 2(g)+3H2(g)2NH3,当均换算成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成率时,A项中v(N2)=12v(NH3)=0.05 mol/(L·min),D项中v(N2)=13v(H2)=0.1 mol/(L·min),再与B、C两项比较得出B为正确选项.答案:B8.反应2SO 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 )A .0.1 sB .2.5 sC .5 sD .10 s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SO 3浓度增加0.4 mol/L ,且v (SO 3)=2v (O 2),因此这段时间t =0.4v (SO 3)=0.4 mol/L2×0.04 mol/(L·s)=5 s.答案:C9.如图所示为条件一定时,反应2NO(g)+O 2(g)2NO 2(g)+Q (正反应为放热)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 、b 、c 、d 四个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 正<v 逆的点是( )A .aB .bC .cD .d解析:a 、b 在曲线上为平衡点,c 、d 点未达平衡.d 点在曲线右上方,从d 点向横坐标引辅助线,可知该温度平衡时NO 的转化率比d 点的小,说明该点未达平衡,且v 正<v 逆,平衡逆向移动.答案:D10.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和b mol 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2Y 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n (Y)=n (Z),则Y 的转化率为( )A.a +b 5×100%B.2(a +b )5b ×100%C.2(a +b )5×100%D.a +b 5a×100% 解析:设达到平衡时,X 气体所消耗的物质的量为x mol.建立计算模式:X(g)+2Y(g) 2Z(g) n (始)(mol) a b 0 Δn (mol) x 2x 2xn (平)(mol) a -x b -2x 2x列关系式:(a -x )mol +(b -2x )mol =2x mol x =a +b 5气体Y 的转化率=2xb ×100%=2(a +b )5b ×100%答案:B11.右图所示是用稀硫酸与锌反应测定反应速率的装置,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在锥形瓶中加入锌,通过测定产生一定量气体所用的时间来测定反应的速率.现用50 mL 1 mol/L 硫酸,在锥形瓶中加入下列各种锌(总质量相同),其中产生H 2最快的是( )A .纯的锌粒B .纯的锌粉C .含少量铜杂质的锌粒D .含少量铜杂质的锌粉解析: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电化学腐蚀的反应速率远大于化学腐蚀,即形成原电池会大幅度提高反应速率.答案:D1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3H 2(g)2NH 3(g),在637 K 、30 MPa 下n (NH 3)和n (H 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点a 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 的大B .点c 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D.其他条件不变,773 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图中d点的值大解析:由题意n(H2)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的斜率知在a点n(H2)的变化量大于b点n(H2)的变化量,即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虽然c点时n(H2)=n(NH3),但二者的物质的量仍在随时间发生变化,故c点并没有达到平衡,B不正确.由于在t1、t2时刻反应已达平衡,故两时刻n(N2)一样多,C不正确.由于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在其他条件不变时773 K下反应至t1时n(H2)比图中d的值大.故本题答案为A、D.答案:AD13.反应2A(g)+B(g)x C(g)+2D(s),在一定条件下的2 L容器中,1 mol A与0.5 mol B反应达到平衡时A为0.3 mol/L,在1 L容器中1 mol A与0.5 mol B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A为0.5 mol/L,则x值最合适为() A.2 B.1C.大于2 D.小于3解析:假设在缩小容器体积(加压)的过程中平衡不移动,则在1 L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A 的浓度应该为0.6 mol/L,而实际上是0.5 mol/L,说明在加压过程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有2+1>x,故x<3.答案:D14.下图所示是在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符合该示意图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以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C.反应达到平衡态Ⅰ以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态Ⅱ时浓度不相等解析:A项,任一可逆反应达平衡时,v正、v逆均相等;B项,由图示可知反应达平衡后某时刻v正忽然增加,这一瞬间v逆不变,故应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B项对,C不符合图像;D项,平衡态Ⅱ时反应物浓度应大于平衡态Ⅰ的浓度.答案:C15.将2 mol A和1 mol B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 C(g),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1时,按1.5 mol A、1 mol 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仍为aB.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2时,将2 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C.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3时,1 mol A、1 mol B、6 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D.若在恒温恒容下,按0.6 mol A、0.3 mol B、1.4 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只能等于2解析:将选项A和C中的C的物质的量转化后所得A、B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与题干中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不等,故A、C错误;将B项中C的物质的量转化后所得A、B的物质的量与题干中对应A、B的物质的量相等,B正确;D项中,因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与题干中反应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若x=3,即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时,转化后所得A、B 物质的量之比为2∶1,此时仍与由2 mol A和1 mol B构成的体系等效,体积分数同样保持不变,因此当x=3时符合题意,x=2不符合题意,D错.答案:B16.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 A(g)+n B(s)p 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C.m必定小于p D.m必定大于p解析:压缩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逆向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选项C正确.答案:C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17.(6分)在某一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 mol 的H 2和0.6 mol 的I 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H 2(g)+I 2(g)2HI(g) ΔH <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2)根据图所示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v (HI)为________.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①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 ________(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HI 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用右图中a ~c 的编号回答).②若加入I 2,H 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用右图中d ~f 的编号回答).解析:(1)由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由图可知 3 min 时达到平衡,v (HI)=0.5 mol/L3 min=0.167mol/(L·min).(3)①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c (HI)减小而c (H 2)、c (I 2)增大,所以K 减小,c (HI)的变化符合图中的c ;②若加入I 2,平衡向右移动,c (H 2)减小,应是图中的f .答案:(1)K =c 2(HI)c (H 2)·c (I 2)(2)0.167 mol/(L·min) (3)①减小 c ②f18.(7分)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 2和3 mol H 2,使之反应合成NH 3,平衡后,测得NH 3的体积分数为n 0,如果温度不变,只改变起始加入量,使之反应平衡后NH 3的体积分数为n 0,N 2、H 2、NH 3的物质的量分别用x 、y 、z 表示.(1)恒温恒容条件下:①若x =0, y =0,则z =________.②若x =0.75 mol, 则y =________, z =________. ③x 、y 、z 满足的一般条件是________.(2)恒温恒压条件下,x、y、z满足的一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起始状态不同,但最终NH3的体积分数相同,即最终各平衡是等效的.恒温怛容条件下,“一边倒”后,对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可,例如“左倒”后,都是1 mol N2和3 mol H2,故①x=0, y=0,则z=2 mol;②若x=0.75 mol,则y=2.25 mol, z=0.5 mol;③“左倒”后,生成的N2为z2mol,生成的H2为3z2mol,所以x+z2=1 mol, y+3z2=3 mol.恒温恒压下,“一边倒”后,求得N2、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即可.答案:(1)①2 mol②2.25 mol0.5 mol③2x+z=2 mol, 2y+3z=6 mol(2)x∶y=1∶3, z为任意值或x=y=0, z≥0.19.(7分)在一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ΔH<0(1)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mol/(L·min).t1℃时物质浓度(mol/L)的变化(2)t1℃(高于①表中3 min ~4 min 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状态;c 1________0.08 mol/L(填“>”“<”或“=”).②反应在4 min ~5 min 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表中5 min ~6 min 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a .增加水蒸气b .降低温度c .使用催化剂d .增加氢气浓度解析:(1)v (CO)=0.20 mol/L -0.08 mol/L 4 min=0.03 mol/(L·min).(2)①0 min ~2 min, c (CO)减小 0.062 mol/L ,即平均速率为0.031 mol/(L·min),由于反应速率一般随反应的进行而减慢,所以2 min ~3 min, c (CO)的减小值小于0.31 mol/L ,因此c 1>(0.138-0.031) mol/L>0.08 mol/L ;②由于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所以4 min ~5 min 的条件变化不是b ,由于c (CO 2)减小,应是增加了H 2浓度;第5 min ~6 min, c (CO)减小,c (H 2O)增大,c (CO 2)增大,应是增加了水蒸气.答案:(1)0.03 (2)①平衡 > ②d a20.(10分)物质在制取或配制成溶液时往往应用化学平衡的知识.(1)钾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Na(l)+KCl(l)NaCl(l)+K(g) ΔH >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c (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下表.,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________.②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至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________.(2)实验室中配制碘水,往往是将I2溶于KI溶液中,这样就可以得到浓度较大的碘水,主要是因为发生了反应:I2(aq)+I-I-3上述平衡体系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①通过分析上图,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②在T1、D状态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解析:(1)①由于钠的金属性比钾弱,所以要制取钾,应该利用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应等于钾的沸点,最高温度应低于钠的沸点.②当温度升至900℃时,钠也为气态,故上述反应可表示为:Na(g)+KCl(l)NaCl(l)+K(g),故其平衡常数为K=c(K)c(Na).(2)①由图可知,升高温度,c(I-3)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②T1、D状态时,还未达到平衡,而可逆反应最终都要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必须增大c(I-3)才能达到平衡状态,即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答案:(1)①770℃890℃②c(K)c(Na)(2)①放热②>21.(12分)(1)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在实验研究中人为只改变一个因素(调节变量),其他因素保持相同,观察测定因调节变量改变而改变的因素(因变量),从而分析得到研究结论.中学化学中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问题的例子很多.请分析或设计:①在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教材安排了利用Na2S2O3与H2SO4反应的一组对照实验(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在三个烧杯(底部有黑色“十”字标记)内分别加入表中所示体积的三种液体,搅拌并开始计时,到出现浑浊使烧杯底部“十”字看不见时停止计时.比较所需时间,得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实验中,温度和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是保持相同的因素,调节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②运用控制变量原理设计实验,利用纯碱溶液探究温度对盐的水解的影响,简述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373 K时,H2PO-3与OH-发生如下反应:H 2PO-3+OH-HPO2-3+H2O反应结果如下表所示:如果用v=23①k=________,m=________,n=________.