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地位:理论与实践的悖论辩
应用文-流通经济学的学术地位及其发展之检讨
流通经济学的学术地位及其发展之检讨'\xa0\xa0\xa0[摘要]\xa0流通学是中国经济学界尤其是流通理论界一直致力创建的一门经济学。
然而,20余年时间过去了,流通经济学却始终未能建立起来,而且随着经济的变化,反而日益走向贫困化。
作者从西方经济学的学术传统和轨迹,从流通自身演变和发展的规律,从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转换等多个角度,对流通经济学的学术地位、对中国流通经济学的演变历程和发展出路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检讨,大胆提出了不同于主流意见的创新性观点。
\xa0\xa0\xa0[关键词]\xa0流通、流通理论、流通经济学\xa0\xa0\xa0流通是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流通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界尤其是流通理论界一直致力创建的一门应用经济学。
然而,20年时间过去了,尽管出了一批研究成果,但除了“流通经济学”这一名称为业内人士熟悉以外,作为一门学科,流通经济学始终未能建立起来;而且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反而日益走向贫困化。
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我们认为,不管是从西方经济学的学术传统和发展轨迹来看,还是从流通自身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来看,以及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和走向来分析,都不支持流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流通经济学缺乏必要基础和生存环境。
因此,流通理论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趋势,尊重经济规律和主流经济学学术传统,不要刻意强调建立流通经济学,而应当实事求是地开展流通理论研究。
\xa0\xa0\xa0一、西方经济学界不存在专门的“流通经济学”\xa0\xa0\xa0纵观西方经济学发展史,浏览西方经济学著作,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开山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还是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及几部被称为“里程碑”的经济学教科书如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萨谬尔森的《经济学》以及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都很少提到“流通”一词,也没有专门的论述,更没有出现所谓的“流通经济学”著作。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农命运:理论、现实与未来
中国有着深厚的小农传统,虽然新中国成立初期,受马克思小农理论和苏联模式的影响,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曾一度彻底改造了分散的传统小农,但随之而来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以及农业衰退的严重后果很快便破灭了农业大生产的梦想。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农村最为稳定的制度安排,农业发展再度回到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小农生产。
几十年来,农业经营主体虽已有很大变化,但小农模式仍然是当下农村的主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农”问题成为显学,如何解决城乡、工农之间的差距,实现“三农”的现代化是政学两界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
自2004年始,中央连续16年出台“三农”一号文件,通过“反哺”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措施,农村面貌虽有所改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化转型中的小农之困仍存诸多挑战,关于小农地位及其前途仍然缺乏全局性的战略安排。
这一点在现今的农业政策中也有体现,党的十九大一方面承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另一方面又提出把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而在这之前,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有序流转,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也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
在肯定小农户的同时,又鼓励土地的适度集中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既要给予数量众多的小农必要的支持,又要在此基础上推动农业的现代转型,这种局面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小农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居于何种地位?将面临怎样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特色的国情下,从实际出发,如何才能实现小农与现代化转型的有机统一?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首先从理论层面讨论小农现代命运的经典论争,然后由理论而及现实,讨论当下中国小农的现状和特点,最后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对小农的未来出路作出前瞻性的预测与政策性讨论。
一、理论:围绕小农现代命运的经典论争在围绕“现代化”的诸多讨论中,工业化和城市化代表的方向及各自延伸出的相关问题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摘 要:关于小农的现代命运问题,理论界存在“小农衰亡论”和“小农合理论”两大论争,这两种认识都不足以完全回答中国小农发展的现实状况。
