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通医文士杜甫涉药诗探析
有关中医药的诗词文化
有关中医药的诗词文化藏头药名诗“断红兼雨梦,当归身世,等闲蕉鹿。
再枕凉生冰簟滑,石鼎声中幽独。
活火泉甘松涛嫩,乳香候,龙团熟。
地偏丛桂枝阴,又吐丛菊。
花时约过柴桑。
白衣寒蚤,体负深杯绿。
青镜流光,看逝水银波,漂残落木。
瓜蔓连钱,草虫吟细,辛苦惊髀肉。
从容乌兔,丝丝短发难续。
”此乃清代梁溪诗词大家,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之曾孙顾贞观所作的《断续令》词。
这首《断续令》实为一首藏头词。
这首《断续令》又可称为药名词。
顾贞观巧将中药名当归、鹿角、滑石、独活、甘松、乳香、熟地、桂枝、菊花、桑白皮、蚤休、绿青、水银、木瓜、连钱草、细辛、肉从容(苁蓉)、菟丝、断续嵌入词中,读来恰到好处。
尤其是“断续”这味中药名,顾贞观将其分嵌于词的首尾,一般人难以觅见,且读来觉得整首药名词连环复始,回味无穷。
•中药诗词赏析--《姜黄》•赵瑾叔《本草诗》赏析•地黄•茯苓茯神茯苓皮药用异同•半夏•白术•玄参•茉莉花•升麻•芍药•藁本•杏林情•朱元璋与凌霜侯•中药诗赏析--柴胡•藿香•香附•牡丹皮•木香•“皮陆”踏青对药诗•荆芥•当归•甘草•“心有灵犀”话犀牛•益智仁•丹参•醉花阴·从医十年•鹧鸪天·西瓜吟•药名四季歌•中药诗六首•学习中医要诀•五行关联诗•悼裘沛然教授•中药诗三首•谷雨前闻玉树抗震救灾有感•中医药之歌•赞中华中医药历史成就•古代名家养生诗•四季药名诗•药名四季歌•《西游记》中的药名诗词•耋龄中医颂华诞•中医颂•王维诗中话医药•解读苏轼自戒诗•解读陆游诗《铭座》养生之道•诗人医生刘禹锡•沈约药名诗•妙趣横生的药名词、药名诗•白居易的养生诗•忆汶川大地震•汶川地震周年祭•白居易与其眼疾诗•读《三国志》念华佗•读《史记》念扁鹊•水调歌头-汤头拾趣•东坡草药诗•《离骚》与中医药•藏头药名诗•《西游记》中的药名诗词•《药名体》诗•憨山大师醒世歌•辛弃疾与药名词•大医精诚--孙思邈•《钱本草》--张说•药名四季歌•《采地黄者》--白居易•龚自珍的《远志》诗•《天南星游记》•冯梦龙的药名情书。
唐代涉病诗研究
唐代涉病诗研究唐代涉病诗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医学、疾病和身体资料,虽有夸张色彩,但多建立在真实生活上。
诗人作为医疗活动与文学创作的体验者与参与者,其对疾病、医药和治疗等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整个时代的医学观念。
他们借病抒情、以诗言志,将审视自身病痛的目光延伸至整个社会,以此影射国家命运。
随着医疗机构的设立、医学教育的普及、临证医学的进步、中外交流的加强,唐代医学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为唐代涉病诗的兴起创造了客观条件。
而兵连祸结的安史之乱、凛若秋霜的科举制度、捉摸不定的仕途命运、负重致远的生存压力、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给唐代文人带来了莫大的身心创伤,诗人群体主观的情绪宣泄和压力释放是唐代涉病诗兴起的直接原因。
唐代涉病诗既是一部鲜活的疾病叙述史又是唐代疾病风貌的全景图,或展现疾痛缠身的苦楚、老病孤伶的苦闷,或展现壮志难酬的无奈、爱国忧民的情思,亦或者求援无果的尴尬、村居静养的孤寂,这些伟大的诗人是口述者也是执笔者。
唐代涉病诗可分为叙述自身病痛、亲友互相慰问、咏外物而自喻和悲悯他人之痛四种,且不同时段、不同阶层、不同地域诗人的疾病表达都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
涉病诗中既包含真实疾病又记叙有虚拟疾病,真实疾病主要有目口齿、体疗和疮肿三大类,虚拟疾病主要是诗病和相思病。
每首涉病诗都有其创作的特定情境,每种疾病也都有其滋生的特定背景。
杜甫是唐代涉病诗诗人群体的代表,其患病过程漫长且复杂,留有疾病诗百余首。
疟疾、消渴、肺病、痹症、手足萎废等疾病给杜甫带来了沉痛的生命体验,旷日经久的患病经历也促成了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
其疾病诗既叙述了自己身心交瘁的生活状态,又剖析了自己身染沉珂的内心世界,凝聚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深思。
从认知隐喻看《全唐诗》植物药物名与文化
ABSTRACTIIABSTRACTTang poetry 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 glittering treasure on the Chinese literature.As a collection of Tang poetry,the Complete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has an unprecedented and unsurpassed high status.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Metaphor,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this study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Metaphor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the occurrence times of most of the botanical medicine names in the Complete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which compiled by the Chung Hwa Book Company ,and the metaphorical analysis of the large number of drug names with metaphorical meaning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poems,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lant medicine names in the Complete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also the plant drug names in it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 Tang dynasty culture behi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ets.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lant im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it ,the analysis of the plant images of represent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factors behind the metaphorical formation of the important drug images in the poems of representative poets.Key Words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the name of medicinal plants;Metaphorical Analysis.Type of Thesis :Theoretical ResearcI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杜甫湖湘疾病诗与情感疗法
第41卷第6期Vol.41No.62020年11月Nov.2020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摘要:大历三年杜甫已年迈,诗句中“老”“病”等说法已经坐实,身体上备受疾病折磨;此外,杜甫远离政治中心,漂泊在异地,北归无望,建功立业的可能性渐趋幻灭,思虑多而有心病。
尽管承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双重疾病的困扰,但他始终不忘“奉儒守官”而对天下苍生怀有仁爱之心、不忘“立登要路津”以建功立业的政治信念和“图南未可料”之对美好愿景的勾勒,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缓解病痛的情感疗法。