②若c(H2PO-4)的起始浓度为0.20 mol/L, c(OH-)的起始浓度为1.50 mol/L,则反应速率v =____________.解析:(1)实验改变的条件是Na2S2O3和水用量相对大小,故调节变量是Na2S2O3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反应所需时间.利用控制变量原理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则控制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水解程度大小,可用加入指示剂通过溶液颜色深浅来表示或用pH表示.(2)①OH-的浓度均为1.00 mol/L时,H2PO-3的浓度由0.10→0.50,浓度变为原来的5倍,反应速率由3.2×10-5→1.60×10-4,即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5倍,因此m=1;同理H2PO-3的浓度均为0.50 mol/L时,OH-的浓度由1.00→4.00,浓度变为原来的4倍,反应速率由1.60×10-4→2.56×10-3,即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16=42倍,因此n=2.利用第一组数据有:3.2×10-6=k·(0.10)1×(1.00)2,所以k=3.2×10-4②此时,v=3.2×10-4 mol/(L·s)×(0.20 mol/L)×(1.50mol/L)2=1.44×10-4 mol/(L·s)答案:(1)①Na2S2O3溶液的浓度所需时间②取三支试管各放同浓度同体积的纯碱溶液,滴1~2滴酚酞试液,第一支不加热,第二支加热至t1℃,第三支加热至t2℃,观察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深浅,温度越高,颜色越深,说明碱性越强,则水解程度越大(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例如不同温度下测定同浓度同体积纯碱溶液的pH)(2)①3.2×10-41 2②1.44×10-4mol/(L·s)22.(10分)T℃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1 L,乙容器的体积为2 L,分别向甲、乙两容器中加入6 mol A和3 mol B,发生反应如下:3A(g)+b B(g)3C(g)+2D(g)ΔH<0; 4 min时甲容器内的反应恰好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2.4 mol/L,B的浓度为1.8 mol/L; t min时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平衡,B的浓度为0.8 mol/L.根据题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B)=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b=________.(2)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t________4 mi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T℃时,在另一个体积与乙相同的丙容器中,为了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仍然为0.8 mol/L,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则还需加入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4)若要使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A.保持温度不变,增大甲容器的体积至2 L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使甲容器升高温度C.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D.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B气体(5)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并计算在T℃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解析:3A(g)+b B(g)3C(g)+2D(g)ΔH<0起始浓度(mol/L) 6 3 0 0转化浓度(mol/L) 3.6 1.2 3.6 2.4平衡浓度(mol/L) 2.4 1.8 3.6 2.4(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B)=Δc/t=0.3 mol/(L·min),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所以3∶b=3.6∶1.2,所以b=1.(2)甲、乙容器中投入的A、B物质的量相等,但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所以乙中反应物的浓度小,反应速率小;并且达到平衡时,乙容器中B的剩余物质的量少,即乙容器中反应程度大,所以乙容器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甲容器,即大于4 min.(3)本题属于等效平衡问题,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要使乙容器达到平衡后,B的浓度仍然为0.8 mol/L,则丙和乙是等效平衡.处理的方法是:如果根据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换算到同一边时,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同一组分的物质的量完全相同,则互为等效平衡.将3 mol C、2 mol D,按化学方程式计量数折算到左边,则A为3 mol,B为1 mol,要和乙容器中的6 mol A和3 mol B相同,还需要加入3 mol A和2 mol B.(4)通过分析甲、乙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知B 中反应程度大,要使甲、乙容器中B 的平衡浓度相等,需使甲的平衡向右移动;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可以采取减压、降温,或则增加反应物A ,所以A 、C 项符合要求.(5)根据(1)中求出的b =1,可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A(g)+B(g) 3C(g)+2D(g),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c 3(C)·c 2(D)c 3(A)·c (B),将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代入上式可得:K =(3.6 mol/L)3×(2.4 mol/L)2(2.4 mol/L)3×1.8 mol/L =10.8 mol/L.答案:(1)0.3 mol/(L·min) 1(2)大于 乙容器的体积大于甲容器的体积,浓度减小 ,反应速率减慢,达平衡所需时间长(3)3 mol 2 mol (4)AC(5)c 3(C)·c 2(D)c 3(A)·c (B)10.8 mol/L。
2022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物质专项训练与热点解答题组合练及答案
2022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物质专项训练与热点解答题组合练及答案一、高中化学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1.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的应用是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葡萄糖的各种应用。
利用葡萄糖可以获得乙醇、乙二醇等基本化工原料。
(1)C2H5OH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用系统命名法命名Y______。
2.葡萄糖不仅是重要的营养物质,而且还能转化成其他重要的调味品。
以淀粉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有机物葡萄糖、A、B、C、D,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已知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为有浓郁香味,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请回答:(1)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________。
(2) 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 A+ B→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有机物A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B 有机物A、B、D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C 两分子B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形成六元环状化合物D 往淀粉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碘水,如果溶液未变蓝色,则说明淀粉水解完成3.甘蔗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经济作物。
(1)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试管中加入甘蔗渣经浓硫酸水解后的混合液,先加NaOH溶液,再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可看到_____________(现象)。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人体尿液分离出来的结晶化合物A,熔点为187~188℃。
现对化合物A进行如下实验:(1)A的蒸气密度为8.0 g/L (已折合成标准状况)。
取17.90 g A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8.10 g,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气体质量减轻39.60 g;另取17.90 g A使其完全分解,可得到1.12 L (标准状况)氮气。
最新2022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共十套(含答案及解析)
最新2022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共十套(含答案及解析)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0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Fe56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煤气是可再生的能源B.嫦娥系列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D.在有机化工中,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的重要原料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g果糖分子中官能团数目为0.6NAB.已知:3BrF3+5H2O=HBrO3+Br2+9HF+O2↑,如果有15molH2O参加反应,则由水还原的BrF3分子数目为4NAC.常温下,5.6gFe与含0.2molHNO3的溶液充分作用,最少会失去电子数为0.15NAD.标准状况下,11.2LCH3Cl所含的极性键数目等于2N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振荡,紫色褪去,说明裂化汽油中含有甲苯等苯的同系物B.涤纶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C.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13种D.葡萄糖可以进一步水解成两分子乳酸10.短周期主族元素某、Y、Z、W、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m、p、r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q、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三元化合物且属于离子化合物。
其中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常温下0.1mol·L-1n溶液的pH 为13,m是典型的两性物质。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R>Y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Z的强C.单质的熔点:Z>R>WD.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11.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不合理的是()...最新2022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共十套(含答案及解析)第(1)页AbcdA.用a制备并收集氨气B.用b制备并检验乙炔C.用c蒸馏海水得到淡水D.用d分离Na2CO3溶液与植物油12.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2O72-可转化为Cr3+除去,实验室用电解法模拟该过程,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开始时溶液体积为50mL,Cr2O72-的起始浓度、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1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
单元质量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观察下图,若用1 L水来代表地球上的总水量,要比较精确地量取地球上的淡水量,应选择的仪器是()A.100 mL烧杯B.50 mL烧杯C.100 mL量筒D.50 mL量筒解析:此题以实验题面目出现,考查了烧杯和量筒两种常见仪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高,但有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的寓意.A和B两选项都是烧杯,它不能较精确地测量液体体积;要较精确地测量出1000×3%mL水的体积,应选50 mL量筒,即D.答案:D2.某溶液中含有Fe2+、Al3+、Ag+、Cu2+,为了分别得到各含一种金属阳离子的沉淀,可采取:①通入H2S;②通入CO2,③加HCl溶液,④加NaOH溶液4个步骤,设试剂均过量,且每次都把所生成的沉淀过滤出来.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①④②B.①③④②C.④②①③D.④②③①解析:四种粒子形成的沉淀分别为Fe(OH)2、Al(OH)3、AgCl、CuS.答案:A3.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 g,在该溶液中加入0.1 mol/L Ba(OH)2溶液300 mL,反应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4 mol/L B.0.3 mol/LC.0.2 mol/L D.0.1 mol/L解析:n(Al3+)=1.62 g/27 g/mol=0.06 mol,n(SO2-4)=0.09 mol.加入Ba(OH)2溶液中含Ba2+0.03 mol,剩余SO2-40.06 mol,此时溶液的体积为600 mL,c(SO2-4)=0.1 mol/L.答案:D4.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解析:A项中集气瓶口塞有塞子,会发生爆炸危险,A错误;B项不符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错误;C项中关闭止水夹,利用注水法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D项中CO2比空气重,应长管进气,短管出气,D错误.答案:C5.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B.在0℃、101 kPa时,22.4 L氢气中含有N A个氢原子C.14 g氮气中含有7N A个电子D.N 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解析:Cl2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为Cl-,所以1 mol Cl2得到2 mol电子,A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H2是1 mol,氢原子为2N A个,B错误;14 g N2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4 g28 g/mol×14 N A=7N A,正确;N A个CO分子的质量为1 mol×28 g/mol=28 g,0.5 mol CH4的质量为0.5 mol×16 g/mol=8 g,所以二者的质量比为28 g∶8 g=7∶2,D错误.