辩论辩题的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性
辩论辩题的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性正方辩手: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首先,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
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抽象,它为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其次,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
只有通过实践,理论才能得到验证和完善。
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多次验证,才被广泛接受。
再者,理论可以激发实践的创新。
理论的提出可以激发人们的思维,促进实践的创新。
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为生物学实践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因此,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反方辩手: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但并非必然。
首先,实践可能超越理论。
有时候实践会超越理论的预期,比如在科技创新领域,一些实践性的发现可能会颠覆传统的理论观念。
其次,理论可能阻碍实践的发展。
一些陈旧的理论观念可能会成为实践发展的障碍,需要被打破。
再者,理论与实践之间可能存在脱节。
有时候理论与实践之间可能存在脱节,理论可能无法指导实践,实践也无法验证理论。
因此,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变的,不能简单地说是相互影响。
在这个辩题中,我想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理论是一种思维的方式,而实践则是一种行动的方式。
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真正的科学。
”这句话表达了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的观点。
同时,我们也可以引用中国古语“知行合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
另外,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经典案例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比如,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工业技术的进步,而实践中的技术创新又反过来促进了科学理论的发展。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理论可以激发实践的创新。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实践也可能超越理论,理论也可能阻碍实践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理论,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论主流西方经济思维传统对我国流通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影响
马 克 思 把 流 通 明 确 界 定 为 “ 换 的 一 定 要 素 , 者 也 交 或 是 从 交 换 总 体 上 看 的交 换 ” : 在 借 鉴 生 产 、 配 、 换 、 I ” 分 交 消
费 四个要素 的基础上 , 马克思把社 会再生产分为互 为媒 介
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 程 , 即创 造 使 用 价 值 的劳 动 过 程 和 价
维普资讯
昝 盎 讨 砖
} ’ …
论 主 流 西 方 经 济 思 维 传 统
对我国流通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影响
李 诚
摘 要 : 马 克 思主 义 为基 础 的 流 通 理 论 在 建 立 市 场 以
流 和 资 金 流 的 总 和 或 总 称 。 主 要 包 括 : 产 品流 通 、 业 农 T 消 费 品 流 通 和 工 业 投 资 品 流 通 ” 。 有 学 者 认 为 “ 通 是 I 还 流 指 社 会 产 品 从 生 产 领 域 进 入 流 通 领 域 所 经 过 的 全 部 过
接相关联 , 或为商 品流通和商业提供必要 条件的各种产业
的总称'Ⅲ, l 洪涛提 出现代 流通业是“ 事商品经营活动 的 从 经 济组织 , 的经营对 象不仅包 括实 物商 品 , 它 也包 括服务 商品 。具体来说 , 它包括 批发业 、 售业 、 饮业 、 零 餐 住宿业 、 美容美发业 、 洗染业 、 沐浴业 、 家庭服务业 、 人像摄影业 、 展 会业 、 旧货 业 、 赁业 、 租 拍卖 业 、 当业 、 业经纪 、 业信 典 商 商 息、 . 商业咨询 、 商业培训等”I。但 也有学者提 出, 流通产 [ “ 业是指整个流通领 域中所包含 的产业 部门 ,主要有商业 、 物资 贸易业 、 仓储业 、 电通讯业 、 邮 金融 业 、 险业 等 ” 保 I 。 这类 划分方法 的主要 争议是邮 电通讯 、 金融等服务 产业是 否划人流通产业 。为整合各种观点 , 也有学者将流通 产业
对商业流通地位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逐步发 展起 来 的 ,在 这 个 特 定 的经 济 环 境 中 ,一
套 既要 完整 地 反 映 我 国社会 主 义条 件 下 经 济 发展
的基本 特征 ,又要 反 映市 场 经 济 条件 下 商 品 流通
发 展客 观经 济 规 律 要 求 的商 业 流通 理 论 体 系 ,正 待 逐步形 成和 完善 。
方 向 为流 通 经 济 。
Junl f e igV ct nl o ra o in oa oa Bj t
C l g fF n n e a d Co o l e o i a c n mme c e re
Ma , 0 0 r2 1 V l2 o _ 6 N0. 1
社会 主义 市 场 经 济 的 发 展 ,社 会 资 源 逐 步 从 以生
产为 导 向 、政 府 为 中心 、通 过 行 政 手 段 配 置 ,转
向以需求 为 导 向 、市 场 为 中 心 、通 过 经 济 手 段 配
置 。显然 市场 经 济 条 件 下 的 资 源 配 置 模 式 ,是 通
、
我 国商业流 通理论 发展现 状