关键词:杜甫;湖湘;疾病诗;情感疗法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88(2020)06-0155-05收稿日期:2020-06-15作者简介:严寅春(1976-),男,山西洪洞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出土唐代涉蕃墓志汇释”(项目号:2020GJ002)的阶段性成果。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杜甫湖湘疾病诗与情感疗法严寅春,王晓彤(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蒋兆和《杜甫》中的人物肖像传为经典,作者通过白描加皴的手法,真实刻画了杜甫的瘦弱惆怅,虽然不符合王安石《杜甫画像》中“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1](P560)的描述,但这正是骨感现实与丰满理想之间的矛盾催生出的文坛才杰。
杜甫实为“病人”,但他毫不掩饰自己身患疾病的事实,也从不刻意因病痛去逃避责任,相反,他在病中仍坚持自己的理想抱负,展现了疾病塑造诗风的现实手法和理想减轻病痛的微妙心态。
一、杜甫的病与病诗学界对杜甫的疾病诗已有关注,在杜甫的疾病诗与诗歌影响方面,程校花《论杜甫的疾病诗及其文学史意义》一文中就杜甫漂泊时期的疾病诗统一梳理,并分析其传达的感情以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中医药里的药名诗词
中医药里的药名诗词在文学家的笔下,却赋予中草药另一种作用和功效,那就是借其固有的名称应用于文学作品中,形成了瑰丽多姿的药文化奇葩。
文人墨客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或撰书对联,或吟诵诗词,可谓百花齐放,大放异彩。
最早将药名嵌人诗句的人是梁朝的简文帝萧纲。
《艺文类聚》中收有他的《药名诗》,诗中有“烛映合欢被,帷飘苏合香”之句,嵌人了合欢、苏合两味中药。
之后的不同朝代,药名诗风行一时,出现了许多佳作。
唐朝时期,权德舆著《药名诗》七泽兰芳千里春,潇湘花落石磷磷。
有时浪白微风起,坐钓藤阴不见人。
第一句嵌人泽兰,第二句石磷磷指磷石,第三句白微指白薇,第四句钓藤实为钩藤。
这4个药名中有3个未按原字人诗,有的颠倒,有的谐音,有的会意,不因勉强嵌人药名而词不达意。
宋·陈亚写的药名诗有一百多首,可惜大部分都已失传,但所存的零篇断简也为数不少。
陈亚多以药名入诗,以药名叙事抒情,较著名的有一诗四词:诗为:登湖州消暑楼重楼肆登赏,岂羡石为廊。
风雨前湖夜,轩窗半夏凉。
罾青识渔网,芝紫认仙乡。
却恐当归阙,灵仙为别伤。
词为:生查子(四首)(一)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槟榔渎。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志樱桃熟,何事菊花地,犹来回乡曲。
(二)小院雨馀凉,石竹风生砌,罢扇尽从容,半下纱橱睡。
起来闲坐北亭中,滴尽珍珠泪,为念婿辛勤,去折蟾宫桂。
(三)浪荡去未来,踯躅花频换,可惜石榴裙,兰麝香销半。
琵琶闲抱理相思。
必拔朱弦断,拟续断朱弦,待这冤家看。
(四)朝廷数擢贤,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艰险无夷处,也是没药疗孤寒,食薄何须误,大幅纸连粘,甘草归田赋。
诗词中包含了前胡、半夏、当归、相思子、白芷、苦参、狼毒、远志、菊花、茴香、余粮、石竹、苁蓉、北亭、珍珠、细辛、桂、莨菪、踯躅、石榴、麝香、枇杷、筚拨、续断、代赭、蒴擢、凌霄花、桃仁、芜荑、没药、薄荷、大腹皮、甘草等草药名嵌在当中。
在上述诗词中,作者为了既点出药名,又讲究词格,还要表达出词中人物的离情别绪,采取了“同音替代”'拆开重组”等手法,使其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转载]说药引诗 以诗释药
[转载]说药引诗以诗释药原文地址:说药引诗以诗释药作者:独醒渔翁答开州韦使君寄车前子张籍开州午月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
可怜使君怜病眼,三千里外寄闲人。
[引言]诗载《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车前子”条,作者张籍。
张籍,字文昌。
唐代中期著名诗人。
他的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766年至830年之间。
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后移居和州(今安徽和县)。
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登进士第,历任太守寺太祝、国子助教、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国子司业等职。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曾从学于韩愈,世称“韩门弟子”。
张籍对文学社会作用的认识与白居易相近,又与白居易友善,所作乐府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劳动人民疾苦。
他的诗受白居易推崇,和唐代诗人王建齐名,世称“张王”,《全唐诗》收诗六卷,《全唐诗续拾》补诗一首。
唐元和初年,与张籍同时的文学家韦处厚出任开州刺史,当他得知张籍患眼病后,立即从开州给远在长安的张籍寄去治疗眼病的中药车前子。
张籍收到此药后,感激万分,随即写了这首《答开州韦使君寄车前子》的诗。
这首诗简洁朴实,明白晓畅,自然明快,感情真挚。
不仅表达了文人之间的珍贵友情,且诗中寓有丰富的医药知识。
[解读]“开州午月车前子”——即开州五月所产的车前子。
开州,即今河南省濮阳县。
午月,端午节月,即五月。
车前子是车前草的种子,常用中药。
开州所产车前子籽粒饱满,色黑,无沙土,为传统地道药材。
唐代药学家苏恭说:车前子“今出开州者为胜。
”李时珍读了张籍的这首诗也感叹道:“观此亦以五月采开州者为良”。
“作药人皆道有神”——患眼病曾用过开州车前子的人都说很灵验,效果神奇。
“作药人”,指指患眼病用过车前子的人。
有神,有神奇的功效。
“惭愧使君怜病眼”——你如此怜爱我这个患眼病的人,真使我不敢当。
惭愧,使我不敢当,内疚。
使君,指韦处厚,怜,怜爱,怜悯。
这开州的车前子难得,更难得的是韦使君怜悯我这患病的眼睛啊!“三千里外寄闲人”——从三千里以外寄给我。
药入诗文妙趣多
药入诗文妙趣多作者:王建军来源:《科学养生》2017年第02期中国是个能诗善词的国家,在浩如烟海的诗文中,有一朵艳丽的奇葩令人赏心悦目,那就是将中药名嵌入的文句。
这种文辞别具一格,或寄深意,或表心迹,或言志向,或藏讽刺,风趣幽默不亚于笑话小品。
茶余饭后翻开一阅,喝一口清茶,减了几分压力,消了些许疲劳,品了几缕清香。
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一日结伴春游,看到清新秀丽的景色触景生情,皮日休当即吟出一首七绝诗:“数曲急溪冲细竹,叶舟来往尽能通。
草香石冷无近远,志在天台一遇中。
”吟罢他对陆龟蒙说:“我这首诗虽不见佳,但却暗含三味中药名,老兄是否能猜得出?”陆龟蒙笑道:“不必过谦,诗文巧妙,但药名并不难猜,是不是通草、竹叶、远志三味?”随即他也脱口说出:“桂叶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绶蘸溪黄。
连云更入幽深地,骨录闲携相猎郎。
”皮日休不假思索地答道:“肯定是紫葛、黄连、地骨三味无疑。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在他的笔下,中药成了他痛陈百姓疾苦,心系万民的意象:“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这首诗描述的是药农起早贪黑采挖贩卖中药地黄的情景,反映出药农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文中说的口粮指的是贵人家喂马剩下的饲料,一味地黄俨然是药农的一滴滴辛酸泪。
北宋进士洪皓在高宗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了十余年之久,其间他百折不挠,以诗言志,写下了不少爱国诗作,他在《集药名次韵》一诗中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诗中巧妙嵌入了六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没药、白头翁,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情,读之感人肺腑。
与洪皓同时代的诗人孔平仲喜欢游山玩水,钟情环境养生,他博学多才,“长史学,工文词,著续世说,绎解稗诗”,在朝廷任职期间曾写过两首《药名体》诗,之一为:“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
15首引药入诗古诗词,字字充满药草香气,读之解忧!