答案:C6.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下图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是()A.①NaCl②NaOH③NH3·H2O④H2SO4B.①H2SO4②NaOH③NH3·H2O④NaClC.①H2SO4②NH3·H2O③NaOH④NaClD.①NaCl②NH3·H2O③NaOH④H2SO4解析:Fe3+、Al3+都能与过量的NH3·H2O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沉淀,Ba2+和Ag+均能与过量的H2SO4产生沉淀,因此要将5种离子彻底分离,应先加入NaCl,使Ag+沉淀,再加氨水,使Fe3+和Al3+沉淀,然后在沉淀中加NaOH溶液,使Al(OH)3溶解而与Fe(OH)3分离,在操作之后的溶液中加入H2SO4,使Ba2+产生BaSO4沉淀与K+分离,故答案为D.答案:D7.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A.Ba(OH)2KSCN NaCl Mg(NO3)2(FeCl3溶液)B.NaNO3NaHCO3(NH4)2SO3Na2SiO3(H2SO4溶液)C.NH4Br K2CO3NaI CaCl2(AgNO3溶液)D.(NH4)3PO4NaBr CuSO4AlCl3(KOH溶液)解析:A项先用FeCl3溶液鉴别出Ba(OH)2、KSCN,再用Ba(OH)2溶液可鉴别NaCl、Mg(NO3)2; B项中现象依次是无现象、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产生白色沉淀,可直接鉴别;C项无法区别K2CO3和CaCl2(与AgNO3溶液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D项将KOH溶液加入4种溶液中,现象依次是:产生刺激性气体、无现象、产生蓝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然后逐渐溶解,可直接鉴别.答案:C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N2和O3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N2所含原子数相等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与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C.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D.16 g CH4与18 g NH+4所含质子数相等解析:1个N2分子含有2个氮原子,1个O3分子有3个氧原子,故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N 2和O 3的混合气体与N 2所含的原子数不相等,A 错误;1个甲基含9个电子,1个羟基含9个电子,因此,等物质的量的甲基与羟基所含的电子数相等,B 正确;常温常压下22.4 L O 2不是1 mol ,C 错误;16 g CH 4含质子数为16 g 16 g/mol ×10×N A =10N A,18 g NH +4所含质子数为18 g18 g/mol×11×N A =11N A ,D 错误.答案:B9.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SO 2-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 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 ⑤加过量BaCl 2溶液A .①④②⑤③B .④①②⑤③C .④②⑤①③D .⑤②④①③解析:OH -与Mg 2+反应产生难溶的Mg(OH)2沉淀,Ba 2+与SO 2-4生成BaSO 4沉淀,这两个过程互不影响,可以颠倒;加入CO 2-3可以除去Ca 2+和过量的Ba 2+;过滤,防止加酸使Mg(OH)2和CaCO 3溶解;最后加酸中和过量的碱及除去CO 2-3,故只有D 正确.答案:D10.如下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 )①CO 、O 2 ②Cl 2、CH 4 ③NO 2、O 2 ④N 2、H 2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解析:在光照条件下,CH 4与Cl 2发生化学反应,产物中有HCl 生成,因HCl 易溶于水,使集气瓶中压强减小,水会倒吸其中,②正确;当滴入水时,反应4NO 2+O 2+2H 2O===4HNO 3也会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发生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的现象,③正确;①中CO 、O 2均不溶于水,①错误;④中N 2、H 2也不溶于水,光照时也不发生反应,④错误,故D 正确.答案:D11.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NH 4)2SO 4、KCl 、MgCl 2、Al 2(SO 4)3和Fe 2(SO 4)3溶液,这种试剂是( )A .NaOHB .NH 3·H 2OC.AgNO3D.BaCl2解析:加入NaOH溶液,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NH4)2SO4,无明显现象的是KCl,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Cl2,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来沉淀又溶解消失的是Al2(SO4)3,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Fe2(SO4)3;加入NH3·H2O、(NH4)2SO4和KCl无法鉴别开,MgCl2与Al2(SO4)3均会产生白色沉淀,也鉴别不开;五种盐溶液中,有2种氯化物,3种硫酸盐,因此利用Ag+、Ba2+无法鉴别,故只有A正确.答案:A12.工业上以CaO和HNO3为原料制备Ca(NO3)2·4H2O晶体.为了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也无多余水分,所用硝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A.30% B.63%C.70% D.无法确定解析:反应方程式为:CaO+2HNO3+3H2O===Ca(NO3)2·4H2O,硝酸质量分数为63×263×2+18×3×100%=70%.答案:C13.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解析:A中气体应长进短出;B中有两处错误,一是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二是不能将水倒入浓H2SO4中;D中称量NaOH固体不能放在纸片上,应放在烧杯中称量;C中所用原料、方法、装置均正确.答案:C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③28 g CO的体积为22.4 L;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A.①②③B.②⑤⑥C.②③⑥D.④⑤⑥解析: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而HCl为气体,所以虽然二者等体积,但物质的量不相同,①错误;同样在④中所指的物质不一定是气体,所以④错误;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物质的量均为0.5 mol,故体积相同,②正确;③中28 g CO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但条件不确定,所以不一定是22.4 L,③错误;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⑤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⑥正确,故选B.答案:B15.用CuSO4·5H2O配制0.1 mol/L CuSO4水溶液,下面所列的方法正确的是() A.取25 g CuSO4·5H2O溶于1 L水中B.将CuSO4·5H2O干燥去掉结晶水,取16 g溶于水制成1 L溶液C.将25 g CuSO4·5H2O溶于水制成1 L溶液D.取12.5 g CuSO4·5H2O溶于500 mL水中解析:CuSO4·5H2O的摩尔质量是250 g/mol,25g CuSO4·5H2O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将其溶解到水中,配成1 L溶液,即得0.1 mol/L的CuSO4溶液.将25 g CuSO4·5H2O溶在1 L 水中或将12.5 g CuSO4·5H2O溶在500 mL水中,溶液的体积都不是1 L或500 mL,所得溶液浓度不是0.1 mol/L.将CuSO4·5H2O干燥去掉结晶水后得CuSO4,但由于CuSO4·5H2O干燥去掉结晶水时不知何时结晶水完全去掉,无法保证所取固体为纯CuSO4,此法不正确,且此法不符合最简单原则.答案:C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提醒人们在使用浓H2SO4时要注意安全,贮存浓H2SO4的容器上贴有右图标识B.实验室可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Cl-等杂质制蒸馏水C.做焰色反应实验时,应先将铂丝(或铁丝)用稀硫酸洗净后,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待检溶液进行实验D .由于碱金属单质化学性质活泼,实验室中的各种碱金属单质均保存在煤油中 解析:浓H 2SO 4具有强腐蚀性,而非剧毒品,A 错误;通过蒸馏可以得到纯净的蒸馏水,B 正确;做焰色反应实验时,铂丝应用稀HCl 清洗,不能用稀H 2SO 4,C 错误;碱金属中锂比煤油的密度小,应用石蜡密封,D 错误.答案:B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17.(6分)请简要叙述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方法、操作中存在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要竖直,滴管要垂直悬空.(2)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3)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4)过滤时玻璃棒下端放在三层滤纸处. (5)NO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应在瓶底铺层细沙或瓶中放少量水. 答案:(1)试管没竖直;滴管口接触管壁(2)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焰芯上;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3)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在乙醇溶液中(4)玻璃棒没有接触滤纸三层的一边(5)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6)瓶底没有铺一层细沙或瓶里没有加少量水18.(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在讨论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的方案时,设计如下方案:(2)说明其中不可行的方法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给出另外一种鉴别方法(不可以用尝味道,闻气味方法).解析:据3AgCl,根据阳离子为Na+,可用焰色反应来鉴别,故甲、乙均可行;把无水CuSO4白色粉末加入食盐水中,溶液也变成蓝色,丙方案不可行,而在食盐水中加入稀H2SO4和MnO2,加热不发生化学反应,丁方案不可行.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还可通过加热蒸发或测溶液的导电性.答案:(1)甲、乙(2)丙方法中食盐水中的水也能使无水CuSO4变蓝,丁方法中采用稀硫酸、食盐水和MnO2加热不反应(3)加热蒸发有白色固体析出的是食盐水(或测两种液体的导电性,导电能力强的为食盐水)19.(11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 —ab —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 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H 2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关键是应明确实验目的(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 和H 2),要想达到目的,只能利用它们的还原性将之转化为CO 2和H 2O 来检验,同时又要防止原混合气体中CO 2和水蒸气的干扰,所以,用CO 、H 2还原CuO 之前,必须首先除去CO 2和水蒸气.本题应首先解决第(4)问.答案:(1)除去水蒸气 除去CO 2 (2)氧化铜(CuO)CuO +H 2=====△Cu +H 2O 、CuO +CO=====△Cu +CO 2 (3)无水硫酸铜(CuSO 4) 检验H 2O (4)(g —ab)—kj —hi —cd(或dc)—fe —lm(5)原混合气体中的CO 2已被除去,其中CO 与CuO 反应生成的CO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原混合气体中的H 2O 已被除去,其中H 2与CuO 反应生成的H 2O 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20.(10分)实验室需要480 mL 0.4 mol/L 的NaCl 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NaCl 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 cm ~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2)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①100 mL ,②250 mL ,③500 mL ,④1000 mL ,本实验选用________.(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容量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4)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操作有________(填序号),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称量NaCl 时,物码倒置(1 g 以下用游码)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容量瓶用1 mol/L 的NaCl 溶液润洗________.解析:(1)实验操作步骤为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2)容量瓶的规格相对固定,当所配溶液的体积与容量瓶规格不符时,应选择规格稍大的.(3)选择仪器时特别注意不能遗漏特别小的仪器,如药匙、胶头滴管等.(4)溶液配制过程中玻璃棒有两种用途:搅拌和引流.(5)进行误差分析时,应结合公式c=nV分别分析错误操作对n和V的影响,进而确定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答案:(1)①②④③⑤(2)③(3)天平、药匙、烧杯、胶头滴管、量筒(4)①②③④①:搅拌,促进溶解;②③④:引流(5)①偏低②偏高21.菠菜营养丰富,素有“蔬菜之王”之称,是一种高效的补铁剂,长期以来民间流传有“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菠菜根比菠菜茎叶更有营养”等说法.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拟通过实验探究以下问题:①菠菜是否含有丰富的铁?②菠菜是否含有草酸类物质?③菠菜根中铁的含量是否比菠菜茎和叶的高?该组同学通过上网查询,获得以下资料:草酸又名乙二酸,其酸性比乙酸稍强,草酸及其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其中草酸钙不溶于水.他们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Ⅰ.Ⅱ.取菠菜根a g使用相同仪器、试剂,重复Ⅰ中实验,观察实验现象.Ⅲ.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 min,冷却后滤去菠菜,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足量Ca(OH)2溶液,然后再加入足量试剂X,观察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1)操作①中使用的仪器除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2)可以说明菠菜根中Fe元素含量要比菠菜茎叶中多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菠菜中的Fe是+2价还是+3价?________.(4)通过步骤Ⅲ可以确定菠菜中含有草酸类物质.由于滤液中含有CO2-3,故需加入试剂X排除CO2-3的干扰.