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人物对比篇

合集下载

《弟子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弟子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爱我ຫໍສະໝຸດ 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课例教学预案
教学思路说明
教学内容: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教学对象:6--13岁儿童。
教学方法:读诵、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
2、师生问好。
3、调整坐姿
二.分享力行
三.学习新课
板书四句经文大家齐读
(一)释意“亲爱我,孝何难”
1.释文:父母亲无微不至地爱护我们,为人子女感受得到父母的恩重如山,自然小心谨慎地行孝,不敢让父母挂念操烦,这样的孝顺并无困难。
诸位朋友,假如闵子骞没有用这种宽恕、包容,没有用至诚的孝心去对待他的后母,这个家庭往后会怎么样?会搞得家破人亡。所以,人面对事情,绝不能够意气用事,假如都是以怨报怨,结果绝对不圆满。我们要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一颗真诚,用一颗孝心,才能上演人生一出一出的好戏。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在这个情急之下,闵子骞马上就跪下去,他就跟他父亲哀求,他说“父亲,不要赶后母走,因为“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母亲假如离去,我跟两个弟弟都要挨饿受冻。”闵子骞讲出这席话,他的父亲听了很感动,气也就消下来。他的后母更觉得很惭愧,一个这么小的孩子都能念念为她的孩子,也为她着想,而她这么大的人却跟一个孩子斤斤计较。所以闵子骞的这一分心、这个德行感化了他的后母,从此家庭过得很和乐。闵子骞后来成为孔老夫子的学生,尤其以德行优异而出名,被孔老夫子称为贤德之人。
母亲对他们生活的细微处都管教严格。当儿子们要出门时一定要告诉母亲去哪儿。这是用了《弟子规》的哪一句经句?(出必告,反必面)回来时,衣服上如果有被草上的露水打湿的痕迹时,就会挨母亲的打,并被指责说:“为什么不走正路?”正路是什么意思?(走大路,走光明的路)

【弟子规评析】真正的智者从来都是隐恶扬善

【弟子规评析】真正的智者从来都是隐恶扬善

【弟子规评析】真正的智者从来都是隐恶扬善原文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

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01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

说别人的好,就是在做好事,别人知道你在背后夸他,就会更想努力。

我们在别人背后说别人的好话,确实是在做一件好事,善事。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理解:第一,别人听到后会认为你很欣赏他,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得到鼓励和赞扬,这样他就会更有动力,不要小看你的鼓励,很有可能会成就一个人。

同时,他也会反省,看自己是否达到了你说的标准,有的话那就会更有动力向前发展,没有的话也会更加努力的提升自己好让自己配得上你的评价。

以前有人跟我讲,我的一个朋友小周向他夸赞我,说我很有才华,讲国学讲的比较好,其实好不好我自己心里清楚,但是别人认为我好的时候,首先我是开心,觉得自己受到了认可,其次我是觉得惭愧,认为我可能没有像别人说的那样优秀,人嘛,就怕名不副实,所以我就更加努力的学习,以要求自己能够达到别人对我的评价。

第二,可以协调我们身边朋友和家人的关系,所谓流言止于智者,人与人在一起工作生活难免会有纠纷矛盾,A给你讲B 怎么怎么不好,你如果转身告诉了B,那肯定会纠发矛盾,你的做法可以是让A的话止于你这里,也可以把抱怨诋毁的话从你这里变成称赞表扬的话传给B,这样就会无形中改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比如作为家里的男人,可以尝试这样去解决家庭中很难解决的婆媳矛盾。

分享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位国君,叫做魏文侯。

有一次,韩国向魏国借兵要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是兄弟之国,不敢从命。

”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要攻打韩国,魏文侯说:“我和韩国是兄弟之国,不敢从命。

”韩、赵两国的使臣都气冲冲地离开了。

后来两国国家的君主指导了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都来朝拜魏国,于是魏国就成了三晋之首,各个诸侯国都能和他争雄。