由于我 国社 会 主义 市 场 经 济 条件 下 的 现代 商
业 流通 ,是 在 经历 了 由 高 度集 中统 一 的计 划 经济
当前 我 国商 业 流 通 经 济 理 论 发 展 的现 实 ,表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2—1 0
作者简介 :吴晓辉 (9 1 ,女,北京人 ,北京财 贸职业学院教授 ,北京市流通 经济研 究中心 《 15 ~) 北京商 务发展 报告》 编辑部主任 ,研究
而 处 于 生 产 和 消 费 中 间 环 节 的 商 业 流 通 ,无 疑 承 担 了实 现 社 会 再 生 产 过 程 的 桥 梁 和 纽 带 , 被
理论与实践辩论赛
理论比实践更重要是因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重要保证。
辩论时要把握住理论比实践更重要这个重字,实践固然重要但是理论更重要。
而且我参加过不少辩论赛了,目前还没输过,我以往都是上网找些资料,而且不是光找自己方的资料,是双方的资料都要找,看看对方都有些什么观点,如何反驳,你这个辩题比较普遍,网上应该有很多的,多找些,另外多举些例子,我想到一个,就是爱因斯坦想对论中很多理论都是没有实践的,但人们没有置疑它的正确性,被人们普遍接受。
由于我用的手机网上的资料就不复制粘贴了,希望你能谅解~辩论时一定不要说违背自己方观点的话,多找写突破口,可以用事例当突破口,一个事例上辩不过时或一时没想好怎样辫时不要冷场,那样气势就会输,要迅速换个突破口理论与实践辩论赛(2007-06-21 13:30:55)分类:随笔标签:理论实践辩论赛艺术管理侧重点理论与实践辩论赛一辩陈词:主席,评委,对方辩友,晚上好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话题是,艺术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哪个更重要。
首先我方不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但我方更认为艺术管理的学习中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成功。
当年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依靠的就是适合中国抗战环境的理论指导,只有全军将领学透了毛泽东同志的战略理论,领悟了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根据不同的地形,兵力,装备,气侯等客观条件,灵活,机动,辨证的运用战术,才能确保无数个战斗的胜利,而不是靠一,二的胜利的战斗来指导整个战争的方向。
现如今,立足国际经济环境,以西方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推动中国管理事业,是我们当前重要的使命。
在改革中的中国文化艺术界,同样也需要建立和探索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理论。
欧阳修先生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随着各大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设置,在中国人们已经把它当做一门学科来研究,目的正是通过对艺术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些基本的环节,来产生实践时的方式和技巧,最终使艺术生产形成一个与社会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运作机理、实践悖论与风险规避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运作机理、实践悖论与风险规避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治理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乡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期以来,乡村地区的数字化治理水平相对较低,这不仅制约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提高乡村地区的整体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知识、信息、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要素。
这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乡村数字化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对乡村地区各类信息的高效收集、整合和分析,从而为乡村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乡村地区居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乡村地区的数字人才,为乡村数字化治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乡村数字化治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平衡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乡村治理的关系,如何在充分利用新质生产力的同时规避潜在风险,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的运作机理,分析实践中的悖论现象,并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数字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介绍数字化治理的概念和发展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治理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政府和组织关注的焦点。
数字化治理是指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合作和智能化决策,从而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一种治理模式。
数字化治理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政府部门积极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企业和社会组织纷纷加入到数字化治理的实践之中。