则X是________(写化学式),加入试剂X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解析:(1)加热固体物质时通常用坩埚,相应仪器还有坩埚钳、泥三角、三角架、酒精灯及玻璃棒,在除去难溶物时用过滤的方法.(2)Fe 3+与KSCN 溶液作用会生成红色络合物,红色越深说明Fe 3+的含量越高. (3)据题目知菠菜中含有草酸类物质,而该物质有较强的还原性,故菠菜中的Fe 不是+3价而是+2价.(4)由题给信息可知酸性:草酸>乙酸>碳酸,所以可用乙酸来除去CO 2-3的干扰,加入CH 3COOH 后,CaCO 3可以溶解,但草酸钙不与CH 3COOH 反应.答案:(1)坩埚、坩埚钳、泥三角 过滤(2)步骤Ⅱ中得到溶液的红色比步骤Ⅰ中得到溶液的红色深(3)+2价 (4)CH 3COOH 沉淀部分溶解22.(8分)已知达喜是常用的中和胃酸的药物,其化学成分是铝和镁的碱式盐.(1)取该碱式盐3.01 g ,加入2.0 mol/L 盐酸使其溶解,当加入盐酸42.5 mL 时开始产生CO 2,加入盐酸至45.0 mL 时正好反应完全,计算该碱式盐样品中氢氧根与碳酸根的物质的量之比.(2)在上述碱式盐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沉淀物进行干燥后重1.74 g ,若该碱式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40,试推测该碱式盐的化学式.解析:(1)由题意可知:当加到HCl 的物质的量为2.0 mol/L ×42.5 mL ×10-3L·mL -1=0.085 mol 时开始产生CO 2;而当加到2.0 mol/L ×45.0 mL ×10-3 L·mL -1=0.090 mol 时正好反应完全.所以n (CO 2-3)=0.090 mol -0.085 mol =0.005 mol.又由于达喜为铝和镁的碱式盐,所以n (OH -)=0.085 mol -0.005 mol =0.08 mol.所以n (OH -)n (CO 2-3)=0.08 mol 0.005 mol =161 (2)由已知得1.74 g 沉淀为Mg(OH)2,得碱式盐中含n (Mg 2+)=1.74 g 58 g/mol=0.03 mol ,利用Cl 守恒得:含n (Al 3+)=2.0 mol/L ×45 mL ×10-3L·mL -1-0.03 mol ×23 =0.01 mol ,又由(1)得n (OH -)=0.08 mol 、n (CO 2-3)=0.005 mol.因为0.03 mol ×24 g/mol +0.01 mol ×27 g/mol +0.08 mol ×17 g/mol +0.005 mol ×60 g/mol =2.65g<3.01 g .所以含有n (H 2O)=3.01 g -2.65 g 18 g/mol=0.02 mol.故n (Al 3+)∶n (Mg 2+)∶n (OH -)∶n (CO 2-3)∶n (H 2O)=0.01 mol ∶0.03 mol ∶0.08 mol ∶0.005mol ∶0.02 mol =2∶6∶16∶1∶4.所以该碱式盐的化学式为Al 2Mg 6(OH)16CO 3·4H 2O.答案:(1)16∶1 (2)Al 2Mg 6(OH)16CO 3·4H 2O。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4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
单元质量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为了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消防人员用大量的含氯制剂对灾民居住环境进行了消毒,其中“84消毒液”成为明星消毒液.“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A.氯气B.次氯酸C.次氯酸钙D.次氯酸钠解析:本题考查次氯酸的消毒作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消毒原理是利用其水解生成的次氯酸进行杀菌消毒.答案:D2.有以下报道:①由于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各地都在发展使用乙醇汽油.②“十七大”报告中将节能减排作为环境建设的目标.③为了贯彻“绿色奥运”的理念,北京市部分公共汽车将改用电力驱动.④2008年元月为了抗击雪灾,很多地方采用了撒CaCl2的方法进行融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可以缓解能源危机B.节能减排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C.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2D.CaCl2能融雪是由于它能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氧化碳并不是污染物,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氮氧化物等;CaCl2能融雪是因为它溶于水后可以降低水的熔点.答案:A3.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A.水玻璃B.硅芯片C.黏土D.普通水泥解析: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普通水泥主要原料之一为黏土,黏土中含有硅酸盐,而硅芯片中不含硅酸盐,其中含硅,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选B.答案:B4.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解析: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会降低,但前者是因为吸水,后者是因为挥发,A错;氯水和活性炭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前者是因为含有强氧化性物质次氯酸,后者是活性炭的吸附作用,B错;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均会变质,前者是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又分解,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后者只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强酸制弱酸(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C错;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都是发生了加成反应,正确.答案:D5.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2、K、HCl B.Cl2、Al、H2C.NO2、Na、Br2D.O2、SO2、H2O解析:B项,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项,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中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A6.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表示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解析:该题考查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应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同时注意物质间的反应条件不同而产物不同.A 中2NaOH +CO 2===Na 2CO 3+H 2O ,Na 2CO 3+BaCl 2===2NaCl +BaCO 3↓,2NaCl +2H 2O =====电解2NaOH +Cl 2↑+H 2↑;B 中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2NO +O 2===2NO 2,3NO 2+H 2O===2HNO 3+NO ;C 中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Cl 2+H 2O===HCl +HClO,2HClO===2HCl +O 2↑;而D 中S 与O 2只能先通过一步生成SO 2,SO 2再经催化氧化才能生成SO 3,故选D.答案:D7.某炼金厂的废水因连降暴雨而溢出,导致河水严重污染,炼金废水中所含CN-有剧毒,其性质与卤素离子相似,还原性介于I -与Br -之间,HCN 为弱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N -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CN B .CN -可被Cl 2氧化成(CN)2 C .在水溶液中(CN)2可被F -还原 D .HCN 的电子式为H ··N ⋮⋮C ··解析:HCN 的电子式为H ··C ⋮⋮N ··,所有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HCN 为弱酸,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CN -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CN ;CN -还原性介于I -和Br -之间,所以有关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 2>Cl 2>Br 2>(CN)2>I 2,所以Cl 2可将CN -氧化成(CN)2,但(CN)2不能将F -氧化.答案:C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B .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 .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D .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解析:A 项,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 2;B 项,石英SiO 2不能和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C 项,瓷盘是硅酸盐制品,水晶成分是SiO 2,不是硅酸盐制品;D 项,粗硅制单晶硅的反应为Si +2Cl 2=====高温SiCl 4,SiCl 4+2H 2=====高温Si +4HCl.答案:A9.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物,为了治理污染,常通入NH 3,发生反应NO x+NH 3―→N 2+H 2O 来治理污染.现有NO 、NO 2的混合气体3 L ,用同温同压下3.5 LNH 3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N 2,则混合气体中NO 、N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B .2∶1C .1∶3D .1∶4解析:设NO 和NO 2的体积分别为x 、y ,则有: 6NO +4NH 3=====催化剂△5N 2+6H 2O x 23x6NO 2+8NH 3=====催化剂△7N 2+12H 2O y 43y⎩⎪⎨⎪⎧x +y =3 L 23x +43y =3.5 L,解得⎩⎪⎨⎪⎧x =0.75 L y =2.25 L则n (NO )n (NO 2)=V (NO )V (NO 2)=0.75 L 2.25 L =13答案:C10.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 -、CO 2-3、SO 2-3、Al 3+、I -、Mg 2+、Na +7种离子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体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 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A .Al 3+、Na +、SO 2-3、I -B .Mg 2+、Na +、CO 2-3、Br -C .Al 3+、Mg 2+、I -、SO 2-3D.Al3+、CO2-3、Br-、SO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共存问题.溴水为橙色,氯水可以将SO2-3氧化为SO2-4,由实验①可知溶液中有Br-和CO2-3;CO2-3和Al3+、Mg2+不能共存,所以溶液中没有Al3+、Mg2+;由实验②可知原溶液中没有SO2-3;由实验③可知原溶液中没有I-.答案:C11.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D.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放解析:本题考查了环境保护知识.D项中由于电镀废液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不能仅仅是中和后就直接排放,即选D.答案:D12.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4是因为二氧化硫、水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无色的溴化氢与硫酸,这里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其漂白性.答案:C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SiO2不溶于水,故H2SiO3不是SiO2对应的酸,或者说SiO2不是H2SiO3的酸酐B.CO2通入水玻璃(Na2SiO3溶液)可以得到原硅酸C.因为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故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SiO2的俗名叫水晶解析:酸酐与溶不溶于水无关;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弱;SiO2与Na2CO3的反应实质是由不挥发性的酸制挥发性的酸;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并不是SiO2的俗名.答案:B14.2007年6月,我国太湖流域发生水体严重污染事故,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决定采取有效措施对太湖流域进行环境治理.下列对环保知识的认识正确的是()①酸雨的形成与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有关,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入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pH<5.6的雨水才是酸雨;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可降低氮氧化物、CO及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SO2有毒,不能用于漂白食品;Cl2能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毒性很强的含氯有机物,从而对人体有害;富营养水能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答案:C15.某工厂用CaSO4、NH3、H2O、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往甲中通适量CO2有利于(NH4)2SO4生成B.生成1 mol(NH4)2SO4至少消耗2 molNH3C.CO2可被循环利用D.直接蒸干滤液能得到纯净的(NH4)2SO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艺流程图的识别和判断.CaSO4+2NH3+CO2+H2O===CaCO3↓+(NH4)2SO4,(NH4)2SO4+2H2O H2SO4+2NH3·H2O,加热硫酸铵溶液,可挥发出氨气.答案:D16.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下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解析:222酸.C项是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具有酸性,HClO具有漂白性.D项的反应为Cl2+2KI===2KCl+I2,说明Cl2具有氧化性.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17.(8分)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下图类似奥运五元环,表示A、B、C、D、E 五种化合物,元环交叉部分代表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且每种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A 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B 、E 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均与硅烷(SiH 4)分子的电子数相等,B 不稳定,具有较强氧化性,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E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具有还原性,且常用作航天器的燃料;C 能发生反应:化合物(Ⅰ)+化合物(Ⅱ)=====高温化合物(Ⅲ)+化合物(Ⅳ);D 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所含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4,电子数之比为3∶2.