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有家谱
什么是家谱?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修家谱?
什么是家谱?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修家谱?“追远”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祭祀祖先、祭祀父母。
所以在古代,家家户户都有祠堂,祠堂里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
每到春秋祭祀的时候,全家的人召集在一起,除了行祭祀的礼仪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讲述祖先的德行,也就是要念念不忘过去父母祖先的功德。
讲述他们对国家、民族有什么贡献,要常常地思念、常常地追怀,这样祭祀的时候才更加能够显示出诚敬之心、思慕之心。
所以我们对自己家族的历史就不能够不了解,如果对自己家族的历史都不了解,就表示不出恭敬之心,这也是一个人忘本的表现。
除了祭祀之外,追远还有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修家谱。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家谱,而这个家谱每一年都要修,叫修家谱。
比如说这一年之中,有哪些人过世了,哪些人出生了,每一年都要整理一次。
而一个人一生的行迹,也就是他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贡献,也都以简要的方式记载在家谱之中。
所以有了家谱之后,就让我们知道自己的远祖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原因到这个地方来定居的,一共传了多少代,历代祖先对这个地方、这个国家有什么贡献、有什么德行。
这才称得上是追远。
什么是家谱,一般来说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书。
家谱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表,主要记载你从哪来的问题。
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主要记载你是谁,在家谱中的排位问题。
第三部分是附录,是对前两部分的有效补充。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有每个朝代的历史,而且修史是朝廷非常重要的工作。
这么说来,家谱就是一个姓氏的历史。
所以可以这么说:国有史、州有志、家有谱。
有的家谱会比一个朝代还要长,最著名的就是孔氏家谱,绵延至今。
人到一定年纪肯定会问自己:我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历史观问题。
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也只能是家谱了。
我们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根”的文化,寻根问祖,血脉传承都是我们骨子里的东西。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树高千丈,叶终是要归根的。
近代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们当代人已经有很少人能记起三代以前的东西了,这的确令人感到遗憾。
为什么需要家谱?
为什么需要家谱?
家谱,家族史。
中国古代社会能维持几千年的稳定,依靠的就是若干个家庭,按血缘关系排列成的超稳定分子结构。
这种分子被称作“家族”,《宗族》中曾曰:“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
”凑、聚在一起的规则,逐渐演变成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
而分子以及分子的结构最终修炼成了现在看到的一本本的×氏家谱。
家谱修订权曾一度为氏家大姓垄断,但明代起有了转变,民间私修家谱蔚然成风,这股台风一直吹到了今天。
手握家谱,上溯到的祖先就算是秦桧,也自封为名门之后。
起源
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人活着的最大政治是孝敬父母!因为父母生儿育女唯一目的就是老有所依,不在乎儿女的能力,赚钱的多少。
所谓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也是其一部分,是父母望子成龙,儿女实现之的一种表现而已,很多人认为年迈的父母是其生活的一个负担,赚钱和生活,失去了方向,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人生最重要的排在首位是孝!与父母的心灵相通才是真正的孝,而不仅仅是给了父母饭吃就算完成了任务或是堵住了别人的嘴。
家谱引言
吾祖吾宗,生生不息;吾姓吾氏,光耀寰宇。
书不尽先贤英杰,旷世伟业;道不尽寻常百姓,蓬勃生气;叹不尽郡望名门,繁华遗梦;录不尽家族兴衰,萍踪胜迹。
更留下多少苍桑故事,待从头说起。
姓氏、家谱对您的家庭意味着什么?
在您郑重记录您的姓氏和名字以及家人的相册、名字、生日、事迹,百姓通谱的同心圆家谱就真正成为了家族千金不换的「传家宝」。
家谱,是中国人的根!
