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陇南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1. 渔业发展的现状好啦,咱们今天聊聊渔业,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这个话题可有意思了!说起渔业,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那种蓝天碧海,渔船摇摇晃晃的美丽画面。
可是,现实可没有这么简单。
现在的渔业发展就像是一道混合了酸甜苦辣的菜,问题一箩筐,解决办法也得提上日程。
1.1 过度捕捞首先,咱们得提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过度捕捞。
就像是你去自助餐,看到心仪的食物,恨不得一口气把整个盘子都端走。
但这么一来,后面的“食客”可就没得吃了。
这种行为不仅让鱼类资源迅速减少,还打乱了生态平衡,真是得不偿失啊。
鱼类也得喘口气,不然就要跟咱们的晚餐打个招呼了。
1.2 环境污染接着,就是环境污染。
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咱们的水域因为工业废水、塑料垃圾等问题,鱼类的生活环境可谓是雪上加霜。
想象一下,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结果发现旁边漂浮着一块塑料袋,心里得多失落啊!这不仅影响鱼的生存,还可能导致鱼类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出现灭绝的危险。
2. 解决措施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那怎么办呢?”别急,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不是没门儿。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2.1 可持续捕捞首先,推广可持续捕捞是个好主意。
就像是种田,咱们得适度耕作,保持土壤的肥沃。
渔民们可以通过科学评估,了解哪些鱼类是可以捕捞的,哪些是要留给后代的。
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眼前的收益,还能为将来的渔业发展铺平道路,真是一举两得。
2.2 环保意识其次,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个关键。
你看,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吃一条鱼背后其实是有许多生态问题的。
通过宣传教育,让大家明白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比如选择可持续捕捞的海鲜,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做出一点贡献。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的小行动加起来,就能产生大变化。
3. 渔业的未来说到未来,渔业的发展真的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相关部门、企业和公众都要齐心协力。
就像打麻将,只有牌友们都配合得好,才能胡牌。
甘肃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甘肃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x一、甘肃渔业发展现状甘肃省是全国的渔业大省,拥有面积23.85万平方公里的水域,其中静水占据99.48%,充分发挥了其地理优势。
甘肃渔业发展显著,渔业总产量在全国占比有明显提升,2003年的全国渔业总产量中,甘肃的比重提升到7.4%,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四位,2012年的比重达到8.9%,成为全国第三大渔业大省,渔业总产量226万吨,而其中养殖产量已经连续多年超过捕捞产量,2013年其养殖产量达到131万吨。
二、甘肃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水质下降。
由于甘肃省大部分渔场水质较差,导致渔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甘肃省据了解,渔业发展面临水污染、渔业过量等问题,影响了水水质,水质下降严重影响了渔业生产发展,而且水质下降还会引发其他问题,如水域生态环境、渔业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群落等。
2、技术装备滞后。
甘肃省渔业发展存在较大的技术装备滞后问题,渔业生产仍然以传统捕捞为主,而实施技术装备创新、信息化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3、鱼类多样性受到威胁。
甘肃省的渔业生态系统主要由淡水和海洋共同构成,渔业多样性较高,鱼类多样性是渔业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单一捕捞、水污染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海陆稚鱼受到极大的威胁。
三、甘肃渔业发展的对策1、加强水质管理。
为了确保渔业发展的健康发展,应加强监督管理,把降低污染和增强水体生态环境放到政策支持的突出位置,制定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和执法,建立相应的防污染技术和管理手段,制定出台保护水质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
2、完善技术装备。
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高渔民的技能水平,提升渔业生产效率,增强渔业企业的竞争力,推动渔民从传统捕捞到技术型渔业的转变,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3、保护鱼类多样性。
通过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种群水平和技术性捕捞的勘察,积极维护渔业生态环境,确保水域的生态平衡,以及鱼类的多样性,实现渔业健康发展。
渔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概述说明
渔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渔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近年来全球渔业资源逐渐减少和不可持续利用的问题日益凸显,渔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本文旨在概述当前渔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目标。
其次,在第二部分中,将详细探讨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包括过度捕捞、非法捕鱼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
第三部分将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方法,其中包括合理渔业管理措施、宣传教育与意识提升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归纳了文章所提到的问题与对策,并对未来渔业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渔业发展现状问题的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方向。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渔业问题的关注,并积极推动相关立法和政策制定,从而促进渔业行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渔业发展现状问题2.1 过度捕捞过度捕捞是当前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人们对渔产品的需求增加,加之技术手段的进步,过度捕捞现象日益严重。
长期以来,许多渔民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采用了不合理和不可持续的捕捞方式,使得部分鱼类种群数量锐减,并导致了生态系统失衡。
2.2 非法捕鱼活动非法捕鱼活动也是目前渔业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这些非法行为包括未经许可、违规使用禁网、使用炸药、电击等破坏性工具进行捕鱼等。
这些行为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严重威胁到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3 生态环境破坏渔业发展过程中,许多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破坏。
例如,在建设港口和码头时可能会破坏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使用大型拖网捕捞方法可能会破坏海洋底层生态系统;排放渔船产生的污染物和废水也会对周边海域造成污染。
2024年市渔业工作情况总结
2024年市渔业工作情况总结2024年是市渔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当年的市渔业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和进展。
首先,在2024年市渔业的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市渔业生产总产值达到了历史新高,相比前一年增长了10%,达到了100亿元。