15首引药入诗古诗词,字字充满药草香气,读之解忧!古时有不少文人墨客很善于将中药名写入诗词之中,给死物以活力,赋草木以生机。
以药名入诗,只要运用得当,贴切合理,就可以曲折委婉的表达人情事理,耐人寻味,不仅使人得到艺术享受,而且增长了中药知识。
春石燕双双入画梁,梨花厚厚朴前开。
牡丹露出防风蕊,芍药分开带雨妆。
园里千红花竟艳,庭中万紫草争芳。
黄蜂离了蜂房去,彩蝶拈葩惹藿香。
此诗一石燕,厚朴,芍药,牡丹,红花,紫草,蜂房,藿香等八味药名。
将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大有身临其境之感!夏青皮蛙唱薄荷溏,竹叶丛中小院凉。
村榭绿莲须带露,田园赤灼炙骄阳。
荫苍术下辉蒲扇,琥珀杯中递酒浆。
栀子笑攀河岸柳,捕蝉衣湿汗汪汪。
此诗以薄荷,竹叶,莲须,赤芍,苍术,琥珀,栀子,蝉衣八味药名。
写出一片夏天的炙热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秋铅丹一抹染丛林,丹桂枝头硕果盈。
篱倚菊花生雅兴,园载苍术鼓精神。
难防风叶红如锦,依旧松萝缘似茵。
更喜夜明砂月色,重楼独上步青云。
此诗含有铅丹,桂枝,菊花,苍术,防风,松萝,夜明砂,重楼八味药名。
写出秋天枫叶如丹,硕果累累的景象,更加上秋夜的月色,让人陶醉。
冬白芨群山遍着银,满天冬趣满怀情。
琉璃处处皆冰片,莪术巍巍入霭云。
傲雪梅花载紫苑,经霜竹叶隐黄莺。
甘松挺立经风雨,枝干从客歇老鹰。
此诗以白芨,天冬,冰片,莪术,紫苑,竹叶,甘松,肉苁等八味药名。
写出了冬天的景象,更有傲雪的梅花,经霜的翠竹,还有挺立的青松把寒冷的冬天点缀的别有一番情趣。
《青玉案》车前已过天涯路,步滑石,当归去。
惆怅菟丝缠几度。
萧郎远志,丁香细骨,伫此相思处。
清歌续断宫墙暮,甚日重联合欢句。
吹落秋枫心漫许,冬青槛外,紫荆藤下,一宿星星雨。
这首填词之诗,其中包含药名有车前子、滑石、当归、菟丝、远志、丁香、相思、续断、合欢皮、秋风木、冬青、紫荆藤、星星草等,药名与词意浑然一体,令人惊艳。
大凡嵌字嵌名之作,以不露痕迹为高。
长相思功臣龙谷平,虎谷平。
《全唐诗》药物诗中的道家思想研究
《全唐诗》药物诗中的道家思想研究作者:袁洁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2期摘要:《全唐诗》当中的有关药物的诗篇比较多,而在中国古代医学与道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全唐诗》中的药物诗当中可以看到道家思想的发展。
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以《全唐诗》中的药物诗篇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唐代道家的思想文化的做一个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其它学者更好的了解唐代的道家思想文化。
关键词:唐诗;药;道家思想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同时,道家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逐渐的增加,很多道家人物本身也是重要的诗人。
《全唐诗》当中,收入的诗歌当中很多是与药物、道家相关的,从这些药物诗当中,可以窥见道家思想的发展。
一、长生是道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追求增加寿命一直以来的是人类的共同追求,道家思想自其产生以后主要追求的是“道”“飞升”,至于“长生”则很少有人提及。
但是,道教发展到唐代以后,“长生”就成为道家弟子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追求,这一点可以从《全唐诗》中有关药物的诗篇当中明显的看出来。
比如说在吕岩的《五言》当中写道:“要觅长生路,除非认本元。
都来一味药,刚道数千般。
”吕岩是道教全真派祖师爷,这里提到的“长生路”鲜明的体现出道家追求“长生”的思想。
同时,在这句诗当中,认为“长生”的关键在于“药”,诗中还对丹药的制作进行了一定的描述,“丹鼎烹成汞,炉中炼就铅。
依时服一粒,白日上冲天。
”当然,诗中的“汞、铅”都带有一定的毒性,说明此时对其认识还是非常有限的。
白居易对当时的道家“长生”也有描述,在《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五当中写道:“莫学长生去,仙方误杀君。
那将薤上露,拟待鹤边云。
矻矻皆烧药,累累尽作坟。
”说明那些求长生的偏方都是骗人的,到到头来只会身死人灭,从侧面上说明了当时道家对“长生”的追求是多么渴望。
当时的著名道人、进士张辞在《题壁》有云:“红炉漫烧药,玉颜安可驻。
”其含义是通过药物可以做到长生不老、青春永驻,也反应出对长生的追求。
全唐诗中的药意象研究
全唐诗中的药意象研究作者:袁洁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8年第12期[摘要]《全唐诗》当中有关药物的诗篇有很多,这些药物诗篇当中有的是专门描写药物生产,有的则带有很强的意象,隐含着其他方面的一些意义,比如说,用药物来隐喻身体、政治,药被赋予了政治与人生困境的含义。
通过意象赋予了药更多的思想内涵。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以《全唐诗》中的药物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药物诗中的药意象,指出在《全唐诗》中其主要意象为治疗疾病以及道家的修行长生之道和隐喻政治等,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全唐诗》中的药物诗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全唐诗;药;意象;内涵[中图分类号]; I207.22;;;;;;; ;;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050-02药是与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事物,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药还与我国的道家思想、道教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在诗歌当中,药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顶峰,《全唐诗》当中收录了唐朝大部分诗人的诗歌代表作,其中很多诗歌的内容都涉及药,且诗人在创作的时候赋予了药很多的意象,让药在诗歌当中有了更多的内涵和思想。
一、药代表的是治疗某种疾病的意象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是对人来说,疾病仍然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痛苦,要想让自己摆脱疾病,最为关键的就是及时服药。
作为诗人,他们在生活当中也会生病,所以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很多都用药来阐述期望自己能够恢复健康。
在全唐诗《七言·静夜酬通上人问疾》当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何事沈痾久,含毫问药王”,这里的药王实际上代表的是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方法或者信念,古代只有“孙思邈”一人被称之为“药王”,也暗含着在生病的时候只有寻找名医才能逐渐恢复健康。
《全唐诗》当中杜甫所做的《江村》当中也有对疾病治疗的感慨:“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除了求医问药,可以说是别无所求,什么政治上的抱负都要通通放在一边。