家谱,是中国人的根!“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这是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出家时,深思的一个人类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我是谁?中国人重视饮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
千年来,人们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子孙,以此证明家族的存在——这就是家谱。
家谱到底有什么用?1、明辨世系,尊宗敬祖“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亲我者,我亲之。
”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缘,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逐渐复兴,也体现了中国人不忘根本的初衷,渴求家族的团结。
2、寻根留本,承前启后古人曰:“谱谍身之本也。
”意思是说家谱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有了谱书你就能够追根溯源。
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
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个人根本意义上的“身份证”。
3、传承历史,问祖凭证随着祖国经济强盛,许多海外华裔热心回国寻根问祖,造福乡梓,对于他们的父辈甚至祖辈,远在异国他乡,唯一能和祖先起着维系作用的,就是一本家谱。
家谱就是他们与祖籍、族人沟通的桥梁,是他们思乡念祖的精神象征。
因此,家谱不但是家族历史的记录,也是天涯游子落叶归根的精神寄托和寻根依据。
家谱里都有哪些内容?姓氏源流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从一姓到一国一家,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家族的姓氏源流。
世系表“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
家训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例如曾国藩家训中对于读书要求“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在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
中国人为什么要修族谱、家谱?族谱现在的意义及价值
中国人为什么要修族谱、家谱?族谱现在的意义及价值近数十年中,时代变迁、社会革新给家谱的保存和流传造成了较大障碍,也抬高了后人寻根的门槛。
因族内人员迁移频繁,往往连络疏远。
目前正处在青黄不接时期,一旦中断,则无法补救。
续编和衔接即将中断的家谱,实为当代人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的事。
现在社会年轻人,对族谱和家谱相对认识较少,而对于修谱事宜,有些人不是很理解,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修谱的意义及相关知识。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华夏一脉,血浓于水;炎黄同心,叶落归根。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可见家谱的重要姓。
俗话说:“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
”中国人百善孝当先。
自古以来,太平盛世,家兴族旺,就要追根溯源,续修族谱,家谱上面的每一个名字,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
宋代的家谱主要功能在于德育、教育;明代,家谱进入完善期,家谱功能逐渐转化为教育伦理功能,宣扬和实践“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伦理思想;明清讲究孝治天下,家谱也是注重尊祖、敬宗等德化功能。
尊祖敬宗、教化后代家谱不仅是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而且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
所谓“尊谱施教”,一部家谱,就是一本教科书,它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子孙后代的影响将会世代传承。
家谱中的祖训家范,治家格言,族规家戒,艺文著述等内容,都充满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
家谱从孝悌礼仪、理家穆族之理到做官为民、经邦济世之训,统括了人生的各个方面。
正是对后人修身处世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和为人处事基本原则的告诫。
同时,家谱中的名人传记、创业史记、英烈典范等光辉形象和不朽业绩及其忠心报国、忧国忧民之高尚情操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之奋斗精神,对后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鞭策。
延续人文、传承文化家谱的重要的意义在于文化传承。
当代家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展示,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
中国人 为什么必须有家谱
中国人为什么必须有家谱清明,中国人最重要的祭祀先人和祖宗的节日,我们在这一天进行庄重祭祀,以表达我们的追思、怀念、感恩和不忘本。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先人和祖宗是谁。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正在淡漠甚至忘记。
中国人血脉传承那个最重要的载体正在消亡,这便是家谱。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
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
故谱不可不修。
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
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
纵观历史,国家可灭,朝代可替,家庭可散,个人可亡,惟有家族历久长存,生生不息。
只有一个个家族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只有一个个家族团结,才能构成整个民族的团结,保证一个国家的团结;只有一个个家族兴旺和稳定,才能维系民族与国家的兴旺和稳定。
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存在证明。
因此自唐代以来,历代都对撰修、研究家谱大力提倡和支持。
“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
”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
后人可由此了解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每个人的生卒年月与婚姻状况,以及本家族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
同时家谱也为地方志和正史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佐证,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家谱的作用和意义
家谱的作用和意义
家谱,是对家族历代人事文化的记录和叙述,家谱是对家国孝善根源文化的传承,家谱是对本系家族祖先神灵的崇高敬意,家谱是对后世子孙知晓自身和家史文化来龙去脉的最好交代,家谱是留给后世子孙研究考察家族史料的无价之宝。
家谱是讲述着一宗一族的历代人文事迹,家谱是让家族后世子子孙孙能够了解本系家族发展世系宗支流布,以致分清,亲,疏,远,近的一种维系亲情族谊的重要纽带。
同时呢,文化部也明确讲述了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故,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份。
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加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追本溯源,乃为人之本。
族谱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志史,族谱)之一,堪属非常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纵观古今,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修谱与修史一样,都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爱国之举,朱氏圣人宋代朱熹公曾说过:三代不修谱,大不孝也。
历代前人都非常重视修谱,每隔三十年修谱一次,使后世子孙后代不忘本源,同时呢,家谱也为后代留下考察家族文化和世系根源的珍贵史料依据。
为什么要记家谱
为什么要记家谱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谱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载。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家谱的起源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衣,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皇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2.家谱的形式家谱的形式有很多种,在文学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
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纸垂挂于中堂,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
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
而平民百姓、经商绅士、豪门则多用图表式家谱,以供后人供奉。
3.家谱的内容和作用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
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
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都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世系图,即某人的世系所系,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
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五十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
中国人为什么要修谱,修谱的意义是什么?年轻人进来多了解一下!
