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基本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理解并熟练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可能已有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深入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观察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这些关系。
3.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4.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情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5.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优秀教学案例
-请举例说明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各小组讨论后,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点评和指导,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及其应用。
2.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通过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板书在黑板上。
3.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详细解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强调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价:商品的价格,通常指每单位商品的价格。
-数量:购买商品的个数或重量。
3.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4.创设互动式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二)问题导向
1.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2.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单价数量和总价》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实例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单价、数量和总价》(课件)-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21张PPT)
5.(易错题)书店里每本《科学探秘》28元,每本《十 万个为什么》32元。笑笑有90元钱,准备买3本书 捐给山区小朋友,有几种不同的买法?
方法一:买3本《科学探秘》。28×3=84(元) 方法二:买2本《科学探秘》和1本《十万个为什么》。 28×2+32=88(元) 答:有两种不同的买法。
6.一桶花生油108元。国庆期间,超市开展促销活 动:买二送一。公司要买63桶这样的花生油作为 福利发给员工,一共要花多少元? 63-63÷(2+1)=42(桶) 108×42=4536(元) 答:一共要花4536元。
当堂检测
2.彩笔每盒24元,买3盒,共需要( 72 )元。24元是彩笔的(单价), 3盒是彩笔的( 数量 ),求一共要多少元是求( 总价 ),数量 关系式是( 单价×数量=总价 )。
当堂检测
3.10元买了5本同样的练习本,一本练习本( 2 )元。10元是 练习本的( 总价 ),5本是练习本的( 数量 ),求一本练习本 多少元是求( 单价 ),数量关系式是( 总价÷数量=单价 )。
解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篮球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2)一千克苹果10元, 买4千克要多少钱?
80×3=__2_4_0_(元)
10×4=_4_0__(元)
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
… … …
… … …
探索新知
80×3=240(元)
单数总 价量价
10×4=40(元)
单 数总 价 量价
都是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知识点 2 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王叔叔买3千克瓜子花了60元。3千克瓜子的总价比 2千克花生的总价多28元。王叔叔买1千克花生需要 多少钱?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信息是( B )。 A.2千克,28元 B.60元,2千克,28元 C.3千克,60元,2千克,28元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购物时,为什么会关心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单价、数量和总价。
2. 新课导入(1)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公式:总价 = 单价× 数量。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购物、计算等,加深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理解和运用。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表现,如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
3. 期末考试中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题目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在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一课中,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核心内容,而学生能否理解和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则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十篇)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十篇)《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教材第78~80页练习十四第3、8、9、12、13、17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熟练掌握笔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中试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四舍五入”试商,首先,一起来回顾一下试商的过程。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汇报。
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8题。
教师点名__,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__完成,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9题。
(1)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计算。
(3)教师讲解,全班集体订正。
让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如何列竖式计算,再__解答,再由教师进行抽查。
三、实践应用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2题。
学生__完成试商,并归纳试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3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四第1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__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整堂练习课下来觉得是__,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才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
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学生比较粗心。
2.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3.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__固定思维。
针对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__惯。
要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时要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举例解释:如在购物场景中,学生需要知道每种商品的单价,确定购买的数量,然后计算出总价。
2.教学难点
-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这三个概念如何相互关联并运用于计算中可能存在困难。
-在实际问题中提取有效信息,特别是涉及到复合问题或者隐藏条件时,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知识进行分析。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如何合理安排预算?”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难点部分,比如打折商品的售价计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预算。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购物实验操作。学生们将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实际操作计算总价的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单价、数量和总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单价-数量-总价》设计与反思精选全文
影学生作品,让学生对单价有一个初印象。