【doc】诗圣杜甫与中医药(下)
诗圣杜甫与中医药(下)四,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杜甫一度流徙于华州(今陕西华阴),秦州(今甘肃天水).那段时间生活更加艰苦,经常受到断炊的威胁.于是,他重理旧业,又卖起药来,并且把全家人都组织到制药的劳动里.如在《秦州杂诗二十首》中写道:"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落日邀双鸟,晴天卷片云.野人矜绝险.水竹会平分采药吾将老.儿童不遣闻"又说:"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晒药能无妇?应门亦有儿."其意思是说,东柯崖谷十分幽美,远远超过了其他山峰.落日之际他邀双鸟投宿,晴天之时卷动着片片白云.野居之士矜夸此处与世隔绝,当会允许我平分水竹的胜景.我将在此采药送老,这种打算无需让儿女知闻.当今皇上真是天生圣明,我这村夫野老又懂得什么!晾晒药材岂无老伴的帮助?应答门户亦有五尺之童.杜甫在华州期间,写有《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四员外绾》诗: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归来稍暄暖,当为新青冥.翻动龙蛇窟.封题乌兽形.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意思是说,传语杨员外得知,现在山中寒冷,茯苓稀少.待到春来,天气稍暖,我自当为你去青松林中奋力挖掘.翻动幽深的龙蛇窟穴,选择形如鸟兽的良品(陶隐居《别录》载:茯苓,形如鸟兽龟鳖者良.《本草纲目?茯苓? 集解》引苏恭日:"第一出华山,形极粗大."引韩保升日: "所在大松处皆有,惟华山最多.生枯松树下,形块无定,以似龟,鸟形者为佳.',),封好,题签后给你寄去.还要赠你一根老藤杖,供你酒后初醒时拄着散步.按野生茯苓, 一般在7月至次年3月问到马尾松林中采挖.因山寒地冻时也不容易采挖,所以,杜甫诗日:"归来稍暄暖,当为斯青冥".另外,生有茯苓的地面特征之一,就是松林中"2007年舔6糨口炎继明树桩周围地面有裂隙,敲之发出空响.杜甫此诗所谓"翻动龙蛇窟",当是指这种地面裂隙,在这种地面挖掘则多有收获.华山中草药特别多,茯苓是其名药之一.华山毛女峰有用隶书写的"茯苓"二字,还说别的山所产茯苓都是假的,只有华山毛女峰生长的茯苓是真的.唐?吴融((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诗日:千年茯菟带龙鳞.太华峰头得最珍金鼎晓煎云漾粉.玉瓯寒贮露含津华山茯苓,药中珍品,诗人多有吟咏.杜甫此诗当作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冬,时在华州任上.杨绾,字公权,华阴人.历任司勋员外郎,职方郎中.题下原注:"甫赴华卅f日,许寄员外茯苓.'牡甫去年离京时,曾答应为杨绾挖掘华山茯苓,因为时值冬季,冰雪封山,气候寒冷,此举未果.今逢杨少府回京入城,便写诗带简,解释原因,并表示一定兑现.可见杜甫心肠厚朴,亦可见华山茯苓之珍贵也.五,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杜甫在秦州时,写有《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诗: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大意是说,阮隐居的柴门里面,成畦的秋蔬绕舍而载.你不等我写信求索,就把带露的蓖头整筐地送来.一束束的蘸秧绿得像刚割的青草,圆滚滚的蓖头齐刷刷有如玉箸头那样晶莹洁白.我年老体衰,胸腹寒疾,吃这种温性蔬菜,胸腹皆可通泰无忧.杜甫此诗当作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阮防赠薤,杜甫答之以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薤是一味古老的药食两用之品,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早有记载,并说它有"轻身不饥耐老"之功.薤性温补,可是宋?苏颂独言其"冷补".后人在争议孰是孰非时,主温补的一派就常常引用杜甫此诗的最后两句来进行辩白.如李时珍日:"薤味辛气温.诸家言王妮陕西中医学院一陕西成阳04一谤圣往南与中匡一下一才文一其温补,而苏颂《图经》独谓其冷补.按杜甫薤诗云: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亦言其温补,与经文相合.则冷补之说,盖不然也."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时,也曾参考过《杜子美集》.《本草纲目》中有八,九处弓l用杜诗.由此可见,杜甫的药物知识也是极为丰富的,老诗人深知药性及其功用.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也肯定读过有关药学着作,所以,以药为题,信手拈来,即成佳句.另外,曾有人寄诗给杜甫,诗日:几道泉绕圃.交横落慢坡葳蕤秋叶少.隐映野云多隔沼连香芰.通枝带女萝甚闻霜薤白.重惠意如何?此诗描写杜甫药圃中的景物,藉以弓l出霜薤而欲索取它用以治病.由此可知,杜甫的药园亦种有薤,其种苗也许是从阮隐居那里得来的.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薤生则气辛,熟则甘美,种之不蠹,食之有益,故学道人资之,老人宜之."薤白是味良药,医圣张仲景治胸痹方中每每用之.因此,深望医界同志,勿以寻常菜蔬之品,或因价贱,不足以治大病,弃之不用.诗圣杜甫不仅种薤,而且能够恰当地运用薤白作为食饵疗法,来治疗慢性病"衰年关膈冷",这就更加应当弓l起医家的重视.((食医心鉴》载有薤白粥,用薤白10~15克(鲜品30~45克),粳米lO0克.将薤白,粳米分别淘洗干净,一同煮粥.供早点,晚餐温热服食.可以行气,宽胸,散寒,止痛.可治胸痹,胸闷,脘腹冷痛,冠心病,心绞痛,老年人慢性肠炎,菌痢等.这是有益而简便易行的食疗方,可供参考选用.六,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在秦州住了一段时期,杜甫又携家带眷到了四川,靠着朋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营建草堂,定居下来,他在成都所写的诗中,也有许多地方提到了药.他在草堂旁边开辟了药圃,种了药材.他在《高楠》诗中写道: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落景阴犹合,微风韵可听.寻常绝醉困,卧此片时醒.大意是说,楠树的颜色十分幽深,青青的树盖挺立在江边.靠近树根开出一块药圃,挨着树叶建起一座草亭.夕阳中它浓阴四垂,微风里它声音动听.往常酒后十分困乏,如今躺在树下片刻就可清醒.他在《远游》诗中写道:"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意即种些药材以维持衰老多病的身体,吟诵诗篇以排遣难以言尽的愁苦.杜甫种的药材不仅常用,实用,而且其长势喜人.他在《绝句四首》中写道: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意思是说,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漫入草亭."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他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此诗当作于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夏,诗写草堂夏景和隐居种药的情趣.