第三,会净化你的内心,提升你的个人修养,长此以往你会慢慢的发现身边人的更多优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是也没有完全没有优点的人,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优点。

弟子规:借人物,及时还

弟子规:借人物,及时还

弟子规:借人物,及时还
导读:本文弟子规:借人物,及时还,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jiāng rùménwèn shúcúnjiāng shàng tángshēng bìyáng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rén wèn shuíduìyǐmíngwúyǔwǒbùfēn míng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yòng rén wùxūmíng qiútǎng bùwènjíwéi tōu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jièrén wùjíshíhuánhòu yǒu jíjièbùnán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解释】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

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内的人,知道有人来了。

如果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而不是:“我!我!”让人无法分辨我是谁?
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

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

(所谓: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

弟子规个人解析

弟子规个人解析

弟子规背景: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认同。

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1670年,根据儒学核心制定和颁发“圣谕”十六条,作为人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生命。

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十六年开设明史馆、十七年的荐举博学鸿词,网罗名士,弘扬儒学。

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儒家的发展。

《弟子规》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下,写作而成的。

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

他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即学生、子弟之义,人人都为人子女,人人都为人弟子,所以,“弟子”涉及到所有的人,“弟子”不是指小孩,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

“规”就是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

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

《弟子规》我们来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

后世影响:教育意义:《弟子规》在中国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

此书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全文核心思想

弟子规全文核心思想

弟子规全文核心思想弟子规是传统中国教育中的一本重要经典著作,来源于《礼记·学记》。

在古代中国,学习弟子规被视为培养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它强调了准许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原则。

弟子规全文共分五篇,每一篇都涵盖了一系列的规范,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1. 孝:弟子规首先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弟子应当尊敬父母,顺从他们的教育和指导。

文章中明确规定了不可忤逆父母、不可嫌弃细小的事情、不可抱怨等。

2. 弘毅志:弟子规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原则,即弘毅志向远大,要有追求卓越的心态。

文章中提到的内容有:不可争强好胜、不可追随邪恶、不可只图一时享乐等。

3. 敬:弟子规同时着重培养弟子的敬心,包括敬父母、敬师长、敬老人等。

弟子应当以敬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并按照规定的方式行为。

4. 诚:规则的中心思想之一就是要诚实待人,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并虚心接受批评和指导。

文章中提到了不可妄自尊大、不可说谎、不可背离言之而行等。

5. 忠恕:弟子规教导弟子要忠诚和宽恕,诚心忠心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同时,对他人做出的过失也要宽容原谅,以培养出宽厚的品质。

以上是弟子规全文的核心思想,通过这些规范和准则,弟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不仅适用于古代,也具有现代的普适性,对于塑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尽管时代变迁,但弟子规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却依然具有永恒的价值。

在今天的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我们仍然可以从弟子规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拥有强烈的孝道、正直的品质、追求卓越的志向以及广泛传播的善良品质,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无论是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弟子规中的核心思想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因此,加强对弟子规的学习和传承,对于我们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弟子规之不如别人-应当自砺

弟子规之不如别人-应当自砺

弟子规之不如别人,应当自砺【原典】: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砺【释义】:应该重视品德、才学、技艺方面的能力培养,如果不如别人,应当自我磨砺。

不断学习,永记自我提高无论是品德,还是才学、技艺,不如别人的话,就要自我磨砺迎头赶上。

而且关键是,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比自己强的人,不敢说无论哪个地方都高于自己,但至少有一两个方面,是自己不如别人的。

就好像上两节提到的一样,三人之中必有我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我们首先应该承认这是客观事实,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树立一个信念:要加强学习,不断进行自我提高。

尤其是身在职场的人,更要记住这一点。

在一个竞争的社会里,有人之所以成为重要角色,是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必要的能力,假如你的职业生涯计划包括工作迁升,就要有胜任新工作的能力和能够迅速取得新能力的方法,为取得新的能力,你必须丰富个人的成长经验。