(1)B 的水溶液呈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________;D 的化学式为________.(2)A 、B 、E 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其名称为________.(3)B 和E 反应可生成单质G 和常见的液态化合物H ,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C 符合“化合物(Ⅰ)+化合物(Ⅱ)=====高温化合物(Ⅲ)+化合物(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A 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故A 为CH 4;硅烷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H 2O 2具有氧化性,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相对分子质量为32的有:O 2、S 、N 2H 4等.根据五元环推知,A 为CH 4,B 为H 2O 2,C 为SiO 2,D 为Si 3N 4,E 为N 2H 4.两种化合物在高温下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在中学化学中符合条件的有:制普通玻璃的化学反应原理.答案:(1)H 2O 2 HO -2+H +Si 3N 4 (2)氢 (3)2H 2O 2+N 2H 4=====△N 2+4H 2O(4)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8.(8分)当前,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是否卫生也受到社会的关注.专家介绍,正规的一次性筷子所用的材料都是质地较好的木材,不用特殊加工.但是很多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劣质木材.为了使筷子看上去白一些,他们常用硫磺进行熏蒸漂白,结果造成SO 2含量严重超标,同时硫磺中含铅、汞等重金属,也会对人体造成铅中毒或汞中毒.(1)“硫磺熏蒸”的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用水浸泡可降低SO2的含量.试说明SO2易溶于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减小毒筷毒性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凉水清洗筷子表面,减少SO2的含量.为研究SO2的溶解性质,某学生做如下实验(如图):集气瓶中收集的是SO2,瓶塞系着瘪气球,向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比较SO2和CO2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某学生采取同样的装置和操作,能说明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学生取出瓶中溶液,将其滴入品红溶液中,充分振荡后,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SO2易溶于水是因为“相似相溶原理”.(2)SO2的水溶液是亚硫酸,具有一定的酸性,所以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是不褪色,由于SO2易溶于水,所以一旦瓶中SO2大量溶于水中,气球必定会鼓起来,而CO2只是能溶于水,所以从气球膨胀的程度即可比较二者溶解性的差异.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加足量氯水能氧化SO2、漂白石蕊试液和品红溶液.答案:(1)SO2是极性分子,所以易溶于极性溶剂水中,且SO2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导致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气球膨胀起来SO2溶解时气球的膨胀程度大于CO2溶解时气球的膨胀程度品红溶液褪色,溶液显浅紫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SO2+Cl2+2H2O===H2SO4+2HCl19.(10分)溴酸钾(KBrO3)为白色晶体,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和分析试剂,加热到370℃时分解为溴化钾和氧气.生产溴酸钾的工艺流程如下:(1)“合成”过程所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复分解”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第二次过滤滤出的固体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趁热过滤”过程中“趁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溴酸钾具有毒性,食用少量即可引起呕吐和肾脏的损伤.然而美、日等国都允许在油炸薯片中添加一定量的溴酸钾,以改善薯片的口感.我国也曾允许用作烘焙面包的添加剂,但已于2005年7月开始全国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溴酸钾.2007年,一批来自美国的油炸薯片在珠海口岸被我国有关部门检出含有溴酸钾而被禁止入境.从化学原理分析推测,有关国家认为在油炸薯片中添加溴酸钾安全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我国认为不安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据实验目的和工艺流程可知在“合成”过程中即生成了溴酸盐,再结合反应物及氧化还原的知识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MgO +Br 2+5Cl 2===Mg(BrO 3)2+5MgCl 2,反应中氧化剂为Cl 2,还原剂为Br 2.“复分解”过程中生成KBrO 3,所以化学反应为2KCl +Mg(BrO 3)2===MgCl 2+2KBrO 3.这样将MgCl 2过滤,滤液中主要为KBrO 3,为防止KBrO 3结晶析出,故趁热过滤.依据信息知在370℃时KBrO 3分解为KBr 和O 2,所以有些国家认为可以在油炸薯片中添加KBrO 3,但我国认为油炸或烘焙的温度条件下不能保证KBrO 3完全分解而将其禁止入境.答案:(1)Cl 2 Br 26MgO +Br 2+5Cl 2===Mg(BrO 3)2+5MgCl 2 (2)Mg(BrO 3)2+2KCl===MgCl 2+2KBrO 3 (3)MgCl 2(4)防止溴酸钾结晶析出 (5)2KBrO 3=====△2KBr +3O 2↑油炸和烘焙的温度条件不能保证溴酸钾完全分解20.(7分)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H 2O 已略去).已知:(a)A 、B 、C 、D 是非金属单质,其中B 、C 、D 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b)反应①、②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c)化合物E 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化合物K 是常用的氮肥.(d)化合物L 具有漂白性,可由Cl 2与NaOH 溶液反应而制得.(e)化合物J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请按要求填空:(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 的结构式为________;H 的化学式为________.(3)写出L 的溶液与化合物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合物J 的化学式为________.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是E.由于B 、C 、D 是非金属单质,且其中A 不是气体,结合“化合物E 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不难推出E 为SO 2,A 为S ,B 为O 2;再根据“反应②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及“F ――→H 2SO 4K ”,且“K 是常用的氮肥”可推出F 为NH 3,则C 、D 为N 2、H 2;再结合“J ――→氧气C ”和“J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可推出C 只能为N 2,J 为N 2H 4;又根据“L 具有漂白性,可由Cl 2与NaOH 溶液反应而制得”可推出L 为NaClO.答案:(1)2NH 3+H 2SO 4===(NH 4)2SO 4(2)NN (NH 4)2SO 3或NH 4HSO 3(3)ClO -+SO 2+2OH -===Cl -+SO 2-4+H 2O (4)N 2H 421.(10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已知: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b.甲分子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18个电子.(1)X的电子式是________.(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①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②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丁的化学式是________.(4)n mol丁与n mol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 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该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其化学式是________.解析:短周期除惰性气体外的气体单质有H2、N2、O2、F2、Cl2.由已知a知X为N2,由b知,甲为NH3,乙为HCl,丙为NH4Cl.(1)一定要从化学键的形成角度掌握常见物质的电子式,如N2、CO2、CH4、NH3、H2O、Na2O2等.(2)①NH3的收集应是向下排空气法.②NH3的制取用铵盐与碱反应,但铵盐一般不用NH4NO3,防止爆炸.碱一般用Ca(OH)2,不用NaOH,因NaOH对玻璃的腐蚀作用太强.③要注意“ ”.(3)P与Cl2反应生成PCl3和PCl5,PCl3的电子式为,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所以丁为PCl5.(4)由“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及质量守恒定律共同得出.n molPCl5与n molNH4Cl反应生成4n molHCl,由质量守恒定律知所求物分子中P、N、Cl的原子个数比为N(P)∶N(N)∶N(Cl)=1∶1∶2,所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2,二者结合得出未知物的化学式为P3N3Cl6.答案:(1)··N⋮⋮N··(2)①②NH4Cl和Ca(OH)2③NH3·H2O NH+4+OH-(3)PCl5(4)P3N3Cl622.(9分)Ⅰ.化学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请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在方框内画出用该方法制备、收集干燥氯化氢气体的装置简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试剂.(仪器可重复使用,固定装置不必画出)Ⅱ.实验室制备少量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取过量洁净的铁屑,加入20%~30%的稀硫酸溶液,在50℃~80℃水浴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将溶液趁热过滤,滤液移至试管中,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收集产品.(1)写出该实验制备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酸溶液过稀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时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Ⅰ题:实验目的是制备、收集干燥氯化氢气体,实验原理是利用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促使HCl挥发.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发生装置(制备HCl,含有H2O)―→干燥装置(浓硫酸)―→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尾气处理(注意防止倒吸).第Ⅱ题:(1)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2)硫酸溶液过稀反应速率慢,生成硫酸亚铁浓度小,不利于晶体析出;(3)水浴加热的好处是: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4)过量的铁可以将溶液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5)温度降低会析出硫酸亚铁晶体,趁热过滤可以减少损失;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试管将Fe 2+氧化为Fe 3+;(6)硫酸亚铁晶体为浅绿色. 答案:Ⅰ.Ⅱ.(1)Fe +H 2SO 4(稀)=====50℃~80℃FeSO 4+H 2↑(2)反应速率慢,不利于晶体析出(3)容易控制温度(4)Fe +2Fe 3+===3Fe 2+(5)减少FeSO 4的损失 防止空气进入试管将Fe 2+氧化为Fe 3+(6)有浅绿色晶体析出。
高2019届高三化学天天练017-22答案
遂宁东辰国际学校高2019届高三化学天天练017答案1.解析:选D 。
Al(OH)3受热熔化吸收大量的热,A 项错误;K 2FeO 4的还原产物Fe 3+水解生成胶状物,能使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下来,但不能软化硬水,B 项错误;Na 2O 2不能氧化CO 2,C 项错误。
KMnO 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与乙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项正确。
2解析:选C 。
M 点溶液为NH 4Cl 、NH 3·H 2O 、NaCl 的混合溶液,NH +4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NH 3·H 2O 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且M 点NH +4的浓度小于原溶液中NH +4的浓度,故M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A 项正确;在M 点时,根据电荷守恒有:n (OH -)+n (Cl -)=n (H +)+n (Na +)+n (NH +4),则n (OH -)-n (H +)=n (Na +)+n (NH +4)-n (Cl -)=(a +0.05-0.1)mol =(a -0.05) mol ,B 项正确;NH +4的水解常数K h =c (NH 3·H 2O )·c (H +)c (NH +4),则c (H +)c (NH +4)=K h c (NH 3·H 2O ),随 NaOH 加入,K h 不变,c (NH 3·H 2O)不断增大,则c (H +)c (NH +4)不断减小,C 项错误;当n (NaOH)=0.1 mol 时,得到等物质的量的NaCl 和NH 3·H 2O 的混合溶液,则c (Na +)=c (Cl -),结合物料守恒式:c (Cl -)=c (NH +4)+c (NH 3·H 2O)知,D 项正确。
3(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2)Fe 3++2H 2O=====△FeO(OH)↓+3H + SiO 2、CaSO 4 (3)12Cr 2O 2-7+6Fe 2++14H +===2Cr 3++6Fe 3++7H 2O (4)2.0×10-3 (5)0.25 遂宁东辰国际学校高2019届高三化学天天练018答案1.解析:选B 。
高考化学复习小题天天练123有机推断.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高三化学小题天天练()有机综合推断1.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D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3)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A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__种。