中国人为什么要修谱,修谱的意义是什么?年轻人进来多了解一下!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祖谱、谱牒等,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
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家谱。
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
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
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
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家谱的修订过程首先,成立组织。
组成本家族家谱编纂委员会,人员由各支房负责人组成,制定一个完整的计划和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步骤。
成立编辑班子,主编对整谱构思一个整体思路,然后进行分工,大家共同努力编纂好家谱。
1.起草一份致全体族人一封信,内容有:编修家谱的意义和目的;编修家谱的内容和重点;编修家谱的时间、步骤和方法;对族人的希望和期待。
2.起草一份征集资料提纲,内容有:①本家族世系人物资料,家族每个人的谱名、字号、出生年月日时、学历、职业、职务、职称、事迹、婚娶,配偶姓名、岳父名字、属几女、生几男几女、子女名字、住址。
已故的人,卒殁年月日时、享年、葬址。
②世录、传记:活人为录,死人为传。
为什么要修家谱
教子育人
家风、家规、家训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 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 民不尊敬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家谱中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本族 后人的言行。家谱中收录了历代经典,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 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它能很好地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 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族争光,为国贡献。
为什么修家谱
乱世藏金,盛世修谱。
家谱是与国史、方志并称的重要历史载体,是中 华文化三大支柱,编修家谱的意义极为重大。
古人不修谱现在寻根苦,今人不修谱子孙不识祖。
溯源留根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死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 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换言而之, 你的孩子也就是失去了根本。
承前启后
家谱文化传承
上对先人,下对后辈。先人千辛万苦创业、育人,为本族、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先人 的事迹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 地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知道本族历史使命
缘亲存档
一个家族的பைடு நூலகம்史
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先祖。中华民族 5000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家 谱,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比如,你要知道本族来由、远祖世系,可查本族 由来。你要知道老、新派别,可查老新语录。你想给自己的子女取个好名字,想了解本族 先人在各个历史朝代的功绩和对社会的贡献,一套家谱在手,家族情况一目了然。
家谱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研究家谱的目的和意义)
家谱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研究家谱的目的和意义)(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家谱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研究家谱的目的和意义)每个宗族都拥有共同的祖先和直接的血缘关系。
中国家谱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家谱的起源与发展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
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历史民族大融合中,各个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
族谱也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
追溯最早家谱的产生为口述家谱,资料显示:“瞽矇主诵诗,并诵世系”之说,家谱最初的功能就是辨析亲疏,凝聚族群,优化生育,即所谓“亲亲以相及”。
此后万变不离其“别”与“聚”这两个基本功能,但随时代推移,社会制度不同,其具体内涵和所起作用也不一样。
它的发展也是根据历史朝代的政治体制来进行兴衰交替的演变。
现在就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家谱的起源吧。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脈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以后几个阶段。
周代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经过春秋战国战火的局面影响,特别是秦王扫除六合后,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到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
周代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
“族”本来只是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并无尊卑主从之别,但进入阶级社会,便有了“宗”,也就是在亲族之中奉一人以为主,主者为尊并享有特权,其死后则由宗子继承。
这样,家谱“别亲疏、明统系”的功能便渗进了主从尊卑的阶级斗争里,其功能也是宗法封建政治服务的内容。
“辨昭穆者,帝系《世本》之中,皆自有昭穆亲疏,故须辨之云”。
由此可见:周代的家谱《世本》之类,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所明的统系,是周宗室的帝王统系;所辨的亲疏,是尊卑贵贱的亲疏。
所以,周代的家谱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两汉时期两汉时期基本是世族地主占统治地位,“命官以贤,诏爵以功”,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