这主要是得益于市渔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渔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市政府重视渔业生产的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大力推广渔业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了渔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同时,市渔业发展还得到了农民合作社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民渔业大户和专业养殖户的数量不断增加,为市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2024年市渔业的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市渔业科研机构不断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对渔业科技的投入和支持。
在渔业生产、养殖和渔具的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控技术的创新、智能化渔具的研发和应用等。
这些科技创新的成果不仅提高了渔业生产的效益和稳定性,还优化了市渔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提升了市渔业的竞争力。
此外,在2024年市渔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市政府加大了对渔业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力度,严格限制了渔业养殖的规模和生产方式,推行渔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增加了渔业养殖户的环境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同时,市渔业部门还加强了对渔业水域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市渔业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这些措施不仅有效减少了渔业生产对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还保护了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在2024年市渔业的市场开拓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市政府积极推动渔业产品的品牌化和区域化发展,加强了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和调查,提升了市渔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市渔业商协会加强了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合作,开拓了出口渔业产品的新通道,提高了市渔业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市渔业部门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渔业文化和旅游活动,提升了市渔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了渔业旅游的发展。
甘肃“鱼儿”缺个领头的龙王
T¥ ¡¦ ¡§ ¨ Ü 6S ÜZÅG ,~Û ©# ¡ Ú à :~Û © 3i $ÚÛ | ªB ¼ «wy ê9 ¡ ¬® G3" h7¯ ù ° ± ~ ²³´ Û½QR ½ X 3 ï^1 µ ÚÛ ²³´ Û q3 ¶·1µ:/½¸¹ ¹%ÒGº»~9: 不论是老优势 " 还是新亮 点 " 甘肃渔业经济的产业布局 " 无一不 指 向 !高 端 * 高 质 *高 效 &" 并着力构筑一个以高新技 术为引擎的 ! 冷水鲑鳟鱼产业 体系 &% ·¸3A¼ ¼ ½G Ü3 ¾ ¿À 9' *+,OP 3I Á& [·¸ xà ¡ Ä cÓ: G 89Å å37 Æ ¡ T q ì ÇÈ :GÅ ÉÊ » Ë 9 Ì 3 3· Ä *+,~Û: 7ÍÎ ¸G ¡ ÏÅ 9
't ü uv cÓ3 wx / y 9:ª@A z { 3 7 | * + ,OP~Û } 3 ( É*+,O PanoOP$ ~/ ÛÏG OPTq ê3 §Ò~ÛG i 9 形成以兰州为起点 " 酒 泉为末端的河西走廊鲑鳟鱼产 业 带 "以 甘 南 *临 夏 *陇 南 为 重 点的中南部鲑鳟鱼产业带 % ËÌ3 01 ÚÛ8ÚÛ¼ O G1 ~Ût ~Û3 cde : fg 3"4 7 0 ¡ 1 ÚÛ # ÚÛ ZÚÛ y # Ú tG 9 | Â . #' 9 t ü Ê ' X Ò ÃÄ t u v 3 : Ü Ü | ' Â ¡ Úà :ZÅ G 01 ÚÛ3 w " ÿÂ4 PQ#d w Ü 01 ÚÛ3Â ¡¢£ à ¤
陇南环境问题
陇南,这片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美丽土地,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陇南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也对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陇南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保护陇南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陇南环境问题的现状(一)水污染问题陇南地区的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一些工业企业缺乏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将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导致水质恶化。
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也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一些城镇和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环境。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也通过径流等方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二)大气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的发展,陇南的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特别是一些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交通运输领域的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和交通繁忙路段,机动车尾气污染较为严重。
农村地区的秸秆焚烧等生物质燃烧也会产生一定的大气污染物。
(三)土壤污染问题陇南地区的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弃物的堆放、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矿产资源开发等。
一些工业园区和矿山周边的土壤受到了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土壤污染,如建筑垃圾的填埋、道路施工等。
(四)生态破坏问题陇南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系统,但由于过度采伐、非法采矿、乱垦滥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破坏问题较为严重。
陇南环境问题
陇南环境问题一、引言陇南市位于中国西部,是甘肃省的一个地级市。
该市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包括高山、丘陵、平原、河流等。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陇南市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
本文将分析陇南市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水污染问题1. 水污染现状陇南市的河流和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黄河是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但由于上游农业和工业活动的影响,黄河水质已经恶化。
此外,陇南还有许多小型水库和水塘,在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后也受到了污染。
2.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工厂和农业企业的监管力度,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2)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政府应该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并提供相应的补贴。
