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诗朗诵沁园春雪.ppt(人社局诗歌朗诵)
合集下载
沁园春雪ppt优秀课件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北国风光,表现出诗人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敬仰。
体现民族精神
诗歌中的民族精神内涵,激发了读者的爱国 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歌颂劳动人民
诗歌中通过对普通百姓的描写,表达出诗人 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赞美。
追求人生理想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人生 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精神追求
01
02
03
作者介绍
作者
毛泽东(1893年-1976年),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 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 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 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作者用比喻手法,将“雪”比作 “银蛇”、“蜡像”,生动形象 地描绘出北方雪景的美丽与壮观
。
拟人
通过将自然景观拟人化,赋予景物 以人的情感和动态,如“欲与天公 试比高”,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
对偶
运用对偶句式,如“山舞银蛇,原 驰蜡象”,使文章节奏明快,形象 更加鲜明。
表现技巧
融情于景
通过将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使 读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体会到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当代价值
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如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等。在当代社会,这些价值 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实意义
学习《沁园春·雪》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同时,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 史,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此外,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追求 真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体现民族精神
诗歌中的民族精神内涵,激发了读者的爱国 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歌颂劳动人民
诗歌中通过对普通百姓的描写,表达出诗人 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赞美。
追求人生理想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人生 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精神追求
01
02
03
作者介绍
作者
毛泽东(1893年-1976年),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 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 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 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作者用比喻手法,将“雪”比作 “银蛇”、“蜡像”,生动形象 地描绘出北方雪景的美丽与壮观
。
拟人
通过将自然景观拟人化,赋予景物 以人的情感和动态,如“欲与天公 试比高”,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
对偶
运用对偶句式,如“山舞银蛇,原 驰蜡象”,使文章节奏明快,形象 更加鲜明。
表现技巧
融情于景
通过将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使 读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体会到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当代价值
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如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等。在当代社会,这些价值 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实意义
学习《沁园春·雪》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同时,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 史,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此外,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追求 真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沁园春雪课件(共18张PPT)

朗读指导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想象) 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精读课文
2.上下阕之间有一句过渡句,请迅速找出并说说它的作用。
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作用:承上启下: 江山如此多娇承接上文,总结雪景,对北国风光做总评。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开启下文,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以此抒发 抱负。
精读课文
3.下阕提到了哪些英雄为江山折腰?作者对他们的评价如何?
字音字形
沁园春(qìn)
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惟余莽莽( mǎnɡ)
立刻 顿失滔滔(tāo) 红装素裹(ɡuǒ)
分外( fèn) 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án) 折腰(zhé)
妖娆(ráo) 妖艳美好 风骚(sāo)风辞骚》,里本的指《《离诗骚经》》,里后的来《泛国指风文》章和辞《藻楚。 数风流人物(shǔ ) 今朝(zhāo)
初读课文
思考:下阕内容主要由哪个字统领?其统领的内容有何特点?
下阕以“惜”字总领以下七句,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 的评论。词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推进,如同 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精读课文
1.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北方的壮丽雪景的?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初读课文
1《沁园春雪》课件(共26张PPT)