聪明的员工不会放过每个机会学习知识、发展技能并寻求新的挑战。

每一个单位,都有比自己强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作为一名上进的员工,我们同样要加强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高。

员工的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员工有责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没有哪一种能力是万能的,可以适用于各种职业。

每一位员工必须清楚自己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并促使自己通过学习在未来表现出更加非凡的能力。

通往成功的路有两条:一条是靠自己埋头苦干,实践、总结:另一条是向已经成功的人学习,像成功者那样思考和行事。

前一条节省了向成功者学习的成本,但极有可能走弯路,在时间与成本上得不偿失。

而且,当一个人仅仅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资金、资源进行奋斗,这种成功的推进将缓慢无比。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资源耗尽,信心丧失。

而后一条则是通向成功、获取财富的捷径。

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如别人,不要灰心丧气,而应该自我磨砺,加强学习。

其实从别人身上,你会学到很多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让自己尽量少走弯路。

同时,别人的成功还可以激发你对事业更大的热情。

弟子规课件21,用人物,须明求。傥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弟子规课件21,用人物,须明求。傥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林积还珠
宋朝时有位叫林积的人,有一次要到 京城。经过旅馆时,捡到一个锦囊,里面有 上百颗明珠。于是他问旅馆的主人这间房之 前是谁居住的,主人回答是浔阳的周仲津。 他请主人转告周仲津自己的姓名住处。
不久之后,周仲津果然来了,林积经 过一番验证,就把所有的明珠交还。周仲津 要把一半的明珠送给林积,林积坚决不收。 于是周仲津就到寺院替林积打斋祈福,后来 林积便一举登科。林积这样清廉的人,真是 善有善报!
借用他人的物 品,用完了要及时 归还;别人向你借 东西,如果自己有 ,就应该答应,不 要吝啬。
借人物, 及时还。
宋濂借书
宋濂是明初的一位文学家,一生著作很多,曾担任太子 朱标的老师。宋濂的父亲是个读书人,家里有许多藏书,宋濂 小时候就下定决心,要把家里的书全部读完。他说到做到,坚 持每三天看一本书,从不间断。就这样,宋濂花了六年的时间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快要进入大门时,应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 要走进厅堂时,声音要高一些(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 有人来了)。
有人问你是谁时,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 果只说“吾”或“我”,对方就分不清你到底是谁。
表演小品
➢ 在活动期间,小明画画时,蜡笔用完了,同桌小丽出 去玩,她的蜡笔放在桌子上,于是小明就随便拿来用。 他这样做对吗?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孔子求知
孔子说:“老师是不能论资格的,天下的知识那么多, 谁学得完呢!总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就凭这点,您 就有资格当我的老师!”
老叟见无法推辞,这才说:“每年五六月时,树上的知 了最多,我就用长竿子练习粘知了的本事……”
“怎么练呢?”孔子忙问道。 老叟说:“我把小球顶在长竿上,要是能顶上两个球, 举起竿子,球不掉下来,这时去粘知了,十回能粘下六七个 来;要是能顶上三个球,十回能粘下八九个来;要是能顶上 五个球,那就可以回回都不落空,粘一个得一个,就跟从树 上往下采果子一样。” 孔子听完老叟的一席话,赞赏地点了点头。

弟子规全文深度解读

弟子规全文深度解读

弟子规全文深度解读《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作,是由清代文学家李毓秀所撰写的一本教养子弟的书籍。

本文将全面解读《弟子规》的内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中的道德准则和教育原则。

第一章:弟子规的概念与意义《弟子规》是孩子们最早学习的一本书,它以启蒙儿童的方式,教导他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和合格的人。

通过遵守规矩,尊重师长和长辈,与人为善,努力学习等内容,目的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

第二章:规则的重要性与遵守《弟子规》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正如书中提到的:“有规矩,方能成方圆。

未学先德,道德成仁”。

只有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孩子们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发展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第三章:尊师重道的教育理念《弟子规》中强调了尊师重道的教育理念。