中国数字化治理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政务服务方面,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政务服务网站、政务APP等多种渠道,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在社会治理方面,数字化治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领域,有效提高了治理效率和水平。
道德悖论逻辑归属问题探究及其拓展
长期 以来 , 种道 德悖 论 的理论 现象 和 实践 现 各 象, 总是 在 不 断 困 扰着 人 们 的 道 德认 知 和 价 值选 择, 但是能够 对道德 悖论 现 象予 以 自觉关 注 和 系统 考察 , 应该说是 直 到今 天 这个 道德 矛盾 与道 德 困境
的前期探索 。
一
从 悖论本 质研究看 道德理 论悖论 的逻辑属性
2 1年 3月 01
武 陵 学 刊
J u n lo u ig ora f W l n
Ma . 0 1 r2 1 V0. 6 No 2 13 .
第3 6卷第 2 期
口 中华 德 文 化 研 究 口
道 德 悖 论 逻 辑 归 属 问题 探 究 及 其 拓 展
王 生 力 口
最 早 的悖论 研究 , 以追 溯 到古 代希 腊 克里 特 可 人 的“ 谎者悖论 ” 中国古代 墨翟提 出的“ 说 和 以言为
集 中涌现 的时代才 真正 兴起 的 。 目前 , 在道 德 悖论
研究 中 , 最富活 力和开 创性 的研 究 当首 推 以钱 广荣 和王 习胜等 人 为 代 表 的一 批 学 者所 进 行 的 连续 而 热切 的探 讨 。他 们 学 术创 新 的勇 气 和独 辟 蹊 径 的
王生加
道 德 悖 论 逻 辑 归 属 问题 探 究 及 其 拓 展
7
论 。2 0世 纪 8 0年代 初 , 国哲 学 家伯 奇将 含 有 “ 美 知 道”“ 、 相信 ” “ 为 ” 态 度 谓 词 涉 及 认 知 主体 与 、认 等 语句 意义 之 间关 系的悖 论 从 语 义悖 论 中分 离 出来 ,
( 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安 安徽 芜 湖 2 10 ) 4 0 3
马克思流通观与当代中国商品流通实践发展借鉴——关于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再认识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宜的生产关系,且随 嘉图货 币 流 通 数 量 理 论 的 认 知,在 其 学 习 札 记
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随之变革。正是因 《伦敦笔记》中,马克思对商品交换、货币的本质
为这种历史观特性,使得马克思经济学说获得了 和职能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自己的货币流通
一种与时俱进的分析范式,在任何历史时期都能 观点。后 马 克 思 又 在 《1857—1858年 经 济 学 手
其特殊性和广泛性 马克思最 早 提 出 关 于 流 通 的 明 确 含 义 见 于
化 的 思 想,所 以 不 能 拿 历 史 的 眼 光 来 解 释 社 会”[7]。而马克思认识到了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重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与 消费、分配、交换三者一般关系时提出“流 通 本
要因素,阐 述 了 “生 产 关 系 怎 样 依 靠 着 以 前 的 经
意义。
一、马克思经济学说是带有鲜明历史观特征 的动态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作《莱茵报》主编期间(1842—1843 年)由于“遇 到 要 对 所 谓 物 质 利 益 发 表 意 见 的 难 事”产生了“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2]。马克 思一开始就以“共产主义的拥护者和无产阶级事 业的战士的 身 份”怀 着 “批 判 家 的 姿 态 学 习 政 治 经济学”[3]。1859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 册的付印出版标志着带有马克思个人鲜明特征的 政治经济学说的形成,他在 1859年 11月 6日给 斐迪南·拉 萨 尔 的 信 中 曾 将 《政 治 经 济 学 批 判 》 称作是他共产 主 义 的 “理 论 依 据 ”[4]。 这 部 经 济 学巨著为科 学 社 会 主 义 和 《资 本 论 》奠 定 了 科 学 论证的经济理论支撑,马克思在批判吸收古典政
鲍德里亚理论解析
第五章仿真、超真实、内爆----鲍德里亚的传播理论与思想一、鲍德里亚传播思想概述鲍德里亚的理论定位: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他试图从历史和批判两方面来运动符号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符号学、心理分析和差异社会学等研究范式;他摒弃了意识形态等诸多社会因素,把传媒技术和人的最终迷失和堕落作为一对因果关系,因此被成为第一位反思型文化的思想家,为人们冷静地、理性地、重新审视新型文化提供了一条路线,但同时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又使他极易落入课题主义的陷阱中,成为悲观的媒介技术论者。
他的理论充满了对同一体系、总体化的拒斥,崇尚差异性,强调瞬间感的话语。
他的叙事体系缺少严密的理论论证、常常流于空洞的说教,而且行文时思想跳跃性强,文字怪诞;另外,对符号现象的分析室鲍德里亚的理论基点,符号结构体系支配着现实世界,拟像、仿真是符号结构支配的形式和手段,在后期,鲍德里亚甚至把符号结构用“全能符码”这一抽象概念描述。
鲍德里亚的这种做法是以一种总体性去取代另一种总体性,理论上的悖论存在于他所信奉的那种反总体化观念中。
鲍德里亚理论的历史谱系:早期的鲍德里亚著作《物体系》和《消费社会》的灵感来自其老师亨利·列菲弗尓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形成的可能性命题和罗兰·巴特的符号学。
这使他处于后结构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网络中。
这种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西方理论界在哲学、社会学方面发生的“语言学转向”。
鲍德里亚对巴特的借鉴集中于巴特关于物的符号意义的分析。
巴特修正了符号理论:⑴从使用的目的性来定义物品,确定了物品的物质性;但一个物品时它的“功能”(本义)和“剩余物”(它的引申义)的结合;⑵要组成物品符号体系,要克服两个障碍:Ⅰ“自明性”难题----物品的物质性妨碍了在符号层次上区别物品的能指和所指。
巴特认为,“形式/主体”的区分是符号学的特殊用法,它帮助我们把所处理系统中实体的使用目的转移到一种符号系统中。
从“功能/符号”中可以看到社会无情的把使用的客体变成符号的过程;Ⅱ对物品的意义存在多种解读。