(3)加强环保宣传:政府应该加强对公众的环保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三、空气污染问题1. 空气污染现状陇南市的空气质量也受到了污染。
工厂和车辆排放的废气是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也导致了更多的污染。
2.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限制车辆使用:政府应该限制车辆使用,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
(2)加强工厂监管:政府应该对工厂进行严格监管,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3)推广清洁能源: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和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四、垃圾处理问题1. 垃圾处理现状陇南市的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导致大量垃圾无处可去。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收集系统,许多地区存在乱倒垃圾现象。
2.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管理:政府应该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管理,并建立有效的收集系统。
(2)推广垃圾分类:政府应该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减少垃圾量。
(3)建立回收系统:政府应该建立回收系统,鼓励居民进行可回收物品的回收。
五、生态保护问题1. 生态保护现状陇南市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包括高山、丘陵、平原、河流等。
2022年行业分析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一、当前中国渔业进展现状中国渔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进展期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养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农夫进展生产的乐观性,使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进展的阶段,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自1990年起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渔业的进展不仅满意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进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头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意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意资源的可持续进展.为了减缓海洋捕捞产量高速增长对资源造成的压力,对海洋渔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自1999年开头,首次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目标,后又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了严格的掌握制度。
自2022年起,为减缓新的海洋制度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的影响,国家实施了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连续三年由中央政府出资对渔民报废渔船实施补贴,引导渔民压减渔船,退出海洋捕捞业。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在3-4%左右,呈现稳定进展的态势;其中养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
而捕捞产量已开头消失下降的趋势.2022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565万吨,较上年增长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433万吨,比上年下降22%。
由于国家加大了渔港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在产业政策上予以扶持,我国渔业整体素养和现代化水平有肯定提高;同时由于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准时对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调整,狠抓产品质量,使渔业效益明显提高,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二)水产养殖连续保持快速进展的态势,而且进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意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
渔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
渔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一、渔业行业现状分析渔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推动经济发展与就业创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渔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资源减少和过度捕捞已经成为制约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和监管措施,许多海洋资源已经遭受严重损害,并出现了过度捕捞的情况。
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还威胁到了渔民的生计。
其次,渔业生产方式落后与技术创新不足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比其他行业,在技术应用上,渔业行业落后于其他行业。
传统的渔具设备和捕鱼方式无法满足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要求。
最后,对海洋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也是制约发展的问题。
海洋是生态系统中非常脆弱和敏感的部分,但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预和污染,海洋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二、意见和建议为了推动渔业行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
设立合理的渔业保护区和休渔期制度,并加大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
通过科学管理,确保资源的稳定供应,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
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在提高捕捞效率和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引导渔民使用节能、环保的渔具设备,提升产能并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3.加强渔民职业培训与转型支持。
通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渔民的科学素养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新时代需求并积极参与现代化渔业生产。
4.促进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提升。
加大海洋环境监测力度,并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海洋污染和非法排放行为。
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公众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海洋环境的合力。
5.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扶持。
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和提供经济激励措施,鼓励渔民积极参与渔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技术创新、资源保护等方面获得突破性成果的企业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和荣誉。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渔业组织和协议,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跨国界资源管理和溯源机制建设。
2024年市渔业工作情况总结