所以,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是士族政治、魏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选官品人,婚姻嫁媾,士庶分明,尊卑严格,“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因而维系门阀制度的家谱特别兴盛。
家谱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家谱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家谱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传承家族文化与历史:家谱是一种传承家族文化与历史的重要方式,记录了家族的起源、发展和变迁,以及家族成员的姓名、职业、婚姻、子女等信息。
这帮助后代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族背景,增强对家族传统的认同感,传承和发扬家族的文化与价值观。
2. 了解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家谱可以清晰地展示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帮助家族成员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和互相帮助的机制。
它不仅记录了直系亲属的关系,还可以包括辈分、排行、婚姻等信息,进一步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3. 溯源寻根与亲缘认同:通过家谱的记载,人们可以追溯家族的历史渊源和迁徙轨迹,了解自己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认识自己的亲缘关系,从而增强对家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如寻根祭祖等活动中,家谱也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4. 保护家族财产与权益:家谱中记录了家族成员的资产、财产以及权益的分配情况,可以帮助家族成员合理安排家族财产,保护家族的财产和权益,避免因财产纠纷造成的家族矛盾和破裂。
5. 健康遗传与疾病预防:家谱可以提供家族成员的遗传信息,
帮助后代了解自己的遗传疾病风险,及早做好预防和治疗。
对于一些遗传性疾病较为普遍的家族来说,及时了解家族病史,有助于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减少患病风险。
总之,家谱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实用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记录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也为家族成员提供了联系、认同、传承和保护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为什么一个家族或一个民族要有一个族谱
为什么一个家族或一个民族要有一个族谱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家谱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而不屑一顾。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家谱”是这样解释的:家谱是“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辞海》也持这种观点:家谱是“旧时剥削阶级记载其一姓世系及显赫人物的谱籍。
目的在于炫耀门第,维护反动的族权统治”。
这些立论未免过于武断。
其实,家谱是一个家族历史和现状的反映,不一定是封建家族和剥削阶级所独有。
有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以口耳相传形式延续下来的谱系,不一定就有什么政治目的,只能说这是人类尊重祖先的一种自然美德。
国有国史,家有家史,这是客观存在的、推翻不了的事实。
清人邵晋涵说:“则家之有谱,固与国有史、州有志而并重也。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十五中指出:“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
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也。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
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
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亲我者,我亲之。
”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缘,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长久存在和不断复兴,就是要告诉人们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
一、寻根留本,承前启后古人曰:“谱谍身之本也。
”意思是说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有了谱书你就能够追根溯源。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几十年总归要悄悄地离开人世。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连一个名字都没留在世上,若干年后自己的子孙连先祖是谁都不知道,岂不是天大的憾事。
换言之,你的孩子也就此失去了根本。
家谱有什么用
家谱有什么用
家谱又叫族谱、祖谱、宗谱,是以表谱为格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繁衍的特殊图文体裁,上面记录各代祖先的名字以及事迹,是我们寻根问祖,了解血脉传承的主要依据。
《论语》上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孝道,历来帝王都是以孝道治天下,中国人做人的根本就是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不忘先人遗训,反之,那就是忘本。
家谱就是孝道的扩展和发扬,不仅记载着家族的血脉传承,还传承着祖先的遗训和期望。
如果没有家谱,自己的祖先都不知道是谁,自己都不知道从哪里来,能靠印象记住的,顶多就是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我们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又何谈“慎终追远”?又怎么能继承和发扬祖先的美德和家风呢?
家谱就相当于国家的历史,没有家谱就如同国家没有历史。
家谱是一个家族繁衍相续的唯一历史证明,后人可以根据家谱,了解家族的历史变迁、先人事迹、家风传承,乃至每个人的生卒年月,婚姻家庭状况。
通过家谱,我们可以查找自己的血统来源,认祖归宗,知道家族中成员的亲疏远近,有利于家族的团结和发展兴旺。
同时,明白了自己的血脉来源,也会对先人生起恭敬之心,更加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中国人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都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到哪里去,死后连个名字都没留下,让后世子孙都不知道他的先人是谁,真的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中国人为什么要修家谱?