“第六届尚权刑辩论坛”陈虎(陈少文)教授演讲之一
“第六届尚权刑辩论坛”陈虎(陈少文)教授演讲之一法律规避与新刑诉法进步、退步之争【按语】陈虎(陈少文)教授是法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也是第六届尚权刑辩论坛上做了两场演讲(另一场演讲的题目是《“有效辩护”悄然进入中国》)、获得掌声最多的演讲者。
他的演讲确实富有新意,给了大家很多的启发。
仅仅摘取了几个片段放到微博上,即好评如潮。
近日,经我们请求,他对这两场演讲的思想内容进行了整理,并形成了文字(标题为我们所加),交由《尚权刑辩网》发布。
下面是第一场演讲——我就新《刑事诉讼法》在实施过程中被规避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我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改退步了吗?第二,退步的原因是什么?第三,怎么去评价这种退步?先讲第一个问题,修改是否退步?关于这次刑诉法修改是进步还是退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比较乐观,认为这次修改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其理论依据是:评价进步与否的标准是要和我们之前的规定比较,而不是和国外的现状进行比较。
和过去比是进步与否,和国外比是同步与否。
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的时候,我们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接轨,研究和修改法律眼睛都一直瞄着西方,结果导致水土不服。
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我们过去就像唐僧一样,逢人就说,我要去西天取经。
但是,终于有一天我们开始醒悟,开始告诉别人,我自东土大唐而来。
尽管——还是唐僧。
(笑声)大家都知道,这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已经不再盲目强调和西方接轨,而是直面中国自己的问题,从我们的法律实践和法律试点中提炼出了一些非常成功的改革做法,并正式写入刑诉法,比如专门设立了一编特别程序,将刑事和解、附条件不起诉等基层司法中总结出的中国经验转化为法律制度。
这种立法思路的转变,当然是个不小的进步。
第二种观点认为本次修改刑诉法是退步。
有学者认为,这次修改有进步,也有退步,但总体上还是进步的,要客观和辩证地看待。
对这种说法应该怎么评价呢?清华大学的易延友教授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中的悖论(已发于作家)
现实主义的谎言——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反思之一王健刘素敏摘要:本文试图从真实性标准的矛盾、客观性的神话色彩、典型理论的非现实性以及现实主义的工具性等几个现实主义理论问题中的基本观点入手,在论述现实主义理论所隐含的悖论中对现实主义展开批判。
关键词:现实主义真实性客观性典型理论工具性中图分类号:I209.7 文献标识码:A作为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现实主义至少包含以下几个简明的观念:“艺术应该忠实地表现这个真实的世界。
因此,它应该通过精微地观察和仔细地辨析来研究当代的生活和风俗,它应该不动感情地、非个人的、客观地表现现实。
”[1]《辞海》有关现实主义的辞条也认为: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
作为一种一度在中国占据主导位置的写作方式,现实主义既有意义又令人不能容忍。
因为现实主义是一个明显的谎言,它描绘了一个似真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既遮掩了有关社会与人生的丰富事实,又遮掩了有关伪善的谎言。
一真实性标准的矛盾以真实性作为评判文学的标准,在中国有其深厚的传统。
“文以载道”的传统透露出了这样一些信息,即文本本身只是表述道与真理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只是因其具备能表述真理的功能才有其存在价值的。
这种传统观念与外来的现实主义理论关于真实性的要求不谋而合,再加上某些非文学因素的利用,对于文学表现的内容是否具有社会与生活的真实性也就成了衡量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价值的首要标准。
过去的一切文学都把目标对准了真实或现实,“即使它所说的是一种更高的现实,本质的现实或者梦和象征的现实”[2]。
如罗杰·加洛蒂在《论无边的现实主义》中所说,现实主义作品就是不断对现实提问,并用神话虚构创造的作品,即表面上看来不现实、但走向更高现实的作品。
虽然“真实”或“现实”本身是一个充满价值的语词,但我们仍能发现这种标准的背后事实上又隐藏着传统的摹仿论因素。
这种标准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生活的本真面目,要再现主体以外的客体,而所再现的客体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客体本身越相似,则这部文学作品的价值就越高。
新批评派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诸种悖论
哲学家及其相关哲学观念对于后世诗歌的影响。再 者 ,他 还在其 《 体 普 遍 性 》 中 以黑 格 尔 的辩 证 具 法 为依据 阐释 了新批评 派 的某 些 理论观 点 。 与 之相 应 ,该 派 学 者 并 未 拘 泥 于 某 种 既 定 理
论 ,而 是长 于兼收并 蓄 ,由此 ,其文学 理论 与批评
关键 词 :新 批 评 派 ;理 论 与 实践 ;悖 论
中图分类 号:I0 . 19 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编号 :17 - 87 (09)0 —o 6 —O 6 2- 5 2 20 - - 2 o8 5
英 、美新 批评 派 ( 以下 简称 “ 新批 评派 ” 的 ) 理论 与实践 都具有 丰厚 而独特 的贡 献 。该派 基于本 质 、语 言 与构 成等 层面对 于文 学研究 中的诸 种 问题 进行 了深入 考察 ,从而确 立并 完善 了充分 阅读 、细
三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尽管新批评派的诸位领军人物基于对文学语言与文学文本的封闭研究认为文学文本与创作意图过程及其所反映的现实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联性但是实际情况是他们自己创作的诗歌与小说等体裁的文本并非是遗世独立的而是广涉诸多层面的社会与文化空间
第 1 卷 第2期 1
2o O 9年 4月