2024年市渔业工作情况总结____年市渔业工作情况总结____年是市渔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也是我市渔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
在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大力发展渔业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渔业管理, 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我对____年市渔业工作的总结:一、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____年, 我市渔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 在渔业生产方面, 全市渔业总产量达到了历史新高, 超过了500万吨, 其中水产品产量突破400万吨。
渔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 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其次, 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 我们积极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加大对现代渔业的支持力度, 推动养殖基地、养殖场、水产加工厂等现代化设施建设, 提高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同时, 大力发展渔业休闲旅游、水产品加工和贸易等产业链, 推动渔业向上下游延伸, 形成渔业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二、农民增收效果显著____年,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发展渔业产业, 使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效果显著。
首先, 在农民就业方面, 渔业带动了大量就业机会, 特别是在养殖、捕捞、加工等环节,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其次, 在农民收入方面, 渔业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通过提高渔业生产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同时, 我市鼓励农民参与渔业综合经营, 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政策, 使农民通过养殖、捕捞等方式参与渔业经营, 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三、海洋资源保护取得明显成效____年, 我市继续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渔业管理工作,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 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 坚持生态优先, 加大对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实施严格的渔业禁渔制度和渔业休渔政策, 保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 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新时期淡水鱼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新时期淡水鱼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摘要: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淡水资源,因此在淡水鱼产业的发展环节,可以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其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国在淡水鱼产业发展方面也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或挑战进行深入分析,且在问题导向下进一步提出和落实更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以此促进淡水鱼产业实现创新发展,取得更加良好的效能。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新时期我国淡水鱼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等内容。
关键词:淡水鱼产业;发展现状;对策1引言在我国的民生产业中,淡水鱼产业是关键所在,因此,各个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该产业的良性发展,对于当前面临的问题要深入分析,把握问题的根源,以此为其提供必要的引导,规范和政策保障,进而确保淡水鱼产业能够实现转型升级,在各类对策的推动作用之下,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2新时期我国淡水鱼产业发展现状从整体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淡水鱼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其发展效能十分显著,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但是具体发展环节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1并没有呈现出充分的规模效益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或者省份在淡水养鱼行业方面处于比较典型的分散养殖、分散经营状态,并没有形成系统化和规模化,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在养殖户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对于市场信息和各类自然灾害的应对处理方面都不够充分,缺乏足够的市场风险意识和认知,某些个体养殖户在风险管控能力方面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往往遇到比较大的市场风险或者自然危害,无法通过规模经营进行系统完善的发展,无法应对各类风险,因此对其生产效益和综合效能会造成严重影响。
2.2缺乏足够的科技支撑针对渔业技术相对来说,与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对比,我国在淡水养鱼业发展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在养殖技术,养殖器械设备等方面还比较传统,并没有充分实现技术化、现代化改进和创新,在相关机械配置和技术融入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对于淡水养鱼业的创新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会造成严重影响。
渔业发展现状和建议思考
渔业发展现状和建议思考摘要:甘南州境内冷水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长江、黄河上游地区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对维护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甘南州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现了渔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文概述了甘南州渔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渔业工作建议,旨在推进甘南州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南州;渔业;现状;建议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长江、黄河上游,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境内冷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质良好,具有“中华水塔”和“黄河蓄水池”之称,适宜开展水产养殖。
1甘南州渔业概况目前,甘南州在玛曲、舟曲、临潭3县共有池塘流水养殖场4个;网箱养殖基地2处,分布在卓尼县藏巴哇、洮砚乡境内库区;省级良种场1个,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渔业养殖龙头企业1家,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39家。
全州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25家。
年生产虹鳟、金鳟、鲟鱼等商品鱼80余t,生产虹鳟鱼苗30万尾,生产黄河上游土著鱼类苗种40余万尾[1]。
甘南州主要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水獭、厚唇裸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重口裂腹鱼等,省列重点保护的有山溪鲵、岷山蟾蜍,省列经济价值较高的有花斑裸鲤、黄河裸裂尻等。