】二、探“单价”过渡语:现在你对单价有了解吗?请你找一找下面材料中的“单价”(一)超市购物小票中寻找“单价”1.出示超市购物小票:2.请学生说一说小票中的“单价”生:一包薯片的价格是5元;一块巧克力的价格是7元…【注意引导学生单价的表述:薯片的单价是5元,表示每包薯片要5元。
】提问:“嫩姜的单价是?”它的单价读作:16元每千克,表示一千克或者每千克嫩姜要16元。
3.认识数量、总价提问:“这么多的数据,为什么你们就说这些是单价?这些呢?不是吗?2.(PPT出示一瓶特仑苏牛奶单价的图片)问:牛奶的单价又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3.(PPT出示一箱特仑苏牛奶单价的图片)问:这里的单价是多少?同样是特仑苏牛奶,怎么一个只要5.5元,一个却要72元?追问:一个苹果5元描述的是不是单价?一篮苹果30元是单价吗?那一车苹果500元呢?小结:看来不论是一个、一瓶还是一箱、一篮甚至是一车,只要是一个整体,那么就是物品的单价。
4. 问:优乐美奶茶单价又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与之前的单价有什么不同?(PPT出示一杯优乐美奶茶单价的图片)(手指其它两列数据)”【请学生举例子说明,例如:3包指的是薯片的数量,15元指的是3包薯片一共要15元,是总价。
】 课件出示“数量、单价、总价”(红体字)过渡语:认识了单价、数量和总价,请你用学到的知识帮老师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1. 完成练习纸第二题:2. 反馈学生作业 预:①12÷3=4(元)15÷5=3(元) ②12÷3=4(元/千克)15÷5=3师:优乐美奶茶的单价是3.20元/杯,我们将它读作:3.20元每杯。
(板书:3.20元/杯 读作:3.20元每杯)表示每杯或者一杯优乐美奶茶要3.20元。
过渡语:上周末老师去超市买东西,拿到了一张购物小票,你能找出这里面的单价吗?5. 问:请找出购物小票中的单价。
单价数量和总价 课件
单价与总价的关系
单价:同上。 总价:商品或服务的所有单位的价格之和。
总结:单价与总价的关系是单价的累加,即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
数量与总价的关系
数量:同上。 总价:同上。
总结:数量与总价的关系是数量的累加,即数量乘以单价等于总价。
价数量和价件
•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基本概念 •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 单价、数量和总价在实际生活中
•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学模型 •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技巧
01
价、数量和价的基 本概念
单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单价的概念
单价是指单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通常用于表示商品或服务的价值。
单价的计算方法
04
价、数量和价的数 学模型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线性关系
线性关系
当单价和数量变化时,总价以固定的比例变化,即总价与单价和数量的关系可以用线性方程表示。
公式表示
总价 = 单价 × 数量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非线性关系
非线性关系
当单价和数量变化时,总价以非固定 比例变化,即总价与单价和数量的关 系不能用简单的线性方程表示。
详细描述
在工资计算中,员工的工资通常由每小时的工资单价和实际 工作的小时数决定。例如,如果每小时的工资单价为30元/小 时,员工工作了10小时,则其总工资为300元。
建筑工程中的单价与总价
总结词
建筑工程中,承包商根据工程单价和工程量计算出工程总价。
详细描述
在建筑工程中,承包商通常会根据合同中约定的单价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来计算工程总价。例如,如果合同中约 定的砌墙单价为200元/平方米,承包商完成了100平方米的砌墙工作,则其工程总价为20000元。
《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稿一、说教材《单价、数量和总价》出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第四课时。
(一)地位和作用整体来看,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
不难看出,本单元内容涉及的知识背景比较广,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也较密切。
数学学习基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从中习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积累数学学习的基本活动经验,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因此,数学教学应为学生研究数量关系提供了更丰富的材料,增加了经历、体验数量关系,对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适时适度地提炼、归纳与应用。
(二)内容编排接下来,我将从教材编排角度出发,对所执教课程内容进行分析:1、典型问题明概念教材首先提供两个典型购物问题:已知每件商品的价格和购买商品的件数,求商品的总价。
解决后,通过“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来引导学生从两个问题的相关性入手,提炼出共同点:两个问题中都是知道每件商品的价格,也就是单价;还知道商品的件敦,也就是数量;要求的都是共花的钱也就是总价。
2、具体问题寻关系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分析“单价、数量与总价”三量之间的关系。
教材以“你知道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吗”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索、总结出数量关系。
3、习题练习固知识做一做部分有两道题。
第一道题让学生举例说明单价、数量、总价,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加强学生对其概念的理解。
第二道题结合生活实际,将数学联系到生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已知得出未知,复习乘法模型,再次强调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总的来看,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量关系。
由于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理解起来也就轻松自如,教学只要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就能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培养了应用意识。
二、说学情(一)学生的知识基础在二、三年级,学生已学习过乘法问题,“倍”的问题,掌握了乘法运算。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3.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1元,小明买了3支铅笔,他需要支付3元。
这里的1元就是铅笔的单价,3支是铅笔的数量,3元是铅笔的总价。
2.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单价:单价是指每件商品的价格。
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1元,这个1元就是铅笔的单价。
数量:数量是指购买商品的件数。
例如,小明买了3支铅笔,这个3支就是铅笔的数量。
总价:总价是指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例如,小明买了3支铅笔,需要支付3元,这个3元就是铅笔的总价。
3.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存在以下关系:总价 = 单价× 数量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商品的总价。
只要我们知道商品的单价和数量,就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总价。
4.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1)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1元,小明买了3支铅笔,他需要支付的总价是多少?解答:根据总价 = 单价× 数量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总价 = 1元× 3支 = 3元所以,小明需要支付的总价是3元。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例如,小明买了3支铅笔,他需要支付的总价是3元,每支铅笔的价格是多少?解答:根据总价 = 单价× 数量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单价 = 总价÷ 数量 = 3元÷ 3支 = 1元所以,每支铅笔的价格是1元。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一. 教材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对于生活中的购物经验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明确的认识,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2.数量关系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商品图片和价格标签。
2.准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商品的图片和价格标签,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商品的单价和数量,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向学生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这个关系。
例如,购买一个商品需要花费多少钱,购买两个商品需要花费多少钱,购买三个商品需要花费多少钱,以此类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来练习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也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关系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带回家完成。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单价、数量、总价》ppt课件
我买乒乓球总共用去15元,买了5个。 每个乒乓球多少钱?