辽 东学院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u a o at nLann nvr t ( oi cecs or l f s r i igU i sy Sca Sine) n E e o ei l
V0 . 1 N . 11 o 2
A r2 0 p.09
【 文学研究 】
新批评派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诸种悖论
胡 燕春
(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哈 尔滨 105 ) 50 评 派的理论 与 实践之 间的诸 种悖 论 示其优 秀精美 ,因此 也 就可 以在 与较次要 著作 的 比
流通经济学:从概念到科学
流通经济学:从概念到科学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悖论的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客观上为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逐渐成为显学. 理论经济学特别是对西方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与此同时,应用经济学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货币银行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研究者甚众。
在我国,经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然而,研究流通领域经济运行的流通经济学却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陷入了低迷状态(纪宝成,2001)。
21世纪是商业的世纪,正是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黄国雄,2002),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却陷入了贫困状态(夏春玉,1999)。
应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的、多样的流通实践更加需要正确的流通理论予以指导,研究流通理论应该得到重视,流通理论应该得到大发展。
但现实却是:流通经济学被作为三级学科,流通经济学的博士点为数极少(只有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几个单位),全国大部分高校砍掉了流通经济学专业,或改为市场营销,或改为国际贸易,或改为产业经济学,如今,保留流通经济学专业(贸易经济)的只有16家。
流通领域研究的专业期刊只有几家,即《财贸经济》、《商贸经济》、《中国流通经济》、《商业时代·理论版》、《商业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其他流通类期刊流通方面的文章所占比重大大减少)。
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思索。
为什么在市场经济大发展,流通成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刘国光,2001)和基础产业(黄国雄,2002)的时代,流通经济学却被社会遗忘,却出现了流通研究的低潮?夏春玉(2000)提出了四点:一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假设使流通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中消失;二是经济学的格式化过程间接影响了经济学对流通的关注和研究;三是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经济学家认识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经济学关注流通的视野;四是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并不是完整的流通理论。
论主流西方经济思维传统对我国流通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影响
《论主流西方经济思维传统对我国流通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影响》摘要:理论上的滞后导致流通产业实践过程中隐含危机,因此流通理论虽不是主流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但产业发展和变化要求我们循序渐进地进行流通理论的创新,使其符合时代的需要,具体来说,它包括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美容美发业、洗染业、沐浴业、家庭服务业、人像摄影业、展会业、旧货业、租赁业、拍卖业、典当业、商业经纪、商业信息、商业咨询、商业培训等”,但是为什么西方经济学没有对流通理论形成专门的研究呢?因为两点原因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流通理论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其随着流通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后,却面临着发展的困惑。
就其理论根源而言。
是因为主流西方经济学将精力集中在不影响私有产权基础上的制度设计和机制研究,对于竞争性的流通领域进行理论研究不符合主流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传统和研究路径。
理论上的滞后导致流通产业实践过程中隐含危机,因此流通理论虽不是主流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但产业发展和变化要求我们循序渐进地进行流通理论的创新,使其符合时代的需要。
关键字:流通流通理论流通产业流通经济学一、流通理论溯源马克思把流通明确界定为“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交换总体上看的交换”。
在借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要素的基础上,马克思把社会再生产分为互为媒介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即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流通过程是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移动过程和实现过程的统一,其中包括产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移动与个别劳动到社会劳动的转化。