近年来,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甘南州作为保护黄河、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十分重视野生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在全州境内建立了7个部级和1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达3.99万hm2[2]。
2渔业工作开展情况甘南州坚持依法治渔、依法兴渔,认真贯彻执行渔业法律法规,加快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加大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全州渔业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1积极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一是发挥职能,加强监督。
渔业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严格落实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巡护制度,全州自然河道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未发现违法开展电、炸、毒鱼及生产性垂钓行为。
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发布时间:2021-12-30T08:12:33.41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4期作者:李胜男[导读]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大众享受到了更为现代化的生活,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大幅提高。
渔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推动渔业经济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点。
目前,国内渔业经济的发展观念已从传统的追求渔业产量转变为追求渔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避免因推动渔业经济发展而引发环境问题,国内渔业围绕保护环境调整了生产方式。
现阶段渔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为降低渔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推动渔业经济发展,解决渔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非常有必要。
论述了渔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
李胜男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农业农村局渔政管理站吉林省松原市 138000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大众享受到了更为现代化的生活,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大幅提高。
渔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推动渔业经济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点。
目前,国内渔业经济的发展观念已从传统的追求渔业产量转变为追求渔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避免因推动渔业经济发展而引发环境问题,国内渔业围绕保护环境调整了生产方式。
现阶段渔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为降低渔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推动渔业经济发展,解决渔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非常有必要。
论述了渔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渔业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引言渔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它有着优良先进的捕捞生产模式,既能满足渔业生产的需要,又不会过度捕捞给自然造成伤害。
渔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是一种高效有序的发展,渔业的三次产业结构合理,一二三产融合程度高,渔业产业链长且竞争力强。
因此,渔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合理的渔业结构,离不开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休闲渔业。
大水面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大水面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大水面生态渔业是我国生态渔业养殖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水域。
但是,大水面生态渔业在长期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生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需要结合当地情况,不断总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其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同时,只有大水面生态渔业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才能实现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情况(一)概述大水面生态渔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等原理,作为发展的主体指导,并且在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期间,根据鱼类与其它水生物的互补原理,生产出优质的水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将应用多项先进实用的技术,构建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养殖循环系统,不仅可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大水面生态渔业实现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
(二)养殖模式目前,大水面生态渔业模式主要有渔-牧结合型、渔-农结合型、渔-牧-农复合型等。
1. 渔- 牧结合型渔-牧结合型是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常见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与猪、鸭、鸡结合,实现共同生产,不仅大水面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产生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同时,渔-牧结合型注重对配合饲料的应用,其实就是将牲畜的排泄物进行加工,将其喂养给鱼类,这样可以利用粪便肥水养殖滤食性鱼类,降低了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成本,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渔-农结合型渔-农结合型在目前大水面渔业养殖中较为普遍,主要将鱼类与农作物、植被等相互结合,利用塘中的底泥作为田间的肥料,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渔-农结合型属于经济性的养殖方式,在渔-农结合型养殖期间,应以市场作为导向,因地制宜进行农作物种植,对食物链的营养关系进行充分的利用,凸显渔-农结合型渔业发展中的优势。
3. 渔—牧—农复合型部分地区大力推广渔-牧-农复合的养殖方式,该种养殖方式属于多元化的养殖方式,在渔-牧-农复合养殖时,主要是以渔业为主,将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融合,不仅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强化了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2024年市渔业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2024年市渔业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一、工作总结2024年是市渔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充分发挥市渔业局的领导作用,积极推进市渔业的发展。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渔业管理制度,加强资源保护和渔业产业升级,取得了以下成绩:1.资源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针对近年来渔业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我们加大对违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修订渔业法规,加强巡查执法力度。