(Ⅰ)为邻位取代苯环结构;(Ⅱ)与B具有相同官能团;(Ⅲ)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已知:①C、E均能发生银镜反应;②H 的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3)F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4)由A转化成B和F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填序号)。
①氧化反应②消去反应③加成反应④取代反应⑤还原反应(5)写出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2021届高三化学小题天天练--有机化学实验题(2020.6~) 有答案
3.(2018·全国卷Ⅱ)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A B C D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外压大于内压,试管内液面升高,且试管内出现少量白雾和油状液滴,综合上述分析,D项正确。
][2017新课标Ⅱ]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解析】A、乙烯与溴发生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属于有机物,四氯化碳是良好的有机溶剂,1,2−二溴乙烷溶于四氯化碳,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A正确;B、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说明水中的氢比乙醇中的氢活泼,故B错误;C、根据酸性强的制酸性弱的,得出乙酸酸性大于碳酸,故C错误;D、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除生成氯甲烷外,还产生了HCl,HCl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故D错误。
17.(5分)(2012•海南)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H3CH2OH→CH2=CH2CH2=CH2+B2→BrCH2CH2Br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2)在装置C中应加入,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的方法除去;(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置如下:O+H2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
学而思天天练1-60每日两题
1、2+4+6+8+10+12+14+16+182、5+7+9+11+13+15+17+19+21+23天天练第2天(4月23日)1、34+78+66+159+222、847-136-64天天练第3天(4月24日)1、500-76-41-59-242、64+451-27+36-73+549天天练第4天(4月25日)1、8272、969-23-39天天练第5天(4月26日)1、191+89-83-17+112、218-35-44-36-2-3天天练第6天(4月27日)1、288-(88+56)2、263-(163+38)天天练第7天(4月28日)1、236-165+652、782-324+1241、99999+9999+999+99+92、2001+2002+2003+2004天天练第9天(4月30日)1、299+59+2+72、96+97+98+99+10天天练第10天(5月1日)1、 89+92+91+87+86+932、19+18-17+16-15+14-13+12-11天天练第11天(5月5日)1、 2+12+102+1002+100022、24+204+2004+20004+200004天天练第12天(5月6日)1、62-3-3-3-3-3-32、45+9+9+9+9+9天天练第13天(5月7日)1、1只河马的体重等于2只大象的体重,1只大象的体重等于10匹马的体重,1匹马的体重是320千克,这只河马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2个梨的重量,1个梨的重量等于4个香蕉的重量,4个香蕉的重量等于5个土豆的重量,那么,1个菠萝等于几个土豆的重量天天练第14天(5月8日)1、2天天练第15天(5月9日)1、用l6个边长为2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分米222、求下图所示图形的周长.周长是()分米.平移前天天练第16天答案及详解(5月10日)1.已知1个☆ = 3个△,1个△ = 5个□ .那么1个☆ =()个□2、某池中的睡莲所遮盖的面积,每天扩大一倍,10天恰好遮住整个水池 .问:若只遮住水池的一半需要多少天天天练第17天答案及详解(5月11日)1、数一数,图中一共有()个正方形天天练第18天(5月12日)1、拼图游戏图形中一个有20个小正方形,分成大小相等的4块,每块应该含有5个小正方形 .怎样分2、一个长方形,切掉一个角,剩下的图形还有()个角(注:此题答案不唯一)天天练第19天(5月13日)1、一本书,共80页,小兵已经看了24页,再看多少页就能看到这本书的一半2、妈妈买来14米布,做裙子用去3米,做裤子用的米数和做裙子用的同样多.还剩多少米布天天练第20天(5月14日)1、20-19+18-17+16-15+…+4-3+2-12、39-38+37-36+35-34+…+5-4+3-2+1)天天练第21天(5月15日)1、在合适的地方填入“+”,使等式成立(位置相邻的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数)1 2 3 4 5 6 = 661 2 3 4 5 6 7 = 1272、在下面每两个数之间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8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
单元质量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H2S溶液中,在采取措施使pH增大的同时,则c(S2-)的变化情况是() A.增大 B.减小C.不变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解析:在H2S溶液中存在H2S H++HS-,HS-H++S2-.当加碱时,以上两平衡都右移,pH增大,则c(S2-)增大;当通入SO2时,发生SO2+2H2S===3S↓+H2O平衡左移,pH增大,但c(S2-)减小.答案:D2.对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3·H2O NH+4+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后,溶液中n(OH-)增大B.加入少量浓盐酸,溶液中c(OH-)增大C.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c(NH+4)减小解析: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右移动,n(OH-)增大,A正确;加入盐酸中和OH-,虽平衡向右移动,但c(OH-)减小,B错误;加入浓NaOH溶液,使c(OH-)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c(NH+4)增大,D错误.答案:A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中Fe3+、Al3+、NO-3能大量共存B.AlCl3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是AlCl3C.在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D.pH=3的醋酸溶液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解析:B项,由于Al3+的水解,HCl具有挥发性,所以AlCl3溶液蒸干后得到Al(OH)3,灼烧后变为Al2O3;D项,混合后CH3COOH有剩余,溶液显酸性;C项为质子守恒.答案:AC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发生了如下反应:CH3COO-+H2O CH3COOH+OH-,使得溶液中的c(OH-)>c(H+)B.在常温下,10 mL 0.02 mol/L HCl溶液与10 mL 0.02 mol/L 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C.在0.1 mol/L NH4Cl溶液中:c(H+)+c(NH+4)=c(Cl-)+c(OH-)D.将0.2 mol/L的盐酸与0.1 mol/L的Na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H-)<c(Al3+)<c(H+)<c(Na+)<c(Cl-)解析:A项,CH3COONa溶液呈碱性,正是因为CH3COO-水解,所以A项正确.B项,混合后c(OH-)=0.02 mol/L×2×0.01 L-0.02 mol/L×0.01 L0.02 L=0.01 mol/L,故pH=12,B对.C项,电荷守恒,正确.D项,假设各为1 L溶液,混合后生成产物有Al(OH)3沉淀、AlCl3和NaCl,则溶液中c(Al3+)>c(H+),故D错.答案:D5.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0×10-16.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B.两种不溶物的K 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11.8×10-11mol/L解析:不溶于水不是绝对的不溶,而是溶解度小于0.1 g.尽管AgCl溶解的很少,但由于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溶液中微量的Ag+在I-浓度足够大的溶液中,可以转化为AgI,而使AgCl的溶解平衡向产生Ag+的方向移动,导致AgCl溶解,所以A错误.根据1.8×10-10·c(I-)=1.0×10-16可计算得:c(I-)=11.8×10-11 mol/L,D正确.答案:A6.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若测定结果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滴定时,装NaOH溶液的锥形瓶未用NaOH溶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盐酸润洗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而在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以仰视的姿势读取了酸式滴定管的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解析:A项对滴定结果无影响;B项标准盐酸被解释,用量增多,结果偏高;C项此种情况导致消耗盐酸偏多,测量结果偏高;D项此种情况导致盐酸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答案:BC7.已知甲酸钠(HCOONa)溶液呈碱性.室温下用c(H+)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与甲酸(HCOOH)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两溶液中的氢离子数目都不变B.用等浓度NaOH溶液中和,盐酸比甲酸消耗的碱液少C.跟等质量铝粉反应,盐酸比甲酸的起始反应速率快D.跟过量的锌粒反应,盐酸比甲酸产生氢气的量多解析:由题知甲酸是弱酸,A项,加水稀释,由于甲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则甲酸溶液中H+数目增多,A错;B项,甲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c(H+)相同时,甲酸浓度远大于盐酸浓度,等体积时,盐酸消耗NaOH少,B对;C项,起始时c(H+)相同,则反应速率相等,C错;D项,由B项分析知应是甲酸产生H2量多,D错.答案:B8.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A.1∶9 B.1∶1C.1∶2 D.1∶4解析:设Ba(OH)2溶液的体积为V1,NaHSO4溶液的体积为V2,浓度为c2,则由Ba2++SO2-4===BaSO4↓有:12×10-2 mol/L·V1=V2·c2 ①又由于混合后溶液的pH=11,得:10-2 mol/L·V1-V2c2V1+V2=10-3mol/L ②解①②可得:V1∶V2=1∶4.答案:D9.常温下,pH=11的氨水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弱碱的浓度大于强酸的浓度B.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C.原氨水中有1%的含氮粒子为NH+4D.反应后的溶液中NH+4、NH3·H2O与NH3三种粒子的平衡浓度之和为0.05 mol/L 解析: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此两者浓度相等;混合后溶质是NH4Cl,应呈酸性;原氨水的浓度为0.1 mol/L,电离出10-3 mol/L NH+4,故NH+4占1%;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根据原子守恒,含氮元素的三种粒子平衡浓度之和为0.05 mol/L.答案:A10.在常温时的下列溶液中,BaSO4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40 mL 1 mol/L的BaCl2溶液B.30 mL 2 mol/L的Ba(OH)2溶液C.10 mL纯水D.50 mL 0.1 mol/L的H2SO4溶液解析:BaSO4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aSO4(s)Ba2+(aq)+SO2-4(aq).A项BaCl2中的Ba2+促使平衡左移,溶解度减小;B项Ba(OH)2中的Ba2+同样使平衡左移,溶解度减小;C项纯水中BaSO4的溶解度不受影响;D项中,SO2-4使平衡左移,溶解度减小.答案:C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硝酸可保存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细口瓶中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pH试纸不应事先润湿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选用的容量瓶规格由需配制的溶液体积决定D.中和滴定时,为了使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化明显,可多滴几滴指示剂解析:A项,浓HNO3有强氧化性,保存时不能用橡皮塞;B项,pH试纸测的是待测溶液中c(H+),若先润湿可能造成误差;C项,多大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配制相应体积的溶液;D项,指示剂本身也是有机弱酸或弱碱,多滴会增大误差.答案:BC12.下列溶液中各粒子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 mol/L HCOOH溶液中:c(HCOO-)+c(OH-)=c(H+)B.1L 0.1 mol/L CuSO4·(NH4)2SO4·6H2O的溶液中:c(SO2-4)>c(NH+4)>c(Cu2+)>c(H+)>c(OH -)C.0.1 mol/L NaHCO3溶液中:c(Na+)+c(H+)+c(H2CO3)=c(HCO-3)+c(CO2-3)+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HX)>c(X-)>c(H+)>c(OH-)解析:A项中,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可得;B项中,溶液中NH+4发生水解使溶液呈酸性;C项中,由电荷守恒得:c(Na+)+c(H+)=c(HCO-3)+2c(CO2-3)+c(OH-),故有c(Na+)+c(H+)+c(H2CO3)>c(HCO-3)>c(CO2-3)+c(OH-);D项中,由于X-的水解和HX的电离程度不确定,所以就无法确定溶液的酸碱性.答案:CD1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发、烘干可得无水氯化铝固体B.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可区分出试剂盐酸和醋酸,导电能力强的是盐酸C.做完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可用热的稀硝酸清洗,回收后的硝酸银溶液可再利用D.除去硫酸铝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镁,可加入足量烧碱,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硫酸酸化解析:A项,AlCl3溶液在加热蒸发时,Al3+会水解,最终得到Al2O3固体,A错.B项,溶液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有关,而与溶质是强、弱电解质无关,B错.可在相同条件下测量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则导电能力强的是盐酸.C项,清洗“银镜”应用稀硝酸,生成的AgNO3需回收利用,C对.D项,加入足量NaOH,则又混入了新的杂质,D错.答案:C14.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醋酸溶液可与纯碱溶液反应产生CO2B.