马克思是从三种意义上来研究流通的,即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
马克思对商品流通的定义是“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
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
马克思把流通环节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并作为其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的主线之一。
由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其流通理论便成为我国流通理论界建立“流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答:(1)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分)(2)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
在阶级社会里,新闻自由只能是具体的阶级的自由,或者是资产阶级的自由,或者是无产阶级的自由,抽象的、超阶级的新闻自由是没有的。
(2分)(3)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闻自由和经济、政治斗争的总形势紧密相连。
(2分)(4)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全民族利益,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大局为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借口新闻自由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2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自由观李明德(本文发表于《东南传播》2006年第1期)【摘要】本文以马克思新闻学历时演进为径,以唯物史观诸要素为纬,从纵横结合两个维度梳理和把握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主张的自由观或自由权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新闻自由;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贡献在于: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回答了有关新闻学的种种问题。
对于“新闻自由”这个口号和命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样给予了基于他们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和解答。
从纵向角度考察,和马克思新闻学有一个准备、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样,内含其中的新闻自由观也经历了一个继承、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横向角度透视,和马恩考察“传播”现象是与生产力、生产方式、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形态等概念相联系,有一种相当开阔和宏大的视角一样,其新闻自由观也获得了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全方位烛照和扫描。
基于这点认识,就让我们从纵横结合的两个维度来认识和把握马恩的新闻自由观。
1.从存在决定意识规律认识新闻自由的本质“新闻自由”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其历史渊源,但作为一种现实和社会观念,它更深深地植根于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
理论与实践:寻根的悖论——以《爸爸爸》为例
撞, 使文化比较和不同文化的价值观的评价重新凸现 ,
一
些作家不仅体验到‘ 文革’ 等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压
这是一个乡村社会文化结构的建构 , 人与环境构成
了生存的整体环境 , 物质生存与社会生存, 文化生存在
力, 他们会认为, 如果以现代意识来重新观照 ‘ ’ 传统 , 将
寻找自我和寻找民族文化精神联系起来, 这种‘ ’ 本原 性 的( 事物的“ ) 根”东西, 将能为社会和民族精神的修复提 供可靠的根基。” 在这样的理论视野下, ② 寻根文学有着 构的先行下, 然后以文学写作的方式进行形象的审美实 践的。因而这种文学写作有着显明的阐释理论的意味 , 在某种程度上, 文学自身的探索性思考被有意识地规范
. 弹 维普资讯 来自族的深层精神和文化物质方面 , 我们有民族的自我。我 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 来重铸和铸亮这种自
我。” ①诚如洪子诚 所分析 的 :八十年 代东 西方文化碰 “
旧的传统文化 习 , 惯 习俗, 风俗, 乡村阶层的文化生存与 物质生存构成了隐喻的象征系统 , 暗示着民族的文化生 存系统, 隐喻象征着在特定的物质存在条件下的文化生 存逻辑。
到改革文学 , 文学始终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的强烈关注状
态。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有着其自身的特性 , 但
显然其显现的新质并非作家独立思考的结晶, 而更是意
一
、
理论的期待
寻根文学试图建立超越的、 深厚的文学视野 , 探求 文学之本, 寻求变动的社会生活之下潜隐的恒定的影响
民族生存方式 、 价值立场的根本。作家阿城认为:五四 “
《 爸爸爸》 文本中都做了具体的描述,
鸡头寨的偏僻与落后 , 山民的精神文化气质 , 都与 神秘和怪诞相关 , 物质生存的方式与精神生活的方式都
三体中关于理论性和实践性
三体中关于理论性和实践性《三体》的意义不在于文学性,而是理论挑战,至少创造了两个突破点:一是突破了“霍布斯极限”,哲学通常不会考虑比霍布斯丛林状态更差的情况;二是提出了人类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政治问题。
由于主体性的傲慢,人类没有思考过强于人类的敌人(神不算,神不是人的敌人)。
刘慈欣提出的黑暗森林状态意味着:(1)这是一个宇宙社会,其中存在着不同发展水平的众多文明。
(2)生存是任何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为了生存而不断以指数增长和扩张,而宇宙的物质总量不变,于是,文明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你死我活,所谓生存死局。