同时,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实施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工程,促进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
2.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们积极引导渔民转变思想观念,推动渔业从传统的捕捞型向养殖型转变。
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财政支持,加大对渔业产业链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动渔业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
3.渔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我们大力推进渔业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引进和培育一批渔业科技创新人才,加强对渔业科技项目的支持和资金扶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渔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二、2024年工作安排2024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以下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市渔业的发展:1.加强渔业资源保护。
继续开展违规捕捞行为的严厉打击,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违法渔船黑名单制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同时,加强渔业资源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渔业资源状况,制定合理的资源保护措施,推动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推动渔业结构调整升级。
积极引导渔民转变经营方式,推动渔业从传统的捕捞型向养殖型转变。
加大对渔业产业链的扶持力度,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渔民的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
同时,加强渔业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营销能力,扩大渔业产业的市场份额。
3.推动渔业科技创新。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大对渔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推动渔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加强渔业科技项目的管理和资金扶持,推动渔业科技创新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养殖渔业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产业之一,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和水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养殖渔业中,仍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如养殖环境污染、饲料安全问题、养殖技术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养殖渔业中的养殖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料对水体造成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强养殖场的环境管理,建立严格的废水处理系统,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才排入水体。
二是推广循环养殖模式,将养殖废料做好分类处理,可以作为肥料或其他饲料使用,减少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饲料安全问题也是影响养殖渔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目前,一些不合格的饲料会对养殖的水生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建立完善的饲料质量监测制度,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饲料质量符合标准。
二是推广优质饲料的使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对水生动物的负面影响。
另外,养殖技术不足也是制约养殖渔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养殖过程中,一些农民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养殖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组织养殖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等形式,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
二是建立养殖示范场,通过示范效应,引导农民学习和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养殖渔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加大对养殖渔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养殖水产,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养殖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综上所述,养殖渔业工作中存在着养殖环境污染、饲料安全问题、养殖技术不足等关键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环境管理、推广循环养殖模式、建立饲料质量监测制度、推广优质饲料的使用、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以及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等对策,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养殖渔业的健康发展。
渔业产业谋划不足整改措施
渔业产业谋划不足整改措施1.引言1.1 概述概述:渔业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渔业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渔业产业的谋划不足。
渔业产业的谋划不足主要表现在渔业发展战略的不明确、规划设计不合理、政策支持不到位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以推动渔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渔业产业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渔业产业谋划不足的原因,然后提出一些可行的整改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有望解决渔业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推动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渔业经济的繁荣。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渔业产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分析渔业产业谋划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整改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全面实施,我们有望为渔业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促进渔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和研究渔业产业的谋划问题,共同推动我国渔业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内容,同时也能传达出作者的思路和观点。