15÷5=3(元)
一个乒乓球的价格叫做“单价”
我买乒乓球总共用去12元 买了3个。每个乒乓球多
12÷3=4(元) 少钱?
12÷3=4(元) 15÷5=3(元)
总价÷数量=单价
一盒饼干12元
一支钢笔20元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单价?
苹果 12元/千克
7
3
2100
笔记本 本
20
6
合计(大写):壹佰肆拾壹元整
总价÷单价=数量
12000 ¥:141.00元
根据已知条件列算式并填空:
种类
跳棋
象棋
单价(元/副) 6
20
数量(副) 15
9
总价(元)
90
180
围棋
120 8
960
请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连线并口头列式:
每支钢笔售价4元, 一盒装10支。
Hale Waihona Puke 笔记本5元/本,买了40本;钢笔8元/支, 买了30支;买笔记本和钢笔一共要花多 少钱?
5×40=200(元) 8×30=240(元) 200+240=440(元)
列综合算式:
5×40+8×30 =200+240 =440(元)
我买乒乓球总共用去15元
我买乒乓球总共用去12元
谁买的乒乓球更便宜?
我买乒乓球总共用去15元
我买乒乓球总共用去12元
总钱数叫做“总价”
我买乒乓球总共用去15元,买了5个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我买乒乓球总共用去12元 买了3个
我买乒乓球总共用去15元,买了5个。 那一个乒乓球多少钱?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结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给出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计算总价,并分析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学习和积极思考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商品打折、优惠券等,计算实际支付的总价?2.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如购买multiple items 的优惠方案计算等。
八、教学资源:1. 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单价、数量和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
教案:单价、数量、总价第一章: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进行基本的计算。
1.2 教学内容介绍单价、数量、总价的定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计算。
1.4 教学评估通过练习题的答案,评估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单价、数量、总价的计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计算。
2.2 教学内容讲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计算。
2.4 教学评估第三章:应用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购物、销售等问题。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3.4 教学评估通过练习题的答案,评估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总结与反思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3 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和问答,让学生总结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问答和自我评估,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4 教学评估第五章:巩固练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对单价、数量、总价的理解和运用。
5.2 教学内容提供一系列巩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5.3 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单价、数量、总价的理解和运用。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正确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息,如商品的价格、数量等。
3. 教师总结:在购物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涉及到商品的价格、数量和总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相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学生阅读课件,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3. 教师举例说明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如:一支铅笔的单价是1元,小明买了3支铅笔,那么总价是多少?4. 学生尝试解答,并分享解题过程。
5. 教师总结: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四、小组合作(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小组活动要求。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3. 各小组汇报活动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尝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购物场景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创设购物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2. 新课导入:介绍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4. 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6. 总结提升: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强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
3. 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4. 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课件、教学素材。
2. 练习题、答案解析。
3. 教学反思模板。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
2. 教学内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开展数学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第七单元《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标题:第七单元《单价、数量和总价》——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商品价格标签、购物清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商品价格标签,引导学生关注单价、数量和总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详细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购物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制作购物清单,计算总价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商品价格标签,记录下单价、数量和总价,并尝试计算。
2. 设计一道关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答。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就是对第七单元《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对这一部分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商品的价格标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注意到的信息。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初步理解并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数量关系式。
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会求单价、数量及总价。
教学难点:单价、数量、总价实际意义的建构。