(3)宇宙中存在着具有博弈论的传递性结构的“猜疑链”,即所有文明在“我认为你认为我认为你认为……”的相互结构中无穷猜疑,结果是,没有一种文明能够确定其他文明是安全对象。
除了一度无知的地球文明以及类似的其他“童话般的”文明缺乏此种知识,其他文明都知道黑暗森林的可怕事实。
地球文明之所以想不到这个宇宙级别问题,是因为人类社会有着足够的信息交流,而交流化解了人间的猜疑链。
但在缺乏互相信任条件的宇宙社会里,猜疑链必然导致道德失效,无论善意还是恶意的文明在猜疑链中都只能假定他者是恶意的,否则后果很严重,因此,宇宙是一个零道德社会。
(4)文明的发展会出现“技术爆炸”,即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技术突破,落后文明有可能通过技术爆炸赶上先进文明,因此,先进文明没有理由傲慢,消灭落后文明以确保自身的长期安全就成为一件时不我待的事情。
刘慈欣强调,在黑暗森林状态中,不仅善恶价值观失去意义,甚至善恶的概念也是很不严谨的。
哲学经常谈论的善恶概念显然不是对每个可能世界都有效的普遍概念,而是属于某些相当好的可能世界内部的概念。
即使在人类世界里,人们对善恶至今也没有一致的理解,可见人类也并没有真正理解善恶。
在这里,我们接受刘慈欣的定义:善意就是不主动攻击他者,恶意则相反。
就概率而言,宇宙众多文明中必定有些是善意的,有些是恶意的;至于地球文明是不是善意的,却很难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时. 显地感到理论与我国实践 却明
之 间存 在 一 个 明显 的悖 论 :即一 方 面 专家 学 者 提 出 ” 先导 产 业
论 ” 基 础 产 业论 “等 理论 ,强 调 流 通 的地 位 和 作 用 : 另一 方 、 面 ,一 些 生 产 企业 又 掀 起 一轮 新 的 自建直 销 渠 道 的 高 潮 。如 何 正 确看 待 这 一 理论 与 实 践 的悖 论 .我 们认 为 .应 该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加 以分 析 考 虑 。
悖 论 形 成 的 原 因
20 0 5年 9月 ,美 的悄 然发 力 自建销 售 网络 建设 ,计 划在 全 国 一级 市场 建 立愈 百 家 4 店 ” s 。格 力 、T L 电器 生产 企 业也 C 等 欲 动 .希 望 摆脱 零 售 终端 企 业 的 控 制 ,同 时 .家 乐福 、 国 美 、
的 态 势 .零 售 商对 供 应 商 的各 种 收 费 变得
变 本 加厉 ,通 路 费 用的 数额 以及 花 样都 在 不 断提 高 .使 得 生产 企 业 的 利润 受 压程 度 越来越高。 2 制 造企 业看 重 零 售 市 场 的利 润
当前 .厂 商和 产 品众 多 .更新 换代 也 很 快 .生 产 能 力 已 经 远 远 超 出 了 市 场 需
Fo R U M Fo R S HA N G H A I B U S I ES S M E N N
流 通 地 位 ■ 理 论 与 实 践 的悖 论 辩
文 /吴 宪 和 江 大 维
的通 路 费用 ,是造 成 众 多 生产 企 业 自建通 路 的 重要 原 因之 一 。改 革 开放 实行 市场 经 济 以来 ,我 国已 经彻 底 摆 脱 了过 去 的 短缺 经 济 年代 ,过 去 的 生产 决 定 销售 的卖 方市 场 已经 不 复存 在 ,市 场 已经 完全 进 入 买 方 市 场 ,商 品 的种 类 逐渐 丰 富 ,消费 者 可供 选 择 的范 围越 来 越 大 ,消 费 者 手 中 的选 择 权 不 断 增 强 .而 在 另一 方 面 .我 国 的生产
更 高 的投 资 回报 率 。
3.为提 高 企 业 运 行 效率 和 改善 管 理
制 造 企 业 建 立 自 己的 销 售 公 司 .还 有 一 个 原 因是 为了 提 高
在 不 断 地 建 立 自 己 的 销 售 终 端 ,甚 至 连 一 些 小 型 供 应 商 也 蠢 蠢 企 业 的 运行 效 率 ,改善 企 业 的管 理 ,主 要表 现 在 以下几 点 上 :一
企 业 在产 品质 量 、 品 款式 、 品功能 、 产 产 营
销手 段 等 方 面都 趋 于 同 这就 决 定 了
一
些 拥 有 强 大 的分 销 渠 道大 型 连 锁 零售 企
业在 与供 应 商 的对 话 中 处于 优 势 地位 ,生 产 厂 家 为 了能 够适 时销 售企 业 的 产 品 ,对 于 零售 企 业 收取 的通 路 费 用心 甘 情 愿 的支 付 。 然而 .由 于这 种 优 势近 年 来 呈 现扩 大
工 作 .正确 无误 地 执 行 集 团公 司 下 达 的 销 售 任 务 。 二 是 由于 技 术 、利 益 、理 念 等 原 因 。 目前 我 国的 流 通 企 业
3 6上 海 商 业
Fo R U M Fo R SHANG HA I BUSl NESSM EN
与 生 产 企 业 在 信 息 共 享 方 面 的 表 现 力很 差 ,与 国 外 相 比较 而 言 存 在 巨 大 的 差 距 .生 产 企 业 很 难 通 过 流 通企 业 获 得 本 企 业相 关
苏 宁等 零售 巨头 不 断 的跑 马 圈 地 在 零 售 终 端 市 场 上 争 夺 地 盘 。我 们认 为 出现 这 种 情 况 主 要 原 因有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1.通路 费用 的提 高 使 得 生产 企 业 利 润 不 断 下 滑
零 售 企 业 ,特 别 是 大型 零 售 终端 企 业 向 制造 企 业 收取 过 高
是 此 类 销售 公 司 与 制 造企 业 同隶 属 于 一 个 企 业 集 团 .并 且 彼 此 之 间 不 存在 利益 ; .能 够 及 时有 效 地 对 企 业 的产 品做 出 产 品 中突 宣 传 活 动 .并且 为促 进 销 售 而 开展 各 种 促 销 活 动 和 相 关 的 营 销
至 少 有 以下 意 义 :第 一 .有 助 于 回答 理 论 界 和 业 内 人 士 长 期 解
释 不 了 的 问题 ,如 商 业 的产 生 和 发展 明 明是 社 会 进 步 的表 现 ,
的平 均利 润 大约 是 5 一 1 % .家 电连锁 流 通企 业 的平 均利 润 是 % O
1 % .而 国美 、苏 宁这 类 连锁 家 电企 业 巨头 在部 分 城市 的平 均 利 O 润率 已 经达 到 1 % 左 右 。 2 根 据 等 量 资 本 带 来等 量利 润理 论 .在 资 本 可 以 自由 流 动 的 情 况 下 .资本 投 入 商 业 领 域 能 够 比投 入 生 产 领 域 带 来 更 多 的 利 润 .因 此部 分 生 产 企 业 加 大在 高 利 润 行 业 领 域 的 投 入 .以追 求
求 。这 就 造 成 产 品 积 压 . 旦 产 品 积 压 就 一
只 能 降价 促 销 .利 润减 少 ,这就 造 成 了 制
l 来. 通 位 题 来 引 人 的 注 但 = = 二年 流 地 问 越 越 起 们 关 。 是.在
.
造 企 业 整体 呈现 出行 业 利润 下 降 的趋 势 。以 家 电制 造 企业 为例 , 国务 院发 展 研 究 中心 市 场 经 济 研 究 所 调 查 ,我 国 家 电 生 产 厂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