本文的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引言部分旨在引入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在概述中,可以对渔业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描述,介绍渔业产业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文章结构的相关细节可以在该部分概述中提到,比如引言部分会包括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
通过引言部分的铺垫,读者可以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和阅读效果。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该部分是文章的重点,用来详细描述渔业产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在2.1节中,可以对当前渔业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规模、产值等进行具体的描述,也可以通过数据和案例来支撑论述。
在2.2节中,有必要详细讨论渔业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比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产业结构单一等。
当前渔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实践路径浅析
当前渔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实践路径浅析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第18期王文彬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渔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渔业供给总量充足,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显现,市场变化无时不在,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当前渔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渔业经济步入新常态,广大消费者不仅对水产品需求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且对水产品需求的质量显著提高。
更重要的是,广大消费者已不满足于对单一渔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需要渔业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多层化、多样化。
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渔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渔业产业结构还不平衡。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渔业经济增长都是以追求数量最大化和速度最快为目的,生产结构以单家独户分散的小农经营为主,产业低度化、同质化、无序化竞争相当严重,这种粗放式经营显然与当前现代渔业发展不相适应。
部分水产品目前出现了结构性相对过剩,一般性同质化产品量大价低,高品质水产品及加工品供给无法满足消费需求,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渔业生产力发展尚不充分。
当前,渔业的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一些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还没有在渔业行业中全面推广,信息化建设在渔业方面也处于初步对接阶段,渔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仍不能满足人民对不同渔业产品结构和质量的需求,不能满足人民对各种服务的更高需求。
在渔业产业内部,产业链还不完整,产业结合还不十分紧密,渔业生产环节核心竞争力不足,水产品加工环节十分薄弱,渔业服务环节缺乏规范和引导,渔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
同时,新型渔业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缺乏大规模的市场主体的示范带动,导致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规模不大。
3.渔业发展与自然发展尚需紧密结合。
以往,为了盲目提高水产品的产量,有些地方渔业资源存在一定程度上过度开发利用的问题。
同时,不同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完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陇南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摘要:通过对全市渔业资源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调查分析,为我市渔业经济发展找到一条科学化、规模化、法制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使渔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成为陇南的农业特色产业,既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能不断提高渔(农)民渔业生产效益。
关键词:渔业;现状;发展;对策1陇南渔业生产发展、资源现状与分析1.1水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及利用1.1.1水资源、水面积资源较为丰富陇南市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境内有嘉陵江主要一级支流9条,二级支流900余条,三级支流2 900余条。
年径流量261亿m3,占全省总径流量的44%。
地表水(山泉、溪流)106亿m3,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资源,水资源丰富。
市内分布有主要河流、水库、湖泊、塘坝、池塘、沼泽滩涂等资源27.6474万亩,水产养殖可利用资源面积5.0434万亩,占各类资源面积的18.20%。
在可利用资源中,水库7座水面面积3.52万亩,荒滩、沼泽1万亩,池塘2 324亩,湖泊2 150亩,塘坝760亩。
可利用资源中已开始养殖开发的2.8 265万亩(其中水库3.52万亩,池塘2 324亩,塘坝300亩,荒滩、沼泽地400亩,网箱总体积8 000m3),占可利用资源量的56%。
1.1.2水产养殖主要生物资源种类多全市境内现有鱼类种类(包括引进品种)62种(其中土著鱼44种,占全省种类的66%,其中经济价值的有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中华倒刺巴、野生鲫鱼、野生黄鳝等10多种。
引进种类18种,养殖比重较大的有草鱼、鲢鱼、建鲤、团头鲂、澎泽鲫、异育银鱼、黄桑等);主要珍稀水生动物有:大鲵、文县鱿螈、山溪鲵、野生甲鱼等。
1.1.3气候、水温资源优越陇南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境内大多数河谷地带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从水温特性看,有丰富冷水源、温水资源、热水源,可养殖冷水、温水、热带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
1.2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陇南现有人工池塘2 324亩,适宜水产养殖增殖的水库7座,总水面面积3.52万亩;现有水产苗种繁育场4个,苗种培育基地一处,全市苗种场年可孵化鱼苗300万尾,生产鱼种200万尾。
已建成的网箱养鱼5处18户,拥有钢质框架网箱总体积8 000m2。
大鲵人工驯养繁育点两处,现有亲鲵饲养池、稚鲵孵化池、幼鲵饲养池6 000多平米。
甲鱼工厂化养殖场一处。
1.3水产业社会经济状况全市从事水产业的从业户共660户,其中养殖户460户,捕捞户80户,水产品营销户120户,从业总人口3 300多人。
1.4发展水产业的潜力及优势水产业发展的优势一是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
就省内和西北地区范围内比较,我市光热资源、水资源、水温类型、生物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据调查统计,我市现有79个乡镇,具备发展水产业的资源条件。
1.4.1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我市水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水产业机构不断设立和完善,水产养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水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水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市现有水产技术推广、渔业行政执法机构11个。
同时,省政府批准了文县大鲵保护区,建立了文县大鲵保护站(编制4人)。
1.4.2适宜生产绿色水产品我市地处长江流域上游,境内多高山,工业设施少,除少数矿产资源大县个别区域污染严重外,大多数区域水质洁净、无污染、水体物理化学指标适宜水生动物生长,是生产绿色水产品的理想场所。
1.4.3具备一定的区域优势我市地处甘、陕、川交界地带,向西北水产品可销售到兰州、西安、天水,向南、向东靠近九寨沟等省外市场和市内280万人口,市场前景广阔。