中国人为什么要修家谱?国史,地志,家谱为中国古代三大历史文献。
历代官方都会很用心的编修前史,除了总结前朝教训外,更重要的是想证明其传承的正统性。
官修史志,民修家谱,做为家族传承的家谱,每到太平岁月,就会有修谱的热潮。
中国人对寻宗问祖和修谱特别热情,即便身处海外也总希望魂归故土,落叶归根,这些行为早已深深地刻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
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血缘家族和祖先信仰。
现代基因研究已证明,今天地球上的所有人类都起源于非洲。
在七万年前,东非的一个智人种群开始向北进入了中东,并逐渐遍布了整个亚欧大陆,最终在三四万年前通过印度和东南亚,并迁徙到了中国。
中国境内发现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这些只是我们智人种群的近亲,叫做直立人,属于另外一种古人类。
他们在20万年前就已灭绝,并不是今天中国人的祖先。
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原始智人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就形成了各种崇拜,其中就有崇拜龙、蛇、鸟、树等动植物的图腾崇拜。
日月水火,风雨雷电,这些原始人无法理解的现象,引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
比如印第安人喜欢崇拜太阳神。
原始人还常常祈求死去的先祖能显灵,以保护他们的平安和利益,这就是最早的祖先崇拜。
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人死后会去阴间,并永远生活在那里,于是每到清明节都要去上坟扫墓,给祖先寄去纸钱,祈求保佑。
祖先崇拜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人类早期各文明都有,但后来绝大多数的古文明都放弃了祖先崇拜,选择了对神明的崇拜。
直到今天,也只有非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原始部落,还保持着祖先崇拜的习俗。
中国人始终没有建立起对神明的绝对信仰,即便后来道教和佛教的崛起,华夏子民们仍虔诚的崇拜着自己的祖先。
所以有西方学者称,中华文明是人类古文明的活化石。
祖先信仰也让中国最早进入了世俗社会。
在13000年前,原始的智人驯化了一批农作物和动物,人类开启了农业时代。
农业让人类摆脱了对传统自然的依赖,食物的增加让原始部落的人口越来越多,从原来的几十人变成了成百上千人。
为什么一个家族必须要有谱书?
为什么一个家族必须要有谱书?纵观历史,国家可灭,朝代可替,家庭可散,个人可亡,惟有家族历久长存,生生不息。
家族的和谐发展,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存在证明。
因此自唐代以来,历代都对撰修、研究家谱大力提倡和支持。
那么为什么连国家都如此支持修家谱呢?总结了一下,有两个大的方面:一、对于家族、个人来说的重要性明辨世系,尊宗敬祖。
寻根留本,承前启后。
敦亲睦族,凝聚血亲。
治家齐国,教化子孙。
传承历史,问祖凭证。
二、对于国家、民族来说的重要性家谱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要说明家谱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我们首先要从家谱的含义说起,百度百科对于家谱有这样的一段阐述: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
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
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从这个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家谱承载着一个宗族的历史,从家谱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个宗族中都曾经出生过什么人,他们为这个家族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同时还可以反映出家族对整个人类历史做出了怎样的贡献!除了这些,作为文化遗产,家谱对于后人及现代人还有着这样的作用:家谱是很好的宗法思想研究资料,是很重要的家庭道德研究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家族制度研究资料,是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史的资料,是研究几千年人口问题的资料,是非常好的历史人物传记资料,又是很重要的民族史资料,是研究每个地方的地方史志资料,研究发展千年的教育史资料,是民俗学家研究民俗学的资料,更是文化学者研究宗教史的资料,与此同时还可以是华侨史资料和重大历史事件资料。
中国人,为什么要续家谱?
中国人,为什么要续家谱?✦到底“我是谁”?✦你有没有疑惑过这个千古以来的哲学难题?“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这也是清朝顺治皇帝久久解不开的的心中大惑。
谁读懂了生命的来龙去脉,生命也就成了一部深刻的书。
从我们出生到懂事时,大人就会反复告诉我们——“记住,你姓xxx,你是xxx人......”,是的,当你姓了某个姓氏时,其实就已经知道了你的家族血缘关系了,通过这个姓氏还可以追溯根源。
那么,想要了解“我是谁”,何不先了解自己的先祖、那些逝去的亲人?中国人重视饮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
千年来,人们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子孙,以此证明家族的存在、延续家族的血脉。
其实,这就是家谱。
✦家谱,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在中国,家谱约有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
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
故谱不可不修。
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
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
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
✦家无家谱,就如国无国史✦如今,一本本家谱已成陈迹,很难再与家族的后人重逢。
现在还讲究这些的人不多了,于是起名字不按字辈,各地亲戚回乡过年,叔叔侄子相互分不清,长幼全都乱了套。
只在一些乡村,还保留了这一文化习俗,修谱人也大多是老人。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
自古以来,家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
纵观历史,国家可灭,朝代可替,家庭可散,个人可亡,惟有家族历久长存,生生不息。
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存在证明。
因此自唐代以来,历代都对撰修、研究家谱大力提倡和支持。
中国家谱渊源
中国家谱渊源一、中国家谱的起源家谱又叫族谱、宗谱,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文献,那么它的产生就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家族制度已经形成,需要家谱来记录它内部的血缘关系;二是文字已经产生,并且有了简单的书写工具,如简册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文献。
因此、那种认为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家谱,并把家谱分为口述家谱、结绳家谱、文字家谱的种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当然,家谱的起源也有一个从简单到繁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人们对自己家族世系的记忆,最初总是口耳相传,当懂得结绳记事时,就会利用这种方法来帮助记忆,但这种东西不是我们所说的家谱,它不会成为一种文献、簿籍。
关于中国家谱的产生过程,根据目前能见到的材料和研究状况,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小的阶段,即商代(公元前1500—1000年)的萌芽阶段与西周(公元前1000—800年)的形成阶段。
商代已有一些简单的世系表,是家谱的雏型。
较为完备、成熟的家谱形成于西周。
夏朝(公元前2000—1500年)的王室世系,从夏禹立“国”到夏桀灭亡,在《史记·夏本纪》中有很详细的记载。
由于夏朝已有文字之说目前还只是推论,并无实物证明,《夏本纪》中的世系,很可能是商周以后人们根据传说追记的,而不是当时的实录。
《史记·殷本纪》所记汤建国前的先公世系和盘庚迁殷前的先王世系,也可能有着类似的情形。