承上启下,引入论述 歌
颂
无
具体评论:“惜”
产
阶
级
歌颂时代英雄:“数” 英
雄
拓展 沁园春 长沙
1925年2月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 遍,丛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 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阔,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 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 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 否,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热 爱
(以动写静)
祖 国
大
(虚写)
好
河
山
分析下阕
文中提到哪些英雄为江山折腰?
明确: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宋 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
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作者用了一个“惜” 字,“惜”什么呢? 明确:“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只识弯弓射大雕。”
“惜”中含有哪些意思?
“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就是肯定中华 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写作背景
• 1925年2月,毛泽东 从上海回到韶山,从 事革命活动,军阀赵 恒惕要逮捕他,在韶 山人民的掩护下,他 秘密离开韶山,到达 长沙,并独自来到橘 子洲头。事后作《沁 园春 长沙》此时毛
泽东正在苦苦寻求救 国救民之路,因而发 出了“怅寥阔,问苍 茫大地,谁主沉浮?” 的呼喊。
探究
《沁园春 长沙》里作者对当年的求索 “怅寥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在《沁园春 雪》中是否有了回答?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 会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 信念。
2. 质疑讨论,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 3. 明确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
《沁园春雪》优秀课件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沁
园
春
·
雪四级 五级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024/9/12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目 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四级
01 学习背景
03 五级 课堂检测
02 新课导入
04 拓展延伸
2024/9/12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学
沁
想象写景 (虚写)
园
(写景、抒情)
春
·
承上启下,引入论述
雪
引无数英 雄竞折腰
具体评论:“惜”
歌颂时代英雄:“数”
歌颂无产 阶级英雄
(抒情、议论)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延
伸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拓 展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肆部分
2024/9/12
22
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体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 明确:说明过去的历史人物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是今天 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只有他们,才是祖国河山的真正主人,才是真正的历史创 造者。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 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 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拟手法,把“山”“原”动态化。 说山原在“舞”、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群山和高原丘陵在万里雪飘中的恢宏景象, 此句变静为动,使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沁
园
春
·
雪四级 五级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024/9/12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目 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四级
01 学习背景
03 五级 课堂检测
02 新课导入
04 拓展延伸
2024/9/12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学
沁
想象写景 (虚写)
园
(写景、抒情)
春
·
承上启下,引入论述
雪
引无数英 雄竞折腰
具体评论:“惜”
歌颂时代英雄:“数”
歌颂无产 阶级英雄
(抒情、议论)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延
伸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拓 展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肆部分
2024/9/12
22
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体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 明确:说明过去的历史人物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是今天 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只有他们,才是祖国河山的真正主人,才是真正的历史创 造者。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 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 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拟手法,把“山”“原”动态化。 说山原在“舞”、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群山和高原丘陵在万里雪飘中的恢宏景象, 此句变静为动,使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沁园春雪诗朗诵背景及配乐推荐PPT文档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 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诗朗诵背景及配 乐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沁园春雪诗朗诵背景及配乐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惜秦皇汉内外,惟余莽莽; 沁园春雪诗朗诵背景及配乐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沁园春雪诗朗诵背景及配乐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 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诗朗诵背景及配 乐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沁园春雪诗朗诵背景及配乐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惜秦皇汉内外,惟余莽莽; 沁园春雪诗朗诵背景及配乐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沁园春雪诗朗诵背景及配乐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沁园春 雪》PPT课件(完整版)

必考字词梳理
注 释
1. 惟余莽( mǎng)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惟余,只 ·
剩。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中 的
2. 天公:指天。 字音易错,韵母要读正确。
生 3. 须:等到。
难 字
4.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 丽景色。 字形易错,区别同音字。
词
5.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这里是说秦皇汉武
引得古代许多英雄人物为之“折腰”。“多娇”既是对景的 概括、赞美,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英雄人物的评论。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ɡě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课文拓展积累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zhēnɡ rónɡ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雪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 所钟情的对象,岑参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的欣喜。
导入
李白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豪迈, 柳宗元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无奈。雪在诗篇里 是诗人情趣的寄托、人格的化身,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场 气势恢弘的雪——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
课文全篇探究
3. [发散思维] 这首词是从哪几方面体现词人诗词的豪放风格的? 开头——以“千里”“万里”渲染词人登高远眺时视野
的开阔,形成了广阔的意境。 中间——写“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从南到北,自
西向东,表现了词人远眺、俯视时的意气风发。 结尾——表现出一种油然而生、无法抑制的自豪感。 整体——画面雄伟壮观,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情
归纳总结
沁园春雪ppt课件