为了种植药材,老诗人整日锄草浇水,翻地施肥.为了掌握其栽培方法,他曾经读过先贤的本草医着.他对一些中药的生长特点和根茎形态都有充分了解,担心一些药物扎根干裂的土中,影响生长发育,成不了所要求的特殊形状.一些中药在一定的环境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下, 其地下根茎部分会长成特异的形态.这种情况,在古代本草着作中每有记述.如((本草纲目?人参?释名》:"人蒗年深,菠渐长者,根如人形,有神(治病有神奇的功效)".李时珍弓l《龟策传》云:"茯苓在兔丝之下,状如飞鸟之形."李时珍日:"狗脊有二种:一种根黑色,如狗脊骨;一种有金黄毛,如狗形.皆可入药."又日:"(黄连)大抵有二种:一种根粗无毛有珠,如鹰,鸡爪形而坚实,色深黄; 一种无珠多毛而中虚,黄色稍淡.各有所宜."李时珍引"道书"言:"干载枸杞,其形如犬."又引周密《浩然斋意抄》云:"宋徽宗时,顺州筑城,得枸杞于土中,其形如獒状,驰献阙下,乃仙家所谓干岁枸杞,其形如犬者."综上所述,一些中药的根茎确有其独特的生长形态.为帮助理解杜诗"根居隙地怯成形"的含义,特摘录上述有关古籍文献的记载,以供玩味参考.七,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杜甫寓居夔州时,他的好友韦有夏(时任郎中,为尚书省官员),给他寄来能够主治疟疾等病的常用中药柴胡,杜甫写了《寄韦有夏郎中》诗,以表示感谢.其诗日: 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亲知天畔少,药饵峡中无.归楫生衣卧,春鸥洗翅呼.犹闻上急水,早作取平途.万里皇华使,为僚记腐儒.此诗大意是说,省郎(指韦有夏)担心我的病情,寄;2007年第6期爱才文豳嘲来书信和柴胡.服饮汤剂之后频频发汗,感怀思君恩,常想报珠(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貂檐榆,何以报之明月珠."此用其语以表报答之意).我身在天边,亲友稀少,峡中的药饵很难寻找.我的归舟久卧江边已生了苔藓,洗翅的春鸥也在呼唤我上路.我似乎听到了你的船在逆着急流而上,祝福你早日踏上坦途.万里征行的皇华使者啊,(皇华使,指韦有夏.《诗经?皇皇者华》咏使臣出使."皇皇者华"意为灿烂的花,意指使臣出使,远而有光华.)作为同僚(杜甫此时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与韦有夏同属尚书省官员),你还如此挂记着我这腐儒.杜甫诗日:"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意谓卧病在荒寂少人的峡中,从春到冬常年有疟疾相侵.又日:"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憎寒抱雪霜".古人以为疟疾是鬼作崇.疟疾发作有周期性,或隔一日,或隔二日.症状是发冷发热,寒热往来,头痛口渴,全身无力.由上述诗句,可知杜甫患疟,三年之中仍未痊愈,疟鬼作崇不肯消亡.每隔一日便搜刮一次脂髓,五内增寒如同怀抱雪霜.杜甫长期受疟鬼的折磨,发病时,寒栗鼓颌,腰脊俱痛,寒热往来.此为疟邪侵入少阳之经.治宜和解少阳,截疟祛邪.中医常用小柴胡汤加减以治之.柴胡当然是方中主药.就在这时,收到了好友韦有夏寄来的书信蒋兆和甫(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罐鬣t8oo7年策6觏和正需要的中药柴胡,杜甫当然满怀感激之情.况且服用柴胡汤剂后,汗出热退,病势转轻,逐渐向愈.所以特写此诗以表答谢之意.另外,要说明的是中医治疟,药方众多,除了小柴胡汤外,还有截疟七宝饮,截疟常山饮等.这些药方在剂型上,也都是用"饮子".古人称汤药为饮子,杜甫所谓"饮子频通汗",这里的"饮子"即指"汤齐Ij"而言.这是治疟的常用剂型.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 易发挥疗效,且便于加减使用,能灵活地照顾到各种病症的特殊性.《医宗必读?疟疾》指出治疟者,"散而越之, 邪去则安","无汗,欲其有汗,散邪为急".根据古人这些治疗原则和方法,杜甫采用的剂型和治法'饮子频通汗"是深合医理的.杜甫《江村》诗日: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大意是说,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臼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我老了,多病的身体需要的只是治病的药物,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奢求呢? 杜甫从丧乱中来到成都,定居草堂,有了安定的生活,感到心满意足.这首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夏天的诗,就表现了诗人这种自得其乐的情趣环境是如此清幽,没有一丝的纷乱和喧嚣;家人是这样的和美,敲针画纸该是多么自在.所以诗人才说,"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f以乎再也没有什么值得诗人去忧虑的了.应该指出,这种宁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关心人民疾苦的诗人,绝不会忘了那战乱流血的现实, 所以杜甫仍然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与药有缘,一直到他死前飘泊湖湘的时候,还在潭州(今长沙市)鱼市上摆设药摊,靠出卖药物维持残生."药物楚老鱼商市",楚老,楚地的贫苦老人.即和当地的贫苦老人一道谋生于药摊鱼市.这便是诗人晚年苦难生活的自我写照.杜甫的种药,采药,卖药,一方面是为生活所迫, 出于不得已;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老诗人知识的广博.如是没有一定的药学基础,他是搞不起药来的.另外,常年体弱多病,需要药物治疗,这又促使他去博览群书,以便掌握更多的医药知识,此即所谓久病成良医.以上就是诗圣杜甫与中医药化解不开的情结.文。
结中草药之缘 “诗圣”杜甫保健养生之道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结中草药之缘“诗圣”杜甫保健养生之道
导语:名人养生深受大家的欢迎,大诗人杜甫不但诗文写的绝,甚至还精通药理以及养生之道。
一起来看看杜甫是与中草药是如何接下不解之缘的吧!
目录:
第一章:杜甫: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第二章:细读《钱本草》能得养生道
第三章:女皇武则天的养生之道
名人养生深受大家的欢迎,大诗人杜甫不但诗文写的绝,甚至还精通药理以及养生之道。
一起来看看杜甫是与中草药是如何接下不解之缘的吧!
杜甫: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2012年是中国唐代着名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
京兆杜陵人(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南)。
712年2月12日,杜甫生于河南巩县。
他曾任左拾遗,后被贬为华州习功参军;公元759年,杜甫弃官入蜀,定居成都;公元770年,杜甫卒于湖南岳阳,时年59岁。
杜甫一生共创作诗歌近3000首,今存1400多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1962年,杜甫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着名诗人,做过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
杜甫幼年聪慧,七岁便开始学诗,十五岁“出游翰墨场”时,他的诗文已经引起洛阳名士的重视。
生活常识分享。