至于《大戴礼记·帝系》和《五帝德》中所记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片断世系,则可以断定是战国以后人们根据传说追记的,不能视为信史。
我们今天可以准确无误地视为商代世系表的东西,是甲骨文中的几片刻辞和商金文中的几件彝铭。
二、家谱的盛行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够维持和发展。
即使他们的家族分裂成许多新家族,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
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始祖如有几个妻的话,谁是嫡,谁是庶?他们各有几个儿子,名叫什么?他们的妻又是谁,又各有几个儿子?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现在众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谁?谁和谁是堂兄弟?新家族始祖是从旧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来的?它又怎样一代一代地传到现在?总之,家族所有成员的各种复杂的血统关系必须清楚。
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谱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记录了家族世系、成就、价值观和家族成员事迹,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社会地位、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首先,家谱是家族荣誉和地位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家谱被视为维系家族荣誉和地位的重要工具。
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被纳入官方制度,政府设立了谱局和谱官来管理家谱的编修和保管。
家谱成为了评定官员品级的重要依据之一,也进一步强化了家谱在社会中的地位。
其次,家谱也是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媒介。
家谱不仅记录了家族成员的姓名、出生、逝世等基本信息,还会详细记载他们的事迹、行为规范、家训等。
通过家谱,家族成员能够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传承和价值观念,从而塑造自己的人生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这种传承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能够影响家族成员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使得家族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此外,家谱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面镜子。
家谱往往反映了不同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势力。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的势力逐渐加强,家谱成为他们维护社会地位的工具。
这种家谱的政治功能在唐代和宋代进一步得到强化,通过家谱来确立家族的统治地位,提升社会声望。
随着社会的变革,家谱的作用逐渐发生了变化。
宋代以后,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社会地位更多地与个人才干相关,家谱的政治功能减弱。
家谱逐渐从政治工具转变为文化载体,注重家族价值观的传承和家族文化的弘扬。
总的来说,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家族荣誉和地位的象征,也是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同时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家谱的起源和发展
家谱的起源和发展一、姓氏起源伏羲氏是我国上古时期著名的部族首领,不仅被列为三皇之首,还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史载,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建都於陈,死后亦葬于陈。
淮阳自古就称“太昊之墟”,就是传说中的陈都。
伏羲氏贡献颇多,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 .在原始社会之初,人们群居杂婚,难免近亲婚育的弊端,伏羲氏认识到这种危害,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礼仪制度,从而避免了血亲通婚,实现优生繁衍。
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经过数千年的分衍发展,至今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已有2.2万多种,这些姓氏有的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绝大部分代代相传,延绵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
可以说中华万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阳,正是中华姓氏最初的发源之地,滥觞之地。
《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因此“风”为中华第一姓。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
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
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
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
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
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
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
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
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中国人为何有家谱
作者:
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20年第02期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然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正在淡漠甚至忘记家谱,中国人血脉相承的那个最重要的家谱正在消亡。
家谱被中国人丢了
古語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
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
故谱不可不修。
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
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
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
如今,一本本家谱已成陈迹,流入废品收购站、古玩店,或被图书馆收藏,很难再与家族的后人重逢。
现在还讲究这些的人不多了,于是起名字不按字辈,各地亲戚回乡过年,叔叔侄子相互分不清,长幼全都乱了套。
只在一些乡村,还保留了这一文化习俗,修谱人也大多是老人。
但他们走了,谁再来接续呢?
家无家谱就如国无国史
“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
”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
后人,可由此了解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每个人的生卒年月与婚姻状况,以及本家族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
同时,家谱也为地方志和正史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佐证。
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据“京博国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