相同pH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跟同样颗粒大小的锌反应时,产生H2的起始速率相等C.10 mL 1 mol/L醋酸溶液恰好与10 mL 1 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D.在相同条件下,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的弱解析:A项说明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无法证明其为弱电解质,错误;B项因pH相同,c(H+)相同,故开始生成H2的速率相等,B错误;中和碱的能力与酸的强弱无关,C错误;证明CH3COOH是弱酸应从它不完全电离来说明.相同条件下,CH3COOH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的导电性弱,说明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小,即CH3COOH电离程度小,D正确.答案:D15.把1 mL 0.1 mol/L的H2SO4加水稀释成2 L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其浓度接近于()A .1×10-4mol/L B .1×10-8mol/L C .1×10-11mol/L D .1×10-10mol/L解析:稀释后c (H +)=1×10-3L ×2×0.1 mol/L 2 L=1×10-4 mol/L ,所以c (H +)水=c (OH -)=1×10-14 1×104 =1×10-10(mol/L),故选D. 答案:D16.为了配制NH +4的浓度与Cl -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 4Cl 溶液中加入①适量NH 4NO 3;②适量NaCl ;③适量氨水;④适量NaOH(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解析:在NH 4Cl 溶液中存在NH +4+H 2ONH 3·H 2O +H +,使c (NH +4)∶c (Cl)<1∶1,要使c (NH +4)∶c (Cl -)=1∶1,其方法一是增大NH +4的浓度(如①),二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如③),故选C.答案:C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8分)某二元酸(H 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 2A===H ++HA -HA -H ++A 2-回答下列问题:(1)Na 2A 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已知0.1 mol/L NaHA 溶液的pH =2,则0.1 mol/L H 2A 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应________0.11mol/L(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H 2A 溶液和Na 2A 溶液能否发生反应?________.能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解析:(1)HA -部分电离,相当于是弱酸,则其盐Na 2A 由于A 2-水解,水溶液应呈碱性.(2)0.1 mol/L NaHA 溶液pH =2,则c (H +)=0.01 mol/L,0.1 mol/L H 2A 溶液中H 2A 第一步电离出c (H +)=0.1 mol/L ,c (HA -)=0.1 mol/L ,因为第一步电离出的H +抑制了HA -的进一步电离,故0.1 mol/L H 2A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0.11 mol/L.(3)H 2A 与Na 2A 可反应生成NaHA. 答案:(1)碱性 A 2-+H 2OHA -+OH -(2)< 因H 2A 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 +抑制了HA -的电离 (3)能 H ++A 2-HA -18.(12分)某化学课外小组为测定空气中CO 2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配制0.1000 mol/L 和0.01000 mol/L 的标准盐酸.②用0.1000 mol/L 的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Ba(OH)2溶液10.00 mL ,结果用去盐酸19.60 mL.③用测定的Ba(OH)2溶液吸收定量空气中的CO 2,取Ba(OH)2溶液10.00 mL ,放入100 mL 容量瓶里加水至刻度线,取出稀释后的溶液放入密闭容器内,并通入10 L 标准状况下的空气,振荡,这时生成沉淀.④过滤上述所得浊液.⑤取滤液20.00 mL ,用0.01000 mol/L 的盐酸滴定,用去盐酸34.8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标准盐酸时,需用下列哪些仪器?________; A .托盘天平B .容量瓶C .酸式滴定管D .量筒E .烧杯F .胶头滴管G .玻璃棒(2)滴定操作中,左手________,右手________,眼睛________; (3)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4)过滤所得浊液的目的是________;(5)此空气样品中含CO 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6)本实验中,若第一次滴定时使用的酸式滴定管未经处理,即注入第二种标准盐酸,并进行第二次滴定,使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需要仪器有容量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及玻璃棒.(2)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3)Ba(OH)2+2HCl===BaCl 2+2H 2O ,则c [Ba(OH)2]×10.00 mL =12×0.1 mol/L ×19.60mL 解得c [Ba(OH)2]=0.098 mol/L.(4)为防止BaCO 3与HCl 反应,应分离出BaCO 3.(5)Ba(OH)2+CO 2===BaCO 3↓+H 2O ,只要求出余下的Ba(OH)2,就可以计算与CO 2反应的Ba(OH)2,CO 2的量也就计算出来了.过程如下:20 mL 滤液中Ba(OH)2的物质的量为34.80×10-3×0.01×12mol =0.174×10-3 mol, 那么100 mL 滤液中有Ba(OH)2:0.174×10-3×5 mol =0.870×10-3 mol ,原有Ba(OH)2∶ 10×10-3 L ×0.098 mol/L =0.980×10-3 mol ,与CO 2反应的Ba(OH)2有(0.980-0.870)×10-3 mol =0.110×10-3 mol ,则n (CO 2)=0.110×10-3 mol,则φ(CO2)0.110×10-3×22.410×100%=0.025%.(6)偏大,因为第二次滴定消耗标准盐酸偏少,使计算出的剩余Ba(OH)2偏少,那么与CO2反应的Ba(OH)2就偏多.答案:(1)B、D、E、F、G(2)控制活塞摇动锥形瓶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3)0.0980 mol/L(4)分离出BaCO3,防止HCl与BaCO3反应(5)0.025%(6)偏大19.(8分)A、B代表不同物质,都是H、N、O、Na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A的水溶液呈碱性,B的水溶液呈酸性,请找出A、B可能的两种组合.(要求:相同浓度时,A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A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浓度时,B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B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1)写出化学式:A1________,A2________,B1________,B2________;(2)相同温度下,当A1、B1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3)写出0.1 mol/L的A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B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常温下,若B1、B2两溶液的pH=5,则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解析:根据给出的元素:H、N、O、Na,其中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有强碱(NaOH)、强酸(HNO3)、盐:NaNO3、NaNO2、NH4NO3、NH4NO2等,A显碱性,只可能是NaOH和NaNO2,B显酸性,可能是HNO3和NH4NO3.强酸、强碱都抑制水的电离,而易水解的盐则促进水的电离.故四种物质分别为NaOH、NaNO2、HNO3和NH4NO3.(2)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HNO3对水的抑制程度相同,故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浓度之比为1∶1.(3)NaNO2为强碱弱酸盐,故各离子浓度为c(Na+)>c(NO-2)>c(OH-)>c(H+).(4)因HNO3电离出的H+抑制了H2O的电离,而NH4NO3中NH+4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5)在HNO3溶液中c(H+)水=1×10-141×10-5=1×10-9 mol/L,在NH4N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5 mol/L,故二者之比为1×10-9∶1×10-5=1×10-4∶1 答案:(1)NaOH NaNO2HNO3NH4NO3(2)1∶1(3)c(Na+)>c(NO-2)>c(OH-)>c(H+)(4)硝酸电离出的H+抑制了水的电离,NH+4结合水电离出的OH-促进了水的电离(5)1×10-4∶1或(1∶104)20.(8分)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方法A: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NH4)2HPO4溶液的pH约为12;在剧烈搅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Ca(NO3)2溶液中.方法B: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3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离子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方法A和方法B中制备Ca5(PO4)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5Ca(NO3)2+3(NH4)2HPO4+4NH3·H2O===Ca5(PO4)3OH↓+________+________.②5Ca(OH)2+3H3PO4===________.(2)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________.(3)方法B中,如果H3PO4溶液滴加过快,制得的产物不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所示3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填化学式).(5)糖黏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于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原子守恒,配平.(2)此类问题一定要从工艺流程、原子利用率、副产物的种类等方面去考虑.(3)从图象入手,H3PO4滴入过快,H3PO4中的H+未被中和完全,而生成酸式盐的难溶物就是CaHPO4.(4)从图象入手,此时溶解度最小的是Ca5(PO4)3OH,即Ca5(PO4)3OH在人体中最稳定.(5)从题目要求入手.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入手,不难得出答案.答案:(1)①10NH4NO33H2O②Ca5(PO4)3OH↓+9H2O(2)唯一副产物是水,工艺简单(3)反应液局部酸性过大,会有CaHPO4产生(4)Ca 5(PO 4)3OH(5)酸性物质使沉淀溶解平衡Ca 5(PO 4)3OH(s) 5Ca 2+(aq)+3PO 3-4(aq)+OH -(aq)向右移动,导致Ca 5(PO 4)3OH 溶解,造成龋齿21.(8分)在温度T ℃下,某Ba(OH)2稀溶液中c (H +)=10-a mol/L, c (OH -)=10-b mol/L ,已知a +b =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 =b 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 如下表所示:(1)的离子积K w =________.(2)b =________,原Ba(OH)2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3)该温度下,向1 L 硫酸与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 L 该Ba(OH)2的稀溶液时,沉淀正好达最大值,从所得溶液中取出4 mL 并加水稀释至20 mL ,测得溶液的pH 为7,则原硫酸与硫酸钠混合溶液的pH 为________,其中Na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解析:(1)该温度下:K W =c (H +)·c (OH -)=10-a ×10-b =10-(a +b )=10-12>10-14,故T ℃>25℃.(2)据第①组可计算:Ba(OH)2溶液中c (H +)水=1×10-8 mol/L ,故c (OH -)=1×10-121×10-8 mol/L =1×10-4 mol/L =10-b mol/L ∴b =4, c [Ba(OH)2]=12×10-4 mol/L =5×10-5 mol/L(3)据题意知n (SO 2-4)总=n [Ba(OH)2]=3 L ×5×10-5 mol/L =1.5×10-4mol据恰好反应时知c (OH -)过=3 L ×5×10-5 mol/L ×2-1×c (H +)4 L ×4 mL 20 mL =10-1210-7=10-5 mol/L解得c (H +)=1×10-4 mol/L, pH =4, n (Na 2SO 4)=n (SO 2-4)总-n (H 2SO 4)=1.5×10-4mol -12×10-4 mol ×1 L =1×10-4 mol ,所以c (Na 2SO 4)=1×10-4 mol/L. 答案:(1)大于 1×10-12(2) 4 5×10-5 mol/L (3)4 1×10-4 mol/L22.(8分)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 3H 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 3H 6).(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已知:C 3H 8(g)===CH 4(g)+HCCH(g)+H 2(g)ΔH 1=+156.6 kJ/molCH 3CHCH 2(g)===CH 4(g)+HCCH (g)ΔH 2=+32.4 kJ/mol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 3H 8(g)===CH 3CHCH 2(g)+H 2(g)的ΔH =________kJ/mol.(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 2和CO 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放电时,CO 2-3移向电池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3)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 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 =5.60,c (H 2CO 3)=1.5×10-5 mol/L.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 2CO 3的第二级电离,则H 2CO 3 HCO -3+H +的平衡常数K 1=________.(已知:10-5.60=2.5×10-6) (4)常温下,0.1 mol/L NaHCO 3溶液的pH 大于8,则溶液中c (H 2CO 3)________c (CO 2-3)(填“>” 、“=”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将两反应式相减得到:C 3H 8(g)===CH 3CH =CH 2(g)+H 2(g)ΔH =+124.2 kJ/mol.(2)该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反应方程式是C 3H 8燃烧的方程式.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3)根据平衡常数K 1=c (H +)·c (HCO -3)c (H 2CO 3), c (H +)=c (HCO -3)=2.5×10-6 mol/L , c (H 2CO 3)=1.5×10-6 mol/L. 可求出K1=4.2×10-7mol/L.(4)由NaHCO 3溶液的pH>8得HCO -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答案:(1)124.2(2)C 3H 8+5O 2===3CO 2+4H 2O 负(3) 4.2×10-7 mol/L(4)> HCO -3+H 2OCO 2-3+H 3O +(或HCO -3CO 2-3+H +)、HCO -3+H 2OH 2CO 3+OH -, HCO -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