师长是孩子们最早的启蒙老师,是他们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榜样。

只有尊重师长,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获得良好的教育。

同时,尊师重道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第四章:待人接物的准则《弟子规》在待人接物方面给出了明确的准则。

通过教导孩子们待人友善、真诚待人、不卑不亢等行为,培养了他们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

同时,弟子规中还着重强调了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教导孩子们懂得感恩和回报。

第五章:勤学修身的教育原则《弟子规》要求孩子们勤学修身。

通过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弘扬勤俭节约的精神,以及对事物认真负责的态度,教育孩子们养成勤学好问、修身养性的良好习惯。

第六章:总结与启示通过对《弟子规》全文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所体现的传统教育价值观。

弟子规以规则为基础,注重尊师重道,培养孩子们待人接物的能力,同时强调了勤学修身的原则。

这些教育原则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结论通过对《弟子规》全文的深度解读,我们更加明白了这本经典著作的价值和教育意义。

它不仅是一本启蒙儿童的读物,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工具。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弟子规》,并将其中的道德准则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弟子规全文及故事

弟子规全文及故事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故事“有余力则学文”讲的是董遇巧用三余: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

《弟子规》全文及释义

《弟子规》全文及释义

《弟子规》全文及释义《弟子规》全文及释义《弟子规》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阅读同时提升道德修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全文及释义,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注解释义【弟子规】这三个字,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

为什么?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

无论老少,大家都应该来学学看什么叫《弟子规》。

“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懂的道理,做人应遵循的规范。

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一本书的用意在哪里。

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

请看课文:【总叙】一本书,它的开头总是会有提要,提要就是总纲领。

看到总纲领,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内容所讲解的是什么。

所以,“总叙”就是勾勒出《弟子规》这一本书,最主要的纲领有哪几项。

《弟子规》这一本书,可以说完全融入了儒家经典的精华。

从“学而篇”里头所摘录的一章叫“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从这一章所摘录出来,也就是儒家教导所有学生、弟子,应该要如何尽到一个人的本分。

后头展开来看,完完全全都是教我们如何落实。

我们明白《弟子规》的纲领之后,也要深入它的义理所在,能完全明了它的内容义理所在,我们才有办法去落实。

请看第一条:【弟子规,圣人训。

】我们刚刚有提到《弟子规》就是从《论语·学而》所摘录出来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的经典重要所在。

此地讲的“圣人训”,我们狭义地来讲,可以说就是孔老夫子;广义来讲,我们都晓得凡是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只要他们有好的典范,他们有立教于后世的,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我们都可以称为训诲、训勉。

所以我们此地所讲的,它是有范围的,所指的圣人是指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孔夫子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

《弟子规》及解析

《弟子规》及解析

《弟子规》原文(清)李毓秀撰《弟子规》,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

李毓秀,字子潜,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

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已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内容又符合封建伦理,是以极有影响,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餘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解析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说: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全文翻译和注释

《弟子规》全文翻译和注释

《弟子规》全文翻译和注释《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堪称国学精典。

今天小编将它推荐给大家,是想让大家在国粹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升华人格,举止更加文明,道德更加高尚。

让我们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树当代道德标兵,构建文明和谐社会。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弟子规全文,一起来学习一下吧!zǒng xù【总叙】dìzǐguī shèngrénxùn shǒuxiàotì cìjǐnxìn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fànàizhòng érqīnrén yǒuyúlì zéxuéwén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注释:训:教导,教诲。

悌:敬爱兄长为悌。

信:言语真实,诚实。

)译文:《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其中提出了许多生活规范。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诚实无欺。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如果这些事情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典籍,以获得有益的学问。

rù zé xiào【入则孝】Fùmǔhū yìngwùhuǎn fùmǔmìng xíngwùlǎn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fùmǔjiào xūjìngtīng fùmǔzé xūshùnchéng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注释:应:应答。