幽幽药香 淡淡诗情——浅议古代文人墨客的中药诗文
至 。一 积 一散 谓 之 道 , 不 以 为珍 谓 之 德 , 取 与
微 观 到 宏 观 ,勾 画 了 一 幅 山 村 野 夫 居 住 茅
屋、 眼望飞云、 耳 听泉声、 安 乐 自得 的 闲逸 神
情 。在 这 “ 龙舒 国” 里, 松 杉参天 、 野橘遍地 、
石乳 溶洞、 麻 麦 阡 陌 … …
在 明代 文人李 诩所 著 的 《 戒 庵 老 人 漫
笔》 中 有这样一段 记载 : “ 木贼 反 , 自号 威 灵 仙 , 与辛 夷 前 胡相 连 结 , 犯 天雄 兵 , 上 谓 生 日: ‘ 豺狼毒吾 民, 奈何 ? ’ 生日: ‘ 此小 草寇 ,
川所 写 , 书法道 劲挺拔 , 日: “ 乌 头 早 续 杏 林
唐 代 诗 人 王 维 人 称 诗 佛 ,为 在 家 的 大 乘 佛 教 的居 士 , 幼年 即 文 采 出众 , 誉 满 乡里 。
相传他 在 山西定 襄县 ( 今忻 州市 所辖 ) 居 士
山 隐居 读 书 时 , 有次偶 染小 疾 , 便 上 街 去 买 药 。 当他 来 到 一 家 药 店 门 口时 , 见 到 柜 台 内 坐着一 位端庄 秀丽 、 文静素雅 的少女 , 心 中
合 宜谓 之 义 , 无 求 非分谓 之礼 , 博 施 济 众 谓 之 仁, 出 不 失 期谓 之信 , 人 不 妨 己谓 之 智 , 以 此 七 术精 炼 , 方可 久而 服 之 , 令 人 长 寿 。若 服 之
非理 , 则弱志伤神 , 切须 忌之。 ” 此 文 利 害 之
杜甫诗中的药味人生——杜甫涉药诗探析
基 金项 目: 津 市 高 校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 号 : 天 编
2022 。 0 7 2 7)
饵 。他讲究药物 收藏 , 在每种药 物上 贴上标 签 , 以便 “ 看题 检药囊 ” 《 ( 西郊 》 。 )
3 识药 杜 甫在 长期 的种药 、 药 过程 中 , 累 了丰 富 的药 学 采 积
2 采药与制药
现 了他 的医药学 素养 , 时 , 勾 勒 出他 的药 味人 生 。杜 同 也 甫一生贫 困 , 病 缠 身 , 成 了他 的亲 密伙 伴 , 随他 一 百 药 伴
生。无钱买药 , 久病 成 医 , 人 另辟 他 径— —种 药 、 药 , 诗 采 积累 了丰 富 的 中药 知识 , 了生计 , 为 诗人 也 靠 卖 药 度 日。
了苍耳 主疗 风湿 痹痛 的 功用 , 由于苍 耳有 小 毒 , 诗人 还记
述 了解毒 的炮 制方法 : 加点瓜薤 间 , 稀橘奴 迹 ” “ 依 。后 来 ,
杜甫从 医书中得 知乌 鸡有 补 虚 、 除风 湿麻 木 的作 用 , 和 便
儿子一起 修 栏 养 鸡 , 写下 了 “ 风 恃 乌 鸡 , 卵方 漫 吃 ” 愈 秋
个魏十 四侍御不 惜亲 自骑 着 高头 大马 寻到 草堂来 留付 药
价。
此 说“ 王子 ” 戎 是借人称花 。
杜甫在秦 州时 , 有 : 隐者 柴 门 内, 蔬绕 舍 秋。盈 写 “ 畦 筐 承露薤 , 待致 书求 。束 比青 刍色 , 不 圆齐 玉箸 头 。衰年
杜甫几十首涉药诗描写 了与中草药 的“ 情缘 ” 也 为我 ,
之担忧 了。 4 卖药
( 寓 目》 , 葳蕤秋 叶少 , 映野 云多 。隔沼连 香芰 , 《 )“ 隐 通林 带女萝 。甚 闻霜薤 白, 重惠意如何” 《 ( 佐还 山后寄 》 其三 ) 。 杜甫对 药物的功用也颇有研 究 。在《 丈人 山》 一诗 中写到 :
「诗词鉴赏」中药入诗情趣浓
「诗词鉴赏」中药入诗情趣浓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平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
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欢迎各位关注,同时也欢迎各位投稿!我国是一个能诗善词的国家,古代诗词歌赋精美绝伦自不待言,还有不少诗人很善于将中草药名词写入诗中,耐人寻味。
在数千味中草药名中,有风花雪月,草木石虫、六畜五禽、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天地玄黄,也有酸甜苦辣、轻重缓急、赤白青紫、东西南北、上下左右、春夏秋冬。
很多药名既形质兼备,动静相宜,又俗中见雅,立意奇巧,饶有韵味。
以中药名写成的诗词,虽然不论药理,但信手拈来,巧妙连结,却显示了作者的诗才和药物常识,读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药名诗南朝齐-王融重台信严敞,陵泽乃闲荒。
石蚕终未成,垣衣不可裳。
秦芎留近咏,楚蘅晋远翔。
韩原结神草,随庭衔夜光。
药名诗始于南朝齐,现存最早的即王融的这首诗。
全诗每句诗中都嵌用了一个中药名。
(重台[又名重楼]、陵泽[又名甘遂]、石蚕[为石蛾的幼虫]、垣衣[即地锦,又称爬墙虎]、秦芎[芎藭]、楚蘅[杜蘅]、神草[即人参]、夜光[锦草别名])。
道出了作者虽清贫而志远,长者之风也。
药名诗南朝梁-萧纲朝风动春草,落日照横塘。
重台荡子妾,黄昏独自伤。
烛映合欢被,帷飘苏合香。
石墨聊书赋,铅华试作妆。
徒令惜萱草,蔓延满空房。
此诗用了十个中药名。
春草[白薇].横塘,谐音莨菪,又名断肠草。
台[重楼],黄昏[王孙]. 合欢[合欢皮,合欢花],铅华[铅粉、铅丹].萱草[黄花菜],蔓延[王孙异名]。
答鄱阳客诗唐-张籍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诗向松柏,心中万事喜君知。
张籍巧用“地黄”、“栀子'、“桂心”等中药名,倾诉了与客相逢的衷肠。
而且这首诗还是由药名拆开构成的“连珠体”,平添情趣。
奉和鲁望药名离合唐-皮日休桂叶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绶蘸溪黄。
连云更入幽深地,骨录闲携相猎郎。
诗人巧妙地将药名拆开分散在头句诗末尾和下句诗的开头,故这首诗含有紫葛、黄连、地骨(皮)三味中药,自然贴切,趣味生动。
洗药浣花溪,看题减药囊
洗药浣花溪,看题减药囊作者:赵芸来源:《卷宗》2019年第01期摘要:杜甫被尊为诗圣,杜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典范。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晚年更是体衰多病,从而催使其种药,采药,制药,运用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来调养身体。
这中间,无不包含着杜甫对生命的关切与体验,从而使之创作了很多关于中草药的诗作。
笔者以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期间所作中医药诗歌为研究对象,关注诗圣杜甫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从一侧面反映杜甫诗歌题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关键词:杜甫;中医药;成都草堂;诗歌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岁末,携家眷由同谷(今甘肃成县)入蜀,于永泰元年(765)离开“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去蜀》),除去宝应元年七月(762)至广德元年三月(764)约一年多的时间,杜甫在成都草堂的生活实际为三年零九个月,作诗249首,创作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戏为六绝句》《春夜喜雨》《蜀相》《赠花卿》等耳熟能详的名篇佳作。