能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出示超市情景图。
2、这是哪里啊?我们刚刚过完了哪个节日啊?在国庆的时候,很多超市都有大降价的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商品。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1、从这些商品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2、生反馈。
3、我们观察一下这些商品的信息,它们都是1份商品的价格。
这里的1份可以是1包、一瓶、一套……4、在国庆假期中小胖和他的小伙伴们都趁这个降价的好时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商品,想知道他们买了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小胖买了什么?(3包薯片)他买了几份?(3份)谁来帮他算算3包薯片总的价格?(5×3=15元)你为什么想到用乘法?(1包5元,3包就是3个5所以用乘法。
)几个几用乘法。
……5、(出示表格)看来我们的小伙伴在国庆节期间买了不少的东西。
观察一下这张表格,你能不能给一份商品的价格、几份、总的价格起一个简短好记的名称,和你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一份商品的价格可以叫单价,几份可以叫数量,总的价格可以叫总价。
)6、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单价、数量、总价(揭示课题)7、谁再来说说什么是单价。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认识了单价、数量、总价之后,请你观察一下表格中,每一行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小结:单价×数量=总价(板书)3、在国庆假期的时候,不仅超市有促销活动,体育用品商店也有大减价的活动,热爱运动的小胖当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那他在购物的时候又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呢?羽毛球1个7元,35元能买几个?谁来帮小胖解决,说说你的算式?(35÷7=5(个))你为什么想到用除法做?(因为要求35里有几个7。
单价数量总价课件
案例分析
例如,消费者购买苹果,单 价为5元/个,购买数量为10 个。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计算 ,总价 = 5 × 10 = 50元。消 费者可以清晰了解到购买10 个苹果需要支付50元。
案例二: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单价数量总价控制
01
场景描述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单价数量总价的控制对于成本管理和 利润提升至关重要。企业需要关注原材料的单价、生产数 量和产品的总成本,以确保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案例三
场景描述
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分析 目标公司的单价、销售数量和总收入 。这些数据有助于投资者评估公司的 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和盈利能力。
投资者可以关注目标公司产品或服务 的单价趋势、销售数量的增长率以及 总收入的波动情况。通过这些信息, 投资者可以判断目标市场的发展趋势 和竞争格局,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 决策。
02 03
控制方法
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谈判降低原材料单价,提高生产数 量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以及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单位产品 的固定成本。
案例分析
例如,一家汽车制造商生产汽车,通过与供应商协商,成 功将发动机的单价降低10%。同时,通过改进生产线,提 高生产数量20%。这些举措有助于降低每辆汽车的总成本 ,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投资理财中的单价数量总价
股票投资
投资者需要关注股票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计算总投资金额,以便 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方案。
基金投资
了解基金的单价(净值)和投资数量,可以计算投资的总价值,投 资者可根据总投资金额来规划自己的资产配置。
房地产投资
通过计算房屋的单价和购买数量(面积),投资者可以评估投资的总 成本及预期收益,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上第1页例题以及第2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验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笔算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直尺一把。
【设计理念】:创设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连贯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应用计算;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进行自主探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包括自觉验算的习惯和书写的习惯。
一、情境引入(购书)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籍吗?看书是个好的习惯!看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为了增加同学们的阅读面,学校图书管理员购买了一批《科学天地》(出示例题的情境图)仔细观察,从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设计说明:看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用这样的情境引入有三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另外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计算的价值,学习计算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计算不是枯燥的,而是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二、自主探索1、口算(1)能口算出结果吗?同学们先独立口算出结果,再把自己口算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2)汇报——你们口算的结果是多少?是怎样想的?有不同的想法吗?20×3=6060÷20=36÷2=360÷20=32×3=660÷20=3想乘算除推算推算(3)出现了不同的口算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突出第一种方法是想乘算除,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是根据表内乘除法推算)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借助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学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买4罐饮料 花了8元。
要是买12罐这样的饮料需要多少元?
妈妈买4罐饮料 花了8元。
8元/包
要是买12罐这样的饮料需要多少元?
丁丁想买12支圆珠笔。 超市里的圆珠笔有两种包装 (质量相同): 每盒3支包装的,12元/盒; 每盒6支包装的,18元/盒。
你觉得丁丁怎样买最合算呢? 一共花了多少钱?
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红河小学
肖传兰
苹果
8
元 /千克
苹果
8元/千克ຫໍສະໝຸດ 3 元/ 支9元/本
48元/箱
55元/袋
超市购物小票
货号 171996 商品名 口香糖(瓶) 单价 9.00 数量 2 金额 18.00
341734
337598
饼干 (袋)
牛奶(箱)
12.00
66.00
3
4
36.00
264.00
实收金额:350.00
下面是学校购买体育器材的记录表。你能把表格 填完整吗?并说说你用到了哪个数量关系式。 品 名 单价 80元 40元 5元 数量 金额
篮球 排球 短跳绳
6个 4个 40根
480元 160元
200元
妈妈买4罐饮料 花了8元。
要是买12罐这样的饮料需要多少元?
妈妈买4罐饮料 花了8元。
2元/罐
要是买12罐这样的饮料需要多少元?
应付金额:318.00 找零: 32.00
2元/瓶
45元/箱
10元/个
8元/千克
9元/千克
15元/根
超市购物小票
货号 353678 商品名 墨水(瓶) 单价 4.00 数量 2 金额 8.00
259310
245983
汇源果汁(瓶)
方便面(包)
13.00
6.00
6
12
60.00
48.00
应付金额:116.00 实收金额:150.00 找零: 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