命:指派,差遣。

承:接受,承受。

)译文:父母呼唤,要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过了很久才应答;父母差遣,要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或偷懒;父母教导,应该恭敬地聆听;父母批评,应当顺从地接受。

弟子规全篇及解说

弟子规全篇及解说

弟子规古今育人德育《弟子规》《弟子规》概述《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

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

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

」,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弟子规》原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古今育人德育《弟子规》--------------------------------------------------------------------------------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解释总叙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 瑾: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弟子规》 瑾: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弟子规》瑾: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这是说一般人的习气毛病,往往手先拿着对方的东西,说:请借我用一下。

不是先问,问了人家已经同意了,再动手拿。

往往都是先拿,然后再问,这个也是非常不礼貌的。

所以,这里告诫我们,当你需要跟向别人借东西,一定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对方。

‘须’就是必须,一定要先让对方同意你,同意借你使用,你才可以动手去拿。

‘倘不问,即为偷’。

如果你没有问,你拿了就用,就等于是小偷的行为。

用这样一个故事:有两姐妹:老大8.9岁,老二4.5岁,两个人吵架。

妹妹就哭得很伤心,过来跟妈妈说,姊姊骂她、凶她,所以她很难过,她就哭了,请妈妈替她出气。

妈妈很明理,她就问小女儿说:你犯了哪些错误,姊姊才骂你?这个妹妹就跟妈妈说:我只不过拿了姊姊的玩具而已,姊姊就不让我玩,就骂我,就凶我。

妈妈就跟她说:好,我们来背《弟子规》第十八条“用人物”。

让小女儿向下接,小女儿说:“须明求”。

妈妈说:接着呢?她就说:“倘不问、即为偷”。

结果小女儿就哭得更大声了:妈妈我不愿意当小偷,我知道我错了,我不应该趁着姊姊去上学的时候,偷偷的去拿她的玩具来玩,又没有把姊姊的玩具放好。

当这个4.5岁的女生她读到“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她就晓得她的行为是错误的。

妈妈就安慰她:你当然不是小偷,做错事情,“过能改,归于无”。

所以她就跟小女儿说:你知道你的错误,赶快去跟姊姊道歉,道歉之后,以后不再犯,你就没有罪过了。

由这个小小的故事,我们可以明白,我们千万不要看小小年纪她不懂,她熟读以后,自然而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4.5岁的小女生,她读到这一条,都能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我们做大人的更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再用别人的东西,是不是会犯这种很急躁的毛病,先拿了再说,拿了之后再向他报告,或者手上先拿着:借我一下!然后掉头就跑。

这是很不尊重别人的一种态度,我们也要特别的注意到。

弟子规论文

弟子规论文

溯源《弟子规》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上下五千年,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辉煌成就,沉积了许多文化精髓其中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更是可以成为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文化知识宝库”。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弟子规》,浅显易懂,蕴涵着我国的传统美德,更是非常适合大学生学习。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清初山西绛州人,生于顺治四年(1647),卒于雍正七年(1729)。

其虽一生身为塾师,但于理学造诣颇深。

曾师从明末清初的理学家党冰壑,精研《大学》、《中庸》、《西铭》、《太极》。

晚年创办“敦复斋”讲学,听众很多,太平御史王奂对其才华极为赞赏。

李毓秀著作颇丰,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训蒙文》等,现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训蒙文》后被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

在上述著作中,唯有《弟子规》的影响最大,也因撰写《弟子规》,李毓秀逝世后,其牌位被供奉在绛州先贤祠。

《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撰而成。

内容围绕“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来展开,涉及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修身自律、读书写字等113件日常生活之事的行为规范。

由于《弟子规》内容全面,短小精炼,通俗押韵易于持诵,故问世之后广为流传,成为私塾和蒙馆中的必读书。

至于流传程度,根据清人周保璋的记载,《弟子规》的盛行使得从宋朝以来长期风行的《三字经》也几乎废弃。

清末民初,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变革,《弟子规》日渐式微。

近些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从安徽庐江的汤池小镇、海南省海口市监狱,到各地的企业、幼儿园、中小学,再到各省举办的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和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邀请钱文忠教授讲解《弟子规》,参与学习的人员可谓涉及各行各业。