2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陇南渔业的发展速度缓慢,渔业比较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渔业在大农业中的基础地位低,究其存在原因有:2.1渔业的政策扶持、投资力度明显减少渔业在我省本来是一个弱质产业,始终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因此加大对渔业的支持和投入显得非常重要。
但近年来陇南渔业和全省渔业一样,政府扶持力度明显不够,陇南九县(区)除二、三县享受了小型规模项目扶持外,其他县近年都没有争取到任何项目。
地方财政给渔业投资比重得不到提高,没有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
2.2养殖的总体规模小,渔业产值低,没有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近几年来,池塘面积始终徘徊在2 000~3 000亩,一些池塘被城市建设占用,没有得到恢复再建,一些池塘水毁后无力恢复,一些池塘因缺水被用来种田,新开挖池塘费用较高,没有项目支持,大多数养殖户没有能力开发开挖新池塘。
水库面积虽然比较大,但水库综合开发利用能力、管理能力跟不上,网箱养鱼利用规模在8 000m3,大银鱼移植增殖还处于初始阶段,捕捞产量低。
2005年全市渔业产值1 450万元,始终处于弱小产业地位。
2.3养殖品种结构不合理陇南渔业养殖品种虽然比较丰富,但中高值鱼的比例仍然比较小,养殖品种仍以鲢鱼、草鱼为主,团头鲂、鲫鱼、鲤鱼、黄鳝、甲鱼等中高价值优质鱼的产量不足10%。
许多名优新特品种引进后,难以扩大养殖,养殖品种不合理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渔业产值很难提高。
2.4渔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不配套一是一些县水产品推广行业有责无权、有职无责、有人无为、管理松懈,工作无人问津,没有把水产技术推广当做一项公益性事业去发展。
加之渔技推广工作较艰苦、待遇较低,水产科技队伍得不到加强。
二是苗种供给体系不完善,原有的武都鱼种场、徽县鱼种场、碧口渔场已由于孵化设施老化废弃、缺水,池塘条件得不到改善、鱼种场权属改变等原因形同虚设,失去苗种繁育功能。
苗种供给只能依赖周边省份和市县水产站租池育种解决,品种和质量上难以满足本市渔业生产需要。
三是营销体系不完善,本市缺乏水产品批发环节,养殖户自养自卖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变。
四是信息体系不完善,由于没有必要的场所、设备、资金,信息服务能力差,不能很好的为养殖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
五是渔业病害测报和水质监测体系不完善,陇南市县渔业技术推广站虽然建立了渔业病害测报体系,但没有检测仪器设备,养殖品种病害测报仅凭感官和经验,缺乏直接依据,更谈不上水质检测。
2.5现有渔业资源不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利用根据渔业资源统计结果显示,陇南现有水库面积3.32万亩,稻田3.20万亩,可供渔业利用的河滩、沼泽13.90万亩。
目前,利用程度还很低,河滩、沼泽的利用面积还不到400亩。
另外,还有可供开发养殖的土著鱼类十几种,这些土著鱼在外省市场价格高、销路好、但目前仅仅开发形式限于捕捞这种消耗资源的方式,没有对其进行人工驯化养殖。
3陇南渔业发展对策3.1突出抓好优势产业建设今后渔业发展应以实施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以“四水”渔业发展为主,即以水产养殖为核心、水生植物种植、水禽养殖、水上观光、休闲、“渔家乐”等多种综合渔业模式。
重点突出一个带,抓好两个片,利用好7座水库,在9县(区)“三江一水”沿岸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达到无公害标准。
逐步实现养殖苗种良种化、养殖模式多元化,养殖水域滩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开发科学合理。
加快优势产业建设,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培植壮大优势产业,提高水产品竞争力。
应加大力度推进,抓出实效。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
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根据发展基础,选择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进一步做好优势产业的区域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布局调整。
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把渔业列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十一五”渔业规划,即重点抓好白龙江干流沿岸渔业,突出名特优新产品养殖的同时抓好生态养殖。
“抓好两个片”即南部片武都、文县、康县、宕昌县、以发展冷水鱼类和其它特种水产品养殖为主;北部片成县、徽县、两当县、礼县、西和县以发展池塘、塘坝大宗鱼类养殖为主。
把具有发展渔业的基本条件县(区),各有侧重,努力形成一县一品或几县一品的发展格局。
3.2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发展我市水产业发展一个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规模不大、水平不高、链条不长。
做大做强水产业,必须紧紧抓住龙头企业这个关键环节。
一是要抓大项目,培育骨干企业。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和设备,发展一批现代化水产养殖企业。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扶持,加大技改力度,壮大一批优势企业。
二是要抓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适应市场需求。
三是要抓品种战略,开拓产品市场。
四是要抓机制创新,增强企业的活力。
要积极引导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
要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为农户搞好服务,确保农民增收,形成互利互惠的“双赢”机制。
要大力发展水产品专业协会及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3.3突出抓好渔业科技创新加快水产业发展必须依靠现代化科技加快改造传统水产业,应提升水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要健全水产苗种繁育体系建设。
加快水产原良种苗种繁育基地建设,改造市级重点水产苗种基地和重点县的水产苗种繁育场建设,提高苗种基地的综合供种能力。
到2010年,争取建成省级良种场3个,市县重点苗种繁育场10个。
最大限度地满足渔业生产的良种需要。
二是要组织推广重大关键渔业技术。
要围绕优势产业带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和重大养殖技术推广行动,切实加强对优新种苗、节本增效、加工转化、保鲜包装、监测检验等关键技术的攻关,促进规模化养殖、无公害养殖、标准化养殖、水产品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三是要创新渔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要在改革中不断增强技术推广示范、病害防治、质量安全等公益性服务职能,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水产苗种场、涉渔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开展多元化的水产技术推广服务,逐步形成一个社会化的养殖技术推广体系。
3.4突出抓好质量安全管理应全面推进无公害的标准化养殖。
一是要加强渔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市应在生产环境、鱼类品种质量、养殖与加工技术操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方面,组织修订渔业标准,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渔业质量标准化体系。
要加强渔业标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应用,指导渔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按标准组织生产。
二是要加强水产品的质量。
安全监测能力建设。
应建立健全全市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配置必备仪器设备,提高检测效能。
在水产品主产区,重点建设水生动物病害监测站,提高对水产生动物疫情的防范和控制能力。
要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列行监测制度、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追溯制度,加大水产品药残、重金属监测力度,特别做好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和水产品认证。
三是要加强渔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管理,深入开展水产品投入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疫苗、渔药、饲料和生产经营劣质水产苗种等违法行为,净化水产品物化供给市场,从源头上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