小题抓分天天练 第22天
小题抓分天天练 第22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A 项“发表……判断” ,动宾搭配不当。
C 项缺少主语,应该把“他”放在“不但”的前面。
D 项“拟采用„„”和“以„„为准”句式杂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答案
B
小题抓分天天练 第22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浙江温岭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反映了个别教师责任心、爱 心、依法从教意识严重缺失,也暴露出教育主管部门对幼 儿园管理的严重不到位,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招录、培训 和日常工作行为的监管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漏洞。 B.随着第 16 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升空,我国北斗卫星区域导 航系统建设全面完成,成为继美国的 GPS 和俄罗斯的格洛 纳斯系统之后,全球第三个建成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C.今年 9 月 29 日,国学大师南怀瑾在七都太湖大学堂走完了 最后的人生。作为老先生最后 6 年进行教育、研究、修养 之地,这里保留着好多种南怀瑾生前使用过的东西。 D.留守儿童由于过早地失去了父母羽翼的庇护,断绝了家庭 亲情的滋养,他们的安全与健康很容易发生扭曲,他们的 心理与性格更容易受到伤害。
小题抓分天天练 第22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合适”是形容词,“适合”是动词。“投诚”的对象是正义 的一方,“投降”则没有此限制。“何况”“况且”均表示更 进一层,但“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免”表示对前面 所说情况不满意,含有委婉批评之意;“不免”是免不了,客 观上不容易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
解析
答案
D 项依次读 zuō/zuò , zhǎn ɡ /zhàn ɡ , xiàn ɡ /xi ān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反常”:1、硅的还原性比碳强,而碳在高温下却能从二氧化硅中还原出硅SiO2 + C ==C过量,该反应生成SiC,化方为: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2、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而硅不但能与氢氟酸反应,而且还有H2生成。
Si + HF ==3、非金属单质与碱液反应一般不放出氢气,而硅却不然。
(以下两方程式都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Si + NaOH + H2O == 金属单质与碱液一般不反应,但有一金属与碱液反应放出H2化方为:4、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硅为。
5、虽然SiO2是硅酸的酸酐,但不能用SiO2与水反应制备硅酸,只能用可溶性硅酸盐和酸作用来制备。
Na2SiO3 + HCl ==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是分子晶体,而SiO2却是。
一个Si原子跟个O原子成键,一个O原子跟个Si原子成键,30gSiO2中含Si-O键 mol某学校设计了一节实验活动课,让学生从废旧干电池回收碳棒、锌皮、MnO2、NH4Cl、ZnCl2等物质,整个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有关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下图是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图。
干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MnO2的作用是除去正极上的产物,本身生成Mn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
(2)锌皮和碳棒的回收。
用钳子和剪刀剪开回收的干电池的锌筒,将锌皮和碳棒取出,并用毛刷刷洗干净,将电池的黑色粉末移入小烧杯中。
(3)氯化铵、氯化锌的提取、检验和分离。
如何从黑色粉末中提取NH4Cl、ZnCl2等晶体的混合物?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填操作名称)。
(4)最后剩余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MnO2,还有炭黑和有机物。
可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杂质,该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除酒精灯外有(1)Zn-2e-=== Zn2+2MnO2+H2====Mn2O3+ H2O(3)①溶解、过滤、蒸发、结晶②(a)取所得晶体适量于烧杯中,加入溶解(b)取(a)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NaOH溶液,加热(c)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d)NH4++OH-==== NH3↑.+H2O(e)取(a)所得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使全部生成沉淀,将沉淀分成三份,一份加盐酸至过量,一份加NaOH溶液至过量,一份加氨水至过量(f)三份白色沉淀均溶解(4)坩埚、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等知识点: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反常”:7、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而SiO 2却能与HF 反应。
SiO 2 + HF == 8、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而原硅酸和硅酸却 溶于水。
9、因H 2CO 3的酸性大于H 2SiO 3的酸性,所以在Na 2SiO 3溶液中通入CO 2能发生下列反应: Na 2SiO 3 + CO 2 + 2H 2O ==但在高温下Na 2CO 3 + SiO 2 == 也能发生。
10、Na 2SiO 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但它与玻璃的成分大不相同。
硅酸钠也叫泡花碱,但它是盐不是碱。
普通玻璃成分是: (氧化物形式)钢化玻璃的成分和 相同,水晶玻璃与玻璃成分却不同,水晶玻璃的成分是:11、通常所说的的某酸盐为一种酸根的盐,而硅酸盐却是多种硅酸(H 2SiO 3、H 4SiO 4、H 2Si 2O 5 、H 6Si 2O 7等)的盐的总称。
大多数硅酸盐可以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例如:硅酸钠Na 2SiO 3 : 镁橄榄石Mg 2SiO 4 : 钙沸石Ca(Al 2Si 3O 10)·3H 2O : 正长石 KAlSi 3O 8 : 制取硝酸铵流程图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氨的原料气中氮气通常来源于 ;氢气通常用水与 等作用而获得。
与NH 3等电子的五核分子的电子式为: 。
(2)已知N 2(g )+3H 2(g 3(g )△H=-92KJ ·mol -1,为有效提高氨的产量,实际生产中宜采取的的措施有 。
(3)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铂铑合金网的作用是 。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的密闭容器中,将平均式量为8.5的氢气和氮气的混合,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出平衡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为10,平衡混合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 。
(1)空气、焦炭(或煤或烃等)(2)尽可能高的压强、适宜的温度、及时分离出氨(3)4NH 3+5O 2==4NO + 6H 2O (4)17.6%知识点:酸式盐规律总结:1、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酸式盐的溶解度比正盐大,如,溶解度CaCO3 Ca(HCO3)2但也有例外,如NaHCO3溶解度比Na2CO3。
2、酸式盐的生成:⑴不足量碱与多元酸的反应例 NaOH +CO2 == NaOH + H2S ==⑵正盐与对应酸的反应例 CaCO3 + CO2 + H2O== Na2CO3 + CO2 + H2O==⑶某些弱酸正盐与酸的反应例 Na2CO3 + HCl==3、酸式盐的反应规律:⑴热稳定性例 Na2CO3△难分解 NaHCO3 △NH4HCO3△其规律是,热稳定性:正盐>酸式盐>对应酸材料科学是近年来与化学有关的科学研究热点。
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K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它是一种超硬物质,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冲击、抗氧化的特征。
它是以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为原料来生产的。
下图虚线框内的其它转化是为探究C的组成而设。
G、F、H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图中C、M、K均为含A元素。
其余物质均为中和H—、OH—的化学性质在某些方面相似。
)学化学中常见物质。
(提示:NH反应③。
反应⑤。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1)原子晶体(2)SiCl4H4SiO4(或H2SiO3)(3)Ag++Cl-=== AgCl↓Si02+2OH-==SiO32-+H2O(4)3Si(NH2)4=== Si3N4+8NH3知识点:酸式盐规律总结:3、⑵酸式盐与碱的反应 ①强酸酸式盐具有强酸的性质:例 NaHSO 4 + NaOH == NaHSO 4(少量)+ Ba(OH)2,离子方程式为: NaHSO 4(过量)+ Ba(OH)2,离子方程式为:②弱酸酸式盐具有H + 的某些性质:例 NaHCO 3 + NaOH ==Ca(HCO 3)2 + Ca(OH)2==Ca(HCO 3)2 + NaOH (少量),离子方程式为: Ca(HCO 3)2 + NaOH (过量),离子方程式为: Mg(HCO 3)2 + NaOH⑶酸式盐与酸反应Ca(HCO 3)2 + HNO 3已知一定条件下丙烯的浓HBr 能发生如下反应:CH 3—CH=CH 2 +H —Br → CH 3—CH —CH 3化合物A 和A’互为同分异构体,元素分析含溴58.4%(其它元素数据不全,下同)。
A 和A’有如系列反应,其中气态物质B 是烃,含碳85.7%;C’不发生类似图中C 的系列转化;E 为酸性物质,其中碳氢含量共为63.6%。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 B(2)写出下列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①B →A’②C →D③D →E(3)简述检验A 中含有溴元素的实验方法:(1)(2)①②③(3)用试管取A少量,加入少量适量稀NaOH溶液,充分振荡(必要时可加热)后,用适量的稀HNO3溶液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高三化学知识天天练(25)知识点:CO 2与碱的反应规律: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的CO 2,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 向浑浊的溶液中继续通入CO 2,溶液又变澄清,化方为: 将a mol CO 2通入含b mol Ca(OH)2的石灰水中,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当a ≤b 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 =⑵当a ≥2b 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 =⑶当b <a <2b 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 =练习:1、请画出沉淀的物质的量(y )与CO 2物质的量(x )关系的图象:2、往1L 0.03 mol/L 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1g 白色沉淀,则通入CO 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据有关新闻报道,我国自2000年11月16日起,禁止使用含PPA 的抗感冒药物。
PPA是苯丙醇胺的英文缩写,其结构简式为: PPA 能发汗驱寒,宣肺平喘,主要治疗伤风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等。
但PPA 能使中枢神经兴奋,导致不安、失眠。
服用过量时可引起血压高或中风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1)PPA (填“是”或“不是”)芳香烃,它的分子式为: 。
(2)PPA 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填序号)。
①酯化反应 ②消去反应 ③具有酸性 ④与Br 2取代 ⑤加聚(3)一个碳原子与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相连时,就称此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如右图中中与溴相连的碳原子。
则PPA 分子内含有 个手性碳原子。
(4)有机物A 、B 与PPA 的分子式相同,A 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为苯丙氨酸。
则A 的结构简式为 ; B 可与FeCl 3溶液起显色反应,试写出B 的一种结构简式 。
(5)已知:胺可以与NaN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醇。
如:CH 3(CH 2)3NH 2 CH 3(CH 2)3OH现有下列变化:PPA D F (C 11H 10O 4 六元环状酯)则E 物质的名称为 ,F 的结构式为 。
写出D 与E 反应生成六元环状酯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CH —CH —CH 3 OH NH 2CH 3—C —Br C 2H 5H 催化剂 NaNO 2 催化剂 NaNO 2 +E 浓硫酸24、(10分)(1)不是C9H13NO (2)①②③(3)2(4)(5)乙二酸知识点: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规律:⑴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⑵向⑴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通入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⑶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⑷将a mol CO2通入含b mol NaOH的溶液中,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当a≤b/2时,生成物是:物质的量为:②当a≥b时,生成物是:物质的量为:③当b/2<a<b时,生成物是Na2CO3和NaHCO3,并且 n(CO32-)= n(HCO3-)= 练习: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3mol·L-1的NaOH溶液中缓缓通入4.48LCO2气体,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其物质的量分别是:写出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1、1.12L(标准状况)某气体X(为卤代烃)在过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没有固体生成。
在27℃下,气态生成物全部被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可得6.95g沉淀。
另取1.12L原气体充入一薄膜袋中,袋和气体的总质量为2.2g(写出简要推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