《弟子规》也再度成为家喻户晓的养正蒙书。

纵观历代大师作家研究《弟子规》的历程,前人关于《弟子规》的研究则比较少。

弟子规-人物对比篇PPT共62页

弟子规-人物对比篇PPT共62页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福人生讲座
弟子规与人生幸福
章节 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 主题 道德根本 待人接物 习惯素养 处事原则 人际关系 交友择师 学业成就 范例 身有伤 贻亲忧 言语忍 忿自泯 衣贵洁 不贵华 事非宜 勿轻诺 己有能 勿自私 能亲仁 无限好 勿自暴 勿自弃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马加爵悲惨人生
1.马加爵中学时期,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二等奖”。 2.马加爵宿舍的同学曾在他的被子上撒尿,来嘲笑他的贫穷。 3.在冬天温度比较低的时候,马加爵宿舍的同学曾经给马加爵一 二块钱, 让他替自己洗衣服,因为穷,马加爵洗了…… 4.马加爵在监狱中穿上了他这一生中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囚服。 这句话让在场看押他警察都落泪。 5.马加爵因为没有鞋子穿,在助学贷款没发的几天里光脚逃课。 6.马加爵家给人熨衣服过活。其母亲丢了100元钱(熨200件衣服的 钱),马加爵把100元丢在过道里让母亲捡到! 7.马加爵上大学的5000元学费,是从家到学校走了一路借来的。 8.马加爵拒绝投案也拒绝4位律师免费做无罪辩护,他只求一死。 9.为读大学马加爵已经负债1万元,上学期间打零工补贴生活费。
2006年《蒙代尔》中国500富豪榜,李 嘉诚以1580亿人民币排名第1位。 李嘉诚对于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 子,却不怎么讲究,皮鞋坏了,他觉得 扔掉可惜,补好了照样可以穿,他的皮 鞋十双有五双都是旧的,西装穿十年八 年是常事。 李嘉诚清晨六点起床,坚持身着蓝色 传统西服,佩带的一块手表仅值26美元。 李嘉诚大约20%的时间花在慈善事业上, 已经捐出5亿美元,用于在香港、大陆 以及美国和英国修建各类学校、医院, 以及开展医疗研究工作。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愿 天 下 学 子 皆 成 栋 梁
愿 天 下 父 母 皆 能 欢 心
传统文化进校园
亲爱的同学们: 带着美好的愿望, 我们正在一步一步踏上人生的旅程。
展望未来, 有阳光、有风雨,有广阔的天空, 从此刻就开始准备吧……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亲爱的老师们: 你们的辛勤奉献,捍卫了整个中华 民族的未来。 春蚕吐丝方能化蛹成蝶, 一支蜡烛如果真的照亮了别人, 那么他就什么都不曾失去!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怎么样获得真正的快乐?
得乎 得乎

道而喜,其喜曷he已;
欲而喜,悲可立俟si。
传统文化进校园
依照道德而获得的快乐,这种喜悦受人尊敬,悠远 绵长,不会停止; 从满足个人私欲中获得的快乐,人生悲惨的命运已 经开始了。
幸福人生讲座
孔 雀 的 故 事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能否总结出这些规律? 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弟子规》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弟子规》的来历


内容出自《论语》:“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 力,则以学文。” 清朝中叶李毓秀先生编撰。 全书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
传统文化进校园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对于人生的思考?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思考小测试?