成都乃“天府之国”,自古以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而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终于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平原上有一处安身立命之所,其心境比之困顿长安期间当然要愉悦自在许多,无官一身轻的诗人在成都的生活确实悠然自得,“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江村》)。
可是,在成都的生活虽然安稳,却依旧清贫,加之疾病缠身,杜甫唯有自力更生,运用多年积累的医药知识,靠着种药或卖药来维持体弱多病的身体。
因此,在草堂居住期间,诗中常常出现有关于中医药的诗句。
以下将杜甫在成都居住期间所作涉病涉药的诗歌进行简要分类。
1 成都草堂中医药诗歌分类笔者将杜甫在成都期间所作中医药诗歌大致分为三大类别:疾病类、草药类、养生类,见表1。
2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识药自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难得有此闲情逸致,于是,他潜心观察和研究中草药的生长情况,将中草药的形态描绘的格外生动,如“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从杜诗看杜甫的消渴症
从杜诗看杜甫的消渴症作者:谢明利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8期摘要:杜甫一生命运坎坷体弱多病,消渴症是其最严重的疾病。
消渴症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肺疾、脚疾甚至于眼疾、耳疾、手疾、头风等相互作用,加剧了杜甫的病情。
而他消渴症的起因主要是生平凄惨穷困、饮酒无度和个人性格急躁,也正是这些原因使其消渴症愈加严重。
关键词:杜甫;诗歌;消渴症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18.034对于唐代文人来说,其患病的状态多保留在体现个人情感的体裁—诗歌之中。
文人在有意无意间将患病的体验或患病时的情况发而为诗,透过诗文,我们可以了解这些文人的患病状态及情感与心理,这对于我们重建对历史人物的想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
杜甫留存了大量写实的诗,写病的诗也很多,本文试从医疗史和日常生活史的角度以杜诗为基本材料对杜甫的消渴症进行研究,对杜甫进行再认识。
王东认为杜甫的诗中提及自身疾病的大约有60首,何骐竹统计杜甫提到病的诗160多处②。
其实不然,笔者经过查找《全唐诗库》,统计出杜甫病诗共有175首,经过分类和筛选,其中有51首为涉及杜甫具体疾病消渴症、肺疾、脚疾、疟疾等,另外124首为杜甫称自己患病或带有患疾等字眼的诗。
笔者发现杜甫的消渴症最为严重,本文所研究的范畴即为杜甫所写关于自身消渴症的诗。
1 杜甫所患消渴症消渴症,顾名思义,主要包含“消”和“渴”两大特征,“消”即指消瘦,“渴”即指口渴难耐。
现代医学一般认为消渴症为糖尿病,其典型症状包含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疲乏。
然而,中医与西医病名并不完全对应,“中国传统医学术语据以建立的体系和近现代的西方术语几乎是无法对译的……我们既无法确知某一古代典籍中的术语在近代记载中是否仍意味着同一事物,也无法为古书中论述的某一疾病找到它在近代的准确对应物”③。
另外西医也认为:“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诊断是以血糖值作为主要依据的,因此部分糖尿病患者并不符合消渴病。
中医e百-唐诗与中医药-诗圣杜甫与中医药
中医e百-唐诗与中医药-诗圣杜甫与中医药来源:互联网作者:炎继明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巩(今河南巩县)人。
他出身于官僚家庭,是杜审言的孙子。
因居长安城东南的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早年仕途失意和生活贫困,使他对当时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并从思想感情上更加接近了人民。
他博览群书,二十四岁时,曾到洛阳赶考,但没考中。
遇上安禄山反叛,逃难到陕西、四川。
以后,依靠严武等人之助,在成都营建草堂,过了两年多比较安定的生活。
蜀中军阀混战,他离开四川漂流到湖北、湖南。
广德二年回成都,严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又称杜工部.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同情人民的态度。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意谓一年到头,我都在为百姓而忧伤;叹息之中,我内心火辣辣地难过),这是杜诗的一条思想主线。
把人民的痛苦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而且投入了自己的血泪深沉的感情,这在中国诗史上是罕见的。
“但有故人供禄米”、“多病所需惟药物”,诗人贫病交加,不仅需要朋友周济米粮,而且还需要治病的药物。
休说杜甫仅以空文悯人,贫穷并多病的他能拿出多少财物给人呢?他为了治病而种有草药,其《远游》诗曰:“种药扶衰病”。
但“药许邻人斸”(《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
他不仅以草药自疗,而且也把自种的草药施舍给贫苦的百姓和邻居好友。
诗人住处有棵枣树,允许穷困的邻人来打枣充饥。
如《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意为吴郎啊,我是任凭西邻寡妇到堂前来打枣的,那是一位无食无儿的孤苦妇人。
要不是家贫,她哪能这样,只因为她怕你,倒该对她更加相近相亲。
她来打枣时,对你心存戒备,虽然是多心多虑,但是你一来便插上篱笆,这也未免过于认真。
她曾向我哭诉,因官府盘剥而穷得只剩下一把瘦骨,一想到戎马干戈中的穷人便令我老泪沾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旁 开 辟 了一块 一 亩左 右 的药 圃 。 种植 了枸 杞 、 香 历 仍 心 酸 不 已 : 长镌 长镌 白木 柄 ,我 生 托 子 以 为 丁 “
等 珍 贵 药材 。他 在 《 枇 》 诗 中写 到 : 楠 树 色 冥 命 , 高 一 “ 黄精 无 苗 山雪 盛 , 短衣 数挽 不 掩胫 ” 《 ( 乾元 中寓
湿 麻 木 的作 用 ,便 和 儿 子 一 起 修 栏 养 鸡 ,写 下 了 5 结 语
“ 风 恃 乌 鸡 , 卵方 漫 吃 ” 《 宗 文 树 鸡 栅 》 的 愈 秋 (催 )
来 自西 域 的 “ 王 子 ” “ 里 戎 王 子 。何 年 别 月 戎 :万
二 学 士 》 , 香 芹 碧 涧 羹 ” 《 郑 广 文 游 何 将 军 山 往 潭 州 时 , 已故 。这 时 , 甫走 投 无路 。 家 只能 )“ (陪 韦 杜 全 林 》 二 ) 点 明 了药 物 的 分 布 地 带 。 诗 文 中也 多 挤 在 湘 江 中 的一 条 木 船 上 。 养 家糊 1 他 在 湘 江 其 , 为 : 3,
发展 、
关 键 词 杜 甫 中草 药 诗 歌
中图 分 类 号 R2 8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9 X( 0 2) — 0 6 0 6 2 3 7 2 1 01 0 6 — 2