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 1、个人自由诵读: • 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诗歌基本内容,关注
重点词语的读法写法
读一读:
qìn
沁园春
mǎng
莽莽
guǒ
素裹
ráo 妖娆
xùn 稍逊
fèn 分外
hán shǔ
zhāo
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今朝
• 2、个人或多人表演朗读: • 感情基调:豪放激动,充满自豪 • 语速:上阕的“望”和下阕的“惜”要有较
以上景物确实很美,作者认为还有那种景色是美丽 的呢?
沁园春 ·雪
诗人毛泽东
任先青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常于马背构思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 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数算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站成了世界的诗眼 嘹亮了东方
长停顿“须晴日”和“俱往矣”语速 要慢“还看今朝”要用拖音来读……
• 重音:“分外”、“多娇”等要重读,“惜”、 “略”、“稍”、“只”需轻读……
• 表情:微笑、从容、自信,傲视一切 • 动作:想象自己站在至高点上俯瞰祖国江山,
身形要挺拔,气度要雄健
3、个人有感情朗读 4、全班齐读
第二乐章:由文及人——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北国”,即祖国北方,点明了所写的地域。“千里” “万里” 是互文,应合起来理解,意思是千万里范围之内到处是“冰封” “雪飘”。作者登高望远,视野开阔,并在想象之中扩展视觉形象, 使视线远达千万里,形成了广阔的意境,显示了宏大的气魄。一动 一静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壮丽雄奇、玉砌银妆的冰雪世界。
《沁园春 雪》课件(共41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惜/秦皇汉武,
只识/弯弓射大雕。
略输/文采;
俱往矣,
唐宗/宋祖,
数/风流人物,
稍逊/风骚。
还看/今朝。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描绘北国雪景 下阕:评价古代帝王
2.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
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进了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天 地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 迈情怀。“封”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显得舞姿轻盈。肃 穆中有飞舞的动态,由下至上,由地面至空中,意境开阔,气 魄宏大,格调不凡。
热 爱 祖
歌 颂 当
春
国代
·
雪 下阕 评古:短于文治 古今英雄论 抒怀 颂今:风流人物 (寓情于议)生,你学了读了这首词后, 是否有了一名新时代中国人的觉悟!
⑴拥有民族自豪感和坚定的信念; ⑵继承和发扬先辈们那种革命精神 和豪情壮志; ⑶肩负起民族崛起的重任。
出辈才人
作者对祖国的深情 充满自信的情怀
总结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分上下两 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然后 写眼前实景,接着写想象虚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写出了“江山如此多娇”。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 感叹,并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诗 人伟大的抱负。
写作特色
1.动静结合、虚实相映。
整体感知
朗诵
注意: 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本词的感情
基调,读出感情。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雪》ppt课件

• (二)词的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 有定数,字有定声,分上阕(上片) 和下阕(下片)。
词的分类
①字数: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8~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②片段: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 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 前阕后阕; 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 四叠极少见。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 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 你怎样的感受? “山”“原” 都是静物,写它们 “舞”
和“驰” ,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形象地展
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
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
跃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 看今朝。”
作业: 搜集写 雪 的 古 诗 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抗战胜利后公开发表。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国民 主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后,评价 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 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在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紧 要关头,给人民以鼓舞。
毛 泽 东 亲 笔 手 书 的 《 沁 园 春 雪》
二、朗读课文
诵读训练
诗歌朗读应注意些什么?
•停顿 •节奏 •重音 •感情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三、听读课文 整体感知
沁园春 雪
四时风光,赵忠祥诗朗诵沁园春雪!_超清.kux
1936年2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词的分类
①字数: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8~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②片段: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 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 前阕后阕; 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 四叠极少见。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 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 你怎样的感受? “山”“原” 都是静物,写它们 “舞”
和“驰” ,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形象地展
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
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
跃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 看今朝。”
作业: 搜集写 雪 的 古 诗 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抗战胜利后公开发表。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国民 主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后,评价 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 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在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紧 要关头,给人民以鼓舞。
毛 泽 东 亲 笔 手 书 的 《 沁 园 春 雪》
二、朗读课文
诵读训练
诗歌朗读应注意些什么?
•停顿 •节奏 •重音 •感情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三、听读课文 整体感知
沁园春 雪
四时风光,赵忠祥诗朗诵沁园春雪!_超清.kux
1936年2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谢谢!
沁园春·雪
作者:毛泽东 朗诵:祝钦德
大家好!我在为大家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之前, 简要介绍毛泽东创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当时,毛泽 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袁家沟, 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 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 大好河山和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毛泽东眼前时,不 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 放之词。此词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 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抒发毛泽东伟大的 抱负及胸怀。 毛泽东这首词是在重庆谈判期间初次发表在国统区, 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陈布雷先生高度评价说:“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 称盖世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