“生日”这个词,怎么解释?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母亲生我的日子!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思考小测试?
怎样算是
“有文化”?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杭州飚车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杭州飚车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鸟儿会在父母老了之后,给他们叼食物, 喂养已经飞不动的父母。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黑鱼生小鱼仔时,会失明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 鱼妈妈不能觅食,而她的孩子们会争相游进鱼妈 妈的嘴里,让妈妈吃掉自己,直到妈妈复明为止。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2-敬,德之聚也。
——《春秋左传》
幸福人生讲座

中华民族的根本 幸福生活的源泉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德载物
——《易经》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1-夫孝,德之本也。 ——《孝经》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短片链接:
《哪一个是我》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小羊每次喝奶的时候,前腿总是跪着的
传统文化进校园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一样的少年成长经历, 却走出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对于生命的理解不同。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生命价值, 但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 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 ,生命对 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 都带着美好的愿望! 都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 只是,有的人找到了实现幸福生活的 正确方法。 有的讲座
谁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人?
我们的老师!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国学导师 李显峰 先生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
——《荀子》
行为沟通的第一要素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3-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李嘉诚 ——华人首富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郭鹤年 ——马来西亚首富
郭鹤年,马来西亚首富。享有亚洲糖王、 酒店大王之称。
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 险、传媒到粮油,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 业王国。 他上下班从来都是挤地铁,他穿的衣服几 乎没有上百元的。这位被称为香格里拉之 父的大老板,办公室书桌与沙发仍是十几 年前的款式,他说整洁即好。 他从不穿名牌服装,不戴名牌手表。 晚年的郭鹤年是公益事业的积极倡导者。 2005年1月,郭鹤年通过其嘉里粮油(中国) 公司,向主持希望工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 会捐赠5000万元。
《弟子规》所讲的,不是简单的 好人好事,不是循规蹈矩的生活, 更 不是道德说教。 《弟子规》很简单,就是要大家 用最正确的方法,迅速积累德行, 未来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人生幸 福的愿望。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儒家的行为准则
《四库全书》跟《弟子规》 两个放在天平上,它两个重 量是相等的。所以,《弟子 规》我们可不要把它忽视了, 说其大,可以说,能够把儒 家《四书五经》、十三经, 乃至整个《四库全书》都能 够涵盖。 ——净 空老教授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06年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名誉主席; 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在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山区扶 贫、干部培训等方面多积极捐款。 2003年先向香港科技大学捐赠3000万元,两年后又向科大 捐出一笔总值8亿元的巨额捐款,这笔捐款更创下该校十多年 来接获捐款的最高额纪录。 从1992年的第25届奥运会之后,“霍英东体育基金”向夺 得金牌的选手赠送一枚重一公斤的纯金金牌及8万美元奖金; 亚军赠送半公斤重的金牌和4万美元奖金,季军赠送0.25公斤 重的金牌和2万美元奖金。 霍英东尤其钟情他的家乡—番禺南沙。捐款建南沙中学, 拨款支持香港大学北上南沙。 霍英东曾捐赠兴建的道路、大桥、基建更是不胜其数,二 十多年来,单是在家乡已投资建设超过40亿元。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温家宝总理-哈佛大学演讲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 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 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 世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 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 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 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 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中华传统美德——
幸福人生讲座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各位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父母的生日
哪一天?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当我们能轻易的享受家庭的温暖时,
却有很多人无法体会这种幸福。。。
短片链接
《母亲的大爱》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有一种幸福, 是能够在父亲的陪伴下长大。 有一种幸福, 是你放学回家后能痛快的喊 一声:妈!
幸福人生讲座
杭州飚车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林则徐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请判断?

努力学习,让父母以自己为荣? 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沉迷于网络游戏? 听老师的话,让大家都喜欢、认可你? 欺负同学,让他们“畏惧”我?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每一个人, 在这个世界, 不论农村还是城市, 不论普通还是高贵, 都是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马加爵
优异成绩考取省重点中学 高中成绩优异,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 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 大学期间,因杀死四名同学,2004年6月17日被 执行死刑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霍英东一生用作慈善的捐款超过150亿港元。记者问他一共向内地捐赠
了多少钱,他回答不出来,只是谦虚地说:“我的捐款,就好比大
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说不上是贡献,这只是我的 一份心意!”
传统文化进校园
幸福人生讲座
人生对比
马加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