古 往 今来 很 多诗 人 既能 吟 诗作 赋 , 同时 又通 晓 誉 。 居 隙地怯 成 形 。 ” 药 条药 甲指种 植 药材 的枝 根 ( 医药 医理 。在创 作千 古绝 唱 的诗 篇 的 同时也 将 自身 干 和果 实 ) 此他 自欣 自赏 , 常在药 圃流 连忘 返 , 对 常 的 医药养 生 知识 融人 作 品之 中。在 中医史 上 , 医文 往 往 “ 常绝 醉 困 , 此 片 时 醒 ” 《 槽 》 , 至 梦 寻 卧 (高 )甚 并茂 , 伫立 于世 的 医家 不胜 枚举 。 中医药 知 识 虽然 中也 想用 太平 寺 泉水 来 “ 润 通药 圃” 《 馀 ( 太平 寺 泉 与诗 词歌 赋 分属 不 同 的文化 世 界 ,但 两 者却 同根 、 眼》 。 杜臆 》 )《 曾评 日 :公常 多病 。 至必种 药 , 有 “ 所 故 同源 、 同基 于 中华 民族 传统 文 化 , 因而 两 者 之 间存 ‘ 种药扶 衰病 ’ 之句 , 条有 甲 , 有 见种 药多 品 。” 可见 ,
. 维 持 生计 ,杜 甫 时 而卖 药 为生 。唐 代 宗 大 历 四年
在 长 期 的种 药 、 药 过 程 中 , 甫 积 累 了丰 富 投 靠 当 时任 湖南 都 团练 使 兼 衡 州 刺 史 的 老 朋 友 韦 采 杜 的 药 学 知 识 。“ 山 多 药物 ” 《 留赠 集 贤 院 崔 于 之 晋 , 料 赶 到 衡 州 时 , 已调 往 潭 州 , 杜 甫 复 故 (奉 不 韦 待
(赠 李八 秘 书别 三 十韵 》 ,常苦 沙崩损 药 栏 ”《 《 )“ (将 冥 ” 《 逢襄 阳杨少府 人城 , (路 戏呈 杨员 外绾 》 。在成 ) 驱 一 赴 成 都草 堂 途 中有作 , 寄严 郑公 》 。经 过 他 的辛 都 浣花 草 堂居 住 时 ,杜甫 写 了 《 竖子 摘 苍 耳》 先 ) 诗 “ 童儿且 时摘 。侵 星驱之 勤 劳动 , 圃 的草药 长 势很 好 ,绝 句 》 四记 载 道 : 诗 , 中写道 :卷 耳况疗 风 , 药 《 其
中 医 文 化
杜甫 不 仅 自己采 药 ,还 让 自己 的孩 子 们 也 去采 药 。 食 , 老 , 中 补 不 足 , 久 痢 冷 泻 。 健 人 。 ” 耐 调 止 肥 诗 采 药 后 , 还 “ 船 先 主庙 , 药 浣花 溪 ” 《 句 》 他 移 洗 (绝 其 的大 意 为 :阮 隐 居 在 柴 门 内 的 院 子 里种 植 了许 多 二 ) 辛 苦采 回的药要 精 心炮 制 , 。 晒干贮 藏 。 “ 有 晒药 蔬 菜 , 了秋 天 , 到 围绕 着 茅 舍 全 是 蔬 菜 。隐 者 不 待
中 医 文 化
唐代通 医文士杜甫涉药诗探析
张 颖
( 津 中医药 大 学人 文 管理 学院 , 津 3 0 7 ) 天 天 0 0 3
摘 要
杜 甫 是 中 国文 学 史 上 声 名 赫 赫 的现 实 主 义诗 人 , 有 “ 圣 ” 称 , 创作 的诗 歌 被 誉 为“ 史 ” 二 十 首 》 ,晒 药安 垂 老 ” 《 (秦 )“ ( 独 诗 人 索 求 便 送 来 了满筐 的 薤 .一束 束 的薤 茎 如 刍
坐 》 , 采 药吾 将 老 ” 《 州 杂 诗 二 十首 》 之 句 。 药 草 一 般 的 青 绿 ,圆 而 整 齐 的鳞 茎 像 白玉 筷 子 一 样 )“ (秦 )
中药 学知识 1 种药
除 了 躬耕 种 药 ,杜 甫 闲暇 时 也 上 山采 野 生 药
材 。《 怀 》一 诗 中写 到 :编 蓬石 城 东 ,采 药 山北 写 “
肃宗 乾元 二 年 (5 ) 底 , 甫脱 去 官 袍 , 到 谷 。” 甫后 半生 诗歌作 品硕果 累 累 , 活却 陷人 困 79 年 杜 来 杜 生 为 成 都 , 亲 友 的帮 助 下 , 成 都 浣 花 溪 畔 营 建 了一 境 , 了生计 经 常顶 风 冒雪 上 山采 药 。有 一 次大 雪 在 在 座草 堂 。如今在成 都市 郊万 里桥 西浣 花溪 畔的那 座 封 山 , 一 边 用 难 以掩 体 的短 衣 紧裹 着 身 体 , 边 他 一 “ 都草堂 ” 是 当年杜甫 的简 陋茅屋 。杜甫 在草 堂 寻找 被雪 掩 埋 了的 黄精 苗 。事 后 , 回忆 起 这 段经 成 就 他
在着 相通 相 融 的关 系 。文 士通 医 , 如 为 中 医插 上 这 块 药 圃有 一定 面积 ,且 种 植 的草 药 品种 丰 富 , 恰 药
了~ 双 文学 的翅 膀 ,使 得传 统 医 药学 传播 得 更 广 、 苗 长 势喜 人 . 派生 机 。杜 甫将 对 草药 的特 殊感 情 一
烂熳 任远 适 。放 筐亭 午 际 , 洗剥 相蒙幂 。 ” 见 , 可 “ 药条 药 甲润青青 , 过棕亭 入草 亭 。苗 满空 山惭取 去 , 色
基 金 项 目: 津 市 高校 人 文社 会 科 学研 究项 目(0 7 2 7 天 20 22 )
囝 竺苎 堂 苏 医 璺 竺 兰翌 中药
人 山》 诗 中写 道 : 扫 除 白发 黄 精 在 。” 一 “ 黄精 具 有 药 。唐 玄 宗 天 宝 十 年 (5 ) 杜 甫在 长 安 已经 困居 71 , 补 气 养 阴 、 脾 益 肾 的功 效 , 乌 发 。 “ 耳 况 疗 了约六 年 之 久 。他在 《 “ 大 礼赋 ” 中写 道 “ 健 能 卷 进 三 表》 都 风 …… 登 床 半 生 熟 , 箸 还 小 益 。加 点 瓜 薤 问 , 下 依 市 卖 药 , 食友 朋 ” 可 见 杜甫 生 活 十分 困难 。代宗 寄 ,
作 中 , 仅 为 世 人 展 现 了他 的 医药 学 素 养 , 时也 “ 叶带 浮 毛 , 花 披素 艳 ” 《 不 同 细 疏 ( 江头 四咏 ・ 香》 ; 丁 ) 他 勾勒 出他 与 中药深 深 的不 解情 缘 。杜 甫 一 生贫 困 , 赞 美 药 圃 中 的桃 树 “ 高秋 总馈 贫 人 实 , 岁 还 舒 满 来 百 病 缠 身 ,久 病 成 医 ,而 无 钱 买 药 的诗 人 另辟 他 眼花 ” 《 ( 题桃 树》 。 ) 途—— 种 药 、 药 、 药 、 药 . 间 积 累 了 丰 富 的 2 采药 与制药 采 制 卖 其
冥, 江边 一盖青 。 近根开 药 圃 , 叶制茅 亭 。 杜 甫为 居 同谷 县 作歌 七首 》 。他也 深 谙 药物 的采 收季 节 , 接 ” ) 药 田倾 注 了 大量 心血 : 幕府 筹频 问 ,山 家药 正 锄 ” “ “ 寄语 杨员 外 , 山寒 少 茯苓 。归来 稍 暄暖 , 为斯青 当
物 炮 制 方法 也 难不 倒 杜 甫 ,乌 麻 》 中写 道 : 乌麻 的 洁 白。最 后 还 写薤 白温 中疗 疾 的作 用 。薤 白味 《 诗 “
蒸 续 晒 ,丹 橘 露应 尝 … …竹 斋 烧 药 灶 ,花 屿 读 书 辛 性 温 , 通 阳 散 结 、 气 导 滞 的功 效 , 治 衰 年 有 行 能 床 。” 麻 即黑 芝 麻 , 乌 旧时 乌麻 的炮 制要 九 蒸 九晒 , 关 膈 冷 气 , 而无 需 再 为 之 担 忧 了 。 因
林 带 女 萝 。甚 闻 霜薤 白 , 惠 意 如何 ” 《 还 山 后 的诗 句 , 是 他 在潭 州 卖 药生 活 的 写 照 。杜甫 不仅 重 (佐 就
寄 》 三 ) 杜 甫 对 药 物 的功 用 也 颇 有研 究 。在 《 其 。 丈 在 潭 州 卖 过 药 , 长 安 、 州 、 都 等 地 也 都 卖 过 在 华 成
熬 捣充 饵 , 过程 相 当 繁芜 。在 收 藏药 物 时 杜 甫也 是 4 卖 药 极 为讲 究 、 每 种 药 物 贴 上 标 签 , 便 “ 题 检 药 给 以 看 囊 ”《 ( 西郊 》 。 )
3 识药
杜甫 漂泊一生 , 弱多病 , 常衣食无 着 , 体 常 为 ( 9 ) 杜 甫 一 家辗 转 飘 零 到 了潭 州 。他 原 打 算 去 76 ,
有 涉 及 药 物 的 生 长 情 况 , 秋 山 苜 蓿 多 ”( 寓 岸 边 摆摊 卖 药 , 强 度 日。《 秋 枉裴 道 州 手札 , “ 《 勉 暮 率
目》 , 葳 蕤 秋 叶 少 , 映 野 云 多 。隔 沼 连 香 芰 , )“ 隐 通 尔 遣 兴 , 递 近呈 苏 涣 侍 御 》 药 物 楚 老 渔 商 市 ” 寄 中“
耳 主疗 风湿 痹 痛 的功 用 , 于苍 耳 有 小毒 , 人 还 就 弊 庐相 别 》 。说 明杜 甫 的草 药 , 真 价 实 , 以 由 诗 ) 货 所
记 述 了解 毒 的炮 制 方 法 为 “ 点 瓜 薤 间 , 稀 橘 奴 这 个 魏 十 四侍 御 不惜 亲 自骑 着 高头 大 马寻 到 草 堂 加 依 迹” 。后 来 , 甫 从 医 书 中得 知 乌 鸡 有 补 虚 , 风 来 留付 药 价 。 杜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